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衣包衣

糖衣包衣

糖衣包衣

1.隔离层首先在素片上包不透水的隔离层,以防止在后面的包衣过程中水分浸人片芯。用于隔离层的材料有: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一15%的明胶浆。

其中最常用的是玉米朊的隔离层。CAP为肠溶性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注意包衣厚度,防止在胃中不溶解。因为包隔离层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应注意防爆防火,采用低温千燥(40~50℃),每层干燥时间约3Omin,一般包3~5层。

2.粉衣层为消除片剂的棱角,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二层较厚的粉衣层,主要材料是糖浆、滑石粉。常用糖浆浓度为65%(g/g)或85%(g/ml),滑石粉为过100目筛的粉。操作时洒一次浆、撒一次粉,然后热风干燥20~3Omin(40~55℃),重复以上操作15~18次,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为了增加糖浆的粘度,也可在糖浆中加入10%的明胶或阿拉伯胶。

3. 糖衣层:使片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通常包10~15层。

4.有色糖衣层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糖浆中添加了食月色素,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与美观。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产的川蜡,用前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杂质,并掺人2%的硅油混匀,冷却,粉碎,取过80目筛的细粉待用

我国毒品滥用历史回顾

我国毒品滥用历史回顾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深受毒品其害的国家,曾因为吸毒的人太多,而被称为东亚病夫;因为毒品泛滥,导致大量黄金白银外流,国力由盛转弱;因为毒品爆发了两次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前车之鉴,镂骨铭心。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对毒品问题如此重视,对吸毒行为采取严厉打击的原因之一。《关于禁毒的决定》把吸毒行为规定为一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给予治安处罚、劳动教养,并对成瘾的吸毒行为规定要予以强制戒毒。中国不是鸦片的原产地,唐朝时阿拉伯商人把鸦片作为贵重礼品传入我国;宋朝人们仅用用于治病和观赏;元朝时蒙古军队远征印度将鸦片作为战利品带回国内;明朝时开始在一些皇宫贵族中流行吸食鸦片作为消遣,万历皇帝就是一个鸦片皇帝。到清朝时,特别是乾隆中期以后,国人吸食鸦片逐年增多。据史书记载:“嘉庆初食着甚少,不二十年,蔓延天下,自士大夫以至贩夫走卒,群趋之,靡然而不返”。当时鸦片主要由国外进口,鸦片战争以后,国内才大面积种植。十七、十八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鸦片从土耳其运到中国,数量不多。一七五七年英国占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以后,输入中国的鸦片逐渐增加……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由印度孟加拉输往中国的鸦片就达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二箱。到了道光年间,吸食鸦片已泛滥成灾,遍布社会各个阶层,每年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库空虚,民不聊生。1838年12月,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水师提督关天培等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命令外国商人交出鸦片,将英、美商人的两万多箱(约120万公斤)鸦片在虎门付之一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上海、广州、厦门、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从此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阶段。中华民族从此衰微,饱受列强的凌辱与压迫。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签定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我国目前的毒品形势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2-3年的时间里彻底铲除了吸毒的恶习,成为人类禁毒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但好景不长,至80年末开始,毒品又再次死灰复燃。国际贩毒集团利用中国这个“黄金通道”向其他国家贩运毒品,不久在云南、贵州、新疆等边境省份出现吸毒人群,然后向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蔓延,很快又扩散到全国,毒品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短短几年,我国从无毒国又逐步变成毒品的消费大国。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已超过百万,实际吸毒人数远远超过这一数字。全国2148个市、县都不同程度的毒品滥用问题。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1990年,中国政府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禁毒工作,负责禁毒国际合作,办事机构设在公安部。1998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禁毒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多数县(市、区)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禁毒领导机构,各地成立了上百家戒毒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毒品蔓延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兴奋济滥用又呈现快速上升势头,形成了新的毒潮,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

包糖衣工艺

包糖衣工艺 加入时间: 2010-3-10 11:56:55 浏览次数:370 包糖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包隔离层。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浸入片芯。 (2)包粉衣层。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多采用交替加入糖浆和滑石粉的办法,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一层较厚的粉衣层。 (3)包糖衣层。粉衣层的片子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因此应再包糖衣层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操作要点是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湿润片面即可),在低温(40%)下缓缓吹风干燥,一般约包制10~15层。 (4)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序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片剂美观和便于识别,区别仅在于在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每次加入的有色糖浆中色素的浓度应由浅到深,以免产生花斑,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产的米心蜡,常称为川蜡;用前需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悬浮杂质,并掺入2%的硅油混匀,冷却后刨成80目的细粉使用,每万片约用3~5kg。 包糖衣技术 1、包衣 单糖浆:向夹层锅中加入规定量纯化水,再加入蔗糖,加热至沸腾,搅拌使糖完全溶解后,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制成略粘稠溶液,称重,备用。 胶糖浆:将规定量桃胶加入量杯中,加入纯化水,在温水浴中加热至桃胶完全溶解,再加入单糖浆,混合均匀,称重,备用。 混合浆:向夹层保温罐中加入规定量单糖浆,再加入滑石粉,加

