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物态变化的生活例子

1. 水的沸腾: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水分子会变成气态分子,水开始沸腾、蒸发。

2. 冰的融化:将冰放在室温下,温度逐渐升高,冰会逐渐融化成为水。

3. 牛奶变成酸奶:将牛奶加入一些酸性的物质(如醋或酸奶),牛奶中的乳糖会分解成为乳酸,从而使得牛奶变成了酸奶。

4. 锅里的油烟:油加热后,液态变为气态,产生大量的油烟。

5. 高尔夫球场的铺平:将土地上的坑洞填平,使得球场变得更加平整。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6.雪 7.霜 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最近刚好学完六种物态变化,找了一些有关这六种物态变化在生活的现象和例子,供大家查阅,如果有没有收录进去了,还请各位多多指教,丰富这些实例,谢谢了,呵呵。 1、熔化现象: ⑴、冰激凌变软。 ⑵、蜡烛点燃,蜡块变成蜡水。 ⑶、修电器时用锡焊(锡块变成锡水)。 ⑷、用冰棍或雪糕等解暑。 ⑸、用冰袋降温或为高热病人降温。 ⑹、冰或雪慢慢化成水。 ⑺、夏天屋子里放一些冰块用来降温。 ⑻、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因发热过多温度达到其熔点而熔断。 2、凝固现象: ⑴、冬天菜窖里放一桶水,保证水果蔬菜的新鲜。 ⑵、医院里用石膏在凝固放热过程中,扩张皮肤血管,增强抗炎作用,对患面部痤疮的病人进行治疗护理。 ⑶、冬天手接触到冰冷的铁制东西会感到“粘”手。 ⑷、在冰箱里冷冻食物,保证食物的新鲜。 ⑸、冬天水结成冰。 ⑹、燃烧的蜡烛蜡油滴到手上,会马上凝固,释放热量会烫到手。 3、既有熔化又有凝固的现象: ⑴、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的时候要注意保暖) ⑵、用铝锻造铝锅,用铜块制造铜像。 4、汽化现象: ⑴、把衣服晾在太阳下、通风并摊开,干得更快。 ⑵、吐鲁番的坎儿井。 ⑶、中暑或高烧病人利用酒精降温。 ⑷、夏天下雨后,地上的水逐渐变干。 ⑸、水或其他液体烧开了。 ⑹、利用湿度计测空气湿度。 ⑺、盘子里的水时间长了变干了。 ⑻、夏天天热的时候,狗经常把舌头伸出来。 5、液化现象: ⑴、口中呼出的“白气”、揭开锅盖冒出的“白气”等。 ⑵、夏天冰棍冒的“白气”向下。 ⑶、下雨、夏天的露水、雾气、高空的云层。 ⑷、洗澡时卫生间里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 ⑸、洗完澡从浴室出来或从水里出来感觉到凉爽。 ⑹、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容易感冒。 ⑺、天热时扇扇子时感觉到凉快。 ⑻、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 ⑼、舞台上的白雾和人工降雨。 6、既有汽化又有液化的现象: ⑴、戴的眼镜从低温处到高温处镜片变模糊,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 7、升华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51例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

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6.雪 7.霜 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9.雾淞 五、解释下列现象中"白气"形成原因。 1.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2.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3.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4.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5.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六、你身边的热现象 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 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 5、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 6、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 7、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先湿后干

最新物态变化的例子

物态变化的例子1 2 一、熔化 3 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 4 2、铁变成铁水; 5 3、沥青被晒化; 6 4、松香熔化; 7 5、焊锡熔化。 8 二、凝固 9 1、水冻成冰; 10 2、铁水铸造成铁; 11 3、蜡烛油变成蜡; 12 4、熔化的松香凝固; 13 5、熔化的焊锡凝固。 14 三、汽化 15 1、水沸腾; 16 2、酒精蒸发; 17 3、液氮沸腾; 18 4、液化气变成气体;

5、汽油挥发; 19 20 6、雾水散去; 21 7、湿衣服变干; 22 8、地上的水变干; 23 9、橘子干了; 24 10、锅中水烧干了。 25 四、液化 26 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 27 2、雾、露的形成; 28 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 29 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 30 5、眼镜片上起雾; 31 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32 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 33 8、雨的形成。 34 五、升华 35 1、樟脑丸消失; 36 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

3、干冰降温; 37 38 4、碘(先升华再凝华); 39 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 40 41 六、凝华 42 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43 冰); 44 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5 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6 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7 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8 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物态变化例子

