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邱玉婷

燕子专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人们奉献爱心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并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之前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燕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我们来看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

二、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4)辨析多音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并交流识字方法。(请小组读、带读)

②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放声朗读,要求把音读准。)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③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2、检查:再读课文

①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②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③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

④纠正读音后再次朗读。

四、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这是什么?什么是专列?这辆列车是给谁坐的?

(1)、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2 、第2自然段: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3 、第3自然段:谁在乎小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天气非常冷,比中国南方的冬天冷多了,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做什么?

(顶着、踏着、冒着——说明寻找燕子的辛苦)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焦急得四处寻找燕子。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在乎!)

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生:爱)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 、第4自然段:

(1)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2)那贝蒂在乎的是什么?(燕子)

(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你们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神情,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从贝蒂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地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写下想对贝蒂说的话。

5. 第5自然段: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5分钟)

爱心卡: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向谁致谢,大声地说出来吧!(请学生读

一读自己写的爱心卡)让黑板成为燕子和人类的爱心桥梁,把你的爱心卡贴上去吧!(学生上台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先写完的小燕子率先站起来朗读爱心卡,贴爱心卡,陆陆续续的所有的小燕子都上台读爱心卡,贴爱心卡。教室内热情洋溢,黑板上五彩缤纷。

请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代表人类也为你们燕子们送上一份爱心卡,好吗?(师读爱心卡)“小燕子们,爱,是相互的,爱是彼此关怀,彼此牵挂,让我们都来做爱的小天使!”(师贴爱心卡)

五、导入故事,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再读一个发生在我们中国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养鹤的姑娘叫徐秀娟,在江苏盐城养鹤,她是为了找两只挣脱绳子飞走的丹顶鹤不幸沉入河底牺牲了。是的,同学们,为了拯救两只走失的丹顶鹤,(音乐缓缓响起)娟子她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父母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娟子就这样走了。那一天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娟子送行。当时的时候,那一天出现了日全食,人们在哭泣,太阳在哭泣,连丹顶鹤也在哭泣!然而,由娟子在黄海滩涂奏响的那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奏鸣曲,已响彻云天,响彻大地,飞越海洋,飞越高山,久久地,久久地,在人们的心坎里回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感人的歌曲。

(音乐响起:“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六、小结

“动物是人类的近亲。”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七、布置作业

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推荐读物:《趣味动物小百科》(这本书讲了许多世界上稀有动物的一些趣味故事,讲了它们的生活习惯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如果我问你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血液是蓝色的动物?我想你一定回答没有。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世界上有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

板书:

燕子专列

燕子感激人类

救护板画一只燕子于黑板正中央

《6燕子专列》(郝静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6燕子专列》(郝静静)【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恶劣的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燕子专列 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有一列特殊的火车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 象?(板书) 师:特殊的反义词是? 生:普通 师:说说这列火车它特殊在哪?(生回答,师随机贴图片) 师:所以人们把这列火车叫做燕子专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首先我们来 巩固一下本课中的词语。 出示词语:

