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XXXX绍兴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第四周期继续医学教育-儿科资料

【人力资源】XXXX绍兴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第四周期继续医学教育-儿科资料
【人力资源】XXXX绍兴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第四周期继续医学教育-儿科资料

儿科专业-考试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占体重的

A.2%~5%

B.5%~9%

C.5%~10%

D.2%~15%

E.7%~20%

2.早产儿有缺氧症状者,常用的氧气浓度是

A.10%~20%

B.20%~30%

C.25%~30%

D.40%~50%

E.50%~60%

3.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维生素K1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口服,连用3天

B.口服,连用5天

C.肌注,连用3天

D.肌注,连用5天

E.肌注,连用7天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日黄疸上升超过

A.1.5mg/dl(26μmol/L)

B.2.5mg/dl(43μmol/L)

C.3.5mg/dl(60μmol/L)

D.5mg/dl(85μmol/L)

E.12mg/dl(205.2μmol/L)

5.为预防佝偻病,出生后开始口服维生素D的时间是

A.14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是

A.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臀部-面颊-下肢-上肢-全身

C.上肢-臀部-面颊-下肢-全身

D.面颊-臀部-上肢-下肢-全身

E.面颊-下肢-臀部-上肢-全身

7.患儿女,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7.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8.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皮肤发黄明显,来医院就诊。查体:T36.8℃、P132次/分、R24次/分,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诊断生理性黄疸。正确指导是

A.给予白蛋白注射液

B.给予光照疗法

C.多晒太阳,减轻黄疸

D.注意保暖,多穿衣服

E.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胎便排出

9.患儿女,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后6天,近3日患儿哭声减弱,活动减少,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恢复正常体温需要时间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6~12小时

E.12~24小时

10.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5天,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0℃,双面颊、扁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其损伤的面积为

A.5%~10%

B.10%~15%

C.20%~30%

D.30%~40%

E.大于50%

11.男婴,胎龄35周,出生10天。因低体温、反应差、拒乳、尿少、双小腿外侧皮下脂肪变硬入院。该患儿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维持有效呼吸

B.遵医嘱用药

C.合理喂养

D.积极复温

E.预防感染

12.新生儿,生后10小时,发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精神差,查血清胆红素155μmol/L,其他未见异常,护士考虑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生理性黄疸

B.先天性胆管阻塞

C.颅内出血

D.败血症

E.溶血症

13患儿女,15天,早产儿,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体重3.2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温度,护士告知正确的是

A.16~18℃

B.20~22℃

C.22~24℃

D.24~26℃

E.28℃

14.患儿女,15天,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体重3.2kg,家长询问小儿室内应保持的湿度,护士告知正确的是

A.30%~40%

B.40%~50%

C.55%~65%

D.65%~70%

E.70%以上

15.患儿女,4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四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6℃,脐部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新生儿脐炎。局部皮肤常用的消毒药物是

A.30%酒精

B.95%酒精

C.0.1%新洁尔灭(苯扎溴铵)

D.3%双氧水

E.0.5%碘伏

16.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8天,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是

A.复温,逐渐调高保温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36℃左右

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80cal/(kg·d),以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

C.补液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60~80ml/(kg·d),糖盐比为4:1

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

E.地塞米松静滴,每次0.5~1mg/kg,1~2次/日

17.卡介苗初种年龄是

A.出生后2~3天

B.2个月以上

C.3个月以上

D.8个月以上

E.1岁以上

18.小儿开始认识母亲,见奶瓶表示喜悦的年龄是

A.2个月

B.3个月

C.4~6个月

D.5~7个月

E.1~1岁半

19.小儿第二个生长高峰是

A.出生~3岁

B.2岁

C.出生后前3个月

D.6岁至青春期

E.青春期

20.小儿开始协调注视物体的年龄为

A.第3~4周

B.第1个月

C.第2个月

D.第3个月

E.第4~5个月

21.新生儿出生时平均头围为

A.30cm

B.32cm

C.34cm

D.36cm

E.46cm

22.小儿机体发育较迟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E.生殖系统

23.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

A.体重

B.身长

C.出牙早迟

D.囟门闭合情况

E.头围与胸围比例

24.某小儿,体重9.6kg,身长75cm,头围46cm,其年龄应是

A.8个月

B.10个月

C.12个月

D.14个月

E.16个月

25.2岁正常小儿平均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E.5倍

26.小儿头围与胸围几乎相等的月龄是

A.6个月

B.8个月

C.10个月

D.12个月

E.18个月

27.小儿机体发育较早的系统是

A.神经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消化系统

E.生殖系统

28.某小儿,5个月,牛乳喂养,家长来院咨询可添加的辅食是

A.菜水

B.碎肉

C.蛋黄

D.豆制品护

E.带馅食品

29.小儿前囟晚闭最常见于

A.脱水

B.脑积水

C.佝偻病

D.小头畸形

E.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30.小儿生长发育的顺序规律为

A.由远到近

B.由下到上

C.由细到粗

D.由低级到高级

E.由复杂到简单

31.早产儿易发生体温不升的原因,哪项是错误的

A.皮下脂肪少

B.体表面积大

C.棕色脂肪少

D.体温调节功能差

E.靠寒战产热

32.一早产男婴,日龄4天。不吃不哭、体温不升,呼吸浅表。查体:下肢、臀部皮肤发硬,呈紫红色,伴水肿。应首先考虑为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硬肿症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脑膜炎

E.新生儿破伤风

33.男婴,5天。2天来皮肤巩膜发黄,反应差,不吃奶,查体:面色发灰,体温不升,皮肤轻度黄疸,脐部少量脓性分泌物,腹胀,肝肋下2cm,WBC20×109/L中性0.65,最可能为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溶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先天性胆道闭锁

E.生理性黄疸

34.男婴,日龄8天,旧法接生。2天前哭闹易惊,吮奶困难,继而面肌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你首先考虑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颅内出血

C.新生儿硬肿症

D.新生儿脑膜炎

E.新生儿破伤风

35.早产儿,日龄1天,有窒息史,生后1天出现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应考虑为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破伤风

