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对称式(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对称式(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对称式(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初三.5)

对称式

一、内容提要

一.定义

1. 在含有多个变量的代数式f (x,y,z)中,如果变量x, y, z 任意交换两个后,代数式的值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绝对对称式,简称对称式.

例如: 代数式x+y , xy , x 3+y 3+z 3-3xyz, x 5+y 5+xy, y

x 11+, xyz

x z xyz z y xyz y x +++++. 都是对称式. 其中x+y 和xy 叫做含两个变量的基本对称式.

2. 在含有多个变量的代数式f (x,y,z)中,如果变量x, y, z 循环变换后代数式的值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轮换对称式,简称轮换式.

例如:代数式 a 2(b -c)+b 2(c -a)+c 2(a -b), 2x 2y+2y 2z+2z 2x, abc

c b a 1111-++, (xy+yz+zx )(

)111z y x ++, 2

22222222111b a c a c b c b a -++-++-+. 都是轮换式. 显然,对称式一定是轮换式,而轮换式不一定是对称式.

二.性质

1.

含两个变量x 和y 的对称式,一定可用相同变量的基本对称式来表示.这将在下一讲介绍.

2. 对称式中,如果含有某种形式的一式,则必含有,该式由两个变量交换后的一切同型式,且系数相等.

例如:在含x, y, z 的齐二次对称多项式中,

如果含有x 2项,则必同时有y 2, z 2两项;如含有xy 项,则必同时有yz, zx 两项,且它们的系数,都分别相等. 故可以表示为:

m(x 2+y 2+z 2)+n(xy+yz+zx) 其中m, n 是常数.

3. 轮换式中,如果含有某种形式的一式,则一定含有,该式由变量字母循环变换后所得的一切同型式,且系数相等.

例如:轮换式a 3(b -c)+b 3(c -a)+c 3(a -b)中,有因式a -b 一项, 必有同型式b -c 和 c -a 两项.

4. 两个对称式(轮换式)的和,差,积,商(除式不为零),仍然是对称式(轮换式). 例如:∵x+y, xy 都是对称式,

∴x+y +xy , (x+y )xy , xy

y x +等也都是对称式. ∵xy+yz+zx 和z

y x 111++都是轮换式, ∴z y x 111+++xy+yz+z , (z

y x 111++)(xy+yz+z ). 也都是轮换式.. 二、例题

例1.计算:(xy+yz+zx )()111z y x ++-xyz()111222z

y x ++. 分析:∵(xy+yz+zx )()111z

y x ++是关于x,y,z 的轮换式,由性质2,在乘法展开时,只要用xy 分别乘以x 1,y 1,z

1连同它的同型式一齐写下. 解:原式=(z xy y zx x yz ++)+(z+x +y )+(y+z+x)-(z

xy y zx x yz ++) =2x+2y+2z.

例2. 已知:a+b+c=0, abc ≠0.

求代数式 222222222111b

a c a c

b

c b a -++-++-+的值 分析:这是含a, b, c 的轮换式,化简第一个分式后,其余的两个分式,可直接写出它的同型式. 解:∵2221c b a -+=2

22)(1b a b a ---+=ab 21-, ∴

2

22222222111b a c a c b c b a -++-++-+=-ab 21-bc 21-ca 21 = -abc b a c 2++=0. 例3. 计算:(a+b+c )3

分析:展开式是含字母 a, b, c 的三次齐次的对称式,其同型式的系数相等,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4. 解:设(a+b+c )3=m(a 3+b 3+c 3)+n(a 2b+a 2c+b 2c+b 2a+c 2a+c 2b)+pabc.

(m, n, p 是待定系数)

令 a=1,b=0,c=0 . 比较左右两边系数得 m=1;

令 a=1,b=1,c=0 比较左右两边系数得 2m+2n=8;

令 a=1,b=1,c=1 比较左右两边系数得 3m+6n+p=27.

解方程组?????=++=+=27638221p n m n m m 得??

???===631p n m

∴(a+b+c )3=a 3+b 3+c 3+3a 2b+3a 2c+3b 2c+3b 2a+3c 2a+3c 2b+6abc.

例5. 因式分解:

① a 3(b -c)+b 3(c -a)+c 3(a -b);

② (x+y+z )5-(y+z -x )5-(z+x -y )5-(x+y -z )5.

解:①∵当a=b 时,a 3(b -c)+b 3(c -a)+c 3(a -b)=0.

∴有因式a -b 及其同型式b -c, c -a.

∵原式是四次齐次轮换式,除以三次齐次轮换式(a -b )(b -c)(c -a),可得

一次齐次的轮换式a+b+c.

