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2577949.html,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作者:周远全赵世庆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摘要]福柯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把社会权力运作和人的命运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全景敞视主义虽然从微观上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人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但是无法像马克思一样真正为人们勾勒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人的自我救赎也无法指导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关键词]福柯;全景敞视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1)01-0076-05

权力与人的命运常常是哲学家经久不息谈论的话题,学术界、理论界涌现了大量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这些学说和理论不断地影响人们,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者中,马克思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无疑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马克思与福柯虽然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两者并不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福柯理论中“一直活跃着……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继承下来的隐性遗产,虽然不那么显而易见,但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福柯与马克思显然又是不同的。

一、“权力的经济”与“经济的权力”

(一)福柯:“平面同心圆”权力论

权力是福柯社会理论的基石,在福柯看来,“权力不是一个机制,不是一个结构,也不是我们拥有的某种力量;它只是人们为特定社会中复杂的战略情势所使用的名字”。福柯反对经济决定权力的说法,他认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寻找到权力产生的源头,权力不是某个经济集团、某个组织、某个阶级和某个国家的财产,相反,“权力无所不在,这并不因为它有特权将一切笼罩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中,而是因为它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地被生产出来,甚至在所有关系中被生产出来,权力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涵括一切,而是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福柯很明确地抛弃了那种自上而下的压抑、笼罩、涵括、包裹性的国王权力,福柯的权力与传统意义上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结构、统治社会的统治阶级、面对奴隶的主人这些东西无关,福柯的权力是价值中立的,是中性的。权力的形态内部的力量关系、性质、方向、活动机制内在地构成了社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系统概述 本项目采用百万高清摄像机,更清晰地监控每一个区域,配合高带宽的传输设备,和高分辨率的的后台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整个系统建设无带宽瓶颈和显示瓶颈,真正实现高清监控。 系统组成 依照小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图纸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工程经验和当今行业的技术水平,本系统采用纯数字技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结构主要拟定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图像采集部分、图像传输部分、中心控制、管理、显示部分。 系统结构图

NVR 接入交换机 汇聚交换机 高清解码器 管理主机 电视墙 拼接屏 光纤收发器 建设内容 前端建设 1、前端采集设备分4款摄像机,大区域环境下采用红外高速球机,小区

内通车区域采用室外枪机,办公楼区主要采用红外半球摄像机,电梯 轿厢采用电梯半球摄像机。 2、所有监控摄像机采用130万高清红外摄像机(电梯摄像机除外),球 机红外距离不低于50米,固定摄像机红外距离不低于30米,半球红 外距离不低于20米。 3、前端红外球数量为:6支,室外固定摄像机7支,红外半球数量为17 支,电梯摄像机16支,共46支。 4、前端摄像机由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箱统一引出电源供给,室外摄像机做 好防雷接地措施。 5、前端IP摄像机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传输的方式,根据所处地点的不同, 采用就近原则,多个点IP摄像机共用网络设备,将前端摄像机采集的 数字信号经网络设备传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中心利用内部网络完成 对各监控点的远程控制。 6、摄像机的安装点位参照点位分布表参照图纸。 传输建设 (1)前端摄像机以3M码流传输。。 (2)前端接由光纤收发器传入监控中心接入交换机。 (3)监控网络与其他网络独立分离。 监控中心建设 监控中心建设在消防控制室,监控中心由2台接入交换机,1台监控中 心交换机、1台高清解码器、2台网络硬盘录像机,电视墙,1台管理电 脑、1台客户端电脑等设备组成,电视墙采用8块42寸监视器和1台 42寸监视器组合而成。 防雷保护措施 由于小区该次设计的摄像机部分安装在户外,考虑到雷电天气,系统有可能受到感应雷的破坏,因此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防雷的措施,系统室外前端设备对于防止直接雷击的保护办法是:在室外摄像机的立杆上直接安装避雷针(Φ8镀

高清全景监控系统

高清全景监控系统 广东百泰科技有限公司高清全景监控系统,是一套基于全景图像采集获取、拼接生成及浏览交互等技术的“点-面智能联动摄像机系统”,结合海量视频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高清全景视频图像信息处理及交互应用。系统采用了高清全景监控系统、超高分辨率图像实时处理、ISP智能图像算法设计、海量图像分布式存储等多种前沿技术,通过一台180°高清全景摄像机与一台1080P全高清高速球有机嵌合,匹配专用软件,组成一套点面联动的智能化高清全景监控系统系统。通过单台摄像机就能对180°或360°度范围进行成像,并实现对成像区域内所有目标进行从点到面的同步高清监控,达到无缝监控、点面兼顾的效果。 本产品及技术可应用于各种需要了解城市地理信息,以及不同细节层次的准实时动态真实影像情况的可视化城市管理应用场合,能够基于GPS信息将其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提供给安防、城管、交通、消防、城市规划等各类具有城市地理信息及可视化城市管理需求的行业人员使用。 一、技术特色 全景:单台摄像机就能对180°或360°度视角范围进行成像。 高清:1080P全高清视频传输和录像。 超微光感知技术:采用双阶 3D 去噪算法、自动增益控制、自动背光补偿等技术,超低照度、超低噪声、全彩色,宽动态全景摄像,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能呈现彩色画面。 一键式点面联动:针对目前监控摄像机“看得清却看不全”“看得全却看不清”的矛盾,将高清高速球的“点”与全景摄像机的“面”搭配组合,实现由“面”及“点”的一键式操控,点击全景画面的任何一个位置,系统可立即调度高速球转到预定监视点,配准精度高达0.05°,响应时间小于0.1秒,使监控全局与局部细节一览无遗。 支持多分辨率采集和多码流传输。 IP66高防护等级,全天候室内外应用。 二、实景视频演示 低照度效果演示