E.新生儿肺炎

36.早产儿生后6小时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呈进行性加重,呼气性呻吟,肺听诊呼吸音降低;胸部X线示:肺透明度低,并有细小斑点及网状阴影,考虑为

A.吸入性肺炎

B.颅内出血

C.胎粪吸入

D.肺透明膜病

E.新生儿肺炎

37.新生儿体温过高首选的护理措施是

A.乙醇擦浴

B.松开包被

C.冷盐水灌肠

D.冰块敷大血管处

E.按医嘱给予退热药

38.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肺炎球菌

B.葡萄球菌

C.绿脓杆菌

D.脑膜炎双球菌

E.溶血性链球菌

39.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是

A.胆红素生成过少

B.肠道吸收胆红素较少

C.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D.肝细胞Y、Z蛋白含量多

E.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强

40.早产儿特点应除外

A.体重在2500g以下

B.身长不足47cm

C.乳房有结节

D.耳壳软骨发育软

E.足底纹少

41.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

A.窒息

B.肺透明膜病

C.肺不张

D.坠积性肺炎

E.肺水肿

42.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G

C.IgM

D.IgE

E.分泌型IgA

43.新生儿假月经出现在生后

A.1~3天

B.3~5天

C.5~7天

D.7~9天

E.9~11天

44.男,9个月。多汗、烦躁、方颅、枕秃、肋骨串珠,诊断佝偻病激期,以下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

A.鼓励母亲抱患儿多晒太阳

B.口服维生素D

C.及时添加辅食

D.训练患儿站立行走

E.护理时动作轻柔

45.男,4岁。1岁时诊断为佝偻病,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现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但仍遗留中度“O”形腿,应给予

A.按摩腿外侧肌群

B.作俯卧位抬头展胸运动

C.手术矫正畸形

D.口服维生素D+钙

E.使用突击量维生素D

46.男,6个月。冬季出生,人工喂养,平时睡眠不安、多汗、今晒太阳后突发全身抽搐5~6次,每次1分钟左右,惊厥停止后活泼如常,体温37℃,你认为该患儿发生

A.手足搐搦症

B.化脓性脑膜炎

C.低血糖休克

D.高热惊厥

E.癫痫

47.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

A.肝脏合成

B.肾脏合成

C.食物中摄取

D.甲状旁腺分泌

E.紫外线照射皮肤产生

48.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异常不包括以下哪项

A.血糖偏低

B.血清胆固醇降低

C.血清清蛋白降低

D.血钠、血钾偏低

E.白细胞降低

49.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减顺序是

A.躯干-臀部-四肢-腹部-面颊部

B.面颊部-腹部-躯干-臀部-四肢

C.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D.四肢-躯干-臀部-腹部-面颊部

E.臀部-躯干-四肢-腹部-面颊部

50.重度营养不良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心功能不全

B.肾功能不全

C.低蛋白血症

D.低钠血症

E.肝硬化

51.营养不良的并发症不包括

A.缺铁性贫血

B.营养不良性水肿

C.多种维生素缺乏

D.大脑发育不全

E.自发性低血糖

52.婴儿预防佝偻病,每天服用维生素D的剂量是

A.100~200IU

B.300~500IU

C.400~800IU

D.1000~1500IU

E.1500~2000IU

53.婴儿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

A.饮食中缺钙

B.甲状旁腺素缺乏

C.缺乏维生素D

D.缺乏维生素A

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54.4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A.方颅

B.手镯征

C.肋膈沟

D.颅骨软化

E.肋骨串珠

55.给营养不良患儿肌注苯丙酸诺龙的目的是

A.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B.促进脂肪合成代谢

C.增强机体的糖代谢功能

D.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E.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56.患儿,4个月,人工喂养,枕部压之有乒乓球感,惊厥4次,发作后一般情况好。T37.0℃,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A.癫痫

B.败血症

C.低血糖

D.支气管肺炎

E.手足搐搦症

57.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激期主要表现是

A.多汗

B.枕秃

C.夜啼

D.睡眠不安

E.骨骼改变

58患儿,3个月,腹泻2日,呈黄绿色稀便,有奶瓣和泡沫,为纠正轻度脱水,应选择

A.少量多次饮温开水

B.少量多次给予糖水

C.静脉补充林格液

D.少量多次喂服0RS液

E.静脉补充10%葡萄糖溶液

59.ORS(口服补液盐)液的成分中电解质含量最多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钾

C.氯化钙

D.葡萄糖

E.碳酸氢钠

60.患儿,男,10个月。因婴儿腹泻重度脱水入院,经输液脱水症状减轻,已排尿,但表现无力、腹胀、心音低钝。应考虑

A.低血钾

B.低血糖

C.低血钙

D.低血镁

E.代谢性酸中毒

61.一6个月婴儿,喂面条后发生腹泻两天,稀水样便5~6次/日,量中等,偶吐奶,尿量略减少,前囟及眼窝稍凹陷。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口服抗生素

B.暂停辅食

C.继续喂母乳

D.加强臀部护理

E.给予口服补液盐

62.腹泻患儿,预防臀红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暴露臀部皮肤

B.俯卧位

C.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

D.勤换尿布

E.臀部涂爽身粉

63.腹泻脱水患儿经补液治疗后已排尿,按医嘱继续补液,400ml溶液中最多可加入10%氯化钾

A.6ml

B.8ml

C.10ml

D.12ml

E.14ml

64.患儿,男,2岁,精神萎靡,眼窝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被诊断为中度脱水,该患儿失水占体重的百分比是

A.5%以下

B.5%~10%

C.10%~20%

D.20%~30%

E.30%~40%

65.小儿腹泻和酸中毒基本纠正时,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

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镁

D.低血钠

E.低血糖

66.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

A.2%

B.3%~4%

C.5%~10%

D.10%~15%

E.15%~20%

67.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6个月以内

B.6个月~2岁

C.3~5岁

D.6~12岁

E.12岁以上

68.口服补液盐液体的张力为

A.1/5张

B.1/4张

C.1/3张

D.1/2张

E.2/3张

69.为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补液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补液总量应适当减少