专列欧洲瑞士舒适空调 启程特殊麻烦骤 降气温 疲劳政府温暖救 护友情 致谢成千上万饥寒交迫 (1)、指名读 (2)、男女生读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 1、面对这一列特殊的火车和这批特殊的客人,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问号,(课件出示):燕子在瑞士究竟遇到了什么特殊的情况,它才会坐上这列特殊的火车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语。 生汇报: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长途跋涉 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教师随机板书) (1)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2)说说“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3)是怎样的麻烦让燕子们“濒临死亡”呢?我们可结合这些词语的意思在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燕子专列》同步练习A卷_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燕子专列》 同步练习A卷_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燕子专列》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23题; 共150分) 1. (6分)我会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空调列车________的地方________的客人________的燕子________的大雪________的山路2. (8分)给多音字组词。 调:diào________tiáo________降:jiàng________xiáng________ 行:xíng________háng________几:jǐ________jī ________ 3. (10分)按课文《燕子专列》内容填空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________,冒着________,顶着________,踏着________,四处寻找________。列车________。载着________,带着________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________,仿佛________。 4. (8分)看拼音,写词语。 ōu zhōu ruì shì shū shì kōng tiá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àizhe chūn hán liào qiào pí láo bá sh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讲述________的故事,以“________”为主线来贯穿课文,增强保护________、爱护________的意识。 6. (4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突然、急速下降的意思。________ ②快要死亡了。________ ③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________ ④公开要求大众的支持。________ 7. (2分)选择题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温柔)________的伞,我会永远(怜惜珍惜)________它,爱护它。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三年级语文:6、燕子专列(教学方案)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三年级语文:6、燕子专列(教学 方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三年级语文:6、燕子专列(教学方案) 这是一篇讲述人和燕子之间的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一看到课题,“燕子专列”就觉得这样的课题非常独特,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小小的燕子居然还要乘坐专列,享受了特殊级的待遇,人们把燕子当作贵宾来对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超越同类的真诚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把握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地领悟到人和动物之间毫无功利的朴素的感情,让学生走近课文,走进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将会是我设计这一篇课文的主旨。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饥寒交迫”等词语。积累文中大量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的主题,增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对比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看一组动物和人类和平相处,充满温馨之情的图片。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欣喜。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燕子专列》教案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通过优美的语言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表现了“爱护周围环境”的主题,是一篇人文情性较浓的文章。因此,我在设计时,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和“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的学段目标,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喳”地叫着,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 还记得在第一单元《燕子》一课中,怎样描述的燕子的?(一身乌黑的羽毛……) 2、质疑课题。 燕子是一种候鸟,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扫除字词障碍。 师:请大家按照下面的阅读要求,认认真真地读课文,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出示阅读要求: 一、根据音节读准生字字音;二、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三、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教师座间巡视,个别指导、答疑 2、等学生充分学习后,教师逐项检查,予以纠正落实 第一步,出示课后不带音节的生字,抽生认读,开火车巩固;

燕子专列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课 6 燕子专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本文选材视角和叙事顺序较为独特。首先,“燕子专列”这个题目即给人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怎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作者这样独特的视角激起读者疑惑,引发阅读的兴趣。本篇课文没有采用平常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此外,本文还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 学习目标 一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饿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饿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饿意识。 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饿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教师:制作课件。查找一张春景图片,导入新课。在出示课本插图时加入风声的音乐。结尾处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 教学程序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燕子专列》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6课《燕子专列》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58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1)“厢”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组词_______。 (2)“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组词_______。 2. (4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讲述_______的故事,以“_______”为主线来贯穿课文,增强保 护_______、爱护_______的意识。 3. (8分)拼一拼,写一写。 ōu zhōu ruì shìs hū fu qǐ chéng tè shū zhèng fǔjiù hùzhòu rán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 (5分)一字组多词。 坚———————— 播———————— 救———————— 5. (8分)按课文《燕子专列》原文填空。

①居民们_______走出家门,_______料峭的春寒,_______满天飞舞的大雪,_______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贝蒂的脸冻得_______,手冻得_______,但她一点儿也_______。 6. (4分)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列车开动了。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使向远方。_______ _______ ②燕子是后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_______ _______ 7. (4分)选择合适的语气词填空。 唉咦噢呀 ①_______,下雨了。 ②_______,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③_______,变成了树真麻烦。 ④_______,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8. (16分)比一比,再组词。 暇_______ 拔_______ 亭_______ 谙_______ 瑕_______ 拨_______ 庭_______ 暗_______ 棉_______ 稍_______ 据_______ 财_______ 绵_______ 梢_______ 剧_______ 材_______ 9. (8分)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排_______ 稞_______ 涔_______ 虚_______ 徘_______ 裸_______ 吟_______ 虑_______ 10. (8分)看拼音,写词语。

燕子专列教案及反思

校级公开课《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平果五小邓肖英 学习目标: 1.会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想象,在朗读感悟中学会表达。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爱鸟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恶劣环境的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课件1:课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你现在还认识他们吗? 2.复习生字词。(课件2)当读到这个词语,是不是感觉到特别冷?第三组词写的是什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燕子的处境,你们应

该读出同情和担忧来。 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3:重点词语。指名读。 4、了解燕子处境。 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哪些麻烦?(板书:危急) 巨大的麻烦……不但忍受……还遭受…… 二、围绕“爱”,精读探究。 (一)政府的关爱。 1.找句子:面对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瑞士政府是怎样行动的? 2.读句子。 3. 理解呼吁。 (1)(课件3)出示句子,质疑:“呼吁”这个词怎么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在课文中,政府为什么要呼吁人们?政府想通过呼吁达到什么目的? (3)如果你是广播电台播音员,你就是政府代言人,你怎样把这则消息告诉给当地的居民? 同桌交流,要求:呼吁时讲清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要求居民怎么做?送往哪里? 汇报:预设:指导说:如果说得再简洁些更好。说之前,把自己急切的感情融入进去,就更有感染力了。 (二)体会人们对燕子的爱。 1.听到广播的呼吁后,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2.默读课文,画出人们寻找燕子的句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找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教案6 燕子专列

