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中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已有上千年的经验积累。中医疗法以安全无副作用著称;另一方面,中医疗法不仅仅针对具体患处用药,更强调全身机理的调养,以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和抗病能力。【强直居优堂传世贴】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素养生活方式

1.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

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或电动自行车。

5.在寒冷、湖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6.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7.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8.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素养饮食

1.豆类

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以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黑豆可治疗风湿疼痛,用黑豆炒至半焦加入黄酒,治疗关节酸痛有效,有胃炎者慎用。

2.辛热食品

能抗风湿祛寒邪,如辣椒、葱、花椒、大料、茴香、大蒜有杀菌、抗病毒等作用,可预.防肠道感染和病毒感染。冬季适当服姜汤以湿胃散寒。须视病情而定。

3.果实食品

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极为有益。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的病损。可生食、熟食,久服必强筋、健骨、补肾。将板栗捣烂敷患处可治筋骨肿痛;新鲜栗叶捣烂外敷,也能减轻肌肉、关节、皮肤的炎症。

3.青梅有生津止渴、涩肠止痢的作用,对腹泻患者有益,凡风湿骨痛、腰痛、关节痛均可用青梅擦患处,可止痛活血。

乌梅是梅的干燥或未成熟的果实,对风湿痛有卓效,乌梅酸干可剑阴,酸归肝经,肝得滋养,对关节、筋骨疼痛、拘挛有缓解作用。桑椹滋阴补血、櫻桃也可治风湿病。

1素养运动

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御邪能力,因“痹者闭也”风寒湿邪内留滞,痹阻气血而成。通过活动肢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日久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但锻炼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切勿一次运动量过大、用力过猛,必须循序渐进,贵在坚持。日常两个动作预防强直性脊柱炎:

1.常做头部向后仰的动作

无论是坐还是站,低头的姿势都会使颈、脊椎部位呈弯曲状态。这个弯度使头部血液回流时阻力增加。所以当人体低头的时间过长,脑的f血循环量减少,出现脑供血不足,人就会有不舒服或头晕等症状。

不仅如此,人长时间地低头,对颈部也是一种压迫运动,造成颈椎局部供血不足;再加上受头部负荷力的影响,脊椎生理性受力点就会发生移动,形成颈椎骨刺,加重颈椎不适的症状。

抬头略往后仰的姿势,则符合脊柱体的生理状态,在此状态下,颈部血管充分伸展,颈部肌肉松弛,劲椎处于没有弯曲的状态,血液更通畅,脊柱体与始端脑部有更好的循环互动。这个动作即是人体生理特点的需要啊,也是预防劲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动态调整方法。

2.多做手指与脚趾的被动运动

终端肢体往往是人体运动时被忽略的部位,可这些终端末梢同样需要生命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的让手指、脚趾尖端部位用力,压、推、挤等被动运动都可刺激小血管和末梢神经。

比如平时走路时,手臂和手指绷直,手掌用力向下压,脚趾用力抓地,经常做这个动作,可有效地运动四肢终端,促进小血管和末梢神经的运行。

■素养情志

保持心情愉快。疾病的发生于人的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七情内伤可直接致病,亦可以由七情内伤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抵抗力减弱而易为外邪入侵。因此,避免情绪过激或闷闷不乐,忧郁寡欢,保持心情舒畅愉快能够身体健康。

■素养管理

1.坚持经常锻炼

坚持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御邪能力,通过活动肢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日久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但锻炼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切勿一次运动量过大,用力过猛,必须循序渐进。

2.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发生于人的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七情内伤可直接致病,亦可以,由七情内伤引起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抵抗力减弱,而易为外邪入侵。

3.注意防范风寒、潮湿。

本病的成因,与风寒湿等外邪入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注意预防范风寒、潮湿等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当季节变化,气候剧变的时候,要及时增减衣服。

