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阿累

《一面》——阿累
《一面》——阿累

《一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

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吧。

板书课题:一面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自读自悟

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

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瘦)

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读了这些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鲁迅的外貌呢?

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啊?

①出示鲁迅的简介。

②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A、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你从这句话里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看到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6、“瘦”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精神好)

(1)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图片吧,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

到了鲁迅的精神好?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句子: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2)在1932年10月,鲁迅写了一首《自嘲》的诗,也许读了这首诗你会对他精神为什么那么好有不一样的看法。

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读着这句诗,你眼前仿佛会出现怎样的一个鲁迅呢?

再读诗句。

(4)当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5)对呀,现在阿累崇敬的鲁迅先生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会做什么,说什么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体会激动的心情及作者有意强压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6)在鲁迅“瘦”这个外貌特征中,我们读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请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好好地读读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阿累抓住鲁迅先生的“瘦”的特征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来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让我们在这“瘦”中又深深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这四年里,阿累以鲁迅先生来激励自己。来,让我们和阿累一起说出这句话吧。

出示句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写话:是的,在这四年里,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拿起笔,选择一句,把它补充完整。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

————————————————————————。我对自己

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一直陪着阿累,让我们来看看在鲁迅激励下的阿累。(出示阿累的资料)

8、品读全文。是呀,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关心穷苦工人,憎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带着自己的体会好好把课文读一遍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

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吧。

板书课题:一面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自读自悟

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瘦)

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读了这些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鲁迅的外貌呢?

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啊?

①出示鲁迅的简介。

②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A、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你从这句话里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看到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6、“瘦”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精神好)

(1)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图片吧,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鲁迅的精神好?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句子: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2)在1932年10月,鲁迅写了一首《自嘲》的诗,也许读了这首诗你会对他精神为什么那么好有不一样的看法。

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读着这句诗,你眼前仿佛会出现怎样的一个鲁迅呢?

再读诗句。

(4)当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5)对呀,现在阿累崇敬的鲁迅先生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会做什么,说什么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体会激动的心情及作者有意强压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6)在鲁迅“瘦”这个外貌特征中,我们读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请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好好地读读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阿累抓住鲁迅先生的“瘦”的特征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来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让我们在这“瘦”

中又深深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这四年里,阿累以鲁迅先生来激励自己。来,让我们和阿累一起说出这句话吧。

出示句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写话:是的,在这四年里,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拿起笔,选择一句,把它补充完整。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一直陪着阿累,让我们来看看在鲁迅激励下的阿累。(出示阿累的资料)

8、品读全文。是呀,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关心穷苦工人,憎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带着自己的体会好好把课文读一遍吧。

阿累《一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面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看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儿,觉得没有什么合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谢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蓝磁牌的制帽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的,用他那肥厚的手掌

马克思主义_基本原理概述考试试题及答案 2(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相对静止是指()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A.主观反映 B.歪曲反映 C.虚幻反映 D.正确反映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 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费希特 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C.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C.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一面》语段阅读答案

《一面》语段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共13分) 甲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乙 这事到现在已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8.甲文中的“他”指代的对象是________,也就是文中变换复指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9.甲文中最能括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甲文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哪两种?(2分) 11.乙文中表明“一面”使“我”的生命有了支柱的.一句话是( )(2分) A.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B.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C.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D.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12.乙文中为什么说“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2分)

参考答案: 10.鲁迅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 11.如同 12.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 13.议论和抒情 14.C 15.B 16.geming尚未成功,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鲁迅先生未竟的事业。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阿累《一面》

《一面》阿累 [ 2008-2-16 16:19:00 | By: 闲云野鹤 ] 《一面》阿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的表现方法。 2、能力目标: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学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3、情感目标: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强烈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1-2-2)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1、课前等待,欣赏轻音乐 2、讲述鲁迅的故事,导入课文 3、作者简介 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江苏涟水县人。曾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

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1936年复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41年,参加了新四军,一直在地方作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1982年离休。1987年病逝。 4、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5、字词(查字典,识记) (1)生字的音、形、组词 踱(duó)踱步窖(jiào)地窖嵌(qiàn)镶嵌 窘(jiǒng)窘迫捻(niǎn)捻搓挲(suō)摩挲颓(tuí)颓唐恣(zì)恣情 (2)重点词语解释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不能自已: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后记: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 殷勤:热情而周到。 莽撞:鲁莽冒失。抖擞(dǒu sǒu):振作。颓唐:精神委靡不振。陡然:突然。 揩油: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恣情:放纵感情。 6、篇章结构(研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一碗面》阅读及答案

