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操作规程:红外分光光度法

验操作规程:红外分光光度法

1.主题内容:建立有红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操作。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4.责任:化验员、QC主管。

5. 用途:化验室

6.检查方法

仪器及其校正

可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或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用聚苯乙烯薄膜(厚度约为0.04mm)校正仪器,绘制其光谱图,用3027cm-1,2851cm-1,1601cm-1,1028-1,907cm-1处的吸收峰对仪器的波数进行校正。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在3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5cm-1,在1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1cm-1。

用聚苯乙烯薄膜校正时,仪器的分辨率要求在3110~2850cm-1范围内应能清晰地分辨出7各峰,峰2851cm-1与谷2870cm-1之间的分辨深度不小于12%透视率。仪器的标称分辨率,除另有规定外,应不低于2cm-1。

(完整word版)Nicolet_iS5_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本细则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通则(JY?T 001-1996)和美国Nicolet公司Nicolet 38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操作说明书制定。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液体、固体、气体、金属材料表面镀膜等样品。它不仅可以检测样品的分子结构特征,而且还可对混合物中各组份进行定量分析,本仪器的测量范围为4000 ~ 400cm-1。 2 术语、符号、代号 见国标(GB3100-93)。 3 方法原理 红外光谱是根据物质吸收辐射能量后引起分子振动的能级跃迁,记录跃迁过程而获得该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4 常用试剂及材料 分析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溴化钾、氯化钠; 窗片:溴化钾、氯化钠、KRS-5(碘化铯、溴化铯合晶)。

5 检测仪器 5.1仪器技术参数 仪器名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型号:Nicolet 380 测试波数范围:4000 ~400cm-1 波数精度:≤0.1 cm-1 4cm-1分辨率就可以达到要求。 分辨率: 0.1~16cm-1,一般测试样品使用 5.2 仪器环境要求 室内温度:18℃~ 23℃ 相对湿度:≤ 50% 5.3 仪器供电需求 仪器供电电压:220V?% 交流电频率:50Hz?% 交流电零地电压:<1 V 6 检测方法 6.1 试样制备方法 6.1.1 一般注意事项 在定性分析中,所制备的样品最好使最强的吸收峰透过率为 10%左右。

Nicolet 38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标准操作指导书 作者: 唐兴国审核: 丁春燕文件编号: HY-002 生效日期: 2010-11-22 最后审核日期: 2010-11-26 版次:01 修订号: 00 6.1.2 固体样品 (1)压片法:取 1~2mg的样品在玛瑙研钵中研磨成细粉末与干燥的溴化钾(A. R.级)粉末(约 100mg,粒度 200目)混合均匀,装入模具内,在压片机上压制成片测试。 玛瑙研钵压片模具 (2)溶液法:把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注入液体池内测试。所选择的溶剂应不腐蚀池窗,在分析波数范围内没有吸收,并对溶质不产生溶剂效应。一般使用 0.1mm的液体池,溶液浓度在 10%左右为宜。 a:镜片; b:液体池部件(不含镜片); c: 装配图; d:使用方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中文名称:红外分光光度法 英文名称: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定义:通过测定物质在波长2.5~25 μm(按波数计为4000~400 cm-1)的红 外光区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所用仪器为 红外分光光度计 仪器:红外分光光度计 流程: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记录装置 分为色散型(已淘汰)和干涉型。 色散型: 光源:一般常见的为硅碳棒,特殊线圈,能斯特灯(已淘汰)。 色散元件:反射光栅 检测器:真空热电偶及Golay池 吸收池:液体池和气体池(具有岩盐窗片) 干涉型: 光源:同色散型 单色器:迈克尔逊干涉仪 检测器:多用热电性硫酸三甘肽(TGS)或光电导性检测器。 图解析 解析原则:四先四后相关法 先特征(区),后指纹(1250/cm)。先最强(峰),后次强(峰)。先粗查,后细找。先否定,后肯定。 红外识谱歌 外可分远中近,中红特征指纹区, 1300来分界,注意横轴划分异。 看图要知红外仪,弄清物态液固气。 样品来源制样法,物化性能多联系。 识图先学饱和烃,三千以下看峰形。 2960、2870是甲基,2930、2850亚甲峰。 1470碳氢弯,1380甲基显。 二个甲基同一碳,1380分二半。 面内摇摆720,长链亚甲亦可辨。 烯氢伸展过三千,排除倍频和卤烷。