4.夏日酷暑或炎夏分娩,不可挡风而卧。

居处潮湿或梅雨季节,晴天宜经常暴晒,以祛潮气,天晴时更宜打开窗户,以通风去湿.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风、防寒、去湿,截其来路,是预防调养之良策。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型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型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临床分型,我们请教了专家,专家说: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临床分型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活动型,稳定型,康复型。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三种类型。 活动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严重或关节肿胀严重,免疫九项有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等3项以上不正常。 治疗预后:关节融合较快,致残发生率较高。必须每天进行全身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关节屈曲位。 稳定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较严重,免疫九项有2项以上不正常。 治疗及预后:部分关节已出现融合,也有部分关节致残。融合关节禁止锻炼,融合关节必须每天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关节屈曲位。 康复型 分型特点:关节疼痛症状有时严重,或关节疼痛时轻时重,或关节疼痛时断时续,免疫九项中有2项不正常或免疫九项正常。 治疗及预后:关节部分融合,部分关节致残,融合关节禁止锻炼,未融合关节必须每天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禁忌卧床休息。 石家庄燕赵医院风湿免疫专家组带头人唐卫忠主任,结合中医和西医治疗之所长,首创中西医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该疗法在从整体上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平衡的同时,还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可谓是辨病治疗;以精心研制的系列中药冲剂控制病情,遏止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病理损害,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提倡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康复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和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 配合骶髂关节介入,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到全方位立体治疗的良好效果!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多以脊柱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加之骶髂关节炎是该疾病的特异性改变,因而,石家庄燕赵医院在中西医六步一结合免疫平衡疗法,调节全身免疫系统的同时,还采用有效疗法——骶髂关节介入术,进行辅助治疗,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疗法特别是对早期I、II度骶髂关节是有非常明显疗效,而且近期疗效巩固,万余名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患者由这里摆脱了疾病的束缚,走向康复之路!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概括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思路和方法,即辨清病位病理,强调补益肾督;辨证论治,宏观调整阴阳;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选用特色药物,提高临床疗效;多途径给药,促进疾病向愈。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 Abstract: It sums up the thought and methods in TCM treating ankylosing spondylitis,i.e.differentiate location and pathology,pay attention to notifying kidney channels;trea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macro regulate yin yang;remove sputum and stasis in all course;select featured medicines to improve cure effect;administer in multi ways to promote disease cure.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treat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 of signs;TCM treatment 强直性脊柱炎又称类风湿性脊柱炎,为脊柱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侵袭性炎症,一般先侵犯骶髂关节,其后累及到腰、胸、颈椎,出现小关节间隙模糊、融合、消失及椎体骨质疏松破坏、韧带骨化,

终致脊柱强直或驼背固定。初期主要症状为发病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常见病,现代医学多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但毒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就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思路与方法作一探讨。 1 辨清病位病理,强调补益肾督 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脊柱、腰尻。腰为肾之府,腰以下为尻,尻亦属肾;脊柱乃一身之骨主,骨的生长发育全赖骨髓的滋养,骨髓乃肾中精气所化生,故肾中精气充足,骨髓充盈,则骨骼发育正常,坚固有力;肾中精气不足,骨髓空虚,则骨质疏松、酸软无力。督脉“循背而行于身后,为阳明之总督”,“督之为病,脊强而厥”,故本病与肾督密切相关。其病理特点是以肾督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瘀阻于经脉,治疗宜标本同治,在益肾壮督、荣筋强骨的基础上,蠲痹通督泻浊祛瘀俟肾督阳气壮、肝肾精血足,则髓生、骨健、筋荣,机体抗病能力增强,病情始可逆转,若片面强调脊柱的强直、变形而专司攻邪,则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只有在大力扶正的基础上攻逐瘀血与痰浊,方可奏效。且疗程愈长,疗效愈佳。 2 辨证论治,宏观调整阴阳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康复指导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康复指导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康复指导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关节疾病,以侵犯脊柱为主,并常波及其他关节及内脏,可造成畸形及残疾,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该病被认为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周身性风湿病。国家中医药医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指导着临床辨证治疗[1]。 1辨证施治 1.1湿热痹阻 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发热,四肢关节红肿热痛,目赤肿痛,口渴或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大便干,溲黄,舌红,苔黄或黄厚、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方药:四妙丸(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 1.2寒湿痹阻 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遇寒加重,遇热减轻,四肢冷痛,肢体困重,舌淡,苔白或水滑,脉弦滑。 治疗原则:散寒祛湿。 方药:三痹汤(黄芪、川断、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杜仲、川牛膝、桂心、细辛、秦艽、川独活、防风、生姜、大枣)。 1.3瘀血痹阻 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疼痛夜重,或刺痛,肌肤干燥少泽,舌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香附、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 1.4肾阳亏虚 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冷痛,畏寒喜暖,手足不温,足跟痛,精神不振,面色不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原则:温补肾阳,佐以活血祛风止痛。 方药:乌头桂枝汤(川乌、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红枣)。 1.5肝肾不足 主要症状:腰骶疼痛,脊背疼痛,腰脊活动受限,晨僵,局部酸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肌肉瘦削,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少或有剥脱,脉沉细或细数。治疗原则:滋补肾阴,佐以活血祛风止痛。 方药: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川牛膝)。 2防治措施 2.1饮食调养 2.1.1核桃肉:核桃肉味甘,性温,有温补肺肾的作用。它含有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效用。它还含有丰富的锌、锰、铬等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可参与机体代谢过程。其含有的维生素类物质,有助于缓解各种类型的关节疼痛。核桃肉与杏仁、腰果等同时食用,既有助于防治骨关节病,又可补充蛋白质。以核桃肉合猪腰等烹制食用,或合补骨脂、杜仲等温补中药烹制服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壮腰肾、祛病痛,大有好处。

