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规格细胞计数

培养皿规格细胞计数
培养皿规格细胞计数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7014948.html,/item.htm?id=131********&ad_id=&am_id=&cm_id=&pm_id=

培养器皿面积(cm2)培养液量(ml)细胞量

96 孔培养板0.32 0.1 105

24孔培养板 2 1.0 5×105

12孔培养板 4.5 2.0 106

6孔培养板9.6 2.5 2.5×106

3.5 cm 培养皿8 3.0 2×106

6 cm 培养皿21 5.0 5.2×106

10 cm 培养皿55 10.0 13.7×106

25cm2 培养瓶25 5.0 5×106

75cm2 培养瓶75 15~30 2×107

细胞计数(转载)

来源:苌生科的日志

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

具体操作:

一、准备工作:

取一瓶传代的细胞,待长成单层后以备使用。

二、细胞悬液制备:

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是用0.25%的胰蛋白酶液消化、PBS液洗涤后,加入培养液(或Hanks液或PBS等平衡盐溶液),吹打制成待测细胞悬液。

三、细胞计数:

1.盖好盖玻片:取一套血球计数板,将特制的盖玻片盖在血球计数槽上。

2.制备计数用的细胞悬液:用吸管吸5滴细胞悬液到一离心管中,加入5滴台盼蓝染液(0.4%)或苯胺黑,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加入染液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

3.将细胞悬液滴入计数板:将待测细胞悬液吹均匀,然后吸取少量悬液沿盖片边缘缓缓滴入,要保证盖片下充满悬液,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4.统计四个大格的细胞数:将血球计数板放于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并移动计数板,当看到镜中出现计数方格后,数出四角的四个大格(每个大格含有16个中格)中没有被染液染上色的细胞数目。

5.计算原细胞悬液的细胞数L:按照下面公式计算细胞密度:

(细胞悬液的细胞数)/ml=(四个大格子细胞数/4)×2×104

说明:公式中除以4因为计数了4个大格的细胞数。

公式中乘以2因为细胞悬液与染液是1:1稀释。

公式中乘以104因为计数板中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1.0mm(长)×1.0mm(宽)

×0.1mm(高)=0.1mm3 而 1ml=1000mm3。

四、细胞计数要点:

1.进行细胞计数时,要求悬液中细胞数目不低于104个/ml,如果细胞数目很少要进行离心再悬浮于少量培养液中;

2.要求细胞悬液中的细胞分散良好,否则影响计数准确性。

3.取样计数前,应充分混匀细胞悬液,尤其是多次取样计数时更要注意每次取样都要混匀,以求计数准确;

4.数细胞的原则是只数完整的细胞,若细胞聚集成团时,只按照一个细胞计算。如果细胞压在格线上时,则只计上线,不计下线,只计右线,不计左线。

5.操作时,注意盖片下不能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否则要重新计数。

五、初学者易犯的错误:

1.计数前未将待测悬液吹打均匀。

2.滴入细胞悬液时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3.滴入悬液时的量太多,至使细胞悬液流入旁边的槽中。

六、本实验特殊试剂的配制:

4%台盼蓝母液:称取4克台盼蓝,加入少量蒸馏水研磨,加双蒸水至100毫升,用滤纸过滤,4℃保存。

使用液:使用时,用PBS稀释母液至0.4%即可。

= = = = = = = = = = = = = = = = = = 另一例 = = = = = = = = = = = = = = = = =

步骤:

(1)取50μl细胞悬浮液与50μl trypan blue(or Erythrosinbluish)等体积混合均匀于1.5ml小离心管中。

(2)取少许混合液(约15μl)自血球计数盘chamber上方凹槽加入,盖上盖玻片,于100倍倒立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不染色,死细胞则为蓝色(或红色

-Erythrosin bluish)。

(3)计数四个大方格之细胞总数,再除4,乘以稀释倍数(至少乘以2,因与trypanblue等体积混合),最后乘以104,即为每ml中细胞悬浮液之细胞数。若细胞位于线上,只计上线与右线之细胞(或计下线与左线之细胞)。

注:4大格细胞总数×稀释倍数×104/4=细胞数/ml;每一大格的体积

=0.1cm×0.1cm×0.01cm=10-4ml

计数板计数时,最适浓度为5~10×105细胞/ml,此范围外计数误差偏大。高浓度细胞悬液,可取出部分作稀释或连续稀释后计数。

T75 monolayer culture制成10ml细胞悬浮液,取0.1ml溶液与0.1ml trypan blue 混合均匀于试管中,取少许混合液加入血球计数盘,计数四大方格内之细胞数目。

