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

高中起点专科层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

季级: 12 年秋年

号:学学生姓名: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连续可调;P-P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

进行测量的通道。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2__×峰值,峰值=__根号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倒数关系。

周期大也就是频率小,频率大也就是周期长

四、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测量

表一

元件位实验元件

20205.110标称

20.09198.55.10599.40实测

200K 2KΩΩΩΩ量程 20K200Ω

2.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

表二

测试内容直流电压DCV 交流电压ACV

9V 15V +5V -12V 标称值

17.062 -11.843 5.023 实测值10.368

20V交流量程交流20V直流20V 20 V直流

3.测试9V交流电压的波形及参数

表三

被测项有效值峰值-峰周期频率(均方根值)25.46V 额定值20ms 50Hz 9V 30.6v

20.00ms

50.00Hz

10.7v

实测值

4.测量信号源输出信号的波形及参数

六、问题与思考.使用数字万用表时,如果已知被测参数的大致范围,量程应如何选定?1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根据初测结果逐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如屏幕显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2.使用TDS1002型示波器时,按什么功能键可以使波形显示得更便于观测?键

AUTOSET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学会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原理

(简述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如何稳定静态工作点).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RRR,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用组成的分压电路,和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E21BB u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u,从

而实现了电压放大。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个与0i四、预习题CCC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在实验电路中,和、 E21CCC滤除输入信号的直流成份,有隔直通交的作用,、C2在实验电路中电容112滤除输出信号的直流成份。

R C,增大放大倍数。射极电容在静态时稳定工作点;动态时短路 E E五、

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I=2mA 表一C

VVVV(V) 测试项 (V) (V) (V) CEB E C

5.2 计算值 7.2 2.7 2

5.046

实测值2.69

2

7.05

2.交流放大倍数的测试

表二

A VV /=VV(mV) (mV) v ioo i

65.8

658

10

3.动态失真的测试

C

采取什么措施来1 调整工作点?R R RR V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在实、、、改变电路参数、E B1C CC B2RR(调节电位器)调节静态工作点的。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改变上偏置电阻WB1RIRI增大)。调小,工作点升高(调大,工作点降低(减小);WCCW2.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输出波形有何影响?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工作点v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o v的正半周被缩顶。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o

实验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其主要特性参数意义;

2、掌握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种基本运算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3、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原理

1.反相比例器电路与原理

由于Vo未达饱和前,反向输入端Vi与同向输入端的电压V相等(都是零),因此I=Vi/R1,,再由于流入反向端的电流为零,因此V2=I ×R2 =(Vi ×R2)/R1 ,因此Vo=-V2=-(R2/R1) ×Vi。R2如改为可变电阻,可任意调整电压放大的倍数,但输出波形和输入反相

2.反相加法器电路与原理

根据虚地的概念,即

根据虚地的概念,即:vI=0→vN-vP=0, iI=0

3.减法器电路与原理

eR/Re相位相反,所以,并与输出端输入的信号,放大倍数为由0113e输入的信

号,放大倍数为由2与输出端e0相位相,所以

当R1=R2=R3=R4时 e0=e2-e1

三、预习题

在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中,为什么要进行调零?

为了补偿运放自身失调量的影响,提高运算精度,在运算前,应首先对运放进行调零,即保证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

四、实验内容.

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表一

VVV(V)

(V) (V) 实测计算o i o

5

0.5

5.23

2.反相加法运算电路

表二

V0.4 0.3 0.3 (V) 0.2 i2V6.125 3.103 4.144 实测5.157 (V) o V6

3

(V) 4

计算5

o 3.减法运算电路表三

V(V) 0.1 0.4 0.7 0.9 i1V1.4 0.9 0.6 1.2 (V) i2V5.047 5.012 实测5.045 (V) 5.041 o V5

计算5

(V) 5

5

o五、实验仪器设备

型号名称用途

提供实验用的电源、元器件及实验布线区EEL-07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提供幅值、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信号 NEEL-03A 信号源提供幅值可调的双路输出直流电压NEEL-01 电压源

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数字式万用表 VC980+

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通断测试及频率等参数。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TDS1002 数字存储示波器.

六、问题与思考

1.试述集成运放的调零方法。

所谓调零并不是对独立运放进行调零,而是对运放的应用电路调零,即将运放应用电路输入端接地(使输入为零),调节调零电位器,使输出电压等于

2.为了不损坏集成块,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前要看清运放组件各元件管脚的位置;不得将正、负电源极性接反,

输出端不得短路,否则将会损坏运放集成块。.

