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_陈岩

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_陈岩
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_陈岩

在主人公不怎么需要表演的情况下,只需要说出粉丝们爱听的台词,也就足够了。

但不管怎么说,“轻表演”作为一种新的美学动向,在当下的电影市场上,正如鱼得水。不管评论家怎么批评,电影院里年轻的观众们,在看到《小时代》里每个酷毙的人物出场时所引发的阵阵尖叫,似乎已经说明了一切。当社会的各种压力如潮般袭来的时候,追求一种简单而又直接的宣泄,不也是一种正当要求吗?

不过,我们还忽略了一点,就是在上述影片里,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自恋的倾向,在《小时代》中则更明显了,那个“自恋的导演”正自恋地看着影片中他的倒影而心动不已。当然,笔者在此并不是批评这种自恋,而是认为,这种自恋倾向,正在滑向笔者所说的“刻奇电影”,并因其“轻”而逐渐地媚俗化。

所以,将《小时代》系列划归到“刻奇电影”中并不突兀。但在此必须补充的是,一些风格化较强的电影,譬如《三枪拍案惊奇》《厨子戏子痞子》等电影,其实也已经非常接近这种电影了,当然,目前最符合这类电影的当属《分手大师》。

通过前文对于“刻奇电影”的描述,再结合《分手大师》这一案例,我们可以为其对应的媚俗化表演梳理出如下特点:(1)超级自恋地凝视自己;(2)不遗余力地作贱自己;(3)自以为自己是一个英雄,并把自己设想得很崇高;(4)为自己的表演而感动,也希望别人为之而感动;(5)创作者也被自己的“谜”所吸引,并表现得十分好奇。

本文无意对此展开批评,但“刻奇电影”的出现,却表现出一种严重的自媚倾向,并或有可能开创一种新的潮流,因为当下正盛的轻电影,若一旦其“轻”轻到抓不住根基,又在必须赢得票房的前提下,何以为之?答案恐怕是:其“媚”必会自现。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大致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表演在美学以及创作实践上的一些变化,在此必须指出的是,本文所使用的一些概念,譬如戏剧化表演、生活化表演、类型化表演、风格化表演、“轻表演”、媚俗化表演等等,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大多存有交集,譬如,戏剧化表演、类型化表演和风格化表演,这三者之间其实都有关联,而风格化表演和媚俗化表演,也仿佛一枚硬币的两面,存有互换的可能。因此,本文在使用这些概念上,并不在意一种截然的划分,而是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陈述而已。

此外,本文欲特意指出的是,目前的电影表演生态颇为混乱,这其中不仅存有美学观念之争,更存有内地、香港、台湾以及内地的京沪等地域之争;不仅存有学院派之争,更存有跨界之争;不仅存有年龄之争,更存有结构之争;不仅存有官方之争,更存有民间之争……但最可怕的是,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商业大潮面前,在缺乏信仰、价值观混乱的前提下,在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心态下,在行业缺乏自律,演员价码差距日益增大的情况下,谁还会平心静气、苦练内功、内外兼修呢?

是以担忧之。

(万传法,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200044)

论电影空间叙事的几种美学倾向

文 陈岩/Text/Chen Yan

提要:电影依靠空间形象来叙述故事,可见的视/听空间形象是其叙事的“语言”,对于电影叙事来说,空间不是外部条件,而是一个重要的内部要素。空间叙事的基本构成是“空间+叙事”,在创作实践中,电影的不同空间形式与叙事内容之间的搭配组合呈现出电影的不同风格,进而体现出电影作品在美学上的不同倾向。

关键词:空间 叙事 空间叙事 美学

“语言”是叙事的工具,它决定了叙事的性质。电影以可见的画面和声音作为其叙事“语言”,这种“语言”在客观上表现为视/听觉空间的连续运动和空间段落的排列组合。如同音乐叙事是一种“节奏、旋律”的叙事,舞蹈叙事是一种“肢体动作”的叙事,书写叙事是一种“文字”的叙事一样,电影叙事本质上是一种“空间”的叙事。电影的空间形式是怎样的,在这样空间形式中又表述了怎样的叙事内容,这直接体现出一部影片的美学倾向。

一、空间不是叙事的外部条件,

而是叙事的内部要素

空间叙事是一种创作方法,是以艺术家对空间的选择、加工、创造为基础,突出电影空间的作用,把

Aesthetic Tendency of Film Space Narrative

ACADEMIC HORIZON 学术视野113

114

这无疑是对情节的铺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班牙影

片《活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影片安排主人公以“独角戏”的方式进行了95分钟的表演,供其表演的场地就是那副狭小的棺材,一个角色、一个场景贯穿始终。以简单场景作为空间配置,表面上看是一种限制,实际效果却是大大提高了电影情节的吸引力。

简单叙事中的复杂空间。叙事越是简单化、程序化、模式化,电影就越容易亲近观众,有些电影,尤其是一些商业性较强的电影,并不倾向于构建复杂的叙事。可是,情节简单或多或少意味着观赏性难以得到保证,许多电影便开始从空间配置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雪国列车》设定主人公按照“闯关游戏”的规则从列车的尾部一路杀到车头,他们在路上会遇到各种阻碍……这种叙事模式本身比较简单,保证电影观赏性的关键因素就变成了那列“超现实”的火车,它那奇幻的造型和功能带给观众高强度的视听感受,假设一下,如果“闯关游戏”被设定在一个现实的空间(比如废弃的厂房)里,电影的观赏性必定因此大打折扣。

助推叙事的情节性空间。按照悉德·菲尔德的说法,电影中的人物都是有需求的,“你就可以为这一需

求设置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2)

为人物的行动制造障碍在叙事中至关重要,障碍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空间环境,很多时候,影片会将空间配置融入到情节冲突之中,以此来推动叙事。例如影片《碟中谍》,主人公伊森·汉特需要去中央情报局总部偷一份名单,而保存名单的计算机存放在一间密室里,密室有三重防护机关——声音感应、温度感应和地面压力感应……烘托出汉特这一身本领的是密室“牢不可破”的物理特性,说到底这才是造成该叙事效果的本原。3.空间选择构筑电影文化

历史地看中国电影,不难发现其中相当多作品的叙事都与我国江南地区有关,从新中国成立前的《难夫难妻》《渔光曲》《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祝福》《柳堡的故事》《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此现象就是我国电影发展历程中著名的“江南叙事”。

这种情况与我国当时主要的电影生产基地——上海所处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最大的“口岸”,西方的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经由上海传入中国,上海逐渐变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并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江南叙事”中的不少故事都涉及到了这样的一种文化表述,以《渔光曲》为例,江南的水为人民提供了生活的物质基础,片中主要的两家人——何家和徐家都以渔业为生,这也成为了串联影片情节的主要线索;乡村的生活无以为继,小猴、