精致女人早安心语短句经典说说带图片

精致女人早安心语短句经典说说带图片 1、女人想过得好一些,还是要走内在男人化、外在女人化的道路。 2、一个人的胸怀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一个人立身处世,如果任凭感性随意凌驾于理性之上,任由情绪控制理性,必然不会很成功。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即便给你整个世界,你也早晚毁掉一切。理性中带点感性看世界,才能比别人看到更多更精彩的事物,收获更多的美丽。 3、怎么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爱你呢?我想,有钱的人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在你身上花时间,没钱的人就是看他愿不愿意在你身上花钱。这个道理很赤裸也很现实。 4、聪明的人,学会沉默,是一种优雅的气质;人最应该活在当下,用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生活就是如此,跋涉于生命之旅,我们的视野有限,如果不肯错过眼前的一些景色,那么可能错过的就是前方更迷人的景色,只有那些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真正的美景。 5、人生的痛苦,源于活得太清楚。眼是审美的,结果纠缠在丑中,最后都审了丑;心是收藏快乐的,结果困于计较中,最后

都盛了痛。不是生活有多少,自己就要清楚多少。幸福的能力,其实就是取舍的能力和过滤的能力。早安~ 6、不要奢望做他最后一个情人,努力做他最后的女人。一个念旧情的男人好过喜新厌旧的情人。 7、人生在世,短暂不过百年。凡事最好少计较,少争执,面向阳光,背对阴影,积极一些,乐观一点,一心追求你的幸福,把不幸与烦恼统统甩到身后去。时间久了,你的眼里自然只有幸福的阳光。早安 8、生活乖戾,以至吾辈无法尽参。苦楚但知甘甜;喧嚣方感静好;失去才悟拥有。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情影响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 9、生活原本就是一场艰难的跋涉,一种心灵的历练。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很多。生活其实也很简单,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听花开的声音,观叶绽的曼妙。告诉自己,活着,真好。 10、人,能真正坚持一辈子的东西太少了!很多的东西,抓住了,最后却又放开了.很多的事情,能回忆,却已无法回头!在

福柯眼中的_圆形监狱_对_规训与惩罚_中的_全景敞视主义_的解读

第22卷第11期河北法学 Vol .22,No .112004年11月 Hebei Law S cience Nov .,2004 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 ———对《规训与惩罚》中的“全景敞视主义”的解读 张 艳1 ,张 帅 2 收稿日期:2004-08-09 作者简介:张 艳(1972-),女,湖南长沙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张 帅(1976-),男,湖南长沙人,就职于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1.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2;2.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 要:现代法律既关涉人的身体问题———追求安全与幸福,又关涉人的精神问题———实现自由和权利,福柯因此而特别 注重对现代法律和法学的检讨与批判。《规训与惩罚》是集中体现福柯法哲学思想的杰出著作。作为当代思想家的福柯不只是描述式地讨论“监狱的诞生”,其思想意蕴远远超出一般监狱学的范围。监狱及其实践提供了一个检验现代政治民主的重要标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监狱内所发生的事情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 关键词:福柯;圆形监狱;规训中图分类号:DF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04)11-0130-04 Panopticon in Foucault 'eyesight ———The interpretation of Panopticism in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ZHANG Yan 1,ZHANG Shuai 2 (1.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 ci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 nology ,Changsha 410072; 2.Intermediate People 's Cou rt of Changsha ,C hangsha 410007China ) Abs tract :M odern law concern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human 's body -security and happiness ,but also human 's mental problem -freedom and right ,s o M ichel e Foucault concentrate his eyesi ght on modern law and jurisprudence .Dis cipline and Punis hment is his noted book ,becaus e everything happened in pris on is n 't a simple thing ,it infl uences the whole s oci ety . K ey words :Foucault ;panopticon ;discipline 一、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经济”而“人道”的改造所 监狱在西方国家早就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有关于监狱的记载,但直到漫长的中世纪,监狱虽已遍布西方各国,却都不是作为执行自由刑的场所,因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刑罚是死刑、身体刑和财产刑,自由刑尚未进入刑罚体系。 在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命和健康有了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自由。在此情况下,自由刑及作为自由刑执行场所的监狱出现了。古典学派虽然倡导人道主义,但却没有摆脱旧日的报复惩罚等观念。那时侯,改造、矫正等观念尚未兴起。因此,作为执行自由刑的监狱,还只是惩罚与赎罪的地方,以监禁受刑人、限制其自由为主要任务,教育和改造的计划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在监禁上,实行所谓的“杂居制”,结果犯人交叉感染,出狱后继续犯罪。西方近 代监狱在其产生初期非人道、残酷的状况,引起了启蒙思想家们的非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边沁的圆形监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出来的。 边沁于1791年首次倡导的圆形监狱,即全景式(敞视式)监狱(panopticon ),其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建筑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这样在圆形监狱中,中心控制塔只需安排极少数的监督人,甚至可以只安排一个人。因为通过逆光效果,这个监视者可以从眺望塔内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者的小人影。在圆形监狱的环行边缘,被监视者是彻底地被观看的,但他不能观看到监视者;同理,在中心眺望塔,监视者能 — 130—