RC低频振荡器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调试方法;

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

三、振荡条件与振荡频率

RC正弦波电路的振荡条件以及振荡频率公式)(写出R f??1AR,3正弦波电路

的振荡条件它的起振条件为RC :应略大于ff R1RR//?RR?R2应略大于,

其中Df2w11?f震荡频率:0?RC2四、预习题CRCR RRR构成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构成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4w3什么电路?起什么作用?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引入正反馈是为了RC 满足振荡的相位条件,形成振荡RR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引入负反馈是为了改善振、3w R荡器的性能。调节电位器,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w改善波形,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D1、D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R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半周对称。4五、安装测试

H1.592

六、实验仪器设备

名称型号用途

用来提供实验用元器件以及实验布线区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 EEL-07

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直流电流和交流数字式万用表 VC980+

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通断测试及频率等参数。

数字存储示波器 TDS1002 用于观察信号的波形

七、问题与思考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如何改变1作频C,即可调节振荡频率。一般采用改变电容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 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 RC 2正弦波振荡器如果不起振或者输出波形失真,.应调节那个参数?如何调?RR),调整反馈电阻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调(如不能起振,fw RR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增大;如果电路起振过度,产生非线性,使fw R失真,则应适当减小。w

模拟电子线路期末试题及其答案(两套)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期末试题〔A 〕 一、填空题(15分) 1.由PN 结构成的半导体二极管具有的主要特性是 性。 2、双极性晶体三极管工作于放大模式的外部条件是 。 3.从信号的传输途径看,集成运放由 、 、 、 这几个部分组成。 4.某放大器的下限角频率L ω,上限角频率H ω,则带宽为 Hz 。 5.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做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 6.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当满足相位起振条件时,则其中电压放大电路的放大 倍数要略大于 才能起振。 7.电压比较器工作时,在输入电压从足够低逐渐增大到足够高的过程中,单限比较器的 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迟滞比较器的输出状态发生 次跃变。 8.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 、 。 二、单项选择题(15分)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场效应管起放大作用时应工作在漏极特性的 。 [ ] A 非饱和区 B 饱和区 C 截止区 D 击穿区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主要是 。 [ ] A 电阻阻值有误差 B 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 C 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 D 受输入信号变化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 [ ] A 有效放大差模信号,有力抑制共模信号;B 既放大差模信号,又放大共模信号 C 有效放大共模信号,有力抑制差模信号; D 既抑制差模信号,又抑制共模信号。 5.互补输出级采用射极输出方式是为了使 。 [ ] A 电压放大倍数高 B 输出电流小 C 输出电阻增大 D 带负载能力强 6.集成运放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是因为 。 [ ] A 可获得较高增益 B 可使温漂变小 C 在集成工艺中难于制造大电容 D 可以增大输入电阻 7.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下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 [ ] A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B 晶体管极间电容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C 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D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合适 8.当信号频率等于放大电路的L f 和H f 时,放大倍数的数值将下降到中频时的 。 A 0.5倍 B 0.7倍 C 0.9倍 D 1.2倍 [ ] 9.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 A 输入电阻增大 B 输出量增大 C 净输入量增大 D 净输入量减小 10 [ ] A 、

实验优化设计考试答案

第一题 考察温度对烧碱产品得率的影响,选了四种不同温度进行试验,在同一温度下进行了5次试验(三数据见下表)。希望在显着性水平为。 1.SSE的公式 2.SSA的公式 3.将表格粘贴进Excel,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勾选标于第一行,显示在下面 P=,远小于,所以是显着的 “方差分析” “响应C1C2C3C4” “选单因素未重叠” 4.打开Minitab,复制表格, “统计” 点击“比较”勾选第一个,确定 结果:工作表3 单因子方差分析:60度,65度,70度,75度 来源自由度SSMSFP 因子误差合计 S==%R-Sq(调整)=% 平均值(基于合并标准差)的单组95%置信区间 水平N平均值标准差------+---------+---------+---------+--- 60度度度度合并标准差= Tukey95%同时置信区间 所有配对比较 单组置信水平=% 60度减自: 下限中心上限------+---------+---------+---------+--- 65度度度度减自: 下限中心上限------+---------+---------+---------+--- 70度度度减自: 下限中心上限------+---------+---------+---------+--- 75度获得结果,区间相交包含的不明显,反之明显 第二题 为研究线路板焊点拉拔力与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和焊剂量之间关系。从生产过程中收集20批数据,见下表: 1.将表格粘贴进Minitab,然后“统计”“回归”“回归”“响应,变量”“图形,四 合一” 2.P小于,显着 4.残差分析 第三题 钢片在镀锌前需要用酸洗方法除锈, 为提高除锈效率,缩短酸洗时间,需 要寻找好的工艺参数。现在试验中考 察如下因子与水平:

西安交大结构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结构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1.实验背景 结构优化能在保证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结构减重,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这也是课程练习的有效补充。 2.实验课题 问题1:考察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DFP,BFGS)、单纯形法的性能,使用matlab中的fminunc 和fminsearch 函数。 ●目标函数1: 目标函数,多元二次函数 其中,,,, 初值 ●目标函数2 1.3 结果分析: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牛顿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最速下降法和单纯形法在求解超越函数时稳定性不佳,最速下降法迭代次数最少,单纯形法

迭代次数最多。 问题2:使用matlab中的linprog和quadprog函数验证作业的正确性。 用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1 6 , 运行结果: 单纯形法的解析解 用两相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2 , 运行结果: 单纯形法的解析解 求解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目标函数2 , , 运行结果:

问题3:用Matlab命令函数fmincon求解非线性约束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1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8 ●目标函数2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16 问题4:用Matlab命令函数fmincon求解人字形钢管架优化问题。已知:2F = 600kN,2B = 6 m,T=5 mm,钢管材料E = 210 GPa,密度=, 许用应力[ ]=160MPa,根据工艺要求2m ≤ h≤6m ,20mm ≤ D≤300mm 。求h , D 使总重量W为最小。

求 目标函数1 运行结果:

迭代次数:8 问题5:修改满应力程序opt4_1.m 和齿形法程序opt4_2.m ,自行设计一个超静定桁架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要求: (1)设计变量数目不小于2; (2)给出应力的解析表达式; (3)建立以重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应力为约束的优化模型。 分别用满应立法和齿轮法求解图2超静定结构,已知材料完全相同, , , 2000,1500==σσ , 满应力法和齿轮法运行结果:

模拟电子线路习题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1.1 在一本征硅中,掺入施主杂质,其浓度D N =?214 10cm 3 -。 (1)求室温300K 时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热平衡浓度值,并说明半导体为P 型或N 型。 (2 若再掺入受主杂质,其浓度A N =?31410cm 3 -,重复(1)。 (3)若D N =A N =1510cm 3 -,,重复(1)。 (4)若D N =16 10cm 3 -,A N =14 10cm 3 -,重复(1)。 解:(1)已知本征硅室温时热平衡载流子浓度值i n =?5.110 10 cm 3 -,施主杂质 D N =?21410cm 3->> i n =?5.11010 cm 3-,所以可得多子自由浓度为 0n ≈D N =?214 10cm 3 - 少子空穴浓度 0p =0 2 n n i =?125.16 10cm 3- 该半导体为N 型。 (2)因为D A N N -=14101?cm 3 ->>i n ,所以多子空穴浓度 0p ≈14 101?cm 3 - 少子电子浓度 0n =0 2 p n i =?25.26 10cm 3- 该半导体为P 型。 (3)因为A N =D N ,所以 0p = 0n = i n =?5.11010cm 3 - 该半导体为本征半导体。 (4)因为A D N N -=10-16 1014 =99?1014 (cm 3 -)>>i n ,所以,多子自由电子浓度 0n =?9914 10 cm 3- 空穴浓度 0p =0 2 n n i =14 2101099)105.1(??=2.27?104(cm 3 -)