空间作为推动电影叙事的主要手段,最终建构出完整叙事作品的创作方法。

1.空间造型丰富叙事手段

电影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其真实再现现实的能力,不过,电影能像文学与戏剧那样承担起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任务却不是由于它拥有这种能力。恰恰相反,一开始,这种能力不但阻碍了电影获得叙事属性,而且还将电影排除在艺术的殿堂之外。电影成为一门叙事艺术的重要标志就是它从“再现的工具”转变为“表现的手段”,导致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就是电影空间造型观念的变化。进言之,这种变化就是将真实与假定的空间造型相融合,将再现性与表现性空间造型相融合。

人眼与电影中的世界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摄影机——它决定着电影空间是以怎样的面貌被展示出来。由于观众的眼睛被摄影机所“代理”,坐在影院中固定位置上的观众能够“跟随”摄影机以多种方式去观察世界。空间可以在不同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上被任意造型,因而电影的表现力就会跟随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而不断扩展。

空间组接可以实现叙事中的“省略”和“延伸”功能,它能把一个瞬间的过程放大,也能把一个冗长的过程压缩,能通过对景别、镜头尺数等元素的调整来改变叙事的节奏,并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电影画面的空间范围是严格按照创作者的艺术构思来确定的,画面的边框为电影空间提供了造型上的参考坐标,肉眼所见的现实空间常常不具备艺术之美,而同一空间经摄影机记录之后就很有可能具有了审美的属性,例如,“黄金分割”就是以画面的边框参照来组织空间内容的。边框还为观众提供了知觉空间,为电影叙事提供制造悬念的便利,“一切影片影像必然具有它所复现的事物的结构。但是,由于这些事物被安排在一个取景框内,影片影像就不可能是自然原态的和不具个性的,景框自身(必然由电影导演选择),在其展示的各个事物之间,创造出依其存在而推定的一

组明确关系。因此,景框也成为一个决定因素……”

(1)

“升格”、“降格”能实现空间运动的减速与加速,叙事中的许多特殊含义就是在空间的非常规运动中得以表现;“定格”可以表现时间的“凝固”,将人(事)物永远固定在某一个状态之中;“叠印”可以将画面空间“分层”,把不同时空的内容叠加在同一个空间运动之中,表现诸如回忆、梦境、潜意识活动等内容;“多画面”将若干空间运动同时置于银幕空间之上,在同一时间内提供多重信息,就“动作的同时性”而言,它比“交叉蒙太奇”更能真切地展示出不同空间在同一时间内的运动变化。

2.空间配置深化叙事效果

简单空间中的复杂叙事。空间的宽广与多变使得电影的叙事较之戏剧更为复杂,设想让电影放弃这种优势,转而在戏剧舞台般简单、有限的空间内组织叙事,

(1)[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2)[美]悉德·菲尔德《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钟大丰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页。

小猫在走投无路之际选择去相对繁荣的上海求生;求生的首选方式就是去工厂打工,而工厂则是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上海富人的生活方式——汽车、公寓、烫发、洋酒、西装等;少爷去国外学习励志改良中国的渔业,体现着当时知识分子阶层对西方科学技术的追崇。这些描写非常具有“海派”文化的代表性,也在一个侧面体现了近代中国面对外来冲击时所产生的社会变化。在一部又一部电影的描写之下,中国电影史中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成为了“海派”文化独树一帜的年代。

除了上述的“江南叙事”,电影创作中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纽约叙事”“巴尔干叙事”“柏林叙事”“北京叙事”“台北叙事”等,一个地理空间在一批作品的不断描写和表现之下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电影叙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二、电影中的叙事主张与空间形式

邵牧君先生曾归纳过西方电影中的两大传统:“一个是技术主义传统,讲究技术和技巧;另一个则是写实主义传统。”(3)技术主义传统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这类电影以假定性为基础,运用大量的技术手段创造出奇幻的视听效果,并以情节冲突为核心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按照戏剧的规律来组织叙事。写实主义传统则忽略了电影视听处理上的技巧性,以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忠实记录为基础,它不光要求电影在视听感受上要与现实生活一致,而且电影故事的发生、发展也要紧随着生活的逻辑,真实性是它的首要原则,这类电影叙事的纪实特征比较明显。

在电影空间的众多分类中,马塞尔·马尔丹从“最小结构单元”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两种最为简单明了的电影空间形式,“电影在处理空间时,有两种方式:一是限于再现空间……或者是去构成空间”。(4)所谓“再现空间”,就是摄影机在运动状态中让我们感受到的空间(运动形成了视点的变化,这就保证了影像与照片的透视有所区别),这种空间是按照影像与现实世界相统一的原则创造出来的。“构成空间”是指,将零散的空间段落“并列——联接”,创造出观众眼里完整统一的空间整体,这种空间是按照蒙太奇构成的原理创造出来的。再现性空间比较注重空间“本来的”样子,而构成性空间则更注重空间“应有的”样子。

再现性空间和构成性空间是两种最基本的空间形式,戏剧性叙事和纪实性叙事是两种最基本的叙事主张。从空间叙事的构成——“空间+叙事”的角度来看,不同空间形式与叙事主张之间的搭配组合就形成了空间叙事在美学上的不同倾向。

三、再现性空间中的纪实性叙事

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虚构,纪实性叙事只不过是尽可能地以“真实”的方式去讲述虚构的故事,它本质上是虚构而非真实,假定性是绝对的而真实性

只是相对的。虽然纪实性叙事不排斥假定性,但是它却排斥戏剧性(或者说是淡化戏剧性),因为情节冲突是高度提炼的“生活”,远比现实生活来得集中、强烈。在我们的观念中,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诗意现实主义”、4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影片采用实景拍摄、自然光照明、生活化的表演、手持或肩扛摄影等极其“纪实”的创作手法,可手法毕竟只是手法,它们叙事的内核并没有完全抛开戏剧的冲突律。例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占领罗马的德军全力通缉抵抗组织的领袖曼法迪,平娜、弗朗西斯科、皮德罗神父等人则努力保护曼法迪,情节就在“搜捕”与“保护”这对矛盾冲突中展开……离开了戏剧冲突,影片的叙事就无从展开,《托尼》《雾码头》《百万法郎》《游击队》《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时》《大地在波动》《孩子在注视着我们》等影片都将叙事中的戏剧冲突保留了下来。虽然这些电影的空间是再现性的,但是它们并不属于纪实性叙事,而是在用纪实的手法来讲述戏剧性的故事。

