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迅速增长。2019年,据

统计,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871.2万人。让我

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0年,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约为340万人。当时,中国

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大学生毕业人数开始逐年增长。

到200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增加到480万人左右。这一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需求。

在之后的几年中,中国政府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和高考录取政策的改革都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到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630万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通过开设在线教育课程和远程教育项目,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这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迅速增长。

到201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达到751.2万人。这一年,中国继续加大了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推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到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再次刷新了纪录,达到了871.2万人。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

然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总之,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经历了迅速增长的历程。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巨大成就,也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就业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大学生则成为 了其中的重要一部分。然而,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一、就业形势的现状 1.毕业生数量的增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9年共有874万名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而且,每年的毕业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因此,毕业生数量的增长是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一个重要原因。 2.供求矛盾加剧 由于诸多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等,大学生就业市场供 求矛盾日益明显。许多学生发现,虽然他们拥有良好的学历背景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同时,企业面临招聘需求下降、成本压力等挑战,导致招聘数量减少。因此,供求矛盾是导致就业难度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行业与地区差异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就业形势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互联网、金融、科技等行 业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等更容易招聘大学生。此外,一些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如一线城市、沿海地区等,也更有吸引力。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地区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对策建议 1.多元化就业渠道

应届毕业生要采取多元化就业策略,广泛寻找就业机会。除了传统的招聘信息和网上求职平台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社交媒体、招聘会、实习等多种渠道寻找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机会,也有助于拓宽视野并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2.提高专业技能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更高。因此,在校期间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包括实践经验、实验方法和知识技能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3.加强行业规划 在选择职业时,应该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应先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就业市场状况,进一步进行深入分析。建议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行业目标,多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着力进行个人职业规划和发展。 4.提高交际能力 与专业技能一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重要。大学生求职中,不仅需要适应企业文化、理解招聘需求,还需要通过自我宣传和个人形象来吸引雇主。因此,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组织实习选拔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个人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就业。 总结:大学生就业形势正面临较大压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向好,有很多机会和前景。通过多元化就业渠道的开拓、提高自己的行业规划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及合理利用各种机会,可以助你早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 就业需求有结构性变化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749万就业需求有结构性变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凤有今天下午表示,2015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2015届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据分析,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 但张凤有同时表示,2015年就业需求在结构性方面有变化,民营中小企业、二三线城市需求明显上升,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总体来说,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期望毕业生朋友及早认清就业形势和个人的综合情况,做好求职准备。 袁贵仁强调,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打好基础,完善机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毕业生自主创业,力争实现大学生创业人数和比例有明显增长。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 二是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强思想引导,健全服务保障机制,落实好就业服务和后续升学等政策。巩固和拓展各类基层服务项目。 三是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指导和服务。 四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制度,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就业与招生计划、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等各项工作的联动。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 自2000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迅速增长。2019年,据 统计,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871.2万人。让我 们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 2000年,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约为340万人。当时,中国 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大学生毕业人数开始逐年增长。 到2005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增加到480万人左右。这一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需求。 在之后的几年中,中国政府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扩招政策的实施和高考录取政策的改革都促使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到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630万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通过开设在线教育课程和远程教育项目,中国的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这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迅速增长。 到2015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达到751.2万人。这一年,中国继续加大了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推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到2019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再次刷新了纪录,达到了871.2万人。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 然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就业率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总之,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经历了迅速增长的历程。这一数字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巨大成就,也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就业问题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挑战。

中国大学生毕业情况

2015年将有749万本科毕业生,很多。 估算全国985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7万占毕业生人数的2.26% 估算全国一本高校毕业生人数:约90.277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2.05% 估算全国二本高校毕业生人数:约102.36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3.67% 估算全国三本专科高校毕业生人数:约556.363万占毕业生人数的74.2%估算毕业后不参加工作人数:约75万占毕业生人数的10.01% 找到自己了么?