末端烯烃此峰强,只有一氢不明显。 化合物,又键偏,~1650会出现。 烯氢面外易变形,1000以下有强峰。 910端基氢,再有一氢990。 顺式二氢690,反式移至970; 单氢出峰820,干扰顺式难确定。 炔氢伸展三千三,峰强很大峰形尖。 三键伸展二千二,炔氢摇摆六百八。 芳烃呼吸很特征,1600~1430。 1650~2000,取代方式区分明。 900~650,面外弯曲定芳氢。 五氢吸收有两峰,700和750; 四氢只有750,二氢相邻830; 间二取代出三峰,700、780,880处孤立氢醇酚羟基易缔合,三千三处有强峰。 C-O伸展吸收大,伯仲叔醇位不同。1050伯醇显,1100乃是仲, 1150叔醇在,1230才是酚。 1110醚链伸,注意排除酯酸醇。 若与π键紧相连,二个吸收要看准, 1050对称峰,1250反对称。 苯环若有甲氧基,碳氢伸展2820。 次甲基二氧连苯环,930处有强峰, 环氧乙烷有三峰,1260环振动, 九百上下反对称,八百左右最特征。 缩醛酮,特殊醚,1110非缩酮。 酸酐也有C-O键,开链环酐有区别, 开链强宽一千一,环酐移至1250。 羰基伸展一千七,2720定醛基。 吸电效应波数高,共轭则向低频移。 张力促使振动快,环外双键可类比。 二千五到三千三,羧酸氢键峰形宽, 920,钝峰显,羧基可定二聚酸、 酸酐千八来偶合,双峰60严相隔, 链状酸酐高频强,环状酸酐高频弱。 羧酸盐,偶合生,羰基伸缩出双峰, 1600反对称,1400对称峰。 1740酯羰基,何酸可看碳氧展。

红外分光光度计报告

Nanjing Simcere Dongyuan Pharmaceutical Co.,Ltd. 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Name: Validation Report Serial Number: VR094-01 类别:验证报告报告号:VR094-01 Location: Instrument Room of QC Page: No.1 of 8 安装位置:化验室页码:共8页第1页 PerkinElmer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 Spectrum BXⅡ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Report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运行及性能确认报告 (设备编号:DG0202147)

目录 1 Equipment Description 设备描述 (3) 2 History of Prequalification 前确认历史 (3) 3 Spare Parts 仪器备品备件 (3) 4 Safety Inspection 安全检查 (3) 5 Verification of equipment 检验设备的校验 (3) 6 Calibration of instruments 仪表的校验 (4) 7 SOP for OQ OQ中所用标准操作规程 (4) 8 Operating Qualification 运行确认 (4) 8.1 Self-checking仪器自检 (4) 8.2 Resolution仪器的分辨率 (4) 8.3 Accuracy仪器的准确度 (5) 8.4 Repeatability仪器的重复性 (5) 8.5 Baseline(100%)straightness基线(100%)平直度 (6) 8.6 Baseline noise 基线噪声 (7) 9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性能确认 (7) 10 Deviation and Action 偏离和不符合的纠正行为 (7) 11 Revalidation period 验证周期 (7) 12 Personel Trainning 人员培训 (7) 13 Conclusion验证结论 (7) 14 Report appendix detailed list报告附件清单 (8)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后答案-仪器分析-梁生旺

红外分光光度法课后答案 1.分子吸收红外光能级跃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答:①分子吸收的红外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分子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②分子振动只有使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形式才能吸收红外辐射。 2.何为红外非活性振动? 答:分子发生能级跃迁需要产生偶极矩的变化,如果只振动而无偶极矩变化,那么红外光谱上无吸收曲线。 3.乙酰乙酸乙酯存在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二者的红外光谱有何区别?答:烯醇式红外吸收中的羰基和羟基振动频率因为其内部形成氢键而向短波移动。 4.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酸甲酯可否用红外光谱区别?为什么? 答:能;①苯乙酸甲酯的乙基因为和苯环的大π键形成p-π共轭,其振动频率向短频方向移动。 ②苯甲酸乙酯的羰基因为和苯环形成π-π共轭,其振动频率向短频方向 移动。 5.试推测分子式为C9H6O2的化合物结构。 答

该红外图谱中有关炔基的振动频率并未标出,但图上可以明显的看见其特征吸收峰。另在920cm处的吸收峰为苯的芳氢面内伸缩振动引起的。 6.一化合物为无色可燃液体,有果子香味,沸点为7 7.1,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其分子式为C4H8O2,推测其结构式。 答:Ω=2+2x4-8/2=1,故含有双键。 842cm处的吸收属于乙基的面内摇摆振动频率。 9.一白色粉末,有特殊气味,熔点为76.5,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质谱分析,确定分子式为C8H8O2.试推测其结构式。 答:Ω=2+2x8-8/2=5,故含有苯环或为芳香化合物。 927cm处为芳氢的面内振动引起的。1690处的吸收峰为高强吸收峰,无干扰峰,可确认为羧基的羰基基团。