《一碗面》阅读及答案 那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他每晚不醉不归,回到家倒头就睡,沉醉不醒。一晚,他再一次大醉而归,衣服也不脱就一头扎在床上。那晚他喝得太多了,吐得一塌糊涂。吐过后,他觉得身上轻松了不少,便翻了个身呼呼睡去。不知过了多久,他耳畔恍惚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在轻声呼唤:“爸爸,吃面!”接着便闻到丝丝缕缕的面香。他睁开惺忪的眼睛,床前,立着一个瘦小的身影:6岁的女儿,手里捧着一碗面。那面冒着一丝丝香气,在他鼻孔间萦绕,他使劲晃了晃头,清醒了一下大脑,感觉到胃部有点痛,这才恍惚记得,他呕吐了。可床头、地板却都很干净,这才意识到女儿已经帮他清理过了。 他接过女儿的面,一下呆了。那是怎样一碗面啊?女儿显然没等水沸就下了面,否则面条不会粘在一起,形成粗粗的一缕。他挑了一箸放进嘴里,面半生不熟,而且盐放多了,很咸。汤上漂着一粒粒的油珠儿,显然是没等油烧热,就添加进了水.一股生油味。女儿煮的面,真的很难下咽,但他还是狼吞虎咽,把那碗面吃得一点不剩。吃完后,他似意犹未尽地抹抹嘴,问女儿:“你是怎么煮的面,这么好吃?”女儿兴奋地告诉他:“我不会也不敢开煤气,就只好用电饭煲,先把水烧热,把面条放进水中,再放油、盐、葱花……”女儿又问,“爸爸,我煮的面真那么好吃吗?”他把流到腮边的泪水随着面条吞到肚子里,说:

“嗯,好吃!好吃!我女儿煮的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面了!”女儿听了夸奖,举着小手欢呼雀跃起来:“那以后你晚上再喝酒回来.我就给爸爸煮面吃,妈妈以前说过,喝酒不吃饭对胃病不好……” 他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他一把搂过女儿,摸着她的头说:“爸爸以后再也不喝酒了。”那以后,他在中学校门口摆了一个修车摊。那一年,他也把女儿送进了学校。 如今,一晃20多年过去了:他的女儿大学毕业了,在外企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女儿不让他再去给人修车了,每晚都风雨不误地回家给他煮上一碗面。煮面、吃面成了女儿和他每晚的必修课,一直坚持了20多年。 他至今仍记得,女儿给他煮的第一碗面,给了他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那是他今生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面,因为那碗面里融进了女儿的爱。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xx年第4期)1.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2.请说说开篇第一段的作用:(3分)3.女儿煮的面,果真好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分)4.父亲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5,请你评价一下文中女儿的形象。(2分)答案:1、六岁女儿为醉酒后的父亲煮面,深深打动了“逃避困难”的父亲。2、2、选为首段,用两个“丢”字,交代了任务悲惨的人生际遇,渲染悲伤气氛,为下文父亲醉酒女儿煮面的故事作铺垫3、不好吃。从女儿做面的过程,以及“面”半生不熟、很咸、有生油味,以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一面》——阿累

《一面》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 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吧。 板书课题:一面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自读自悟 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

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瘦) 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读了这些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鲁迅的外貌呢? 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啊? ①出示鲁迅的简介。 ②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A、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你从这句话里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看到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6、“瘦”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精神好) (1)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图片吧,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

