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振实密度是涉及到粉末特性的很多工厂高校及其科研单位所必测的项目之一。

粉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粉体所对应的质量。由于粉体中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内部存在空隙(或孔隙),其粉体的密度通常小于所对应物质的真密度。粉体密度按其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松装密度(又称堆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试样以松散状态,均匀、连续的充满已知容积的量杯,称出量杯和粉体试样的质量,便可算出粉体试样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粉体的振实密度小于粉体中单颗颗粒的真密度。

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提供了美国标准(卡尔指数)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和国家标准(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并参照美国药典针对非金属粉末,粉体密度测试仪扩展了部分功能,如:“振动幅度”由国标中规定的扩展到~整数可调;“振动频率”由国标中规定得~次分钟可调,扩展到~次分钟可调。“振动次数”由国标中规定次扩展到~次任意设定(注:当设定为次时结果输出为“松装密度”)。

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设定振幅:本仪器振动组件的最大振幅为,仪器出厂时振幅已调整为。国标(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振幅为,美国药典规定振幅为。您可以依据需要将附件中的、或启振垫适量加入到振实组件顶针与直线轴承间既可(如右图)。

振幅启振垫总高度

、振动组件的安装: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配备了、、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见附件)。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度,请依据被测粉体的重量()和松装密度(ρ)选择合适的量筒。

根据所选择的量筒,完成量筒的安装,待量筒与振动组件安装好后,将已称量好的粉体全部加入到量筒中,将组件的导向杆放入导向轴承的孔中。

注意:不可用力过度,损坏量筒。

、设定振动次数:本仪器振实电机的转速为转分钟,请设定定时器的时间,可确定振动次数(如设定显示为,及分钟,可完成次的振动)。参见第四节“仪器的安装”中的安装“定时器的设置”部分。实践中,粉末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所需的最少振动次数是可以测定的。对于同类粉末,除了通常实验和验收时已确定的特定振动次数(不少于次)外,振动次即可。对于各种粒度的金属粉末,振动次即可达到满意效果。

、测试:设置完成后,接通“振实密度”开关,按定时器“█”键,启动定时器,开始测试。振动结束后,读取并记录量筒内试样的体积。将量筒中的粉体全部取出后,反复实验次。分别读取量筒内试样的体积、、,用下式计算振实密度ρ:

ρ×()

)、卡尔振实密度的测试:(美国标准)

、设定振幅:由于仪器出厂时振幅已调整为,而美国药典规定振幅为。您可以依据需要将附件中的两个和两个启振垫加入到振实组件顶针与直线轴承间。

、振动组件的安装: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配备了两个白色的尼龙附件,按右图组装,由于是紧配合,请适当用力。振动组件安装好后,向量杯和尼龙套组成的容器中加满待测粉末,将组件的导向杆放入导向轴承的孔中。

、测试:设定定时器定时时间为分钟,观察粉末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定时器。如粉末过程中,从尼龙套管中可以看到不锈钢杯子的边沿时,请继续加入适当的粉末继续振动,直到粉末的高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停止振动。取下振动组件。

、计算:取下尼龙套和尼龙座,用刮板尺刮平量杯,称取量杯内粉末的重量,反复实验次。分别得到量杯内的质量为、、,用下式计算振实密度ρ:

ρ()(×)

以上就是振实密度的测定方法和所依据的标准,客户如果操作上有问题请及时向玖久仪器来电咨询,不可未阅读说明书错误操作,以免损坏机器。

关于导电性粉末电阻率测试仪详情介绍

关于导电性粉末电阻率测试仪详情介绍 标准满足standard: 1.YST 587.6-2006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6部分粉末电阻率 的测定; 概述Overview: 1.四端测量法. 2.采用4.3吋大液晶屏幕显示. 3.显示电阻值、电阻率、电导率值、温度、压强值、单位自动换算. 4.液压动力(手动). 5.薄膜按键开关面板,操作简单. 6.中文或英文两种语言操作界. 原理: Principle: 一定量的粉体,在液压动力下压缩体积至设定压力值或压强,无需取出,在线测量粉体电阻、电阻率、电导率,并记录数据. 解决粉体难压片成型或压片取出测量误差.