该导体为N 型。 1.3 二极管电路如图1.3所示。已知直流电源电压为6V ,二极管直流管压降为0.7V 。 (1) 试求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二极管的直流电阻D R 和交流电阻D r 各为多少? 解:(1)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也就是图1.3的回路电流,即 D I = A 1007 .06-=53mA (2) D R =A V 3 10537.0-?=13.2Ω D r =D T I U =A V 3310531026--??=0.49Ω 1.4二极管电路如题图1.4所示。 (1)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试问流过负载L R 的电流为多少? (2)设二极管可看作是恒压降模型,并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7.0)(=on D U V ,试问流过负载L R 的电流是多少? (3)设二极管可看作是折线模型,并设二极管的门限电压7.0)(=on D U V ,()Ω=20on D r ,试问流过负载的电流是多少? (4)将电源电压反接时,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5)增加电源电压E ,其他参数不变时,二极管的交流电阻怎样变化? 解:(1)100== L R E I mA D 题图1.4 10V + E R L 100Ω + 6V D R 100Ω 图1.3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农垦河西分校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8 学生姓名:陈爱明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储存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4、波形衰减:20dB、40dB;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 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 率计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

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教材)

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教材) 成果总结 成果完成人:任露泉,丛茜,杨印生,李建桥,佟金成果完成单位:吉林大学 推荐等级建议:二等奖

1.立项背景 在现代社会实现过程和目标的最优化,已成为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其他方面实际问题的一项重要原则。试验优化技术因其具有设计灵活、计算简便、试验次数少、优化成果多、可靠性高、适用面广等特点,已成为现代设计方法中一个先进的设计方法,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界人士、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必备技术,它对于创造利润和提高生产率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促进科研、生产和管理事业的发展,编著相关教材,大力推广与应用试验优化技术,不仅具有普遍的实际意义,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20世纪80年代初,鉴于国民经济建设实践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对试验优化技术的广泛需求,为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任露泉教授对试验优化理论与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为本科生开设了“试验设计”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试验优化技术”课程,并于1987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教材《试验优化技术》,产生了很高的学术与技术影响。 2001年任露泉教授在《试验优化技术》一书的基础上编著了《试验优化设计与分析》教材,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对1987年出版的《试验优化技术》的修改、补充和发展。作者根据对试验优化的教学和科研应用的多年实践与体会,为适应读者学习与使用的实际需要,调整修改了原书中的部分内容和一些方法的设计程式;补充了一些试验优化设计的新方法、新技术;增添了试验优化的一些最新应用实例;并增加了试验优化分析一篇。 本教材2001年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一等奖,2002年被遴选为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再次出版发行,2004年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2.教材内容 本教材万字,共分三篇二十一章。第一篇试验设计,除正交设计、干扰控制设计与数据处理等常用技术外,还介绍SN比设计、均匀设计、广义设计、调优运算及稳健设计等正交试验设计技术的拓广应用和现代发展的最新方法;第二篇回归设计,除各种回归的正交设计、旋转设计、饱和设计、多项式设计、还介绍多次变换设计、交互作用搜索设计、混料设计以及D-最优设计等回归设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最新应用技术;在第三篇试验优化技术分析中,介绍了试验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数据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实例。例如:有偏估计、PPR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等;此外还介绍了试验优化的常用统计软件。 3.教材特点

优化设计报告

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 ) sin(1)(min 2 2 35x e x x x x f x -+-++= fun='(x^5+x^3+x^2-1)/(exp(x^2)+sin(-x))'; ezplot(fun,[-2,2]); [xopt,fopt,exitflag,output]=fminbnd(fun,-2,2) 输出: xopt = 0.2176 fopt = -1.1312 exitflag = 1 output = iterations: 12 funcCount: 13 algorithm: 'golden section search, parabolic interpolation' message: [1x112 char]

二维无约束非线性函数最优解 )12424()(min 2212 2211++++=x x x x x e X f x fun='exp(x(1))*(4*x(1)^2+2*x(2)^2+4*x(1)*x(2)+2*x(2)+1)'; x0=[0,0]; options=optimset('largescale','off','display','iter','tolx',1e-8,'tolfun',1e-8); [x,fval,exitflag,output,grad,hessian]=fminunc(fun,x0,options) f='exp(x)*(4*x^2+2*y^2+4*x*y+2*y+1)'; ezmesh(f); First-order Iteration Func-count f(x) Step-size optimality 0 3 1 2 1 9 0.717044 0.125092 1.05 2 15 0.073904 10 1.28 3 21 0.000428524 0.430857 0.0746 4 24 0.000144084 1 0.0435 5 27 1.95236e-008 1 0.000487 6 30 6.63092e-010 1 9.82e-005 7 33 1.46436e-015 1 4.91e-008 Local minimum possible. fminunc stopped because it cannot decreas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long the current search direction. Computing finite-difference Hessian using user-supplied objective function. x = 0.5000 -1.0000 fval = 1.4644e-015 exitflag = 5 output =