首年本科研究生毕业生薪资数据 2015年毕业生首年正式工作平均薪资表 不含实习生工资数据 是不是很低呢?别急,平均数不能代表一切

来看看2015本科平均薪资百校榜(节选)

分析数据如下 1.收入排名榜单中共有一百所学校,其中二本院校只有14所 这意味着什么呢?985,211名校大校不只是名声在外,收入也比寻常本科生收入要高很多,毕业薪资会和平均薪资有一定的差别。 不过高薪职业只对亮出名校的素质和价值,实现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热爱,作出应有的社会贡献的同学开放。 2.二本以下院校的同学本科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名校仍然是各大企业追逐的对象如果有同学对薪资不满意的话,需要努力学习和工作,甚至通过考研、课外专业培训改变自身的硬件条件,给自己一个优秀的人生答案。 3. 地处北上广深地区的院校,本科工作收入会有一定的提高,包括以上所提到的14所二本院校,其中有12所院校在北上广深地区。 4.上文所提的平均收入表,代表了大部分没有学习优势或在校工作经验的二本以及二本以下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学习中下,没有学生工作)这些毕业生们急需通过考研或者技术培训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016中国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数量

2016中国在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数量 ●2016年中国小学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9692.2万人,2016年应届小学毕业生1437.2万,2016年新招收小学生生1729.0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小学生人数9984万人。 ●2016年中国初中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初中4312.0万人,201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1417.6万,2016年新招收初中生1411.0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初中生人数4305.4万人。全国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4.8942亿人。 ●2016年中国高中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高中生2374.4万人,201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797.6万,2016年新招收高中生796.6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高中人数2373.4万人。全国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人口为2.1084亿人。 ●2016年中国中专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中专生1656.7万人,2016年应届中专毕业生567.9万,2016年新招收中专生601.2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中专生1690万人。 ●2016年中国大学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625.3万人,201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765万,2016年新招收普通本专科737.8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2599.1万人,全国共有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7093亿人。 ●2016年中国研究生数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2016年应届毕业研究生55.2万,2016年新招生研究生64.5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人数200.4万人。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据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数据 历年大学毕业生数量;2004年280万毕业生,05年333万,06年413万,07年495万,08年559万,09年610万,10年631万。 2010年本科加上硕士的数量会在100万以上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05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保守的估算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会超过600万人。 中国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而2007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有媒体调查报道称,2007年可能有六成大学毕业生面临失业。 2008年有550万。(预计2009年将与2008年基本持平) 据抽样调查结果,2006年已签约和已有意向签约的大学生占60%,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还没找到工作的占25%。也就是还有还有40%(约165万)人待业,这批人加上2007年的495万应届生,2007年就将有660万大学生需要找工作,创下历史新高。而据2006年的数据显示,市场提供的职位中,有意要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事业单位,总共也就只能给大学生提供不到三百万的职位,约为该年毕业生的五成。 此外,还有二十多万的中专毕业生,已在2005年突破百万大关的研究生,还有博硕生,几千万大军将共同竞争上岗。为此,有专家预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比上年增加37所。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6个。 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全国招收研究生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11.8%;其中博士生5.48万人,硕士生31万人。在学研究生9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19.36%;其中博士生19.13万人,硕士生78.73万人。毕业研究生18.97万人,比上年增加3.89万人,增长25.80%;其中博士生2.77万人,硕士生16.20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04.46万人,比上年增加57.12万人,增长12.77%;在校生1561.78万人,比上年增加228.28万人,增长17.12%;毕业生306.8万

历年毕业人数一览表

历年毕业人数一览表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都在不断发展,毕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本文以历年毕业人数为主题,结合全球的情况,介绍2020年各国毕业人数的数据。 一、全球毕业人数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从1985年至2020年,全球共有30亿毕业生,占全球总人口的40%以上。全球毕业人数从1985年的6.3亿增 长到2020年的17.5亿,同比增长了176%。全球毕业生的增长率持 续稳定,表明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以及全球教育投资水平不断提高。从1985年到2020年,全球毕业生数量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 二、全球毕业人数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来看,亚洲的毕业人数最多,占全球毕业人数的47.2%,其次是欧洲占33.6%,北美洲占10.9%,非洲占4.7%,南美洲占2.9%,大洋洲占0.7%。 在亚洲,中国是最多毕业人数的国家,其2020年毕业人数达到8.1亿,占全球总数的46.1%;日本排名第二,2020年毕业人数达2.2亿,占全球总数的12.4%;印度排名第三,2020年毕业人数达1.7亿,占全球总数的9.6%。 在欧洲,俄罗斯是最多毕业人数的国家,其2020年毕业人数达 到5.8亿,占全球总数的33.1%;德国排名第二,2020年毕业人数达1.1亿,占全球总数的6.3%;法国排名第三,2020年毕业人数达1.0

