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与问题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 BE041 学号 BE04133 姓名张玮玮

导师黄忠林

定稿日期: 2008年 5 月 8 日

摘要

本文从研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出发,概括了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呈现出的几个特点,同时将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做了历年的动态分析和区域结构分析。我国机电产品主要存在着成本优势,这也是我国的机电产品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同样颇受欢迎的关键原因。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不断面临着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优势不再显著。对机电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改善的建议和策略,以冀我们的机电产品能在今后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一席之位。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优势,问题,对策

ABSTRACT

This thesis analyzes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exported products of 2006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export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n the meanwhile, a dynamic analysis of past year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different regions are made. The obvious advantage of ou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mainly is the cost advantage, which is the key reason makes our products welcomed in both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un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our product exportation is unceasingly facing problems which variously emerge one after another. These problems make our superiority of product exportation no longer obvious. After analyzing these problems, some improval proposals and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ake ou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o obtain a position in a more intens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Key words: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exportation, Advantage,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目录

引言 ---------------------------------------------------------------------------------------------------------------------------- 1 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 2

1.1我国机电产品2006年出口的特点 ---------------------------------------------------------------------- 2

1.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动态分析 --------------------------------------------------------------------------- 3

1.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区域结构分析 -------------------------------------------------------------------- 5

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分析 -------------------------------------------------------------------------- 8

2.1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优势分析----------------------------------------------- 8

2.2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优势分析 ----------------------------------------- 11

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问题分析 ------------------------------------------------------------------------ 13

3.1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缺乏粗放型增长难以为继 ----------------------------------------------- 13

3.2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机电产品成本上涨 ------------------------------------------------------ 13

3.3技术性贸易壁垒频发出口企业防不胜防---------------------------------------------------------- 14

3.4人民币屡屡升值出口成本有所增加----------------------------------------------------------------- 15

4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对策建议 ---------------------------------------------------------------------------- 17

4.1加强政府的信息职能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 17

4.2加大企业的研发力度努力实现技术创新---------------------------------------------------------- 18

4.3建立大型综合工业集团坚持以质取胜战略 ------------------------------------------------------ 18

4.4优化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加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 19

4.5贯彻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 ------------------------------------------------------ 19

4.6坚持企业出口方式创新发展多元化贸易方式--------------------------------------------------- 20

5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2 致谢 -------------------------------------------------------------------------------------------------------------------------- 23

引言

机电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产业,也是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市场最大的行业之一,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从总体上看,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和世界贸易增长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是机电产品出口的大国,“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九五”的 3.4%升至8.5%,出口总额突破12500亿美元。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5494.2亿美元,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净增额1226.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增量的59.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6.1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1]。

虽然从90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若要使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进一步保持高速增长,还要我们深入研究和解决许多高增长的背后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如何保持和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贸易的特点做了概括,然后将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做了历年的动态分析和区域结构分析。对我国的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取得的骄人成绩表示肯定。更指出了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的结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充裕、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我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正是由于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逐年上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产品都十分走俏。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但是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增速开始有所减缓。这是因为我国出口的大多数机电产品加工程序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的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都日趋饱和,这是我们的产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国际价格水平。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如果不加以改善,那么我国的机电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有限。再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存在进一步升值的可能性,出口企业的利润被一再下压,竞争加剧。为了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冲击和成本优势不要显耀的情况下,我们的机电企业要和我们的政府一起想办法,对我国机电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提出整改的策略和意见。以期我国能从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大国走向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强国,提高我国的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机电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产业,也是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机电企业和政府也都不予余力的支持着我国机电产品行业的发展。从90年代以来我国的机电产品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机电产品贸易不仅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产业,更是我国今后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的支柱性产业,扩大机电产品出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

1.1 我国机电产品2006年出口的特点

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9771.7亿美元,其中出口5494.2亿美元,增长28.7%;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2]。出口额超过日本,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迈入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行列。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10%。进口4277.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是推动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纵观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的进出口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进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2006年我国的机电产品进出口继续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大的产品优化。近年来,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工器材和汽车等产品进出口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优化。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图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2)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一般贸易增长幅度高于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65.6亿美元,占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的62.1%;机电产品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强劲,占机电产品进出口的比重为25.6%。2006年,机电产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8.8%,占比为25.0%;加工贸易出口增长25.0%,占比为71.2%。[3](3)外商投资企业依旧是机电产品出口的主体。中国机电贸易的发展壮大,与大量的跨国机电公司向中国市场的转移是分不开的。2006年外资企业保持稳定增长,进出口额为7336.8亿美元,占75.1%,其中出口达到4068亿美元,占比74%,增长28.3%;进口3268.8亿美元,占比76.4%,增长22.6%;国有及民营企业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分别为1409亿美元和1016.2亿美元,占比为14.4%和10.4%。[4]

(4)2006年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的市场继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对亚洲市场的出口占比46.2%,增长27.4%;对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分别增长了28.1%和26.5%。我国与拉美和非洲贸易额虽然较小,但增长十分迅速,分别增长了62.2%和47%。我国的机电产品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贸易稳定增长,与拉美和非洲贸易的迅速发展成为新的亮点。2006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覆盖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出口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13个,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50个。

[5]