临床路径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10-31T14:06:43.0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作者:刘莉莉蒋兴荣 [导读] AS的患病率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我国为0.3%,发病年龄在15~30岁常见,男女之比为3:1,女性发病相对较慢且病情较轻。(解放军第181医院中医风湿科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临床路径的教育方法。对两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的脊柱活动度、知识掌握度、满意度以及住院的情况进行观察,并做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护理方面工作满意度相对提高,其住院的时间和住院的费用减少比较显著,与对照组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增进的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临床路径;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75-0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的患病率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性,我国为0.3%,发病年龄在15~30岁常见,男女之比为3:1,女性发病相对较慢且病情较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8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其中男68例,女20例,年龄15~73岁,文化程度:大专20以上例,初中40以上例,初中28以下例。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参照1984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纽约标准[1]。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以及其症状的轻重等多方面经过统计学的处理,其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因而有可比性。 1.2方法 ⑴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即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并由护士自行地掌握教育的内容)。⑵实验组则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临床路径表是由专职人员进行设计,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表中的内容执行,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原因以及相关处理措施,对已经进行过的项目进行记录,观察治疗全过程。讲课教育路径计划表内容如下。①住院须知,入院评估,经治医生、科主任、责任护士、护士长,病区环境及相关制度,标本留取的方法,贵重物品及押金保管。②住院2~4天,告知患者抽血项目及注意事项,服药指导,特殊检查、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输液治疗的心理护理,各项理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③住院5~11天,饮食指导(1.告知患者在平常的时候可以多吃些辛热食品:能抗风湿祛寒邪,2.在日常生活中,对果实的食品也可以多吃些: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对筋骨、经络、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极为有益,3.适当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讲解专科疾病知识,功能锻炼(1.游泳,2.床垫软硬适中:床板太硬会增加局部脊椎压力,使疼痛加重;床板太软不能有效托住身体,3.枕头高度适宜,切勿将枕头越垫越高,导致颈椎前倾加重,4.功能操的锻炼)。④入院12天,给予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手续、定期的门诊复查、讲解出院后的用药和饮食以及活动的注意事项、在出现哪种不适症状时及时进行门诊复查等。 2.观察指标 ⑴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对其内容掌握的程度,能复述80%以上宣教内容的则为掌握,60%~80%则基本掌握,60%以下的为不了解。⑵患者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判断标准为:护理的满意度﹥90%为满意,60%~90%为基本上满意,﹤60%则不满意。⑶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 3.数据处理 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表1-3) 4.1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方法 1.1 中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首先要辩别虚实,分清标本,其次辩明症性,分清风寒湿热之偏重。以补肾强督、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等为基本治则,以乌头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妙丸、阳和汤、桃红四物汤、活络效灵丹等为主要应用方剂,灵活应用,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临床上尚有许多中医名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研制新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报道,如焦树德研制的“补肾强督治痹汤”,方中用熟地15g,淫羊藿12g,狗脊30g,制附子9g,鹿角胶10g(烊化),川续断15g,骨碎补15g,羌活、独活各10g,桂枝12g,赤芍、白芍各12g,知母12g,土鳖虫6g,防风12g,麻黄3g,干姜6g,怀牛膝12g,炙穿山甲9g,炙草乌9克。临床取得很好疗效,治疗中值得借鉴 1.2 针刺治疗 针刺对强立性脊柱炎进行个体化辩证施治有悠久历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针刺治疗选穴以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人中、大椎和命门穴为主,局部配取阿是穴。为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多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拔罐、火针、梅花针、穴位注射、埋线法、针挑疗法和中药等综合治疗,往往几个疗程就能较好地控制病情发展,收到满意效果,病轻者多能恢复正常。临床上有背部腧穴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专题报道,收效满意,值得借鉴。 1.3 铺灸治疗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铺灸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青睐。铺灸疗法即长蛇灸,是国家级名中医罗诗荣在国内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虚寒性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增生性脊柱炎等。铺灸多在三伏天进行,以督脉大椎至腰俞穴为主要施术部位,敷以斑麝粉、蒜泥,再铺以三角形长条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施灸。铺灸具有穴面广、艾柱大、火力强、温通力强、取材便捷、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特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常能收到满意果。铺灸具有温补督脉、强化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消炎止痛、调节免疫功能和改善整体情况的功用,大部分病人铺灸后,关节肿痛逐渐消退,活动明显好转,血红蛋白、补体C3、血沉、类风湿因子、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多项实验室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因而得到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一致认同。铺灸治疗中烧灼疼痛使部分患者难以忍受,施灸后会出现水泡,稍有不慎即会感染。施用铺灸1次不能根治,需3个月后再次施治以巩固疗效。但需注意孕妇及年幼老弱者或阴虚火旺体质者,不适宜用本法治疗1.4 小针刀治疗 在小针刀疗法广泛进入临床以后,就有学者采用该疗法配合重力牵引等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3个月即取得满意效果。小针刀闭合性手术,可对病变部位的疤痕、挛缩组织,进行有效的切割、松解和分离,使强硬强直的脊柱恢复弹性,采用牵引法拉开椎间间隙和缩短的软组织,采用揉、点、按等手法,刺激相关肌肉组织和穴位,能松解肌肉痉挛,柔化强硬组织,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之功用 1.5 穴位注射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穴位注射,具有针刺之机械性刺激和药物等化学性刺激的双重作用,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调整机体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较好的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之—。穴位注射药物主要有当归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选穴以背部挟脊穴、大椎、膈俞、肾俞、腰阳关等为主,可根据患者病情加减用药和取穴。为取得较好疗效,穴位注射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健康宣教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累及脊柱各关节、骶髂关节、椎旁韧带, 最后导致整个脊柱强直、畸形的疾病。至后期, 各关节发生骨性融合、韧带钙化, 脊柱呈强直状态。目前医学上对强制性脊柱炎尚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 1、树立信心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一种可致残的疾病, 但又是经过长疗程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 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树立持之以恒的思想。抑郁不良的心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循环减慢, 抵抗力下降, 容易引起其他疾病,要树立健康向上的心志, 配合外部治疗使本病逐渐好转。 2、预防感染胸廓受累易发生肺部感染, 应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同时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每日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半小时。

