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学案6.1【资料编号:学007】八(

)班

姓名

学号

小组

一、学习目标(独学)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地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能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及应受的制裁,懂得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知识准备

6.1维护人身权利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

,非经

不受

2、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地位是什么?

人身自由是公民

的前提,是公民

的重要内容。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

两部分组成。

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

。生命健康权包括

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

(二)、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是如何受法律保护的?(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

非法搜查。执法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

,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

进行。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限制

。公民违反法律,需要拘禁的,必须由

执行。

(3)我国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

(三)、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2、如何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

,增强

意识,懂得如何

。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

,以讨还

(2)我们享有

的权利,相应地就有

不去伤害别人的

。如不

,不限制

,不做

。这不仅是道德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

三、自学反馈(单项选择题)

1、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财产继承权

D.肖像权

2、小王到商场选购文具,被商场保安怀疑偷窃而强行带到办公室进行搜身,并宣称这是商场的防窃规定。小王准备控告商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的依据是()

A.商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B.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c.商场无权制定维护自身权益的规章制度

D.该商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和荣誉权

3、当前,有些地方还存在着遗弃女婴、拐卖儿童的行为。这些行为(

①违反了社会主义道德;

②违反了社会主义法律;

③危害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④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和疾病医疗保障工作,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了农民的(

A.人身、财产安全权

B.人身自由权

c.生命健康权

D.人格尊严权

5、下列属于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有(

①恐吓他人使人精神衰弱、精神分裂;②家中阳台上的花盆坠落砸伤路人;

③自家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

④公安人员在追捕逃犯时,开枪击中逃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决定或者经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D.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7、有些工矿企业实行所谓“严格管理”,工人下班出厂门时要搜身;有些自选商场对被怀疑的顾客擅自搜7检查。这些违法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利

B.人身自由权利

c.隐私权

D.名誉权

8、XX年9月3日,受女网友罗某邀请,28岁的广西男子龙某来到新建县长坡镇,结果

陷入传销团伙中。为了使龙某加入销售化妆品的传销网络,传销人员李某、唐某、刘某等

人不让龙某离开,轮流对他灌输传销理论,最终导致龙某情绪激动,从礼步村186号701

室跳下后死亡。李某、刘某和唐某的行为侵犯了龙某的(

)08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劳动和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9、XX年11月10日,

亚运会前两天,广州白云机场安检部门对所有乘机旅客实施“双百

检查”,即百分百脱鞋检查以及对乘客实施百分百人身复查。乘客安检时须全部接受脱鞋检查,不仅高筒靴、厚底鞋、高腰鞋等要脱鞋,常见的布鞋、拖鞋等也都“一视同仁”,须脱下来经过x射线机检查,所有乘客人身都须接受百分百的二次复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

入隔离区,这一做法(

)10

A.侵犯了乘客的人身自由权

B.侵犯了乘客的隐私权

c.是为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权

D.损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

0.下列观点中,说法错误的是(

)11

A.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B.人身自由是人们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

c.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个人信息,则不属于隐私

D.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逮捕和拘禁

四、能力提升(综合探究题)

1、【关注校园安全】

材料一:XX年02月27日是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刚刚开学的第三天,952名学生本应开开心心地开启崭新的校园生活,不料由于值班老师没有及时开宿舍大门,酿成一场致4人死亡、11人受伤的校园踩踏事件。4个幼小的花朵瞬间凋谢了,几个受伤学生还躺在医院治疗着,20多名没有大碍的学生可以离开医院,整个校园甚至整个城市陷入悲痛和惋惜之中。

材料二:陕西省南郑县一私人幼儿园发生凶杀案,9人

遇难,其中包括7名儿童和2名成人。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对加强平安校园建设进行动员、部署。

材料中学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答:

通过你的观察,校园安全隐患还有哪些?

答:

请你从国家(政府)、社会、学校、个人角度为平安校园建设献计献策。

答:

2、小剧场:《当被强行搜身的时候》见课本P29

①请你设想事件可能发展的几种结局。

答:A认为商场搜查是正常行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顾客配合搜查。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不追究商场的责任。

c依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消费者委员会或其它法律途径保护。

②商场经理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侵害了小张、小邝的什么权利?

