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之浇注系统

塑胶模之浇注系统
塑胶模之浇注系统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 9.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1.1 浇注系统的组成 模具的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塑机 喷嘴开始到型腔入口为止的流动动通道, 它可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无流道浇注 系统两大类型。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包括主 流道、分流道、冷料井和浇口组成。如图 9-1所示。 9.1.2 浇注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 结合型腔的排位,应注意以下三点: a .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以便熔融塑料能平衡地充填各型腔; b .型腔的布置和浇口的开设部位尽可能使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受力均匀; c .型腔的排列尽可能紧凑,减小模具外形尺寸。 2 . 热量损失和压力损失要小 a .选择恰当的流道截面; b .确定合理的流道尺寸; 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较大尺寸的流道系统,有助于降低流动阻力。但流道系统 上的压力降较小的情况下,优先采用较小的尺寸,一方面可减小流道系统的用料, 另一方面缩短冷却时间。 c .尽量减少弯折,表面粗糙度要低。 3 . 浇注系统应能捕集温度较低的冷料,防止其进入型腔,影响塑件质量; 4 . 浇注系统应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充满型腔各个角落,使型腔内气体能顺利排出; 5 . 防止制品出现缺陷; 避免出现充填不足、缩痕、飞边、熔接痕位置不理想、残余应力、翘曲变形、收 缩不匀等缺陷。 6 . 浇口的设置力求获得最好的制品外观质量 浇口的设置应避免在制品外观形成烘印、蛇纹、缩孔等缺陷。 7 . 浇口应设置在较隐蔽的位置,且方便去除,确保浇口位置不影响外观及与周围零件 发生干涉。 8 . 考虑在注塑时是否能自动操作 4 6 1 2 3 I I 局部放大 图9-1 浇注系统的组成 1 - 主流道 ; 2 - 一级分流道 ; 3 - 拉料槽兼冷料井 4 - 冷料井 ; 5 - 二级分流道 ; 6 – 浇口 5

压铸件浇注系统的设计.doc

课程名称:压铸模具CAD/CAE综合训练 第15 单元(节),2学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地点 项目/主题:压铸件浇注系统设计(2) 能力目标: 能根据产品成型需要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 知识目标: 1、了解热压室、卧式冷压室铸模直浇道设计 2、掌握多型腔模横浇道的布局与设计要点 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重点:如何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 难点:各种浇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 解决方案:根据实例讲解 教材、参考资料与媒体: 姜银方主编,《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练习图纸 PRT.练习文件 教学条件(环境): 多媒体 教学活动设计概要:(包括实施步骤、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学习成果评价标准) 复习上节内容: 1.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2.内浇口设计方法 3.内浇口尺寸计算的方法 一、项目引入方法手段:复习并分析项目 学生活动:思考、听讲时间分配:5分钟

本任务以摩托产品盖为载体(如图下图所示),训练学生合理设计浇注系统的能力 项目分析: 摩托产品盖模芯布局及浇系 统设计 材料: ADC12 生产批量:10万次 产品外形尺寸: 442X170X112 二、相关知识 1、直浇道设计 直浇道的结构与压铸机的类型有关,分为: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 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 热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 各种类型压铸机浇注系统的结构 1-直浇道; 2-横浇道;3-内浇道; 4-余料 1)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主要的组成: 压铸机上喷嘴 模具上的浇口套

镶块 分流锥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用直浇道 1—余料2—喷嘴3—浇道套 4—定模镶块5-分流锥 (1)直浇道的设计要点 根据内浇道截面积选择喷嘴导入口直径。 A、B、C各段均有脱模斜度,A段为1o30`,B段为1o30`~3o,C段的斜 度根据镶块厚度来确定,镶块厚斜度小,反之则大。 直浇道各段连接处的直径单边放大0.5~1.0mm。 由定模镶块与分流锥构成的环形通道截面积一般为喷嘴导入口的1.2倍左右。分流锥直径为: 式中:d2是直浇道底部环型截面处的外径(mm);d1是直浇道小端(喷嘴导入口)处直径(mm)。 直浇道与横浇道连接处要求圆滑过渡。 (2)浇口套设计要点 浇口套一般镶在定模座板上,采用浇口套可以节省模具钢和便于加工。 浇口套一个端面A与喷嘴端面相吻合,控制好配合间隙不允许金属液窜入接合面;浇口套的另一端面B与定模镶块相接,接触面上的镶块孔比浇口套孔大1-2mm。