亿,占全球总数的5.7%。 在北美洲,美国是最多毕业人数的国家,其2020年毕业人数达到1.9亿,占全球总数的11.1%;加拿大排名第二,2020年毕业人数达0.5亿,占全球总数的2.9%;墨西哥排名第三,2020年毕业人数达0.4亿,占全球总数的2.2%。 三、全球毕业人数变化趋势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及教育投资的不断提高,全球毕业人数也将朝着增长方向发展。根据全球教育部门的预测,在未来的十年中,全球毕业人数将继续增加,并有望达到2030年的3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近50%。 四、毕业人数增长的背后 毕业人数的增长不仅表明国家教育系统的发展,而且还反映出国家的投资水平和发展水平。从1985年到2020年,政府财政投入到教育领域的投资一直在增加,其中,中国的投资额最高,每年超过一万亿元;日本投资额排名第二,每年投资额在8000亿元以上;美国投资额排名第三,每年投资额在6000亿元以上。 五、毕业人数的意义 毕业人数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高学历的毕业生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实现社会发展,毕业人数增多也拓展了国家的技术和知识积累。此外,毕业人数的增加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人才,这些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综上所述,从1985年至2020年,全球毕业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

每年多少大学生毕业

每年多少大学生毕业 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一直在居高不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追求更高的学历和知识水平。在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9年,全 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74万人,而到了2020年,这 一数字更是高达896.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据都反映 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扩张速度。 造成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国家推行的高等教育普及政策,使得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受到大学教育。其次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另外,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大学生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家长更愿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提升子女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机会。 然而,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就业难问题。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很多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其次是人才浪费问题。一些优秀的毕业生由于择业困难或就业偏差,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专业背景和才能。此外,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业界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府加强

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推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支持。同时,加强了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培训,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人们也开始重视技能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就业方向。 总的来说,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虽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随着政府和社会的努力,相信会有更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浅析-最新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浅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的规模约700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客观问题。除了经济和社会的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的认知状况。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大学生创业网中国大学生历年毕业生人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3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而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1]。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传来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

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还有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3]。 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甚至倒闭,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2 大学生对自身专业及就业认知状况调查分析 除了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外,导致学生就业形势堪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诚信问题日益突显;二是随着扩招,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三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定位偏颇,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适当定位角色。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截止到2010年,人才缺口预计已达千万[4]。 大学生就业问题毋庸置疑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当代大学生是否已经有正确的认识,是否了解自己所处行业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并且在提前大学期间积极做好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在校工科学生对自身专业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其他论文文档]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对策

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对策 ”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新的特点,结构性失业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可以分为技能结构性失业、观念结构性失业和地域结构性失业。本文分析了导致各种类型结构性失业的不同原因,并 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应对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急剧增加。2006——2008年 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95万、532万人,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592万人。与此同时,高 校毕业生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大学毕业生失业成为一个引入关注的社会问题。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的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应对措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高等教育“精英”时代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首先,大学毕业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劳动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文凭只能作为一个“大众化”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社会相对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后,部分人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作为普通的劳动者,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在基层从事一般性工作应该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 其次,第三产业将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主要从业方向。据《国际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 07年,美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76.8%,日本为67.7%,巴西为66%,中国仅为32%。比较而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一些新兴部门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新型人才。以知 识和高科技作为支撑的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包括财会、法律、保险、金融、投资、审计、 文化教育等服务性产业的发展,将会对知识性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到第三产 业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 最后,大学生毕业初期失业率相对较高。根据西方一些国家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过 程中的经验和特点来看,大学生毕业后l-5年内失业人数比较多一些,失业率高一些,有时甚至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但是总体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就业率要高于社会的平均就业率。 二、我国大学生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1978——2020) 中国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包括统计由新中国到现在每年高校毕业人数) 1949年,人才十分缺乏,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7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6.5万人。 197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5万人。 198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7万人。 198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4万人。 198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5.7万人,比上年增加31.7万人。 说明:这是因为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毕业。 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2万人。 说明:比上年减少是由于1978年春秋两季入学的四年制学生同时在1982年毕业。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8.7万人。 198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1.6万人。 198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9.3万人。 198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2万人。 198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5.4万人。 198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62万人。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36万人。 199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1.43万人。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42万人。 199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07万人。 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3.74万人。 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0.54万人。 199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3.86万人。