答:

③假如你是小张,你准备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答;要求商场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作为经营者决不能以商品经常被盗国借口,随意怀

疑消费者,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和携带物品,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你从这一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我国宪法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和人格尊严是加以保障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当自己的

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还要尊重他人的

权,同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作斗争。

【学习反馈】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资料编号:学002】答案

1、(1)答:……不对,因为(P5第二段4-6行)

(2)树立公民意识做个合格公民

①要树立国家观念:礼貌待人,不卑不亢,维护国家形象和尊严。

②要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主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关注、关心运动会。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维护祖国利益和民族团结。

【资料编号:学003】答案

1、请结合材料内容,说一说张强依法行使了哪些权利和履行了哪些义务?(6分)

答:张强享受的权利有:受教育权利、获得荣誉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

张强履行的义务有:受教育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

2.行为思考: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答①小凡的想法是错误的。

②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小凡在家里只想享受父母爱的权利,同时,还要履行:孝敬父母:关心父母,尊重,关心,爱他们,帮做家务,…….等义务,不愿履行义务是错误的。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对于公民义务,必须要履行公民的义务。

【资料编号:学004】答案

1(1)答:奶奶的观点是错误的,老师的观点是正确的(2)答:①判断【同(1)可略】

②因为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③公民有合法财产所有权,但是必须在合法的前提下行使。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人也需要缴纳税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④对于法定义务,公民是必须要履行的。

【资料编号:学005】能力提升答案

(1)答:①材料一体现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材料二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③材料三体现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答: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资料编号:学006】能力提升答案

(1)宪法的地位是什么?材料一体现了宪法哪一方面的权威性?

答:宪法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材料一体现了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的权威性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政府是如何保障公民权利的?

答:(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是我国公民的

基本人权;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规范和限制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

(3)国家机关按宪法的要求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4)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答:(1)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

(2)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是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

(3)积极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言行作斗争。

(4)我们年纪虽小,但也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我们所

了解到的社情民意,提出我们对社会的建议。

(5)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是宪法意识的表现,也是我们公民的责任所在。

【知识回顾】答:

(1)“奏国歌时要自觉起立”体现了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

(2)“退场时要带走垃圾”体现了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基本义务。

《三峡》导学案完美版

15. 《三峡》导学案 华三中李秀琼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 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著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 公里,自西 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叠嶂()曦()月襄()陵 沿溯()素湍()绝巘()飞漱() 长啸()属()引哀转()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 (4)清 .荣 . 峻 . 茂 . : (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 3. 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以选择哪些途径

维护消费者权益可以选择哪些途径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协商和解 协商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 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协商和解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它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事实上,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消费者权益争议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的。 在协商和解时,消费者应注意以下问题: 针对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协商和解建议的行为,消费者应立即采取措施,用其他途径解决争议问题。即可用投诉、申诉或仲裁、起诉手段解决纠纷。如果经营者的故意拖延和无理拒绝,致使消费者财产损失扩大的,经营者除了应当满足消费者正常要求外,还应当就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针对经营者故意推卸责任,认为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的事,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的行为,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因此,当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时,如经营者推卸责任,认为是生产厂家的问题,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交涉时,消费者应当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能挟在中间让厂家和经营者当“皮球”踢。要以法律规定为依据,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经营者以店堂通知、声明、告示为由,拒不承担责任的行为,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因此,当消费者因商品质量和服务问题与商家交涉、协商时,千万不能为其店堂内服务规则或商品销售告示所约束,这些服务规则与法无据,没有法律效力,应视为无效规则。 二、消费者协会调解 消费者协会调解的前提是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八年级政治:第五单元 与法同行 学案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学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五单元与法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刑法、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解公、检、法的主要职能。 2、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自觉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3、知道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学会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 4、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国家保护隐私权的有关法律规定;学会尊重他人隐私和保护自己的隐私。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考点一: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刑法、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含义,知道违法犯罪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解公、检、法的主要职能。 1、法律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又称“国法”。 (2)法律是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2.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1)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①表现形式不同:道德: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大都不成文; 法律:成文——明确、严格、具体,通常表现为法律、法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②实现方式不同:道德: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 法律: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遵守,但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道德:(几乎)一切行为+思想言行 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没有行为表现的思想活动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