6燕子专列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1.搜集资料,对瑞士和燕子有所了解。 2.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燕子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燕子专列)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为燕子开专列?为什么用专列送燕子? 3释疑。(“专列”就是专门的列车。“燕子专列”就是专门为燕子而开的列车。)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认读词语。 2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2)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改进书写。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带着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瑞士的居民热心救护冻僵的燕子,瑞士政府用专列护送燕子回南方的事。) 2课文分几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列舒适、漂亮的空调列车正准备护送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写瑞士政府用专列送燕子的原因以及政府与人们的行动。 第三部分(5自然段):写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第二课时 一、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教师:瑞士政府为什么开设燕子专列,护送燕子回到温暖的地方呢?人们为了救助燕子采取了哪些措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主解疑,感悟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①这是一列什么样的列车? (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 ②“他们送的是一些……燕子”,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燕子专列课文]《燕子专列》优秀教案三篇

[燕子专列课文]《燕子专列》优秀教案三篇【--教学工作总结】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 2 )周第(6)节总(13 ) 一、复习交流 1、背诵第一课《燕子》 师: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 多媒体出示: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 __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

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 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5、归类结合 (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三年级邱玉婷 燕子专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人们奉献爱心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并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之前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燕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我们来看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 二、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4)辨析多音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并交流识字方法。(请小组读、带读) ②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放声朗读,要求把音读准。)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③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2、检查:再读课文 ①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②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③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请读错的人再来读。)一起读。 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 ④纠正读音后再次朗读。 四、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这是什么?什么是专列?这辆列车是给谁坐的? (1)、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2 、第2自然段: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3 、第3自然段:谁在乎小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天气非常冷,比中国南方的冬天冷多了,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做什么? (顶着、踏着、冒着——说明寻找燕子的辛苦)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焦急得四处寻找燕子。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在乎!)

燕子专列课文 《燕子专列》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抓住文中的关键词,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使学生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找出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燕子做了哪些事情,明确他们这样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人们对燕子的爱,从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感受燕子所面临的处境,围绕“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这些问题,认真研读,领悟课文表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燕子遇到困难,人们用专列把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 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燕子人类(板书) 二、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燕子到底遇到什么麻烦?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 气温聚降,风雪不休――冷 长途跋涉,非常疲惫――累 找不到食物――饿

指导朗读。 燕子又冷、又累、又饿,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谁说说“濒临死亡”是什么意思? 生:(略) 这是多么凄惨、多么悲凉啊!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分各种形式读,老师适时评价、指导朗读2自然段) 师生合作读2自然段,从而导出瑞士政府决定用火车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为什么说瑞士政府做出这个决定了不起?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燕子做了哪些事情?政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 分组讨论。 政府得花费大量的人物、物力、财力,克服许多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才能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他们真了不起。人类要保护好燕子、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 三、感悟第3自然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燕子专列同步练习题、二上语文第一单元卷

6、燕子专列 一、拼一拼,写一写。 ōu zhōu shūshìpíláo qǐchéng ()()()() tèshū cháng tú zhòu jiàng kōng tiáo ()()()() 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张()一位()一座() 一只()一片()一个() 三、仔细区分,组成词语写下来。相信细心的你一定行. 殊()步()救()跋() 珠()涉()球()拔()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特别-----()疲劳-----() 温暖-----()舒适-----()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纷纷顶着冒着踏着四处 1、听到消息后,居民们()走出家门,()料峭的春寒,()的大雪,()冻得坚硬的山路,()冻僵的燕子。 六、照样子,写一写。 例: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但我仍然坚持跑步。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改期举行。 2、如果(),()就()。 六、阅读 蚂蚁 在我家的梧桐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蚂蚁窝,里面著者许多可爱的小蚂蚁。我平时最爱观察它们,我可喜欢它们啦。 它们十分团结,瞧,它们发现了一条大虫,不一会儿就把虫子包围了,这个庞然大物怎么搬得走呢?不用着急,小蚂蚁自有办法。它们有的抱虫子的腿,有的扛虫子的身体,还有的站在虫子的身上,似乎在帮伙伴们鼓劲。不一会儿,就把虫子搬进了窝。 啊!这些小精灵是多么可爱啊!它们齐心协力,团结友爱,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丰盛的食物。 1、想一想,填一填。 可爱的()丰盛的()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丰盛() 鼓劲()友爱() 3、找出短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 句子:: 词语: 4、第二段有()句话组成。主要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5、说说你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二年级语文上册 燕子专列 1教案 冀教版

