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Study of Opening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Mobile Internet

Dong Bin ,Yu Yuhai ,Xi Pingya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 200122,China)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service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both are

developing rapidl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network ,we analyzed th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gave a technical network framework to meet these demands.We also put forward technical solutions try to realize the network framework.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open network capability ,Mashup ,mobile network and Internet convergence (收稿日期:2010-09-19)

9

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25(10)

10杨震,陈晓勤.电信企业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电信科学,

2009,25(10)

11中国电信.观察与分析———

移动互联网Widget ,2008本文聚焦Web2.0、SaaS 、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征、用户需求、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基本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新型业务模式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Web2.0;SaaS ;云计算;3G 应用;业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沈晶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上海200122)

摘要

1前言

移动互联网一般指用户使用手机等无线终端,通过

3G (WCDMA 、cdma2000或者TD -SCDMA )或者WLAN 等速

率较高的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可以在移动状态下(如在地铁、公交车等)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基于FDMA 的模拟移动终端的出现,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5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满足了人类随时随地通话的要求,即在5W场景下(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omever、whatever)进行自由通信。从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进入人们的生活,发挥着日益巨大的影响力,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从自由通话逐渐上升到在4A场景下(any where、any time、any data、any device)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且在现实中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爱立信的研究显示,2010年7月全球移动用户数量突破50亿,每日新增移动用户200万,3G用户数量超过5亿。CNNIC的统计表明,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手机网民数量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传统互联网。

笔者认为,从本质上看,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一种新的网络,而是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利用移动接入技术接入互联网络的方式。因为与互联网一样,移动互联网也是基于TCP/IP的,按照小的子网将世界各地成百上千万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由于接入方式是无线,接入终端具有移动特性,因此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具有与传统互联网不一样的新特征。

2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征

相对于PC,移动终端的CPU处理能力有限,存储空间较小,键盘操作较不方便,电池电量以及带宽有限,从外形到操作系统内核个性化,用户一般都会随身携带。概括地说,移动终端在个性化、永远在线、位置性等方面强于PC,在处理能力、显示效果、开放性等方面则无法和PC相提并论。

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小巧轻便、随身携带两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应具有下列新特征,而不是传统互联网应用的简单复制和移植。

·接入移动性: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使得用户可以在任意场合接入网络,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场景是动态变

化的。

·时间碎片性: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往往是

上/下班途中、工作之余、出差、等候间隙等碎片时

间,数据传输具有不连续性和突发性。

·生活相关性:移动终端被用户随身携带、具有惟一号码、与移动位置关联等特性使得移动应用可以进入

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需求。

·终端多样性:目前各手机厂商分足鼎立,有各自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终端类型多样,尚未形

成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协议。

笔者认为,人们使用手机不可能像使用PC那样,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搜集资料、筛选有用信息,因此,贴近生活、方便实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能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核心所在。如果手机应用能充分挖掘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日常生活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将极有可能形成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轻量级应用,依托移动互联网庞大的用户规模,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

3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需求

随着终端软、硬件水平的不断提升,移动终端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沟通、生活、娱乐、商务等方面对移动互联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手机能随身携带,用户要求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娱乐、生活、商务相关的信息,进行支付、查找周边

位置等操作。

·由于屏幕和运算能力有限,手机上显示的内容较少,用户不会在手机上采取复杂的输入操作,这就

要求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要以小巧和方便为主。

·移动通信网比互联网成本贵,用户需要用更少的流量获得更加精准和更能满足需求的信息,而不会像

PC那样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消化冗长、复杂的信息

内容。

·在当今个性张扬的年代,移动互联网应用不仅仅满足用户生活需要,用户需要通过手机展示自己的个

性,手机上的应用也趋向个性化。

4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LTE、OFDM等移动技术不断发展和终端软、硬件性能的提高,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发展也呈现出以下趋势。

·高带宽:随着PON、WLAN、LTE等技术发展,接入

网络日益宽带化,理论上4G技术能够以100Mbit/s

的速度下载,以前无法使用的多媒体、高清视频等

高带宽应用都可以逐步实现。

·多媒体:3G网络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内容从文字、图片走向音频、视频、游戏等多

6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媒体形式,以高清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业务多媒体化

特征更加明显。

·生活化:终端处理能力不断提升,终端硬件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感应器,如重力感应器、陀螺仪等,推

动了定位、遥控、测量健康指数、记录运动状态等生

活应用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个性化:当今时代内容过剩,富有个人特色、彰显用

户个性的内容UGC制作、分享、交流、订阅对用户

越来越有吸引力。

·开放化:开放是互联网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移

动互联网更加强调开放和聚合,能够开放各种CT

和IT能力,整合各种信息内容和应用,通过统一标

准的接口进行开放,方便SP调用、组合和产生新的

应用。

5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支撑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代表了互联网演进趋势的Web2.0技术,体现新一代软件架构的SOA、SaaS (软件即服务)技术和满足大规模计算需求的云计算技术。

(1)Web2.0

Web2.0是新的互联网应用的统称,相对于早期的Web1.0服务,Web2.0以用户为中心,强调用户既是内容的创造者也是内容的消费者,侧重用户之间的交互和用户对于网络内容的贡献,由此带来人与人之间沟通方式的深刻变革。Web2.0包含一系列技术,如Mashup、RSS、P2P、Ajax、Widget等。

Mashup是一种把多个来源的数据聚合,整合成新的Web应用程序的技术。Mashup核心思想是通过开放的API,将多个使用公共或者私有数据库的Web应用叠加,构成新的服务。

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能够实现基于网页的Web应用到基于数据的应用之间的转换。例如在基于数据的应用中,用户的联系人列表可以从独立的服务器数据库中获取并动态地写入网页,使得Web应用体验类似本地桌面应用。Ajax有机地利用了如下一系列相关技术:

·基于Web标准的XHTML+CSS表示;

·使用DOM进行动态显示及交互;

·使用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相关操作;

·使用XMLHttpRequest进行异步数据查询、检索;

·使用JavaScript进行组合。

RSS(聚合内容)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技术,是资源共享模式的延伸。RSS技术被广泛使用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中,例如在网站发布一个RSS Feed,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用户可以快速获取网站上最新更新的内容。

P2P(点对点技术),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用户终端之间不通过中介设备直接交换数据和资源的技术。P2P的本质是把集中处理和存储转化为分布式处理和存储,它改变了互联网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状态,使得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扩散到终端设备。P2P典型应用包括服务共享、应用协作、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系统等。

Widget又被称为微技,可以使用户在任意一个基于HTML的Web页面上执行移动应用程序,表现为在浏览器界面之外运行的Web页面、视频、地图、新闻、小游戏等。手机用户借助Widget不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服务。

(2)HTML5.0

与以前的HTML版本相比,HTML5.0提供了一些新的元素和属性,如嵌入了音频、视频、图片的函数、客户端数据存储和交互式文档,内建了WebGL加速网页3D图形界面的技术标准,有利于搜索引擎进行索引整理和手机等小屏幕装置的使用。

(3)SOA

SOA可以使用户通过定义好的独立接口联系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使各种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便于构建开放式、可扩展、集成的分布式系统。SOA使用WSDL描述服务,通过UDDI来注册和查找服务,使用SOAP进行消息传递。

(4)SaaS

Saa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体现在服务上是变卖为租的业务提供模式。从实现上看,SaaS提供商搭建应用需要的网络基础设施及软、硬件运作平台,负责前期实施、后期维护等所有服务,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向SaaS提供商租赁软件服务。SaaS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做应用,满足处于长尾效应尾部的各种小众市场的要求,大大降低企业投入成本,使得业务提供更加灵活、简便、实用。

(5)云计算

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

7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借助先进的商业模式将强大的计算能力分布到终端用户手中。云计算技术通过不断提高“云端”的处理能力,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把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按需享受“云端”的强大计算处理能力。一般认为云计算能够把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5%~15%提高到60%~80%,例如Google计算成本是对手的1%,存储成本是对手的1/30。

目前,普遍认为云计算服务可以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3类。IaaS面向企业用户,提供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和管理工具在内的虚拟数据中心,帮助企业削减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PaaS面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提供简化的分布式软件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屏蔽了底层复杂的操作,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快速开发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服务;SaaS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在线软件服务。在线Office、在线CRM、在线存储、在线杀毒、虚拟机租用等服务都是云计算的典型应用。

6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能力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一座大厦,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能力就是构建大厦的一些最基本的结构化组件,这些基本能力经过组合、会聚、延伸、拓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虽然应用层出不穷、永无止境,但笔者认为,以下这些能力是移动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基本能力,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如果要成功必须和这些能力进行深度结合。

(1)消息能力

从最早的短消息到多媒体消息,再到现在的即时消息,消息能力可靠实用、成本低廉,不受终端开、关机和网络忙闲等状态影响,一直是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能力,被广大用户接受、熟知和大规模使用。

(2)定位能力

移动性是手机和PC的关键区别,移动定位能力可以通过测量卫星、基站等无线信号计算出用户当前的位置,提供与当前位置相关的各种服务。定位能力包括GPS卫星定位、基站定位、GPS卫星和基站联合定位、WLAN定位等多种方式,根据定位方式不同,定位精度差别较大,目前GPS卫星和WLAN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m左右。

(3)支付能力

支付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用户行为,由于手机便携、号码真实,使得手机可以提供一个可信任的交易账户,而被作为“钱包”使用。支付能力包括近程支付和远程支付,近程支付需要RFID芯片/卡、POS机等设施配合,远程支付通过短信、WAP等手段接入互联网实现支付。

(4)浏览能力

正如Explorer、Firefox是互联网浏览的主要载体一样,手机浏览器是手机获得移动互联网信息的基本载体。手机浏览器需要能够同时支持浏览Web及WAP两种格式,能够把互联网内容转换成适合手机浏览的格式,能够进行数据压缩。这些要求对小型手机而言实现较为困难,因此浏览器逐步从手机预装发展为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端的架构,由服务器负责页面所需数据处理、压缩工作,客户端负责解析处理过的数据,类似UCWeb模式,形成移动互联网的浏览能力。

(5)通信录能力

移动通信录是移动通信的基础,也是移动通信的核心服务。通信录最初是终端的基本功能,但由于从手机上导入通信录的操作较困难,且需要实现不同终端之间的同步和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录共享服务,通信录逐步向具有网络能力方向发展。目前的移动通信录可以从Gmail、Sina、Sohu、MSN、163、Yahoo中导入,也支持通过CSV或Excel 格式批量导入。

7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

互联网上的丰富应用,如图片分享、视频播放、音乐欣赏、电子邮件等,与移动网的移动特性、用户位置特征、终端随身携带等特征结合,使得移动互联网业务产生了新的使用场景,为用户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

(1)娱乐类业务

从日韩的经验看,3G用户使用的业务以娱乐为主,最常使用的服务包括图铃下载、音乐欣赏、卡拉OK、游戏等,主要使用的场合是等待空闲等碎片时间。

·WAP是一种向手机提供互联网内容和增值服务的全球统一的开放协议标准。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的