电风扇前罩注塑模具设计

目录 1 前言 (1) 2 总体方案设计 (3) 2.1 总体方案论证 (3) 2.2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工艺性分析 (3) 2.3设计要点 (3) 2.4 塑件的测绘 (4) 2.5 塑件的三维造型 (6) 2.6 塑件的工艺分析 (7) 2.6.1塑件的材料分析 (7) 2.6.2塑件尺寸精度的选择 (7) 2.6.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8) 2.7脱模斜度的确定 (8) 3总体结构设计说明 (9) 3.1注塑机的选择 (9) 3.2注塑机的校验 (9) 3.3型腔数目的确定 (10) 3.4塑件收缩率的计算 (10) 3.5模具型腔工作尺寸计算 (10) 3.6模具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1) 3.7螺纹型芯工作尺寸计算 (11) 3.8分型面的设计 (11) 3.9 浇注系统设计 (12) 3.10冷却系统设计 (14) 3.10.1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4) 3.10.2模具的冷却水道直径计算 (15) 3.11脱模机构设计 (16) 3.12导向机构设计 (17) 3.13排气系统设计 (17) 3.14侧抽芯机构设计 (17) 3.15模具材料的选择 (19) 3.16模板尺寸的确定 (19) 3.17绘制模具总体装配图 (19) 4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制造 (21) 4.1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21) 4.2凹模的加工仿真 (22) 5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谢 (27) 附录 (28)

1 前言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已广泛应用于电机电器产品、电子和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产品的生产中。用模具生产制造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和低消耗等特点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随着现代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及款式的要求愈来愈高,模具的应用也就愈来愈广泛,其适应性也愈来愈强,已成为国家制造工艺水平的标志和独立的基础工业体系。 模具的类型很多,按照成形件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锻造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玻璃模具和陶瓷模具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其中塑料模具又可分为压塑成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传递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中空制品吹塑成型模具,热成型模具的几种类型的模具。 注塑模具是塑料模具中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热塑性材料零件的成型。它是将塑料粉粒通过注塑机螺杆旋转漏入保持一定温度的料筒中,在90~100℃的温度下变成粘稠状态。在开动注塑机活塞,将溶融的塑料以高压,高速通过喷嘴注入,充满模具型腔,待保压顽固化,形成和模具型腔相仿的制品零件。 本次设计的课题为电风扇前罩注塑模具设计,该课题来源于江苏羽佳集团。本模具为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注塑模具,是用来生产电风扇前罩的专用模具。该模具适合于大批量多件生产,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很好的满足注塑制件的加工要求,提高生产率和产品的精度,塑件表面无明显收缩、水纹等现象。模具一次试模成功,运行灵活、可靠,浇注系统、温控系统、脱模机构效果良好,在工作时运转平稳,工作可靠,装卸方便,便于维修和调整。 模具属于边缘科学,它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塑性加工、铸造、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高分子材料、金属物理、凝固理论、粉末冶金、塑料、橡胶、玻璃等诸多学科、领域和行业。从起步到现在,我国模具工业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国外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纵观我国的模具工业,既有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又存在精度低、结构欠合理、寿命短等一系列不足,无法满足整个工业迅速发展的迫切要求。当代模具要求的精度比传统模具高出一个数量级。多工位级进模、精冲模、精密塑料模的精度已达到0.003mm,甚至更高。多工位的级进模设计和制造技术已日趋成熟,然而,由于我国模具制造基础薄弱,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因此总体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和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这主要体现在工艺装备水平方面,我国塑料模制造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面比国外低得多,且设备不配套、利用率低的现象十分严重。国产设备在精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刚性、稳定性、可靠性及刀具和附件的配套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本次的设计主要包括塑件的工艺性分析,注塑模具的总体结构设计以及模具三维