B.补液速度稍慢

C.注意补充热量和蛋白质

D.注意补钙、补镁

E.不应补钾

70.脱水患儿累积丢失液量补足的时间应是

A.30~60分钟

B.1~3小时

C.4~6小时

D.8~12小时

E.13~16小时

71.口服补液盐治疗腹泻适用于

A.频繁呕吐者

B.新生儿腹泻

C.腹胀明显者

D.重度脱水者

E.轻、中度脱水者

72.婴儿生理性流涎常发生于

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7~8个月

E.9~10个月

73.小儿体液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之处是

A.血浆的比例较高

B.间质液的比例较高

C.细胞内液比例较高

D.血浆与间质液均高

E.间质液与细胞内液均高

74.男,4个月。先心病合并肺炎入院,现出现心力衰竭征象,并有咳嗽及痰鸣音。为清理该患儿呼吸道宜选用

A.给患儿多饮水

B.给患儿翻身,拍背

C.体位引流

D.超声雾化

E.负压吸引

75.2岁小儿,诊断急性喉炎,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体温升高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活动无耐力

D.焦虑

E.低效性呼吸型态

76.男,1岁。突发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喉喘鸣和三凹征,烦躁,口周发绀。查体:吸气性呼吸困难,肺无湿啰音。喉镜检查有声带肿胀,声门下黏膜梭形肿胀。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性咽炎

B.急性喉炎

C.急性支气管炎

D.肺炎

E.支气管哮喘

77.男,2岁。发热,咳嗽2天,体温37.9℃,呼吸困难,口周发绀,听诊右肺底闻及细湿啰音,诊断肺炎,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

B.气体交换受损

C.清理呼吸道低效

D.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E.潜在并发症:心衰

78.某患儿,男,两岁半,咳嗽,发热两天,体温37.8℃,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听诊右肺下部有细湿啰音,PaO27.6kPa,PaCO28kPa,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过高

B.营养不足

C.气体交换受损

D.清理呼吸道无效

E.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79.患儿,6个月,支气管肺炎。2小时前突然烦躁,喘憋加重,口、鼻周发绀,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此表现符合

A.脓胸

B.脓气胸

C.肺大疱

D.肺不张

E.心力衰竭

80.患儿,女,6个月,高热,中毒症状明显。呻吟,双肺有中细湿啰音,皮肤有少量猩红热样疹,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其抗生素应用至体温正常后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81.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头部抬高20~30cm,下肢抬高10~20cm

D.半卧位

E.左侧卧位

82.支气管肺炎区别于支气管炎的关键是

A.咳嗽、气促

B.发热、频咳

C.呼吸音减弱

D.白细胞增高

E.两肺细湿啰音

83.患儿,男,3岁,患支气管肺炎,为其输液时滴速应控制在每小时

A.5ml/kg

B.10ml/kg

C.15ml/kg

D.20ml/kg

E.30ml/kg

84.小儿扁桃体炎的好发年龄为

A.新生儿

B.1岁

C.1~3岁

D.4~10岁

E.14~15岁

85.护理法洛四联症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

A.防止便秘

B.防止休克

C.防止血栓栓塞

D.防止心力衰竭

E.防止肾衰竭

86.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

A.心脑供血量增加

B.缓解漏斗部痉挛

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休息,缓解疲劳

E.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

87.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支气管肺炎

B.感染性心内膜炎

C.脑栓塞

D.脑脓肿

E.心力衰竭

88.属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是

A.房间隔缺损

B.法洛四联症

C.室间隔缺损

D.动脉导管未闭

E.右位心

89.属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是

A.房间隔缺损

B.大血管错位

C.肺动脉狭窄

D.主动脉缩窄

E.法洛四联症

90.最常见的先心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91.小儿高血压的标准是

A.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4.0kPa

B.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

C.收缩压高于标准血压2.0kPa

D.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4.0kPa

E.舒张压高于标准血压2.67kPa

92.正常胎儿血循环中血氧含量最高的器官是

A.心

B.大脑

C.肝

D.上肢

E.肺

93.正常2岁小儿心率每分钟为

A.60~70次

B.80~90次

C.100~120次

D.130~140次

E.150~160次

94.某小儿,女,8个月,单纯羊乳喂养。为预防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建议其饮食中应增加叶酸,下列含叶酸较多的食物是

A.蛋类

B.瘦肉

C.海产品

D.干果类

E.新鲜绿叶蔬菜

95.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有效指征是

A.红细胞数量上升

B.血红蛋白量上升

C.网织红细胞上升

D.血清铁上升

E.红细胞中心淡染区缩小

96.关于应用铁剂的描述中应除外

A.补充铁剂疗程为2~3个月

B.长期服用可致铁中毒

C.应从小剂量开始

D.可与维生素C同服

E.如出现黑便立即停药

97.下列有关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C.早产儿应提前补充铁剂

D.合理搭配膳食

E.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9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铁剂最适宜时间是

A.餐前

B.餐后

C.两餐之间

D.临睡前

E.晨起时

99.不利于铁剂吸收的食物是

A.维生素C

B.果糖

C.肉末

D.牛奶

E.脂肪酸

100.预防早产儿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的时间是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E.生后半年

101.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低限是

A.80g/L

B.90g/L

C.100g/L

D.110g/L

E.120g/L

102.婴幼儿最常见的贫血是

A.铅中毒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E.慢性溶血性贫血

103.6~14岁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低限是

A.80g/L

B.90g/L

C.100g/L

D.110g/L

E.120g/L

104.某急性肾炎患儿经治疗肿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此时护士可以让患儿

A.继续卧床休息

B.床上活动

C.室内做轻微活动

D.可恢复上学,但要免上体育课

E.恢复正常活动

105.急性肾炎患儿突发呼吸加快、两肺闻及湿啰音、心率加速、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的原因是

