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概述: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1.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1.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1971年成立,前身为Asian Source,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GSOL。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EC21网、Kellysearch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1.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

2004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3.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变。

对于3.0阶段的主要卖家群体正处于从传统外贸业务向跨境电商业务艰难转型期,生产模式由大生产线向柔性制造转变,对代运营和产业链配套服务需求较高。另一方面,3.0阶段的主要平台模式也由C2C、B2C向B2B、M2B模式转变,批发商买家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主要订单。

跨境电商行业可以快速发展到3.0阶段,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得益于中央及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中央及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的同时,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和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如《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海关总署2014年第56号)、《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3]894号)、《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12]226号)《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1]463号)等多项与跨境电商相关政策的出台,在规范跨境电商行业市场的同时,也让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得到了保障。

其次,在海外市场,B2B在线采购已占据半壁江山。有相关数据指出,在美国,B2B在线交易额达5590亿美元,是B2C交易额的2.5倍。在采购商方面,59%采购商以在线采购为主,27%采购商月平均在线采购5000美元,50%供货商努力让买家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提升利润和竞争力。

第三,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成就了跨境电商3.0阶段的快速到来。2013年,智能手机用户占全球人口22%,首次超过PC比例,智能手机达14亿台。同时,另据公开的统计数据,今年圣诞购物季使用移动端进行购物的用户占比达50%。在美国比价网站PriceGrabber调查中显示,今年感恩节购物季,40%的消费者会在进商场前进行网上比价,50%的消费者表在商场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比价。

移动电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屏智能手机和wifi网络环境的改善使用户移动购物体验获得较大提高,用户移动购物习惯逐渐形成。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在移动端的积极推广和价格战促销等活动都进一步促进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将达到7362.4亿元。方便、快捷的移动跨境电商也为传统规模型外贸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过程 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一)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1995年,亚马逊和易贝在美国成立。此后,这种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新兴经济活动,迅速普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孕育的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2016年,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2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和新增长点。 当前,全球电子商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2011年到2016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从0.86万亿美元增长至1.92万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17.4%。未来五年,随着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不断提升、互联网使用率持续提高、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全球网络零售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超过4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16年的7.4%增长至14.6%。跨境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B2C(企业对个人)日益活跃。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报告,2015-2020年全球跨境B2C年均增速约27%,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940亿美元。 二是地区差距逐渐缩小。欧美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早、应用广。2016年美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71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5%,占美国零售总额的比例约8%。目前,80%的美国制造商拥有自己的网站,60%的小企业、80%的中型企业和90%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应用。2015年欧盟28国电子商务B2C交易额为4074亿欧元,增幅为13.4%。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五国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欧盟电子商务市场总量的77.5%;英国、丹麦、卢森堡、德国和荷兰五国的网购用户渗透率最高,均超过了70%。 亚洲地区电子商务体量大、发展快。电子商务起源于欧美,但兴盛于亚洲。亚洲地区网络零售交易额已占全球市场的46%。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的网络零售年均增速都超过20%。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自2013年起已稳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电商企业,中国占4席、日本占1席。其中,阿里巴巴以26.6%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京东商城名列亚马逊、易贝之后,位居第四,小米和苏宁也入围前十。印度电子商务市场过去几年保持约35%的高速增