适用范围:Scope of application 适用于锂电池材料、石墨烯、石墨类、碳素粉末、焦化、石化、粉末冶金、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是检验和分析导电粉末样品质量的一种重要的工具。 型号及技术指标Models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步骤及流程 1.运行高度清零. 2.将称重样品装入模腔. 3.固定上电极旋钮. 4.在显示器上设置好参数. 5.达到设定压力或压强值. 6.读取样品压缩高度数据并输入.

7.获得电阻、电阻率、电导率数据. 8.记录数据. 9. 样品脱模 7. 测试结束. 优势描述: 1.高性价比机型.数据稳定. 2.可读取粉末高度数据,无需人工测量. 3.可选购PC软件. 4.高精度电阻率测量系统. 5.配置粉体废料收集盘. 6.操作简单. 自动计算出所需数据. 7.经济实惠,功能突出. 8.获得压实后电阻、电阻率、电导率、高度、直径、压强等数据. 整机示意图

粉体工程简答题汇总

1. 筛分法测量粉体粒径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19 利用筛孔尺寸由大到小组合的一套筛,借助振动把粉末分成若干等级,称量各级粉 末的质量,即可计算用质量的百分比表示的粒径组成。 2. 粉体的松装密度是如何测定的?P37 ① 粉末从漏斗中自由落下,充满圆柱杯,漏斗孔径有2.5m 和5.0m 两种,圆柱杯容积 为(25±0.05)m 3。称量刮平后圆柱杯中粉末质量与容积相比即可得出松装密度。 ② 将粉末放入漏斗中的筛网上,自然或靠外力流入布料箱,交替经过布料箱中的四块 倾角为25°的玻璃板和方形漏斗,最后流入已知体积的圆柱杯中,呈松散状态,然后称取 杯中粉末质量,计算松装密度。 3. 推导出粉体真密度的测定公式P38 ()()[]()()() 液体密度 体的质量 比重瓶加待测粉末加液量 比重瓶加待测粉末的质比重瓶含液体的质量 空比重瓶质量表观体积颗粒质量--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sl s 0s sl 00s s sl 00s p l l l l l p ρρρρ----=---== 4. 库尔特计数器法测定粉体粒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电传感器是将被测颗粒分散在导电的电解质溶液中,在该导电溶液中放置一个开有 小孔的隔板,并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小孔两侧的导电溶液中,在电压差作用下,颗粒随 导电溶液逐个通过小孔,每个颗粒通过小孔时产生的电阻变化表现为一个与颗粒体积或 粒径成正比的电压脉冲。 5. 激光粒度仪测定粉体粒度的原理是什么? 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 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部分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 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的散射光是小颗粒引起的。