8.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10H12O.推断其结构式。 答:Ω=2+2x10-12/2=5,故含有苯环或为芳香化合物。 1390、1365cm处的两个峰,分裂峰,吸收强度几乎相同,说明含有偕二甲基(异丙基)。 830cm的吸收峰说明苯环上含有对位取代。 2820、2720cm处的特征吸收峰则表示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 3030、3060cm处为芳氢的伸缩振动、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发表日期:2007年6月3日【编辑录入:admin】 1.保持室内干燥,空调和除湿机必须全天开机(保持环境条件25±10℃左右,湿度≤70%); 2.保持实验室安静和整洁,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化学处理,实验完毕即取出样品室内的样品。 3.经常检查干燥剂颜色,如果兰色变浅,立即更换。 4.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5.测试红外光谱图时,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和样品文件信号,经傅立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 红外光谱图。 6.实验完毕后在记录本上记录使用情况。 7.设备停止使用时,样品室内应放置盛满干燥剂的培养皿。8.干燥剂再生:将干燥剂在烘箱内105℃烘干至兰色(约3小时)即可。 9.将压片模具、KBr晶体、液体池及其窗片放在干燥器内备用。10.液体池使用NaCl、CaF2、BaF2等晶体很脆易碎,应小心保存。11.液体池使用的KRS-5晶体剧毒,使用时避免直接接触(戴手套),打磨KRS-5晶体时避免接触或吸入KRS-5粉末,打磨的 废弃物必须妥善处理。

2010-01-12 17:11:38 来源:实验室设备信息网浏览:342次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检查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为21±5℃左右,湿度≤65%才能开机。 2.开机 开机时,首先打开仪器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OMNIC软件,运行Diagnostic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3.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 4.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测试红外光谱图时,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Collect→Background),再扫描样品文件信号(Collect→Sample),经傅立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 5.关机 (1)关机时,先关闭OMNIC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最后关闭计算机并盖上仪器防尘罩。(2)在记录本记录使用情况。 二、注意事项1.测定时实验室的温度应在15~30℃,所用的电源应配备有稳压装置。2.为防止仪器受潮而影响使用寿命,红外实验室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应在65%以下)。3.样品的研磨要在红外灯下进行,防止样品吸水。 4.压片用的模具用后应立即把各部分擦干净,必要时用水清洗干净并擦干,置干燥器中保存,以免锈蚀。 5.OMNI采样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样品与Ge晶体间必须紧密接触,不留缝隙。否则红外光射到空气层就发生衰减全反