[整理]全面解读跨境电商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

整理:全面解读跨境电商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 思睿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在国家“一带一路”及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外贸产业中一匹“黑马”,成为推动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境内各类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超过20万家。B2B、B2C 和C2C交易模式共存互补,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1.市场规模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而在进出口比例上,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5.4%,进口比例14.6%。而据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二五”时期末,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总值的比例将达到16.9%,2016年预计达到6.5万亿人民币。 2.主要发展形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将 传统国际贸易加以网络化和电子化,实现在线批发和零售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当前的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存在三种发展形式,一是传统制造业、商贸企业、经纪人通过大型跨境电商平台网站发布商品信息,寻找商机,开展网站大额或小额在线支付国际贸易批发业务。二是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通过这些平台以在线零售的方式销售商品到国外的企业和全球终端消费者。三是企业建立一个独立的跨境网站,如兰亭集势、大龙网等,以在线零售的方式将商品直接销售到全球终端消费者。 3.通关物流及支付方式 在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中,在线批发多采用传统的通关物流和结算方式,如邮政汇款、银行转账、信用证等,近两年也开始探索线上的大额第三方支付模式。在线零售多以商业快件和个人行邮为主要的通关物流方式,并由此衍生出包裹集中后以百家货方式清关到香港转运以及批量货物海外仓转运的模式;在线零售结算则采取的网络结算方式,包括第三方支付、信用卡支付、邮政汇款、银行转账多种支付方式。 4.检验检疫、结汇与退税情况 在线批发由于在进出口经营者身份备案、国际交易真实性确认、支付结算、检验检疫、通关、物流等方面与传统贸易采取的方式一致,所以结汇和退税遵照传统国际贸易方式进行。在线零售由于是以在线零售订单和第三方支付等方式确认交易合同的真实性,以个人行邮、商业快件等非货物贸易方式通关和运输,同时进出口交易者也不一定进行了进出口经营者备案,所以检验检疫部门无法给予正常贸易方式的检验检疫,海关也无法出具相应的商业贸易通关单,因此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结汇和退税。 二、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特点分析 1.多边化、呈网状结构 传统的国际贸易主要表现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即使有多边贸易,也是通过多个双边贸易实现的,呈线状结构。跨境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一国的交易平台,实现其他国家间的直接贸易,贸易过程相关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由传统的双边逐步向多边的方向演进,呈现出网状结构,正在重构世界经济新秩序。 2.直接化、效率高 传统的国际贸易主要由一国的进/出口商通过另一国的出/进口商集中进/出口大批量货物,然后通过境内流通企业经过多级分销,最后到达有进/出口需求的企业或者消费者,通常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而跨境电子商务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国企业之间、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进出口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 3.小批量、高频度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国企业之间、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由于是单个企业之间或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相对于传统贸易而言,大多是小批量,甚至是单件。而且一般是即时按需采购、销售和消费,相对于传统贸易而言,交易的次数和频率高。 4.数字化、监管难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化应用,数字化产品(如游戏、软件、影视作品等)的品类和贸易量快速增长,且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销售或消费的趋势日趋明显,而传统应用于实物产品或服务的国际贸易监管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新型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尤其是数字化产品的跨境贸易更是没有纳入海关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统计和关税收缴范围。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概述: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1.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1.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1971年成立,前身为Asian Source,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GSOL。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EC21网、Kellysearch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1.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

2004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3.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变。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的文献综 述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作为一 种新型跨境贸易模式在我国刚刚兴起,并将成为我国外贸贸 易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不同学者关于跨境电商发展研究的分析,并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拟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跨境电商进行更深的研究,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对外贸易;跨境物流;电商平台 随着敦煌网、兰亭集势的成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也已 经开始起步,但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才真正发展起来。而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贸易额增速放缓,低于2008年以前的26% 的增速。在这种背景

下,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由于小批量、多层次、短周期而开始兴起,逐渐取代传统的外贸模式。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在跨境电商定义方面,学者们 意见大体相同,普遍的一 种定义认为跨境电商是指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 以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贸易方式 关于我国目前跨境电商模式,刘娟(2012)认为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门槛并不高,通过国际性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可在线完成跨境小额外贸交易,如eBay中国、阿里巴巴、 “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环球资源网等。 任志新和李婉香(2014)认为跨境网络零售规模增长迅速,跨境零售电商发展势头迅猛,零售出口产业逐步显现市场多元化的成效。并指出跨境电商实现了单个企业之间或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促进外贸企业向小单、多生产模式转型。 来有为和王开前(2014)认为跨境网络零售模式可分为电商企业建立独立的外贸网站和电商企业入驻第三方外贸交易服务平台两大类。 张卉(2015)利用SWO分析,从国内电商平台的规模角度,指出我国跨境电商的经营主体主要有三种:自建电商平台的出口企业、为出口企业提供交易服务的电商平台、利用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出口的企业。 总体来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着较好的机遇,但与

(完整版)简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程

简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历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电子”,另一个是“商务”,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电子”是“商务”的工具和手段,是为了商务的目的而采用的先进手段。电子商务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发展以及商务应用需求驱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电子商务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电子商务热,总体而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萌芽与起步期(1997-1999) 在此阶段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仅增长5.20%,当时互联网全新的引入概念鼓舞了第一批新经济的创业者,他们认为传统的贸易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传播,商机无限。所以,1997年12月,中国化工网上线,成为中国首家垂直B2B网站,紧接着,阿里巴巴在开曼群岛注册,1999年5月王峻涛创办的8848,意味着首家B2C电子商务网站诞生,同年8月国内首家C2C平台易趣网上线。 二、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5) 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创业者的信心也受到挑战,尤其是那些依靠外来投资,而自身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盈利模式的企业,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包括8848、阿 里巴巴在内的知名电子商务网站进入寒冬期,而依靠“会员+广告” 模式行业网站集群,则大都实现了集体盈利,安然度过互联网最为艰难的“寒潮”时期。但是电子商务并没有停下步伐,2000年6月中