WAP浏览器,浏览实时的资讯和生活信息,接收最

新本地及世界新闻,进行图片、铃声下载。

8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移动音乐是目前国内发展最好的移动增值业务,早期用户可以通过彩铃在呼叫时听取被叫设置的个性化回铃音,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点播喜欢的歌曲、MTV,查找最新金曲,对来电号码设置喜欢的和弦铃声,把网上下载的音乐以及CD上的歌曲转换到手机上,用手机听音乐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时尚生活方式。

·移动阅读能够向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电子书形式的数字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在线或下载阅读。移动阅读为用户提供电子图书、手机漫画、报纸杂志等电子书内容,用户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终端上在线阅读,也可以请求下载之后离线阅读。目前移动阅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手机登录WAP 网站或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阅读的内容一般较短小、时尚,大多是满足用户在碎片时间里进行浅度阅读的需要;另一种以电子阅读器为载体,通过内置的移动上网模块随时随地上网阅读,可以满足用户长时间深度阅读的需要。

·手机视频是一种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提供影视、娱乐、原创、体育、音乐等各类音、视频内容直播、点播、下载服务的增值业务。直播指内容源的发送与内容播送同步,其特点是用户对内容没有选择权,常用于具有时效性的新闻、重大事件、发布会、庆典等内容的播放;通过点播(VOD)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视频源的内容,一边获取内容一边播放;下载播放需要用户先把选定内容下载到移动终端上,再使用播放器进行播放,一般用于高价值的音、视频内容。·手机动漫是一种采取交互式矢量图形技术制作多媒体动漫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下载、播放的增值服务。用户可以下载观看flash动画、视频、游戏、卡拉OK文件等内容,或者把下载的动漫内容设置为来电通知画面、制作电子贺卡等。

·移动游戏是指以移动网作为游戏运行载体,在手机、手持游戏终端等移动设备上进行游戏的增值服务。早期移动游戏只有一些简单的、出厂时预装在终端上的单机游戏,目前用户已经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复杂的、可下载的联网游戏,随时随地参与网络游戏。从日韩的发展经验来看,在手机终端上实现3D游戏是全球手机游戏的发展趋势,另外对那些集成了重力感应器的终端来说,体感游戏也是

目前玩家比较喜爱的新型游戏类型,用户可以通过

驾驶、打球等动作参与到游戏中去。

笔者认为,娱乐类业务的关键在于内容是否精彩和对用户是否有吸引力。考虑到用户主要在等车、等人的片段时间使用娱乐类业务,娱乐类内容应该短小、精彩、时尚、经常更新,而且要能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推荐。与电视、报纸、广播等传媒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不同,手机上的娱乐类应用将会成为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内容的首选渠道。

(2)生活类

移动终端贴身伴随在用户身边,这个特点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可以开发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如位置信息、网上购物、手机支付等。

·位置服务是移动互联网特有的业务,也是用户需求量极大的业务。目前许多手机已经在芯片上集

成了GPS定位功能,服务提供商可以利用GPS卫

星和运营商基站信息确定用户当前位置,提供周

边详细地图,为用户指引去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查

找朋友或家人的位置,为用户提供当前所在位置

的各种信息,如当前所在地的天气、交通及购物信

息等。

·手机支付是一种利用手机,通过短信、STK、语音、

WAP、RFID等方式,进行消费、充值、转账、查询等

电子商务操作的业务。手机支付利用手机号码真

实、可靠和随身携带的特点,把用户的手机号码与

银行卡等支付账户进行捆绑,使得手机账户成为

用户的“钱包”,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票务预

订、小额支付、网上购物等金融活动。手机上还可

以集成RFID射频装置,作为移动POS机轻松完

成购买电子门票、公交刷卡等日常操作,方便用户

生活。

·家庭监控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用以监控老人、儿童、家居安全等。用户可以在家中安装高

清摄像头,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接入和查看家庭监

控视频,随时随地监视家里状况,直观、准确、及时

地获取监控对象的最新动态。

笔者认为,生活类应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购物、交友、出行、消费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娱乐类应用不同的是,报纸、电视内容不断向数量有限的企业集中,如

9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新华社、CCTV、凤凰卫视等,而生活类应用虽然领域广泛,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批或某个具有垄断性地位的企业,目前提供服务的SP的规模还较小,因而在这一领域里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和潜能。随着手机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如重力传感器、动作传感器,未来手机服务生活领域还可以不断拓展,例如可以作为健康仪表测试移动用户的血压、心跳等指标,通过移动互联网传给专家会诊,实现掌上医院的功能。

(3)商务类业务

商务人士具有很强的支付能力,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目标客户群。与侧重娱乐体验的年轻人不同,商务人士更青睐实时信息服务,如实时股价、移动银行、电子转账等。

·邮件推送业务把企业邮箱和移动互联网进行结合,用户可以不受工作场所限制随时随地接收个人邮

箱和企业邮箱的邮件并进行阅读、回复、转发等操

作。当新邮件到达时,邮件推送服务器可以主动通

过SMS Push、WAP Push等方式通知移动用户,触

发终端及时收取新邮件。在国外,2008年黑莓用户

数已经超过1600万,成为近年来国际电信市场增

长较快的业务之一。

·移动办公是高速发展的通信业与IT业交融的产物,是继计算机无纸化办公、互联网远程化办公之

后的新一代办公模式。用户通过在手机上安装企业

信息化软件,连接客户原有的各种IT系统,包括

OA、邮件、ERP以及其他各类业务系统,通过手机

浏览和处理工作事务,摆脱了在固定场所固定设备

上进行办公的限制,为企业管理者和商务人士提供

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应急性

事件的部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移动电话会议是使用移动终端作为工具,利用移动互联网作为载体的新型会议模式。移动电话会议使