对微观权力概念的理解

从达米安被处以极刑的惨烈场面到1840年梅特莱农场的正式使用,两个社会事件标志着一种“规训机制”从此在法国建立起来,这种机制展示了一种新的惩戒权力。而《性经验史》描述了整个19世纪,人们对性的关注,产生了四种形象,它们是认知的四个特殊对象,也是认识活动的目标和根据:歇斯底里的妇女、手淫的儿童、马尔萨斯式的夫妻和性倒错的成人。对他们的管理产生出权力的另一种现代形式——生命权力。这就构成了福柯在系谱学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权力的两种形式,即管理生命的权力自17世纪以来发展出的两极:一极是“人体的解剖政治”,另一极是“人口的生命政治”。把福柯对这两种具体权力形式的文本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分析出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的若干特征。 第一:权力无所不在,且具体而微。这是福柯对权力的基本判断。他认为在整个现代社会,弥散性的权力已经浸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可以在最细小的地方被捕捉到,它把一切都整合到自己万能的统一体中。而这种弥散性的权力不一定是靠统一的国家机器来实现的,“权力具有各种不同的形态,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在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它拥有策略的多样性,所以它又是具体的。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效应沿着一个渐进的细微渠道流通,它抵达个人,抵达了他们的身体、姿态和全部日常行为。我们看到,在人们的性经验中,细微的权力关系弥漫于身体、性、家庭、亲属关系、话语等之中,“性落入了话语的掌握之中,话语不断地捕捉它,不让它有丝毫躲藏和喘息的机会”。而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展现了权力技术的复制性:在17和18世纪,规训机制逐渐扩展,遍布了整个社会机体。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当代的工厂、学校、军队、兵营、医院一定程度上都与监狱彼此相像,这正是“纪律”这种惩戒权力全面渗透的结果,也即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的来临。 第二:权力是一种关系和网络。传统的权力理论视权力为一种能力或者资源,是可以被所有、争夺、转让的财产。而福柯主张权力是一种关系,这种权力关系可以看作是处于流动而循环的过程中,“它从未确定位置,它从不在某些人手中,从不像财产或者财富那样被据为己有”。而且这样一种权力关系又不是单向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而是构成一个循环相连、错综交织的网络。“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在流动,而且他们总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着权力”。事实上,也正是权力的这种关系和网络特性使权力能无所不在,能够在每一时刻、一切地点的不同关系中生产出来。 福柯在对规训权力的展示中提到的“层级监视”就体现了权力的关系和网络属性。“虽然监督要依赖人实现,但是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网络的作用,这个网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下而上的与横向的”。在整个机构中,没有谁绝对地拥有权力,权力在整个关系网络中不断地一层层地被生产出来,负有监督任务的人员又无时不受到监督而成为被监督者,分层监督的纪律形式使这种关系权力得以真实地运作起来。 第三:权力是匿名的、无主体的。福柯一再强调权力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掌握了权力,一直淡化权力的实施主体。事实上,我们从权力的关系和网络特性中就能够推导出,在福柯那里,权力主体是匿名的、不确定的,每一个人都只是权力关系中的一个点,他既可能是权力的实施者,也可能是权力的实施对象。“一种虚构的关系自动地产生出一种真实的征服”。关系机制使权力自动化和非个性化,权力不再体现在某个主体身上了。 从边沁的全景敞视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环形边缘,人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在中心瞭望塔,人能观看一切,但不会被观看到。在这里,监视权力的实施者就是匿名的,谁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报以任何动机出现在中心瞭望塔里操作这个权力机器。在《性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对性话语的煽动和坦白机制的建立的背后都找不到确定的实施主体,它不是主导权力合理性的某个领导部门,也不是统治阶层或手握经济大权的人。事实上,福柯认为,匿名的和临时性的权力实施者越多,那么权力效应将体现得越充分。 第四:权力具有生产性,而不仅仅是压抑的。德勒兹将“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这一点视为福柯权力分析的首要特点。权力的生产性使福柯看到了现代权力机制中的一些积极性的因素,即权力不是被动的禁令,而是产生许多效果的技术;虽然福柯并不认为权力是好的。福柯认为,19世纪政治权利的重大变更之一就是,君主“使人死或让人活”的权利转变为“使人活和让人死”的权利。那么,在现代社会,权力的这种生产性就体现在对生命(或生活)的管理,即“使人活”,这是一种改造的积极性。 惩戒权力在演变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对个人肉体的治理和规训,而不是致死。通过一系列的权力技术,个人被无休止地编制进一种社会秩序中,为的是恢复,即重新生产出个体被削弱的力量、被取消的技能、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1. 系统概述 视频监控作为可视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灵活选择合适的前端监控产品,既能满足固定点、可控点、室内等常规场景的监控需求,又能满足制高点、大场景的远距离、大范围和大视场的特殊场景的监控需求,全方位保障货场运营和治安安全。 2. 系统组成 图1.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图 前端部分: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本方案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全景摄像机等,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传输网络部分:前端系统通过光纤收发器等网络传输设备将新建前端网络高清摄像机连接至监控中心的接入交换机,再通过接入交换机将网络信号汇聚到中心的核心交换机。其中在货场堆场区域、编组区域、装卸货区域因面积大,有线组网不便捷,建议采用AP 无线传输。 网络高清摄像机 球机 接入交换机 汇集交换机 网络高清摄像机 前端 综合 CVR 全景一体机红外球机高清一体机 接入交换机 接入交换机 无线网桥无线网桥