热至75-85℃,搅拌均匀,保温备用。 隔离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分,通入60-70℃热风,将片子预热到35-40℃,将配好的胶糖浆一次加入,干燥35-50分钟。记录胶糖浆用量。 粉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7-9转/分,进风温度60-70℃,启动蠕动泵,向包好隔离层的片子分次喷入混合浆,匀浆。重复上述操作。包衣层数为20-25层。记录混合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无棱角。 糖衣层: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向包好粉衣层的片子分次加入单糖浆,匀浆。重复上述操作。包衣层数为10-15层。记录单糖浆用量。 外观质量:片面光滑细腻. 打光:设定包衣锅转数为7-9转。向包好的片子加入0.14kg虫白蜡,在包衣锅的转动中滚光,至片面光亮、色泽均一,无花斑。 晾片:晾片时间:8小时以上 选片:将包衣片装入洁净的容器中,挑出缺角、裂片、花斑、片面不整等次品。 补充一点; 1.配制好的糖浆最好经纱布(2-3层)过滤,除去杂质,使包衣更漂亮。 2.片芯硬度要大,为深弧型冲头压出的片子。 3.单糖浆每次加入量一般每公斤片子20ml左右。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 含布洛芬(C13H18O2)为标示量的98.0%-105.0% 【性状】白色或粉红色圆形双面微凸包衣片 【鉴别】 (1)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丙酮20ml提取,滤过,滤液蒸发使自然干燥(不加热用普通空气挥干),残渣红外吸收图谱(附录)与布洛芬参考图谱一致(RS186)。 (2)取1项下的残渣适量,用石油醚(40-60℃)重结晶后测定其熔点约为75℃。【检查】 溶出度:取本品1片,照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每分钟50转,经45分钟时取溶液10ml,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400mg量取2ml;600mg、800mg量取1ml)置100ml 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布洛芬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 置另一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21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 色谱柱:填料为常规色谱分析柱ODS2不锈钢色谱柱(15cm×4.6mm),用十八烷基硅胶(Spherisorb ODS2)为填充剂封端(5微米)。 流速:2ml/分钟;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20μl。 流动相:磷酸:乙腈:水(0.5:340:600)混匀后,用水稀释至1000ml,过滤脱气即得。 溶液制备: 溶液(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2g),加30ml甲醇,振摇30分钟,再加入30ml甲醇,用水定容至100ml,混匀,用超细玻璃纤维过滤纸过滤(GF/C是合适的)。 溶液(2):取溶液(1)1ml用流动相定容至100ml,即得。 溶液(3):取布洛芬对照品50mg置25ml量瓶中,加0.006%的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溶液〔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溶液制备:吸取1体积2-(4-丁基苯基)丙酸对照品,用甲醇定容至10体积〕甲醇溶液2.5ml,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检测: 在开始试验前,用流动相平衡柱子45分钟,调节灵敏度使溶液(2)峰高为满量程的70-90%,记录色谱图至主峰(布洛芬峰)保留时间的1.5倍。 按上述试验条件进样,布洛芬(主峰)保留时间约为20分钟,在溶液(3)色谱图中,测量2-(4-丁苯基)丙酸的峰高为(a),布洛芬峰低点的峰高为(b), 若a大于1.5b,则符合分析要求,如果不符合,可用乙腈调流动相使之符合要求。结果判定: 溶液(1)色谱图中,若有2-(4-丁苯基)丙酸峰,其峰面积不得大于溶液(3)中2-(4-丁苯基)丙酸峰的峰面积(0.3%);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3倍(0.3%);其他杂质峰峰面积的总和不得大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7倍(0.7%);杂质峰面积小于溶液(2)中主峰面积的0.1倍(0.1%)

包糖衣工艺

糖衣片(包衣)生产工艺 1.流程:片芯→包隔离层→包粉衣层→包分衣层→包有色衣层→打光 (1)隔离层 首先在片芯上包不透水的隔离层,以防止在后面的包衣过程中水分浸人片芯。用于隔离层的材料有: 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 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 10%的邻苯二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 10%一15%的明胶浆 其中最常用的是玉米朊的隔离层。CAP为肠溶性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注意包