超细粉体表征

超微粉体的表征 超微粉体表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超微粉体的粒度分析(粒径、粒度分布),超微粉体的化学成分,形貌/结构分析(形状、表面、晶体结构等)等。 超微粉体的测试技术有以下几种: (1)定性分析。对粉体组成的定性分析,包括材料是由哪些元素组成、每种元素含量。(2)颗粒分析。对粉体颗粒的分析包括颗粒形状、粒度、粒分布、颗粒结晶结构等 (3)结构分析。对粉体结构分析包括晶态结构、物相组成、组分之间的界面、物相形态等。(4)性能分析。物理性能分析包括纳米材料电、磁、声、光和其他新性能的分析,化学性能分析包括化学反应性、反应能力、在气体和其他介质中的化学性质等。 3.1粒度的测试方法及仪器 粉体颗粒大小称粒度。由于颗粒形状通常很复杂难以用一个尺度来表示,所以常用等效度的概念不同原理的粒度仪器依据不同颗粒的特性做等效对比。 目前粒度分析主要有几种典型的方法分别为:电镜统计观测法、高速离心沉降法、激光粒度分析法和电超声粒度分析法。常用于测量纳米颗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1电镜观察 一次颗粒的粒度分析主要采用电镜观测法,可以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两种方式进行观测。可以直接观测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但又可能有统计误差。由于电镜法是对样品局部区域的观测,所以在进行粒度分布分析时需要多幅照片的观测,通过软件分析得到统计的粒度分布。电镜法得到的一次粒度分布结构一般很难代表实际样品颗粒的分布状态,对一些强电子束轰击下不稳定甚至分解的超微粉体样品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构,因此,电镜法一次颗粒检测结果通常作为其他分析方法的对比。 3.1.2激光粒度分析 目前,在颗粒粒度测量仪器中,激光衍射式粒度测量仪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可测粒径范围广、可进行非接触测量等,可用于测量超微粉体的粒径等。还可以结合BET法测定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和团聚颗粒的尺寸及团聚度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激光粒度分析原理:激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绕过障碍物,并形成新的光场分布,称为衍射现象。例如,平行激光束照在直径为D的球形颗粒上,在颗粒后得到一个圆斑,称为Airy斑,Airy斑直径d=2.44λf/D ,λ为激光波长,f为透镜焦距。由此公式计算颗粒大小D 。 3.1.3沉降法 沉降法是通过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来测量粒度分布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沉降式和离心沉降式两种光透沉降粒度分析方式,适合纳米颗粒的分析主要是离心沉降式分析方法。 颗粒在分散介质中,会由于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发生沉降,其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和质量有关,颗粒大的沉降速度快,颗粒小的沉降速度慢,在介质中形成一种分布。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服从Stokes定律,即在一定条件下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与粒径的平方成正比,与液体的粘度成反比。沉降式粒度仪所测的粒径也是一种等效粒径,叫做Stokes直径。 3.1.4电超声粒度分析 电超声粒度分析是最新出现的粒度分析方法,,当声波在样品内部传导时,仪器能在一个宽范围超声波频率内分析声波的衰减值,通过测得的声波衰减谱计算出衰减值与粒度的关系。分析中需要粒子和液体的密度、液体的粘度、粒子的质量分数的参数,对乳液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 —— 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 2.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 0s l l sl s m m m m m m ρρ-= ?--- 式中: m 0—— 比重瓶的质重,g ; m s ——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 m sl ——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 ρl ——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 3; ρ—— 粉体的真密度,g/cm 3; 三.实验器材:真空装置全套、 温度计:0~100℃、分析天平、 烧杯、 烘箱、干燥器、金刚砂粉末 四.实验步骤: 1.称量事先洗净、烘干的比重瓶的重量m 0 2.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3.在比重瓶内,装入三分之一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重量m s 4.将蒸馏水注入装有试样的比重瓶内,至容器容量的三分之二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 5.启动真空泵,抽气20~25分钟。 6.从真空干燥器内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蒸馏水并称其重量m sl 7.洗净该比重瓶,然后装满浸液,称其重量m l 五.实验数据和处理: 记录下m 0、m s 、m sl 、m l 的数据按上式进行计算粉体真密度,平行测定三次求平均值。 m 0 m s m sl m l 一

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简介

ZC-1001型粉体纵使特性测试仪简介及报价 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一种用于评价粉体综合物理特性的测试仪器。由于粉体无论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流动状态,都是一种两相存在的体系。颗粒本身的特性以及颗粒之间相互摩擦将会产生一些特殊流动特性,研究这些特性对粉体加工、输送、包装、存储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仪器的特点是一机多用、测定条件灵活多样、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合多种标准等。该仪器的研制成功,为科研、工业生产等领域评价粉体综合特性测试工作的普遍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该仪器测试项目包括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止角、崩溃角、平板角、分散度等参数,通过上述测试数据可得到差角、压缩度、空隙率、均齐度等指标,还能通过卡尔指数得到流动性指数、喷流性指数等参数。 一、仪器结构 分散度入料斗 分散度卸料控制器 入料口、震动筛 图2: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顶面图 定时器开关 定 时 器 振动筛开关 振动电机开关 分 散 度 筒 角 度 尺 分散度料仓 照明灯开关 照 明 灯 休止角试样平板角试样接 料 盘 减 振 台 电源开关