监控中心部分:监控中心采用CVR集中存储将高清视频图像进行存储,解决数据落地问题;配置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解码、拼接;监控中心部署LCD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等。 平台部分:应用管理平台部署在视频综合平台的服务器板卡上,形成一体化的配置,应用管理平台可以对高清视频和用户进行统一管控,并且配置PC工作站进行预览、回放、下载等操作。 3.系统功能 1. 视频监控 实现货场/编组场的堆场、站台、仓库、装卸货等场景全覆盖视频监控。货场区往往面积很大,场站内车来车往,尤其在一些要塞区域。交通环境复杂,若出现在停车场外道路以及回车道周边随意停车,则会影响货场站调度效率,并增加人身伤亡事故的隐患,需要通过高清视频监控实施无死角全覆盖,以完整记录场区内情况。 2. 全景监控 把视频拼接技术融合在一个产品中,实现全景视频图像的前置应用,无需服务器即可实现视频图像的完整输出。 海康威视鹰眼产品采用“点”、“面”结合技术,“面”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的全景大画面,“点”是通过细节捕捉摄像机捕捉全景大画面中的细节,从而达到“无盲区、无死角”全方位不间断地监控,可自动轮巡跟踪全景画面中的多个目标。全景鹰眼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摄像机无法兼顾全景同时捕捉细节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的枪球联动系统高成本和复杂的安装调试。 3. 视频检测周界防护 可在高清画面或全景画面中配置行为分析规则,如穿越境界面,区域入侵,离开区域等周界范围报警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概述 系统方案采用全网络传输、数字化存储、集中控制及显示,主要由前端摄像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控制键盘、视频存储设备、相关应用软件以及其它传输、辅助类设备组成。系统具有可扩展和开放性,以方便未来的扩展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视频监控系统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使管理人员能远程实时掌握办公场所内各重要区域发生的情况,保障监管区域内部人员及财产的安全。 系统组成 本方案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网络架构,基于现今高速的网络通讯技术,将前端的视频监控信号传送到后端,进行存储、显示。视频监控系统硬件组成架构如下图所示: 视频监控网络架构 1) 前端部分 OLT ONU 光纤收发器ONU 监 控中 心核心交换机 LCD/LED 图例 光纤网线视频线前端子系统分光器网络键盘监控管理终端视频综合平台 CVR/云存储(标准云、微视云)“深眸”行为分析相机球型鹰眼全景摄像机接入交换机 LAN 光纤收发器 常规视频监控大场景全景监控智能:人群、行为热成像单光谱筒机热成像双光谱球机热成像防盗、防火碗型鹰眼星光球机黑光球机室外pTZ 筒机电梯半球中心管理服务器 “深眸”客流相机 接入交换机