1.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动态分析

自1985年国务院做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战略决策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速都在30%左右,在1995年,我国机电产品首次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到2006年我国已经连续12年稳居出口商品鳌头。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出口增长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局面。自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首次超过了进口之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量依然发展迅速展。

表1-1 1990年-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分析单位:亿美元

[3]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4]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图1-2 1990年~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趋势图单位(亿美元)如表1-1所示,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为620.9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10.9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的17.9%。到了1995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1487.7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了438.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也上升到了29.5%。截止到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了4267.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比重的56%。从1990年到2005年之间,全国的出口总额翻了10倍之多,而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更是从90年代初的100多亿美元,上涨到2005年的4000多亿美元,上涨了40倍之多。长势之迅猛,让人瞠目结舌。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10年中,我国外贸增长主要是靠轻工产品和纺织品服装来支撑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外贸则主要靠机电产品的增长来支撑。这从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可以明显的看出,1990年我国机

电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是17.9%而到了2005年这个数据竟然猛增到了56%。我国外贸顺差的70%是由机电产品实现的。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强劲增长,标志着我国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机电产品出口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我国外贸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仅加工贸易环节,机电产业就解决了约3000万人的就业问题。

1.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区域结构分析

我国机电行业贸易分布情况同我国经济分布情况基本相同,都呈现出的东高西低的格局。如下图所示,我国的东部地区绝对是机电产品出口主导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占到了96.7%,中西部地区所占份额很少,分别为1.6%和1.7%。如图1-3所示。

图1-3 2005年我国各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比率(%)表1-2是2005年我国各省市机电产品出口情况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前十位,除排在最后一位的安徽省以外,其余的均来自东部地区。而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前10位均来自于东部11个省市中。从具体省市机电产品贸易额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贸易额位于前列,尤其是广东、江苏和上海在进口、出口方面均列前三位,进口、出口均超过了600亿美元;同期浙江、天津和北京等进出口额也已超过360亿美元。从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幅度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幅较大。黑龙江、吉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出口增幅超过60%,而隶属东部地区的北京市出口增幅也达到了60%以上。显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机电产品出口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表1-2 2005年我国各省市机电产品出口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续表1-2

2005年中国机电200强企业全部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经济发展迅速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机电企业无一入围。从省市分布看,广东省有85家企业荣登排行榜,出口合计值达854.4亿美元;江苏省、上海市分别以50家和29家企业紧随其后;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分别占8个、7个和7个名额,天津市获得了6个名额,辽宁省和浙江省平分了剩余的8个名额[6]。

我国东部地区的机电产品出口,不仅在全国的外贸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高、贡献度高,[6]以上数据均来自《进出口经理人》.《大浪淘沙强者本色——200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之风云榜》. 2006年

而且在经济增长中也表现出强劲的拉动作用。为缩小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国家矢志不渝的努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机电企业也应该努力充分利用地区内资源和人才优势,扩大开放,结合中西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的特点来提高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中西部地区机电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依托我国目前机电产品出口强劲的出口连动效应和外向拓展聚合力,提高我国的外贸出口额,进而拉动中西部的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战略。

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分析

我国不仅仅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状况良好,而且各年份,各地区机电出口的涨幅也依然明显,这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充裕、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所以历来我国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的主导产品。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结构基本上以技术密集的设备为主。

我国机电产品经受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我国机电企业的工业基础日渐雄厚,产品的门类也已经相当齐全,一些普通机电产品成品较低,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拥有一批产量、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机电产品。如电视机、DVD视盘机、移动电话、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空调机、集装箱、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一大批机电产品出口额均居全球首位。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如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等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品。

2.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发达国家市场上的优势分析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牢牢吸引住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眼球。自2003年1月欧盟超越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机电产品贸易伙伴以来,我国对欧盟的贸易额依然涨势强劲。美国是我国机电产品第一大出口伙伴。

表2-1 2000-2005年我国与欧盟贸易出口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钢铁贸易网我国与欧盟各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分析2006年4.月10日我国与欧盟的机电产品贸易是双方贸易的主体,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占对欧盟贸易份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超过70%。从表2-1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对欧盟(注:2004年与2005年1-9月为25国数据,之前为15国数据)出口总额达到389.1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97.8亿美元,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51.8%,占我国出口机电产品的18.8%;2004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达到1071.6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自2002年下半年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684.2亿美元。

2005年1-9月份,我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6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4%,占对欧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7%,占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为21%,位于第二位(美国第一占比23.4%、香港第三占比19.2%)。因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我与欧盟的贸易顺差也大幅扩大,由2000年的73.4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370.4亿美元,2005年1-9月扩大到490.2亿美元。

2000年,我国欧盟出口中超过10亿美元的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工器材、通信设备、家电及消费类电子等五类产品。2005年1-9月对其出口超过10亿美元的达到13类商品。其中主要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通信设备、家电、消费类电子和机械基础件。图2-1是分别是2000年、2005年1-9月我国对欧盟的这五类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2005年1-9月我国对欧盟出口的这五类机电产品的贸易额要远远高于2000年时的出口额。截至到2005年1-9月,这些产品共占出口对欧盟产品出口总额的60.4%。且分别比2000年净增157.4亿美元、59.8亿美元、24.7亿美元、28.7亿美元和8亿美元,以上共占净增额的75.4%。同时机械基础件、船舶、游戏用品、照明器材、起重及工程机械等也有较大的增长。