实验报告-优化设计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验报告 系(教研室):信息与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2008 实验课程:优化设计姓名:学号:实验室号:_1# 607 计算机号:实验时间: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优化设计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优化设计方法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掌握设计程序和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一些重要优化算法,并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优化问题的能力。 3)具有设计简单综合应用型程序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进度安排 1、进退法2学时 2、黄金分割法2学时 3、基于最优步长的坐标轮换法2学时 4、鲍威尔法4学时 三、实验设备 微型计算机100台以上,并已安装Visual Basic 6.0。 四、实验要求 1. 设计程序总体编程结构,根据程序N-S图,设计编写出程序; 2. 完成程序调试,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 3. 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树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养成实验时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维护国 家财产不受损失; 2.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注意保持实验室内整洁; 3. 上机过程中注意保存程序,以免数据丢失,结束后应存储到个人移动设备并关闭计 算机; 4. 认真做好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 (一).上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和掌握与本次实验有关的教学内容。 2.根据实验的内容,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搞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给定的条件 是什么?要求的结果是什么?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数据(如整型、实型、双精度型、字符型等)?制定好程序总体编程结构。 3.根据程序N-S图,设计、编写出程序,在纸上编写好相关功能的事件代码。

模拟电子线路

模拟电子线路 一、单项选择题 1、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A )。 A.变窄B.不变C.变宽D.不确定 2、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C )。 A.温度B.掺杂工艺的类型C.杂质浓度D.晶体中的缺陷3、在掺杂半导体中,少子的浓度受( A )的影响很大。 A.温度B.掺杂工艺C.杂质浓度D.晶体缺陷 4、N型半导体( C )。 A.带正电B.带负电C.呈中性D.不确定 5、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B )。 A.温度稳定性B.单向导电性C.放大作用D.滤波特性 6、实际二极管与理想二极管的区别之一是反向特性中存在( B )。 A.死区电压B.击穿电压C.门槛电压D.正向电流 7、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C )。 A.基本不变B.明显减小C.明显增加D.不确定变化8、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反向部分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将( D )。 A.右移B.左移C.上移D.下移 9、关于BJT的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C )。 A.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很低 B.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C.基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集电区掺杂浓度 D.集电区面积大于发射区面积 10、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工作在( C )。 8V 2.5V A.饱和状态B.截止状态C.放大状态D.击穿状态

11、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不适合用来求解( A )。 A .静态工作点 B .电压增益 C .输入电阻 D .输出电阻 12、利用微变等效电路可以计算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 B )。 A .直流参数 C .静态工作点 B .交流参数 D .交流和直流参数 13、某单管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波形为,而输出信号的波形为 ,则该放大器出现了( C )失真。 A .交越 B .截止 C .饱和 D .阻塞性 14、交流信号从b 、c 极之间输入,从e 、c 极之间输出,c 极为公共端的放大电路是( D )。 A .共基极放大器 B .共模放大器 C .共射极放大器 D .共集电极放大器 15、以下不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是( D )。 A .射极输出器 B .电压跟随器 C .电流放大器 D .电压放大器 16、共发射极电路中采用恒流源作有源负载是利用其( B )的特点以获得较高增益。A .直流电阻大、交流电阻小 C .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小 B .直流电阻小、交流电阻大 D .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都大 17、引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诸因素中,( D )的影响最大。 A .电源电压的波动 C .元件参数的分散性 B .元件的老化 D .环境温度变化 18、在单级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中,对它们的特性做一个相互比较,描述正确是( B )。 A .共射电路的A v 最大、R i 最小、R o 最小 C .共基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小、R o 最大 B .共集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小 D .共射电路的A v 最小、R i 最大、R o 最大 19、以下关于JFET 说法错误的是( A )。 A .JFET 是电流控制电压器件,GS v 受D i 控制 B .JFET 栅极、沟道之间的PN 结是反向偏置的,因此,其G 0i ,输入电阻的阻值很高 C .预夹断前, D i 与DS v 呈近似线性关系;预夹断后,D i 趋于饱和 D .P 沟道JFET 工作时,其电源极性与N 沟道JFET 的电源极性相反