衣厚度,防止在胃中不溶解。 因为包隔离层使用有机溶剂,所以应注意防爆防火,采用低温千燥(40~50℃),每层干燥时间约30min,一般包3~5层。 操作要点 片芯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加适量胶浆,能使片芯表面润湿为度,用戴橡皮手套的手帮助搅拌,使胶浆能均匀黏附于片剂表面。可加适量滑石粉到恰不黏连为止,继续搅拌,使其均匀黏附于片芯上,开始加热或吹热风30~50℃,每层干燥时间约30min,一般包3~5层。注意防爆防火,因包隔离层使用的是有机溶剂。 (2)粉衣层 为消除片剂的棱角,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二层较厚的粉衣层 主要材料是糖浆、滑石粉。 常用糖浆浓度为65%(g/g)或85%(g/ml),滑石粉为过100目筛的粉。 操作时洒一次浆、撒一次粉,然后热风干燥20~3Omin(40~55℃),重复以上操作15~18次,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为了增加糖浆的粘度,也可在糖浆中加入10%的明胶或阿拉伯胶。 (3)糖衣层 使片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通常包10~15层。 操作要点 加入稍稀的糖浆后,搅拌使片面湿润即可,然后逐次减少用量,40℃以下低温缓缓吹风干燥,使其表面形成细腻的蔗糖晶体衣层,一般重复包10~15层。 (4)有色糖衣层 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糖浆中添加了食月色素,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与美观。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包有色糖衣层的材料着色糖浆(在糖浆中添加食用色素,色泽由浅到深,用量逐次减少,避免产生花斑。开始温度控制在37℃,逐渐降至室温,上色至最后一层时不宜太湿或太干,否则不易打光。 (5)打光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 一般用四川产的川蜡,用前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杂质,并掺人2%的硅油混匀,冷却,粉碎,取过80目筛的细粉待用。 操作要点每万片用量约5~10g,打光操作一般在最后一次有色糖浆加完后接近干燥时,停止包衣锅转动并盖上锅盖,转动数次使锅内温度降至室温,撒入适量蜡粉(总量的

糖衣片包衣过程中注意事项

. ;. 糖衣片生产过程中长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在包衣完后的成品中有花片、龟裂,等现象。根据现出现的问题在不更 改原有工艺的情况下应在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特别注意以下2个点问题。 一、包衣生产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 1.片芯一定要干燥均匀且严格控制:其水分中药片芯水分过高容易造成隔离层潮解,降低其隔离作用,片芯吸潮霉变或胀片而爆裂。片芯如果干燥不均匀就会造成局部隔离层潮解从而导致花片。一般要求未包衣的素片水分干燥至不高于5%。 2.隔离层包裹过薄,会出现片芯透油或吸水后膨胀,是造成包衣片剂花片、龟裂的又一原因。过厚影响崩解,保证其在胃中溶解。隔离层控制在3到5层。 3 包衣过程中要薄层多加,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层层干燥,任何一层干燥不透,不仅会产生花片、龟裂,还会造成衣层部分或整体剥落,片面光泽污暗。 4 控制包衣材料的用量,且保证均匀:糖衣片的糖浆和滑石粉每次加入量不宜过多。每次糖浆以均匀湿润片面、滑石粉以能在片面粘附一层为宜。糖浆粉衣层过厚,就会造成糖衣片龟裂。 5 控制好包衣过程的温度:糖衣片包粉衣层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40℃左右,以保证片面的干燥速度。包糖衣层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太高糖浆干燥过快,会造成糖浆在片面润湿不均匀,从而导致粉衣层不平。温度太高还容易造成糖浆在片面析出糖结晶,造成片面小珠点、花斑。 二、抛光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抛光时在撒蜡后抛光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1片子包衣完毕后,不能长时间在包衣锅中转动,长时间转动容易引起药片表面摩擦起细粉。包衣时,锅内有细粉影响抛光和片子的亮度。 2片子干燥不透,片面过湿。干燥完毕的药片在糖衣锅突然停止转动后,应在糖衣锅内可听到如“蚕吃桑叶”的声音,声音约持续1分钟,声音比较清脆,如果药片干燥不透,就无此现象或声音比较沉闷和持续比较短。 3片子温度过高,抛光时片子温度过高,撒入糖衣锅内的蜡会立即融化,或多数黏于锅壁上,起不到抛光的效果,应将糖衣锅内的温度降于室温。 陈涛 2016/7/21

布洛芬含量测定方

布洛芬含量测定方法综述 布洛芬的概况 布洛芬(I b u p r o f e n,简称I B),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降低神经痛觉的敏感性,同时通过下体温调节而起解热作用。该药适用于多种关节炎、非关节性的各种软组织疼痛、急性轻中度疼痛等。其分子式:C13H18O2分子量:206.28 化学名:2-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 结构式: 布洛芬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布洛芬胶囊、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片、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颗粒、布洛芬软胶囊等。 布洛芬现有的测定方法 目前已有检测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法等。 本文就以布洛芬片为例对布洛芬含量测定方法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1.紫外分光光度法 布洛芬片含量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采用的中性乙醇作溶剂,用氢氧化钠保准溶液进行滴定。此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布洛芬片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洁,结果精确。效果也较为理想。 1.1仪器、试剂与药品 日本岛津U V—2100紫外分光光度仪,M E T T L E R A E-240型电子天平;布洛芬原料(经滴定法测定含量为100.6%);布洛芬片(湖北亨迪药业有限公司);试剂为分析纯。 1.2方法与结果 1.2.1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布洛芬原料药25m g,置100m l量瓶中,加0.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0.25m g/m l的溶液。滤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235n m~300n m扫描,在265n m与273n 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 m与271n m波长处有最小吸收,259n m的波长处有肩峰,与《中国药典》2005版描述一致。本方法在265n 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1.2.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布洛芬原料约500m g置100m l量瓶中,加0.4%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4、6、8、10m l分别置100m l量瓶中,加0.4%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分别在265n 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