图2-1 2000年及2005年1-9月我国对欧盟五类机电产品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钢铁贸易网我国与欧盟各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分析2006年4月10日德国、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是与我欧盟机电产品贸易的主要伙伴。2005年1-9月我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主要是德国153.4亿美元、荷兰129.1亿美元、英国75.7亿美元、法国49.2亿美元和意大利35.8亿美元国家中,以上合计占我国对欧盟出口的70.6%[7]。

而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我国的机电产品贸易总额仍处于持续增长。我们欣喜的看到,在美国市场,我国的机电产品颇受欢迎。以2003年为例,中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07.97亿美元,进口284.18亿美元,

出口1523.79亿美元,其中出口机电产品861.88亿美元,占总出口56.6%。

表2-2 2003年我国出口美国的部分机电产品的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中国与美国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2006.10.19 表2-2是2003年我国出口美国的部分机电产品的情况表,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出口美国机电产品中,家电产品、轻工业日用品占比达到40%以上的产品有10项,达到60%以上有3项。这显示出了我国的家电产品、轻工业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产品方面,虽然此类产品的出口种类不多,但是这些产品的占比都在50%以上。以上两类机电产品,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却占据了美国市场相当大的同类进口额。成本优势还是美国市场选择我国机电产品的重要因素。再加上美国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我国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能基本上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我国的机电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还将会有上升的空间。最后,是我国

机电产品中的高、新技术类的产品,虽然出口总量不多,占比也相对较低,都没有达到3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出口的增长还是比较快速的,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正在迅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迅速增加,产品竞争力也在迅速增强。

2.2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的优势分析

面对这些发达国家的机电市场,我国机电产品贸易额一路上扬,而对于那些发展中的国家,我国机电产品更是优势显赫。中国与非洲、南美、西亚、中东欧各国及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周边地区各国之间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机电技术设备,正是中国历经50年经济发展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引进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所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家电、摩托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移动通讯设备、机床、港口集装箱设备、电站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等等。

2006年适逢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中非贸易也走过了50年光辉历程。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贸关系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构成逐步从纺织、服装、箱包等轻工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转变。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居民收入有限,购买能力较低,所以非洲市场对高档消费品需求量小,而中低档消费品需求量较大。我国的机电产品适合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消费水平,而非洲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很有市场潜力。在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中,五金类商品质优价廉,正好迎合了非洲市场的需求。随着中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开拓非洲市场逐渐成为我国各界关注的焦点。由浙江义乌丰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办的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五金工具经营非常活跃,中国五金产品在非洲市场前景看好。南非政府已将中华门周边土地规划留给中华门商业中心,用于将来的扩建,并允许在500至1000公顷的土地面积范围内发展“前店后厂”模式,建立“中国产品工业区”。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将成为南非及非洲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中资商业网络。届时,中国的五金产品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非洲各国。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欢迎,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的产品,也逐渐占到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总额的半壁江山。举例来说,2005年11月,布隆迪一次性采购我国某品牌汽车1740辆,作为布隆迪军队用车;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新舟60飞机也在非洲获得了17架销售合同;2006年1月,山东某公司获得向安哥拉出口110台推土机的大宗销售合同。家电产品销售更是在非洲国家取得可喜进展,每年约有数十万台空调、洗衣机、电动车等进入非洲市场。而非洲政府也为中国企业的到来和发展积极提供有利政策。

再来看一下同样是处于发展中的中亚地区的市场,由于中亚国家机械加工工业的严重滞后和老化,中亚国家普遍存在着对进口机电产品的旺盛需求。在新疆通往中亚国家的各大口岸,出口机电产品的种类逐渐增多。除了以往出口的电视机、电冰箱等大宗机电产品外,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大型工业铲车、中巴客车及各类家电产品也陆续出现在出口机电产品行列中。据统计,在哈萨克斯坦每年的进口额中机电产品占到45%以

上,土库曼斯坦近十年来机电产品进口额占到了进口总额的40%以上,吉尔吉斯斯坦2003年机电产品进口占到该国进口总额的20%以上。机电产业成为这些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为了满足中西亚国家对机电产品的需求,我国曾于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次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举办机电产品博览会,此举被认为是我国机电企业拓展中西亚庞大市场的举措之一,这对拥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地域优势、价格优势的我国机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机遇。两次成功的异乡展览显示,家用电器、计算机、通讯器材、汽车和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农用机械、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等产品在中西亚都很受欢迎。青岛海信、广东TCL、沈阳华晨金杯、重庆力帆、三一重工等我国大型机电企业都借机在中西亚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8]。到2006年为止,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已经连续12年保持中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的地位。中西亚市场的巨大容量是促成这一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占有地利之便的新疆外经贸企业已经开始迅速抓住时机,以边境小额贸易、加工贸易、对外工程承包等多种方式拓展机电贸易业务,实现了对周边国家贸易在高基数上的大幅增长。