实验优化设计考试答案精选文档

实验优化设计考试答案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第一题 考察温度对烧碱产品得率的影响,选了四种不同温度进行试验,在同一温度下进行了5次试验(三数据见下表)。希望在显着性水平为。 1.SSE的公式 2.SSA的公式 3.将表格粘贴进Excel,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勾选标于第一行,显示在下面 P=,远小于,所以是显着 的 4.打开Minitab,复制表 格,“统计”“方差分 析”“选单因素未重 叠”“响应 C1C2C3C4” 点击“比较”勾选第一 个,确定 结果: 工作表 3 单因子方差分析: 60度, 65度, 70度, 75度 来源自由度 SS MS F P 因子 3

误差 16 合计 19 S = R-Sq = % R-Sq(调整) = % 平均值(基于合并标准差)的单组 95% 置信区间水平 N 平均值标准差 ------+---------+---------+---------+--- 60度 5 (------*------) 65度 5 (------*------) 70度 5 (------*------) 75度 5 (------*------) ------+---------+---------+---------+--- 合并标准差 = Tukey 95% 同时置信区间 所有配对比较 单组置信水平 = % 60度减自: 下限中心上限 ------+---------+---------+---------+--- 65度 (------*------) 70度 (------*-----) 75度 (------*------) ------+---------+---------+---------+--- 65度减自: 下限中心上限 ------+---------+---------+---------+--- 70度 (------*-----) 75度 (------*------) ------+---------+---------+---------+--- 70度减自: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优化设计实验指导书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008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2) 实验二二次插值法 (5) 实验三 Powell法 (8) 实验四复合形法 (12) 实验五惩罚函数法 (19)

实验一黄金分割法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黄金分割法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框图及步骤的理解。 2、培养学生独立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的能力。 3、掌握常用优化方法程序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优化设计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1、编制调试黄金分割法C语言程序。 2、利用调试好的C语言程序进行实例计算。 3、根据实验结果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设备简介 装有Windows系统及C语言系统程序的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原理 0.618法适用于区间上任何单峰函数求极小点的问题。对函数除“单峰”外不作 其它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此法适用面相当广。 0.618法采用了区间消去法的基本原理,在搜索区间内适当插入两点和,它们把 分为三段,通过比较和点处的函数值,就可以消去最左段或最右段,即完成一次迭代。 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处理,反复迭代,可将极小点所在区间无限缩小。 现在的问题是:在每次迭代中如何设置插入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简捷而迅速地找到极小点。 在0.618法中,每次迭代后留下区间内包含一个插入点,该点函数值已计算过,因此以后的每次迭代只需插入一个新点,计算出新点的函数值就可以进行比较。 设初始区间[a,b]的长为L。为了迅速缩短区间,应考虑下述两个原则:(1)等比收缩原理——使区间每一项的缩小率不变,用表示(0<λ<1)。 (2)对称原理——使两插入点x1和x2,在[a,b]中位置对称,即消去任何一边区间[a,x1]或[x2,b],都剩下等长区间。 即有 ax1=x2b 如图4-7所示,这里用ax1表示区间的长,余类同。若第一次收缩,如消去[x2,b]区间,则有:λ=(ax2)/(ab)=λL/L 若第二次收缩,插入新点x3,如消去区间[x1,x2],则有λ=(ax1)/(ax2)=(1-λ)L/λL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 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级: 12 年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 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2__×峰值,峰值=__根号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倒数关系。 周期大也就是频率小,频率大也就是周期长

优化设计实验报告(...)(1)