用待定系数法:

得 a 3(b -c)+b 3(c -a)+c 3(a -b)=m(a+b+c)(a -b )(b -c)(c -a)

比较左右两边a 3b 的系数,得m=-1.

∴a 3(b -c)+b 3(c -a)+c 3(a -b)=-(a+b+c)(a -b )(b -c)(c -a).

② x=0时,(x+y+z )5-(y+z -x )5-(z+x -y )5-(x+y -z )5=0

∴有因式x ,以及它的同型式y 和z.

∵原式是五次齐次轮换式,除以三次轮换式xyz ,其商是二次齐次轮换式.

∴用待定系数法:

可设(x+y+z )5-(y+z -x )5-(z+x -y )5-(x+y -z )5

=xyz [m(x+y+z)+n(xy+yz+zx)].

令 x=1,y=1,z=1 . 比较左右两边系数, 得 80=m+n ;

令 x=1,y=1,z=2. 比较左右两边系数, 得 480=6m+n.

解方程组???=+=+480

680n m n m

得?

??==080n m . ∴(x+y+z )5-(y+z -x )5-(z+x -y )5-(x+y -z )5=80xyz(x+y+z).

三、练习

1.

已知含字母x,y,z 的轮换式的三项x 3+x 2y -2xy 2,试接着写完全代数式______ 2. 已知有含字母a,b,c,d 的八项轮换式的前二项是a 3b -(a -b),试接着写完全代数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利用对称式性质做乘法,直接写出结果:

① (x 2y+y 2z+z 2x )(xy 2+yz 2+zx 2)=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x+y+z )(x 2+y 2+z 2-xy -yz -zx )=___________________.

4. 计算:(x+y )

5.

5. 求(x+y )(y+z)(z+x)+xyz 除以x+y+z 所得的商.

6. 因式分解:

① ab(a -b)+bc(b -c)+ca(c -a);

② (x+y+z)3-(x 3+y 3+z 3);

③ (ab+bc+ca )(a+b+c)-abc ;

④ a(b -c)3+b(c -a)3+c(a -b)3.

7. 已知:abc

c b a 1111=++. 求证:a, b, c 三者中,至少有两个是互为相反数.

8. 计算:bc ac ab a a +--22+ca ba bc b b +--22+ab

cb ca c c +--22

. 9. 已知:S =2

1(a+b+c ). 求证:16

)(416)(416)(4222222222222222b a c a c a c b c b c b a b a -+-+-+-+-+- =3S (S -a )(S -b)(S -c).

10. 若x,y 满足等式 x=1+y 1和y=1+x

1且xy ≠0,那么y 的值是( ) (A )x -1. (B )1-x. (C )x. (D )1+x.

参考答案

1. y 3+z 3+y 2z+z 2x -2y 2z -2z 2x

2. b 3c+c 3d+d 3a -(b -c)-(c -d)-(d -a)

3. ②x 3+y 3+z 3-3xyz

4. 设(x+y)5=a(x 5+y 5)+b(x 4y+xy 4)+c(x 3y 2+x 2y 3), a=1, b=5, c=10.

5. 设原式=(x+y+z )[a(x 2+y 2+z 2)+b(xy+yz+zx)], a=0, b=1.

6 .③当a=-b 时,原式=0, 原式=m(a+b)(b+c)(c+a) m=1

7. 由已知等式去分母后,使右边为0, 因式分解

8. 1

9. 一个分式化为S (S -a )(S -b)(S -c)