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然而由于我国出口的大多数机电产品加工程序低、技术含量少、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面对的只能是日益缩小的国际市场和日益下降的国际价格水平。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如果不加以改善,那么我国的机电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有限。再加上能源、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存在进一步升值的可能性,出口企业的利润被一再下压,竞争加剧。我国虽然跨入机电产品出口大国的行列,但是再面对着广阔的市场带来的无限商机的同时还必须接受层出不穷的挑战。

3.1 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缺乏粗放型增长难以为继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档次较低,尤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机电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不高。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例不到10%,而机电产品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以贴牌形式的加工贸易。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数字影碟机)生产大国,机电产品出口居第一位的一共有37种,但是由于我们并不拥有核心技术,无法分得更多的利润。2005年,作为中国DVD出口领头羊的广东省共出口DVD1.07亿台,其中以贴牌形式为国外品牌做加工贸易的产品为1.02亿台,占出口总量的95%[9]。

现阶段我国机电企业都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产品没有具体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创新能力不强;自有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多。另外,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因为缺乏法律意识,从而导致了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最为关键的是,我国虽已经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和DVD生产大国,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的企业无法分享到更多的利润。国内企业不得不将每部中国制造的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导致很大一部分利润流失。企业如果还对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置若罔闻,不加以重视。如果粗放型增长模式得不到根本性改变,我国企业将付出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也难以为继。

3.2 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机电产品成本上涨

近年来,国内外钢材、铝型材、锌、铜等金属材料和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以及燃油、煤、托运费等价格不断上涨。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中能源、资源密集型产品及粗加工产品仍占有较大比重,所以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能源电力供应紧张和国际油价大幅

上升等因素都导致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商品受影响较大,如手工具、小型家电、农用机械、机械基础件和电工器材等出口价格纷纷上升,尤其是产品中有色金属如锌、铜等成份比例占有量高些的,其涨幅更甚,大多都超过了30%。企业成本的增加,都促使企业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但是出口价格涨幅远不及原材料产品涨幅,这就使得企业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对机电产品影响之大,这主要是由于在机电行业的主要平均成本构成中,材料成本大体占总成本的六到七成,工资和管理费各占一成左右。因此在此情况下,材料价格的波动对机电工业的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影响颇大。尽管如此,各企业因为所生产的产品类型不一样,受原材料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越是精细、自动化程度高的产品,成本中钢材所占比例越小,而较为粗糙的框架产品,比例则较大。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机电产品大多都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机电行业的利润增长模式,大多数依然是靠市场旺盛需求下的规模经济的拉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的影响也就在所难免。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资源性和原材料性商品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机电产品出口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机电产品中计算机、通信设备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基本上都属于加工贸易,又多为外商投资企业所掌控,而传统制造业对原材料、能源、电力的依赖性较大,目前,原材料、能源和电力的供应很难实现根本改善,由此造成出口产品价格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利于出口的增长。

3.3 技术性贸易壁垒频发出口企业防不胜防

近年来,各国广泛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简称TBT)[10],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对进口的机电产品设立了严格的技术性能标准和机电产品的品质标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有限。因为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成本低,而发达国家面临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就会设置各种贸易壁垒来阻碍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欧盟2005年相继出台的《关于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ROHS)和《关于废弃电子与电气设备的指令》(WEEE)的“双绿指令”。ROHS指令[11]要求成员国从2006 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电气电子设备中不得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联苯(PBB)或聚溴二苯醚(PBDE)等六种有害物质。其管辖范围为除去医用设

[10]潘军.欧盟两项电器环保指令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年,第1期,P23~P26

备及监视和控制机械以外的其它8类设备。而WEEE指令[12]要求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电器和电子产品,这无疑这给中国企业向欧盟的产品出口又增加了一项不小的成本。而两项指令涉及10大类机电产品,具体来看,会冲击我国大家电、小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照明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自动售货设备等产品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这两项指令的规定已经明显增加了我国机电企业的制造成本和出口成本。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项旨在将环境因素考虑到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从耗能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开始采取行动的环保新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EUP)又接踵而至。该指令首次将生命周期理念引入产品设计环节,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后期处理这一整个周期内,对产品在每个环节提出环保要求,全方位监控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13]。由于该指令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影响力很大,而且该指令的出台不对技术细节做出规定,在执行时将具有极大的操作灵活性,因此EUP指令对企业而言,将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未来制造业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我国向机电产品出口强国的步伐迈进,我国所受到的冲击也会逐渐加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机电产品的全球化进程。尤其是那些具有比较优势机电产品,长期以来存在着出口量大且价格低的特点,而这恰恰造成了我国机电产品频繁招致倾销指控和技术贸易壁垒的最主要原因,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在巩固和拓展海外市场上屡屡受阻。据统计,200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共遭遇11起国外的反倾销、特保调查和保障措施等,涉案金额达3.2亿美元。随着机电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不平衡等问题的加剧,机电产品贸易摩擦将成为下一步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3.4 人民币屡屡升值出口成本有所增加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改革,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人民币汇率由钉住美元改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机制改革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4]。2%的升值幅度并没有对我国整体的机电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大企业都能应付,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而言,他们的金融风险、汇率风险意识淡薄,组织结构简单,没能采取有效的金融保险措施进行防范,直接遭受了这2%的汇兑损失。