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由本课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用爱心与真情,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理解由本课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用爱心与真情,关爱人类共有的家园。 教学过程 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老师有一份小礼物,就放在你们桌上,打开看看。(小燕子的不干胶)它可是有魔力的,快把它贴在胸前,你就会变成一只小燕子。(学生迫不及待地贴好小燕子,欣喜地挥动手臂做燕子飞行的动作。) 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 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 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大多数小燕子最想向小贝蒂致谢。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自读、体会。(第四自然段) 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 交流“为什么最想向小贝蒂致谢”,学生自由发言时谈到哪句话(哪个词),大家就都来读、体会,教师相机点拨。 (1)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小贝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找我们,要找到我们容易吗?学生由此体会到小贝蒂找得很艰难,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有了这样的体会,再读这句话就动情多了。 (2)学生很容易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一天有多长?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通过抽读、自读、范读及互相评价,以读带讲,以评带导,使学生读好这句话。适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朗读,如将“一点也不在乎”读得轻慢,或者快速读。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3.看图想象 (1)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配乐),瞧,那天,我就是这样被小贝蒂救了的。天,冷极了,当我躲在岩缝里瑟瑟发抖时,突然听到了……风,吼叫着,我和妈妈依偎着,哆嗦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优 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专列教案和板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二、自读自悟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3?交流。(1)课文主要讲了一什么事?(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3)交流自己的体

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四、指导朗读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1)自己练习讲一讲。(2)指名说一说。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五、抄写生字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2?指导书写。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吉春亚老师教学实录及精品课件 (上下)范文

吉春亚老师1——6年级教学实录和精品课件(分年级)吉老师课堂“扎实、灵动,充满语文味”。执教1——6年级多轮,熟悉各个教学版本教材,对人教版教材如数家珍。98年开始课堂就有影随弟子——来自浙江、江苏、广州、新疆、湖北、河南、河北等全国各地,最多的一个学期带有8位弟子,几乎每天都有一节开放课。我们征求了吉老师的同意,将其的教学创意开发成我公司的文化产品。具体着手根据课堂录音、视频和吉老师提供的简易PPT整理实录和美化时才知道这是一件非常繁重的工作。吉老师也会抽空指导我们。吉老师的课有三类:一类是家常式公开课,一类是对外接待公开课;一类是大赛公开课,适合不同老师的需要。我们的课件制作也有不同层次(文字实录,ppt,动态场景,汉字书写笔顺,各类音乐和音效,有的增加了flsh 电影剪辑录音等) 按照年级,把已经整理好的实录和教学PPT课件目录如下,您可以联系我们的QQ号、和,希望有很多的课能满足您的教学需要。 一年级(上) 1.《小小竹排画中游》 2.《画》 3 《雨点儿》 4《四季》 5 《那座房子最漂亮》 6《阳光》 7. 《一去二三里》 8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9《自己去吧》 10.《静夜思》 11《小松鼠找花生》 12 <<爷爷和小树>> 13《借生日》 14. 《操场上》 15. 《雪地里的小画家》16. 《小小的船》 17《比一比》识字二 18. <<日月明>>(识字)19.《比尾巴》(识字课)20. 《小熊住山洞》21、《菜园里》22.《我多想去看看》23《影子》24《平平搭积木》25《雪孩子》26《识字2(商品)》 一年级(下) 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3.《村居》4.《看电视》5.《胖胖的小手》6.《棉鞋里的阳光》7.《月亮的心愿》8.《两只鸟蛋》9 《松鼠和松果》10、《美丽的小路》11.《失物招领》13《所见》 14.《小池>> 15.《荷叶圆圆》16《夏夜多美》17.《要下雨了》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1《称象》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画家乡》24.《棉花姑娘》25《小白兔和小灰兔》26.《识字8》27《识字一》28《识字2》29.《识字3》30《识字4》31《两只小狮子》32《小伙伴》33《识字5》34《识字5》34《识字6》 35《识字7》36《手捧空花盆的孩子》37《兰兰过桥》38《火车的故事》39《小蝌蚪找妈妈》40《地球爷爷的手》 二年级(上)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学设 计(示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示范文 本) 设计理念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流程 一、置境设疑,诱发阅读动机 1.创设情景:多媒体呈现站台上人头攒动,与正待启程的列车挥手告别的画面。