10. 选 C

2019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1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2018年4月1日上午9:30—11:30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以下每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 1.方程组?????=+=+6 12y x y x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解:选(A )。当x ≥0时,则有y -|y|=6,无解;当x<0时,则y +|y|=18,解得:y=9,此时x=-3. 2.口袋中有20个球,其中白球9个,红球5个,黑球6个.现从中任取10个球,使得白球不少于2个但不多于8个,红球不少于2个,黑球不多于3个,那么上述取法的种数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解:选(B )。只用考虑红球与黑球各有4种选择:红球(2,3,4,5),黑球(0,1,2,3)共4×4=16种 3.已知a 、b 、c 是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且三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 02 =++a cx bx ,02 =++b ax cx 恰有一个公共实数根,则ab c ca b bc a 2 22++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解:选(D )。设这三条方程唯一公共实数根为t ,则20at bt c ++=,20bt ct a ++=,2 0ct at b ++= 三式相加得:2 ()(1)0a b c t t ++++=,因为210t t ++≠,所以有a+b+c=0,从而有3333a b c abc ++=, 所以 ab c ca b bc a 222++=333 a b c abc ++=33abc abc = 4.已知△ABC 为锐角三角形,⊙O 经过点B ,C ,且与边AB ,AC 分别相 交于点D ,E .若⊙O 的半径与△ADE 的外接圆的半径相等,则⊙O 一定经 过△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解:选(B )。如图△ADE 外接圆的圆心为点F ,由题意知:⊙O 与⊙F 且弧DmE =弧DnE ,所以∠EAB =∠ABE ,∠DAC =∠ACD , 即△ABE 与△ACD 都是等腰三角形。分别过点E ,F 作AB ,AC 相交于点H ,则点H 是△ABC 的外心。又因为∠KHD =∠ACD , 所以∠DHE+∠ACD =∠DHE+∠KHD =180°,即点H ,D ,C ,E 在同一个圆上, 也即点H 在⊙O 上,因而⊙O 经过△ABC 的外心。 5.方程2563 2 3 +-=++y y x x x 的整数解x (,)y 的个数是( ) (A )0 (B )1 (C )3 (D )无穷多 解:选(A )。原方程可变形为:x(x+1)(x+2)+3x(x+1)=y(y-1)(y+1)+2,左边是6的倍数,而右边不是6的倍数。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因式分解一

因式分解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

例1 分解因式: (1)-2x5n-1y n+4x3n-1y n+2-2x n-1y n+4; (2)x3-8y3-z3-6xyz; (3)a2+b2+c2-2bc+2ca-2ab; (4)a7-a5b2+a2b5-b7. 解 (1)原式=-2x n-1y n(x4n-2x2n y2+y4) =-2x n-1y n[(x2n)2-2x2n y2+(y2)2] =-2x n-1y n(x2n-y2)2 =-2x n-1y n(x n-y)2(x n+y)2. (2)原式=x3+(-2y)3+(-z)3-3x(-2y)(-Z) =(x-2y-z)(x2+4y2+z2+2xy+xz-2yz). (3)原式=(a2-2ab+b2)+(-2bc+2ca)+c2 =(a-b)2+2c(a-b)+c2 =(a-b+c)2. 本小题可以稍加变形,直接使用公式(5),解法如下:原式=a2+(-b)2+c2+2(-b)c+2ca+2a(-b) =(a-b+c)2 (4)原式=(a7-a5b2)+(a2b5-b7) =a5(a2-b2)+b5(a2-b2) =(a2-b2)(a5+b5)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甲).如果实数a ,b ,c ||||a b b c ++可以化简为( ). (A )2c a - (B )22a b - (C )a - (D )a 1(乙) .如果2a =-111 23a + + +的值为( ). (A ) (B (C )2 (D )2(甲).如果正比例函数y = ax (a ≠ 0)与反比例函数y = x b (b ≠0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2),那么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 (A )(2,3) (B )(3,-2) (C )(-2,3) (D )(3,2) 2(乙).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满足不等式x 2+y 2≤2x +2y 的整数点坐标(x ,y )的个数为( ). (A )10 (B )9 (C )7 (D )5 3(甲).如果a b ,为给定的实数,且1a b <<,那么1121a a b a b ++++,, ,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是( ). (A )1 (B ) 214a - (C )12 (D )1 4 3(乙).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 △ABC 是等边三角形.30ADC ∠=?,AD = 3,BD = 5, 则CD 的长为( ). (A )23 (B )4 (C )52 (D )4.5 4(甲).小倩和小玲每人都有若干面值为整数元的人民币.小倩对小玲说:“你若给我2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n 倍”;小玲对小倩说:“你若给我n 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2倍”,其中n 为正整数,则n 的可能值的个数是( ).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配方法(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配方法] 一、内容提要 1. 配方:这里指的是在代数式恒等变形中,把二次三项式a 2 ±2ab+b 2 写成完全平方式 (a ±b )2. 有时需要在代数式中添项、折项、分组才能写成完全平方式.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由a 2 +b 2 配上2ab , ②由 2 ab 配上a 2 +b 2 , ③由a 2 ±2ab 配上b 2 . 2. 运用配方法解题,初中阶段主要有: ① 用完全平方式来因式分解 例如:把x 4 +4 因式分解. 原式=x 4 +4+4x 2 -4x 2 =(x 2 +2)2 -4x 2 =…… 这是由a 2 +b 2配上2ab. ② 二次根式化简常用公式:a a =2,这就需要把被开方数 写成完全平方式. 例如:化简6 25-. 我们把5-2 6写成 2-232+3 =2)2(-232+2)3( =( 2-3) 2 . 这是由2 ab 配上a 2 +b 2 .