虽然这次的人民币升值幅度很小,但是这里我们所要强调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个预期将有可能直接提高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如果企业没有采取应对措施,这一部分增加的成本就势必会使得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使得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2]孙敬水,朱简.我国机电产品如何跨越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经济纵横.2004 年,第3 期,P48~P49,P56

[13]以上资料均来自中国机械网欧盟EUP指令冲击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006年9月5日

被弱化。特别是对一些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又薄的产品而言,成本的增加将会直接导致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减弱,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弱化。这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将降低产品出口竞争力,而收到的外币相对贬值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企业成本。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手工工具、五金工具、电力工具、消费电子类产品、家电产品、数据处理设备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冲击最大。因为这部分产品依赖的往往是低廉劳动力支撑的低价优势对汇率波动比较敏感,汇率的波动很容易产生出口替代,流失客户及市场,使产品受到直接冲击,从而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出口自主品牌占比重较大的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因出口时间跨度长、资金占有量大和收汇周期长而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大量未收汇资金将受到损失。人民币升值强调的是一个预期结果,每次的升值幅度都不大,但是这样潜移默化的结果如果得不到企业的重视,那么企业就将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要保持持续上涨的出口利润,就必须要想办法自己消化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发展建议.doc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1) 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1) (一)出口快速稳定增长 (1) (二)出口商品结构明显改善 (2) (三)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 (2) 二、现阶段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 (一)自身主观方面 (3) (二)客观方面 (5) 三、促进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 (8) (一)建立服务型政府 (8)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9) (三)企业应积极应对 (10) 四、结语 (11) 致谢 (13)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额也正在稳步和快速的增长,机电产业已成为了我国工业与外贸支柱型的产业。尤其是以加工贸易方式来出口机电产品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我国的机电产业起点较低和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在比较的优势理论指导中,逐渐的形成了以中低档的技术和劳动力较密集型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为主导现状,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本文重点的分析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业;支柱产业; 一、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我国的机电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型的产业,其中涉及了机械和电子及汽车与轻工等很多个行业,我国目前生产厂家高达40万家左右,一直以来,我国的机电产业受着国家的政策和重点的扶持与保护,尤其是这些年来发展的比较迅速,其市场前景非常好,近些年来,我国的机电工业取得了非常快速和稳定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一)出口快速稳定增长 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总额正在逐年稳步的上升,到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高达3234亿美元,已位居世界机电出口的第三位,和前二强差距正在逐步的缩小,我国已成为了世界机电出口的大国,机电产品也就成为了我国出口创汇重点的项目,除了2008年受到的全球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的增长速度在大幅的下降之外,增长的速度还是保持在了上升的态势,后两年的机电产品出口恶的增长速度高达40%以上,在全球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了 10%,仅次于德国与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位,迈入了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大国行列。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和问题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和问题 摘要:本文从研究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形式和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优势方面,在努力保持优势的同时,同时也注意到我国机电产品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的优势不再显著,本文将对机电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机电产品出口优势问题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机电产品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导产业,也是衡量一国参与国际分工能力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国际市场最大的行业之一,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扩大机电产品出口作为经济发展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从总体上看,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和世界贸易增长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一直是机电产品出口的大国,“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九五”的3.4%升至8.5%,出口总额突破12500亿美元。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5494.2亿美元,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净增额1226.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增量的59.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6.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超过日本,上升到世界第三。 我国机电产品历经10多年的磨练,根据我国发展的自身情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拥有一批产量、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机电产品,如电视机、DVD视盘机、移动电话、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空调机、集装箱、光学元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一大批机电产品出口额均居全球首位。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如汽车及零部件、数控机床等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产品。成本优势是我们这样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优势。低成本的优势牢牢吸引住了西方那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眼球。而对于那些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

RR/04/04 CFEF研究报告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 陈振锋吴莹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RR/04/04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2004年6月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统计分析1 陈振锋2,3,吴莹2,3,汪寿阳2,3 2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北京100039 【摘要】机电产品进出口是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竞争的一个主要指标,而机电产业则是国际贸易及国际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导产业。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机电产品最近几年在进出口总量、分类结构变化以及贸易平衡状况,来考察机电产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以及对中国贸易平衡的作用。在分析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Abstract】The 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a country or a region, the volume of its import and export is a major indicator of its involvement in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trade and competi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 series of key issues including the aggregate trade volumes, the changes on commodity composition and the trade balance, with the aim of shedding some lights on how important the foreign trade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s and how it should be supported. 【关键词】机电产品贸易平衡进出口 一、引言 机电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的主要行业。机电产品的出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机电产品本身性质来看,它属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它的生产对我国总体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从机电产品进出口在总进出口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如表1所示,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自2002年起已经超过了50%,其中2003年机电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54.51%,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1.88%,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3.16%,由此可见机电产品的高额出口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的贸易盈余和外汇储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机电产品的进口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国内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资料;从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速度来看,机电产品的贸易一直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就最近几个月而言,2004年第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6.8%,进口比上年同期增长42.1%,而同期的进口和出口比上年同期的增长率分别为42.3%和34.1%,可见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总出口的增长速度。 无论从机电产品本身的性质还是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量以及增长上都可以看到,机电产品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机电产品进出口的考查对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进行、优化贸易产品结构以及带动经济增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2004年前四个月的海关统计表明,我国在连续十几年来首次在第一季度出现84.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其 1本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商务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汪寿阳,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教案资料