高中数学 第2章《框图》第二章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选修1-2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数学 第2章《框图》第二章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选修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A 、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B 、顺序结构、流程结构、循环结构 C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流程结构、 D 、流程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 2.下图给出的是计算20 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i>10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画工序流程图类似于算法的流程图。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在工序 流程图中可以出现循环回路C. 工序流程图中的流程线表示相邻工序之 间的接关系D.结构图中基本要素之间一般为概念的从属关系或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4.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一个程序的算法步骤是可逆的 B 、一个算法可以无止境地运算下去的 C 、完成一件事情的算法有且只有一种 D 、设计算法要本着简单方便的原则 5、给出以下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框图的功能是() A.求输出a,b,c 三数的最大数 B. 求输出a,b,c 三数的最小数 C.将a,b,c 按从小到大排列 D. 将a,b,c 按从大到小排列 第5题目 第6题

6、右边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数x 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 A.m=0 7、右边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 A.17 8. 下列哪个不是算法的特征() (A )抽象性 (B )精确性 (C )有穷性 (D )惟一性 9. 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 (A )3:=a (B )a +1:=a (C )a :=b :=c :=3(D )a :=2b +1 10.阅读下列程序: 输入x ; if x <0,then y :=32+π ; else i f x >0,then y :=52+-π ; else y :=0; 输出y .如果输入x =-2,则输出结果y 为() (A )5+π(B )3+-π (C )5+-π (D )3+π 11、在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输出S 的值为() (A )3 (B )7 (C )12 (D )17 12.程序框图中的判断框,有1个入口和( )个出口. (A )1(B )2 (C )3 (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三峡》复习导学案--(有答案)

《三峡》复习导学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及课文内容填空: 1、《三峡》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__家。 2、《水经》是一部记载______________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记述____________的专书。 3、《水经注》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著。 4、三峡是指______________峡、______________峡、______________峡。 二、解释加点的字词字义 1.自三峡: 2、略无:3、阙处:4、曦月: 5.襄陵 6、沿:7、溯:8、阻绝:9、或王命:10、急宣:11、朝发白帝:12、虽:13、不以: 14、素湍:15、绿潭:16、绝巘:17、巘:18、乘奔御风19、漱:20、良多趣味:21、旦:22、寒肃:23、属:24、引:25、空谷传响:26、哀转久绝:27、故渔者:28.重岩叠嶂 29.清荣峻茂 三、翻译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常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理解默写 1.《三峡》中总写三峡峰峦重叠,雄伟峻拔山势的句子是:_____ __, ____ ___。侧面描写山势峻拔的句子是:___ ____,____ ___。 2.用对偶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___ _ _ __,____ ___。 用夸张修辞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___ _ ___,____ ___。 3.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___ _ __,____ ___。 4.总括春冬景物特点及给予作者的感受的句子:___ _ __,____ ___。 5.写三峡秋季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___ _ ___,____ ___。 6.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___ _ ___,____ ___。 7.“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与前文的“___ __,____ ___。”一句相照应 8.请你再写出两句与三峡有关的诗句:___ _ __ ___ ___。 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一:______,原句:__ _____。 理由二:_______,原句:___ _____。 五.简答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为什么先写夏水?又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 3.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试作简析。 4.结尾引用于各的作用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学案教案

复习学案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师寄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1)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源。 (2)基本手段:市场(无形的手)、计划(有形的手).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实现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3)优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在利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 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原因: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国民经 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措施: 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市场交易原则 是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 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 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章 第二节 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物理导学案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编制人:刘海波复核人:吕顺使用时间:2012 年 10 月日编号:7 学习目标:1、能从生活经验体会中去正确区分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 2、能用实验去验证影响乐音音调、响度的主要因素(频率、振幅); 3、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 学习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 思维导航:从生活中体会声音的三个特征,体验它们的影响因素。 一、合作学习