③ 求代数式的最大或最小值,方法之一是运用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零就是最小值.即∵a 2 ≥0, ∴当a=0时, a 2 的值为0是最小值. 例如:求代数式a 2 +2a -2 的最值. ∵a 2 +2a -2= a 2 +2a+1-3=(a+1)2 -3 当a=-1时, a 2 +2a -2有最小值-3. 这是由a 2 ±2ab 配上b 2 ④ 有一类方程的解是运用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则每一个非负数都是零,有时就需要配方. 例如::求方程x 2 +y 2 +2x-4y+5=0 的解x, y. 解:方程x 2 +y 2 +2x-4y+1+4=0. 配方的可化为 (x+1)2 +(y -2)2 =0. 要使等式成立,必须且只需? ??=-=+0201y x . 解得 ???=-=2 1 y x 此外在解二次方程中应用根的判别式,或在证明等式、不等式时,也常要有配方的知识和技巧.

201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答案(修正版)

201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试 一、选择题: 1.已知x ,y 为整数,且满足(1x +1y ) (1x 2+1y 2)=-23(1x 4-1y 4),则x +y 的可能的值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非负实数x ,y ,z 满足x +y +z =1,则t =2xy +yz +2xz 的最大值为( ) A .47 B .59 C .916 D .1225 3.在△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BE ⊥AC 于E ,交AD 于P ,已知BP =3,PE =1,则AE =( ) A .62 B .2 C .3 D .6 4.6张不同的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2,2,4,4,6,6,从中取出3张,则这3张卡片上所写的数字可以作为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概率是( ) A .12 B .25 C .23 D .34 5.设[t ]表示不超过实数t 的最大整数,令{t }=t -[t ].已知实数x 满足x 3+1x 3=18,则 {x }+{1x }=( ) A .12 B .3-5 C .12 (3-5) D .1 6.在△ABC 中,∠C =90°,∠A =60°,AC =1,D 在BC 上,E 在AB 上,使得△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DE =90° ,则BE 的长为( ) A .4-23 B .2-3 C .12 (3-1) D .3-1 二、填空题: 1.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 1 a +b -c + 1 a +c -b + 1 b +c -a =1,则abc =__ 2.使得不等式917<n n +k <815 对唯一的整数k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为________. 3.已知P 为等腰△ABC 内一点,AB =BC ,∠BPC =108°,D 为AC 的中点,BD 与PC 交于点E ,如果点P 为△ABE 的内心,则∠P AC =________.

最全最新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有关方程的解的讨论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的热点与难点。解决有关方程的解的讨论问题往往涉及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1.形如方程的解的讨论: ⑴若=0,①当=0时,方程有无数个解; ②当≠0时,方程无解; ⑵若≠0,方程的解为= 。 2.关于一元二次方程()0a ≠根的讨论,一般需应用到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 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⑴若,则它有一个实数根1x =;若 ,则它有一个实数根1x =-。 ⑵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方程()0a ≠根的讨论与二次函数 ()0a ≠的图象结合起来考虑是常用方法。 几个基本模型 (1)设()()2 0f x ax bx c a =++≠,则()0f x =的两根12,x x ,满足12,m x x n <<的充要条件是202b m n a b af a ?<-???>?? (2)一般地设m n p <<,设()()20f x ax bx c a =++≠,则()0f x =的两根12,x x ,满 足12,m x n x p <<>的充要条件是()()()000af m af n af p >??? (3)一般地设m n p q <≤<设()()20f x ax bx c a =++≠,则()0f x =的两根12,x x , 满足12m x n p x q <<≤<<的充要条件是()()() ()0000af m af n af p af q >??? (4)一般地设m n ≤设()()2 0f x ax bx c a =++≠,则()0f x =的两根12,x x ,满足12x m n x ≤≤≤的充要条件是()()00af m af n ≤???≤??

超经典初中数学竞赛题

的平 的关 如图,△ABC中,N是AC的中点,AM=MC,△ABM的周长9,AN=2,求△ABC的周长

要两种方法 二式相加得: AC+(BQ+QC)+PQ>PA+PB+PQ AC+BC>PB+PA 即:二)延长同理,可证PA+PBBC PC+PA>CA ∴2即2)则PQ+QB>PB ∴即同理,可证:AC+AB>PB+PC AB+BC>PA+PC ∴2(AC+AB+BC)>2(PA+PB+PC) 即已知P 为△ABC 的边BC 上任意一点 求证:AP<1\2(AB+AC+BC) 在△在△两式相加,得2AP