活细胞数/方格:55,62,49,59;死细胞数/方格:5,3,4,6;细胞总数=243平均细胞数/方格=60.75;稀释倍数=2;

细胞数/ml:60.75×104×2(稀释倍数)=1.22×106;

细胞数/flask(10ml):1.22×106×10ml=12.2×106

存活率:225/243﹦92.6%

~ ~ ~ ~ ~ ~ ~ ~ ~ ~ ~ ~ ~ 最后再随便说说 ~ ~ ~ ~ ~ ~ ~ ~ ~ ~ ~ ~ ~

原理都是一样的,我大部分也是借鉴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个人在做的时候感觉最重要的就是悬液一定要摇均匀,否则对后续的计数影响很大

而实际上做起来也是挺简单的,多做几遍,主要的几点记住了就OK(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一定要调好焦距,我们要计数的只是细胞,千万别计数其他的杂质(我最初很乌龙,汗;还好知道的人不多 = =+)

培养皿规格细胞计数

https://www.360docs.net/doc/2d17014948.html,/item.htm?id=131********&ad_id=&am_id=&cm_id=&pm_id= 培养器皿面积(cm2)培养液量(ml)细胞量 96 孔培养板0.32 0.1 105 24孔培养板 2 1.0 5×105 12孔培养板 4.5 2.0 106 6孔培养板9.6 2.5 2.5×106 3.5 cm 培养皿8 3.0 2×106 6 cm 培养皿21 5.0 5.2×106 10 cm 培养皿55 10.0 13.7×106 25cm2 培养瓶25 5.0 5×106 75cm2 培养瓶75 15~30 2×107 细胞计数(转载) 来源:苌生科的日志 实验原理:当待测细胞悬液中细胞均匀分布时,通过测定一定体积悬液中的细胞的数目,即可换算出每毫升细胞悬液中细胞的细胞数目。 具体操作: 一、准备工作: 取一瓶传代的细胞,待长成单层后以备使用。 二、细胞悬液制备: 细胞悬液的制备方法是用0.25%的胰蛋白酶液消化、PBS液洗涤后,加入培养液(或Hanks液或PBS等平衡盐溶液),吹打制成待测细胞悬液。 三、细胞计数: 1.盖好盖玻片:取一套血球计数板,将特制的盖玻片盖在血球计数槽上。 2.制备计数用的细胞悬液:用吸管吸5滴细胞悬液到一离心管中,加入5滴台盼蓝染液(0.4%)或苯胺黑,活细胞不会被染色,加入染液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区别活细胞和死细胞。 3.将细胞悬液滴入计数板:将待测细胞悬液吹均匀,然后吸取少量悬液沿盖片边缘缓缓滴入,要保证盖片下充满悬液,注意盖片下不要有气泡,也不能让悬液流入旁边槽中。 4.统计四个大格的细胞数:将血球计数板放于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并移动计数板,当看到镜中出现计数方格后,数出四角的四个大格(每个大格含有16个中格)中没有被染液染上色的细胞数目。 5.计算原细胞悬液的细胞数L:按照下面公式计算细胞密度: (细胞悬液的细胞数)/ml=(四个大格子细胞数/4)×2×104 说明:公式中除以4因为计数了4个大格的细胞数。 公式中乘以2因为细胞悬液与染液是1:1稀释。 公式中乘以104因为计数板中每一个大格的体积为1.0mm(长)×1.0mm(宽) ×0.1mm(高)=0.1mm3 而 1ml=1000mm3。 四、细胞计数要点: 1.进行细胞计数时,要求悬液中细胞数目不低于104个/ml,如果细胞数目很少要进行离心再悬浮于少量培养液中;

细胞培养皿规格

细胞培养皿规格 订货信息: 货号品名规格包装备注售价(元)是否现货订购10188细胞培养板6孔,孔直径 34.8mm,生长面积 9.5cm2 5只/包. 97.00现货10192细胞培养板12孔,孔直径 22.1mm,生长面积 3.8cm2 50只/箱. 1000.00现货10194细胞培养板24孔,孔直径 15.6mm,生长面积 1.9cm2 5只组. 110.00现货10196细胞培养板48孔,孔直径 10.2mm,生长面积 0.8cm2 100只/箱. 2400.00现货10198细胞培养板96平底,孔直径 6.4mm,生长面积 0.32cm2 5只组. 110.00现货10200细胞培养板96U底,孔直径 6.4mm,生长面积n/acm2 5只组. 132.00现货110202细胞培养板96V底,孔直径