二、测定与计算项目及其定义: 1、测定项目与定义: 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粉体的振实密度小于粉体中单颗颗粒的真密度。 2)、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在规定条件下自然充满特定容器后的密度,测试松装密度时,不可施加额外的振动等外力。该指标对存储容器和包装袋的设计很重要。 3)、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休止角对粉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4)、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体以一定的冲击力,使其表面崩溃后,剩余粉体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5)、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受到震动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 一般地,平板角大于休止角。 6)、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测量方法是将10克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性和飞溅性有关。如果分散度超过5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2、计算项目与定义: 1)、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2)、压缩度:同一个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度。压缩度也称为压缩率。压缩度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 3)、空隙率:空隙率是指粉体中的空隙占整个粉体体积的百分比。空隙率因粉体的粒子形状、排列结构、粒径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颗粒为球形时,粉体空隙率为40%左右;颗粒为超细或不规则形状时,粉体空隙率为70-80%或更高。 三、ZC-1001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附属配件 1.减振台1个; 2.安息角、崩溃角试样台1个;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粉体粒度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影响粉体粒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掌握测试样品制备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3.学会对粉体粒度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实验原理 图1: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工作原理框图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是粉体的重要性能之一,对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凡采用粉体原料来制备材料者,必须对粉体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粉体粒度的测试方法有许多种: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和激光法等。 激光粒度测试是利用颗粒对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现象来测量颗粒群的粒度分布的,其基本原理为:激光经过透镜组扩束成具有一定直径的平行光,照射到测量样品池中的颗粒悬浮液时,产生衍射,经傅氏(傅立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中心圆斑和围绕圆斑的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的直径随衍射角的大小即随颗粒的直径而变化,粒径越小,衍射角越大,圆环直径亦大;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位置设有一多元光电探测器,能将颗粒群衍射的光通量接收下来,光--电转换信号再经模数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根据夫朗和费衍射原理关于任意角度下衍射光强度与颗粒直径的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数据,最后得到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测试法具有适应广、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测量范围为:0.1—几百微米。但当粒径与所用光的波长相当时,夫朗和费衍射理论的运用有较大误差,需应用米氏理论来修正。 三.仪器设备 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Winner2000Z智能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型计算机、打印机。 四.实验步骤 4.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开启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0~15分钟。启动计算机,并运行相对应的软件。 2.清洗循环系统。首先,进入控制系统的人工模式,不选择自动进水点击排水, 把与被测样品相匹配的分散介质加入样品桶,待管路及样品窗中都充满介质后, 再点击排水,关闭排水。其次,按下冲洗,洗完后,自动排出。按以上步骤反

02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环工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实验时间:2012年3月30日下午5-8节 指导老师:余阳 小组成员:王玉佳、马莉、王健、孙扬雨、王玥丽 班级:环工0902 姓名:王健 学号:071400126 实验温度:14℃ 目录 一、实验目的 (2) 二、实验原理 (2) 三、试剂与仪器 (3) 四、实验步骤 (4) 五、计算公式 (4) 六、数据记录及结果整理 (5) 七、思考题 (6) 八、实验心得 (8)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是浸液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试剂与仪器 试剂: 1、滑石粉:英文名为PULVISTALCI,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 手摸有油腻感。无臭,无味。在水、稀矿酸或稀氢氧化碱溶液中均 不溶解。其主要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分子式为Mg3[Si4O10](OH)2, 经粉碎后,用盐酸处理,水洗,干燥而成。 2、蒸馏水: 浸液选取原则:①粉体不溶解于浸液; ②粉体不和浸液反应; ③粉体的直径一般大于5μm(避免超细粉体强烈地吸附气体)。 粉末混合后四分法分粉。 仪器: 1、真空装置:由比重瓶、真空干燥器、真空泵、真空压力表、三通阀、缓冲瓶组成; 2、温度计:0~60℃,精度0.1℃; 3、电子天平:感量0.001克; 4、烧杯:1000 ml; 5、烘箱、干燥器。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最新资料推荐------------------------------------------------------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一.目数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 1 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各国标准筛的规格不尽相同,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长的孔数为筛号,称为目。 例如 100 目的筛子表示每英寸筛网上有 100 个筛孔。 二.粒度颗粒的大小。 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示。 对不规则的矿物颗粒,可将与矿物颗粒有相同行为的某一球体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等效直径。 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物料粒度组成的方法有筛析法、水析法和显微镜法。 ①筛析法,用于测定 250~0.038mm 的物料粒度。 实验室标准套筛的测定范围为 6~0.038mm;②水析法,以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确定颗粒的粒度,用于测定小于 0.074mm 物料的粒度;③显微镜法,能逐个测定颗粒的投影面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光学显微镜的测定范围为 150~0.4m,电子显微镜的测定下限粒度可达 0.001m 或更小。 1 / 11