3、服药指导:遵医嘱按时坚持服药。 4、饮食指导: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 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钙、铁等食物, 忌食辛辣、肥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饮食宜多样化, 保持营养均衡。另外还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饮食调养, 中医学认为本病外因以风、寒、湿关系密切, 如葱、花椒、大蒜等具有抗风驱寒邪的作用, 适当进食可预防病毒感染及肠道感染。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 它具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 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另肝肾不足则筋骨不健, 栗子有补肾强筋健骨的作用, 对本病极为有益。乌梅酸酐可敛阴, 酸又入肝, 肝得滋养, 对筋骨的疼痛痉挛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5、功能锻炼保持脊柱灵活性的运动: ( 1)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做深呼吸运动, 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活动; ( 2) 颈椎运动: 头颈部可做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转动, 以及头部旋转运动, 以保持颈椎的正常活动度;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是如何认识的(1)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历史久远,对本病的描述最早见于公元前475~221年战国时期,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及病情演变过程,将其归属于痹症之“骨痹”、“肾痹”、“妊痹”范畴,它又有“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的特点,如《黄帝内经}说:“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又说:“肾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意思是用臀部代替双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弯曲或驼背后远看似头,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髋关节的畸形改变,说明脊柱强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难。近年来著名医学家焦树德又提出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之为“大偻”,偻指脊柱弯曲,大偻指病情沉重、脊柱弯曲、背俯的疾病。如《黄帝内经》中说“阴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就生大偻”,王冰著说“身体俯曲,不 能直立,偻,脊柱弯曲”。(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为痹证总的外因。其内因与禀赋不足,肾、督阳虚有关;外因感受寒湿或湿热之邪为主,或与外伤后淤血内阻督脉有关。由于素体虚弱,风寒湿热之外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蕴,着于筋骨,影响筋骨的营养淖泽,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发为本病。(3)辨证论治:从辨证上多数医家认为,主要为肾虚寒证及风寒