已知:AC ,BD 为对角线且AC 与BD 相较与 点O 求证,1.1\2(AB+BC+CD+DA)

AD是△ABC的高,BE平分∠BAC交AD于E,若∠C=70°∠BED=50°,求∠BAC的度数根据图形,应该是 在 ∠ ∵ ∴∠ ∴∠

如图,正方形ABCD被两条与边平行的线段EF、GH分割成四个小矩形,P是EF与GH的交点,当矩形PFCH的面积为矩形AGPE面积的2倍时,请猜测∠HAF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直线y=(√3/3)x+b经过点B(-√3,2)且与X轴交于点A,将抛物线Y= (1/3)X^2沿X轴作左右平移,记平移后的抛物线为C,其顶点为P。 求(1) ∠BAO的度数 (2)抛物线C与Y轴交于点E,与直线AB 交于两点,其中一个交点为F,当线段EF∥X轴时,求平移后的抛物线C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3)在抛物线Y=(1/3)X^2平移过程中,将△PAB沿直线AB翻折得到△DAB,点D能否落在抛物线C上?如能,求出此时抛物线C 顶点P的坐标,如不能,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函数图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函数的图象 一、内容提要 1. 函数的图象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x 为横坐标和以它的函数y 的对应值为纵 坐标的点的集合,叫做函数y=f(x)的图象. 例如 一次函数y=kx+b (k,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① l 上的任一点p 0(x 0,y 0) 的坐标,适合等式y=kx+b, 即y 0=kx ② 若y 1=kx 1+b ,则点p 1(x 1,y 1) 在直线l 上. 2. 方程的图象:我们把y=kx+b 看作是关于x, y 的 二元 一次方程kx -y+b=0, 那么直线l 就是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 的点的集合,我们把这条直线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 二元一次方程ax+by+c=0 (a,b,c 是常数,a ≠0,b ≠0) 叫做 直线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是以某二元方程的解为坐标的 点的集合,那么这曲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图象. 例如: 二元二次方程y=ax 2+bx+c(a ≠0) (即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二元分式方程y= x k (k ≠0) (即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3. 函数的图象能直观地反映自变量x 与函数y 的对应规律. 例如: ① 由图象的最高,最低点可看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② 由图象的上升,下降反映函数 y 是随x 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③ 函数y=f(x)的图象在横轴的上方,下方或轴上,分别表示y>0,y<0,y=0. 图象所对应 的横坐标就是不等式f(x)>0,f(x)<0 的解集和方程f(x)=0的解. ④ 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这两个图象所表示的两个方程(即函数解析式)的公 共解.等等 4. 画函数图象一般是: ①应先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并使代数式所表示的实际问题有意义,还要注意是否连续,是否有界. ②一般用描点法,但对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因它是直线(包括射线、线段),所以可采用两点法.线段一定要画出端点(包括临界点). ③对含有绝对值符号(或其他特殊符号)的解析式 ,应按定义对自变量分区讨论,写成几个解析式. 二、例题 例1. 右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 (a ≠0), 试决定a, b, c 及b 2-4ac 的符号. 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对称轴在原点右边,∴x=- a b 2>0且a<0, ∴b>0. ∵抛物线与纵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 ∴截距c>0. ∵抛物线与横轴有两个交点, ∴b 2-4ac>0. 例2. 已知:抛物线f :y=-(x -2)2+5. 试写出把f 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后,所得的曲线f 1的方程;以及f 关于x 轴对称的曲线f 2 的方程. 画出f 1和f 2的略图,并求:

最新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7'=35') 1.对正整数n ,记n !=1×2×...×n,则1!+2!+3!+...+10!的末位数是( ). A .0 B .1 C .3 D .5 【分析】5≥n 时,n !的个位数均为0,只考虑前4个数的个位数之和即可,1+2+6+4=13,故式子的个位数是3. 本题选C .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x t x x x 2 353 52恰好有5个整数解,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2116.-<<-t A 2116.-<≤-t B 2116.-≤<-t C 2 116.-≤≤-t D 【分析】20232 35352<<-????????<-+->-+x t x t x x x ,则5个整数解是15,16,17,18,19=x . 注意到15=x 时,只有4个整数解.所以 2116152314-≤<-?<-≤t t ,本题选C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x x a x x x x 22222--=-+-恰好有一个实根,则实数a 的值有( )个. A .1 B .2 C .3 D .4 【分析】422222222+-=?--=-+-x x a x x x a x x x x ,下面先考虑增根: ⅰ)令0=x ,则4=a ,当4=a 时,0,1,022212===-x x x x (舍); ⅱ)令2=x ,则8=a ,当8=a 时,2,1,0422212=-==--x x x x (舍); 再考虑等根: ⅲ)对04222=-+-a x x ,270)4(84= →=--=?a a ,当21,272,1==x a . 故27, 8,4=a ,2 1,1,1-=x 共3个.本题选C .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培训