【学点三】音色 活动:用录音机播放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设疑: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 (阅读课本35页音色部分的内容)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跟踪练习: 1、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的_______。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 3、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是否存在区别? 二、课堂小练 (一)填空题: 1.描述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听诊器的作用在于增加声音的________。 3.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______。 4.人们把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女同 学声带振动的频率相比( ) A.较高; B.较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2.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用同样的力弹同一琴的C调音符4和F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 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 7.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5.《三峡》导学案 郦道元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课时:两课时 【知识储备】 1、文题解读: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文章以三峡为标题,点出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洁、明快,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 2、走近作者: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着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 3、相关资料: ⑴《水经注》: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课文所选《三峡》节选自《水经注》的《江水注》,是《水经注》中最着名的一篇。 ⑵三峡简介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自西向东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长江三峡为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 (一)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长啸( ) 属( )引哀转( ) (二)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都是活用词语,指出其用法并解释: (1)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2)虽乘奔.御风:(3)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 ....: (5)每至晴初霜.旦:(6)素湍绿潭: 3.下面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词,请指出它们在句子中的含义。 (1)自 . 非亭午夜分:(2)或 . 王命急宣:(3)良 . 多趣味:(4)至于 .. 夏水襄陵:(5)虽.乘奔御风: 4、一词多义 【绝】 (1)绝.巘多生怪柏:(2)哀转久绝.: (3)沿溯阻绝.: 【故】 (1)故.渔者歌曰:(2)温故.而知新: 【以】 (1)不以.疾也:(2)何不试之以.足 【自】 (1)自三峡七百里中()(2)自非亭午夜分()(三)结合课下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四)整体感知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表现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课文导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并概括其特点。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7.拓展延伸 (1)描绘四季风光 《三峡》一文抓住了三峡特征,描绘了四季景色,请你就本地特色,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季,用简练的文字描绘一下家乡的自然风光。 我的描绘:我写的是 (2)《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课后练习】

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的导学案

1. 知道什么是正义与非正义行为。了解社会需要正义; 2. 知道无论是社会的合作与竞争,还是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的实现,都需要正义 制度来支撑 和保证。 3. 知道制度的正义包括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和程序的正义。 【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 学习难点: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需要正义制度来支撑。 【学习方法】自学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学案自学】: 【自学要求】:1.朗读教材P79-P82,在课文中重点语句下划横线。 2. 朗读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并把问题标在书上。 【自学思考、轻松起航】: 与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 【组内交流_】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或疑惑,互帮互学。(温馨提示: 四人一组,组长主持, 有序 合作,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小组合作、班级展示】: 【活动一】案例:老金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在工地发生的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受了重伤 被送进医院治疗。公司不肯承担他的医疗费用,也不给予经济上的任何赔偿。工友们出 于同情,为他筹集了一些钱,但远远不够治疗所需的费用。老金的妻子和正读高中的女 儿,生活面临着困境。 1. 上述材料中哪些是正义的情感和行为?哪些是非正义的情感和行为? 年级 编制人 神木县第五中 九 班级 1-10 学科 政治 课题 胡建梅 审核人 崔艳琴 使用时间 第周星期 学导学案 第八课时第1课时 总 社会需要正义 使用者 1.正义和非正义现象通过人们的( )和( )表现出来,你认为判断正义 2.社会需要正义,不仅需要人们有正义的( )。你认为,正义制度有什么重要作用? )和( ),还需要正义的 O O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4.正义制度是建立在( 是什么? 组长注意 的组员都学 )基础上的,制度的正义包括哪

第二章--导学案(学生)

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导学案 一共价键 1.本质 在原子之间形成电子云的重叠)。 2.特征 具有和。 3.分类 分类依据类型 形成共价键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σ键电子云“头碰头”重叠π键电子云“肩并肩”重叠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是否偏移 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单键原子间有一对共用电子对双键原子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三键原子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 特别提醒(1)只有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不大时,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当两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大于1.7)时,不会形成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离子键。 (2)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4.键参数 (1)概念 (2)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①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