24.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 三、责任:计量校准人员对此表的检定负责。 四、内容: 1.校准人员必须为本公司授权的可开展校准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校准人员。 2.校准此表时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制订的《红外分光光度计校准规范》ZG08-2009执行。 3.校准步骤: 3.1校准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60%。 3.2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ChP 2005)附录IV C 红外分光光度计。 3.2.1检查外观:外观与初步检查应正常。 3.2.2波数正确度的测量:取聚苯乙烯标准片校正仪器,绘制光谱图。红外分光光度计在3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5 cm-1,在1000cm-1附近的波数误差应不大于±1cm-1。 3.2.3分辨率的测量:仪器的分辨率要求在(3110~2850) cm-1范围内应能清晰地分辨出7个峰。 3.2.4透光率的测量:峰2851 cm-1与谷2870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8%透光率,峰1583 cm-1与谷1589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12%透光率。 3.3依照欧洲药典6.0版(EP 6.0)2.2.2 4.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infrared 3.3.1检查外观:外观与初步检查应正常。 3.3.2波数正确度的测量:取聚苯乙烯标准片校正仪器,绘制光谱图。红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在3060.0cm-1,2849.5 cm-1, 1942.9 cm-1,1601.2 cm-1,1583.0 cm-1,115 4.5 cm-1,1028.3 cm-1有吸收。波数误差应不大于±1cm-1。 3.3.3吸光度的测量:峰2849.5 cm-1与谷2870 cm-1之间的分辨深度应不小于0.33的吸光度,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第一环境部分: 1. 保持室内干燥,空调和除湿机必须全天开机(保持环境条件不要低于20度,湿度≤65%);在南方潮湿地方,除湿机要每天都开着控制湿度,如果是由于湿度的原因,造成KBr窗片被腐蚀,是不在保修范围内的。温度变化梯度不能大于1摄氏度每小时. 2. 保持实验室清洁,不得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化学处理,实验完毕即取出样品室内的样品。 3. 一般要求红外光谱仪24小时开机,即使做不到这一点也要保证每周都开机预热三次以上,每次两个小时以上。 4.随机带的干燥剂是分子筛,可以重复使用。若仪器humidity指示灯变红色,表明干燥剂已经受潮,应倒出放到一个烧杯里在烘箱中烘干,条件是150度下连续烘24小时,降温时可置于干燥皿中以防止再度吸潮。千万不能连干燥管一起放到烘箱烘干。(由技术员负责) 5.样品室内放有盛变色硅胶的烧杯,一旦有半数以上颜色变红,必须更换硅胶。干燥剂再生:将干燥剂在烘箱内105℃烘干至兰色(约3小时)即可。 第二制样部分: 固体样品的准备 1. 样品和KBr的比例一般为1—2mg样品配上200mg的KBr。如果样品太多,测出来的吸收峰太强,如果样品太少,有些弱峰将测不出来。因不可能用天平称量,并且每种样品的对红外光的吸收程度不一致,故常凭经验取用。一般要求所测得的光谱图中绝大多数吸收峰处于10%~80%透光率范围在内。最强吸收峰的透光率如太大(如大于30%),则说明取样量太少; 相反,如最强吸收峰为接近透光率为0%,且为平头峰,则说明取样量太多,此时均应调整取样量后重新测定。一般片子厚度应在0.5mm以下,厚度大于0.5mm时,常可在光谱上观察到干涉条纹,对供试品光谱产生干扰。 2. 红外光谱测定最常用的溴化钾最好应为光学试剂级,至少也要分析纯级。溴化钾和样品用前在红外干燥箱里充分干燥,研磨3—5分钟要连同玛瑙研钵一块放到红外烘干箱里进行干燥5分钟。 3. 压片时,把样品和KBr混合物放到压片模具时,保证样品是均匀铺平在模具里,一般压力在10-15MPa, 压力太小压出来的片子不透明,压力太大容易损坏模具。一般加上压以后,保持压力1—2分钟,然后放压取片。 4、模具用后应立即把各部分用乙醇擦干净,必要时先用水清洗干净后再用乙醇擦干,置干燥器中保存,以兔锈蚀。

Lambda 750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Lambda 750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使用說明 Lambda 750資料獲取(Data Collection)頁是一個圖形化的設置介面,但需要設置的參數是類似的,下面就以掃描方法設置為例來看看每一個專案的情況。 以掃描方法為例,資料獲取頁面讓您設置掃描的開始和結束範圍,縱座標類型和狹縫寬度。其他可以設置的參數包括掃描速度(Scan speed)、資料間隔(Data interval)、迴圈次數(Number of cycles)等。 設置掃描範圍時,開始(Start)值必須大於結束(End)值。不然的話數值將被互換。 縱座標類型從下拉清單中選擇。可選擇的縱座標類型(Ordinate mode)有: A ——Absorbance,吸光度 %T ——Transmittance,透過率

E1 ——樣品光路能量值 E2 ——參考光路能量值 %R ——Reflectance,反射率 狹縫寬度(Slit width)的選擇: 狹縫寬度在紫外/可見範圍內以nm表示, 通常選擇狹縫寬度為所測量的譜帶寬度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間,設置寬的狹縫可以 增加能量,提高信噪比,但同時會降低解析度和準確度,並且可能引起譜帶增寬;設置一個較小的狹縫可以增加解析度和光度計的準確度,但會降低信噪比。 掃描速度(Scan speed)——掃描速度(nm / min)。從下拉清單中選擇需要的掃描速度,慢掃描速度適用於窄峰,並且可以改善信噪比,使用較快地掃描速度適用於寬峰。如果選擇快速掃描,資料間隔會被自動設定。 資料間隔(Data interval)——採樣的數據間隔(nm) 迴圈次數(Number of cycles)——迴圈(重複)掃描的次數。 最快迴圈(Cycle as fast as possible)——儘快地迴圈,一個迴圈結束就立即開始下一個。 迴圈時間(Cycle time)——自行輸入一個迴圈時間,並選擇時間單位。迴圈 時間必須比最小迴圈時間長。 燈切換(Lamp change)——切換使用氘燈或鎢燈進行測量的波長位置(nm)。 如果您關心的光譜峰正好位於默認的切換波長(326 nm)附近,編輯改變該波長缺