第一讲:因式分解(一) (1) 第二讲:因式分解(二) (4) 第三讲实数的若干性质和应用 (7) 第四讲分式的化简与求值 (10) 第五讲恒等式的证明 (13) 第六讲代数式的求值 (16) 第七讲根式及其运算 (19) 第八讲非负数 (23) 第九讲一元二次程 (27) 第十讲三角形的全等及其应用 (30) 第十一讲勾股定理与应用 (34) 第十二讲平行四边形 (37) 第十三讲梯形 (40) 第十四讲中位线及其应用 (43) 第十五讲相似三角形(一) (46) 第十六讲相似三角形(二) .......................................... 49 第十七讲* 集合与简易逻辑 (52) 第十八讲归纳与发现 (57) 第十九讲特殊化与一般化 (61) 第二十讲类比与联想 (65) 第二十一讲分类与讨论 (68) 第二十二讲面积问题与面积法 (72) 第二十三讲几不等式 (75) 第二十四讲* 整数的整除性 (79) 第二十五讲* 同余式 (82) 第二十六讲含参数的一元二次程的整数根问题 (85) 第二十七讲列程解应用问题中的量 (88) 第二十八讲怎样把实际问题化成数学问题 (92) 第二十九讲生活中的数学(三) ——镜子中的世界 (96) 第三十讲生活中的数学(四)──买鱼的学问 (99) 第一讲:因式分解(一)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1.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2-b2=(a+b)(a-b); (2)a2±2ab+b2=(a±b)2; (3)a3+b3=(a+b)(a2-ab+b2); (4)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几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6)a3+b3+c3-3abc=(a+b+c)(a2+b2+c2-ab-bc-ca); (7)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正整数; (8)a n-b n=(a+b)(a n-1-a n-2b+a n-3b2-…+ab n-2-b n-1),其中n为偶数; (9)a n+b n=(a+b)(a n-1-a n-2b+a n-3b2-… -ab n-2+b n-1),其中n为奇数.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根据多项式的特点,根据字母、系数、指数、符号等正确恰当地选择公式.例1 分解因式: (1)-2x5n-1y n+4x3n-1y n+2-2x n-1y n+4; (2)x3-8y3-z3-6xyz; (3)a2+b2+c2-2bc+2ca-2ab; (4)a7-a5b2+a2b5-b7. 解(1)原式=-2x n-1y n(x4n-2x2ny2+y4) =-2x n-1y n[(x2n)2-2x2ny2+(y2)2] =-2x n-1y n(x2n-y2)2 =-2x n-1y n(x n-y)2(x n+y)2. (2)原式=x3+(-2y)3+(-z)3-3x(-2y)(-Z) =(x-2y-z)(x2+4y2+z2+2xy+xz-2yz). (3)原式=(a2-2ab+b2)+(-2bc+2ca)+c2 =(a-b)2+2c(a-b)+c2 =(a-b+c)2. 本小题可以稍加变形,直接使用公式(5),解法如下:原式=a2+(-b)2+c2+2(-b)c+2ca+2a(-b) =(a-b+c)2 w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命题与证明的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写出各个命题的逆命题,再进一步判断真假. 解:A、逆命题是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 B、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错误; C、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正确; D、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错误. 故选C.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 A.两条直线 B.相交 C.只有一个交点 D.两条直线相交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任何一个命题,都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命题中的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详解】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题设是两条直线相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和定理,解题关键是理解题设和结论的关系. 3.下列命题中逆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如果a2=9,那么a=3 C.对顶角相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首先写出各命题的逆命题(将每个命题的题设与结论调换),然后再证明各命题的正误.因为相等的角不只是对顶角,所以此答案是假命题,继而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