AutoCAD环境下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_于彦东

2002年 第5期铸造设备研究 2002年 10月 RESEA RCH ST U DIES ON FO UN DRY EQ U IPM EN T Oct .2002 №5 ·设计与计算· 收稿日期:2002-05-15 作者简介:于彦东(1964-),女,副教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F9912)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9551108)。 AutoCAD 环境下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 于彦东, 郭立伟, 古 丰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采用A utoCA D 二次开发语言—AutoLI SP ,在AutoCAD2000环境下,开发了压铸模浇注系统。该系统包括压铸模浇注系统的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溢流槽和排气槽。利用本系统只需输入几个基本参数,即可自动生成相应的设计图形,使压铸模的设计更加高效快捷。 关键词:压铸模;浇注系统;A utoL ISP 中图分类号:TG 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78(2002)05-0027-03 Design of Runner System of Diecasting Mould in the AutoCAD Environment YU Yan -dong , GUO Li -wei , GU Feng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China ) A bstract :U sing the second development language of AutoCAD -AutoLISP the runner sy stem of diecasting mould is developed in the AutoCAD environment .T he system includes sprue ,runner ,g ate ,o verflow launder ,venting launder .T he sy stem ouly need in -put several basic parameter ,the cor respond desig n graph w ere automaticallycreaed . Key Words :diecasting mould ;runner system ;AutoL ISP 压铸模浇注系统CAD 是整个压铸模CAD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压铸模浇注系统CAD 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 如:澳大利亚的DM T -CASTFLOW 软件中对压铸件浇注系统进行设计,德国的M ULLERP WEIN -GARTEN 机器厂开发的压铸型有限元模拟软件,华中科技大学的CAE /InteC AST 铸造工艺分析系统等。 虽然压铸模浇注系统CAD 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我们在AuotCAD 2000环境下开发了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系统,使压铸模的设计更高效、快捷。1 系统设计思想 采用AutoCAD 二次开发语言———Auto LISP ,在AutoCAD 2000环境下,采用DC L 语言来定义对话框,再配以AutoLISP 的PDB 函数,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对话框应用程序。Auto LISP 语言内嵌于Auto -CAD 中的二次开发语言,它把数据和程序统一表达 为表结构,可以把程序当作数据来处理,也可把数据当作程序来执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程序式数据管理方式,即把数据库建立在程序之中,在编程的 同时,就确定自己对数据的管理原则和方式。开发的压铸模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溢流槽(如图1所示)。以及对这些零件进行校核和自动生成图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过程采用数据的程序管理方式,具有便利的人机对话操作环境。用户可通过对话框参与设计的每一步骤,设计完毕,可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图纸和相应的数据文件 。图1 浇注系统组成 2 系统的功能 压铸模浇注系统设计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整个系统包含五部分功能: 1)主控模块:是本系统的引导系统。该模

基于UG的注塑模浇注系统构建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基于UG的注塑模浇注系统构建与分析 作者:朱鹏超 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17期 【摘要】现阶段,模具CAD技术已经快速发展,笔者在Windows Vista平台上,通过对UG NXS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专注于开发注塑模浇注系统三维设计建模系统模块,将注塑模的浇注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的设计进行逐一分析,又经历了一些列的二次开发方法。这项技术的完成对注塑模具的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注塑模浇注系统二次开发UG 浇注系统设计作为注射模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目前还是在利用一些通用的CAD软件技术,这个软件设计还不够专业,为此,对于浇注系统进行的设计时,通常设计者们军事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来确定浇筑尺寸尺寸和浇注系统的类型,这样的数据是不够精确的,而且影响到生产效率,所以现在运用UG这种大型的工程软件,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让设计变得更加的简单和快捷,另外,在充分的利用和二次开发UG软件来提升注塑模浇筑系统的设计效率和质量。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浇筑模具的设计周期,从而有效缩短产品制造的周期和提升产品质量。 一、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浇筑系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果浇注系统设计出现了问题和偏差将对注塑成型以及注塑制品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确保有效规避因设计失误带来的偏差,在对浇注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第一,要确保设计能够适应塑料品种及其材料的特性需求; 第二,要基于塑料制品的形状、大小以及要考虑制品在浇筑过程中的防变形特征进行设计; 第三,要充分考虑要结合型腔布置进行设计,另外要尽可能的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布局设计,从而有效确保浇注系统的排气性能; 第四,要在设计时应对浇注系统中的浇口尺寸、位置以及数量选择做到精确无比; 第五,要充分考虑防止型芯变形和位移情况的发生,要确保进行设计时考虑到注塑机安装模板的大小以及进行后期整修的便捷性。 二、UG二次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序言 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中,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行业。现代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有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技术上要求产品的质量严格符合图样设计要求;二是经济上要求产品的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即将单件产品的加工工时减少到最低限度,以最少的能耗达到产品结构的特性和使用要求。模具因其设计的多样化。成形产品的再现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使其在现代成形方法中,在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生效益。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采用模具成形技术生产零部件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特别是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和航天工业中显得尤为重要。模具设计水平的高低和模具制造水平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中许多行业的发展。 压铸是压力铸造的简称。压力铸造是将熔融的合金液注入压铸机的压室中,压室中的压射冲头以高压、高速将其充填入金属模具的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凝固成形为金属零件的一种方法。铸造是一门科学技术,也是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金属成形工艺,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标志一个民族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记载者。