纪实性叙事在铺陈其内容时往往会以生活的流程为参照,尽可能掩藏作品高于生活的那些部分,叙事中没有明显的悬念、巧合、骤变、暗示等要素,它呈现的是生活的“原始”状态,这就与再现性空间的性质达到了某种统一。在再现性空间中展开纪实性叙事是要展示出一种生活真实,由于缺少戏剧冲突,这类影片失去了情节上的“观赏性”,它们通过细致地再现生活来实现艺术和思想上的感染力。比如日本影片《裸岛》,一对农民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住在海边荒岛上,岛上缺水,夫妇俩每天要驾船从别处运来淡水,用来饮用和浇灌庄稼。一家人不断开荒种地,不断与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可庄稼的收成一直不太好。一天,大儿子得了重病,等夫妇俩发现并驾船请来医生时,孩子早已死亡,夫妇俩忍着悲痛安葬了儿子,然而他们无力去改变什么,还是年复一年重复着这种生活……影片再现了那座偏僻、荒芜的小岛,以描摹的方式记录下一家人的生活,叙事中没有情节,只有冷静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忠于现实的表达成就了本片的艺术价值,它用中立客观的态度表现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情感。与之相似的还有香港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意大利影片《木屐树》、法国影片《老姑娘》、国产影片《小武》等,这种在再现性空间中构建纪实性叙事的创作方法使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生活”的力量,生活中那些质朴的、真实的图景一次又一次撼动了观众的心灵。

四、构成性空间中的戏剧性叙事

将零散的空间段落“并列—联接”之后,既可以

(3)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4)[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ACADEMIC HORIZON 学术视野115

创造出一个现实中不存的空间,也可以创造出与现实中的某一地理空间相对应的空间(但是这一“拼凑”出来的空间与现实中的地理空间并不统一)。构成性空间与戏剧性叙事在假定性方面是一致的,

“空间”和“叙事”的这种组合方式普遍存在于故事片的创作中。无论电影的艺术形象怎样逼真,它与它所反映的生活在形态、运动上总是存在着某些差异,这是艺术中一个固有的审美原理。我们评价“某一部影片就是生活”,其实只是对它深刻反映了生活的一种褒扬,“复制生活”永远不可能成为审美的最高标准。随手拈来一部故事片,尤其是以票房为主要诉求的商业片,我们可以清楚地辨析出影片中存在着这种在构成性空间中展开戏剧性叙事的创作倾向。构成性空间与戏剧性叙事相结合是保证影片观赏性的最有效手段。

故事性。从一定程度上看,电影的基本面就是故事,一部不会讲故事的影片永远无法赢得观众。讲故事就是对事件产生、发展、结束过程的描述,故事的发展离不开情节的推动,爱·摩·福斯特曾这样探讨故事与情节,“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5)可以看出,故事按照某种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而情节则特别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故事之中曲折离奇、扣人心弦效果的并不是事件按照某种时间顺序的陈列,而是事件之间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此外,《说文解字》对“故”的解释为:

“使为之也。”(6)也就是“原因”。而“事”指的是“事件”,“故事”一词,字面上的本源就是“原因+事件”,即“有因果联系的一系列事件”。因此,“因果联系”是故事的重中之重,而因果联系则需要通过矛盾冲突来展示,例如,甲被乙杀害了,甲的儿子来找乙报仇,甲的儿子爱上了乙的女儿……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之中,我们不难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的本质就是将有因果关系的事件集中起来形成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从而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一部电影按照生活的规律来组织叙事,它故事中的事件与事件之间必然会缺乏经过艺术提炼的因果联系,也就是说,电影缺少故事性。电影按照戏剧的规律来组织叙事的话,情况就变得不同了,让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的观念已经存在了好多年,然而实践却证明了“戏剧的拐杖”很难丢得掉,没有戏剧冲突作为叙事核心,电影就很难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表现力。构成性空间中的戏剧性叙事具有不可比拟的表现力。空间形象可以按照任意的角度、透视、明暗、色彩和运动方式等来构成,空间环境可以按照作品的情境和审美要求来自由创造,其灵活性和主观性已经超过了戏剧的舞台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营造“戏剧情境”的作用,这种空间创造依据的是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按照艺术家的主观意愿来任意造型,受生活真实的限制程度比较低。它既可以为观众呈现太空、深海、地心等一些在现实中根本无法触及的空间,也可以呈现梦境、回忆、潜意识等一些看不见的空间,人的想象力有多广,空间的表现力就有多广。此外,这种以假定性为基础的叙事在时间性上并不拘泥于事件的自然进程(纪实性叙事则很少打破事件的自然顺序),包括时间逻辑在内的任何一种逻辑都可以成为它组织事件的依据。它还将“独白”“旁白”等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在纪实性叙事中,人物内心的活动是很少通过“独白”和“旁白”等“非现实”的方式来表现的。相对于再现性空间和纪实性叙事的“以真为真”,构成性空间和戏剧性叙事的宗旨是“以假为真”,所谓的“真”就是生活真实,所谓“假”就是各种表现手段,“真”是唯一的,“假”却是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决定表现力,多元化的表现手段决定了构成性空间中的戏剧性叙事在表现力上具有他者不可企及的优势。

五、再现性空间中的戏剧性叙事

再现性空间和戏剧性叙事是一对“混搭”组合,即真实性和假定性的混合,确切地说是在真实的空间中讲述“搬演”的事件,这类电影的风格特征比较模糊,似纪录片又具有情节性,似故事片又具有记录的特征。

《俄罗斯方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影片的空间是现实实存,可讲述的事件却带有很强的“搬演”性质,部分事件还带有一些情节性。此片拍摄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馆,影片的讲述者——一名当代电影人突然发现自己身处18世纪圣彼得堡的一座宫殿中,他结识了另一个来自19世纪的法国外交官。两人穿梭在宫殿中,看到了暴君彼得大帝、凯瑟琳女皇、诗人普希金、末代沙皇一家的最后晚餐,影片在1913的一场宫廷舞会中结束,用96分钟的时间讲述了近代俄国二百多年的历史……《女巫布莱尔》的情节性更加明显,三名学生为了制作关于女巫布莱尔传说的纪录片前往了马里兰州的伯基茨维镇,最终消失在附近的森林里,一年之后人们发现了他们拍摄的录像……整部影片就是由他们留下的录像构成,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他们寻找女巫布莱尔和他们逐一失踪的过程,实际上这完全是虚构的,可还是有许多观众看完影片之后信以为真地去关注这三名学生的下落,影片为我们制造了一个“最真实的谎言”。讲述一个活了140个世纪的男人口述地球历史的影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一群重刑犯排练并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尤利乌斯·凯撒》的影片《凯撒必须死》都是在再现性的真实空间里构建了带有戏剧色彩的叙事。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介于纪录和故事之间,同时

(5)[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75—76页。

(6)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116

ACADEMIC HORIZON 学术视野

117

一、电影产业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

当前,在全球各个行业和领域,数据量均呈现爆炸性增长,数据复杂度也显著提升,由此可见,大数据(Big Data )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开启了重大的时代转型,如何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处理、维护和展现呈指数级增长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是大数据时代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迅速推进,特别是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影行业加快发展应用的背景

下,我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数字化向信息化全面演进的关键时期,并由传统数据时代加速步入大数据时代。