6.4mm,生长面积 0.38 cm2 50只/箱. 1650.00现货10204细胞培养板96半孔板,孔直径 4.5mm,生长面积 0.16 cm2 5只组. 182.00现货10206细胞培养板384孔,125μl 20只/包. 968.00现货10208细胞培养板1536孔, 2.3μl 20只/箱. 4500.00现货10209细胞培养板1536孔, 2.3μl 1只/包. 248.00现货培养器皿96孔培养板24孔培养板12孔培养板6孔培养板 3.5 cm培养皿6 cm培养皿10 cm培养皿25cm2培养瓶75cm2培养瓶面积(cm2) 0.3 224.5 9.75培养液量(ml) 0.1 1.0 2.0 2.5 3.0

5.0 10.0 5.015~30细胞量1055× .5×1062× 1065.2× 10613.7×1065×1062×107

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 (基础实验,4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及水分等。琼脂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灭菌,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细菌学中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加琼脂制成的固体培养基常用于细菌的分离和培养。配方:牛肉膏0.3g,蛋白胨1g,NaCl 0.5g,水100ml,琼脂1.5~ 2.0g,pH 7.2~7.6 三、实验用具 高压灭菌器、电热板、恒温培养箱、电子天平、500ml刻度搪瓷杯、称量纸、三角瓶、量筒、试管、培养皿、玻璃棒、pH试纸、记号笔、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NaOH、1mol/LHCl 四、实验步骤 1、称药品按配方依次称取,放入具刻度搪瓷杯中,牛肉膏可用表面皿或小烧杯称量,热水溶解后倒入搪瓷杯中,蛋白胨极易吸潮,称量要迅速。 2、溶解在具刻度搪瓷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加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加入琼脂,熔化后补充水至所需量。 3、调pH用1mol/L NaOH和1mol/LHCl调,用pH试纸检测。 4、分装液体培养基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左右为宜,三角瓶不超过容积的一半为好,固体培养基<试管高度的,灭菌后制成斜面。

5、加塞用棉花制作塞 6、包扎三角瓶用牛皮纸或双层报纸包在棉塞外,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试管先扎成捆后,在棉塞外用纸包。标明组别、培养基名称、日期。 7、灭菌0.103MPa,121℃,湿热灭菌20min。 8、摆斜面趁热将试管口搁在一根长木条上,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9、平板制作灭菌后冷至50℃~60℃,取下棉塞,通过火焰,倒在已灭菌的平皿中,平皿制好后通常倒置 10、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在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可使用。 六、注意事项 1、分装时可用滤斗,避免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2、称药品用的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及时盖紧瓶盖。 七、思考题 高压蒸汽灭菌器如何使用?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一、玻璃仪器分类 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中,大部分为玻璃制品和一些瓷质类仪器。瓷质类仪器包括蒸发皿、布氏漏斗、瓷坩埚、瓷研钵等。玻璃仪器种类很多,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容器类、量器类和其他仪器类。 容器类包括试剂瓶、烧杯、烧瓶等。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分为可加热的仪器和不宜加热的仪器。 量器类有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量器类一律不能受热。 其他仪器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馏柱、砂芯漏斗、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等。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内磨口和外磨口的玻璃仪器。标准磨口是根据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制造的,国内已经普遍生产和使用。使用时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口径。相同编号的磨口仪器,它们的口径是统一的,连接是紧密的,使用时可以互换,用少量的仪器可以组装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通常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目前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其锥度为1:10,即锥体大端直径与锥体小端直径之差:磨面锥体的轴向长度为1:10。根据需要,标准磨口制作成不同的大小。通常以整数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系列编号,这个数字是锥体大端直径(以为单位)最接近的整数。常用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 表1常用标准磨口系列 有时也用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如14/23,即大端直径为14.5,锥体长度为23。 二、常见的玻璃仪器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 规格及表示方法: 烧杯 规格及表示方法: 玻璃质。以容积()表示,如硬质烧杯400。有一般型、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几种。 一般用途: 1、反应容器,尤其在反应物较多时用,易混合均匀。 2、也用作配制溶液时的容器或简易水浴的盛水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反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用量的2/3。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刚加热后不能直接置于桌面上,应垫以石棉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