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三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经济学院院系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学生姓名张厚学号 B08181048 指导教师 李佳职称讲师指导教师工作单位三江学院起讫日期2011.12-2012.5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江苏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在江苏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 位对本省的总出口、技术进步、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和出口结构优化、人员就业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然而江苏机电产品出口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核心技术缺乏、研发投入不足、国际贸易保护的阻碍等。因此研究和探索江苏机电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寻求进一步促进江苏 省机电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江苏外贸的增 长和经济的发展。虽然江苏机电产品在整体上的国际竞争力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但不容忽视的是江苏机电产品出 口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市场集中度过高、机电类产品国际竞争力差距悬殊等问题。因此研究江苏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找到进一步 提升江苏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从而为江苏经济又好 又快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关键词江苏机电产品国际贸易优化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globalization the export of Jiangs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s products maintains quick increase and take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affects the general export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iqu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ufa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and so 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nuclear technique and finance the hin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 Thus it can improve the increase of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Jiangsu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s industry by researching the actuality and effect factor. Though the tendency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Jiangs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seems to go to up on the whole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and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such as over-dependence on processing trade high rat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conspicuous dif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broad head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Jiangs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is helpful in seeking measur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n in the service

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467991.html, 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畅孝柳高倩倩 来源:《商情》2018年第02期 【摘要】在消费者品牌观念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除了要保证出口产品的高质量外,还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独特的文化,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对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的调研。分析机电出口企业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河南省机电出口产品企业品牌建设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品牌建设发展,提高河南省机电产品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 1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河南省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伴随着市场准入制度的进一步放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两个市场基本实现接轨,河南省机电企业取得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河南省机电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1.1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对于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来说。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是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河南省机电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的技术,所以科技含量高的机电产品出口不多。另外,随着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因为缺乏法律意识。从而导致了省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最为关键的是,河南省虽已经成为世界彩电、计算机、手机等机电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的企业无法分享到更多的利润。 1.2出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企业有进出口业务记录的为4700家左右,但是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却只有两家,富士康和安钢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15年,河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值189 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其中与手 机产业链相关的机电产品进出口值占2015年全省机电产品出口值的五成以上。这与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预测。未来三到五年,全球手机的生产制造有一半是由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完成的。 2河南省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2.1高级专业人才不足。对于河南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来说有两类关键性人才,分别是是技术型人才和外贸型人才。而以河南省的工资水平以及发展水平,对于大型机电企业而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创新本质上来源与

外汇倾销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外汇倾销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1994年以前,我国先后实行了固定汇率制和双轨汇率制。1994年启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市场价格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盯住单一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8.3的水平。2003年,国际社会强烈呼吁人民币升值,随后国内外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论战不断升级。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此后,人民币开始缓慢升值。2008年7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重返盯住美元机制。2010年6月,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和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人民币再次开始了“弹性之旅”,总体上看,人民币呈不断升值态势。然而,不断升值的人民币对我国外贸有何影响,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 我国近些年始终保持高额的贸易顺差,自2009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从2万亿美元增至目前的3万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带来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又对人民币形成了升值压力,从其影响效果来看,贸易顺差的出现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当国际贸易使得外汇储备和外汇支出现供需不平衡时,必将引起外汇贬值,导致本国货币升值。 机电产业是我国外贸的支柱产业,1995年机电产品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到2010年已连续16年稳居出口商品首位。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以1.59万亿美元的贸易额和9334亿美元的出口额双双位居世界第一。人民币升值可有力地促进国内机电行业中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全球经济的衰退形成反差,这种差异促使外汇在经济不景气、贬值压力横生的状况下价格逐渐下跌,从而诱发人民币升值。这种变化必将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长期作为进出口龙头的机电产品,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尤为突出。 我国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应该根据汇率变化,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同时加固企业发展根基,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实现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系部:商学院 年级: 2010级 专业:国际贸易实务 学生姓名:袁庆雯 学号: 1004053224 指导老师:沈虹职称:讲师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 (2) (一)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2) (二)江苏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3) (三)江苏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对外贸易方式 (3) (四)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优势 (3) 二、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4) (一)欠缺自主出口品牌 (4) (二)欧美技术性贸易壁垒 (4) (三)人民币屡屡升值,出口成本有所增加 ............. ..(5) 三、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对策 .. (6) (一)加大创新力度,建立自主创新品牌 (6) (二)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6) 1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7) 2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逼迫产业升级 (7) 3政府积极推动江苏省的标准化工作 (7) 4企业自身积极应对 (7) (三)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浅析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 对策 【摘要】 机电产品行业是国际市场最大的行业之一,工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扩大机电产品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在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虽有起伏,但从总体上看,一直是以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和世界贸易增长的速度发展,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电产品作为江苏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机电产品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市场挑战。本文以我国江苏省对外出口机电产品为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针对江苏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积极有效的策略来促进江苏省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江苏,机电产品,出口 【Abstrac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rade is one of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dustrial countries and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regard the expansion of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trade as a key strategic objective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though there exists fluctuation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but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playing more and more siginificant rol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activities with the developing speed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wth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As the first major category of jiangsu's export commodities,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re confronted with increasingly tough challenge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This paper, taking the exports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ims at key issues of the exports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xport trade of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Jiangsu;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export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机电产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机电产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 意见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鲁政办发[2009]17号 【发布部门】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03.17 【实施日期】2009.03.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机电产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意见 (鲁政办发〔2009〕17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决策部署,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经省政府同意,现就促进我省机电产品进出口稳定增长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落实好扶持机电产品进出口的各项政策 1.抓住国家提高退税率、实施增值税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投入带来的机遇,围绕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进一步推动机电企业强化技术进步,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实现机电产品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