湿邪淤阻之证,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证而论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督、扶正祛邪为基本大法。在论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别佐以祛风、散寒、祛湿、清热化痰、祛瘀通络等法,根据这些总的论治原则,各医家根据经验拟出一些经验方剂,在治疗中也很有效果。当您到中医院就诊,给您诊断为“痹证”时,您一定不要奇怪,这就是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不同称呼。强直性脊柱炎怎么样确诊的?或者说诊断标准是什么?1、以两骶骼关节,腰背部反复疼痛僵硬为主,3个月以上。2、早、中期患者,腰椎、胸廊扩张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晚期患者脊椎强直驼背固定。3、化验检查:血沉多增块,类风湿多阴性,HLA-B27多强阳性。4、X线检查:早期脊椎周围关节突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中期脊椎活动受限强直,骶髂关节蚕蚀样改变,部分韧带骨质破坏,方椎小关节间隙模糊;晚期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变,脊椎强直驼背,呈竹节样变。强直炎需与骶骼关节结核、骶骼关节化脓性关节炎、致密性骼骨炎、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脊柱增生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等区别开来,以免误诊,失去治疗的大好时机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张华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国内调查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在0.3%左右,即国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数量约有390万之多,数量惊人!一.概述强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咳嗽、打

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发病年龄较小及以外周关节起病者易发生髋关节病变。1/4的患者在病程中发生眼色素膜炎,单侧或双侧交替,可反复发作甚至.可致视力障碍。 本病的全身表现轻微,少数重症者有发热、疲倦、消瘦、贫血或其他器官受累。跖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其他部位的肌腱端病在本病常见。神经系统症状来自压迫性脊神经炎或坐骨神经痛、椎骨骨折或不全脱位以及马尾综合征,后者可引起阳萎、夜间尿失禁、膀胱和直肠感觉迟钝、踝反射消失。极少数患者出现肺上叶纤维化,有时伴有空洞形成而被误认为结核,也可因并发霉菌感染而使病情加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及传导障碍见于3.5%~10%的患者。AS可并发IgA肾病和淀粉样变性。 3 诊断要点

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

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 *导读: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李时珍就是一位中医,他的医术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强直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记载。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呢?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中医知识博大精深,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如李时珍就是一位中医,他的医术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强直性脊柱炎也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记载。那么中医是怎么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呢?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的骨痹、"肾痹"、痿痹、督脉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以肾虚督空感受外邪淤血阻滞经络之----督脉为主。骨痹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属于五体痹之一。《素问-气穴论》曰: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简单说来是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导致病因归结如下: (1)风湿寒邪外袭:由于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而致本病。 (2)湿热浸淫: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而致本病。 (3)瘀血阻络: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 (4)肾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而发本病。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于中枢关节者以男性青年较多,发于周围关节者以女性青年较多。根据古书对骨痹的记载和现代临床综合分析,骨痹的病变位置在足少阴、足太阳、督脉等经络循行。分上至项背,下达髋膝。病症特点为隐秘发病,病程长,时有急性发作。腰、尻、臀、髋僵硬,仰卧不便,酸疼、钝痛、刺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可谓腰痛如折;腰尻疼痛上连颈项、肩背,下引臀、股、膝、跟腱等。急性活动有发热,外寒内热,舌干咽燥,膝关节红舯热痛。甚至积液。肩背、腰尻、双足畏风怕凉,运动或者热敷以后可缓解病症。 以上是中医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看法,由此看来,和西医有着很大的区别,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对待,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强直性脊柱炎素养健康管理 ■定义 强直性脊柱炎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中医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已有上千年的经验积累。中医疗法以安全无副作用著称;另一方面,中医疗法不仅仅针对具体患处用药,更强调全身机理的调养,以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和抗病能力。【强直居优堂传世贴】贴于体表的膏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素养生活方式 1.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 2.睡眠时避免垫枕头且不睡软床。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或电动自行车。 5.在寒冷、湖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6.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7.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8.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素养饮食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强直性脊柱炎的畸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逐渐由腰椎、胸椎、颈椎到骶髂关节、髋关节的屈曲畸形,因此,预防矫正的原则是在全面而均衡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或同时,增强相应伸肌群的张力和力量,以期对抗脊柱及关节的病变,从而保持机体平衡。 保持未受累锥体和关节的活动功能,维持正确的生理姿势,防止脊柱、关节畸形的发生; (1)加大脊柱及四肢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预防或延缓畸形的发生; (2)增强腰背肌、肩带肌等肌肉的力量,发挥肌肉关节的代偿功能,改善受累关节的活动,缓解病情;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导致肌肉萎缩,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 (3)充分发挥膈肌和肋间肌对胸廓呼吸功能的代偿作用,同时加强训练胸式呼吸可防止和改善肋椎关节的活动功能; (4)培养患者科学锻炼的意识,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 运动项目选择 鉴于该疾病的病变特点,常用的运动项目应包括: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身体局部功能锻炼;低强度有氧运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等。 方法介绍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生理姿势 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纠正不良习惯对于预防畸形非常重要。站立及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收腹,必要时可训练背靠墙站立,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坐位宜使用直背硬靠椅,上身挺直收腹,尽可能向后靠紧椅背,髋、膝屈曲90度,避免坐矮板凳或沙发,以免弯腰时间过久;卧位要求睡硬板床,定期定时仰卧位,病人需卧硬板床。应尽量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避免侧卧位,特别是屈腿侧卧位,即避免颈、胸椎前屈体位。疼痛严重病人,由于屈曲位可以减轻疼痛,常使脊柱处于屈曲位,可导致脊柱驼背畸形。低枕头有利于防止胸段脊柱后凸畸形发生,对于颈椎受累患者,更应该应用低枕头来防止颈椎的反弓畸形。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加上胸椎后突为度。一般10cm高即可,枕头尽量放在颈中段,枕部尽量少枕枕头。每天还应利用自身重力于晨起、睡前早晚各取一次俯卧位,时间10-20分钟,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呼吸,急性发作期患者大多需要卧床休息,对此尤其需要注意;看书,读报、写字时,视线应与书报保持平行高度,避免颈椎过久后仰或前倾。以上患者不论作何选择,都不可长时间地采用同一种体位和姿势,应适当变换体位,并与散步、身体活动交替进行,以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不良的姿势和体位加速加重畸形的形成。而脊柱生理曲度已经消失或已有强直者,除注意上述种种外,还可于平卧位时背部垫置一枕,以防或延缓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 2胸廓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为防止病变上行到达胸部使呼吸受限,胸廓运动及深呼吸运动以最大限度扩张胸廓十分必要。二者往往同时进行。 方法:

重要全国名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方大全

重要!全国名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方大全 1. 急性发作期: [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虎杖15g,金银花15g,连翘15S,土茯苓20g,白鲜皮10g,丹皮10g,银藤10g,桂枝10g,川乌10g,生甘草10g。水煎服。 2.余热伤阴: [证候]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口干,烦躁,夜热低烧(体温37.5℃上下),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 [病机]邪气已去其八,余热内伏。久病伤阴,阴液不能濡养筋骨肌肉,故见颈、项、背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阴血不能荣养心脉,故见心烦口干,夜热低烧,舌红,脉象细数。 (理化检查同急性发作期)

[治法]清热养阴,兼以荣筋强骨。 [方药1养阴清热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5g,草河车10g,生熟地各20g,何孜0g,地骨皮10g,炙龟甲20g,女贞子20g,金狗脊10g,生川断15g,炙甘草10g。水煎服。 3.阳虚余热未解: [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机]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 证。 [治法]温阳解毒,佐以蠲痹。 [方药]温阳解毒汤(自拟方)。 巴戟肉15g,补骨脂15g,生鹿角20g,肉苁蓉20g,仙灵脾10g,沙苑子10g,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大熟地20g,白花蛇舌草20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白芥子10g,炙甘草6g。水煎服。 4.肾阴阳两虚,督脉瘀滞: [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疼

中医如何看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如何看强直性脊柱炎 *导读: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多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复杂的骨科疾病,中医对其有很深的研究,中医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重要方法,上海虹桥医院的专家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大多由于寒湿外袭,湿热浸淫,跌打损伤,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骨脉失养所致。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的认识1:风湿寒邪外袭。 中医认为,久居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湿寒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痹阻都可能导致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的认识2:湿热浸淫。 中医认为,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气血,筋骨失养都可致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的认识3:瘀血阻络。 瘀血阻络主要是指跌仆挫伤,损及腰背,瘀血内停,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而致的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认为,淤血

阻络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的认识4:肾精亏虚。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累太过,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房室不节以致肾精亏损,筋骨失养可诱发强直性脊柱炎,因此认为肾精亏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之一。 总之,在中医看来,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筋骨失养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因,而寒湿痹阻,湿热浸淫,瘀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则是造成强直性脊柱炎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因此,上海虹桥医院的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时避免这些因素,积极预防强直性脊柱炎。