电影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庞大、性质各异、来源广泛、类型多样化等特征。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手段,将电影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与蕴含潜力充分挖掘和有效展现出来,以掌握产业规律,洞察产业趋势,规避产业风险,这对于推动电影产业实现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技术迄今已经

电影大数据关键技术与发展策略

文 刘达 方捷新/Text/Liu Da Fang Jiexin

提要:电影产业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为电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阐述了电影大数据的主旨内涵、关键技术和发展策略,并提出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基础架构构建电影大数据深度分析平台的目标与设想,从而服务于产业发展和科学决策。关键词:电影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数据挖掘 智能分析

又介于再现和表现之间。

六、构成性空间中的纪实性叙事

在构成性空间中去构建纪实性叙事也是风格上的“混搭”,实际上,这是在人为营造的空间环境里去讲述真实的事件。电影史上有不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如《国王的演讲》《杀人回忆》《那家伙的声音》《黑鹰坠落》《93号航班》等,这些影片虽源于真人真事,叙事重点却不是“重现”事件,其中添加了许多戏剧性元素,再按照冲突律的原则将事件讲述出来。真实事件只是起到了提供故事蓝本的作用,影片的空间与事件发生的地点不统一,叙事的内容与事件的经过也不尽相同,归根到底,这些影片还是在构成性空间中去构建戏剧性叙事。

有些讲述真人真事的影片却并不倾向于采用戏剧性叙事,它们虽然是在构成性空间中讲故事,但采用的却是白描的手法,不表现冲突,不设置情节,其目的是展示一个事件的客观进程。影片《127小时》讲述的是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断臂自救的故事,他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右臂被掉落石头压住,五天五夜不能脱身,最后他用小刀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终于成功生还。影片再造了拉斯顿遇险的那座峡谷,为整个事件提供了一个戏剧情境般的空间环境,但叙事却极为写实,客观地展现了主

人公陷入绝境后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以及他为求生所做的努力。影片《大象》的纪实性更强,它的故事源于一场真实的校园枪击案,虽然影片中的中学校园这一空间环境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影片的叙事中既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表现性的场面描写,一直在一种平静的气氛中展示事件的进程,即使是在凶犯开枪杀人时,镜头还是以既有的冷静和客观记录着事件的发展。影片《绝美之城》与《127小时》和《大象》不同,它的重点由叙述事件转移到了空间展现,纪录片式的讲述与油画般艳丽的画面空间为伴,这部电影为观众构建了一座有着各种情调的罗马城。主人公杰普没有戏剧性的银幕动作,他的行动轨迹成为了展示罗马的主要线索,他游走于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罗马的辉煌与颓废、繁华与孤独都在杰普的眼中一一得到展现。

构成性空间中的纪实性叙事体现着一种假定环境中的“真实”,确切地说是一种真实感,构成性空间是起着“强调”作用的叙事手段,它就像浓重的背景色,白描式的叙事在这样强烈的形式的衬托下反而得到了“凸显”,在形式的感召下,观众对人、事、物产生了更强烈的认知愿望,并由此获取到一种体验层面的真实。

(陈岩,2012级博士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221009)

Key Techniqu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ig Data in Film

经典时期电影本体论美学

经典时期电影本体论美学 "魏波#重庆邮电学院重庆$%%%&’( #摘要(论述了经典时期一系列电影理论家关于电影基本元素的理论)重点阐述了电影本体论美学从萌芽*发展到成熟)提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是在实践创作与理论的拱卫下成为了艺术+ #关键词(影像,心理结构,蒙太奇,审美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文章编号(/%%.1/23.42%%/5%/1%%’$1%& 作为6第七艺术7的电影)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 的冲击和影响+从/3.’年/2月23日卢米埃尔的6活动电影7在巴黎卡普辛路/$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那一呼啸冲来的火车镜头开始)电影的魅力便永久地回旋在人们的脑海中+据美国8电视和录像年鉴9统计)美国家庭平均每天看:个小时电视)即是说用:个小时看活动在屏幕上的影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至心理结构*人生目标+因为有了电影)历史便得以亲切*可见地存在而将留芳百世+ 在研讨电影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碰上这样一些疑问;我们面对的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呢还是一种已越出艺术领域的表现方法<电影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或者)电影是其它六种艺术的综合< 在经典电影理论中)每一位电影理论家都谈到电影的一些基本元素)诸如运动*节奏*特写与蒙太奇表现手段)或者直指电影语言与影像镜头+笔者认为)理论大师们有关电影的这些认识)其最终是要通过影像与现实的关系的探讨)揭示电影自身的本体论+这与当代电影理论中揭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想象关系)也就是想象关系如何形成叙事策略和由此造成意识形态快感是不尽相同的+前者侧重影像与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后者融入主客体思想交融+在本文中拟重点探析经典时期的电影理论)以期为这一特定阶段梳理*构筑一个线性的历史框架)让影者和观众更深入地认识电影作为艺术的理论发展脉络+ 一*经典时期初期电影美学意识萌芽 纵观历史)电影从/3.’年正式诞生起)电影理论家们大都以最广泛的诗意表现来认识电影+他们认为)电影是一种幻想世界的诗意表现)一种比日常现实更真实的超越现实世界的表现4参阅法国亨=阿杰尔著8电影美学概述9第一章6梦幻的促进75+ 4一5*卡努杜6电影诗的传教士7 早在/.//年)人们对电影的认识还仅停留在只供中学生消遣的浅层次时)意大利作家里乔托=卡努杜就指出;电影是一种新的抒情诗的表现工具+他在8第七艺术宣言9和8第七艺术的美学9中断定;电影是适于表现而诞生的艺术)是用光的描写)以影像创作的视觉戏剧+电影总括了所有艺术)是动的造型艺术)既参与时间也侧身于空间艺术中+卡努杜宣称)电影6永远是新的生命意义7)是6灵魂和肉体的总表现7)电影应发挥它表现非物质世界的那种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卡努杜已开始重视属于本质的原则和电影语汇)并把电影的节奏归为6平面的游戏7与6造型的音阶7* 6同一画面上同时出现的影像的表现总体7所具有的价值+可以说)卡努杜是6电影之诗的传道者7+ 4二5*路易=德吕克与上镜头性 2%世纪2%年代)法国电影工作者路易=德吕克与友人创立印象主义电影+在8上镜头性9一书中)他把6视觉表现7阐释为旨在显示人的精神状态和真实情绪的电影表现手法+他认为)布景*照明*节奏和化妆4亦 =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4社会科学版5 2%%/年第/期->?@A B C>D E F>A G H I A GJ A I K L@M I N O>D P>M N M B A QR L C L S>T T?A I S B N I>A M总第’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期 !收稿日期2%%%1%’1/: 作者简介魏波4/.&3V5)男)现为西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2 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 3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4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5 《身着狮皮》中的话语、移民与身份 6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7 《女勇士》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8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9 《纯真年代》中的女性主义 10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11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12 《威尼斯商人》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13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4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15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16 浅谈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猫形象 17 从麦当劳看美国快餐文化 18 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9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20 A Study of the Human Relations in Sons and Lovers 21 口译者听力环境的适应研究 22 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 23 论广告定位中的文化冲突及对策 24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25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 26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27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28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2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30 A Cause Analysis of Tragedies of Three Female Protagonists in Sons and Lovers 3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32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33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34 “I”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35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36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37 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分析 38 《美国丽人》中折射出的父母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39 英语双关语语境分析及其翻译 40 论《瓦尔登湖》的超验主义思想 41 澳大利亚英语词汇和澳大利亚文化