机械优化设计 实 验 报 告 姓名:欧阳龙 学号:2007500817 班级:07机设一班

一、黄金分割法 1、 数学模型 2()2f x x x =+,56x -≤≤ 2、 黄金分割法简介 黄金分割法适用于单谷函数求极小值问题,且函数可以不连续。黄金分割法是建立在区间消去法原理基础上的试探方法,即在搜索区间[],a b 内适当插入两点1α、2α,并计算其函数值。1α、2α将区间分成三段。应用函数的单谷性质,通过函数值大小的比较,删去其中一段,使搜索区间得以缩短。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的处置,如此迭代下去,使搜索区间无限缩小,从而得到极小点的数值近似解。黄金分割法能使相邻两次都具有相同的缩短率0.618,故黄金分割法又称作0.618法。 3、黄金分割法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目标函数*/ float ff(float x) { float y; y=x*x+2*x; return(y); } main() { float a,b,ab,Epsilon; float y1,y2,Alpha1,Alpha2; float Lambda=0.618; printf("please input the arear and Epsilon\n"); scanf("%f,%f,%f",&a,&b,&Epsilon); Alpha1=b-Lambda*(b-a),Alpha2=a+Lambda*(b-a); printf("%f,%f\n",Alpha1,Alpha2); y1=ff(Alpha1);y2=ff(Alpha2); printf("y1=%f,y2=%f\n",y1,y2); do {if(y1>=y2) {a=Alpha1; Alpha1=Alpha2; y1=y2; Alpha2=a+Lambda*(b-a); y2=Alpha2*Alpha2+2*Alpha2; }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农垦河西分校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陈爱明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储存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4、波形衰减:20dB、40dB;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 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 外侧频率计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2×峰值,峰值=√2×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互为倒数 四、实验内容 1.电阻阻值的测量 表一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配有2只8脚集成电路插座和1只14脚集成电路插座。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峰值,峰值×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答:互为倒数,f=1/T,T=1/f

机械优化设计一维搜索实验报告

《机械优化设计》 实验报告 班级: 机械设计(2)班 姓名:邓传淮 学号:0901102008

1 实验名称:一维搜索黄金分割法求最佳步长 2 实验目的:通过上机编程,理解一维搜索黄金分割法的原理,了解计算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3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原理 黄金分割法是用于一元函数f(x)在给定初始区间[a,b]内搜索极小点α*的一种方法。它是优化计算中的经典算法,以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均匀、效果较好而著称,是许多优化算法的基础,但它只适用于一维区间上的凸函数[6],即只在单峰区间内才能进行一维寻优,其收敛效率较低。其基本原理是:依照“去劣存优”原则、对称原则、以及等比收缩原则来逐步缩小搜索区间[7]。具体步骤是:在区间[a,b]内取点:a1 ,a2 把[a,b]分为三段。如果f(a1)>f(a2),令a=a1,a1=a2,a2=a+r*(b-a);如果f(a1)

4实验所编程序框图(1)进退发确定单峰区间的计算框图

(2)黄金分割法计算框图

5 程序源代码 (1)进退发确定单峰区间的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x) pow(x,4)-3*pow(x,3)-5*pow(x,2)-14*x+46 main() { int k; double x,h,x1,x2,x3; double f1,f2,f3,f; double a,b; x1=0; h=1; x2=x1+h; f1=f(x1); f2=f(x2); if (f1>f2) { h=2*h; x3=x2+h; f3=f(x3);

中科大《优化设计》课程大作业之约束优化实验报告

约束优化设计实验报告 力学系型号:联想y470 CPU:i5-2450M 内存:2GB 系统:win7-64位 求解问题: 如上是以下三个约束方法共同需要求解的问题,预估结果:在(x1,x2,x3)≈(23,13,12)点附近存在极值。其中,每个方法对应的初始条件分别为: (1)随机试验法 设计变量范围: 随机试验点数:N=1000 精度:eps=0.001 (2)随机方向法

初始点:x0=(25,15,5) 初始步长:a0=0.5 精度:eps=0.001 (3)线性规划单纯形法 初始复合形:X=[20 23 25 30;10 13 15 20;10 9 5 0] 顶点个数:n=4 精度:eps=0.01 计算结果: 程序说明:主程序为main,运行main后按提示即可得到相应约束方法的求解结果。 程序如下: 1、主程序 clear; global kk; kk=0; disp('1.随机试验法'); disp('2.随机方向法'); disp('3.线性规划单纯形法');

while 1 n0=input('请输入上面所想选择约束优化方法的编号(1、2、3):'); if n0==1||n0==2||n0==3 break; end disp('此次输入无效.'); end disp(' '); disp('~~~~~~~~~~~~~~~~~~~~~~~~~~~~~~~~~~~~~~~~~~~~~~'); [xx,yy]=fmins(n0); fprintf('迭代次数为:%8.0f\n', kk); disp('所求极值点的坐标向量为:'); fprintf(' %16.5f\n', xx); fprintf('所求函数的极值为:%16.5f\n', yy); 2、调用函数 function [xx,yy]=fmins(n0) if n0==1 tic;[xx,yy]=suijishiyan();toc; elseif n0==2 tic;[xx,yy]=suijifangxiang();toc; elseif n0==3 tic;[xx,yy]=danchunxing();toc;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指导