常用的粒度分析仪有激光粒度分析仪、超声粒度分析仪、消光法光学沉积仪及 X 射线沉积仪等。 三.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 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d=休止角 r-崩溃角 f 四.均齐度用粒度测试仪测出 D60和 D10,用下式计算均齐度: 均齐度=D60/D10 五.压缩度同一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率。 压缩度越小,粉料流动性越好。 Cp=(pp-pa) /pp*100% 式中, Pp:振实密度 Pa: 松装密度六.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 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 休止角对粉料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料的流动性越好。 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测定方法: (1)注入法: 微粒物料由漏斗流出落于平面上形成圆锥体,铝底角即为休止角。 (2)排出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测试方法 英文名:Advanced Analysis Methods for Materials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12 课程总学分:3 实验课学分: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开课学期:6 本大纲主撰人:刘云飞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学院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实验课。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使用方法和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的仪器结构、操作、试样制备及结果分析方法。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5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

的50%; 3、对上述实验成绩综合后作为本课程实验成绩按照20%计入总成绩。 五、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 英文名:Experiments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art 1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总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 实验课学分:2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5 本大纲主撰人:兰祥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了晶体结构、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等必备的专业基础。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方法及其特点: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方法及其特点: 1.Jenike剪切法: 分析和测试如下数据:莫尔应力圆、内摩擦角、主应力、剪切力、屈服轨迹、稳态流、流动函数、开放屈服强度(无侧限屈服强度)、内摩擦时间角、时效屈服轨迹、堆积密度、密度轨迹、壁摩擦角、附着力、壁剪切力、壁应力、壁轨迹、运动摩擦角、静态摩擦角、料仓设计的料斗 半顶角、卸料口径、流与不流判定、流动因子、初始抗剪强度(内聚力)等. 举例: 2. 卡尔Carr指数法:

1. 松装(自然堆积)密度bulk density 2. 振实密度 tap density 3. 安息角(休止角)Angel of repose 4. 质量流速mass flow velocity 5. 体积流速volume flow rate 6. 崩溃角 Angle of collapse 7. 平板角Flat Angle 8. 空隙率Voidage 9. 时间 time 10. 差角angle of difference 11. 分散性dispersibility 12.流动指数(卡尔指数和豪斯纳比)Flow index 13.压缩度 14.凝集度 15.均齐度 16.筛分粒度

3.旋转圆筒法, 转鼓法即将粉体颗粒填充转鼓中让其缓慢转动,测定固定转速下每旋转一圈颗粒发生坍塌的次数,次数越大,流动性越好;反之越小,流动性越差。此方法反映了颗粒流动的稳定性、临界转变及坍塌规模.和质量流率.满足欧洲药典要求. 转鼓中颗粒表面因流速不同从上到下可分为 3个区域:即稀疏流动区、致密流动区和蠕变区;剪切率的变化对颗粒流动特征和运动状态具有决定性影响;颗粒在转鼓中的运动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可以大致分为流动表层和静止底层两个区域,将颗粒物质从静止状态发展到流动、再由