红外分光光度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红外分光光度法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红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红外分光光度法。 职责:检测中心、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 1.简述 化合物受红外辐射照射后,使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运动由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从而导致对特定频率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形成特征性很强的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又称振-转光谱。 红外光谱是鉴别物质和分析物质化学结构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鉴别、物相分析和定量测定,并用于研究分子间和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习惯上,往往把红外区分为3个区域,即近红外区(12800~4000cm,0.78~2.5m)。其中中红外区是药物分析中最常用的区域。红外吸收与物质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服从于朗伯-比尔定律,因而它也是红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的基础。 红外分光光度计分为色散型和傅里叶变换型两种。前者主要由光源、单色器(通常为光栅)、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红外分光光度计,以波数为线性刻度,以棱镜为色散元件的仪器,以波长为线性刻度。波数与波长的换算关系如下: 波数(cm-1 )= 104 /波长μm 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则由光学台(包括光源、干涉仪、样品室和检测器)、记录装置和处理系统组成,由干涉图变为红外光谱需经快速傅里叶变换。该型仪器现已成为最常用的仪器。 2 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所用仪器应按现行国家质量与核查技术监督局“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定规程”和《中国药典》附录规定,并参考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定期进行校正检定。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及其应用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及其应用 20世纪50年代初期,红外光谱仪问世,揭开了有机物结构鉴定的新篇章。到了50年代末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红外光谱数据,到70年代中期,红外光谱法成为了有机结构鉴定的重要方法。红外光谱测定的优点: 1、任何气态、液态、固态样品都可以进行红外光谱的测定,这是核磁、质谱、紫外等仪器所不及的。 2、每种化合物均有红外吸收,又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 3、常规红外光谱仪价格低廉,易于购置。 4、样品用量小。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也叫红外分光光度法,十一研究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包括结构分析)、定量分析法。根据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分子结构等分析的方法,称为红外吸收光谱法。 原理:当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振动频率一致时,分子就吸收红外光的能量,从原来的基态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曲线称为红外吸收光谱(IR)。 分子吸收红外光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红外光的能量应恰好能满足振动能级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当红外光的频率与分子中某基团的振动频率相同时,红外光的能量才恩能够被吸收。 2.分子必须有偶极矩的变化。 与UV(紫外光谱)相比,IR的特点:IR频率范围小、吸收峰数目多、吸收曲线复杂、吸收强度弱。IR峰出现的频率位置由振动能级差决定;吸收峰的个数与分组振动自由度的数目有关;吸收峰的强度则主要取决于振动过程中偶极矩变化的大小和能级跃迁的几率。 红外吸收光谱具有高度的特征性,除光学异构外,没有两种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是完全相同的。红外光谱中往往具体要几组相关峰可以互相佐证而增强了定性和结构分析的可靠性,因此在官能团定性方面,是紫外、核磁、质谱等结构分析方法所不及的。红外光谱法可测定链、位置、顺反、晶型等异构体,而质谱法对异构体的鉴别则无能为力;红外光谱测定的样品范围广,无机、有机、高分子等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确认报告 确认名称:红外分光光度仪确认

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方案

1.概述 2.确认目的 3.确定范围 4.职责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7.确认方案内容 7.1设计确认及相关文件7.2安装确认 7.3运行确认 7.4性能确认 8.偏差处理 9.确认结果及评价 10.再确认周期

1概述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是利用干涉调频的工作原理,根据干涉图和光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干涉图和对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来获得光谱图;它能同时测量、记录来自光源所有谱元的信息,高效率地采集来自光源的辐射能量。检测器接收到的随光程差变化的信号强度便是光源所有谱元的贡献。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干涉 图函数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按频率(波数)分布的物质的吸收光谱。由于具有多通道的优点,因有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辩率、检测灵敏度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成分分析,是测量、研究分子振动、转动光谱的重要工具。 2.确认目的 确认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数据准确可靠,符合检验要求。 3.确认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确认。 4.职责 4.1质量控制部职责 负责起草确认方案、总结报告; 负责整个确认方案的实施,并做记录、总结报告; 负责该确认得出可靠的确认结论,适用于产品检验。 4.2质量保证部职责 做好过程监控,确保方案执行过程符合法规要求; 负责确认方案的审核; 负责确认实施的协调;负责确认档案的管理。 5.人员组成 6.风险评估 6.1风险识别 6.1.1注意仪器是否稳定牢固,防止仪器不稳定。 6.1.2注意样品室的光学系统及温湿度,防止性能下降。 6.2风险控制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