2015年全国毒品滥用问题发生新变化

2015年全国毒品滥用问题发生新变化 一、毒品滥用 2015年,全国毒品滥用问题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滥用合成毒品人员比例上升,吸毒人群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各个社会职业群体“一降一增”和“三个全覆盖”的特点,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低龄化趋势明显,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自伤自残、暴力伤害、驾车肇祸等案件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吸毒人员总量保持平稳。截至2015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34.5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其中,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98万名,占41.8%;滥用合成毒品人员134万名,占57.1%,滥用其他毒品人员2.5万名,占1.1%;被查获一次且无戒毒史的偶吸人员106.9万名,复吸(成瘾)人员127.6万名,分别占45.6%和54.4%;男性200.7万名,女性33.8万名,分别占85.6%和14.4%。 ——查获吸毒人员数量上升。2015年,全国共查处有吸毒行为人员106.2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53.1万名,同比分别上升20%和14.6%。在新发现的53.1万名吸毒人员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占17.4%,其中滥用海洛因人员占14.6%;滥用合成毒品人员占80.5%,其中滥用冰毒等苯丙胺人员占73.2%; 滥用其他毒品人员占2.1%。

——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在全国现有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占1.8%;18岁到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36岁到59岁的有87万名,占37.1%;60岁以上的有1.1万名,占0.5%。 ——吸毒人群多元化特点明显。在明确登记职业信息的吸毒人员中,无业人员占69.5%,农民占17.3%,工人占4.7%,个体经营者占3.4%,自由职业者占3.2%,职员占1%,学生占0.5%,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公职人员、演艺界明星等占0.4%。 ——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件多发。2015年,全国报告发生因滥用毒品导致暴力攻击、自杀自残、毒驾肇事等极端案件事件336起,查获涉案吸毒人员349名;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7.4万起,占刑事案件总数的14%,其中,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性案件7.2万起,涉毒犯罪案件7.4万起,杀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案件716起;依法注销14.6万名吸毒驾驶人驾驶证,拒绝申领驾驶证1.1万人。

糖衣片包衣过程中注意事项

糖衣片生产过程中长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在包衣完后的成品中有花片、龟裂,等现象。根据现出现的问题在不更改原有工艺的情况下应在在实际生产操作中特别注意以下2个点问题。 一、包衣生产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 1.片芯一定要干燥均匀且严格控制:其水分中药片芯水分过高容易造成隔离层潮解,降低其隔离作用,片芯吸潮霉变或胀片而爆裂。片芯如果干燥不均匀就会造成局部隔离层潮解从而导致花片。一般要求未包衣的素片水分干燥至不高于5%。 2.隔离层包裹过薄,会出现片芯透油或吸水后膨胀,是造成包衣片剂花片、龟裂的又一原因。过厚影响崩解,保证其在胃中溶解。隔离层控制在3到5层。 3 包衣过程中要薄层多加,层层干燥:包衣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层层干燥,任何一层干燥不透,不仅会产生花片、龟裂,还会造成衣层部分或整体剥落,片面光泽污暗。 4 控制包衣材料的用量,且保证均匀:糖衣片的糖浆和滑石粉每次加入量不宜过多。每次糖浆以均匀湿润片面、滑石粉以能在片面粘附一层为宜。糖浆粉衣层过厚,就会造成糖衣片龟裂。 5 控制好包衣过程的温度:糖衣片包粉衣层时,温度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40℃左右,以保证片面的干燥速度。包糖衣层时温度不宜过高,温度太高糖浆干燥过快,会造成糖浆在片面润湿不均匀,从而导致粉衣层不平。温度太高还容易造成糖浆在片面析出糖结晶,造成片面小珠点、花斑。 二、抛光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抛光时在撒蜡后抛光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1片子包衣完毕后,不能长时间在包衣锅中转动,长时间转动容易引起药片表面摩擦起细粉。包衣时,锅内有细粉影响抛光和片子的亮度。 2片子干燥不透,片面过湿。干燥完毕的药片在糖衣锅突然停止转动后,应在糖衣锅内可听到如“蚕吃桑叶”的声音,声音约持续1分钟,声音比较清脆,如果药片干燥不透,就无此现象或声音比较沉闷和持续比较短。 3片子温度过高,抛光时片子温度过高,撒入糖衣锅内的蜡会立即融化,或多数黏于锅壁上,起不到抛光的效果,应将糖衣锅内的温度降于室温。 陈涛 2016/7/21