粉尘真密度测定方法

煤矿粉尘真密度测定方法MT/T713—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7—12—30批准 1998—07—01实施 前言 粉尘真密度是研究粉尘运动规律的重要参数,也是测定粉尘粒度分布的依据。测定粉尘真密度对研究粉尘粒子的沉降规律、除尘器的设计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煤矿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标准对提高煤矿防尘效果、评价粉尘危害程度、除尘器的研究设计和提高除尘器产品质量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煤炭行业的粉尘真密度测定一直沿用几十年落后、繁杂及适应范围较窄的煮沸法,目前已开始逐步采用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抽真空脱气法,因此,制定了该测定方法的标准。拟在煤炭行业中推广应用,在制定本标准时参考了GB 208—9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及GB 217—87《煤的真比重测定方法》。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开维、史文安、王自亮。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尘、岩尘及煤岩混合尘的真密度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T 208—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 /T 217—81 煤的真比重测定方法 GB /T 6003—85 试验筛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粉尘真密度 dust true density 单位体积无孔隙的粉尘质量。 4 测定方法 4.1 原理 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是通过求出粉尘的真实体积进而计算出真密度,其方法是用液体置换法将粉尘颗粒之间的空隙和外开孔孔隙的空气置换出来以获得粉尘的真实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按式(1)计算粉尘真密度: 04 23123ρρm m m m m m --+-=……………………………………(1) 式中:ρ——粉尘真密度,g /cm 3; m 1——装满液体的比重瓶质量,g ;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中振实密度的设定依据标准及测定方法振实密度是涉及到粉末特性的很多工厂高校及其科研单位所必测的项目之一。 粉体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粉体所对应的质量。由于粉体中颗粒与颗粒之间或颗粒内部存在空隙(或孔隙),其粉体的密度通常小于所对应物质的真密度。粉体密度按其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松装密度(又称堆积密度)和振实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试样以松散状态,均匀、连续的充满已知容积的量杯,称出量杯和粉体试样的质量,便可算出粉体试样的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在一定条件下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粉体的振实密度小于粉体中单颗颗粒的真密度。 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提供了美国标准(卡尔指数)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和国家标准(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的振实密度测定方法。并参照美国药典针对非金属粉末,粉体密度测试仪扩展了部分功能,如:“振动幅度”由国标中规定的扩展到~整数可调;“振动频率”由国标中规定得~次分钟可调,扩展到~次分钟可调。“振动次数”由国标中规定次扩展到~次任意设定(注:当设定为次时结果输出为“松装密度”)。 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设定振幅:本仪器振动组件的最大振幅为,仪器出厂时振幅已调整为。国标(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中规定振幅为,美国药典规定振幅为。您可以依据需要将附件中的、或启振垫适量加入到振实组件顶针与直线轴承间既可(如右图)。 振幅启振垫总高度 、振动组件的安装: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配备了、、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见附件)。为了提高测试的精度,请依据被测粉体的重量()和松装密度(ρ)选择合适的量筒。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 (1)

粉体综合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基本特性。 2、掌握BT-1000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BT-1000型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仪 三、实验原理 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通过测量振实密度可以知道粉体的流动性和空隙率等数据。(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振实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2)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在特定容器中处于自然充满状态后的密度。该指标对存储容器和包装袋的设计很重要。(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松装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3)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休止角对分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休止角也称休止角、自然坡度角等。 4)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体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5)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受到震动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一般地,平板角大于休止角。 6)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测量方法是将10克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性和飞溅性有关。如果分散度超过5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BT-1000型粉体特性测试仪测试项目包括粉体的振实密度、松装密度、休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2、实验要求:(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

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1)利率。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价格指数。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4)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费率一般较高。一国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消费需求也相应越大,而储蓄率也就越低另外,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间接税就是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我们可以用人均GDP来代表人均收入。 基于上述这些经济理论,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