演示性试验 实验二十六 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 氢化可的松与醋酸氢化可的松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熟悉利用红外光谱鉴别药物的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1.仪器 FI 型光栅红外分光光度计 玛瑙乳钵 2.试药 溴化钾 三、实验原理 1.氢化可的松: 分子中三个羟基的存在,形成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使羟基的谱带变宽向低波数移动,V OH 约为3400cm ﹣1,C 20酮的Vc=o 为1715cm ﹣1,△4-3-酮的Vc=o 为1645cm –1,原因是与羟基形成氢 键、与双键共轭,故向低波数移动;Vc=o 为1620cm –1,由于C 3酮基形成氢键向低波数移动时,1620cm –1峰表现为肩峰:Vc=o1140~1000cm –1。 2.醋酸氢化可的松: 酯链羟基,因诱导效应,降低了羟基的极性,增强了双键成分因而增强了键力,使Vc=o 为1750cm –1;C 20酮基的位置在1710cm –1,△4-3-酮的Vc=o 为1635cm ﹣1;Vc-o-c1240cm ﹣1和1060cm ﹣1 是酯类的红外光谱特征。 四、实验内容: 取干燥供试品 1~2mg 与200mg 溴化钾(干燥并过 200目筛)粉末,在玛瑙乳钵中研磨均匀,将样粉适量置压片模具中,均匀覆盖模底,装置模具,联接真空系统,抽气5分钟(除去混于粉末中的湿气及空气,)然后,边抽气边加压至8吨维持5分钟,去除真空,取下模具,去除透明的供试品溴化钾片,置于样品框中,将样品框置于红外分光光度仪的光路中,空白置于参比光路,选择适当的增益、狭缝、程序及扫描时间,扫描区间为4000cm ﹣1~400cm ﹣1,得红外光谱曲线。 五、注意事项 1.供试品的纯度必须符合要求。 2.研磨样品时,应在红外灯下小心操作。 3.实验用溴化钾必须干燥、纯度符合要求并且颗粒均匀。 4.某些供试品在固体状态测定时,可能因为同质多晶型,测得图谱与标准图谱不符,此时应 CH 3O

红外光谱 OPUS仪器操作规程

OPUS仪器操作规程 1.准确称量KBr150mg,样品1mg。 2.充分研磨至细末贴壁。 3.倒入压片器中,堆成小山形,进行压片。 4.准备好膜样品。 5.双击桌面上“”,打开OPUS操作软件, 输入密码为“OPUS”,再点击Login.进入 点击“OK”.进入

6.点,打开测试界面,点击, 7.点击,选择教师 8.在Filename处,修改“样品名日期(年月日)姓名” 9.在Path处修改姓名

10.将修改后filename的“样品名日期(年月日)姓名”复制粘贴到中的

再返回advanced,点击”save”保存。 11.返回basic 12.放入参比。 13.点击”Background Single Channel”. 14.拿出参比,放入样品,点击”Sample Single Channel”. 15.点击start measurement。 16.对图进行处理 17.1校正基线:选中要处理的曲线,把其他不处理的图像抹掉,选中所要抹掉的曲线,右键单击选择Remove From display,点

点击correct既可校正基线。 17.2选中所要处理的图,点,出现 ,

然后点击,出现输入x坐标然后点击Generate即可去二氧化碳峰。 17.选中要处理的图,去掉其它图(点击右键remove from display),对一个图进行处理。 18.在要处理的图上右击图线→Shift Curve控制图线在10%~90%之间。具体做法:先用 whole把图上最高点控制在85%—90%之间,再右击图线→Shift Curve→Top和右击图线→Shift Curve→Bottom来进行微调。 19.右击图线→Change color,改成黑色。 20.点,标出峰值,具体做法:在下图中先点击start interactive mode进行微调(调节 域值,把所有的峰都标出来),然后储存。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法又称“红外分光光度分析法”。简称“IR”,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法。 红外光谱法的一般特点 特征性强、测定快速、不破坏试样、试样用量少、操作简便、能分析各种状态的试样、分析灵敏度较低、定量分析误差较大。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1.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 红外光谱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都随化合物不同而各不相同。因此,红外光谱法是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2.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对试样的要求 红外光谱的试样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一般应要求: (1)试样应该是单一组份的纯物质,纯度应>98%或符合商业规格才便于与纯物质的标准光谱进行对照。多组份试样应在测定前尽量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相互重叠,难于判断。 (2)试样中不应含有游离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会严重干扰样品谱,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3)试样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 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 目前主要有两类红外光谱仪: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一、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1 . 光源 红外光谱仪中所用的光源通常是一种惰性固体,同电加热使之发射高强度的连续红外辐射。常用的是Nernst灯或硅碳棒。Nernst灯是用氧化锆、氧化钇和氧化钍烧结而成的中空棒和实心棒。工作温度约为1700℃,在此高温下导电并发射红外线。但在室温下是非导体,因此,在工作之前要预热。它的特点是发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较好。缺点是价格地硅碳棒贵,机械强度差,操