国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同时200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11月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通过论证,由此可见,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 三、复苏与回暖期(2003-2005) 2003年后电子商务出现了快速复苏回暖,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也在经历过泡沫破裂后,更加谨慎务实的对待盈利模式和低成本经营。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淘宝并推出支付宝,12月慧聪网香港上市,2004年6月第一届网商大会成功举办,2005年《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同年8月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此时电子商务网站总数占现有网站总数30.1%,2003年成为不少电子商务网站尤其是 B2B网站的“营收平衡年”。 四、崛起与高速发展期(2006-2007) 互联网环境的改善、理念的普及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大部分B2B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实现盈利,同时阿里巴巴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大大推动了我国行业电子商务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新阶段,2006年6月环球资源入购慧聪国际,结成中国最大B2B战略联盟,同年12月网盛科技上市,标志A股“中国互联网第一股”诞生。这些无疑催生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转型与升级期(2008-至今)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08年以来我国电子商务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除了2009、2010年外,其他年份的增长率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解读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到现在这个较为稳定成熟的时期,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都造就了大量的有钱富豪和行业能手,这正是跨境电商被源源不断地生力军挤入的原因。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吧。 第一阶段 届时谷歌刚刚进入中国,其基本算法和搜索方法相对较low,有一群人从中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于是,他们自己搭建自建站,这群人刚开始来自于工厂群体,他们通过自建站,将自己生产的商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用不太成熟的英语表述出来,关于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和seo基本上没有太丰富的运营思路和推广思路。然后招聘年轻懂英语的员工,每天海量的向国外的企业发海量的产品介绍和推广邮件。又有一些人,利用网络搜索和优化的基本知识,通过谷歌low的算法将自己经营的独立网站表现出来,也达到了不错的收益效果。 综合来看,这样的跨境雏形应该就是所谓的B2B开端吧。由此,大浪淘沙后,催生了一个现在家喻户晓的互联网跨境巨无霸企业----阿里巴巴。 第二阶段 新世纪初,很多投身这个行业的人慢慢发现,谷歌的算法越来越hard,自建站的推广和表现越来越难。有一批人从中发现,如果海量的搭建自建站,把中国价值高的产品海量的投放在海量的自建站上,稍微运用基本的seo优化知识,竟也有非常不错的收益。于是,这群人慢慢琢磨,什么样的产品价值高成本低呢?当然是仿牌产品了。他们把仿牌鞋子,仿牌包,仿牌手表,仿牌太阳镜等等通过