199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1万人。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2.98万人。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84.76万人。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94.98万人。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03.63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33.73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187.75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239.1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06.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377.47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447.79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12.0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31.1万人。 说明:199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在100万左右。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500万。仅仅十年间,中国大学毕业人数就翻了5倍之多。速度之快,实在是令世人惊叹!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用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575.4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08.2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624.7万人。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 2015届毕业生再创新高,达到749万左右。 2016届毕业生达到765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7届毕业生高达795万。 2018届821万。 2019届834万。 2020届874万。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795万人,比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校园,走向社会。预计2011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巨大。 在校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怎样的态度呢?经调查,四成在校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4%。 大学生在求职路上遇到了哪些问题?他们期望的薪酬是多少?对于就业,他们又持有怎样的态度?最新2009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近五成大学在校生对未来就业感到担忧,七成应届毕业生认为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同时,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酬大幅降低——研究生已逼近本科生。 一半在校生对就业感到忧心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2009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调查显示,今年近九成毕业

生的毕业安排是就业,截至本月,有7.5%(其中6.5%为求职考研两手准备者)的2009届毕业生准备投入到新的一年考研中去。 在校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持怎样的态度呢?经调查,四成在校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但认为自己能够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仅为8.4%;对找到工作感到忧心忡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33.2%;感到就业形势严峻、很难找到工作的比例也达到了15.4%。 职场专家表示,虽然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担忧,但对就业付出的实际行动却并不积极。今年毕业生至今依然有56.7%的人没有职业规划,甚至低于在读生55.1%的比例。 七成毕业生认为应先就业后择业 到底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这个问题一直是大学生比较困惑的。调查显示,有72.8%参与调查的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其实这两个方面并不互相冲突。”智联招聘职业顾问祝红艳说,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应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个清晰的目标,在这个清晰的目标下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放低求职期望。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还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行业和职业也只是模糊的概念。在经过社会工作的磨练后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

关于2023年毕业生人数有多少

关于2023年毕业生人数有多少 2023年毕业生人数 2023年,人数又再一次增至1158万 大学生人数越多,意味着就业竞争越激烈,找到理想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毕竟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符合大学生就业要求的就更少了。 近些年来,每年毕业季,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相比上一年,都会出现突飞猛进的上涨,202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874万,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909万,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至1076万, 2023年毕业生业生该如何选择 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超500万,再次创历史新高。而2023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50万,同样是创历史新高。单从报名人数来看,考研人数会更多一点,竞争应该是更为激烈。 但大家要考虑到,每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会比国考公务员招录人数多。所以从具体岗位数量来看,国考难度并不比考研难度低。说到这,想要在两者之间取舍,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 比如说有些学子读研的目的就是稳定就业,那么在能够稳定就业,且工作岗位很适合自己的情况下。选择稳定就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至于研究生学历的获取,后续可以补上。一边工作,一边考研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考取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即可,既能有效解决研究生学历问题,也能够稳定就业。

大家都知道,现在就业难度是比较高的。选择稳定就业,没什么问题。当然了,如果对自身要求很高,所考虑的稳定就业方向,对学历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先读研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如部分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都比较高,只有本科学历的情况下,难以通过这些方式稳定就业,得到一份让自己较为满意的工作。 可能有人会说,公务员不是可以在考上研究生时申请停薪留职,先读研究生吗?一般来说,主要是转正后的公务员才可以这么做。而成为公务员的第一年,属于试用期,并不属于转正后的公务员。 想要一举两得,是不行的。其实,对于动了稳定就业心思的学子而言,或许稳定就业将会是更好的选择。如果预想的研究生毕业后,在职业发展方向上,也不能有清晰的目标,那就稳定就业吧。 总而言之,不管是选择稳定就业,还是读研,最后一定不要后悔。做出选择之后,就要一直往前走,这样才不会“后悔”。 这里只是进行一些分析,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是千篇一律,独立个体之间所思考的具体规划,都会不一样。 还是那句话,读研是为了就业,那就考虑稳定就业。想要就业起点更高,也有了读研后清晰的求职目标,读研也是可以的。 适合8大工作 1、销售 销售是一项报酬率非常高的艰难工作,也是一项报酬率最低的轻松工作。销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小可做一针一线,大可做跨国集团。但究其本质,都是相似的。你的行动决定了你的报酬。你可以成为一个高收入的辛勤工作者,也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览 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 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15万人。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45万人。 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60万人。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80万人。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00万人。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