红外分光光度计Nicolet380使用说明

红外分光光度计仿真系统培训软件 操作手册 设备型号:Nicolet-380 系统版本: V1.0 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 东 方 仿 真 东 方 仿真东 方仿真

目录 一、红外光谱法定义...............................................................................................................................3二、红外光谱法原理. (3) 2.1红外吸收光谱产生条件.............................................................................................................32.2分子振动形式.............................................................................................................................42.3基本振动的理论数目.................................................................................................................5三、红外光谱的分区...............................................................................................................................5四、红外光谱仪简介. (7) 4.1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74.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8五、红外光谱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9) 5.1定性分析.....................................................................................................................................95.2定量分析...................................................................................................................................11六、红外光谱法中的试样制备. (11) 6.1对试样的要求...........................................................................................................................116.2吸收池.......................................................................................................................................126.3制样方法...................................................................................................................................12七、软件初步认识. (12) 7.1软件程序启动...........................................................................................................................127.2程序主界面常用功能...............................................................................................................157.3软件具体操作步骤...................................................................................................................21八、相关说明.. (34) 东 方 仿 真 东 方 仿真 东 方仿 真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操作规程 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检查实验室电源、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当电压稳定,室温在15~25℃、湿度≤60%才能开机。 2.开机 首先打开仪器的外置电源,稳定半小时,使得仪器能量达到最佳状态。开启电脑,并打开仪器操作平台OMNIC软件,运行Diagnostic菜单,检查仪器稳定性。 3.制样 根据样品特性以及状态,制定相应的制样方法并制样。固体粉末样品用KBr 压片法制成透明的薄片;液体样品用液膜法、涂膜法或直接注入液体池内进行测定;(液膜法是在可拆液体池两片窗片之间,滴上1-2滴液体试样,使之形成一薄的液膜;涂膜法是用刮刀取适量的试样均匀涂于KBr窗片上,然后将另一块窗片盖上,稍加压力,来回推移,使之形成一层均匀无气泡的液膜;沸点较低,挥发性较大的液体试样,可直接注入封闭的红外玻璃或石英液体池中,液层厚度一般为0.01~1mm)。 4.扫描和输出红外光谱图 将制好的KBr薄片轻轻放在锁氏样品架内,插入样品池并拉紧盖子,在软件设置好的模式和参数下测试红外光谱图。先扫描空光路背景信号(或不放样品时的KBr薄片,有4个扣除空气背景的方法可供选择),再扫描样品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得到样品红外光谱图。根据需要,打印或者保存红外光谱图。 5.关机 (1)先关闭OMNIC软件,再关闭仪器电源,盖上仪器防尘罩。 (2)在记录本上记录使用情况。 6.清洗压片模具和玛瑙研钵 KBr对钢制模具的平滑表面会产生极强的腐蚀性,因此模具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用脱脂棉蘸取乙醇或丙酮擦洗各个部分,然后用电吹风吹干,保存在干燥箱内备用。玛瑙研钵的清洗与模具相同。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模式及应用

药物分析结课论文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 模式及应用 学生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 中国·大庆 2012年12 月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的测量模式及应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摘要:近红外(near infrared)区域按ASTM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1]。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3]。近红外分光光度法(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ry ,NIRS)系通过测定被测物质的近红外谱区(波长范围约在780~2500nm,按波数计约为12800~4000cm-1)的特征光谱并利用适宜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后,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2]。 关键词: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模式;应用领域 1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特点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近红外区的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由于近红外在常规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且具有仪器较简单、分析速度快、非破坏性和样品制备量小、几乎适合各类样品的分析以及可进行多组分多通道同时测定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化学计量学、光纤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化工、制药等许多领域,尤其是过程分析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的缺点是吸收信号弱、谱带宽、重叠较严、,而且吸收信号弱、信息解析复杂、光谱易动等[5]。 1.1化学分析[2] 1、定性分析 可对药品的活性成分、辅料、制剂、中间产物、化学原料以及包装材料进行鉴别。 2、定量分析 可定量测定药品的活性成分和辅料;测定某些脂肪类化合物的化学值,如羟值、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确认