第一章压铸设计的特点 压力铸造的主要成形工艺特征是液态金属以高压、高速充填金属模具的型腔,并且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和成形,因此压铸成形过程中金属液流动的状态将会影响到压铸件的质量。同时,针对压铸的工艺特点,压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压铸机是压力铸造的基本设备,压铸的过程是通过压铸机实现的。压铸机一般可分为热压室压铸机和冷压室压铸机两大类,本次设计使用的是冷压室压铸机。 冷压室压铸机的压室与熔化合金的坩埚是分开的,压铸时,需要从熔化炉的坩埚内盛取金属液注入压室后再进行压铸。按照压铸模与压室的相对位置,冷压室压铸机又可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立式三种形式。本次设计选用的是卧式压铸机。 1.1 压铸成形的特点 1.生产效率高,生产过程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压铸件的尺寸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低 3.压铸件的力学性能高 4.可压铸复杂薄壁零件 5.压铸件中可嵌铸其他材料的零件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注塑设备设计

前言 第二章注塑设备选择 第2.1节估算塑件体积 该产品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塑件中等大小,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2.1.1计算塑件体积 由第一章可知塑件材料PMMA的密度为1.16~1.20g.cm3-,收缩率为1.6%~2.0%,计算出其平均密度为1.18 g.cm3-,平均收缩率为1.8%。经测绘初步估算得 塑件体积 V 塑 =9.18+1.428+7.722+0.33+0.32+2.62=21.6 cm3; 塑件质量M 塑= V 塑 ρ=21.6 cm3×1.18 g.cm3-=25.488g; 2.1.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可按塑件体积的0.6倍估算,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 1.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 2=2V 塑 ×0.6=2×21.6×0.6=25.92 cm3; 2.该模具一次注塑所需塑料的体积为 V 0=2V 塑 + V 2 =2×21.6+25.92=69.12 cm3; 第2.2节注塑机型号的选定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与质量,以及成型工艺参数初步选定注塑机的型号为SZ—200/1000型卧式螺杆注塑机 2.2.1 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如表2.1所示 表2.1

注: 该注塑机由宁波市金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2.2 型腔数量的校核 1.由注塑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目 n ≤ 1 2 3600m m KMt -; 上式右边≈12≥2,符合要求。 式中 K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的利用系数,取0.8; M ——注塑机的额定塑化量(g/h 或cm 3/h),该注塑机为14g/s ; t ——成型周期,因塑件较小,壁厚不大,取45s ; m 1——单个塑件质量 25.48g ; m 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 30.58g ;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目 n ≤ 2 1 m m Km n -; 上式右边≈5.4≥2符合要求; 式中 m n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 或cm 3) 210 cm 3; 3.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目 注射机在充模过程中产生的胀模力主要作用在两个位置: 在两瓣合模上的作用面积约为A 11≈24×135=3240mm 2; 瓣合模与支撑板的接触处的作用面积A 12≈17×135=2295mm 2; n ≤ 1 2 A P A P F 型型- 上式右边≈3.1≥2符合要求;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4×105N ;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湘潭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压铸件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3.16 目录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 1.压铸工艺分析: (1) 2.零件初步分析 (1)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 二.压铸件工艺分析 (2) 1.压铸合金工艺分析: (2) 2.压铸件工艺分析: (2) 3.分型面的选择: (2) 三.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3) 1.浇注系统的设计: (3) 2.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3) 四.压铸机的选择 (4) 1.压铸机的种类和特点 (4) 2.选定压射比压 (5)