禁毒知识试题及答案

. 精选范本禁毒知识试题(加粗斜体字为正确答案) 1. (多选题)在国际毒潮的影响下,我国毒品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呈现出哪些特点? A) 毒品来源多元化 B) 毒品种类多样化 C) 毒品贩运隐蔽化D) 毒品滥用扩大化 2. (多选题)制造安非他命类兴奋剂的主要国家有哪些? A) 中国 B) 缅甸C) 菲律宾 D) 老挝 3. (单选题)在禁毒政策上提出合法吸食大麻国家是。 A) 阿富汗B) 荷兰C) 越南 D) 泰国 4. (单选题)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统计,全球吸毒人数有人。 A) 8000万B) 2.84亿C) 3亿D) 2.85亿 5. (多选题)当前威胁人类和平、繁荣、稳定的三大公敌是什么? A) 毒品B) 恐怖活动C) 艾滋病D) 战争 6. (单选题)国际禁毒日是。 A) 6月26日B) 7月26日C) 8月26日D) 9月26日 7. (单选题)地区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罂粟种植地。 A) “金新月”地区B) “金三角”地区C) 银三角D) 南非 8. (单选题)国家禁毒办于年,制作合成毒品警示教育片《与死神共舞》,以真实的案例揭示毒品的严重危害性和欺骗性。 A) 2009年B) 2010年C) 2011年D) 2012年 9. (多选题)合成毒品日益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A) 公众对合成毒品认识存在误区B) 合成毒品滥用行为隐蔽性强C) 合成毒品获取容易D) 合成毒品不易上瘾 10.(多选题)根据近三年数据情况分析,吸毒人群主要有哪三大变化? A) 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所占比例逐年下降B) 新发现人群中滥用合成毒品比例逐年升高C) 青少年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吸毒人员年龄越低滥用合成毒品比例越高D) 吸毒人员年龄越低滥用合成毒品比例越低 11. (多选题)发现合成毒品成瘾后,要尽快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停止继续使用毒品,避免毒品危害进一步加深B) 尽快到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进行治疗C) 断绝经济来源以及控制其所有行为D) 批评教育体罚 12. (多选)据统计,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人员有“三多”的现象,主要指哪些? A) 社会闲散人员居多B) 年龄段主要以35岁以下青少年居多 C) 文化程度主要以大学专科以下的居多D) 女性居多 13. (多选题)当前我国的禁毒形势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 人口众多B) 区位特殊C) 受国际毒潮泛滥 D) 国内毒品问题持续蔓延扩散的大环境影响 14. (单选题)据统计,全省每年因毒品滥用消耗超过元,每年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经费近6亿元。A) 30亿B) 40亿C) 50亿D) 60亿 15. (多选题)合成毒品和传统毒品有什么区别? A 毒品来源不同 B 毒品表现方式不同 C 躯体症状不同D)社会危害方式不同 16. (单选题)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了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研讨21世纪毒品滥用趋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成为21世纪流行最广泛的毒品。A) 苯丙胺类毒品(合成毒品)B) 海洛因C) 鸦片D) 大麻 17. 单选题)从统计数据来看吸毒人员特别是吸食合成毒品的吸毒人员以为主。 A) 成年人B) 青少年C) 老年人D) 中年人 18. (单选题)截止至2013年7月,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 A) 15.7万B) 16.7万C) 17.7万D) 18.7万 19. (多选题)当前我国的禁毒形势严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周边毒品渗透和省内制毒犯罪加剧B) 吸食种类多样化C) 吸食群体多元化 D) 毒品滥用群体仍在快速增长E) 毒品危害不断加剧 20.(单选题)教育部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的为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A) 校长B) 教师C) 班主任D) 教导主任 21. (多选题)各级妇联组织今后的要求是。 A) 在进一步在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上下功夫B) 进一步在加大禁毒帮教力度上下功夫C) 进一步在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上下功夫 D) 进一步在筑牢禁毒家庭防线上下功夫 22. (多选题)女性吸毒主体特征有哪些? A) 年纪轻的多,第一次吸食毒品多为了17-25岁B) 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水平C) 无业人员多,70%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 D) 家庭环境差的多,未婚和离婚者占到近70% 23. (多选题)毒品对女性的危害有哪些? A) 女性吸毒人数日益增加B) 女性吸毒导致的不良后果更为严重 C) 女性吸毒引发家庭危机D) 女性是毒品最直接的受害者 24. (多选题)开展对涉毒人员的帮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妇联组织是如何开展帮教工作的? A) 利用妇女禁毒自治组织开展帮教B) 通过涉毒家庭成员开展帮教 C) 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帮教D) 发动社区开展帮教 25. (多选题)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全国妇联组织在宣传方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哪些? A) 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动员B) 面向重点人群开展警示、预防教育 C) 面向家庭开展宣传教育D) 面向学校开展宣传教育 26. (多选题)女性吸毒者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精神空虚等? A) 叛逆性B) 嬉戏性C) 冲动性D) 报复性 27. (单选题)自年以来,全国妇联与国家禁毒委联合在全国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A) 1998B) 1999 C) 2000 D) 2001 28. (多选题)女性吸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A) 缺乏对吸毒违法性的认识 B) 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C) 因好奇心理误入歧途D) 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 29. (单选题)有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死于毒品的人数在万左右,可见毒品的蔓延和泛滥直接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A) 10 B) 15 C) 20 D) 30 30.(多选题)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初步形成了的帮教工作机制。 A) 以禁毒志愿者为骨干B) 以社会青年为骨干C) 以监狱、戒毒所、妇教所、劳教