搭建的自建站,海量的铺向互联网中进行销售。由此,催生了一批批的富豪,这些富豪中,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产品,且对大牌产品的生产制造颇有经验的优势,做得最好的就是当时的一个系-----福建莆田系。 第三阶段 慢慢的,随着国外大牌企业的维权意识的愤怒暴涨,以及谷歌的无情打压,很多这行业人已经无法长期暴富,甚至也无法长期生存。同时,在跨境电商第二阶段发展的疯狂阶段,享受了赚快钱的赌感后,鲜有人利用自己的财富升级换代创新洗白自己,也鲜有人像马云那样从战略角度看待互联网长期发展经营方向。 除了获取资本转型的人之外。又有一批人,他们发现国外尤其是美国,有很多电商销售平台也可以销售仿牌产品。并且产品可以像市场上讨价还价那样来销售。这个平台就是ioffer。ioffer是创造竞价销售模式的鼻祖。他们说干就干。于是乎,ioffer上面涌荡着无数仿牌大牌产品的身影,这其中,也造就了很大一批年轻的富豪。 至此,跨境电商B2C的形态已经显现。从ioffer上面经营尝到了甜头的年轻人并不止步于此,他们不断挖掘其他的平台,比如:ebay,etsy,newegg,amazon 等等。与此同时,国内有独到眼光的企业家也从中嗅到了未来行业发展的先机,渐渐也在国内建立起跨境电商平台呼唤入驻,比如敦煌,接下来的兰亭集势等。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人类利用电子通讯方式进行贸易活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了用电报报文发送商务文件;70年代人们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传真机来代替电报,后来人们开始采用EDI(电子数据交换)作为企业间商务的应用技术,这也就是电子商务的雏形。 第一节1995-1998年中国电子商务萌芽 1990年,联合国推出了迄今为止唯一的一套EDI标准(UN/EDIFACT),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一场电子商务的序幕。同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一样,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也是从EDI应用开始的。1990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外经贸部、中国海关等部门组成了联合小组,研究UN/EDI-FACT标准在中国的应用,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以及与之相关领域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在我国外贸企业中得到应用。 我国早期的电子商务是以国家公共通信网络为基础,以国家“金关”工程为代表,以外经贸管理服务为重要内容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政府相继实施了金桥、金卡、金关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1993年3月,国务院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并部署了“金桥”工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9月4日,“金卡”工程启动。同年,国务院提出实施“金奖”工程。 1994年9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建设启动。10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1995年1月,中国电信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1995年4月,中国科学启动百所联网工程。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形成了中国科技网(CSTNET)。同年,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互联网应用服务商,“中国黄页”推出了定位于外向型企业的贸易撮合服务,为国内外企业搭建了全新的贸易桥梁。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1996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CIECC)正式成立。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建并运营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是国家“金关工程”的骨干网络,是我国外经贸专用网络。1996年9月单日,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的第一个用户。1996年9月,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1997年,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实现了互连互通。 1995年底,随着互联网络开始演变成为一种新潮,网络开始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基于商务网站的电子商务业务和网络公司开始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在中国迅速发展。 1996年8月,留美博士张朝阳在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先生和美国风险投资专家爱德华·罗伯特先生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办搜狐(sohu.com)。1997年,各种网站的广告和宣传大量出现,电子商务的名词和概念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中国商品交易中心(CCEC)、虚拟“广交会”等大型电子商务项目陆续推出,拉开了中国电子商务应用的序幕。1998年,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启动以电子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以推广网络和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应用。1998年10月5日,纺织品配额招标系统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投入运行,全国首次实现纺织品被动配额电子招标。 1998年12月1日,软件公司北京四通利方宣布并购“华渊资讯”,成立全球新浪网,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1998年,北京、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概述: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1.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1.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1971年成立,前身为Asian Source,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GSOL。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EC21网、Kellysearch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1.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 2004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3.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变。

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酝酿起步、迅速膨胀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1.酝酿起步阶段 世界电子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10年代。EDI 技术的开发,引起许多国家的注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NTERNET在全球爆炸性地增长并迅速普及,使得现代商业具有不断增长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和全球竞争三大特征。在这一新趋势下,一种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出现并发展起来。 2.迅速膨胀阶段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第85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第51/162号决议,正式颁布了《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业示范法及其颁布指南》(一下简称《电子商业示范法》)。《电子商业示范法》的颁布,规范了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 3.稳步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因特网经济遭到第一次沉重的打击。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暴跌,网络股的价值缩水使得投资人忧心忡忡。

一时间,众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因特网经济的泡沫上。尤其是作为电子商务典范的美国亚马逊公司经营情况的恶化,中国8848等电子商务公司的倒闭,更加大了人们对电子商务的恐惧心理,似乎电子商务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甚至有人惊呼,网络公司已经开始分享“最后的晚餐”。 面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形势,联合国有关组织加大了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的力度。2001年5月10日,联合国促进贸易和电子商务中心与结构化信息标准发展组织正式批准了ebXML标准,为拓展一个统一的全球性电子商务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国政府也相继推出各种鼓励政策,继续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摆脱了世界经济萎缩的IT行业泡沫的影响,步入发展阶段。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概述: 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 1 .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 .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 1 .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 1 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 1971 年成立,前身为 Asian Source ,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 GSOL 。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 EC21 网、 Kellysearch 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 1 .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 2.0阶段( 2004?2012) 2004 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 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