2021年《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 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 (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 雨果·闵斯特堡 (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

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显然,银幕上的这种深度感并不是真实的深度,而是由电影观众独特心理体验造成的深度。闵·斯特堡进一步指出:“电影中关于深度的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运动的问题却迫使每一个观众都加以注意。看起来似乎电影的真正特性就在这里,而关于画面运动的解释也正是心理学家们必须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其实只是一幅幅逐格显现的静止的照片,但在电影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和印象,除了生理上的“视觉滞留”现象所造成的运动幻觉外,更是由于人的心理中有一种天生的组织原则在起作用。于是,当电影观众面对银幕时,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复习题(含答案)

名词解释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将一切模拟形式存在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息,即由 0、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 2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都离散化的信号,一连串的 0、1代表某一物理量。 3电影数字化: 电影数字化主要是指电影制作数字化,是计算机前、中、后期整个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 4数字化电影制片: 通常指把计算机、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影艺术的创作及工艺相结合,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的现代电影制作方式。起始于80年代,兴盛90年代。 5电影特技: 指的是利用特殊的拍摄制作技巧完成特殊效果的电影画面。 6电影特效: 用各种技巧所实现的特殊画面效果。 7数字影像处理: 数字影像处理是利用软件对摄影机实拍的画面或软件生成的画面进行加工处理,生成影片需要的新图像。也包括对电影资料的修复。 8 Motion control摄影技术:

是利用计算机高精度控制装置把摄像机的视点移动精确地拍摄成一个个画面。 简答题 1、数字化给电影艺术带来拉哪些深刻变化(2-4) (1)创作手段的变化: 摄影机、绘画、计算机 (2)生产工艺的变化: 数字化为电影制作创造了全新的制作手段。 (3)科学与艺术的美妙重逢。 2、数字化进入电影艺术的意义有哪些?(5-13) (1)数字化开辟了电影业新天地; (2)数字化加快了影视互动进程; (3)数字化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化; (4)数字化更新了电影语言,造就了新的电影时空; (5)数字化引领了新的叙述形式,呈现了新的观影欣赏方式; (6)数字化为影视表演提供了新课题; (7)数字化带来了对电影本质的重新探索; (8)数字化更新了电影表现元素; (9)数字化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10)数字化带来了大众视频消费时代; (11)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媒体,孕育了新的电影人

电影概论复习笔记

电影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篇:电影艺术概论 一、电影的本体界定 电影是一门技术——电影综合了图像技术、音响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等多种 技术手段。 电影是一门艺术——综合了影像、文学、音乐、表演、科技、工业、商业、 社会科学等诸多特征的综合艺术。 电影是一种产业——电影是能够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之一。 电影是一种娱乐消遣的产品——看电影与阅读一本小说,听一场演唱会,看 一场魔术表演等等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感情、感想、感官方面的所得,都是一样的。 电影是一门学问——国内外有很多的高校都有专门研究电影的学科和专业 电影学。 二、电影的基本特性 1、时空与综合性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 时空艺术:戏剧、舞蹈、电影、电视、魔术、杂技 第七艺术:电影也被称为“第七艺术”,是位列传统的文学、建筑、音乐、 绘画、雕塑和舞蹈之后一种新的艺术。 电影综合性的具体体现:时间与空间、技术与艺术、声音与画面、各种艺术 元素 2、逼真与假定性 逼真性的体现: (1)故事、逻辑性、情感要贴近真实的生活 (2)场景、道具、整体氛围要符合真实的年代 (3)演员的表演要真实可信 (4)特技的制作也要真实可信 假定性的体现:假定的时间、假定的空间、假定性不等于虚假性 3、造型与运动性:摄影机的运动、被拍对象的运动 4、商业与大众性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 电影是一种供大众消费的商品 电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求得高回报率 电影能够促成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电影的大众性体现:

电影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可能取得高票房 电影是大众欣赏的艺术而不是小众艺术 三、电影的媒介特质 1、光线 光源划分: (1)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 (2)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作用划分: (1)主光:照亮被摄主体的主要光线 (2)辅光:辅助照亮被摄主体阴影的光线 性质划分: (1)硬光:直射光,一般用作主光; (2)软光:散射光,一般用作辅光。 位置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 2、构图 含义:构图指的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也就是画面中各种元素的位置关系, 组合结构。 构图的基本元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 主体:画面表达的主要对像和主题思想,也是画面的构图中心,主体可以是 人或物,也可以是个体或群体。 陪体: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节的对像,帮助表达主体的特性和 内涵。 3、色彩 色彩的基本特征:色相、色调、明度、纯度 色调在电影中的作用: ①喧染环境,营造氛围,表现人物的心境。 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主题。 ③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抒情的色彩。 ④形成影片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4、声音 声音的种类:人声、音乐、音响 声画同步:音乐与画面情绪一致,节奏一致,主题一致。音乐在这里是为了 更好地烘托和喧染画面的内容,它附属于画面,与画面是一种“合一”的关系。声画对立: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的影像内容所呈现出 的情绪、节奏、主题等截然相反。 声画对位:音乐并不仅仅是具体地、简单地、机械地解释画面的内容,它与 画面不是那种“合一”的关系(当然也不是对立的关系),它与画面犹如两条平行线,与画面是一种“并行”的关系。 四、电影的分类 四大类: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 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