高效包衣机用于包制糖衣的设备改进及工艺研究_许志远

高效包衣机用于包制糖衣的 设备改进及工艺研究 许志远王立文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 摘要:探讨了使用高效包衣机包制糖衣时,在糖浆输送、滴洒、片面抛光、环境控制、过程控制等几个方面的改进情况,以及包衣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效包衣机;糖包衣;除湿 0引言 随着片剂薄膜包衣技术的发展,糖包衣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但有些品种考虑到患者的服用习惯问题,仍然使用这种包衣工艺。在一段时间内,糖包衣还有一定的应用范围,无法被薄膜包衣完全取代。 国内很多药厂仍在使用荸荠锅包制糖衣的工艺,而使用滚筒式高效包衣机包制糖衣比使用荸荠锅包制糖衣的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更高,同时更加节能,适合大规模生产,并且能够满足GMP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与荸荠锅包衣相比较,滚筒式高效包衣机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滚筒式高效包衣机对于薄膜包衣来说是一种非常适宜的设备,虽然使用滚筒式高效包衣机包制糖衣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已有多年的使用经验,但对于其能否包制好糖衣,有些药厂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仍心存疑虑。人们的疑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包衣效率、药片表面的平整性和光洁度等。 滚筒式高效包衣机包制糖衣的工艺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料、预热、包制混浆、包制单糖浆、包制色浆、上光、出料。其中,包制混浆、单糖浆、色浆这3个阶段都是滴浆、匀浆、干燥的循环。包制混浆阶段耗时最长,也是糖包衣的关键,上色及上光则直接影响片面的美观程度。经过实践摸索,我们对高效包衣机进行了改进,并对包衣工艺进行了探索。1糖浆的输送 滴浆阶段一般占整个糖包衣时间的1/5~1/4,提高糖浆的输送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包衣效率。 高效包衣机包制糖衣片时要求使用混浆,即糖浆与滑石粉的混合物,这也是与荸荠锅包糖衣的主要区别之一。包衣时,如果分别加入糖浆和滑石粉,由于2种物料的性状差异较大,需要配备2套输送系统,无疑加大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因此这种方法没有得到实际应用。有些药厂使用人工加入滑石粉的方法,这样会造成部分滑石粉通过滚筒上的小孔跑出包衣区域,造成浪费,并且给排风除尘系统造成过大的负担。混浆的使用则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 加入混浆时,为了提高效率,要求有较大的流量。混浆一般按糖浆与滑石粉的重量比为2:1配置,黏度比糖浆大很多。为了减少糖浆的用量,可以适当提高滑石粉的比例,但黏度也随之提高,流动性变差。较高的黏度和较差的流动性会降低混浆输送的速度,反而降低了包衣的效率。如果希望维持较高的流量,就要对输送泵、管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强的泵口压力和耐压性更好的管路。 蠕动泵作为传统的糖浆输送泵,适用于较低黏度的糖浆输送,且必须使用管壁厚度大、回弹性好的软管,这样的软管具有较好的耐压性和回弹自吸性能,可以保证在较高流量情况下输送较高黏度的液体。蠕动