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以及不同方法检测细度的优势和好处 目前粉体加工中,超细粉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超细粉体加工逐渐向纳米级发展,超细粉体的价格和普通的粉体价格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超细粉体行业将越来越供不应求超细粉体的加工生产中,粉体细度的检查就成为一项检测成品质量的关键,超细粉体中基本都是微米级的,更低的很难用物理方法检测,用到其他的方法,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专业厂家给大家介绍一下粉体细度检测方法汇总,供大家参考。 粉体检测方法有很多,有直接检测法,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即为筛分法和显微镜法,间接检测是经过公示计算颗粒直径大小,即为沉积法。不同检测方法使用原理不同,所得的参数也不同,同时粒度组成也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粉体检测的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对比供大家选择参考。将在以后逐一为大家介绍不同方法检测粉体细度的优势和好处。 分类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测量 范围 (μm ) 特点 筛分法丝网筛 用一定大小的筛子,将被测试样分成 两部分,留在筛上面的粒径较粗的不 通过量(筛余量)和通过筛孔粒径较 细的通过量(筛过量)。 37~4 000 电铸筛 5~12 沉降法移液管法根据Stokes沉降原理,分散在沉降介 质中的样品颗粒,其沉降速度是颗粒 大小的函数,利用移液管测定出液体 浓度变化,可计算出颗粒大小和粒度 分布。 仪器便宜,方法简单,测定所需时间 长,分析计算工作量大。 比重计法利用比重计在一定位置所示悬浊液 比重随时间变化测定粒度分布 1~10 仪器便宜,方法简单,测定工作量大。浊度法利用光透法或X射线透过法测定液体 因浓度变化而引起的浊度变化,从而 测定样品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0.1~ 100 自动测定,数据不需处理便可得到分 布曲线,可用于在线粒度分析。 天平法通过测定已沉积下来的颗粒累积重 量,测定样品的粒度和粒度分布。 0.1~ 150 自动测定和自动记录,仪器较贵,测 定小颗粒误差较大。 离心 沉降法 在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也服从 Stokes定律,利用圆盘离心机使颗 粒快速沉降并测出其浓度变化,从而 得出料度大小和分布。 0.01 ~30 BT30 00A (0.0 4~45 ) 测定速度快,可测亚微米级颗粒,应 用较广泛。结果受环境和人为影响较 大,重复性性较差。

详解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定项目及计算项目

详解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定项目及计算项目 GJ03-09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测试项目包括粉体的振实密度、松装密度、安息角、抹刀角、崩溃角、差角、分散度、凝集度、流动度等项目。其特点是一机多用、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测定条件容易改变、配套完整等。粉体综合特性分析仪研制成功为粉体特性测试的普遍开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测试手段。对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在与粉体流动特性相关的生产领域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标准测定项目: 1)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粉体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紧密填充状态后的密度。通过测量振实密度可以知道粉体的流动性和空隙率等数据。(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振实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2)松装密度:松装密度是指粉体在特定容器中处于自然充满状态后的密度。该指标对存储容器和包装袋的设计很重要。(注:金属粉等特殊粉体的松装密度按相应的标准执行)。 3)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休止角对分体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4)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体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5)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的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与受到震动后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一般地,平板角大于休止角。 6)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测量方法是将10克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试样总量的百分数。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性和飞溅性有关。如果分散度超过50%,说明该样品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2.标准计算项目: 1)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2)压缩度:同一个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度。压缩度也称为压缩率。压缩度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好。 3)空隙率:空隙率是指粉体中的空隙占整个粉体体积的百分比。空隙率因粉体的粒子形状、排列结构、粒径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颗粒为球形时,粉体空隙率为40%左右;颗粒为超细或不规则形状时,粉体空隙率为70-80%或更高。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矿石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 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 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一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p计算式为: m s; _mo (m -^^-(m Si-mQ 式中:m o 比重瓶的质重,g; m 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 si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p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 p――粉体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器材:I l (m -mJ-(叫-m)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O C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 o。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 o),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 s。 6.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 si。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 i。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数据记录 2.数据处理: 根据公式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粉体工程与设备》 谭笑 装备10110403422 2013-06-18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谭笑1刘雪东2 (1:常州大学怀德学院2:常州大学常州213100) 摘要:总结1975年以来,近40年我国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以及在现有基础上的未来发展方向,着重介绍该技术在药品和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及市场上重要的干燥设备。 关键词:粉体干燥趋势 Abstract:This is an article about powder dry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From1975to now,what the development is during the 40years.And the way to advance for powder dryi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der drying in Medical and Food is the focus point in this article,and we also introduce the device in the market. Key Word:Powder drying Trend 0.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干燥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迄今对于常用的干燥设备,如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旋转闪蒸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设备,我国均能生产供应市场,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脉动燃烧干燥、热泵干燥等也都已开发研究,有的已工业化应用。而粉体干燥正是干燥技术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现在发展正旺的纳米干燥技术,亦是粉体干燥的子类。 我国于1975年6月23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干燥会议,标志着我国干燥研究进入正轨。而从那一天到现在,已经40多年。40多年来,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单位大约有50多家,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业、渔业等行业,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多家,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