② 5.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似,如CO和N2。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共价键的成键原子只能是非金属原子( ) (2)在任何情况下,都是σ键比π键强度大( ) (3)在所有分子中都存在化学键( ) (4)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无关( ) (5)s-s σ键与s-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对称性相同( ) (6)σ键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形成( ) (7)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8)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 (9)键长等于成键两原子的半径之和( ) (10)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 2.N≡N键的键能为946 kJ·mol-1,N—N键的键能为193 kJ·mol-1,则一个π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____,说明N2中________键比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维护人身权利导学案(附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学案6.1【资料编号:学007】八( )班 姓名 学号 第 小组 号 一、学习目标(独学)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地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具体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自由权利和生命健康权。能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和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及应受的制裁,懂得保护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知识准备 6.1维护人身权利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是什么?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 ,非经

不受 、 、 和 。 2、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地位是什么? 人身自由是公民 的前提,是公民 的重要内容。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和 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 。生命健康权包括 和 。 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 (二)、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是如何受法律保护的?(1)法律禁止对公民的

非法搜查。执法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 ,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 进行。 (2)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限制 。公民违反法律,需要拘禁的,必须由 执行。 (3)我国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 。 (三)、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2、如何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1)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我们要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26.《三峡》导学案 福建省龙海市第五中学洪井松 教师寄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教学目标】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一、【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2.走近作者 3.相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阙.(quē)曦.(xī)襄.(xiàng)溯.(sù)御.(yù)湍.(tuān)巘.(yǎn ) 漱.(shù)涧.(jiàn)猿.(yuán)啸.(xiào)属.(zhǔ)嶂.(zhàng)寝.(qǐn)荇.(xìng)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早晨)(2)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良.多趣味(真,实在)(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早晨)(寂静)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口 4.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5、《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_善长_,_北魏(朝代)__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__综合性地理_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6、文章抓住三峡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的特点。写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迅猛,船只阻绝;春冬景美,良多趣味;秋天,林寒涧肃,凌清哀绝。作者用笔匠心,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7、《三峡》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 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三、【合作探究】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2 法律保障生活 学案(无答案)(一)共3篇

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 【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特征,懂得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3.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重点难点】 重点:法律的作用 难点: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一、设问导读 (一)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______的。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_____保证实施的。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______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二)法律的作用 4.法律强有力地_____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____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5.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___,应该履行的____。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_____,又受到法律的______。 二、自学检测 1、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下达死刑执行命令,对“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贪污案件的案犯罗亚平依法执行死刑。这一案例说明()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只对违法分子具有约束力 C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D只有犯罪行为才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成都卢女士驾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变道并点刹车,侧面一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紧急刹车,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啼哭不止。该车男司机张某逼停并殴打卢女士,致其右肩骨折、脑震荡。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警方刑事拘留。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 ①卢女士有错在先,就该挨打 ②随意变道等交通陋习违反交通法规,且潜在的危害极大 ③张某打人的行为情有可原,目的是为了保护家人 ④张某殴打卢女士是违法行为 A.②③④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三、合作探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这反映出()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的尊严靠公民自觉来维护 2、右边漫画表明()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法律只制裁行贿受贿行为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增规定包括网络购物七日内可无理由退货。新增这一规定( ) ①说明法律强有力地保障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有利于保护网络购物者的权利 ③说明网络购物者开始成为“上帝” ④说明我国法律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 (1)请列举两种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规范中,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与课后分类作业