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 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 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 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 B2B (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 (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 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 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 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 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 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 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 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 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 3 . 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 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 变。 对于3.0阶段的主要卖家群体正处于从传统外贸业务向跨境电商业务艰难转型期,生产模式由大生产线向柔性制造转变,对代运营和产业链配套服务需求较高。另一方面,3.0阶段的主要平台模式也由C2C、B2C向B2B、M2B模式转变,批发商买家的中大额交易成为平台主要订单。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应用而生,近年来,国家多次提出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利好政策,“跨境电商”一跃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界最热门的词。虽然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着物流障碍、通关不够简便、交易信用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相关的单位与企业也加大了相应的投资力度,加强了管理。跨国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电子商务走向更大的舞台。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commerce applic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as put forward good policy about cross-border e-commerce,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become China's e-commerce industry's most popular word 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huge,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re is a logistics barriers, simple and convenient customs clearance is not enough, lack of trade credit,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many other issues, in the face of these problems, the relevant units and enterprises also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erce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promoting e-commerce to the larger stag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b the 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关键词:跨境政策物流电子商务 Keywords:cross-border policy logistics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目录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电商与物流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随着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崛起,跨境电商物流也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本文分析了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从跨境电商物流的国家政策、物流配送、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国家宏观调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送效率、人才培养等解决方案,以致于促进我国跨境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物流;宏观调控;配送效率;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也随之飞速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产地与最大的消费市场,进出口跨境电商终究会成为最大市场,跨境电商应运而生。跨境电商物流的不发达抑制着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为了与时俱进,跨境电子商务能够长远发展。发展跨境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一、研究综述 自2013 年跨境电商出现以来,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大力支持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风生水起。跨境电商物流在跨境电商的发展之下也得到了各位研究者的重视。曹淑艳,李振欣(2013)认为电商物流是集各种现代信息技术于一身的物流,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降低物流成本,创造最大效益。王外连等(2013)对当时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发展性建议。张夏恒、马天山(2015)总结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特征,分析了跨境电商在运作物流时存在的物流成本过高、配送周期长、各国政治因素等问题,

提出海外仓这个大胆的假设,致力于解决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在运作时存在的问题,减少配送时间,节约成本王蒙燕(2014)认为跨境电商与跨境电商物流应协同发展,选择合适的物流方式,培养专业型人才,都将提高运作效率。赵静、唐友莲(2015)认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需要国际物流专业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还应熟悉各地小语种,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掌握物流的专业知识,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经过文献的总结得知,跨境电商物流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国家政策信息技术协同发展。致力于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应对今后跨境电商物流发展。 二、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与困境 1. 物流现状跨境电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与消费大国,中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大国。但是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起步晚,没有良好的体系支撑其正常的发展,导致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送成本高、技术水平偏低,人 才培养不足,从而使得管理水平低。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公司。 2. 困境 (1)物流基础设施不健全 我国的物流概念兴起于1980 年以后,与世界强国相比较,发展较晚。还未形成完整的物流体系,存在整体物流环境混乱,交通运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标签:杂谈 摘要:电子商务是指现在因特网开放的情况下,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由此可见,在电子商务作为朝阳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它的优势将会促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占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这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根据国外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电子商务发展是我国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中国国外 正文:电子商务最早出现是在美国,也是现在发展最为成熟发达的地区。处在第二的是欧盟,成为全球电子商务领先地区。而亚洲作为电子商务的新秀,也在蓬勃发展,并且亚洲地域广阔,有着潜在的市场。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平台的交易,给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不用出门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比如KFC网上订餐,几十分钟送餐上门,省去了出门带来的麻烦,节约了时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虽说电子商务平台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发展成熟,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又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商务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并且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顺应潮流不得不发展的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网上购物,电子支付,足不出货就能货比三家的便利是可想而知的。并且不同的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评价,为我们的消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为我们网购提供了保证。 纵观全局,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①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高,特别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货物送递和结算基础落后。 ②缺乏可靠的安全机制。安全是保证电子商务正常有序运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网络安全在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中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还不能给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明显的好处,就不能带动它全面快速发展。并且企业和消费者对Internet和电子商务缺乏认识,挂念上落伍,电子商务的普及还要经过一些时间。 ④物流现代化水平低。现代物流缺乏与之配套的商业自动化、信息化、物流配送和供应链体系等等。