模拟电子线路 实验指导书 莆田学院自编

目录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 (3) 二、场效应管放大器 (9) 三、晶体管多级放大器 (13) 四、多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 五、差动放大器 (21) 六、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参数测试 (26) 七、集成运算放大器(Ⅰ)模拟运算电路 (31) 八、集成运算放大器(Ⅱ)波形发生器 (36) 九、OTL功率放大器 (40) 十、集成功率放大器 (44) 十一、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49) 十二、集成稳压器 (55) 十三、LC正弦振荡器 (61) 十四、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64) -- 1

-- 2 实验一 晶体管单管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放大器静态工作点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学习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量方法。 3.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 4.进一步熟悉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1为电阻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电路,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 = R W1 + R 3和R B2 = R W2 + R 4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级中接有电阻R E = R 6,用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当在主和大器输入端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输出端便可得到与U i 相位相反、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实现了电压放大。R 1和R 2组成输入信号的分压电路,其目的是防止输入信号过大,损坏三极管。在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为: 图1-1 CC B B B B U R R R U 2 12 +=

-- 3 E E E BE B E R U R U U I = ?= )(E C C CC CE R R I U U +?= 动态参数: 电压放大倍数k 3.3//50==?==R R R R U U A C be L C i U γβ&&& 其中) mA () mv (26) 1(300E be I r β++= 输入电阻:若开关合上,即R 7短接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5R R r C i == 放大器输入电阻测试方法:若输入信号源U S 经R 1 = 5.1k 与C 1串联后再接到三极管V 1 的基极,测得U S 和'i U ,即可计算出1'' R U U U r i S i i ??= 输出电阻可用下式计算:L R U U r )1(0 ' 00?= 其中' 0U 为R L 未接入时(R L = ∞)U 0之值,U 0为接入R L 时U 0之值。 1.静态工作点的测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在放大器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U i 时,在电源电压V CC 作用下,三极管的基极电流I B ,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集成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 CE 等。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应使放大器输入信号U i = 0,即将信号源输出旋钮旋至零(通常需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短接)。然后测出I C ,或测出R E 两端电压,间接计算出I C 来,I B = I C / β, U BE , U CE 用数字式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在测试中应注意: a) 测量电压U BE 、U CE 时,为防止引入干扰,应采用先测量B 、C 、E 对地的电位后进行计算,即: U BE = U B – U E U CE = U C – U E b) 为了测量I B 、I C 和I E ,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先直接测量出U E 后,再由计算得到: E E E C R U I I == β C B I I = 总之,为了测量静态工作点只需用直流电压表测出U C 、U B 、U E 即可推算出。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优化设计黄金分割法实验报告

机械优化设计黄金分割法实验报告 1、黄金分割法基本思路: 黄金分割法适用于[a,b]区间上的任何单股函数求极小值问题,对函数除要求“单谷”外不做其他要求,甚至可以不连续。因此,这种方法的适应面非常广。黄金分割法也是建立在区间消去法原理基础上的试探方法,即在搜索区间[a,b]内适当插入两点a1,a2,并计算其函数值。a1,a2将区间分成三段,应用函数的单谷性质,通过函数值大小的比较,删去其中一段,是搜索区间得以缩小。然后再在保留下来的区间上作同样的处理,如此迭代下去,是搜索区间无限缩小,从而得到极小点的数值近似解。 2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原理 一维搜索是解函数极小值的方法之一,其解法思想为沿某一已知方向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点。一维搜索的解法很多,这里主要采用黄金分割法(0.618法)。该方法用不变的区间缩短率0.618代替斐波那契法每次不同的缩短率,从而可以看成是斐波那契法的近似,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也易于人们所接受。

黄金分割法是用于一元函数f(x)在给定初始区间[a,b]内搜索极小点α*的一种方法。它是优化计算中的经典算法,以算法简单、收敛速度均匀、效果较好而著称,是许多优化算法的基础,但它只适用于一维区间上的凸函数[6],即只在单峰区间内才能进行一维寻优,其收敛效率较低。其基本原理是:依照“去劣存优”原则、对称原则、以及等比收缩原则来逐步缩小搜索区间[7]。具体步骤是:在区间[a,b]内取点:a1 ,a2 把[a,b]分为三段。如果f(a1)>f(a2),令 a=a1,a1=a2,a2=a+r*(b-a);如果f(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