前端支持多种类型的摄像机接入,系统可配置高清网络枪机、球机等,前端网络摄像机将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网络数字信号,按照标准的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的通信协议,可直接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2) 传输网络部分 前端与接入交换机之间可通过3种方式连接:光纤收发器的点对点光纤接入方式,直接接入交换机方式(距离100米以内),点对多点光纤PON接入方式,将前端信号汇聚至中心的核心交换机。 3) 监控中心部分 监控中心可采用CVR或视频云存储等主流存储模式对高清视频图像进行存储,特殊场景也可以采用NVR方式,解决数据落地问题,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另外,监控中心配置视频综合平台,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通过部署大屏用来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等。系统可将模拟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和数字摄像机都接入到视频综合平台,实现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的切换控制系统和统一的显示系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统一配置和管理。 4) 平台部分 应用管理平台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上,可以对视频监控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控,并实现浏览、回放、下载等视频应用。 应用场景设计 前端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不同监控需求,选择不同类型或者不同组合的摄像机,室内可以选择半球型摄像机,美观大方,室外可以依据固定枪机与球机搭配使用、交叉互动原则,以保证监控空间内的全覆盖、无盲区,同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前端基础配套设备如防雷器、设备箱等以及视频传输设备。 根据办公场所内各个场景监控的要求,应实现全天候高清成像的基本要求以及重点区域无死角全覆盖、智能化分析实现联动的应用需求。 大门出入口 办公场所出入口较多,是安全防范重要的区域,为了加强对进出车辆及人员的管理,需在每个门口设置监控点,考虑到夜晚的光照条件,可以采用全局摄像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a12577949.html, “全景敞视主义”与人的解放 作者:周远全赵世庆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摘要]福柯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把社会权力运作和人的命运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全景敞视主义虽然从微观上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人的各种复杂的关系,但是无法像马克思一样真正为人们勾勒出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人的自我救赎也无法指导人们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关键词]福柯;全景敞视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1)01-0076-05 权力与人的命运常常是哲学家经久不息谈论的话题,学术界、理论界涌现了大量的研究这些问题的理论,这些学说和理论不断地影响人们,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者中,马克思与法国的后现代主义者福柯无疑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马克思与福柯虽然不是同时代的人,但两者并不是没有关系,有人甚至认为福柯理论中“一直活跃着……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继承下来的隐性遗产,虽然不那么显而易见,但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客观的,但是,福柯与马克思显然又是不同的。 一、“权力的经济”与“经济的权力” (一)福柯:“平面同心圆”权力论 权力是福柯社会理论的基石,在福柯看来,“权力不是一个机制,不是一个结构,也不是我们拥有的某种力量;它只是人们为特定社会中复杂的战略情势所使用的名字”。福柯反对经济决定权力的说法,他认为不应该也不可能寻找到权力产生的源头,权力不是某个经济集团、某个组织、某个阶级和某个国家的财产,相反,“权力无所不在,这并不因为它有特权将一切笼罩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中,而是因为它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地被生产出来,甚至在所有关系中被生产出来,权力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涵括一切,而是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福柯很明确地抛弃了那种自上而下的压抑、笼罩、涵括、包裹性的国王权力,福柯的权力与传统意义上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结构、统治社会的统治阶级、面对奴隶的主人这些东西无关,福柯的权力是价值中立的,是中性的。权力的形态内部的力量关系、性质、方向、活动机制内在地构成了社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看大众媒介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超级全景监狱——从《规训与惩罚》看大众媒介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福柯著作《规训与惩罚》中所提出的全景监狱概念出发,论述了由于无处不在的监督所构建的超级全景监狱,并以此探讨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监督全景监狱超级全景监狱大众媒介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nd by Foucault’s book “surveilier et punir”, discuss the superpanopticon because of the supervisor, and discuss the affect of mass communication on the society. Key Words:supervisor panopticon superpanopticon mass communication 正文: 一《规训与惩罚》概述 法国当代最有创意的学者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的经典著作《规训与惩罚》(s urveilier et punir)成书于1975年,讲述了现代监狱体制形成的历史。 《规训与惩罚》共分为四部分:酷刑、惩罚、规训与监狱。福柯具体讨论了如下主题: 罪犯的肉体、酷刑的鲜明性、普及惩罚、温和惩罚、驯服的躯体、正确的训练方法、敞视式监视、完整严格的机构、违法与犯罪、监狱。在书中一开头就栩栩如生地复述了1757年对谋刺国王路易十五世未遂的罪犯达米安执行五马分尸死刑的实况记录。紧接着的是引用一座监狱在1830年日常作息的明细表。显然,福柯试图用这样两个特写镜头的鲜明对比来展现法律制裁机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剧变——从对身体的破坏到对身体的改造、从赤裸的暴力痛苦到隐蔽的驾驭驯服、从正常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并处到两者之间的区隔,因而刑罚的主要对象也就改肉体折磨为心理拷问,并导致强制力与科学知识、权力技术以及包括强制劳动在内的社会化教育等因素交织在一起。① 在福柯看来,这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新型国家权力、一种新型身体处理技术的诞生过程而已。在监狱中,监视者只要身处中心位置上的瞭望塔,就能够观察到环绕周围的所有房间和窗子里的所有动静,而被监视者无法准确知悉瞭望塔里的实际状态。这种设计是非常经济的,可以用非常少的人手来控制大量的囚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借助心理威慑实现无人的自动化控制。 福柯赋予权力一种新的,颠倒了的危险意义:“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基本上也是在任何社会中,有许多中权力关系渗透到社会机体中,确定其性质,并构成这一社会机体;如果没有某种话语的生产、积累、流通和功能发挥,那么这些权力自身就不能建立、巩固并得以贯彻。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真理话语的体系并基于这种联系进行运作,就不可能有权力的行使。我们受制于权力而进行的真理生产,只有通过真理生产,我们才能行使权力。”②

2020《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读后感 《规训与惩罚》是福柯在1975年出版的论著,全书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场对身体极其残忍的惩罚:“在格列夫广场上,弑君者达米安被马撕拉四肢,再被刽子手用烧红的铁钳撕开他的胸膛……蜡和硫磺浇入撕裂的伤口”这是古典时期的酷刑。针对这样的行为,福柯并没有去探寻其中残酷的实质,而是指出这样对待犯人的酷刑,使围观群众对国王和法律产生憎恨;“刑场上的罪犯却因在大众面前表现得无所畏惧而成为英雄,酷刑被仪式化后却走到了它的反面。”后来描述了18世纪,也就是启蒙时代使用断头台替代了残酷的刑罚,改革者们主张崇尚“人性”,废除酷刑,实行人道主义。他们力图提出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即“规训”。福柯在书中写道:“规训脱离了日常感受的领域,进入抽象意识的领域。”这样的转变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更是由身体的惩罚转为灵魂的惩罚。到了现在20世纪,出现了“全景敞视主义”代替以上两种惩罚。 在书中,福柯向我们指出并详细论述了规训的三个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层级监视目的是为了确保纪律的实施,确保命令的精确完成。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全景敞视建筑,这是一种类似于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物,只是它会在中间会建立一个高高的监视台,以便观察罪犯的一举一动。处于这种监狱的罪犯,将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因为从他的位置出发,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所以只能老实本分。而监视者也可以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他可以随时更换监视人员,或多或少,或老或年轻。因为被监视者无法判定外部情况,所以便给监视者极大的便利。这种全景敞视建筑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两者地位上的差别,更表现在它能够做成开放式模式,接受来自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的拜访,参观。开放式模式的作用有:1:外部的混乱状况能对不明所以的罪犯造成另一种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对他进行改造;2:社会上的参观能增强公众监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对刑罚体系的信心。总的来说,层级监视保证了规训权力的切实运行,并且它所具有的层级性,关联性是每一个不同层次的人自觉维护和遵守的,这样一来,其稳定性便毋庸置疑了。 规范化裁决,顾名思义是对罪犯在监狱里的表现做出符合一定标准的判定。