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验

1 . 概述 WGH-30A型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由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可以记录物质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光谱或反射光谱。根据所记录的谱图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现对该系统进行重新安装,以确认新系统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 1.1确认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该仪器检测数据真实可靠,也为了确认该仪器的各项指标能达到该仪器所设计的性能指标,对该仪器进行确认。 1.2确认依据及适用范围 1.3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红外分光光度法起草本确认有方案。本确认方案适用于WGH-30A型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的确认。 1.4确认周期: 2. 各部门职责 2.1 验证管理办公室 2.1.1 负责确认方案的审批; 2.1.2 负责确认的协调工作,以保证验证的顺利实施; 2.1.3 负责确认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1.4 负责确认报告的审批; 2.1.5 负责确认周期的确认。 2.2设备部 2.2.1负责仪器的安装到位;

2.2.2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2.4 质保部 2.4.1负责方案的审核; 2.4.2负责收集各项确认、检验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后,报领导小组。 2.5质检中心 2.4.1负责拟订确认方案。 2.4.2负责确认的实施。 2.3.3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2.5.1负责确认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2.5.2负责提供检验报告单并确保完整性、真实性。 3、确认所需的相关文件准备 4、确认内容: 4.1安装确认 4.1.1文件资料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4.1.2安装检查 对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确认环境、电源等符合要求。 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4.2运行确认 4.2.1目的:在不使用任何试样的前提下,确认该仪器达到设计要求。 4.2.2检查项目认可标准如下:

红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一、填空题 1. 红外光谱是介于与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是。 2. 化合物的红外吸收曲线可由来描述。 3. 不同分子在红外谱图中出现的吸收峰位,是由所决定的。 4.乙醛CH3CHO的v c=0为1731cm-1,若醛上氢被一氯原子所取代形成CH3—C—Cl后,则v c=0向移动。 5. 丙酮的v c=0为l715cm-1,若其中一个甲基被一苯基所取代形成苯乙酮后,则v c=0向移动。 6. 化合物的v c=0为l663cm-1,若8位上氢被甲基取代后则v c=0由于因而频率。 7. 红外光谱中所说的特征频率区是指的区间,其特点是。 8. 苯甲醛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2780cm-1和 2700cm-1两个吸 收峰,是由而产生的。 9. 分子内形成氢键与分子间形成氢键一样会使基团的振动频率向低波数移动。但是分子间氢键而分子内氢键。 10. 压片法所用的KBr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一般要在左右。 11. 含羟基的样品,因溴化钾分散剂易吸水,干扰羟基的测定,因此采用特别合适。 12. 调糊法常用的悬浮剂有 , 但此法不能用于样品中的鉴定。 13. 液体池窗板很容易吸潮变乌,致使透光性变坏,因此使用时禁止,拆装时应 , 在的房间操作。 14. 液体池法需选择溶剂,一般常用的溶剂有 。 15. 顺-2-丁烯与反-2-丁烯的红外光谱在区域有显著不同的特征。顺式r C-H在处有数强吸收而反

式r C-H在有很强吸收峰。 16.氢键使v OH向且。 17. 一纯品的分子式为 C5H3NO,其红外光谱中有1725、2210、2280 cm-1,此化合物最可能结构是。 18. 一种苯的氯化物在 900~69Ocm-1区域波没有吸收峰,它的可能结构为。 19. 有一种溴甲苯C7H7Br,有一单峰在801cm-1,它的结构式为。 20. 化合物SO2的平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 , 振动自由度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化合物受电磁辐射作用后,振动能级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光谱波长范围是( ) A. 紫外光 B. X射线 C. 微波 D. 红外线 2、由红外光谱测得S—H的伸缩振动为 2000cm-1,S—D的伸缩振动频率为( ) A.1440cm-1 B.2000cm-1 C.4000cm-1 D.1000cm-1 3、乙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A.20 B.13 C.12 D.6 4、乙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A.12 B.7 C.6 D.5 5、苯分子的振动自由度为( ) A.32 B.36 C.30 D.31 6、下列化学键伸缩振动产生的基频峰出现在最低频的是() A. C-H B. C-N C. C-C D. C-F 7、分子式为C8H7ClO s的化合物其不饱和度为( ) A.5 B.4 C.6 D.2 8、CO2分子没有偶极矩这一事实表明该分子是( ) A. 以共价键结合的 B. 角形的 C. 线性的并且对称 D. 非线性的 9、下列羰基化合物中,v c=0出现最高波数者为( ) O O O A. R—C—R′ B. R—C—Cl C. R—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