浅谈电影《的泰坦尼克号》的美学意义

浅谈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美学意义 被誉为二十世纪电影艺术“终结者”的《泰坦尼克号》,在人们心中无疑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不管是影片中再现的浓烈的海难氛围,还是表现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浪漫爱情预言,都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最终衍化为观众心中强烈的美感,可以说,《泰坦尼克号》是卡梅隆大师送给全球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 一、社会美中内容与形式之美的有机结合 社会美是现实生活中美的存在形式之一,主要包括人物、事件、场景等等,所谓“事件”、“场景”也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社会美是人的自由创造的体现,倡导的是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围绕社会美的实质,我们就需要结合影片中的人物加以分析。在《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中,社会美的一个方面——形式美在故事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泰坦尼克号上的男士都是穿着优雅、干净的礼服,女士都穿着坠地长裙,紧身的胸衣,还带着蝴蝶结、领带、帽子等,无不透露出电影人物的外表特点:气质高雅、身份尊贵、有着良好的教养。 这些二十年代欧洲古典服饰,给大众化休闲服饰流行的二十世纪末的观众带来强烈的美感。除去人物服饰,影片中的主人公是青春靓丽的俊男美女,男主角莱昂纳多&iddot;迪卡普尼奥年轻英俊、充满朝气,女主角凯特·温丝莱特容貌美丽、气质优雅都令观众为之深深迷恋,“明星的体貌、气质、性格,无不与观众心目中早已潜在希求的美好形象异质同构”[1]。 除去人物所带给观众的形式上的美感,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品质等等内在特质也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内容美。人的美不能只以外表来看,是和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珍贵特性在于自由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体现出人的聪明、质朴、勇敢、诚实等,因此人的美不等于长相漂亮,说某人长相漂亮只是从形式方面来看的,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和人的内在品质紧密联系的。[2]影片中的男主角是一名流浪艺术家,虽然穷困,但是活泼聪明而乐观向上,对待爱情也坚贞不渝,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可以舍弃一切哪怕是生命。女主角是一名贵族小姐,有美丽的容貌和良好的教养,但却是一个具有反叛思想的贵族小姐,她勇敢、坚强而执着地看待自己这段跨越阶级局限的爱情。影片中的主人公内心美好的特质为主人公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在观众看来,他们就好像美丽的化身,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散发无尽的魅力。重视影片中社会美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当时乃至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 二、爱情与死亡冲撞之下的悲剧之美 《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在爱情和死亡冲撞融合之后的升华。一直以来,死亡与爱情都是人类表现的两大主题,也是艺术创作反复演绎的永恒主题。[3]《泰坦尼克号》所讲述的灾难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导演卡梅隆在这个真实的历史悲剧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使虚构的爱情故事与那艘梦幻之船的死亡之通过一个极其浪漫的爱情故事来展示历史真实。 旅巧妙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爱情获得了合理的根据与真实性内涵。”[4]这艘号称永不沉没之船的“TITANIC”豪华巨轮,从它载着欢乐的人们开 始航行的那一刻起,也就一步步地走向死亡。灾难为浪漫爱情悲剧结局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升华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爱情获得了永恒。从这个角度来看,影片冲突了传统灾难片的模式,演绎出感人至深的不朽的爱情传奇。 美学中对悲剧这样表述:“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5]影片中,在生存或是死亡面前,人性的本真得以充分暴露,深沉复杂的人性内涵得以充分显现,影片的结尾部分在批判人类劣根性的同时,更表现了人类美好的本性及崇高的牺牲精神。从男主角那句著名的“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到水满船舱时依然躺在床上相互依偎着的老夫妇,以及誓死捍卫“只许妇女儿童下船逃生”这一道德律令的水手……这一些小小的细节,触及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令观众在为灾难哀叹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魅力。 悲剧能够给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就是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

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境的狭小,这也是日本电影常见的选择,他们更趋向于表达小人物、小故事。 而中景和全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往往是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而且在《入殓师》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贴近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配以部分特写镜头,而且特写镜头主要是手和石头,没有突出大悟的表情,而是以琴声代替。电影最后当大悟亲手为父亲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 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印刷时代:以文字为媒介讲述的故事,记录和保存在话本和小说中。 电子时代:以影像为媒介讲述的故事,保存在胶片、磁带或光盘中。 电影与叙事: 电影是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凡是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能调动一切的视听符码,来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说,电影是讲故事最好的载体。 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 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接受者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总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控制和影响接受者。而接受者又总是对叙述者所叙述的一切将信将疑,接受者总是想找出文本背后的叙述者,而叙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 影像叙事元素:

论北野武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特点

论北野武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的特点 北野武在日本有“日本暴力宗师”之称,他的作品,有着许多独到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所谓暴力美学,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北野武的电影,其中的暴力大多数是突如其来的,让人意料不到,同时他的电影中,暴力往往包涵着温情,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迅速,突发,迅雷不及掩耳的暴力动作,是北野武构思和设计中最迷恋,最精心的段落。”在他的电影中,暴力已经成为了一种正义,一种惩恶扬善的象征,反而不是变的那么可怕。无论是《花火》中的山田,还是《兄弟》中的大佬,他们都给人一种感动,给人一种正义感。其中,影片中暴力的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揣摩的。 一、硬汉——北野武电影中暴力美学的核心人物 纵观北野武的电影,可以感受到他的影片中所蕴含的日本民族的本土特色。日本是一个很奇特的民族,他们的生死观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民族,他们认为:“生命是短暂的,像樱花一样骤然开放,凄然凋零,才够悲壮、够洒脱,他们欣赏樱花不单单是赞美其花开时的绚丽,同时还赞叹它短暂的生命。“生如樱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就是日本人对于生命的认知。”因此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特色的影响,所以在北野武的影片中,都会存在一个让人肃然起敬,够悲壮、够洒脱的硬汉形象。 在北野武的电影中,暴力的出现往往配合上一个暴力的人物。就像《花火》中沉默寡言的山田一样,在北野武的电影中,往往都会有一个硬汉形象的出现。如果没有了硬汉形象的存在,那么北野武的电影也就缺少了其本身的意义,其电影也就缺少了其独有的特色。硬汉的出现,增加了电影的很多可看性及戏剧性。在北野武的暴力电影中,暴力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硬汉形象的存在。 剧中的硬汉往往是暴力产生的引发者。“他塑造的硬汉绝无英雄的造型和魅力,像是在穷街陋巷中混迹发家的帮哥,有一种浓郁的下层生活气息。是一个执着而决不妥协的小人物。”他们或者是郁郁不得志的小警察,或者是帮派中的小头目,凶暴是他们的特征,但是其内心却是温柔的。 影片《凶暴的男人》中,北野武所饰演的警察凉介,是一个不得志的警察,在警所干了很多年,但是依旧是一个小警员,而且由于其暴躁,不冷静的性格,常常受到上司的批评。与此同时,他还要照顾家里有病的妹妹。虽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却莫名其妙的被人暗杀,为了给朋友报仇,凉介独自走上了他的人生之路。凉介的形象可谓是成为了硬汉形象的一个很好的写照。 二、沉默——北野武电影中暴力美学的核心特征 与其他的导演所不同的是,北野武的暴力电影具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沉默暴力的展现。在电影中,男主角的暴力往往是瞬间产生,再瞬间的结束。他们虽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总 1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入殓师》影视电影美学分析 《入殓师》对镜头的选择、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使得文本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出色地配合了文本缓慢而紧凑的叙事结构;久石让为这部电影的配乐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其中的四首音乐也是文本叙事发展的线索之一;作为一部古典叙事模式的电影,文本的故事和情节都很简洁,就像中国写意画常见的艺术手法——简约有力的构图并且能留出思考的空白之处,使得观众在看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故事中的冷暖也能抽离出来思考其中的主旨;与此同时,简洁的叙事也能让观众有更多注意力从电影精心设计的细节中更深入读文本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作为一部典型的日本电影,这本电影关于日本的意识形态的暗示也有体现,并且也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审美元素。 一、摄影:细腻柔和的视觉效果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则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令这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因为特写镜头,尤其是大特写镜头往往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有象征意义或放大一种情绪,可以改变叙事的节奏和力度,甚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说电影的开始部分,这段在车内的镜头都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他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虽然气氛有些压抑。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然后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大悟的惊讶的表情的特写镜头虽然就只有一个,但是就能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去面试的时候,大悟拿着社长给的第一天工资那个特写,虽然他没有说接受这份工作,但是已经暗示了他面对生活的压力会接受的。较少使用大特写镜头,也表明了文本中冲突较少,在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节奏的缓慢处理。 远景镜头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有时是与全景相当,所以就不展开说了。大远景主要是拍外景的,可以显现场景之所在,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这部作品用大远景镜头主要是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然后用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谈到母亲时就特写拍了母亲的遗照。寥寥可数的大远景镜头也是从视觉效果上配合了叙事环