王为兰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

!!!!!!!!!!!!!!!!!!!!!!!!!!!!!!!!!!!!!!!!!!!!!!!!!!!!!!!!! 王北,女,副主任医师 王为兰教授生前为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内著名的风湿病学专家,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王教授在治疗热病、痹病及内科杂病上造诣颇深,特别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治疗上,率先创立了益肾通督法,并拟定了益肾通督汤,为现代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开拓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肾虚督脉瘀滞为主要病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骶髂关节受累 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西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此前中医对此亦无统一定论。王教授通过30余年的临床深入研究后认为,强直性脊柱炎虽有关节疼痛表现,但不同于一般的风湿性疾病,即中医之风寒湿热痹证,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其病因及发病与人的体质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即与先天禀赋不足直接相关。王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从根本上可以概括为“肾虚督脉瘀滞”。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属中医“骨痹”“肾痹”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在骨。”《素问? 痿论篇》曰:“肾主身之骨髓。”肾精充实,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髓之滋养而坚韧有力,耐得劳作。如肾精亏虚,则骨骼脆弱无力,不耐久立、劳作,腰膝酸痛,甚至不能屈伸。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腰脊为病有关。《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者……贯脊属肾,夹脊抵腰中……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脊柱为病,首当责之于督脉。肾精不足,督脉空疏,经脉瘀滞,邪因虚生。痰、瘀、湿、浊着于督脉,阻于经络,流注脊柱,充塞关节,深入骨骱脊髓,则脊背疼痛,疾病由浅入深,从轻到重,终致脊柱强直,驼背以成。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督瘀的前提下又可分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肝郁肾虚、脾湿肾虚等多种证型,病均在督脉与骨,而终不离肾虚。可见肾虚督脉瘀滞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共有的病机特征。 肾与督脉对脊柱有着温煦、荣养的作用,肾与督脉之间又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王教授在风湿界率先明确地指出,强直性脊柱炎病位在肾督,其病因病机为肾虚督脉瘀滞,肾亏精虚是本,督脉阻滞是标。 2益肾通督为治疗大法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存在多种证型,但王教 ?导师经验? 王为兰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 王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 北京100010)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脉瘀滞;益肾通督法;名老中医中图分类号:R255.6 志、调节阴阳,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另外,兼心脾亏虚者配脾、肾穴可以补心健脾、益肾安神;心肾不交者配肾穴可以滋补肾阴、交通心肾,使阴阳相互制约;心胆虚怯者配肝、胆穴,可以疏肝理气、益气镇静;肝阳上扰者配肝穴可以滋阴潜阳、平肝安神;脾胃不和者配脾、胃穴及大肠穴可以健脾运胃、和中祛痰、益气安神。耳压治疗失眠操作简便,痛苦少,无药物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失眠的治疗调摄尤为重要,因此应嘱患者消除忧虑,避免情绪激动,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临睡 前不饮用浓茶、咖啡及酒等刺激物,少看电视,可听一些轻音乐,放松自己,按时作息,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吴丽君.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5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9):22. [2]宗蕾,梁艳.针刺加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30例[J].上海针 灸杂志,2004,23(12):26. (收稿日期:2008-04-26)

强直性脊柱炎健康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记录表 XXXX院 时间2013.12.13 地点医院会议室组织部门医院培训内容强直性脊柱炎主讲人 参加人员全体乡村医生 形式讲座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保健良策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须谨记 三、怎样判断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知识讲座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保健良策 强直性脊柱炎虽然相当可怕,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预防。下面新泰洪强医院专家就来告诉大家几个生活中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的好方法。 1、保持正确的姿势。预防强直性脊柱炎要避免站立、行走时随意弯腰。长期的弯腰会增加对脊柱的压力,加速患者脊柱变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该尽量保持腰背部挺直的姿势,不得从事需要长期弯腰的工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尽量避免久坐,如果工作需要,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经常活动颈部、背部、髋关节,多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另外,相对于软椅和沙发来讲,硬椅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坚持经常锻炼。经常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御邪能力。通过活动肢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日久可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强直性脊柱炎锻炼时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切勿一次运动量过大,用力过猛,必须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必要时可请医生或有关人员指导。此外,寒冷季节晨练不宜太早,免受风寒,对疾病不利。 3、注意防范风寒、潮湿。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与风寒湿等外邪入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注意预防范风寒、潮湿等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当季节变化,气候剧变的时候,要及时增减衣服;夏日酷暑或炎夏分娩,不可挡风而卧;居处潮湿或梅雨季