2.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国家现有的促进机电产品进出口各项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调整资金、进口贴息资金,做好有关项目的申报及推进工作,重点支持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设备引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规模,提高出口质量。 二、积极推进机电产品结构调整 3.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抓住国家和省里制定十大行业振兴规划的机遇,推进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家电、汽车、船舶、电力设备、石油装备等出口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汽车、船舶出口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建设,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机电产品出口,完善机电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出口结构优化升级。 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以计算机及通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努力掌握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广泛利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机电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5.积极扩大成套设备出口。立足我省机电工业体系完备、成套能力突出的优势,结合海外工程承包项目、企业境外办厂,推动以大型锻压设备、发电设备、石油勘探

苏州市机电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苏州市机电产品出口状况分析 摘要:2006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5494.2亿美元,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3.3 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幅的 1.5个百分点;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56.7%,提高0.7个百分点;出口净增额1226.7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增量的59.2%,拉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16.1个百分点。当年的顺差更是达到了1216.6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的69.12%。无疑成为顺差的主要力量。江苏省的机电产品出口实际额位于广东之后,位列全国第二,06年实际出口额1114.25亿美元[1],而苏州市占到了其中的65.8%。可以说在06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2006年也是苏州市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较好成绩较好的一年,诸如出现了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量首次高于加工贸易,出口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产品科技含量有所提高等好的迹象,但同时也不得不清楚的认识到我市机电产品还存在很多诸如外商所占比例过大,加工贸易比例仍然占据主导,品牌意识不够等不足,如何正确看待我市机电产品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品牌建设,从而使我市乃至全国的机电产品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问题,优势,解决方法 Abstract:The whole national’s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export was $54,942 million in 2006, which increase 28.7%. The amplitude decreased 3.3% comparing corresponding period, but which still was 1.5%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the proportion moved up to 56.7% of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the net added-quantum of export was $12,267 million, which took up 59.2% of the total incr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and made a increment of 16.1% in the whole national export of foreign trade. What’s more, the favorable balance came up to$12,166 million that year, which took up 69.12% of the total $17,747 million in the whole national trade favorable balance. It is no doubt it had become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whole national trade favorable balance. The real quantum export of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Jiangsu took the second place in the country following the Guangdong. In 2006, the real quantum export was $11,142,5 million and Suzhou took up 65.8% of it. It was fact that Suzhou got a good achievement in 2006, and this year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eleventh Five Year Plan of Suzhou, it was also the year that we got the good achievement in realizing the change of the increasing way of import and export in the foreign trade, taking some good phenomenon for example, the added-quantum of common trade was higher than processing trad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export was changing in the some extent and the cont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ducts was improving. However, it cannot but to recognize clearly that there were still much lack of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for example, the overlarge proportion of the foreign companies, the processing trade proportion still taking the leading place and the week-consciousness of trademark. How to tre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rightly on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arising some corresponding ways to solve,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the trademark, sequentially leading the machine and electricity products in Suzhou or even the whole country to right way to develop. Keywords:Problem,Advantage,Resolvent

国家鼓励机电产品进出口有关政策

国家鼓励机电产品进出口有关政策 MANAGEMENT管理视野 国家鼓励机电产品进出口有关政策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机分会秘书长张晓宁/文 创立宽松有序的进出口经营环境 1.放宽企业进出口权审批条件.逐步实行进出口企业 蓥记制. 2.适当放开机电自营出口企业的经营范围.对年自营 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机电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 适当放开经营范围,允许其经营同类相关产品和成立独立的 有限责任进出口公司,对有出口成套设备能力的企业和企业 集团赋予工程承包权和劳务出口权. 3.简化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人受出固审批手续.对机电 产品出口企业商务,技术,售后服务和反倾销应诉人员出国 审批,实行每年备案一次,全年有效的办法.赋予符合条件的 重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一定的外事审批权. 4.简化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境外建点设厂审批手续和外 汇审批程序. 5.为维护大型单机和成套设备对外投(议)标正常秩 序,中固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按照维护固寐整体利盖,保护 市场开拓者合珐权益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固对外贸 易珐>和<成套设备和单机对外投标协调管理办珐>,制订了 (实施细则),并按此进行协调.有关企业必须服从商会的协 调意见,违者要给予处罚.有关银行和出口信贷保险机构按 信贷,保险原则和协调意见提供信贷,保险支持. 6.为建立正常出口秩序,维护进出口商的利益,加强行 业自律,互律机制,陆续成立了出口产品行业组织.由行业组