解:A、逆命题为: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对应相等.是真命题; B、逆命题为:如果a=3,那么a2=9.是真命题; C、逆命题为: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D、逆命题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是真命题.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各命题的逆命题,再证明正误即可. 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 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为0;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是±1;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为1和0;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为1和0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A、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真命题; B、如果一个数的倒数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1,是假命题; C、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 D、如果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0,是假命题;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关键是掌握正确的命题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为假命题. 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内错角相等 B.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命题的“真”“假”是就命题的内容而言.任何一个命题非真即假,正确的命题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为假命题. 【详解】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完全平方数和完全平方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完全平方数和完全平方式 一、内容提要 一定义 1. 如果一个数恰好是某个有理数的平方,那么这个数叫做完全平方数. 例如0,1,0.36,25 4,121都是完全平方数. 在整数集合里,完全平方数,都是整数的平方. 2. 如果一个整式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这个整式叫做完全平方式.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完全平方式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的. 例如: 在有理数范围 m 2, (a+b -2)2, 4x 2-12x+9, 144都是完全平方式. 在实数范围 (a+3)2, x 2+22x+2, 3也都是完全平方式. 二. 整数集合里,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和判定 1. 整数的平方的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所以凡是末位数字为2,3,7,8的整数必不是平方数. 2. 若n 是完全平方数,且能被质数p 整除, 则它也能被p 2整除.. 若整数m 能被q 整除,但不能被q 2整除, 则m 不是完全平方数. 例如:3402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所以3402不是完全平方数. 又如:444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9整除,所以444不是完全平方数. 三. 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和判定 在实数范围内 如果 ax 2+bx+c (a ≠0)是完全平方式,则b 2-4ac=0且a>0; 如果 b 2-4ac=0且a>0;则ax 2+bx+c (a ≠0)是完全平方式. 在有理数范围内 当b 2-4ac=0且a 是有理数的平方时,ax 2+bx+c 是完全平方式. 四. 完全平方式和完全平方数的关系 1. 完全平方式(ax+b )2 中 当a, b 都是有理数时, x 取任何有理数,其值都是完全平方数; 当a, b 中有一个无理数时,则x 只有一些特殊值能使其值为完全平方数. 2. 某些代数式虽不是完全平方式,但当字母取特殊值时,其值可能是完全平方数. 例如: n 2+9, 当n=4时,其值是完全平方数. 所以,完全平方式和完全平方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五. 完全平方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有理数根的关系 1. 在整系数方程ax 2+bx+c=0(a ≠0)中 ① 若b 2-4ac 是完全平方数,则方程有有理数根; ② 若方程有有理数根,则b 2-4ac 是完全平方数. 2. 在整系数方程x 2+px+q=0中 ① 若p 2-4q 是整数的平方,则方程有两个整数根; ② 若方程有两个整数根,则p 2-4q 是整数的平方.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详解

201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及详解 第一试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42分,每小题7分) 1.计算=( ) (A 1 (B )1 (C (D )2 【答案】(B ) 【解析】原式=1)3)1-=-=,故选(B ). 2.满足等式()2221m m m ---=的所有实数m 的和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A ) 【解析】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若21m -=,即1m =时,满足已知等式; (2)若21m -=-,即3m =时,()2242(1)1m m m ---=-=满足已知等式; (3)若21m -≠±,即1m ≠且3m ≠时,由已知,得22020 m m m -≠??--=?解得,1m =- 故满足等式()2221m m m ---=的所有实数m 的和13(1=3++-),故选(A ). 3.已知AB 是圆O 的直径,C 为圆O 上一点,15CAB ∠= ,ABC ∠的平分线交圆O 于 点D ,若CD =,则AB =( ) (A )2 (B (C ) (D )3 【答案】(A ) 【解析】连接OC ,过点O 作ON CD ⊥于点N ,则 CN DN ==,OC OA =,从而15OCA CAB ∠=∠= ,由AB 是圆O 的直径,得90ACB ∠= ,因CD 平分ACB ∠,故45ACD ∠= ,30OCN ACD OCA ∠=∠-∠= , 在Rt ONC ?中,∵cos CN OCN OC ∠= =,1OC =∴,∴22AB OC ==,故选(A ). 4.不定方程23725170x xy x y +---=的全部正整数解(,)x y 的组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

超级资源(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 (含竞赛答题技巧)

(共30套)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大全适合中学教师作为辅导教材使用

第一讲 走进追问求根公式 形如02=++c bx ax (0≠a )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a ac b b x 2422 ,1-±-= 内涵丰富: 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 【例1】满足1)1(22=--+n n n 的整数n 有 个. 思路点拨: 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1x 、2x 是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根,那么1942231+-x x 的值等于( ) A 、一4 B 、8 C 、6 D 、0 思路点拨: 求出1x 、2x 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1213x x -=,2223x x -=. 【例3】 解关于x 的方程02)1(2=+--a ax x a . 思路点拨: 因不知晓原方程的类型,故需分01=-a 及01≠-a 两种情况讨论. 【例4】 设方程04122=---x x ,求满足该方程的所有根之和. 思路点拨: 通过讨论,脱去绝对值符号,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例5】 已知实数a 、b 、c 、d 互不相等,且x a d d c c b b a =+=+=+=+ 1 111, 试求x 的值. 思路点拨: 运用连等式,通过迭代把b 、c 、d 用a 的代数式表示,由解方程求得x 的值. 注: 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变形形式有: (1)把方程02=++c bx ax (0≠a )直接作零值多项式代换; (2)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代换后降次; (3)把方程02=++c bx ax (0≠a )变形为c bx ax -=+2或bx c ax -=+2,代换后使之转化关系或整体地消去x . 解合字母系数方程02=++c bx ax 时,在未指明方程类型时,应分0=a 及0≠a 两种情况讨论;解绝对值方程需脱去绝对值符号,并用到绝对值一些性质,如222 x x x ==.