A.合并肺炎

B.严重循环充血

C.胸腔积液

D.肺水肿

E.急性肾衰竭

106.6岁,男,以急性肾炎收入院。近2天出现水肿、尿少加重。今起自诉头晕、恶心、视物不清,应考虑发生

A.严重循环充血

B.高血压脑病

C.急性肾衰竭

D.感染加重

E.心力衰竭

107.符合单纯性肾病典型临床表现的是

A.多发2~7岁小儿

B.非凹陷性水肿

C.常伴血压升高

D.可有补体下降

E.常伴持续性血尿

108.急性肾炎小儿可以恢复上学的标准是

A.血压正常

B.血沉正常

C.尿常规正常

D.尿阿迪计数正常

E.抗“O”滴定度正常

109.急性肾炎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后

A.3~4天

B.5~6天

C.1~3周

D.4~5周

E.6周以上

110.急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蛋白尿、氮质血症、高血压

B.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C.水肿、少尿、蛋白尿、血尿

D.水肿、少尿、高血压、蛋白尿

E.血尿、少尿、高血压、氮质血症

111.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沉恢复的时间一般是

A.1~2周

B.3~4周

C.4~6周

D.8~12周

E.4~6个月

112.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氮质血症

D.高脂血症

E.低蛋白血症

113.患儿,1岁,高热,呕吐10小时。面色灰暗,嗜睡,前囟隆起,颈软,怀疑化脓性脑膜炎,为协助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

C.血常规

D.大便常规

E.咽拭子培养

114.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脑脊液检查的特征是

A.细胞数增高,糖降低

B.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

C.蛋白降低,细胞数增高

D.细胞数增高,糖增加

E.细胞数减少,细菌培养阴性

115.男,8岁。老师反映上课动作过多,不能安静听课和完成作业,干扰课堂秩序,但智力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大脑发育不全

B.癫痫小发作

C.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D.脑瘫

E.精神分裂

116.男,6个月,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按医嘱静脉注射20%甘露醇。下列操作哪项错误

A.用药前检查药物有无结晶

B.缓慢静推或快速静滴

C.勿将药液漏到血管外

D.不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

E.若药液中有结晶需加碱性液使其溶化

117.化脓性脑膜炎出现颅压高时首选的脱水剂是

A.50%葡萄糖液

B.20%甘露醇

C.50%甘油口服

D.呋塞米

E.地塞米松

118.男,6个月。左耳流脓2天后出现高热、抽搐2次。查体:左外耳道牵涉性疼痛,前囟紧张,脑膜刺激征阳性。最可能诊断为中耳炎合并

A.败血症

B.病毒性脑炎

C.化脓性脑膜炎

D.脑脓肿

E.高热惊厥

119.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表现应除外

A.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B.四肢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C.手套袜套状感觉障碍

D.一侧面神经瘫痪

E.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120.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呼吸道

B.皮肤黏膜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卫生部、人事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第五条,建立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第二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在卫生部、人事部领导下,对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 第二章任务 第三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任务是贯彻《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其它有关法规和文件,开展全国继续医学教育政策、规划的研究;指导、协调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研究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向卫生部、人事部提出建议; 2、研究和提出全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 3、负责拟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标准,申报、认可办法和学分授予办法,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地评估指标体系和远程教育管理办法等; 4、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卫生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5、组织选编、出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优秀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件; 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远程教育,推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广泛深入的开展; 7、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生部直属单位及相关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8、负责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的评审。评审结果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公布的依据。 第三章组织 第四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由卫生部、人事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有关卫生厅(局)、人事厅(局)、高等医学院校、学术团体和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组成。 第五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4-5人。秘书长1人,委员30人左右。一般每届任期5年,如有工作调动等情况,可进行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每1-2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遇有重大事情,可临时召开部分或全体委员会议。在委员会休会期间,委托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行使委员会的有关职责。 第六条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学科组。学科组成员一般任期3年。学科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doc

2015 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继续落实我院“科教兴 院,人才强院”的方针,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卫生技术 人员的整体素质, 2014 年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将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学分档案的管理、 产儿科选派进修学习管理等工作将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 形式的方法,切实地开展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现制定2014 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员继续医学教 育规定(试行)》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 讲求实效的原则,从单纯技术型向提高人文素质型转变,培 养融创新能力、医学技术、人文素质为一体,综合素质全面 发展的医务人员。 二、总体目标 2015 年度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将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手术、会诊),“送出去” (外出进修学习、参加 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训班)的形式,积极开展院内专 题学术讲座,组织科主任(护士长)查房、科室定期业务学 习,鼓励个人自考、自学或参加函授教育。通过举办各种形 式的师资培训活动,提高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水 平,规范临床教学,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三、实施方案 (一)、认真做好继教项目的学习工作。各科室要认真 研究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参加本专业继教项目学习。 (二)、本年度将选送 1 名助产士技术骨干到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 1 名妇产科医生和 1 名新生儿科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要求进修学习人员签属协议并回院后做好带教工作。 (三)、有计划的安排各学科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班等,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良好基础。 (四)、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形式 取得高层次学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医务人 员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 (五)、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撰 写、发表学术论文。 (六)、鼓励各学科及个人引进、开发、应用新技术 项目,对确实能给医院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学科 和个人 , 医院年终评议并给予奖励。 (七)、努力促进医院的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同院外医 疗机构和知名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扩大我院的学术影 响。 (八)、积极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计划,以学术

最新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请表

附件1 湖北省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 (二、三级学科) 申报单位(盖章)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二、申报表填写内容须打印。 三、申报表须按规定程序要求,经市、州继续医学教育领导机构、部、省属单位签署 具体意见、加盖章后,由上述单位统一报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四、若表内填写不完,可用同样大小的纸续写。 五、申报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1.申报表填写思路: ⑴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 ⑵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需求; ⑶介绍培训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2.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要求。 3.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4.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及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六、湖北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说明 (一)组成 (1)(2)(3)(4) (1)各市、州卫生局、部、省属单位代码 (2)二级学科分类代码 (3)三级学科分类代码 (4)项目数字号码 市、州卫生局及部、省属单位代码由省继教办填写,项目数字号码由市、州卫生局、部、省属单位填写。