七星关区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九年级数学组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一、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定义,会判断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 2.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二、新课引入 1.幼儿园活动教室矩形地面的长为8米,宽为5米,现准备在地面的 正中间铺设一块面积为18m2的地毯,四周未铺地毯的条形区域的宽度 都相同,根据这一情境,结合已知量你想求哪些量?你能根据条件列 出关于这个量的什么关系式? 如果设所求的宽度为x m,那么你能列出的方程为: 2.你能找到关于102、112、122、132、142这五个数之间的等式吗? 继续找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如果设中间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其余4个数分别为 你列出的方程是: 3.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 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如果设梯子底端滑动x cm,你列出的方程是: 三、探究新知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议一议” 写出上面三个问题得到的三个方程, 观察这三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1.只含有个未知数x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成 (a,b,c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我们把(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分别为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称为和.练习巩固: 1.下列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是 (1) ax2+bx+c=0;(2)2(x2-1)=3y; (3)2x2-3x-1=0; (4)1 x2 - 2 x =0; (5)(x+3)2=(x-3)2; 2.将方程(2x+1)x=(3x-2)x+2化简整理写成一般形式后,其中a= 、b= 、c=

维护消费者权益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丁阳初中:黄小维王发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炼就“慧眼”的必要性,以及爱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学会运用聪慧爱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主动学习和把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判定能力和选择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爱护自己的权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培养良好的权益意识和自我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样爱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活动式教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进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前预备 教师:了解学生的维权意识;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编排小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的促使,会使某些生产者和销售者抛开职业道德,违抗经济原则,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手段从事交易,严峻损害消费者利益,为自己牟取暴利。因此,爱护消费者权益是所有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出示课题:爱护消费者的权益) 二、合作探究 (教师叙述)水果能够说是“人见人爱,人爱人吃”。生活中,人们买水果总喜爱选色鲜个大的,但吃的时候却看起来没有香浓鲜美的口味。这是如何回事呢?让我来告诉大伙儿吧。 请看大屏幕(出示PPT) 鲜美水果中看不中吃

贩运来的香蕉,大都七八成熟。小贩们廉价批购后,在还没有成熟的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再用三四十度的炉火熏烤后藏置,一两天时刻香蕉全变成了个大、色黄、惹人喜爱的“上品”了。结果1.5元1公斤进的货,催熟后要卖到4元左右1公斤。 再说西瓜吧。七八成熟的西瓜,摘下后用针管向瓜内注射红色自来水,切开瓜瓤鲜红,还增加了重量。 草莓用催熟剂或其它激素类药品使用后,生长期变短,颜色新奇了,果味却变淡了。 西红柿半熟后放在麦草里捂一段时刻,颜色红,该有的甜味却没有了。 (教师叙述)这些水果真是中看不中吃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人差不多上消费者,每天都要进行消费活动。今天我们进行一次集体消费活动。大伙儿情愿吗? 现在,我们走在本地最繁华的马路上,那个地点商场林立,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为了营造气氛,可出示一些录像,并注意出示商家招徕顾客的种种“手段”,如“打折”、“买就送”等情形。) (过渡)现在,同学们开始行动,选择自己必须的商品。(播放歌曲《雾里看花》,学生开始模拟购物。) (教师叙述)在此过程中,请大伙儿摸索:(出示PPT) (1)在现代社会,人们消费行为能够分为几类?阻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2)经营者为了招徕消费者,经常使用哪些“手段”? (3)面对种种促销,消费者应该如何做? (学生交流) (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点拨) (小结并板书)大千世界,常让我们有“雾里看花”的感受。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即增强自己的判定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会在林林总总的商品信息中进行比较、鉴别,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那如何样炼就慧眼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并指导学生朗读教材) (过渡)炼就“慧眼”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需要主动学习和把握有关消费的知识

必修二化学第二章 导学案

2.1.1 化学能与热能(一) 导学案 【学习目标】2min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3.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提高节能意识。 【指导自学】6min 1. 什么是化学键?它有哪些主要类型?其特点各是什么? 2.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3. 化学键的和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合作探究】20min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吗?(课本P32 思考与交流) 2.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和新化学键的过程。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3.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并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教师点拨】5min 1. 2H→H2中的能量变化,说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说明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因素。 【课堂小结】2min 【当堂检测】10min

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2. 放热反应一定是() A.断开反应物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比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少 B.贮存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已知2SO2+O2 2SO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2的能量 B.SO2和O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3的总能量 C.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4.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