初中数学经典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选讲(初三.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 、内容提要 1.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c=0(a ≠0)的实数根,是由它的系数a, b, c 的值确定的. 根公式是:x=a ac b b 242-±-. (b 2-4a c ≥0) 2.根的判别式 ①实系数方程 ax 2+bx+c=0(a ≠0)有实数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 2-4a c ≥0. ②有理系数方程 ax 2+bx+c=0(a ≠0)有有理数根的判定是: b 2-4a c 是完全平方式?方程有有理数根. ③整系数方程x 2+px+q=0有两个整数根?p 2-4q 是整数的平方数. 3.设 x 1, x 2 是ax 2+bx+c=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 ①ax 12 +bx 1+c=0 (a ≠0,b 2-4ac ≥0), ax 22+bx 2+c=0 (a ≠0, b 2-4ac ≥0); ②x 1=a ac b b 242-+-, x 2=a ac b b 242--- (a ≠0, b 2-4ac ≥0); ③ 韦达定理:x 1+x 2= a b - , x 1x 2= a c (a ≠0, b 2-4ac ≥0). 4.方程整数根的其他条件 整系数方程ax 2+bx+c=0 (a ≠0)有一个整数根x 1的必要条件是:x 1是c 的因数. 特殊的例子有: C=0?x 1=0 , a+b+c=0?x 1=1 , a -b+c=0?x 1=-1. 二、例题 例1.已知:a, b, c 是实数,且a=b+c+1.

求证:两个方程x 2+x+b=0与x 2+ax+c=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 的实数根. 证明 (用反证法) 设 两个方程都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那么△1≤0和△2≤0. 即?? ? ??++=≤-≤ ③ ② ①-1040412c b a c a b 由①得b ≥41,b+1 ≥45代入③,得 a -c=b+1≥4 5 , 4c ≤4a -5 ④ ②+④:a 2-4a+5≤0, 即(a -2)2+1≤0,这是不能成立的. 既然△1≤0和△2≤0不能成立的,那么必有一个是大于0. ∴方程x 2+x+b=0与x 2+ax+c=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本题也可用直接证法:当△1+△2>0时,则△1和△2中至少有一个是正数. 例2.已知首项系数不相等的两个方程: (a -1)x 2-(a 2+2)x+(a 2+2a)=0和 (b -1)x 2-(b 2+2)x+(b 2+2b)=0 (其中a,b 为正整数) 有一个公共根. 求a, b 的值. 解:用因式分解法求得: 方程①的两个根是 a 和 12-+a a ; 方程②两根是b 和1 2 -+b b . 由已知a>1, b>1且a ≠b. ∴公共根是a= 12-+b b 或b=1 2-+a a .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7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方程组12 6 x y x y ?+=??+=??的实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口袋中有20个球,其中白球9个,红球5个,黑球6个。现从中任取10个球,使得白球不少于2个但不多于8个,红球不少于2个,黑球不多于3个,那么上述取法的种数是( ) A .14 B .16 C .18 D .20 3、已知a 、b 、c 是三个互不相等的实数,且三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20,0,0ax bx c bx cx a cx ax b ++=++=++=恰有一个公共实数根,则 222 a b c bc ca ab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3 4、已知△ABC 为锐角三角形,⊙O 经过点B ,C ,且AB 、AC 分别相交于点D 、E ,若⊙O 的半径与△ADE 的外接圆的半径相等,则⊙O 一定经过△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5、方程323652x x x y y ++=-+的整数解(x ,y )的个数是( ) A .0 B .1 C .3 D .无穷多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6、如图,点A 、C 都在函数(0)y x x = >的图象上,点B 、D 都在x 轴上,且使得△OAB ,△BCD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点D 的坐标为 . 7、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CA= 4,点P 是半圆弧AC 的中点,连接BP ,线段BP 把图形APCB (指半圆和三角形ABC 组成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