2.质疑:随着汽笛一声长鸣,老师娓娓道来—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略停)相信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答案吧。 (通过设问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快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六课――燕子专列(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让我们边读边想,比比谁的答案最正确。 (学生快速扫瞄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汇报 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根据学情引导,要求学生先具体讲讲,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反之亦可。 (阅读心理学讲,阅读应该是先由整体到局部,然后再由局部到整体。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能为局部感知作好认知与情感上的铺垫。引导学生先具体讲后概括讲既是整体感知内容的需要,

燕子专列教案及反思

校级公开课《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会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探究,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想象,在朗读感悟中学会表达。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爱鸟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恶劣环境的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课件1:课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理解了很多生字朋友,你现在还理解他们吗? 2.复习生字词。(课件2)当读到这个词语,是不是感觉到特别冷?第三组词写的是什么?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燕子的处境,你们应该读出同情和担忧来。

3.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课件3:重点词语。指名读。 4、了解燕子处境。 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哪些麻烦?(板书:危急) 巨大的麻烦……不但忍受……还遭受…… 二、围绕“爱”,精读探究。 (一)政府的关爱。 1.找句子:面对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瑞士政府是怎样行动的? 2.读句子。 3. 理解呼吁。 (1)(课件3)出示句子,质疑:“呼吁”这个词怎么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 在课文中,政府为什么要呼吁人们?政府想通过呼吁达到什么目的? (3)如果你是广播电台播音员,你就是政府代言人,你怎样把这则消息告诉给当地的居民? 同桌交流,要求:呼吁时讲清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要求居民怎么做?送往哪里? 汇报:预设:指导说:如果说得再简洁些更好。说之前,把自己急切的感情融入进去,就更有感染力了。 (二)体会人们对燕子的爱。 1.听到广播的呼吁后,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2.默读课文,画出人们寻找燕子的句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找句子)指名读句子。

《燕子专列》教案3

《燕子专列》教案3 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燕子专列》通过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表现了“爱护周围环境”的主题。如何让学生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体验课文,我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交流感受。 首先,一开课,通过送礼物,贴一贴小燕子的图片,做一做小燕子飞行的动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形式上把自己当作小燕子,给学生一个入情入境体验的良好开端。 其次,整堂课中,教师至始至终把学生当作小燕子,引发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如,请学生举手时,我说“小燕子,挥挥你们的小翅膀”。小组讨论前,我请他们“飞过去”,“飞到自己的车厢里”。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说“咱们的燕子会议就要开始了”。通过精心设计诸如此类的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课文。 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有所体会之后再读,突出借助情感来指导朗读,朗读水平提高了,情感共鸣的感染力增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先由学生谈体会,引导他们互相补充,再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入。 最后一个环节“爱心卡”的设计,给了学生表达情感的机会。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我抓住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体验:1,找到有关 语句,自读体会。 2,师生互动交流“为什么最想向小贝蒂致谢”。3,看图想象自己被救的经过。这些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老师有一份小礼物,就放在你们桌上,打开看看。(小燕子的不干胶)它可是有魔力的,快把它贴在胸前,你就会变成一只小燕子。(学生迫不及待地贴好小燕子,欣喜地挥动手臂做燕子飞行的动作。) 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 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燕子专列》

第6课《燕子专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课文中的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课内重点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自主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搜集有关燕子、瑞士的图片、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燕子什么时候从南方飞回来吗? 对,春天。北方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燕子要回北方了。但是,如果燕子回来的途中,天气变坏,下起大雪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专列》,看看那些燕子会怎样回去呢?板书课题“燕子专列”。 二、检查自学,展示我的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的燕子的资料。 燕子名片: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几个月就能吃掉25万只害虫,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它们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 燕子习性: 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2、展示瑞士的介绍。 瑞士名片: 欧洲中部内陆国家,面积4.13万平方公里。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 三、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圈画出不会的字音、难懂的词语,然后完成下面的问题: 1、结合课文的注音和字典,弄明白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同桌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3、说一说你如何记住这些生字词。 提示:和熟字对比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根据结构特点识字:“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4、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5、开火车反复朗读生字,看谁读的最准确。 欧(ōu) 洲(zhōu) 瑞(ruì) 士(shì) 舒(shū) 启(qǐ) 殊(shū) 骤(zhòu) 涉(shè) 疲(pí) 政(zhènɡ) 踏(tà) 救(jiù) 载(zǎ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