附2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与代码 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 01- 基础形态06-01- 儿科内科学 01-01- 组织胚胎学06-02- 儿科外科学 01-02- 解剖学06-03- 新生儿科学 01-03- 遗传学06-04- 儿科学其他学科 01-04- 病理学07- 眼、耳鼻喉学科 01-05- 寄生虫学07-01- 耳鼻喉科 01-06- 微生物学07-02- 眼科学 02- 基础机能08- 口腔医学学科 02-01- 生理学08-01- 口腔内科学 02-02- 生物化学08-02- 口腔外科学 02-03- 生物物理学08-03- 口腔正畸学 02-04- 药理学08-04- 口腔修复学 02-05- 细胞生物学08-05- 口腔学其他学科 02-06- 病生理学09- 影像医学学科 02-07- 免疫学09-01- 放射诊断学 02-08-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09-02- 超声诊断学 03- 临床内科学09-03- 放射肿瘤学 03-01- 心血管病学09-04- 影像医学其他学科 03-02- 呼吸病学10-01 急诊学 03-03- 胃肠病学11-01 医学检验 03-04- 血液病学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3-05- 肾脏病学12-0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3-06- 内分泌学12-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3-07- 神经内科学12-03- 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03-08- 传染病学12-04- 卫生毒理学 03-09- 精神卫生学12-05- 统计流行病学 03-10- 内科学其他学科12-06- 卫生检验学 04- 临床外科学1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04-01- 普通外科学13- 药学 04-02- 心胸外科学13-01- 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04-03- 烧伤外科学13-02- 药剂学 04-04- 神经外科学13-03- 药物分析学 04-05- 泌尿外科学13-04- 药事管理学 04-06- 显微外科学13-05- 药学其他学科 04-07- 骨外科学14- 护理学 04-08- 肿瘤外科学14-01- 内科护理学 04-09- 颅脑外科学14-02- 外科护理学 04-10- 整形、器官移植外科学14-03- 妇产科护理学 04-11- 麻醉学14-04- 儿科护理学 04-12- 皮肤、性病学14-05- 护理其他学科 04-13- 外科学其他学科15- 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 05- 妇产科学15-01- 医学教育 05-01- 妇科学15-02- 卫生管理 05-02- 产科学16-01 全科医学 05-03-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17-01 中医(中西医) 06- 儿科学17-02 中药学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医学继续 教育学分证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及登记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与登记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全继委〔xx〕11号)和省卫生厅、人事厅颁发的《河南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豫卫发〔xx〕20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的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 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卫生厅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 (二)Ⅱ类学分:

省辖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Ⅱ类学分。 1、经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辖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公布的项目; 3、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三级医院的继续医学 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其中: (一)医、技、药、疾控、保健和卫生监督等专业技术人员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

2015年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计划今年继续教育工作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继续教育创新意识为主导,充分利用县、市继教资源,落实好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重点传染病的培训。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追求高水平,坚持实事求是、质量第一的原则。以实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要求,推动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深入地开展,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卫生改革发展和医务人员自身学习提高的需要。为更好地做好2015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做如下初步安排。 一、加强对2015年新进人员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落实好专业技术、职业道德和重点传染病的培训。我们要广泛听取医务人员的建议,根据我单位的需要,开展实用性强的专业技术培训不少于10次,;在职业道德培训方面,要按照县卫生局纠风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执行,每人不少于24学时,培训内容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专业理论和技能、病历书写与规范等为重点。开展重点传染病培训每人不少于30学时,培训内容以卫生部组织编写的培训教材和光盘、华医网为主。 二、强化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根据我院院情,选派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吸收先进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要紧密结合自己专业,鼓励

通过自学、脱产学习自觉严格补充,增长本专业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交叉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结合本职岗位,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职务培养,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参与科研、能解决较复杂的疑难病症,争取以请进来、派出去、自己学的原则想方设法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对我院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以查房、手术、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我院业务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请专家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三、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 每月20日集体组织业务学习一次,并安排专门针对年轻医师的专业讲座。 四、外出进修学习。将采取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年青医护人员及业务骨干进行相专业进修学习,以增强我院专科队伍建设及整体技术实力。年内计划选派1人次到县级以上医院进行进修学习。 五、积极组织“三基三严”理论考核。 每年组织一次“三基三严”理论考核,对“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进行每季度一次,每年进行一次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的考核。考核结果列入绩效考核。 六、做好继教档案的归档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完整地保存,系统地整理、规范地管理相关档案,真正为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为我院的发展

最新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

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 (二、三级学科) 申报单位(盖章)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二、申报表填写内容须打印。 三、申报表须按规定程序要求、经市卫生局、高等医学院校、厅直属单位、省一级学会签署具体意见,并盖章后,如期(以邮戳为准)上报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过时不予受理。 四、若表内填写不完,可用同样大小的纸续写。 五、申报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1、申报表填写思路: ⑴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 ⑵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需求; ⑶介绍培训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2、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要求。 3、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4、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及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5、学分计算方法: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三天以上,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 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说明 ㈠组成 ⑴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⑵各地级市、厅直属单位、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有关学术团体代码 ⑶二级学科分类代码 ⑷三级学科分类代码 ⑸项目数字号码 例::