3.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形式 (5) 4.确定模具分型面上铸件的总投影面积 (5) 5.计算锁模力: (6) 五.压铸模的结构设计 (7) 1. 成型零件设计 (7) 2. 结构零件设计 (9) 3、各零件采用材料要求 (14) 4、螺钉选用 (15) 六、压铸模的整体结构 (15) 1、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15) 2、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6) 七、校核模具与压铸机的有关尺寸 (17) 1、锁模力的校核 (17) 2、铸件最大投影面积校核 (17) 3、压室容量校核 (17) 4、模具厚度的校核 (17) 5、开模行程的校核 (17) 八、参考文献: (18)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压铸工艺分析: 压力铸造是将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的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高压力和高速度是压铸时熔融合金充填成型过程的两大特点,也是压铸与其它铸造方法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好,铸件轮廓清晰,有致密的表层,比内层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内部存在气孔和缩孔缺陷。 2.零件初步分析 零件为对称圆筒型零件,截面为工字形,中心开有一小孔。壁厚为5mm,属于薄壁零件。型腔深度约为97.5mm,属于深腔。 零件图如下所示: 图1-1 零件图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压铸合金 此铸件的材料为YZCuZn40Pb:此材料属于铅黄铜合金,具有加工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多用于化工、造船的零件和耐磨的零件。 2)铸件的精度设计为CT8级,采用压力铸造的方法能达到此精度。 3)确定压铸工艺及模具制造能力。 4)确定压铸模结构(包括分型面,型腔数目,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的尺寸设计, 结构零件的尺寸设计,以及采用型芯、型腔镶块节约贵重金属)。

浇注系统

《注塑模具理论》 浇注系统 中国模具设计网w w w .z g m j s j .c 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前言  浇注系统是注塑模具里面特别重要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把注塑机里面可流动的塑料 引入到模具的型腔里面.就相当于人吃饭时的食管,灌水用的渠道. 中国模具设计网w w w .z g m j s j .c 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w w w .z g m j s j .c 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第一节 浇注系统的构成 一、大水口浇注系统的构成:整个浇注系统又可以称为“废料”。1、主流道: 2、分流道:1)主分流道 2)次分流道3、胶口:4、冷料井: 中 国模具设计网w w w .z g m j s j .c 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二、大水口浇注系统各部分的详解: 1、主流道:它的作用是把注塑机里面可流动的塑料引入到模具里面,是可流动的塑料经过模具的第一段通道,它一般在唧嘴里面成形。 注意:唧嘴是标准件,则主流道的大小尺寸由唧嘴来决定,为了减少“废料”,可以缩短唧嘴的长度,则保证上图当中的“M”不小于10即可.设计时,就算唧嘴选取错误了,也不要紧,可以直接更换. 中国模具设计网w w w .z g m j s j .c o m 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中国模具设计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b5890564.html,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湘潭大学课程设计)

湘潭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铸件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3.16

目录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 1.压铸工艺分析: (1) 2.零件初步分析 (1)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 二.压铸件工艺分析 (2) 1.压铸合金工艺分析: (2) 2.压铸件工艺分析: (2) 3.分型面的选择: (2) 三.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3) 1.浇注系统的设计: (3) 2.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3) 四.压铸机的选择 (4) 1.压铸机的种类和特点 (4) 2.选定压射比压 (5) 3.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形式 (5) 4.确定模具分型面上铸件的总投影面积 (6) 5.计算锁模力: (6) 五.压铸模的结构设计 (7) 1. 成型零件设计 (7) 2. 结构零件设计 (10) 3、各零件采用材料要求 (15) 4、螺钉选用 (16) 六、压铸模的整体结构 (16) 1、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16) 2、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7) 七、校核模具与压铸机的有关尺寸 (18) 1、锁模力的校核 (18) 2、铸件最大投影面积校核 (18) 3、压室容量校核 (18) 4、模具厚度的校核 (18) 5、开模行程的校核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压铸工艺分析: 压力铸造是将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的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高压力和高速度是压铸时熔融合金充填成型过程的两大特点,也是压铸与其它铸造方法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好,铸件轮廓清晰,有致密的表层,比内层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内部存在气孔和缩孔缺陷。 2.零件初步分析 零件为对称圆筒型零件,截面为工字形,中心开有一小孔。壁厚为5mm,属于薄壁零件。型腔深度约为97.5mm,属于深腔。 零件图如下所示: 图1-1 零件图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压铸合金 此铸件的材料为YZCuZn40Pb:此材料属于铅黄铜合金,具有加工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多用于化工、造船的零件和耐磨的零件。 2)铸件的精度设计为CT8级,采用压力铸造的方法能达到此精度。 3)确定压铸工艺及模具制造能力。 4)确定压铸模结构(包括分型面,型腔数目,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的尺寸设计, 结构零件的尺寸设计,以及采用型芯、型腔镶块节约贵重金属)。