织制定同行协议,对出口秩序混乱的产品实行出口合同海关予核签章管理. 7.进出口许可证将在入世后五年内逐步取消:进口关 税大幅度削减. 8.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 争产品适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威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固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形式. 9.鼓励和督促企业参加固外反倾销案件应诉,本着"谁 应诉谁受益"的原则.对应诉企业给予优惠和便利,对应参加应诉而不应诉的企业给予处罚. 1O.推行出口质量许可证管理.对一些机电产品(包括 拖拉机,柴油机)出口前要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取得出口质量许可证才能出口.目前为建立科学,有效,方便的机电产品检验体制,国家实施了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分类检验管理.对 获得国家优质品牌的机电产品可以申请免检或抽检. l1.优质名牌产品可以申请实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12.海关对出口企业实施分奥管理.对产品好,信誉高 的出口企业给予快速通关的便利条件. l3.2003年lO月1日执行对出口企业的收汇核销实现 分类管理,在保留原逐笔核销方式基础上,新增了批次核销 和自动核销方式. l4.开展出口产品固际认证工作.政府部门要做好我国 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通过产品国际安全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以及环保认证的规划,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所需的认证费用给予适当支持,力争实现所有重点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通过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保认证;积极推动机电产品出口企业获得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认证机构的产品安全等认证.

辽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

辽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电产品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机电产品的新形势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辽宁地区作为案例,对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及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与论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从出口规模、出口结构、出口市场三个方面分析了辽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并从出口规模较大但实力不强、出口品牌较多但自主较少、销售较广但营销创新不足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等方面对辽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就如何提升辽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制定出口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推动出口加工区跨越式发展、支持出口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促进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引导企业实施出口组合策略、大力培养出口专业人才队伍等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推动辽宁机电产品出口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宁省;机电产品;出口情况

ABSTRACT High tech industry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especially in our country is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new situation,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 showing a good trend, but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high-tech products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and nee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n this pap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s a case, to enhance the export of high-tech products and i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ituation is studied thoroughly and systematically. Firstly,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related concepts are summarized; and then analyzes the Pearl River Pearl River Delta three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 situ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export scale, export structure, export market and export from large scale but the strength is not strong, but more independent export brands, sales less wide but lack of marketing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n from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weaknesses,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external threa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WOT analysis the Pearl River Delta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products; finally, how to improve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produc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x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mote the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cross type development, support export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more optimized, guid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export portfolio strategy, vigorously develop the export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and other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promote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high-tech products export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Key words: Liaoning Provinc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s; Export situation

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一些主要的贸易指标,例如发展规模,产品流向,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等对山东省机电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继而选用三个主要的竞争力指标,例如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市场占有率指数,对于山东机电产品出口进行定量分析,认识目前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现状。 关键字: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 引言: 近年来机电贸易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产品,各个国家机电产品发展的水平与规模以及其出口在一个国家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直接反映该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标志。2006年全球机电产品出口总计约5.5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为47.2%。2010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1.59万亿美元,超出同期全球平均增幅12.4个百分点,并首次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机电贸易额的12.4%,高出第二位的美国0.9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形式下,全国各省机电产业也是蓬勃发展。当然,山东省的机电出口在绝对值上和我国机电大省广东,上海,江苏等相比相差甚远。据海关统计,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进出口5862.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进口2265.5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口的59.4%,增长10.3%;出口3597.1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的67.6%,同比增长14%。而同期山东省机电进出口总额只有776.1亿美元,只占广东省进出口总额的13%左右,其中出口508.3亿美元,占广东省机电出口的14%左右,进口267.8亿美元,占同期广东省机电进口额的比重将近12%。但是近年来山东省机电出口保持不错的增长,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对于山东省的外贸出口以及经济增长起到巨大拉动作用。因此对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以及出口竞争力分析,对提高其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拉动山东省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一)山东省机电出口的现状 1、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的规模 根据山东省经济年鉴,近几年,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额不断增长,2008年出口384.3亿美元,占到山东省出口总额的41.25%。2009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出现小幅下滑,为341.7亿美元,但是其占山东省出口总额的比例不降反升,达到44.98%,说明和其他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出口额下滑是相对小的。经济危机后的2010年,山东机电出口额又增长到450.7亿美元,增幅达到32%,高于机电大省广东26%的增速将近6个百分点。2011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508.亿美元。最近几年,山东机电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的份额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产品,对山东省的经济拉动作用巨大。2009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2.9%,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出口的贡献率达68.5%;机电产品进口占全省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35.9%,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0年1月份,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完成49.4亿美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出口30.6亿美元,增长31.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2.6%,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1.5%。 2、山东机电产品出口的贸易方式 总的来说,山东省机电出口以加工贸易为主,但是一般贸易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加工贸易,即一般贸易占比有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山东省机电出口一般贸易79.7亿美元,增长36.1%,占出口总额的34%左右;加工贸易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13.3%,占出口总额的62%;对外承包工程出口10.5亿美元,增长16.6%。2011年前10个月,一般贸易出口143亿美元,增长36.3%,占机电出口比例为36%左右,加工贸易出口251.5亿美元,增长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