㈡各市、厅直属单位、有关学术团体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01广州市34 汕头大学医学院02深圳市35 广东医学院 03珠海市36 暨南大学医学院04汕头市37 广东药学院 05韶关市38 其他单位 06河源市 07梅州市 08惠州市 09汕尾市 10东莞市 11中山市 12江门市 13佛山市 14阳江市 15湛江市 16茂名市 17肇庆市 18云浮市 19清远市 20潮州市 21揭阳市 22省人民医院 23省职业病防治院 24省卫生防疫站 25省妇幼保健院 26省口腔医院 27其它省直医疗单位 28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 29中国药学会广东分会 3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 31广东省护理学会 32中山医科大学 33广州医学院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代码表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代码表 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 01- 基础形态06- 儿科学 01-01- 组织胚胎学06-01- 儿科内科学 01-02- 解剖学06-02- 儿科外科学 01-03- 遗传学06-03- 新生儿科学 01-04- 病理学06-04- 儿科学其他学科 01-05- 寄生虫学07- 眼、耳鼻喉学科 01-06- 微生物学07-01- 耳鼻喉科 02- 基础机能07-02- 眼科学 02-01- 生理学08- 口腔医学学科 02-02- 生物化学08-01- 口腔内科学 02-03- 生物物理学08-02- 口腔外科学 02-04- 药理学08-03- 口腔正畸学 02-05- 细胞生物学08-04- 口腔修复学 02-06- 病生理学08-05- 口腔学其他学科 02-07- 免疫学09- 影像医学学科 02-08-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09-01- 放射诊断学 03- 临床内科学09-02- 超声诊断学 03-01- 心血管病学09-03- 放射肿瘤学 03-02- 呼吸病学09-04- 影像医学其他学科 03-03- 胃肠病学10- 急诊学 03-04- 血液病学11- 医学检验 03-05- 肾脏病学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3-06- 内分泌学12-0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3-07- 神经内科学12-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3-08- 传染病学12-03- 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03-09- 精神卫生学12-04- 卫生毒理学 03-10- 内科学其他学科12-05- 统计流行病学 04- 临床外科学12-06- 卫生检验学 04-01- 普通外科学1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04-02- 心胸外科学13- 药学 04-03- 烧伤外科学13-01- 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04-04- 神经外科学13-02- 药剂学 04-05- 泌尿外科学13-03- 药物分析学 04-06- 显微外科学13-04- 药事管理学 04-07- 骨外科学13-05- 药学其他学科 04-08- 肿瘤外科学14- 护理学 04-09- 颅脑外科学14-01- 内科护理学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附件 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管理,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不可重复申报;

3.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4.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5.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 6.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如有不实、虚假、错误信息及未按要求填写,一经发现,将不予通过; 7.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负责的新申报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且需承担项目的授课任务(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项目的负责人不受此限)。项目负责人须为在职(岗)工作人员; 8.项目理论授课教师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验(技术示范)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专业应符合授课内容的学科专业; 9.项目的举办地点须在中国内地,严禁在国家明令禁止举办会议的风景名胜区举办; 10.严禁组织与项目无关的参观、考察等活动,严禁组织学员旅游观光; 11.每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举办的期(次)数不得超过6期(次); 12.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须符合申报(备案)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登记及考核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医疗卫生单位应制定措施,鼓励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第三条本办法中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指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学分的分类 第四条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经卫生部、省卫生厅批准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获得部、省级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等由项目承办单位按审批标准授予Ⅰ类学分。 (二)Ⅱ类学分 1、自学、发表文章、出版书籍,获得市、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及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由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二级及以上医院)、县级及以上医学类学会、协会按标准授予Ⅱ类学分。 第三章学分的授予标准 第五条授予Ⅰ类学分标准 (一)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考核合格,每3小时1学分;主讲者1小时2学分。 (二)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考核合格,每6小时1学分;主讲者1小时1学分。 学术会议论文宣读者:国际会议8学分,全国会议6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4学分;论文摘要者:国际会议6学分,全国会议5学分,省级片区会议、省级会议3学分。 参会者每次只记一项不重复记分。

(三)获得部、省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按不同标准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一)。 第六条授予Ⅱ类学分标准 (一)凡由单位组织自学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写出综述,每2000字1学分,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二)获得市、州、县(市、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奖的,按不同标准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二)。 (三)发表学术论文,按作者排序及不同级别刊物授予不同学分(具体标准见附件三)。 (四)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五)撰写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六)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七)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专业技术培训、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新技术推广等,每天授予主讲人2学分、参加者1学分。 (八)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案例讨论会、大查房等,每次授予主讲人1学分、参加者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不超过10学分。 (九)凡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经考核合格者,6个月及其以上的,授予25学分;6个月以下的,每1个月授予4学分。 第七条学习经国家、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的期刊、音像、光盘等刊载的有关四新自学资料,经主办单位考核,按相关规定授予学分。 接受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参加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按相关规定标准授予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不超过10学分。 第四章学分的要求 第八条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积累制,以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周期(从现任职年度至申报晋升职称年度)累积计算。 第九条凡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每年应获得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应获得25学分,其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Ⅰ类学分10分;中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获得Ⅰ类学分5学分;省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的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五年内必须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10学分;少数民族县及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县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要求获得Ⅰ类学分;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根据《XX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修订稿)》,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本办法。 (一)学分的分类: 继续医学教育按照活动性质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1、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XX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XX市卫生局、XX市中医管理局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经XX市卫生局、XX市中医管理局专项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XX市卫生局、XX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6)省、部(XX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2、Ⅱ类学分: (1)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医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3)自学等其他形式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4)区县级科技成果奖。

(二)学分规定: 医院聘用的所有具有医、药、护、技专业技术职称或职务的卫生技术人员都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每年取得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不得少于25学分。其中按规定一级医院每年要求Ⅰ类学分5分,Ⅱ类学分20分;Ⅰ、Ⅱ类学分不能互相替代。在Ⅱ类学分中,参加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的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年度自学学分不能超过5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1、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I类学分中3、 4、 5项内容,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 (3)获省、部(XX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递减授予学分: 国家级奖: 一等奖 25—21学分 二等奖 20—16学分 三等奖 15—11学分 四等奖 10—6学分 省部级(XX市级)奖:

【人力资源】XXXX绍兴市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第四周期继续医学教育-儿科资料

儿科专业-考试题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占体重的 A.2%~5% B.5%~9% C.5%~10% D.2%~15% E.7%~20% 2.早产儿有缺氧症状者,常用的氧气浓度是 A.10%~20% B.20%~30% C.25%~30% D.40%~50% E.50%~60% 3.为预防新生儿出血,维生素K1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口服,连用3天 B.口服,连用5天 C.肌注,连用3天 D.肌注,连用5天 E.肌注,连用7天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日黄疸上升超过 A.1.5mg/dl(26μmol/L) B.2.5mg/dl(43μmol/L) C.3.5mg/dl(60μmol/L) D.5mg/dl(85μmol/L) E.12mg/dl(205.2μmol/L) 5.为预防佝偻病,出生后开始口服维生素D的时间是 A.14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E.4个月 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是 A.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B.臀部-面颊-下肢-上肢-全身 C.上肢-臀部-面颊-下肢-全身 D.面颊-臀部-上肢-下肢-全身 E.面颊-下肢-臀部-上肢-全身