得用户能够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以低廉的成本迅

速召集多方人员参加会议,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

提升。移动电话会议支持移动和固话接入,提供方

便的会议预订、会议调整、会场控制等功能,支持参

会者之间进行文档、视频、PPT等文件共享服务。

·移动电子商务依托移动互联网,利用手机、掌上电脑等设备进行在线交易和商务活动,如手机理财、

手机证券、银行业务、手机彩票、手机交易、移动商

城、保险理赔等。

笔者认为,商务类业务通常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企业都需要不同的服务,因此商务类业务是典型的面向小众市场的服务,需要服务提供者具备很强的软件开发和集成能力。随着SaaS、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Office、在线CRM等业务都可以在规模化运作后提供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按需订购软件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服务成本,使得抓住潜力巨大的“长尾”市场成为可能。

(4)沟通类业务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移动终端的基本需求,目前沟通已不仅仅局限在两人之间的语音通话,而是扩展到了多人之间实时共享语音、文本、视频等信息。

·VoIP是一种将模拟声音信号数字化,以数据包的

形式在IP网上进行实时传递的技术。VoIP能广泛

地利用互联网全球IP互连的环境,以相对便宜的

成本,提供比传统语音业务更多、更好的服务,如语

音、传真、视频和数据等。

·视频电话是一种利用电话线路实时传送语音和图像(如用户的图像、照片等)的通信方式。视频电话

能够弥补语音电话缺乏视频信息的不足,使人们在

千里之外沟通如当面交谈。用户可使用3G手机和

带有显示屏的固定电话进行视频通话,也可以把视

频电话打到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的PC上,或向对

方手机发送一段录制好的视频作为留言。

·Push to Talk简称PTT技术,其使用半双工技术实现手机单向交流,使用户可以与另一个或另一组用

户通话,在实现上和对讲机类似,同一时间按下通

话键后只能一方说话,另一方倾听,一方说完了另

一方才可以通话。PTT业务在饭店、安保、企业内部

有较大的需求,使用移动互联网作为承载,用户可

以不受空间和地点限制,同时和多人通话,极大地

提高了通话效率。

·移动即时消息集成了实时文字、语音、视频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网络上进行实时通信。用

户使用移动即时消息业务时可以查看联系人在线

状态信息,通过手机终端或者PC客户端与联系人

实时交流或者多方通话,能够群发通知,收发文件、

音频、视频,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地定义群组和发

起主题讨论。

10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5)社交类业务

Web2.0的核心之一是用户参与,即用户不仅是服务的使用者,同时也是服务的创造者和参与者,形成Social Web(网络社交)的概念。基于Web2.0理念诞生的新业务包含博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

·手机博客又称微博,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用户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上传自己的想法,及

时与其他人进行分享和沟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区开始向移动领域渗透,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相互联系形成社区。移

动社区可以让用户建立或参与不同维度的群组,提

供基于手机的个人内容分享,进行个性化形象展

示,实现个人或群组之间的沟通,通过移动方式开

展在线讨论。

·视频分享是Web2.0的新业务,指用户自己制作视频内容,把视频内容上传至第三方网站供他人浏

览、下载,是典型的UGC(用户制作内容)业务。由

于终端随身携带,而带摄像头功能的手机更能使用

户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上传视频,使视频内容更

新更加及时。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YouTube、

优酷等已经在移动视频分享业务上获得了巨大

成功。

(6)基于云计算的业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上内容的飞速增长,信息已经开始泛滥,用户越来越希望能够迅速获取有价值、有帮助的内容,搜索引擎的地位和价值日益提升。由于移动终端和PC的差异性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区别,需要移动搜索结果更精准、更智能。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大规模运算成本不断降低,计算速度不断提高,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移动搜索、移动识别业务也随之产生。

·移动搜索利用移动网络作为数据传输承载,把分布在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的数据进行搜集、整

理,供手机用户进行查询。与PC相比,手机用户在

搜索时更希望获得周边地域的内容,如周边位置、

本地新闻、购物信息等,要求搜索结果更精准、搜索

排序更满足个性化要求,能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

的推荐。

·移动识别业务利用手机终端集成的摄像头对目标对象进行拍照或者拍摄视频,通过移动网络上传

到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服务器上,由服务器对目标

进行识别并提供更多和目标相关的信息。如果目

标是风景名胜,可以得到相关的旅游资讯与推荐;

如果目标是书籍,可以得到相关的竞价和评论;如

果目标具有二维码,可以直接透过条码解析找到

产品相关资讯;如果目标是人物,则可以进行人物

识别,显示目标人物的社会网络关系、博客网站、

联系信息等。

笔者认为,手机是一个典型的轻量级终端,处理能力有限,不宜进行复杂的计算操作。云计算技术把计算资源集中起来,通过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大型服务器集群,不断提高“云端”的处理能力来减少用户终端的负担,非常适合处理需要通过大规模计算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手机应用,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智能搜索、识别、纠错、合成等技术,将产生大量新的服务。

8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模式

传统的电信业务模式是前向收费,即向用户收费。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一是运营商具有独立的收费渠道,二是传统电信业务,如语音、短信、彩信等的业务模式、资费模式较为简单,可以由电信运营商独立提供。

互联网业务大规模兴起后,大多数服务提供商并不具备独立的收费渠道,因此传统互联网业务,如浏览、搜索、即时消息等,其业务模式大多是后向收费,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业务,而服务提供商则会通过竞价排名等方式向合作商户收费或者收取广告费用。这种业务模式广受用户欢迎,促进了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但同时也会打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很难把用户和流量转化为收入,使得互联网内容大量重复,缺乏版权保护。