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篇一: 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篇二: 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11.本文段选自(一面),这是一篇以为主的记叙文。 12.选文的末一段,作者对鲁迅连用了五个不同的称呼,请你根据对这五个称呼所供的含义对应填写称呼。 13.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作者赞叹鲁迅自我牺牲的顽强斗志的句子。 14.文段中的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怎样的品质和意志?答:_15.文段开头的人称是“我”,后来则改为“我们”,作者这样改用人称有什么深刻含义?答: _ 答案: 11.写人12①朋友②同志③父亲④战士⑤师傅 13.瘦!…毁坏了14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geming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15.既表达了鲁迅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又表明了劳苦大众对鲁迅的崇敬,同时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鲁迅精神。提问者评价谢谢!篇三: 一面片段阅读答案 摘要: 一面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本阅读节选了一面中的几个段落,要求同学们理解文字表达的的思想中心,环境描写的作用,对鲁迅用到的描写手法,解释相应的词语。并附有参考答案。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书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 《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你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了;猜不出是谁,自己断定: 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我一翻那定价: 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轰轰轰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叫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句记_______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精选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考试题库310题(含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 答案] 一、单选题 1.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B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 C.家庭关系 D.宗教关系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5.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 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C.产品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加大 D.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6.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B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D 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D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9.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 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 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 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11.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B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2.从本质上看,认识是(D) A.主体心灵的主观创造 B.主体心灵对客体的直觉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面阅读答案战士

篇一:一面阅读答案战士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控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11 .本文段选自(一面),这是一篇以为主的记叙文。 12 .选文的末一段,作者对鲁迅连用了五个不同的称呼,请你根据对这五个称呼所供的含义对应填写称呼。 13 .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作者赞叹鲁迅自我牺牲的顽强斗志的句子。 14 .文段中的外貌描写,突出了鲁迅怎样的品质和意志?答:_15 .文段开头的人称是“我”,后来则改为“我们”,作者这样改用人称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答案: 11 .写人12 ①朋友②同志③父亲④战士⑤师傅13 .瘦 ! …毁坏了 14 突出了鲁迅把整个生命献给geming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15 .既表达了鲁迅对劳苦大众的热爱,又表明了劳苦大众对鲁迅的崇敬,同时将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鲁迅精神。一面阅读答案篇二:一面阅读答案战士 篇三:一面阅读答案战士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没有蹦出来。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点击[] 查看这张图片。1.我对鲁迅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原文举例说明。 1.我热爱、敬仰鲁迅先生,例如文中对《毁灭》爱不释手,重要原因是发现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再如证实了眼前站着的是鲁迅先生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他热情地称鲁迅先生为“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赞美他为“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他关心先生的身体,例如他“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他深深地为先生的健康担心。 2.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我的?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2.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帮助“我”,向“我”推荐书籍,并亲自从书架上扳下来,递到“我”手里,知道“我”经济困难,一本书送给“我”,另外一本只收本钱。因为先生看到“我”热爱进步书籍,断定“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先生对“我”寄以厚望,热心地为“我”的进步提供条件。 3.选段中有这样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3.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1、本文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2、鲁迅先生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课文以“一面”为题,你认为好在哪里?答案: 1.从鲁迅一根根竖起来的头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2.文中反复写鲁迅的瘦突出他把整个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奋斗的另一面......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奋斗的另一面 ①最后一课。 ②社会心理学教授在讲台上告诉他的学生们:“奋斗通常是指一种强硬的人生态度,主张不屈不挠的,勇往直前。但事实上,人面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不要因为年轻的激情而被'奋斗'这个词误导。” ③学生们很惊奇,这样的话竟然由敬爱的导师讲出来,活像某个小品中的场景。教授显 “在我看来,奋斗包含两个层面——积极斗争和消极适应。然看懂了台下的情绪,笑呵呵地说: 请大家随我走一趟。” ④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蚂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堵截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缝、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胶水,但是,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一个新洞口。” ⑤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备斗舞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堵死这一事实时,它们就很快地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拼搏、厮杀的猛兽,如狮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境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⑥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1、仔细阅读全文,说说“奋斗的另一面”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读文中的划线句,想想教授说这句话在论证上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说,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抗争,不应该屈服退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谈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指的是“消极适应”(或:适应环境)。(意同即可)2、教授是以狮子、老虎、熊等猛兽为例,从反面举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更具说服力,论证效果更佳。(或:狮子、老虎、熊等猛兽善于拼搏、厮杀而不会适应环境从而导致生存境况岌岌可危,教授通过这一事实告诉学生要学会适应环境,这是从反面举例,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意同即可)3、本题没有惟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①同意。因为人生在世,既会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荆棘和坎坷。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不同意。因为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不同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挫折和不顺,我们不应盲目抗争,可在暂时的退让和消极适应中理性思考,积蓄力量,寻找机会再去拼搏,从而成为命运的主宰者。(意近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