7.患儿女,足月儿,生后5天。母乳喂养。出生第3天食奶量明显减少,第4天皮肤出现黄染而就诊。体检:体温37.8℃。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诊断为新生儿脐炎。此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表皮葡萄球菌 8.患儿女,生后7天,近日来,皮肤发黄明显,来医院就诊。查体:T36.8℃、P132次/分、R24次/分,食欲及大小便均正常。诊断生理性黄疸。正确指导是 A.给予白蛋白注射液 B.给予光照疗法 C.多晒太阳,减轻黄疸 D.注意保暖,多穿衣服 E.增加喂养次数,促进胎便排出 9.患儿女,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后6天,近3日患儿哭声减弱,活动减少,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4℃,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恢复正常体温需要时间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6~12小时 E.12~24小时 10.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5天,两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0℃,双面颊、扁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其损伤的面积为 A.5%~10% B.10%~15% C.20%~30% D.30%~40% E.大于50% 11.男婴,胎龄35周,出生10天。因低体温、反应差、拒乳、尿少、双小腿外侧皮下脂肪变硬入院。该患儿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维持有效呼吸 B.遵医嘱用药 C.合理喂养 D.积极复温 E.预防感染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书

附件1 申请代码:2014310309000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 申报单位(盖章)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项目的申请代码系网上申报时自动生成。 二、项目网上申报后,点击项目的申请代码可显示所申报的项目并可打印生成纸表(授 课教师需在纸表的授课教师签字栏签字),纸表也需按相关要求逐级上报。 三、本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1.本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必填项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2.填写思路: ⑴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 ⑵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需求; ⑶介绍培训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3.项目负责人至少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新申报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4.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继续教育对象的要求。 5.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6.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等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7.学分计算方式: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三天以上。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3学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2学分。半天按3学时计算,1天按6学时计算。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填写项目申报表时,所填内容系指举办一期活动而言。如同一项目举办一期以上时,请填写每期相应的举办时间与举办地点,总举办期数最多不超过6期。

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单位及有关学(协)会等单位代码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01 北京市 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02 天津市 31 重庆市 03 上海市 3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04 河北省 3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5 山西省 34 北京医院 06 内蒙古自治区 35 中日友好医院 07 辽宁省 36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08 吉林省 37 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 09 黑龙江省 38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10 江苏省 39 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11 浙江省 40 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 12 安徽省 41 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 13 福建省 42 中华医学会 14 江西省 43 中华护理学会 15 山东省 44 中华口腔医学会 16 河南省 45 中华预防医学会 17 湖北省 46 中国医院协会 18 湖南省 47 卫生部远程医学教育中心 19 广东省 48 中国医师协会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49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21 海南省 50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22 四川省 5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3 贵州省 52 卫生部国外贷款办公室 24 云南省 53 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 25 西藏自治区 54 北京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 26 陕西省 55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27 甘肃省 56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28 青海省 57 北京华医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

河南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与代码

附件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 (二、三级学科) 申报单位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制

填表说明 一、申报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二、申报表填写内容须打印。 三、申报表需按规定程序要求、经省辖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制、大专医学院校、省属单位、有关学会签署具体意见并盖章后,如期上报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过期不予受理。 四、若表内填写不完,可用同样大小的纸读写。 五、申报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内容一栏要求写出讲授题目,并作简要描述。 2、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要求。 3、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学习班 等。 4、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及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5、学分计算方法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一般在一个月以内,三天以上,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授予相应学分,每6小时授予1学分,每次最多8学分。

河南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与代码 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 01- 基础形态 05-03-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14- 医学检验与输血技术01-01- 组织胚胎学06- 儿科学14-01- 医学检验 01-02- 解剖学 06-01- 儿科内科学 14-02- 输血技术 01-03- 遗传学 06-02- 儿科外科学15- 急诊学 01-04- 病理学 06-03- 新生儿科学16- 全科医学 01-05- 寄生虫学 06-04- 儿科学其他学科 01-06- 微生物学07- 眼、耳鼻喉学科 02- 基础机能 07-01- 耳鼻喉科 02-01- 生理学 07-02- 眼科学 02-02- 生物化学08- 口腔医学学科 02-03- 生物物理学 08-01- 口腔内科学 02-04- 药理学 08-02- 口腔外科学 02-05- 细胞生物学 08-03- 口腔正畸学 02-06- 病理生理学 08-04- 口腔修复学 02-07- 免疫学 08-05- 口腔学其他学科 02-08-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09- 影像医学学科 03- 临床内科学 09-01- 放射诊断学 03-01- 心血管病学 09-02- 超声诊断学 03-02- 呼吸病学 09-03- 放射肿瘤学 03-03- 胃肠病学 09-04- 影像医学其他学科 03-04- 血液病学1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3-05-肾脏病学 10-0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 03-06-内分泌学 10-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3-07- 神经内科学 10-03- 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03-08- 传染病学 10-04- 卫生毒理学 03-09- 精神卫生学 10-05- 统计流行病学 03-10- 内科学其他学科 10-06- 卫生检验学 04- 临床外科学10-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 04-01-普通外科学11- 药学 04-02-心胸外科学 11-01- 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04-03-烧伤外科学 11-02- 药剂学 04-04-神经外科学 11-03- 药物分析学 04-05-泌尿外科学 11-04- 药事管理学 04-06-显微外科学 11-05- 药学其他学科 04-07-骨外科学12- 护理学 04-08-肿瘤外科学 12-01- 内科护理学 04-09-颅脑外科学 12-02- 外科护理学 04-10-整形、器官移植 12-03- 妇产科护理学 04-11-麻醉学 12-04- 儿科护理学 04-12-皮肤、性病学 12-05- 护理其他学科 04-13-外科学其它学科13- 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 05-妇产科学13-01- 医学教育 05-01- 妇科学 13-02- 卫生管理 05-02- 产科学 13-03- 医院管理