罩壳注塑模设计

X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注塑模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罩壳注塑模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导师:

目录 设计题目 (2)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3)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3)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4) 3、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4) 4、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4) 二: 成型设备选择与校核 (4) 1、注塑机的初选 (4) 2、注塑机的校核与终选 (5) 3、塑件模塑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6) 三: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6) 1、分型面的选择 (7) 2、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8) 3、注系统的设计 (8) 4、型芯、型腔结构的确定 (9) 四: 成型零件尺寸计算 (10) 五: 冷却系统的设计 (10) 1、冷却直径和位置 (10) 2、冷却介质 (11) 六、模架的尺寸 (11) 七.排气系统的设计 (12) 八: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12) 九:推件方式的选择 (12) 十:模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3) 1、工作原理 (14) 2、结构特点 (14) 设计小结 (15) 参考文献 (15)

一.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包括:塑件的原材料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塑件表面质量和塑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具体分析如下: 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塑件材料该塑件为塑料罩壳,壁厚为3mm,塑件外型尺寸不大,选用PP塑料,塑件精度要求为MT5级。 性能:密度小,强度、刚性、硬度、耐热性均优于HDPE,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良好的高频绝热性,不受温度影响,但低温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成型特性: 1)结晶型塑料,吸湿性小,可能发生熔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发生 分解; 2)流动性极好,溢边值0.03mm左右;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的散热性适度; 4)成型收缩范围大,收缩率大,已发生缩孔,凹痕、变形,取向性强 5)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时取向性明显,尤其低温高压时明显,模 具温度低于50℃以下塑件无光泽,易产生熔接痕、流痕;90℃以上时 已发生翘曲、变形; 6)塑件应壁厚均匀,避免缺口,尖角,以防止应力集中 物理、热性能、力学性能、电气性能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⑴ 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形为回转体,壁厚均匀,都为3.2mm,且符合最小 壁厚要求. ⑵ 塑件型腔较大,有尺寸相等的孔,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要求. 3、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 塑件的型腔尺寸: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 骤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的设计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生产产量。 4、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3、塑件分析及注射机选用1、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 2、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量生产时,应保证塑件质量前提条件下,尽量采用一模多腔或高速自动化生产,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率,因此对模具的推出机构,塑件和流道凝料的自动脱模机构提出严格要求。 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提高设备利用率,确定模具型腔数。 4、注塑机选用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大致确定模具的结构,初步确定注塑机型号,了解所使用的注塑机与设计模具有关的技术参数,如:注塑机定位圈的直径,喷嘴前端孔径及球面半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锁模力,注塑压力,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面积大小及安装螺孔位置,注塑机拉杆的间距,闭合厚度,开模行程,顶出行程等。 4、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凹,凸模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型腔壁厚,底板厚度的确定;3.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确定。 9. 5、模具结构设计1、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压铸模设计说明书

湘潭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压铸件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3.16

目录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 1.压铸工艺分析: (1) 2.零件初步分析 (1)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 二.压铸件工艺分析 (2) 1.压铸合金工艺分析: (2) 2.压铸件工艺分析: (2) 3.分型面的选择: (2) 三.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 (3) 1.浇注系统的设计: (3) 2.溢流排气系统的设计: (3) 四.压铸机的选择 (4) 1.压铸机的种类和特点 (4) 2.选定压射比压 (5) 3.确定型腔数目及布置形式 (5) 4.确定模具分型面上铸件的总投影面积 (6) 5.计算锁模力: (6) 五.压铸模的结构设计 (7) 1. 成型零件设计 (7) 2. 结构零件设计 (10) 3、各零件采用材料要求 (15) 4、螺钉选用 (16) 六、压铸模的整体结构 (16) 1、压铸模的技术要求 (16) 2、压铸模外形和安装部位的技术要求 (17) 七、校核模具与压铸机的有关尺寸 (18) 1、锁模力的校核 (18) 2、铸件最大投影面积校核 (18) 3、压室容量校核 (18) 4、模具厚度的校核 (18) 5、开模行程的校核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前准备工作 1.压铸工艺分析: 压力铸造是将液态或半液态的金属,在高压作用下,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的型腔,并在压力作用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高压力和高速度是压铸时熔融合金充填成型过程的两大特点,也是压铸与其它铸造方法最根本的区别所在。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较好,铸件轮廓清晰,有致密的表层,比内层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内部存在气孔和缩孔缺陷。 2.零件初步分析 零件为对称圆筒型零件,截面为工字形,中心开有一小孔。壁厚为5mm,属于薄壁零件。型腔深度约为97.5mm,属于深腔。 零件图如下所示: 图1-1 零件图 3.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1)压铸合金 此铸件的材料为YZCuZn40Pb:此材料属于铅黄铜合金,具有加工性能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多用于化工、造船的零件和耐磨的零件。 2)铸件的精度设计为CT8级,采用压力铸造的方法能达到此精度。 3)确定压铸工艺及模具制造能力。 4)确定压铸模结构(包括分型面,型腔数目,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的尺寸设计, 结构零件的尺寸设计,以及采用型芯、型腔镶块节约贵重金属)。