跨境电商平台历史发展的文献综述

跨境电商平台历史发展的文献综述 摘要:跨境B2C模式作为跨境电商的一种新兴模式,以其低成本的优势吸引了 诸多企业争相探索,发展形势良好。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国内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多 集中在发展现状、平台和物流方面。 关键词:跨境B2C;“四维驱动”;“客转化率”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却逆势而上,成为当今时代的一 大热点话题。1999年,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就曾强调电子商务有 成为全球经济引擎的潜力。近年来,中国采取“综试区+试点城市”齐头并进的政策,加码催生了跨境电商行业大发展。根据UNCTAD《2015 Information Economy Report》,电子商务在过去10年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今后也将持续增长。2016年《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增强国际 合作”,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商务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2012年约为1.86万亿元,2013年突破了2.7万亿元,2014年更是约为3.57万亿元,2015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达到了4.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05%,2016增至5.5万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3%和25%,17年增 至6.3万亿元。 跨境电商发展主要包括B2B和B2C模式。从国内市场看,B2B跨境电商订量 级大、且稳定,可以有效解决商业效率问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B2B模式在 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会逐渐下降。而B2C模式由于小批量、多批次、周期短的外贸订单的存在,使得市场份额逐年上涨。 在跨境电商发展形势大好的条件下,诸多传统外贸企业以及进入跨境电商行 业的新秀都想在该领域分一杯羹。与逐渐成熟的跨境B2B模式相比,B2C模式运 营公司则迫不及待的需要去分析运营模式的发展问题,以以便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研究方法 在本次调研中,小组主要应用了以下研究方法,如表 0-1所示 表 0-1 研究方法总结表 理论综述 客户转化率概述 客户转化率是网络营销中最主要的效果评估。根用户注册、订单管理这几类 数据就能统计到访问量和订单量的比例。 吕献雷(2012)曾经根据用户到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行为习惯,详细地分析 了转化率体系,包括咨询转化率、订单转化率、满意度转化率、回访转化率、再 次购买转化率和忠诚顾客转化率等。 跨境B2C理论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跨境B2C特指国内的商家通过中国B2C跨境网站向国外消费者销 售商品、在线下跨境配送商品的商业零售活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网站、销售商、消费者、商品和物流配送等。 跨境B2C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资料讲解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 程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概述:1999年阿里巴巴实现用互联网连接中国供应商与海外买家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就实现了互联网化。在此之后,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境电商产业转型。 1、跨境电商1.0阶段(1999~2003) 跨境电商1.0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网上展示、线下交易的外贸信息服务模式。跨境电商1.0阶段第三方平台主要的功能是为企业信息以及产品提供网络展示平台,并不在网络上涉及任何交易环节。此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向进行信息展示的企业收取会员费(如年服务费)。跨境电商1.0阶段发展过程中,也逐渐衍生出竞价推广,咨询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一条龙的信息流增值服务。 在跨境电商1.0阶段中,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以及环球资源网为典型代表平台。其中,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线下会议交易为辅,是中国最大的外贸信息黄页平台之一。环球资源网1971年成立,前身为Asian Source,是亚洲较早的提供贸易市场资讯者,并于2000年4月28日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股权代码GSOL。 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中国制造网、韩国EC21网、Kellysearch等大量以供需信息交易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1.0阶段虽然通过互联网解决了中国贸易信息面向世界买家的难题,但是依然无法完成在线交易,对于外贸电商产业链的整合仅完成信息流整合环节。 2、跨境电商2.0阶段(2004~2012)

2004年,随着敦煌网的上线,跨境电商2.0阶段来临。这个阶段,跨境电商平台开始摆脱纯信息黄页的展示行为,将线下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实现电子化,逐步实现在线交易平台。 相比较第一阶段,跨境电商2.0更能体现电子商务的本质,借助于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服务、资源整合有效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包括B2B(平台对企业小额交易)平台模式,以及B2C(平台对用户)平台模式两种模式。跨境电商2.0阶段,B2B平台模式为跨境电商主流模式,通过直接对接中小企业商户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缩短,提升商品销售利润空间。2011年敦煌网宣布实现盈利,2012年持续盈利。 在跨境电商2.0阶段,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营收的多元化,同时实现后向收费模式,将“会员收费”改以收取交易佣金为主,即按成交效果来收取百分点佣金。同时还通过平台上营销推广、支付服务、物流服务等获得增值收益。 3、跨境电商3.0阶段(2013~) 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重要转型年,跨境电商全产业链都出现了商业模式的变化。随着跨境电商的转型,跨境电商3.0“大时代”随之到来。 首先,跨境电商3.0具有大型工厂上线、B类买家成规模、中大额订单比例提升、大型服务商加入和移动用户量爆发五方面特征。与此同时,跨境电商3.0服务全面升级,平台承载能力更强,全产业链服务在线化也是3.0时代的重要特征。 在跨境电商3.0阶段,用户群体由草根创业向工厂、外贸公司转变,且具有极强的生产设计管理能力。平台销售产品由网商、二手货源向一手货源好产品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