1.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2.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有“白气” 3.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4.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5.打开冰箱门,从冰箱里冒“白气” 6.夏天水缸,水管外有小水珠 7.冬天,口中呼出”白气” 8.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9.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10.雪的成因 11.初秋,雾气的形成 12.树挂的形成 13.冰挂的形成 14.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15.房内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16.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17.干冰降雨的成因 18.樟脑球不见了 19.湿衣服干了 20戴眼镜的人进入室内,眼镜上出现水雾,过一会不擦也干净了 21.车内空气清新剂减少了 22.用久的灯泡变黑了 1.小明家有一辆小轿车,他发现冬天开车时,汽车的前窗玻璃常常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只要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会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帮助小明解释雾气的产生以及消除的原因. 2.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时,雨过天晴后一定要把塑料棚上的水放掉,从光学的角度来分析,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3..小明同学的观察记录:冬季的下午,家里玻璃窗上会出现一些水珠,到了傍晚,这些水珠变成了冰;过了一夜,早上看到玻璃上有晶莹美丽的“窗花”!请你用物理知识加以说明。 4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 5.句民间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所谓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请简要说明这一句民间说法的科学道理。 6.米线”是云南传统的名特小吃,烹饪的方法是:将刚沸腾的鸡汤盛到一个大碗里,然后舀一勺热油倒到碗里,在汤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膜,此时把事先备好的生肉片等生食依次放进碗里,令人惊奇的是从表面上看去连热气都不冒的汤实际上却将生肉片都烫熟了.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 上文所描述的有关物理现象做出合理正确的解释(要求说出并解释两个物理现象) 7.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是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8.吃饭时明明帮妈妈盛汤,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掀开热汤锅的锅盖,有水从锅盖上滴下,明明想知道锅盖上的水是哪来的,你能帮忙吗?这一过程是否发生了物态变化 9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 10.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11.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是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一、熔化 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 2、铁变成铁水 3、沥青被晒化 4、松香熔化 5、焊锡熔化。 二、凝固 1、水冻成冰 2、铁水铸造成铁 3、蜡烛油变成蜡 4、熔化的松香凝固 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 1、水沸腾 2、酒精蒸发 3、液氮沸腾 4、液化气变成气体 5、汽油挥发 6、雾水散去 7、湿衣服变干 8、地上的水变干 9、橘子干了 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 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 2、雾;露的形成; 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

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 5、眼镜片上起雾 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 8、雨的形成 五、升华 1、樟脑丸消失 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 3、干冰降温 4、碘(先升华再凝华) 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 六、凝华 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 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的例子有哪些? 一、熔化吸热的有: 1、吃冰棒降温医疗上用冰袋降温 2、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如往葡萄酒中加冰块)等; 二、凝固放热的有: 1、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 度不致太低的。 2、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 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 三、汽化吸热的例子: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e

六种物态变化的例子 一、熔化 1、冰熔化成水;冰箱里冻物解冻 2、铁变成铁水 3、沥青被晒化 4、松香熔化 5、焊锡熔化。 二、凝固 1、水冻成冰 2、铁水铸造成铁 3、蜡烛油变成蜡 4、熔化的松香凝固 5、熔化的焊锡凝固。 三、汽化 1、水沸腾 2、酒精蒸发 3、液氮沸腾 4、液化气变成气体 5、汽油挥发 6、雾水散去 7、湿衣服变干 8、地上的水变干 9、橘子干了 10、锅中水烧干了。 四、液化 1、冰棒从冰箱拿出冒“白烟〞; 2、雾;露的形成; 3、烧开水壶嘴冒“白气〞 4、杯子、水管、地板“冒汗〞 5、眼镜片上起雾 6、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7、揭开锅盖有水珠聚集在锅盖上 8、雨的形成 五、升华 1、樟脑丸消失 2、灯丝用久了变细灯泡内壁变黑〔先升华再凝华〕 3、干冰降温

4、碘〔先升华再凝华〕 5、冬天冰冻的衣服干了 6、雪堆消失、雪人变小 六、凝华 1、冬天窗户内侧上冰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窗户凝华成固态冰〕 2、瓦上的霜〔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3、冰箱里的“粉〞〔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4、雪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5、雾凇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6、冰雹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汽凝华成固态冰〕 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的例子有哪些? 一、熔化吸热的有: 1、吃冰棒降温医疗上用冰袋降温 2、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如往葡萄酒中加冰块〕等; 二、凝固放热的有: 1、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 度不致太低的。 2、果农夜间会给果树洒水,农民夜间会给秧苗周围灌水,就是利 用水凝固时放热使果实秧苗不至于被冻坏。 三、汽化吸热的例子: 1、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 2、医疗上用酒精蒸发吸收人体的热来降低病人的体温。 3、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周围的气温。 4、吹风扇可以让身上的汗水更快地蒸发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使人 觉得凉快。 5、从酒精中拿出的温度计的示数会先下降后上升后不变〔最后与 室温一致〕。 6、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致冷 冷作用,使水变凉 四、液化放热的例子: 1、被温度一样的水和水蒸汽烫伤,水蒸气烫伤的程度更严重那是 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皮肤会液化放出 大量的热。 五、升华吸热的例子: 1、人工降雨、运输食品、舞台云雾都是是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边的气温下降。