电影中几种时空处理的美学效应

比较电影中几种时空处理的美学效应 1、线性时空结构 这是影视创作中最基本的时空结构方式。这种时空结构方式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时序组织情节的时空,推进剧情。通常以时间为轴线,展开事件及人物性格的发展进程。线性结构的影视剧情节完整,讲究起、承、转、合,情节与情节之间有紧密的因果关系,所以剧情发展具有严格的逻辑性。由于脉络清晰,叙事性较强,矛盾冲突集中,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这类结构的影视剧非常受普通观众的欢迎。好莱坞电影就采用了这一结构即:“时间的统一(连续性时延或间断但保持内在一致的时延),空间的统一(明确的地点),以及动作的统一(清晰的因果关系)来划分场景。段落的边界则用标准化的标点符号——叠化,淡变,划来标示。”1这就是古典好莱坞电影中最著名的叙事线性结构。在线性结构里,叙事作者和观者都期望建立一种和谐一致的情节动作时空,前后两个镜头、两个时空应有逻辑的关系,顺承观众的惯性感知,以避免观众产生混乱的时空感。这样,观众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是受影片控制的,而影片的讲述者则隐藏不见,好象是故事在讲述故事自己,情节的顺畅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好莱坞的影片和一般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这种时空结构。因为重视情节的曲折及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人物刻画方面往往被忽略,常出现类型化、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另外,人工安排的痕迹较重也是此类作品的缺陷之一。法国著名编剧阿伦·罗勃一格里叶曾说:“大家都知道老式电影的线性情节,即把观众早己料到会发生的事情连成一串,一个环节不缺……实际上,我们的心灵比这走得快——有时也会走得慢一些。心灵活动的方式更多样化,内容更丰富,但不是那么肯定:我们的心灵会跳过一些情节,会准确地记住一些‘不重要’的细节,还会重复和倒回去。心灵的时间有它自己的特性和间隙,有它自己的癖好和暧昧的地方:我们感兴趣的是这种心灵的时间,因为它是我们的感情的速度,我们的生活的速度。”2罗勃-格里叶的评论一语中的,也代表了部分观众的想法,他们并不满足于屏幕上编织的戏剧性的,圆满结局的故事。但是这些观点并不能否定顺序式时空结构的艺术价值,这种结构的影视作品仍然拥有最广大的观众群。 2、时空交错式结构 现代电影人急切地想在电影中实现所有现代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绘画、诗歌)的表现,在电影风格上追求“光的写作”、“作者”意图以及“纯电影”形式。因为现代电影的中心议题已经不是古典时期的一个简单故事,而是对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类状况作出描摹和判断,线性时空的叙事显然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它有赖于对叙事时空结构进行改造,于是叙事时空和叙事形式成了现代电影人探索和追求的主要目标。 时空交错式结构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显影,从现代电影的领军之作《公民凯恩》中可以得到印证。 电影《公民凯恩》讲述的是美国一位报业巨头凯恩的生活经历,他是一个自相矛盾,引起争议的人。这部影片详细描述了主人公漫长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但它没有按照经典电影叙事模式来引起悬念和戏剧冲突:即主人公希望得到什么以及如何得到?而是另辟奇径,以一种开放式的、散状的叙事时空来组织电影。在《公民凯恩》中,主人公在影片一开始的新闻短片中就已经死去,我们不得不根据其他人的观点来拼凑他的一生:监护人撒切尔的回忆、属下伯恩思坦的回忆、朋友利兰的回忆、妻子苏珊的回忆、管家的回忆以及记者的追踪调查和新闻短片等。影片中有若干个不同时空的讲故事者,每人讲一个不同时间的凯恩的故事。这种叙述的手法也迫使我们去评价每一位叙述者的倾向性和偏见。 从《公民凯恩》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多重叙事时空。它拥有若干个叙述层面,各个层面之间跨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为观众展现出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性内容。从监护人的叙述中,观众看到的是一个自负的、不听话的、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在助手的叙述中,凯恩是一

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事美学研究

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事美学研究 奥斯卡金像奖自从1929年5月16日在好莱坞罗斯福饭店举行第一届以来,便成为了世界电影艺术工作者公认的最高殿堂。历年奥斯卡获奖影片以追求艺术性和商业性的高度统一,成为了电影史上创作的经典。反观我国,每年生产的影视作品数量虽然在大大增加,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陷入了一种单纯追求数量的怪圈。学习研究奥斯卡影片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奥斯卡最佳影片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实例研究和思辨研究三种方法,对奥斯卡获奖影片尤其是最佳影片的叙事结构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影片的创作规律,美学特征,为我所用,借鉴到中国电影的创作之中,提升我国电影的质量,探索基于21世纪的中国电影新模式,创作出越来越多的口碑和票房双赢的电影佳作。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叙事按照罗伯特·麦基的理论可以分为素材的选择、开局、激励事件、高潮和结局五部分。本研究以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分析对象,试图通过对影片每一部分的归类、对比、分析和总结,探索出奥斯卡影片优秀的奥秘所在。奥斯卡最佳影片数量繁多,信息量大,且选取的素材、表现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从这众多的影片中寻找出素材选择、开局、激励事件设计、高潮、结局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其美学效应是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本研究的思路架构和脉络走向:第一章主要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事素材遴选和编创策略研究。首先对素材、故事及其美学价值进行拷辩;其次是以奥斯卡最佳影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统计分析,得出情感素材、战争素材、犯罪素材和名人素材四种类型是最受奥斯卡最佳影片