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矿石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 0—— 比重瓶的质重,g ; m s ——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 m sl ——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 ρl ——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 3; ρ—— 粉体的真密度,g/cm 3; l s sl l s m m m m m m ρρ) ()(00----=

FT-600系列粉末颗粒真密度测定仪-比重瓶法

FT-600系列粉末颗粒真密度测定仪-比重瓶法 概述:1.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得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 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样品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除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 2.粉体真密度是粉体材料的物性之一,粉体粒度与孔隙率测试不可缺少的基本物性参数在测定粉体的比表面积时,需要粉体真密度的数据进行计算;多无机非金属材料都采用粉末原料来制造,因此在科研或生产中需要测定粉体真密度 在水泥或陶瓷材料制造中,需要对粘土的颗粒分布球磨泥浆细度进行测定,都需要真密度的数据;于水泥材料,最终产品就是粉体,测定水泥的真密度对生产单位元和使用单位都具有很大的意义。防火材料真密度依据ASTM D 5004-1989缩短传统真密度试验等冗长的测试时间,不需要经过计算就可直接显示所要的结果. 超细粉体:根据1773年Bort.M.W.研究, 浸液法不适应粒度小于5um的超细粉体(超细粉末因使用我司生产的FT-610系列粉末真密度测试仪--气体容积法). 3.广泛用于水泥业、粉末冶金、制药、化工、橡塑料粉末、研磨材料、陶瓷原材料、炭素材料、防火材料、石材业、土壤、颜料、岩石与煤、树脂颗粒、多孔性颗粒、粉末理论真密度研究实验室、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究. 4.满足标准:TM C 97 、ASTM D 5004 、ASTM C329\217 、DIN51057、 GB/208 、 GB/T9966、GB/T1033.1、GB/T 23561、GB/T24203、GB/T8330等标准要求。 5.功能介绍:依据阿基米得原理,本机提供提供多种测试模式,可以测试固体材料(排水法)、液体(定体积法)、粉末和颗粒(比重瓶置换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无需人工计算,测量结果直接读数、具有防风、防尘、防振、水平定位功能。采用高精度AD芯片技术,高集成模块测量。测试结果自动打印数据.(选购) 规格参数: 型号: FT-601 FT-602 密度解析:0.0001 g/cm3 0.001 g/cm3 最大称重:120g 300g/600g(选购) 最小称重:0.001g 0.005g 测量范围:0.0001—99.9999g/cm3 0.001—99.999g/cm3 主要特点: 可直接读取粉末理论真密度、视孔隙率、湿密度、体积 具有固体密度测量装置,固体密度皆能测定 具有实际水温设定、测量介质密度设定、防水处理介质密度设定 含RS-232C通信接口,方便连接PC与打印机, 测量要点: 浸液法中,选择不溶解粉末且易润湿粉末表面的液体十分重要。 对于陶瓷原材料如长石、石英和陶瓷制品一般可用蒸馏水作为液体介质。 对可能起作用的材料如水泥则可用煤油或二甲笨等有机液体介质。 对无机粉体一般多选用有机溶液。 当粉末完全浸入液体中,必须完全排除其气泡,才能确定其所排除的体积。 需将粉样水分烘干,并保持水份的一致性。 测试方法一(固体通用测试法): ①将粉末放入测量台,测空气中重量,按ENTER键记忆。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