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指南 为规范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工作,提升培训质量,根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要求 (一)对申办单位的要求 1.申办单位须为医疗卫生或相关的教学、科研等机构,按照“谁申报、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可申报冠名本单位或本单位作为唯一/第一申办单位的项目,不得为其他单位申报项目。项目获批后要接受项目第一申办单位财务部门的监管。 多单位联合主办的项目由第一申办单位负责申报。同一项目只能通过一个单位申报,且只能选择以新申报项目或备案项目的形式申报,不可重复申报。 最近一个周期校验结论为暂缓校验或被撤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或最近一个周期年检不合格或被注销法人身份的机构,不得申报或备案2021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项目的申办单位须由其行政管辖的上级部门予以建立申报用户(立项用户)并通过该用户申报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标准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内或国际发展前沿; 2.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3.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4.填补国内、外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5.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传染病防控或突发应急事件等重点工作领域的研究成果;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备案)表填报要求 1.填表前须认真阅读申报(备案)表中的填表说明; 2.填写申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授课教师的工作单位名称时,需完整填写单位的标准名称(与单位公章相一致); 3.根据所报项目内容正确选择相应的学科专业,学科专业的详细分类与代码见申报(备案)表中的学科分类代码; 4.按要求选择相应的申报(备案)表,如实、准确、认真填写其中的各项内容; 5.项目负责人应在职(岗)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

2015_儿科华医继续教育答案

2015年各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年度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的最新标准如下: 专业类别职称Ⅰ类Ⅱ类总分 医、技、药、预防、保健高级、中级15分10分25分初级10分15分25分 护理高、中、初级10分15分25分注:Ⅰ类学分含国家Ⅰ类和市Ⅰ类;Ⅰ类、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治疗规范 项目负责人:陆海英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国家I类5.0学分 流行腮腺炎的诊断与防治 1、腮腺肿胀的同时不会波及口腔内的哪个腺体() B、甲状腺 2、腮腺炎的传染源是()

C、病人 3、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的特点是() D、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 4、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D、飞沫传播 5、化脓性腮腺炎与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区别是() C、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麻疹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1、麻疹患儿对()的需要量很大 A、维生素A 2、下列对麻疹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 B、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 3、麻疹的皮疹最早见于() C、耳后、颈部 4、轻症麻疹多见于小于()个月体内有母亲抗体的婴儿 B、8 5、麻疹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为() B、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解读

1、手足口病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柯萨奇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倍以上的升高 A、4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的2、4、5、7、9、10、16型,其中以()最为常见 B、16型 3、重症病例酌情使用免疫球蛋白,总量每公斤体重()g C、2 4、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表现,错误的是() B、慢性起病 5、下列对于引起手足口病病毒的抵抗力认识,正确的是() B、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水痘与带状疱疹的诊断及治疗 1、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污染的用品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 2、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分布区是() D、脊神经胸段 3、眼部带状疱疹患者使用阿托品的目的是() A、防止薄膜的粘连 4、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导致()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流程

淄博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流程 一、报名程序 (一)个人报名 登录“淄博市卫生人力资源系统”凭个人账户及密码登录“个人管理”→选择“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点击“继教项目培训班”→点击“报名”→找到要参加的项目编号及名称→点击“我要报名”。 (二)单位审核 联系项目举办单位科教科,由科教科完成报名审核:科教科账号→打开“项目管理”→点击“项目审核”→点击“项目报名审核”找到本次参加的项目编号或名称,打开“报名人员”进行审核通过。 二、培训方式 项目举办单位登录科教科账号→项目管理→本单位项目管理→找到要举办的项目点击“申请举办”→选择项目举办方式。 (一)网上视频培训 项目举办单位根据课程安排自行组织录制视频课件或组织专家到淄博卫生新闻宣传中心录制,成品课件拷贝至淄博市卫生局培训考试中心(张店区人民西路45号一楼大厅)。 项目举办期间,报名人员登录“淄博市卫生人力资源系统”凭个人账户及密码登录“个人管理”→选择“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点击“继教项目培训班”→点击“视频学习”→找到要参加的项目编号及名称→点击“视频课件”学习。 项目举办单位在项目举办期间可以通过单位科教科账号→“项目管理”→“课件学习情况表”查看报名人员视频课件学习情况。 (二)现场培训 持个人身份证至签到处,由会务人员以身份证读卡器,在卫生人力管理系统→“项目报名审核”→“报名人员”进行进行身份证识别“签到”或者“签退”。每天会议前签到两次,签退两次。 三、学分申请 登陆卫生人力管理系统个人账户,点击左侧菜单栏中“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打开“继教项目培训班”→点击“申请学分”→找到已参加的项目点击“申请学分”,淄博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终审并授予学分。

湖南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省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 申办单位(盖章) 邮政编码 申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填写思路: .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 .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需求; .介绍培训效果的具体评估方法。 二、教案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继续教育对象的要求。 三、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四、教案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开班典礼等与教案无关的时间。 五、学分计算方式: 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每学时授予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学分。半天按学时计算,天按学时计算。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学分。 六、填写项目申报表时,所填容系指举办一期活动而言。如同一项目举办一期以上时, 请填写每期相应的举办时间与举办地点。 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与代码 代码学科名称代码学科名称 基础形态儿科学 组织胚胎学儿科科学 解剖学儿科外科学 遗传学新生儿科学 病理学儿科学其他学科 寄生虫学眼、耳鼻喉学科 微生物学耳鼻喉科 基础机能眼科学 生理学口腔医学学科 生物化学口腔科学 生物物理学口腔外科学 药理学口腔正畸学 细胞生物学口腔修复学 病生理学口腔学其他学科 免疫学影像医学学科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放射诊断学 临床科学超声诊断学

心血管病学放射肿瘤学 呼吸病学影像医学其他学科 胃肠病学急诊学 血液病学医学检验 肾脏病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分泌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神经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传染病学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精神卫生学卫生毒理学 科学其他学科统计流行病学 临床外科学卫生检验学 普通外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心胸外科学药学 烧伤外科学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神经外科学药剂学 泌尿外科学药物分析学 显微外科学药事管理学 骨外科学药学其他学科 肿瘤外科学护理学 颅脑外科学科护理学 整形、器官移植外科学外科护理学 麻醉学妇产科护理学 皮肤、性病学儿科护理学 外科学其他学科护理其他学科 妇产科学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 妇科学医学教育 产科学卫生管理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康复医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