注塑模具ERP系统

注塑模具ERP系统.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 金时代注塑模具ERP系统 金时代ERP系列软件基于Internet的B/S结构,建设周期短;投入费用低;使用、管理和维护方便;跨平台运行、跨区域、与其它系统和Internet 无缝集成;良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充性。采用了数据库SQL 2000和MS ACEESS来支持,性能稳定,数据交换速度快。能够容纳多个站点同时进行操作。 各个站点的数据保存即通过网络传递到服务器,相关人员可以随时看到更新的数据,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实现跨区域分销管理,有效管理异地物流、资金流,减低分销成本,建立有效的过程监控体系和电子商务体系,提高企业的整体商务处理效率和各地分支机构的人均业务处理能力。 金时代ERP系列软件集工程、生产、仓库、财务、人事工资、采购、销售、企业短讯诸多管理功能于一身。实现以订单为主线,以库存为中心的实时化分销系统,实现网上订单,供应链管理、客户管理、进销存、仓库调拨,实时生产查询,渠道管理,应收应付等功能。 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想,这就是导航式操作的优点。众多功能的巧妙安排,缩短了数据传输的流程;帐务的错综复杂体现在系统内部,你的操作依然那么简单,省时又省心。 全能的报表查询报表中心提供了有关工程、生产、仓库、财务、人事工资、采购、销售等一系列报表,覆盖面广,统计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所有的报表和基本资料均可导入EXCEL中进行分析加工,以满足用户的更高的要求。 主要系统模块为: 1. 销售系统 a) 客户资料管理 b) 客户订货单建立,审核,订单(生产)状态监控 c) 出货处理,退货处理 d) 销售欠款管理,客户还款管理 2. 设定系统 a) 用户设定,权限设定,职称设定,计薪类别设定 b) 公司资料设定,部门设定,仓库设定 c) 物料编号增加和设定 d) 物料库存和生产状态调整 e) 数据库备份/恢复/导入/导出系统 3. 采购系统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设计的十大步骤 注塑模具的设计步骤 注塑模具的设计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生产产量。 4、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2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3、塑件分析及注射机选用1、明确塑件设计要求 仔细阅读塑件制品零件图,从制品的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各方面考虑注塑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必要时,要与产品设计者探讨塑件的材料种类与结构修改的可能性。 2、明确塑件的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时,为降低成本,模具尽可能简单;在大批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设计 9.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9.1.1 浇注系统的组成 模具的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塑机 喷嘴开始到型腔入口为止的流动动通道, 它可分为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和无流道浇注 系统两大类型。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包括主 流道、分流道、冷料井和浇口组成。如图 9-1所示。 9.1.2 浇注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 结合型腔的排位,应注意以下三点: a .尽可能采用平衡式布置,以便熔融塑料能平衡地充填各型腔; b .型腔的布置和浇口的开设部位尽可能使模具在注塑过程中受力均匀; c .型腔的排列尽可能紧凑,减小模具外形尺寸。 2 . 热量损失和压力损失要小 a .选择恰当的流道截面; b .确定合理的流道尺寸; 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较大尺寸的流道系统,有助于降低流动阻力。但流道系统 上的压力降较小的情况下,优先采用较小的尺寸,一方面可减小流道系统的用料, 另一方面缩短冷却时间。 c .尽量减少弯折,表面粗糙度要低。 3 . 浇注系统应能捕集温度较低的冷料,防止其进入型腔,影响塑件质量; 4 . 浇注系统应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充满型腔各个角落,使型腔内气体能顺利排出; 5 . 防止制品出现缺陷; 避免出现充填不足、缩痕、飞边、熔接痕位置不理想、残余应力、翘曲变形、收 缩不匀等缺陷。 6 . 浇口的设置力求获得最好的制品外观质量 浇口的设置应避免在制品外观形成烘印、蛇纹、缩孔等缺陷。 7 . 浇口应设置在较隐蔽的位置,且方便去除,确保浇口位置不影响外观及与周围零件 发生干涉。 8 . 考虑在注塑时是否能自动操作 4 6 1 2 3 I I 局部放大 图9-1 浇注系统的组成 1 - 主流道 ; 2 - 一级分流道 ; 3 - 拉料槽兼冷料井 4 - 冷料井 ; 5 - 二级分流道 ; 6 – 浇口 5