对移动互联网业务来说,移动网络的成本远远大于传统互联网,因此其业务模式必须要充分吸收传统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教训,实现价值链上用户、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共赢,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对以提供内容为主的娱乐型业务,如电子书、音乐、游戏等,业务模式以前向收费为主,根据业务差别可以考虑以包月、按次等形式向用户收取内容费,同时服务提供商可以借用电信运营商的收费渠道,以合作方式与电信运营商分成,借此保护内容版权,实现内容正向盈利,促进产生更多、更好的内容。

11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对于信息和商务类的业务,如果用户的选择空间较大,且市场上已经有成熟或者颇具竞争力的产品,替代性很强,如WAP网站浏览、移动电子商务等,其业务模式更多以后向收费为主,用户可以免费浏览信息,而服务提供商则是通过广告向商家收费等形式实现盈利。但对于需要为小众客户量身定做的业务,如移动办公、邮件推送等,也可以采用前向收费的模式,向用户按月收取服务费,并与运营商进行分成。

笔者认为,由于受到互联网模式的深刻影响,我国用户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的免费服务,因此传统的前向收费的空间将会被挤压,例如谷歌的业务几乎都是免费的,要完全按照新经济的盈利模式进行后向收费不是很现实。因此,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很可能在前向收费和后向收费两种模式之间产生一定的组合和折中,例如游戏、即时消息等业务采用免费方式提供基本业务,而对商机撮合、道具下载等增值业务进行收费。根据Morgan Stanley的研究,2009年中国用户在网游虚拟物品上的消费达到50亿美元,证明了“免费使用+道具收费”的业务模式能够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还将产生各种新的收费模式。

9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领域。互联网上众多的创新与移动特点相结合,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业务模式,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不管怎样发展,只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本质特征,不断创新,实现价值链共赢,才能使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Morgan Stanley.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2009

2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研究所.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研究,2008

3蒋林涛.互联网引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电信科学,2008, 24(1)

4李安民.中国电信运营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分析.电信科学,2008,24(5)

5薛立宏,张云华,曹敏.移动互联网运营关键问题及商业模式探讨.电信科学,2009,25(5)

6董斌,曹敏,薛立宏等.一种移动互联网技术框架的探讨.电信科学,2009,25(5)

7谢峰.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应用的探索和展望.电信科学,2009,25(1)

8北京华经纵横经济信息中心.2009年移动互联网业务市场竞争及行业发展态势分析咨询报告,2009

9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

10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25(10)

11杨震,陈晓勤.电信企业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电信科学,2009,25(10)

Research of Key Technique and Typical

Applications in Mobile Internet

Shen Jingxin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200122,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technique to the mobile Internet,such as Web2.0,SaaS,cloud computing and so on,includes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high level requirement,developing trend,key technique and basic enabler of the mobile Internet.On this basis,discusses typical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s,and finally proposes a new business model proposal.

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Web2.0,SaaS,cloud computing,3G application,business model(收稿日期:2010-09-19) 12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优质文档]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 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1.2 研究意义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通信终端,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3]。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MI关键技术 纵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趋势,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先进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如图3所示,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 王涛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王涛 发表时间:2017-11-28T09:40:19.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阐述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相关概念等基本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趋势;热点业务;智能终端 前言: 互联网技术自上世纪中叶出现以后,逐步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用户的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不过,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在满足用户的实时接入网络需求方面,却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其全面、便捷的特点,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梦想,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里的热点领域。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前一年的90.1%上升到95.1%。另据《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已达13.7亿台,接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大陆地区总人口数13.83亿人。从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已深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人均一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自2016年1月20日起《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指标规范》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中第一份成文的行业标准,在全球大数据峰会(GBDC)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标准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探索今后业务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对研究我国信息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 从广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接入、提供移动网络访问服务的各种网络的总称。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改进网络技术、能耗技术后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并且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实时接入,从而使移动终端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其优劣势和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资源、信息与无线通信之间的紧密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 自上世纪90年代,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其传输速度仅为9.6Kbps。为了提升传输速率,全球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欧洲日本主导基于宽带码分多址的WCDMA网络,北美韩国主导码分多址的CDMA2000网络(基于二代通信技术CDMA升级),我国则主导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TD-SCDMA网络,2008年起我国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建设,三大基础运营商分别建设不同制式的通信网络,其传输速度已提升至100-1024Kbps。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使用户信息交互更加便捷化,也推动了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数字内容产业的爆炸式发展。自2014年起我国进入4G时代,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网络开始商用建设。LTE是基于OFDMA的通信技术,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中国移动建设时分双工的TD-LTE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建设频分双工的FDD-LTE网络,LTE网络传输速度可达10Mbps,而LTE-Advanced技术可达100Mbps。自2016年起,我国已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5G将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安全性,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此外,常用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有WIFI、蓝牙、NFC、UWB、宽带卫星通信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中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年)》,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22.6万亿,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30.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9%。移动互联网以其智能、连接、普及的优势,带动信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2.1.1相关业务逐渐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手机银行、网络医疗等众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出,极大方便了用户生活,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移动互联网业务也逐步获得巨大收益,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两大中国互联网企业携手成为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 2.1.2热点业务迅速发展,精品业务独具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增长的非常迅速。空前的市场机遇,使得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热点业务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据《2016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行业发展现状》,45.3%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单一移动终端上安装的软件数量在20-49个之间,这也反映了当前移动软件应用数量众多,功能各异,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使用习惯趋向于“少而精”,因此只有少数业务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如移动订餐、网络约车、掌上理财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为手机用户提供了线下的便利服务,不仅提升了交互模式、丰富了商业形态,而且健全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因此在市场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业务也推动了通信行业发展的发展和完善,自2016年起中国联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先后推出腾讯大小王卡、百度大小神卡、阿里大小宝卡、新浪V卡、优酷小酷卡、京东小强卡、招行大小招卡等近20种联名流量卡,在提升网络服务的同时也通过