海康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目 录 1.系统概述 (3) 2.设计原则及依据 (3) 2.1.设计原则 (3) 2.2.设计依据 (4) 3.系统总体设计 (5) 3.1.系统组成 (5) 3.2.系统设计思路 (5) 3.3.系统结构 (6) 3.4.系统功能 (7) 4.系统详细设计 (7) 4.1.前端监控点位设计 (7) 4.1.1.前端监控点设备要求 (7) 4.1.2.前端设备选型 (9) 4.2.传输子系统设计 (11) 4.2.1.传输方式的类型 (11) 4.2.2.电源及控制信号传输 (12) 4.3.监控室设计 (12)

4.3.1.显示系统设计 (12) 4.3.2.数据存储 (13) 4.3.2.1.存储架构 (13) 4.3.2.2.存储容量计算 (14)

1.系统概述 随着IP网络或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视频监控系统防患于未然,用来实现较周密的外围区域及建筑物内重要的区域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作为现代化管理有力的辅助手段,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场内各现场的视频图像传送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客观地对各监察地区进行集中监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节省大量巡逻人员,还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并结合现在的高科技图像处理手段,还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有了良好的环境,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设计原则及依据 2.1.设计原则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先进性: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_发展_的解构主义与被解构的_发展_解读_遭遇发展_王为径

第29卷第2期2012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9No.2 Jun.,2012 “发展”的解构主义与被解构的“发展” ———解读《遭遇发展》[1] 王为径陈世栋 现代性的诞生,意味着浪漫主义的逐渐消逝。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巴西利亚的建造标榜了人类对社区地理规划的开始;包豪斯风格的发展呈现了人类关于功能与技术要求的回应;科学林业的普及,唤起了人类对整齐与一致性的追求;医院、学校、监狱和工厂的制式化管理,加剧了人类对时空规则的依赖。的确,现代化象征着一种标准化的、透明的、普世的宏大叙事的建立。正因如此,后现代解构主义才应运而生。作为后现代解构主义的主要人物,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揭露了现代社会的治理术:通过间隔、差距、序列、组合的机制,记录、区分和比较[2]234病人、犯人或者工人等,从而建立一个类似全景敞视的模型,提供给诸如监视者等少数鸟瞰众人的便利和控制全局的权力。阿图罗·埃斯科瓦尔(Arturo Escobar)的《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瓦解》中对于第三世界发展形成的话语分析方法,恰恰深受福柯的影响。 一、解构主义的目标: 以干预作为工具的“发展” 在《遭遇发展》一书中,埃斯科瓦尔将福柯关于文件、数据库与分类系统中暗藏权力的剖析,运用于阐释一些国际援助项目的去政治化机制,解构发展话语中隐蔽的权力和知识的统治内涵,揭示第三世界与发展之梦的形成[1]3,及其宣扬者在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野心和政治实质。 本书的开始,埃氏追溯至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就职演说。在福柯的启示下,埃氏洞悉了以干预作为工具的“发展”的由来———当杜鲁门描绘出第三世界的发展蓝图之时,一系列为了完成发展主义合法化的核心概念就此产生:贫困、平等、生活水平、需求、生产力以及人口等等,这些概念后来被建构为20世纪下半叶乃至21世纪全球人类共同关注的命题。在此基础上,以“贫困”为典型的具有分化内涵的词语,作为西方国家干预第三世界形成的理所当然甚至冠冕堂皇的原因,被广泛使用于大量援助项目。埃氏总结出这些核心概念的终极指向———经济增长与资本富足,并质询了第三世界的构建缘何成为了西方国家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性的复制。他发现,以干预为工具的“发展”将对社会进路的设想,简化为指导人们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在批判的声音中,基于重新审视社会涵盖的其他领域,巧妙地修正现代化发展理论和实践,使之按照资本的、商业化的、工业化的逻辑和秩序进行有利于维持“经济”因素主导地位的重组与再定位。在此背景下,他开始关注国际援助项目旨趣的流变:从20世纪50、60年代的饥饿与粮食内容,包括其衍生的营养学家、卫生专家、农学家与规划师权威崇拜,以及土地改革、绿色革命及国家综合粮食和营养计划[1]120等,到20世纪70、80年代农民、妇女和环境内容[1]1,包括其衍生的综合农业计划、全球性知识与本土性知识的二元冲突、主体与大自然的资本化等。 在埃氏那里,第三世界的形成来自西方国家以干预作为工具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对象又在逐渐“进步”:从资本的流动,到主体的资本化,再到大自然的资本化。总而言之,如 DOI:10.13240/https://www.360docs.net/doc/3a12577949.html,ki.caujsse.2012.02.007