注塑模具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开题报告 注塑模具开题报告(一) 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选题:机罩注塑模设计 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政府和企业 界的高度重视。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在日本,模具被誉为“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源动力”,在联邦德国模具被冠之以“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之称;在罗马尼亚,有“模具就是黄金”之说;新加坡政府则把模具工业作为“磁力工业”,中国模具权威经理称为“模具是印钞机”。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当今“模具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我国模具行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模具生产工厂点共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万人,全年模具产值约360亿元,总量供不应求,出口约2亿美元,进口约10亿美元。当前,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征: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

准件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塑料模和压铸模成比例增长;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较快;”三资”企业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其模具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60%以上。我国模具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模具商品化和标准化程度也低于国际水平。现就我国塑料模具工业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发展现状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汰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I唘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

注塑模具的八大分类

注塑模具的八大分类 (1) 单分型面注塑模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开,从而取出塑件,称单分型面模具,又称双板式模。它是注塑模具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单型腔注塑模,也可以设计成多型腔注塑模,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注塑模。 (2) 双分型面注塑模双分型面注塑模有两个分型面,与单分型面注塑模具相比较,双分型面注塑模具在定模部分增加了一块可以局部移动的中间板(又叫活动浇口板,其上设有浇口、流道及定模所需要的其它零件和部件),所以也叫三板式(动模板,中间板,定模板)注塑模具,它常用于点浇口进料的单型腔或多型腔的注塑模具,开模时,中间板在定模的导柱上与定模板作定距离分离,以便在这两个模板之间取出浇注系统凝料。双分型面注塑模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零部件加工困难,一般不用于大型或特大型塑料制品的成型。 (3) 带有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当塑件有侧孔或侧凹时,需采用可侧向移动的型芯或滑块成型。注塑成型后,动模首先向下移动一段距离,然后固定于定模板上的弯销的斜面段迫使滑块向外移动,与此同时脱模机构的推杆推动推件板使塑件自型芯上脱下。 (4) 带有活动成型零部件的注塑模由于塑件的某些特殊结构,要求注塑模设置可活动的成型零部件,如活动凸模、活动凹模、活动镶件、活动螺纹型芯或型环等,在脱模时可与塑件一起移出模外,然后与塑件分离。 (5) 自动卸螺纹注塑模对带有螺纹的塑件,当要求自动脱模时,可在模具上设置能够转动的螺纹型芯或型环,利用开模动作或注塑机的旋转机构,或设置专门的传动装置,带动螺纹型芯或螺纹型环转动,从而脱出塑件。 (6) 无流道注塑模无流道注塑模是指采用对流道进行绝热加热的方法,保持从注塑机喷嘴一型腔之间的塑料呈熔融状态,使开模取出塑件时无浇注系统凝料。前者称绝热流道注塑模,后者称热流道注塑模。 (7) 直角式注塑模直角式注塑模具仅适用于角式注塑机,与其他注塑模截然不同的是该类模具在成型时进料的方向与开合模方向垂直。他的主流道开设在动、定模分型面的两侧,且它的截面积通常是不变的,这与其他注塑机用的模具有区别的,主流道的端部,为了防止注塑机喷嘴与主流道进口端的磨损和变形,可设置可更换的流道镶块。 (8) 脱模机构在定模上的注塑模在大多数注塑模中,其脱模装置均是安装在动模一侧,这样有利于注塑机开合模系统中顶出装置的工作。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某些塑件受形状的限制,将塑件留在定模一侧对成型更好一些,这了使塑件从模具中脱出,就必须在定模一侧设置脱模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