青睐的素材,并且对每一种素材的编创策略进行阐述,以挖掘奥斯卡 电影的独特之处。情感素材的编创首先需要构建一个情感的载体,第 二是寻找到一个符合故事中人物发展轨迹的落脚点,即展现本真人性 的光辉。战争素材的编创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问题,然后重大战争素材的落脚点都是表现人性,即艺术真实是 一种本真人性的真实。犯罪素材的编创策略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人在贪婪、欲望、自私等劣根性面前所展现的本真人性,最终的落 脚点回归到正义之上。名人素材的创作过程必须以人物真实生活为蓝本,不可歪曲历史,美化人物形象,塑造名人光环,创建假大空的人物; 在此基础上塑造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尤其以“服从内心想法”为 着重表现对象。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开门见山的开局、激烈冲突事件开局、精心设计特殊奇观或者悬念开局以及突出特殊叙事视角开局四种类型,并且从第一时间勾住观众注意力,进入特定情境、启动矛盾冲突、遵循生活逻辑和情感逻辑三个角度阐释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开局所具 有的独特的美学机理。第三章奥斯卡最佳影片激励事件依据出现的时间、程度的强弱、产生的方式可以分成出现时间在前1/4、1/4后; 程度强、程度适中和程度弱;主动决定和被动巧合等不同种类。每一 种种类的激励事件的设计都要符合艺术真实原则,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根据生活实际的演绎,不能为了营造对剧情具有重大转折的事件, 而脱离生活、情感逻辑凭空捏造激励事件。对于激励事件情节中的人物,通过内在和外在冲突的构建,表现和折射最真实的人性。第四章将奥斯卡最佳影片叙事高潮分为完全理想型和半理想型两种类型进行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一位叫丽水千里的朋友贴出的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艺术概论笔记整理 1、艺术的本质特征等一般规律性问题 2、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艺术与其它相关领域文化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它的地位与作用。 4、围绕艺术活动四要素讨论艺术的核心问题 创作者(艺术家)、鉴赏者、作品、世界 5、艺术门类 用材质和技法来划分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 艺术本质论 科学和美学划分在19世纪末。艺术和美学既有交叉有不一样。1750年,美学。 美学研究艺术美+自然美 1、艺术产生的理论 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生产-消费) 艺术传播在教材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艺术传播是艺术产业化最重要的环节,(艺术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广告学,传播学)(广告及市场)(展览馆,出版社)===>现代传媒对艺术传播的影响?

生产分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种,艺术被看作一种精神生产形态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特点。艺术是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结合与统一。马克思:“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揭示了物质、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为什么说精神生产具有不平衡关系? 精神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精神受物质制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人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多层次说”)和生产的目的来说第一,精神生产满足精神审美认知需求。第二,物质生产——使用、交换、价值属性、商品属性;精神生产——审美属性。第三,从生产过程和结果来看独立于物质生产的特征,艺术精神,构思,技巧投入和一般工艺品不一样。 揭示艺术系统的奥秘 创造性被扭曲,淹没与根本原理违背片面追求票房收视率 艺术把握世界方式 形象性特征:不单是具象,可视可听都包括。借助艺术通感。音到形,诗到画。和科学性概念理性把握世界不同 特征的美——运用形象进行创造性的想象的重要。“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悟,又表现思想” 艺术形象性: 1、主观客观的统一,有意味的形式 主观因素消失在客观的因素中——建筑 客观因素消失在主观因素中——音乐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 范问题 试论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与学术规范问题2007-02-10 16:48:30 作者:王志敏 本文为向“面向世纪的电影美学理论研讨会”提交的会议发言论文,后收入即将出版的《电影理论:面向世纪》一书) 对于电影美学研究来说,“电影美学”本身还是一个问题,就更不必说“中国电影美学”了。尽管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会遇到一系列麻烦的理论问题,但是,只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电影美学的研究框架和学术规范的问题才能恰当地提出来并且得到确定。很显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

决,不管我们已经有了多么丰富的电影美学思想,电影美学的研究都不大可能卓有成效地展开(因为电影美学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提出这一问题的初衷,不是为了限制电影美学研究的创造性,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这种创造性。这一点,从学术研究的群体性(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单干)和机构性(即有组织地进行)运作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包括财力与智力的投入)。在国内有关高校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影视学术基地之时,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便具有更为紧迫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亟待明确。 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电影审美现象。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界定,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电影审美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电影审美现象是一种效果现象(当然同时它也是

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电影审美现象只能根据电影观众的审美接受状况来确定。 而电影审美接受只有在与电影艺术接受的区分中才能更明确地加以确定。这又涉及到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理解问题。我认为,电影审美接受可以界定为对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比较顺利、而且一般来说也比较高尚的因素的接受。电影艺术接受可以界定为广大观众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专业工作者却特别敏感的因素的带有探索性的职业性接受。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审美接受不同于电影艺术接受。但必须说明的是,电影艺术接受可以转化为电影审美接受。也就是说,电影艺术现象有可能(但不是必然)转化为电影审美现象,而电影审美现象则必定曾经是电影艺术现象。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娱乐片”,还是“艺术探索片”,都是既有审美因素,又有非审美因素,只是,这两者的两种因素的分布有很大不同。娱乐片以审美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电影中的悲剧美学 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经指出 答: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成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关于黑色幽默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黑色幽默以荒诞消解了传统喜剧的滑稽,以沉痛的无可奈何的苦笑替代了传统喜剧轻松开怀的笑。;黑色幽默以荒诞性消解了传统悲剧的严肃性;黑色幽默以绝望的惨笑替代了悲剧的痛感,大悲转化为大笑;黑色幽默中,人物的悲剧抗争精神转化为无可奈何地顺应 对于悲剧主体,尼采说过 答:当不可能骄傲的活着时,就骄傲的死去;自由赴死和死于自由,当肯定自己已经不合时宜了时,就做一个神圣的否定者,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生与死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麦克白》、《理查三世》中的主人公 答:都是以"恶"的面目出现;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表现他们特别的意志和力量;在激烈的悲剧冲突中,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有其独特的悲剧审美价值 伟大人物的悲剧性具有高出一般人的 答:社会价值;审美价值 电影《天使之城》中,赛斯和玛姬的爱情悲剧 答:从现象看,这是主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出现了差异,主体意志对自身行为出现了失控而产生预期之外的结果;从认识论看,这是主体的欲望意识超过了自身能力与自身现实条件允许,从而发生逆料的结果;赛斯对变成人类有明确的动机和强烈的欲望,同时付诸行动,毫无顾忌其他的因素。以至于自己的积极行为直接促成了、或参与合成了自己和玛姬之间的悲剧;是悲剧主体动物动机与结果悖反的悲剧现象 以下属于英国美学家斯马特对于悲剧看法的是 答: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的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悲剧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的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奔逃,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 在电影《月亮河Water》中,"寡妇之家"里唯一留着长发的女人不是 答:莎肯塔拉;楚娅;杜马提 影片《爱有来生》中,陷入"两难"境地中的是 答:阿明;阿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