边沁和福柯的“圆形监狱”理论简介

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 一、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经济”而“人道”的改造所 监狱在西方国家早就存在,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有关于监狱的记载,但直到漫长的中世纪,监狱虽已遍布西方各国,却都不是作为执行自由刑的场所,因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刑罚是死刑、身体刑和财产刑,自由刑尚未进入刑罚体系。 在西方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命和健康有了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价值目标——自由。在此情况下,自由刑及作为自由刑执行场所的监狱出现了。古典学派虽然倡导人道主义,但却没有摆脱旧日的报复惩罚等观念。那时候,改造、矫正等观念尚未兴起。因此,作为执行自由刑的监狱,还只是惩罚与赎罪的地方,以监禁受刑人、限制其自由为主要任务,教育和改造的计划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在监禁上,实行所谓的“杂居制”,结果犯人交叉感染,出狱后继续犯罪。西方近代监狱在其产生初期非人道、残酷的状况,引起了启蒙思想家们的非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边沁的圆形监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出来的。 边沁于1791年首次倡导的圆形监狱,即全景式(敞视式)监狱(panopticon),其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建筑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这样在圆形监狱中,中心控制塔只需安排极少数的监督人,甚至可以只安排一个人。因为通过逆光效果,这个监视者可以从眺望塔内与光源恰好相反的角度观察四周囚室里被囚禁者的小人影。在圆形监狱的环行边缘,被监视者是彻底地被观看的,但他不能观看到监视者;同理,在中心眺望塔,监视者能观看一切,但是不会被观看到。罪犯因此而惶惶不可终日,不敢造次。这样的监狱结构,既可以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也能够让监视人完全处于隐蔽而安全的境地。 此外,一个囚犯一间牢房,牢房之间是封闭和隔离的。这样可以保证监视者与被监视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身体上的接触,不会轻易发生暴力事件。 边沁设计圆形监狱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即(一)尽量减少监管人员,提高监管效能,使被监督者持续不断地处于监督者的睽睽目光之下,以减弱犯人做坏事的力量,甚至摆脱做坏事的想法;(二)尽量减少监管人员与罪犯的接触,以抑制体罚与酷刑。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经济”与“人道”的目的。边沁的圆形监狱计划明确废除了苦役与肉体的折磨,主张采取感化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将流氓磨练成正直的汉子,将懒汉磨练成勤俭者,以为社会造福{1}。 边沁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透明可见的圆形监狱?那是因为他认为“在法律力图达致的目标中,安全是主要的和基本的目标”{2}。边沁对他所亲历的席卷欧洲大陆和美洲的革命毕生都深怀恐惧。良好秩序和安全是他压倒一切的关怀,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生存条件与环境,如何阻止已犯罪的人不再犯罪以及阻止潜在的未犯罪人不犯罪,是他着重考虑的问题。功利主义虽然也认为犯罪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结果,但同时更加强调其自由意志是可以通过外界影响而控制的。边沁认为一种新的法律科学和制度改革将为现代的有序社会创造条件。因此,他认为可以

360度全景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Lancam360度全景高清 网络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监控采集视频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捕捉视频信息日益提升的需求,一种可用于工业、商业、林业、军事、政府、网络以及私家住宅等领域的360度全景监控系统已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先迅康科技公司运用Lancam WB-1300高清网络摄像机与相关设备组成360度全景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独特的360度同时观察,所有人员和活动一览无遗,不会漏掉或错过突发事件,真正全景范围无盲点,无死角,既能纵观全局,又能明察秋毫;用户能够直接看到到不失真的360度视频,不必用复杂的“展开软件”或对多个图象进行缝合;节省浏览已发生事件的时间,提高了目标确认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监控智能化的一场革命。 一、360度全景监控系统的特点 1、真正的宽角度摄像 水平360度,垂直180度全景摄像,颠覆了以往广角摄像机的概念。对360度产品来说,视频监控已经无死角。 一般摄像头取景角度

360度摄像头取景角度 2、球面图像可转化为正常的平面视图 鱼眼摄像头所取景的图像,经过LANCAM摄像机内部软件的修正,图面展开等处理,可转化为适合人眼的正常平面视图。 平面展开实景图 3、多方面节省系统成本 相比采用传统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全景监控系统可以为您从四个方面节省投资。 (1)节省硬件资源:全景智能球具有360度全时全景监控能力,无需为涵盖整个被监控区域而安装多台摄像机,因而节省了可观的硬件投资; (2)节省人工操作成本:系统具有自动目标监测、全景跟踪、和报警能力,大大降低了所需保安工作人员的数量和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劳动强度; (3)节省额外的控制器成本:系统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无需另外配置控制主机,节省了控制器的成本; (4)节省配套设备的成本:传统摄像机由于视场范围小,无法实现360度全景不间断监控,必须依赖安装多路摄像机来达到监控区域覆盖,不但摄像机成本和其安装成本大大增加,录像、显示等设备的成本也随着摄像机路数的增加而大大增加。全景监控系统可以节省配套设备成本,还可降低施工布线难度,并节省后续维护费用。 4、可接入已有的视频监视系统 360度高清网络摄像头,可以无缝接入已有的监控系统,扩展性较好。 5、其他特点

女人早安正能量的句子和图片大全

女人早安正能量的句子和图片大全_早安正能量句子 2016 最新早安心语正能量的句子。 不必要看别人,一定要记住,这个世界,因你才与众不同,世界因你而精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必要去复制别人的精彩,也不必要去山寨别人的内容,一定要活出一个自我,快快乐乐,简简单单,让自己活出一个幸福的人生。早安~!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沏的是茶,尝的却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却是艰辛;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将生活中点滴的往事细细回味,伤心时的泪、开心时的醉,都是因追求而可贵。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只要爱过等过付出过,天堂里的笑声就不是传说。 理想是什么?它不是口上说的计划,也不是敷衍的借口,它是自己的心,理想的最终汇集地,是幸福,为了自己有了理想,为了恋人有了理想,为了家人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梦,梦想与理想,一字之差千里之遥。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一个人可以不用长得太好看,懂太多事,明白哪只手夹雪茄更迷人,对所有红酒的年份倒背如流,但你得有自己的气场,这很重要。 当所有人都拿我当回事的时候,我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当所有人都不拿我