节,晴天宜经常暴晒,以祛潮气,天晴时更宜打开窗户,以通风去湿等。 以上专家介绍的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保健良策,其实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只是人们大多都疏忽大意了,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侵袭。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须谨记 了解该病的病因,及时做好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请新泰洪强医院专家来介绍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专家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免疫性骨内科疾病,但是引起强直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导致在治疗时出现了一定难度。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和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 中医上讲,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督脉空虚为本,感受外邪为标,肾虚督脉空虚则不能鼓舞卫阳之气抗邪风、寒、湿之邪乘虚侵入机体,痹阻经络,气血不畅筋骨失养而发病。该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年龄多在10—40岁之间,40岁以后发病少见。此时正当肾气充盛,精充髓满之时,若见腰背疼痛,酸软乏力,甚则驼背强直,说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乏。因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气足则骨髓充满,筋骨强劲。而督脉夹脊贯腰中,总督一身之阳,肾阳不足致督脉空虚,不能填充骨髓濡养经络,筋骨失养,如遇风、寒、湿等外邪侵入均可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劳损或房劳过度,久病气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4-07-14T11:02:00.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董丽[导读] 由责任护士以问卷结合访谈的形式进行,直接向就诊患者详细讲明问卷的意义。 董丽(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114048) 【摘要】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标准化的调查表,对5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患病后感到焦虑的40%,感到忧郁的28%,感到孤独的26%,担心生活不能自理的80%,担心失去工作的26%,担心经济困难的68%,担心亲人嫌弃自卑的20%,无心理负担的0%。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43-01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2011年1-10月在我院风湿科二病房就诊的50例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36人,女性14人,年龄在16-68岁,已婚32人,未婚6人,离异12人,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生活部分自理。病程3-8年,平均4.3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人,初中20人,高中14人,大专及以上学历9人。 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1]并根据临床实际自行设计的部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症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病人担心的问题、患病后的心理状况等17项指标,在患者入院当日,由责任护士以问卷结合访谈的形式进行,直接向就诊患者详细讲明问卷的意义,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内容及填写的要求,使患者完全理解后填写,对填写不便者,征得同意后,由责任护士代为填写,全部资料由专人统一收回、整理与分析。护士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实施心理护理,在出院前一周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 二、结果 患病后感到焦虑的40%,感到忧郁的28%,感到孤独的26%,担心生活不能自理的80%,担心失去工作的26%,担心经济困难的68%,担心亲人嫌弃自卑的20%,无心理负担的0%。 三、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问卷结果表明:疾病治疗和检查的繁多,长期疼痛的折磨,限制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之久治不遇的现实情况,无疑给病人造成了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有的患者自卑心极强,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对别人求全责备,自我感觉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易怒,不但责怪家属照顾不周,而且埋怨医务人员失职,常为小事而吵闹。也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对某些药物、环境、特定人员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对治疗已习惯化,精神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希望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同情,住院期间一旦亲属或医务人员有厌烦表现,更会加剧抑郁状态,在治疗上希望多吃药、吃好药,强化了病人的角色,退化了自主行为,不相信也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的患者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认为患了不治之症,拒绝治疗,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类患者封闭自己,不愿与人交流,往往以消极的情绪对待疾病。 四、护理措施 1.入院阶段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热情、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医院的规章制度和住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通过视、听、触和问等方法观察患者的语气与行为变化,通过与患者交流,全面评估病人,并与经治医生分析病人的心理状况,准确判断病人的心理类型,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同情理解患者,使患者尽快适应角色。 2.综合治疗康复阶段 向患者介绍每一项康复治疗的知识和方法,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护士应反复向患者宣教,直至患者掌握为止,并对理疗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详细讲解,避免患者在不了解治疗机理时出现烫伤、摔伤、病情加重等状况,指导患者及陪护做好功能锻炼。对于病情检验指标的好转及时告知患者,使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认识到严格执行医嘱的重要性。同样,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战胜疾病同等重要。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自我康复训练的认识,利用其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信任感制定出恰当的康复治疗目标,使患者看到每次的进步和希望。 3.了解家庭状况,做好心理疏导,增强病人战胜疾病信心 在50例病例中有80%的病人担心生活不能自理,68%的病人担心经济状况不能负担住院费用,40%的病人担心失去工作,20%的病人担心亲人嫌弃,20%的病人感到自卑,针对这些病人,护理人员应与病人家属建立有利于健康的互动环境。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选择最经济有效的药物治疗和理疗方法。动员患者亲人及工作单位给予关怀及经济支持。要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减轻了思想负担,就可以使患者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促进疾病的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也就减少了经济开支。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使其有序地护理病人,协助护士指导功能锻炼,避免家属因过劳或担心经济困难而将不良情绪投射到患者心理,甚至对患者责怪、埋怨,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治疗环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仅要重视身体健康治疗,而且同样要重视心理护理,积极的心理护理可使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主编.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