布洛芬片含量

实验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片含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基本方法(标准曲线、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 二、基本原理 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如芳香族化合物,在紫外区(200-400nm)有特征的吸收,为有机化合物的鉴定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布洛芬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在264nm和272nm处有最大吸收,因272 nm处吸收度值小,而264nm处吸收度值在0.3-0.7之间,故选264 nm作为测定波长。 布洛芬为消炎镇痛药,主要用于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牙痛等。其原料与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中国药典收载的是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的中和滴定法,操作较为繁琐。本实验以氢氧化钠溶液为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三、仪器与试剂 1. TU-18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带盖石英吸收池。 2.布洛芬对照品 3.布洛芬片剂 4.氢氧化钠分析纯 四、实验方法 1.选择测定波长 精密称取布洛芬对照品适量,加0.4%氢氧化钠溶液适量,制成每lml中含布洛芬0.25m g的溶液,在230一300nm范围内绘制吸收光谱。在264nm和272nm处有最大吸收。 取布洛芬片除去薄膜衣,研细,精密称取适量,加0.4%氢氧化钠溶液适量制成每lm l含布洛芬0.25mg的溶液,在230一300nln范围内绘制吸收光谱。 2.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精密称取布洛芬对照品适量,加0.4%氢氧化钠溶液,制成0.10,0.20,0.25,0.40,0.50mg·ml-1的溶液,在264nm处测定吸收度A。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计算k。 3.测定样品含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布洛芬25mg),置100 ml量瓶中,加0 .4%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测定:分别量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以0.4%氢氧化钠溶液作空白,在264n m处与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测量吸光度,计算试样中布洛芬的含量(g/mL)。 布洛芬标示量的百分含量=C×D×W÷W×标示量×100% 式中:C为布洛芬浓度(g/ml),W为取样量,W为平均片重,D为稀释倍数。 五、思考题 1.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确定被测物的测定波长? 分析测试中心王丽娜 2014-9-26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毒品的种类以及危害 一.分类毒品种类繁多,但一般来说,毒品都有四个共同的 特征:不可抗力,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不断加大剂量的趋势; 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脱瘾症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危害后果。各类毒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将毒品分为六大类: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是最危险的毒品; 可卡因、可卡叶;大麻;安非它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当成毒品使用的物质分成8大类:吗啡类、巴比妥类、酒精类、可卡因类、印度大麻类、苯丙胺类、柯特(KHAT)类和致幻剂类。其他还有烟碱、挥发性溶液等。目前毒品种类已达到200多种。从近年来广州所查获的吸毒人员所吸毒品来看,主要有海洛因,其次是苯丙胺类即"冰"毒等种类。 二.危害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 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一、静脉注射毒品(1)静

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 发表时间:2010-06-02T09:36:53.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凤兰1 胡新海2 [导读] 布洛芬片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李凤兰1 胡新海2(鹤岗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鹤岗 154101)【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4-0031-02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布洛芬片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柱(150mm×4.6mm,5um),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布洛芬在 200~1500u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n=7),平均回收率为99.90%(n=9),RSD为0.6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关键词】 HPLC 布洛芬片含量测定布洛芬片为解热镇痛类非处方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提取、抽滤后酸碱滴定的方法,引入系统误差较大。为此,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是对现行《中国药典》布洛芬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1 仪器与试药 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C18柱(150mm×4.6mm,5um);布洛芬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79-200804);乙腈为色谱纯,氯乙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布洛芬片(抽验品)。 2 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8柱(150mm×4.6mm,5um);流动相:以乙腈-1%氯乙酸溶液(用氨试液调pH为3.0)(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20ul。理论板数按布洛芬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器内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布洛芬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1ml中约含1mg的溶液,即得。 2.3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20片,去糖衣,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布洛芬0.1g),置100ml量瓶中,加70%甲醇40ml超声10min使溶解,加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即得。 2.4空白干扰实验 按处方比例和工艺,制成不含布洛芬的阴性供试品。进行测定,在与样品相同保留时间处为出现色谱峰,对测定无干扰。 2.5 线性关系 精密量取对照品约10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70%甲醇15ml超声10min使溶解,加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6.0ml,7.0ml分别至10ml量瓶中,各用7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进样20ul,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35866.73C+2400.21,r=0.9996(n=7)结果表明,布洛芬浓度在200~1500 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g/ml)10ul,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进样5次,结果布洛芬峰面积RSD为0.84%(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6份,照“样品测定”项下操作,测得样品中布洛芬含量平均值为99.2%,RSD为 1.08%(n=6),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8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率试验法。取已知含量的样品适量9份,分别加入布洛芬对照品相当于样品中已知含量的80%,100%,120%各3份,照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 2.9 稳定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溶液分别于0,2,4,8,10 h后进样测定,测得布洛芬含量为99.1%,RSD 为0.98%。结果表明,布洛芬溶液在10h内稳定。 2.10 样品测定 2.10.1 HPLC法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各1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以外标法计算3批样品中布洛芬含量。 2.10.2 UV法取本品20法,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20ml,振摇溶解,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加酚酞指示液5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测得布洛芬的含量。 3 讨论 3.1 本文HPLC法与酸碱滴定中和法比较,能够排除有关物质及系统误差的干扰,专属性强。 3.2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实用性强,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S].2005年版.二部.96. [2]国家药品标准[S]新药转正标准第30册.178.