当回事的时,我一定得瞧得上自己。这就是淡定,这就是从容。 过去的经验要总结,未来的风险要预防,这才是智慧的。 昨天已经过去,而明天还没有来到。今天是真实的。 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要成功,就要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成功!10.漫长的人生,其实只是瞬间,一定学着,让自己在人生途中,不后悔。篇二生活正能量语句前院长内维尔的话,也许是对深泉最好的注释深泉既不是一所学院,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一个理念。换言之,一所学校会在你身上留下痕迹,但它绝不是你人生的标签——每个人的成长都应该像生命一样长久,而不是被定格在一个特定时期。 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德国哲人康德的话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身,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令。 ”如果有必要相遇就终究会遇到,如果遇不到就说明我们之间没必要相遇。

后现代主义理论相关

加速还是缓解社会学危机: 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转型 摘要:面临后工业时代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遭遇诸多危机,这场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后现代社会理论范畴中的社会学理论从本体论上重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上进行了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转换,从而完成了社会学理论自身的转型。较之于传统社会学理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其反思性和多元论的特征,成为社会学理论解放和理论拓展的力量之所在,也为社会学危机的突围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学危机:表现与原因 西方社会学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门新兴社会科学,在其成立之初,就肩负起描述、分析、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服务于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任务,社会学术语创始人孔德曾赋予社会学在科学序列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现代性的推进,社会学在经历种种辉煌与困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重新定位。进入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社会学“出现了一些其他学科没有出现的混乱”,[1](P1)默顿说日益学术化和专门化的社会学已经进入“慢性危机”状态。一位美国社会学家霍罗维兹(horowitz)在《社会学的瓦解》一书中说,社会学这门学科渐渐变得枯燥无味了。到了20 世纪80 年代,即使社会学理论在欧洲出现了新的繁荣,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学理论在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上,很难说取得了成功,社会学在知识领域中整体性下滑的局面并没有得到遏制。 社会学遇到的困难不仅体现在锐减的学生需求和研究经费资助、作为一门职业的低回报率上,其学术状况也越来越糟糕。社会学常常被指责没有一个恰当的调查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或者说一直以来社会学都没有像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那样清晰的界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即使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退化,许多研究变成了纯粹的经验研究,再也没有有价值的理论视角为指导。社会学常常研究一些明显是常识的问题,但是其研究成果也常常被批判没有启发作用,认为社会学就是用某些讨厌的术语武装起来的常识。[1](P4)相比其他立场,社会学也很难给普通个体带来什么收益,社会学的学习者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获得了这种哪怕已经“相当科学”的社会学的知识能为他们带来什么?简言之,社会学危机除了客观上表现为该学科在学界、民众和政府地位的下降,还主观表现为社会学学术研究场域自身的危机意识:即对一直以来社会学学科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和理论范式的忧虑、社会学知识服务于个人、群体、社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和冲突,甚至包括社会学对现代性之危机性解读的乏力。 面临后工业社会时代来自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需要作出合时宜的调整、突破与适应。吴小英认为,社会学学科当前所遭遇的危机状态,与其说是智识学术方面问题的表现,不如说是社会文化变迁造成的结果。为了应对不断的社会文化变迁,社会学理论自身正在进行一场认识论和本体论等方面的转型,这场尚未完成的转型既是社会学危机源之一,亦是缓解危机的可能途径。笔者认为作为后现代思潮组成部分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理论转型的具体体现,且这种转型是以对日益严峻、显著的现代性危机的反思和批判为出发点的,鲜明地表现出社会学学科的忧患和反思的学术性格。 学界在后现代思潮对社会学理论转型的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存在不同的意见。大多数人倾向的观点是:从后现代主义中汲取养分将是社会学走出危机的可能路径。后现代思潮的涌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社会学理论中蕴含的诸种理论假设、提问方式、分析问题的思维定势、描述事实时的关键概念。如,刘少杰认为:后现代社会学不是名义上的求新,而是当代社会学发生了深刻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的概括,是在思维方式、现实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背景、理论原则和理论对象等方面的重大转向。[6](P75)他认为从现代社会学向后现代社会学转向意味着从控制论研究向解放论研究的转向,标志着社会学进入了快速而成熟的发展时期。瑞泽尔认为由于对后现代批评和分析持高度开放态度,社会学也成为一个多范式的、文本化的和充满争议的领域,后现代社会理论被视为对现代社会学理论的一种选择。 [7](P14)但是后现代在开始走出旧的现代性理论樊笼的同时,砸落了一地的碎片,留下的仍然是一片理论的虚无状态。“各种‘后’论,不过是一知半解的做法,甚至是一种学术上的懒惰,因为它们只是确定我们再也不能使用旧的概念 了”。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考察后现代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究竟是缓解还是加剧社会学危机进行梳理和考察。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与社会学理论的转型 瑞泽尔认为,后结构主义以及它对现代理论的反动是后现代社会理论兴起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政治上,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失败,人们感到对企图(对社会问题进行一揽子)大解决的老的希望是一种幻觉,宏大解决能轻易带来希望,也能轻易带来恐怖。经济上,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从以福特主义的制造性工作为主向以后福特主义的服务性职业为主的转变。社会文化上,由于更少地强调生产而更多地强调消费,我们正进入一个“消费社会”。后结构主义者试图对社会思想“去中心化”,将它从“人”这个焦点上移开,移向其他的现象尤其是语言现象上。 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一词的最早使用可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在70 年代末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明晰的阐述。后现代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