移动互联网行业认知调查报告

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行业认知调查 实习题目移动互联网行业调查报告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班级 2班 学号 学生姓名 实习成绩 指导教师 2015年8月20日

调查目的及意义 目的:对移动互联网进行深度调查,了解互联网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对未来对移动互联网学习进行针对的指导。 意义: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为技术基础,旨在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并处理信息需求的一种新兴业态。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在智能移动终端的延伸,是技术深入渗透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服务的转型,是4G 和无线宽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趋势。 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 调查对象:移动互联网使用者 时间:2015年夏 地点:社交网络 调查范围和主题 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软件,操作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移动通信移动医疗移动办公登产业逐渐兴起,必将引起对传统产业的大变革,互联网+也必将成为发展趋势。 调查的主要方法 随机采访,问卷调查 调查情况 良好

一,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2011年12月国务院在有关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的常务会议中指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对于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业务平台重点支持的业务领域之一。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对此做出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呈现以下态势: 一是“南北呼应,西部崛起”的空间格局初步形成。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和以成都、重庆、西安为核心的西三角这四大区域。该四大区域的产业规模占全国整体的90%以上。珠三角以广东为龙头,凭借终端制造的巨大优势,在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环渤海区域在移动终端制造、移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实力;长三角区域以上海为核心,在移动互联网有关的软件和服务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终端制造能力相对较弱;西三角地区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最具成长性的区域。 二是从终端设备到应用服务的产业链加快形成。在国家的支持下,各地政府积极布局,加大了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投入与扶持,终端设备研发与制造、应用软件开发、信息与内容服务等各细分产业发展迅速。2010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产值份额中,移动终端达到了亿元,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主力军;移动软件和移动应用产业的绝对份额虽然只占到1/4 左右,但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出移动通信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相互融合的特征。 移动互联网并不单纯的就是互联网移动化。就其业务来看,移动互联网业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固定互联网业务的复制 二是移动通信业务的互联网化 三是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型业务 就移动互联网而言,其产业链更趋复杂,涉及到终端运营商(MID)、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系统开发商等在内的多个成员。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更趋复杂,更趋多样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互联网企业、IT厂商、电信设备商、移动运营商等纷纷抢滩移动互联网市场。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可以预见移动互联网将会创造怎样的神话。 “小巧轻便”及“通讯便捷”两个特点,便是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根本不同之处,它的发展趋势也与此相关联。 (1)高便携性:

除了睡眠时间,移动设备一般都以远高于PC的使用时间伴随在其主人身边。这个特点决定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可以带来PC上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即沟通与资讯的获取远比PC设备方便。 (2)隐私性: 移动设备用户的隐私性远高于PC端用户的要求。不需要考虑通讯运营商与设备商在技术上如何实现它,高隐私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特点——数据共享时即保障认证客户的有效性,也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这就不同于互联网公开透明开放的特点。互联网下,PC端系统的用户信息是可以被搜集的。而移动通讯用户上网显然是不需要自己设备上的信息给他人知道甚至共享。 (3)应用轻便: 除了长篇大论,休闲沟通外,能够用语音通话的就用语音通话解决。移动设备通讯的基本功能代表了移动设备方便、快捷的特点。而延续这一特点及设备制造的特点,移动通讯用户不会接受在移动设备上采取复杂的类似PC输入端的操作——用户的手指情愿用“指手划脚”式的肢体语言去控制设备,也不愿意在巴掌方寸大小的设备上去输入26个英文字母长时间去沟通,或者打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 移动互联网正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发展着,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和便利。手机不仅仅只是一个打电话、接电话的工具。

移动互联网10大业务及盈利模式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电子阅读移动支付手机电视 摘要: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宽带的增加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创新,用户的许多需求将在手机上得到满足。而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将发展迅猛。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 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而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信息社会之后将是娱乐社会。PC游戏带动个人计算机的热买,网络游戏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手机游戏将引爆下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商战。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纵杆真实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冲撞和射击等场面,把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传递给了用户,让手机玩游戏的感觉更棒。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随着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规模化,广告主也将积极参与到其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刺激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需求,有效促进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2008年奥运将是手机电视发展的契机,带宽的增加增强用户体验,手机电视的视频点播、观众参与、随时随地收看的优势将逐渐凸显。 五、移动电子阅读填补狭缝时间 因为手机功能扩展、屏幕更大更清晰、容量提升、用户身份易于确认、付款方便等诸多优势,移动电子阅读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迅速传播开来。内容数字化使电子阅读内容丰富,结合手机多媒体的互动优势,不但增加了音乐、动画、视频等新的阅读感受,还可将这种感受随时带在身边,移动电子阅读市场的繁荣是可以预见的。 六、移动定位服务提供个性化信息 随着随身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人们的移动性在日益增强,对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市场对移动定位服务需求将快速增加。

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新趋势新要求新启示 -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及启示 [编者按]在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厂商的大力推动下,全球移动互联网正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或者其它移动设备使用各种移动增值业务或直接访问传统的互联网,电信业重组的完成和3G牌照的发放更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新的条件和动力,移动增值业务将受益于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的明朗化,迎来十年一遇的新一轮发展良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电信运营商要想在无线互联网的新时代立足,就必须了解新时代不同于旧时代的重要特征,包括用户需求期望的差异、业务应用的差异、产业链结构的差异、对企业自身能力要求的差异等,涵盖客户、产品、企业和产业链四个方面,电信运营商应该在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策略。 面对新趋势和新要求,电信运营商应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角度去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产品管理和组织流程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跨行业融合能力及合作伙伴管理能力。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新趋势 事例一、2008年1月,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面对移动通信的未来提出两个观点,一是移动网络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二是互联网与移动网的融合。 王建宙说,电信运营商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结构,建立了分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中心。而手机是典型的以个人为中心的通信系统,这两者的融合将极大地拓宽其应用领域。例如手机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结合、手机与博客、即时通信的结合,就是很好的例子。 事例二、2008年4月28日,中国移动和沃达丰、软银宣布组建一个“联合创新实验室”,以加速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实验室计划在今年底成形。沃达丰集团发言人Mark Street说,联合创新实验室将深入进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开发。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面对日益明显的“管道化”趋势以及来自设备制造商涉足移动增值业务的挑战,中国移动的互联网之路已经启动。2008年3月23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关于中国移动进军互联网的策略》,表明未来中国移动将以移动互联网业务为核心,提供全面的互联网业务,在未来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中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表示,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前奏,而终端、用户体验和网络