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人。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 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20万人; 2019年的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是834万同比增加14万人,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20届高校毕业生将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909万,同比增35万,将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 我国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原因 以上是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其实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来,其实在2000年之前,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都没有突破100万,但到了200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103.63万,在这之后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的增加。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其实这个是不可否认的,因为以前能考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在1980年-1989年那段时间里,参加高考是需要先进行预考的,预考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高考,那个时候大学生的含金量自然就比较高了。 而现在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有不少原因,像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等等,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大学毕业生多了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了,甚至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如果说一些冷门的专业不好找工作可能还可以理解,但是有不少热门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都不好找工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2005年全国高校338万大学生毕业 就业形势严峻

2005年全国高校338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 势严峻 10日,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据悉,到今年9月初有204万毕业生实现就业,毕业生就业率73%。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确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2004年同期水平。据了解,2004年毕业生总量达280万,比去年增加68万人,在社会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9月初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6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就业形势严峻。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今后若干年内,毕业生总量将会持续增加,每年都有数十万的增量,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无疑是巨大的挑战。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增幅高,各地和高校工作进展情况差异较大,并且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十分突出。

周济表示,高等学校要举全校之力,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本地就业压力较大的,要努力开拓就业空间,寻找外地就业机会;要让所有的毕业生都了解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 人事部副部长侯健良介绍说,人事部将定期发布毕业生需求信息,组织面向毕业生的专业性、行业性的供需见面会和网上招聘会。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市场都要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或窗口,提供集体户口办理,党团关系、人事关系接转,人事档案保管,转正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社会保险金缴纳等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务。人事部还将继续配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工作,做好志愿者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推荐工作,落实他们报考公务员的优惠政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强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积极组织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对登记后的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针对许多高校毕业生因缺乏工作经历不能顺利实现就业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继续扩大青年职业见习试点,将高校毕业生职业见习试点扩展到更多城市,引入“政府购买见习成果”的机制,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推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并纳入高校教学环节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将定期发布新职

大学生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学分析 【摘要】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归因于大学生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在我看来,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商品供给需求机会成本 【正文】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成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学生是人力资源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而大学生就业,则是产品进入消费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能否进入消费过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主体对产品要有需求;二是人力资源的供给主体必须提供符合人力资源使用主体需要的效用,即有效供给。这两个条件,是通过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实现的。在双向选择选择的过程中,任何双方的需要不能达到协调一致,大学生就业就不能实现。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俏,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一)需求方面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来源,从2002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占

2023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高校招生的扩大和就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题。即将面临就业的我们,作为背负 着家长、社会和自身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通常我们自我定位比较高,对 自己未来工作期望值很高,社会对我们要求也很高,这使我们面临很大的 心理压力。 第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自1999年开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使中国高等 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渐露端倪,成 为近几年突显的社会问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势。20xx年,全国共有高 校毕业生280万人,比2023年增加68万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338万,比20xx年增加58万;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创造了690万 的记录。据统计,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高达727万,就业形势紧张 的现状已很难避免。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可能 就是难上加难了。大学生就业难!这已成为社会上“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 “毕业就失业”是所有将要走出大学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他们 的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因为目前中国正处在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 量的高峰期,劳动就业人口总量在最近两三年将会达到峰值。就业压力则 可能使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优秀传统。可是走到今天,我国的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就业问题的缩影,很多国家都存在大学生 就业问题,但是中国目前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为了 尽量满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就 业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创造不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毕业生需求。 一、社会 (1)、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结构性矛盾影响就业状况。导致就业难最 根本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所导致的区域结构 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处于“两难”境遇:一边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 位不要毕业生或毕业生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另一边经济发展较落后 的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及乡镇长期招收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 (2)、是国家就业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很完善。用人指标、户口、 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放弃既有机会,用人单位招不到人。三是就 业竞争激烈,市场达超饱和。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然因金融危机 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绝对减少大学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等,使他们 在求职择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3)就业过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业信息的双向不畅通,毕业大学 生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完备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也由于信息不完善无法 找寻到最合适的人才。再者,就业环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男女就业 不公平,文理就业不公平以及面试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学生就业的趋 势更加严峻。 (4)社会壁垒的形成。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 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在找工作的大学生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经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