毒品及其危害性

一、毒品种类 ● 从毒品的来源看,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三大类。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冰毒。 ● 从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看,可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等。抑制剂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和放松作用,如鸦片类。兴奋剂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如苯丙胺类。致幻剂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如麦司卡林。 ● 从毒品的自然属性看,可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品,如鸦片类。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如苯丙胺类。 ●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行较早的毒品。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常见传统毒品种类 1,鸦片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2,吗啡(Morphine)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具有镇痛、催眠、止咳、止泻等作用,吸食后会产生欣快感,比鸦片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失常、谵妄和幻想,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鸦片,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 3,海洛因(Herion)化学名称“二乙酰吗啡”,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镇痛作用是吗啡的4—8倍,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注射吸食还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历史上它曾被用做精神药品戒断吗啡,但由于其副作用过大,最终被定为毒品。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包糖衣的工艺

包糖衣的工艺 糖衣片以蔗糖为主要包衣材料。糖衣具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作用;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外观,易于吞服,对片剂崩解度影响较小。 包糖衣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包隔离层 (1)包隔离层的目的将药物与外界隔绝,并可防止糖浆中水分渗入片心、药物吸潮变质或糖衣被酸性药物破坏,同时还增加片剂硬度。 (2)包隔离层材料10%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虫胶乙醇溶液、10%~15%明胶浆、30%~35%阿拉伯胶浆、10%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乙醇

溶液等。 (3)操作要点片心置包衣锅内,开动包衣锅,加适量胶浆,能使片心表面润湿为度,用戴橡皮手套的手帮助搅拌,使胶浆能均匀黏附于片剂表面。可加适量滑石粉到恰不黏连为止,继续搅拌,使其均匀黏附于片心上,开始加热或吹热风30~50℃,每层干燥时间约30min,一般包3~5层。注意防爆防火,因包隔离层使用的是有机溶剂。 2.包粉衣层 (1)包粉衣层的目的清除片剂的棱角,使片面平整。 (2)包粉衣层的材料过100目筛的滑石粉与65%~75%(g/g)单糖浆交替加入。 (3)操作要点撒一次浆,撒一次粉,温度控制在40~55℃,热风干燥 20~30min,重复操作15~18次,直到片剂棱角消失。可在糖浆中加入10%明胶浆或阿拉伯胶浆增加黏度。 3.包糖衣层 (1)包糖衣层的目的增加衣层牢固性和甜味,使片剂光洁圆整,细腻美观。 (2)包糖衣层的材料单糖浆。 (3)操作要点加入稍稀的糖浆后,搅拌使片面湿润即可,然后逐次减少用量,40℃以下低温缓缓吹风干燥,使其表面形成细腻的蔗糖晶体衣层,一般重复包10~15层。 4.包有色糖衣层 (1)包有色糖衣层的目的使片剂美观和便于识别。 (2)包有色糖衣层的材料着色糖浆(在糖浆中添加食用色素,色泽由浅到深,用量逐次减少,避免产生花斑。开始温度控制在37℃,逐渐降至室温,上色至最后一层时不宜太湿或太干,否则不易打光。 5.打光 (1)打光的目的增加片剂的光泽美观和表面疏水防潮性能。 (2)打光材料虫蜡细粉,即米心蜡(川蜡)精制后加入2%硅油混匀冷却后磨成的细粉(80目筛)。 (3)操作要点每万片用量约5~10g,打光操作一般在最后一次有色糖浆加

处方生产工艺(布洛芬片)

处方生产工艺 一、产品名称及剂型: 名称:布洛芬片 规格:0.1g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0215 剂型:片剂 二、产品概述:本品成份主要为布洛芬,含布洛芬应为标示量的95.0% ~105.0%,本品白色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包装规格:0.1g×100片 三、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 四、处方: 名称投料量 布洛芬10k g 淀粉2k g 干掺淀粉1k g 制浆淀粉0.7k g 硬脂酸镁0.01k g 共制10万片 五、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生产操作过程: 1.1粉碎、过筛:取布洛芬、淀粉均为100目筛。 1.2称量:按处方规定分别称取布洛芬、淀粉备用。

1.3 配制干燥:取已称量好的布洛芬、淀粉投入湿法制粒机内混合5分钟,加10%的淀粉浆制软材,14目尼龙筛制粒,50~60℃干燥,14目尼龙筛整粒。 1.4总混:干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和干掺淀粉(80℃干燥8小时)置三维混合机内混合5分钟后,放置于套有塑料袋的不绣钢桶内交中转站。 1.5中间体检验:化验室取样化验合格后,计算片重交压片。 1.6压片、包衣:合格颗粒用Φ8mm深冲压片,每天15分钟检查一次片重差异。包白色糖衣。 1.7包装:用聚乙烯塑料瓶按包装规格0.1mg×100片进行包装。 1.8质量检验:按质量标准进行全检,检验合格后入库。 2、工艺条件: 2.1布洛芬、淀粉、硬脂酸镁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 2.2计量器具经校验,并在使用有效期内,称量准确值达到处方投料量规定。 2.3原铺料必须过100目筛。 2.4淀粉桨使用时温度低于30℃。 2.5片子的重量差异及溶出度应符合规定。 2.6内外包装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 2.7原铺料的粉碎、过筛、配制、干燥、混合、压片、包衣、分装均在30万级区进行,装箱、捆扎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