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艾瑞:201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5亿人】市场规模1060.3亿。发展原因:1、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增速推动;2、3G/4G大流量消费时代,催熟商业化环境;3、移动应用探索商业化,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移动购物占比过半,移动营销稳步提升。移动互联网之争逐渐深入到内容层。用户全天在多屏之间切换。

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尚贤达猎头顾问从工信部网站获悉,据《2013年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显示,截止2013年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03亿户。工信部发布的4月份数据显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和流量的爆发式增长,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自3月突破100M后,4月继续保持37.1%的高速增长,达到121.0M;据估计,到2020年,每人每天将消耗1GB的流量。预计未来1至2年,电信运营商将不断完善3G网络覆盖,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凭借价格优势在中低端市场的普及进程将加快,3G上网用户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上网用户中的占比可能在2014年突破50%。 移动互联网是一套极其庞大的体系,移动应用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丝毫不逊色于PC端,淘宝客户端、支付宝客户端、微博客户端、QQ客户端、微信、导航、手游、各种行业移动应用等,已经在手机上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移动生态体系,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更深入、更全面地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二、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随着无线互联网业务的极速发展,无线互联网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正喷薄而出。移动互联网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日益紧俏,无线互联网猎头职位日渐增多。 据尚贤达猎头公司2013年4月针对30家上规模无线互联网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纳入统计范围的无线互联网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整体同比上升了23%,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同比上升了25%;在年度招聘总需求中,技术类人才招聘占比为51%,营销类人才招聘占比为33%。3-4月份,尚贤达猎头公司无线互联网行业接到的猎头职位委托量同比增长了28%。据估计,未来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将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递增。 三、移动互联网人才要求整体较高 移动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移动互联网人才一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特征呢?尚贤达公司移动互联网高级猎头顾问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1、勇于创新精神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创新是其生命力。时刻面临新的产品、新的应用、新的技术、新的盈利模式、新的营销模式、新的客户需求等等。相对而言,移动互联网行业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借鉴。恐怕再也没有哪个行业或者哪个时期能够像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一样开放和包容,鼓励一切创造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创新。创新能力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最大特征和基本要求。 2、跨界复合能力 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行业复合的结果,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的行业,并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多样化的应用。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最好具有复合、跨界行业的能力,具有多向思维,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如研发人才,有时既要熟悉手机平台,又要熟悉互联网编程,C、Java等语言都要懂,甚至PHP等都要懂一点。营销人才如果能具备跨行业、跨学科、跨媒介、跨渠道的复合能力将是非常重要。小米公司“不想做产品经理的销售不是好设计师”的理念,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移动互联网人才要勇于尝试一切新鲜技术和手段,需要跨界眼光、跨界思维和跨界方法。 3、学习适应能力 互联网行业本身是一个极富变化、日新月异的行业,移动互联网更是将这种变化性推向极致。一个新的应用,可能很快得到普及,也很可能很快走向没落,客户需求和市场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极速变化,竞争对手不处不在,各类产品多如牛毛,技术和产品一日千里,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4、捕捉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能力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Study of Opening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Mobile Internet Dong Bin ,Yu Yuhai ,Xi Pingya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 200122,China)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service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both are developing rapidl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network ,we analyzed th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gave a technical network framework to meet these demands.We also put forward technical solutions try to realize the network framework.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open network capability ,Mashup ,mobile network and Internet convergence (收稿日期:2010-09-19) 9 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25(10) 10杨震,陈晓勤.电信企业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电信科学, 2009,25(10) 11中国电信.观察与分析——— 移动互联网Widget ,2008本文聚焦Web2.0、SaaS 、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征、用户需求、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基本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新型业务模式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Web2.0;SaaS ;云计算;3G 应用;业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沈晶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上海200122) 摘要 1前言 移动互联网一般指用户使用手机等无线终端,通过 3G (WCDMA 、cdma2000或者TD -SCDMA )或者WLAN 等速 率较高的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可以在移动状态下(如在地铁、公交车等)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基于FDMA 的模拟移动终端的出现,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5

国内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国内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16.2)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应用监测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6 年 2 月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运行呈以下态势: 一、移动应用创新情况 2016 年 2 月,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单一应用(不同版本、位于不同商店的同一应用均被视为一个应用)生态总体规模达 621 万款,超过谷歌商店及苹果总体应用生态,考虑到我国第三方应用生态以 Android 应用为主流,我国业已成为支撑全球开源阵营应用生态规模发展的最大推手。 二、移动应用分发态势 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分发规模超8000 亿次,用户渠道国内分发已超越谷歌商店全球分发规模。截止 2016 年 2 月,我国第三方应用商店累计应用分发量已达到 8350 亿次,以分发规模计,我国用户渠道实力已领先于覆盖全球移动用户的谷歌官方商店,仅我国 Android 应用实际市场规模已近谷歌全球市场的近五倍。 三、移动互联网领域分布 无论是以规模还是分发量计,游戏在国内面向 Android 的移动应用市场(包括谷歌商店)各领域中占据主导。仅以应