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

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 【篇一: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 1、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升华和液化) 2、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3、冬天,玻璃窗上的 冰花(凝华)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5、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1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11、早晨的浓雾(液化)12、水结成冰(凝固) 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4、北方挂(凝华) 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 小了(升华) 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7、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18、灯丝(钨丝)变细(升华) 19、灯泡(钨丝)发黑(凝华)水的三大名称:固态:冰(凝固)、霜(凝华)、雪(凝华)、淞、“窗花”(凝华)、雹(凝固)、液态:水、露(液化)、雨(液化)、雾(液化)、“白气”(液化)气态:水蒸气【注:水蒸气不可见,可见的是水珠。】 【篇二:关于物态变化的例子】 用蒸笼蒸馒头,出笼时手上沾点水,再拿馒头就不烫了(汽化吸热); 常常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放的越长,樟脑丸就越小,最后就 没有了(升华); 舞台上常常用干冰作出云雾的效果(升华); 我们平时用的“液化气”,是将煤气压缩成液体,然后使用时就变成 气体(凝华与升华 冰化成水;春天冰冻的河面开封;冰雪融化;点燃的蜡烛掉眼泪; 铅块熬成铅水 (2)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海货市场的小摊贩为保证海货新鲜,常把冰块放在海货上。 ②烙铁的温度很高,可以使金属锡熔化成液态。 ③电焊的高温,使得钢铁熔化。 ④天气炎热,吃冰糕降温解暑。 (3)熔化吸热的危害 ①下雪不冷,化雪冷。 ②吃冰糕吃多了,容易闹肚子。 2、凝固 (1)凝固的实例: ①冬天水结冰 ②把钢水浇铸成各种零件 ③冰雹 ④冬天晾在窗外的湿衣服变成硬块。 (2)凝固放热的应用

物态变化与生活例子

物态变化与实际生活 1. 熔化吸热:医疗上用冰袋吸热、饮食行业用冰块降温(葡萄酒里加冰);冰雪熔 化时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即使有太阳,也使人感到寒冷。 2. 凝固放热: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而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 3. 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 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原因是:微胶囊凝固时放热。 4. 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 胶,是因为:寒冷的冬天,用比较湿的手摸金属时,手上的热会迅速传递到金属上,手上的温度下降,使得手上水分凝固,就是粘手现象。 5. 汽化吸热:沸腾;蒸发(蒸发致冷)。 6•液化放热:100度的水蒸汽烫伤比100度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7.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因为: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 头使其变熟。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高温水蒸汽经过蒸格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钱,先将手上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会被烫伤。) 8.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 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9.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10. 为什么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蹲下身子抱成团时, 贝傥得比站着暖和些?夏季的气温较高,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水的蒸发速度就减慢 了,水从身体上吸热的速度也随之减小,故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 11. 烧红的铁棒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此过程物态变化为先汽 _ 化 后液化。 12. 夏天吃冰棒时,若是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刚出冰柜的冰

生活中物态变化的例子100个

生活中物态变化的例子 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5.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13.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蒸发)14.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蒸发)15.烧开一壶水(汽化——沸腾)16.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液化)17.夏天,水缸外层“出汗”(液化)18、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19.早晨的浓雾、露水(液化)20.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液化)21、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晰起来(先液化后汽化)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23、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24.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25.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26.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27.灯丝(钨丝)变细(升华)28.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人工降雨(升华)29.冬天,玻璃窗内表面上形成的冰花(或“窗花”)(凝华)3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31.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32.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33.灯泡(钨丝)发黑(凝华)34.雪糕纸中发现的“白粉”(凝华)35.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绝妙的舞台效果(先升华后液化)36.雨的形成:①汽化(或蒸发)→液化→凝华→熔化;②汽化(或蒸发)→凝固→熔化③汽化(或蒸发)→液化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例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例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生活中常见物态变化51例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 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 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