维护消费者权益

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的必要性,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展示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并勇于同经济领域内的违法活动做斗争。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对消费者权利的认识;怎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多媒体播放巩汉林、赵丽蓉主演的小品《打工奇遇》片段)同学们,看了这则小品,你想到了什么? 生:(略) 师:为了打击这种现象,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部法律所规定的有关内容。 二、新课教学 1、消费者权益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案例:《如此麻花谁敢吃》(略,摘自《桐庐报》) 提问:你怎样看待案例中“加工点老板”的所作所为? 生:(略)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认识“消费者权益”的概念,并明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从那些方面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从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2、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师:(过渡)既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么重要,那么消费者应该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某商场发生的一件事,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情境模拟)小品表演:4名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商场营业员、商场经理和商场保安。顾客到商场购买“CD随身听”,营业员竭力向他推荐某牌子的随身听如何质优价廉。顾客当场试用,发现该“CD随身听”质量极差,而且耳塞冒出的一个细小铁钩挂伤了顾客的耳朵。因此,顾客决定不买该“CD随身听”。但营业员声称只要试听了就必须买,还叫来了商场保安对顾客推推搡搡。顾客一气之下找商场经理反映情况,结果反遭经理辱骂。 问题导向: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那位“顾客”的遭遇反映了市场交易活动中哪些不正常的现象?并根据模拟表演中的具体情节,分析该商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利?(学生以4人组成学习小组,根据模拟表演中的具体情节,结合问题,共同学习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加强学法的指导,收集反馈信息。然后,4名学生扮演记者,分别采访各学习小组的学习结果。老师和学生共同评议学生的发言,最终达成共识,弄清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中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并用多媒体把它们显示出来。)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1.9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自主学习案】 一、高考导航: 二、考点梳理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市场与计划 (1)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 2、市场调节 (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3、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2)市场规则①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规定:A.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②内容:P80 B.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①必要性 (3)建立社会信用制度:②内涵 ③要求: (4)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 的规范和引导。 ★总结:如何维护市场秩序? 4、市场失灵: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①自发性: (2)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②盲目性: (3)仅靠市场调节的后果: ③滞后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优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基本标志:②根本目标:③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P83 2、科学的宏观调控 (1)原因: (2)主要目标: ①经济手段: (3)手段:②法律手段: ③行政手段: 三、知识体系:构建在攻玉集上。 【课堂探究案】 回顾旧知: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的? 【小试牛刀】年末,借国际油价暴跌时机,我国 连续两次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下列与提高成品 油消费税调控手段相同的是( ) A.降低存贷款利率,刺激经济发展 B.关停京津冀地区的高污染企业,保障空气质量 C.降低贷款门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D.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

一、误区警示:判断并说明理由。 1.计划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形手”是指市场调节,“无形手”是指宏观调控。() 2.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4.形成以法律为支撑、为道德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5.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6.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7.国家工商总局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这表明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监管市场。() 8.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为主,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 二、重难点突破: 【知识整合1】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 ①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市场秩序,…现代市场体系,是…基础。 ②社会信用制度:以法律为保障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经济活动参与者: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依法维护权益。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知识整合2】请从国家、企业、消费者角度阐述如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一轮》P52) 1.(2015全国Ⅰ)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旨在() ①破除垄断,促进市场竞争②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③降低商品价格,增加商品销售量④以市场化价格为信号,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A.①② B.①④C.②④D.③④ 2.(2015全国Ⅰ)据统计,到2014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用户数量达7.6亿。互联网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接连出现互联网金融企业违规经营、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为防范这些问题发生,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改进互联网安全技术②完善金融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③限制高风险的金融产品④引导和规范行业自律组织的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15全国Ⅱ)2014年8月,某市政府清理出涉企权力5157项,废止了其中3301项,对停留的涉企权力向社会全部公开,并表示严肃查处涉企审批、收费中的违法违纪问题,这一做法的预期效果是() ①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更有效率②“看得见的手”受到有力的制约 ③市场机制能更好的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