用规模计,主题壁纸类应用数量位居第二,资讯阅读领域、生活服务领域位列三、四;而以分发规模计,系统工具领域、社交通讯领域、影音播放领域则紧随游戏领域之后、位居各领域前列。―――――――――――――――――――――――――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应用监测平台简介: 该平台定位于全维度监测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实现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产业整体发展运行态势的全面实时动态 感知,有效提升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管理数据支撑能力,以此为基础向管制机构、产业界、各级政府提供真实详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产业发展视图,加速推动应用产业创新创业、快速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

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

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链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链分析 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融创天下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中坚企业之一,大家需要了解我们所处的行业,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李在胜以自己的理解,对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基本思路和图稿属原创,部分分析借鉴了一些行业专家的话。供大家参考,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1、中国即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据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1年第1季度,中国市场整体3G用户数达6190万,预计2011年年底突破1个亿,同时智能手机仍在保持1个季度2000万左右的新增销量,另外新型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Ipad的流行,逐渐成为新的移动互联网重要终端,2011年第1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销量突破100万。 伴随市场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相关广告营销以及用户对于移动服务的主动需求,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已突破3亿,显然用户群认知度低已不再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问题。服务的多样性也不断加深不同用户群对于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依赖,如学生群体对于IM、交友、游戏、阅读有高粘性,白领用户群体对于签到、邮箱、炒股、微博等服务有高需求。 另据DCCI(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在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将达到7.21亿,超过届时7.16亿的PC网民规模,中国将真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2、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组成 移动互联网有庞大的用户,整个产业链也很庞大。移动互联网由相关产业群体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构成图

以上图的详细解释如下: 用户部分:所有移动终端(手机和MID)和网络的使用者,目前已经数亿,是整个产业链的生存之本。 终端MID部分:国际领导者当然是苹果(Apple)了,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当然还有诺基亚和摩托罗拉、黑莓以及一系列日韩厂商。国内是联想、万利达、甚至一些山寨机厂商等等。从这里将引申出一系列相配套的生产产业族群,仅仅按照功能分类,可细化为四个领域,分别是影像、声音、主板芯片和手机电池;还有物流分销售后等等环节,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不小的子产业,仅触摸屏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产业了,其他的影像,声音等对应的厂商也非常之多;他们因为相对企业小,但产品适用范围很大。这个部分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如芯片设计等相关技术,目前仍然牢牢掌握在国外厂商当中。当然,大部分的生产是放在了国内,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 系统平台部分:这里面有两个概念,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平台。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OS),作为连接硬件、承载应用的关键平台,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相当于个人电脑时代的视窗操作系统,是构建软件硬件共舞的基础体系。 中间件平台构建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其作用是实现基础功能,帮助软件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Peer-to-Peer关键技术

ISSN 1000-9825, CODEN RUXUEW Journal of Software, Vol.20, No.8, August 2009, pp.2199?2213 doi: 10.3724/SP.J.1001.2009.03639 ? by Institute of Software,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os@https://www.360docs.net/doc/39239021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390216.html, Tel/Fax: +86-10-62562563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Peer-to-Peer关键技术
李 伟 1,2, 徐正全 3+, 杨 铸 1
1 2 3
?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光纤通信与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湖北 武汉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430074) (武汉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4)
Peer-to-Peer Key Technologies in Mobile Internet
LI Wei1,2,
1
XU Zheng-Quan3+,
YANG Zhu1
(Optical Communication & Network State Key Laboratory (Preparing), Wuh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Wuhan 430074, China)
2 3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 Surveying, Mapping and Remote Sens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xuzq@https://www.360docs.net/doc/392390216.html,
Li W, Xu ZQ, Yang Z. Peer-to-Peer key technologies in mobile Internet. Journal of Software, 2009,20(8): 2199?2213. https://www.360docs.net/doc/392390216.html,/1000-9825/3639.htm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vious study of applying P2P technology in mobile Internet. It first
introduces the P2P technology and the conception of mobile Internet, and presents the challenges and service pattern of P2P technology in mobile Internet. Second, the architectures of P2P technology in mobile Internet are described in terms of centralized architecture, super node architecture and ad hoc architecture, respectively. Further more, the resource location algorisms and cross-layer optimizations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two different terminal access patterns. Detailed analyses of different key technologies are presented and the disadvantages are pointed out. At last, this paper outlin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摘 要: mobile Internet; peer-to-peer; mobile ad hoc; resource location
对现有的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 P2P 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 P2P 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概
念,并提出将 P2P 技术应用在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挑战和应用模式.其次,分别针对集中式架构、超级节点体系架构 和 ad hoc 架构对应用于互联网的 P2P 网络体系架构进行了阐述.再其次,针对移动终端的两种接入模式,分别在资源 定位算法和跨层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对各关键技术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未 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peer-to-peer;mobile ad hoc;资源定位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TP393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under Grant No.2006CB30310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Received 2008-10-10; Accepted 2009-04-27

移动互联网10大业务及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10大业务及盈利模式 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宽带的增加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创新,用户的许多需求将在手机上得到满足。而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将发展迅猛。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 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而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信息社会之后将是娱乐社会。PC游戏带动个人计算机的热买,网络游戏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手机游戏将引爆下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商战。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纵杆真实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冲撞和射击等场面,把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传递给了用户,让手机玩游戏的感觉更棒。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随着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规模化,广告主也将积极参与到其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刺激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需求,有效促进手机电视产业的发展。2008年奥运将是手机电视发展的契机,带宽的增加增强用户体验,手机电视的视频点播、观众参与、随时随地收看的优势将逐渐凸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