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测器说明(新版)

车辆检测器说明(新版)
车辆检测器说明(新版)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文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9001- 0410-110 ■安装检测器 ■接线图 车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 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 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约10—20mm)以方便维护。并且应当注意其 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oC。检测器能否良好 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 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 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使用及工作指示 接通电源后,检测器将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约3秒。校准进行时,面板上的LED会闪烁(亮0.5秒,灭0.5秒)几次。在校准期间,不应有车停在线圈上。当校准成功后,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熄灭,当线圈上有车通过时,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亮起,且存在输出继电器1(7、8脚)吸合导通;若在校准过程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电感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对应的LED指示灯会不 停地闪烁。其闪烁 情况如下: 线圈未连接: 线圈电感太小: 线圈电感太大: ■工作频率调节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开关5(LB)用于设置线圈2的频率;DIP开关6(LA)用于设置线圈1的频率。开关在“ON”位置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双路车检在出厂时已将线圈1设为高频,线圈2设为低频。所以用户一般不需对线圈频率作调整。 ■灵敏度调节 灵敏度调节使用顶端面板上的滑动开关,有三档:H为高灵敏度,M为中灵敏度,L为低灵敏度。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较低档位,在实际测试后如果车辆检测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直至车检器稳定、正常工作。 ■继电器输出方式 当有车辆进入线圈时,继电器的输出方式由主控板上的拔码开关设定(见左图)。 双路车检有两个线圈,对应有两个输出继电器。线圈1(7、8引脚)对应继电器1(5、6、10引脚)的输出为固定的存在输出信号,线圈2(7、9引脚)对应继电 器2(3、4、 11引脚)的 输出信号 由DIP拔 码开关的 DIP1、 DIP2、 DIP3 (SW0、SW1、SW2)决定。 表 一双路 A-D型 表二、H/ I/ K 车辆存在 检测模 式输出 信号与设置 车辆方向(计数)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检测器复位 当检测器上电时,或改变顶端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检测器会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后,检测器会被初始化为无车状态。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 220V±10% 110V±10% 24V±5% 12V±5% DC 24V±5% 12V±5%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8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电阻小于10欧姆。

TLD100-110车辆检测器技术手册V200印刷版

TLD-100/110系列车辆检测器 技术手册 版本 2.00

TLD-100/110型智能车辆检测器,主要用于车辆存在检测。适用于停车场、公路车辆收费站以及交通信号灯控制等系统。TLD-100和TLD-110系列均为单通道型,它只能联接一个电感线圈,但有两个输出继电器可提供两组输出信号;TLD-100和TLD-110系列分别提供不同的输出信号供用户选择。 工作电源:AC220V、AC110V、AC/DC24V、 AC/DC12V 可选择,2.5W功率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0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 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 电阻小于10欧姆。 储存温度:-40oC到+85oC

工作温度:-40oC到+65oC 相对湿度:最大95% 外形尺寸:85×74×36mm 3.1 检测器的安装 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10—20mm)以方便维护。 检测器能否良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3.2 车辆检测器接线示意图

图一、TLD-100/110接线端子接线示意图 3.3 工作频率设定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开胶壳。DIP开关6(LA)用于设置频率;开关在“ON”位置时表示低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TLD-100和TLD-110在出厂时已设为高频。当两个检测器的安装距离较近时,用户可以将两个检测器设置成不同的频率。

车辆检测技术的介绍

车辆检测技术的介绍 摘要: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智能化监测、控制、分析、决策、调度和疏导的依据。本文分析了智能交通中常用的车辆检测方式、环境适应性和优缺点及线圈检测和视频检测的应用。 1.引言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车辆检测方式采集有效的道路交通信息,获得交通流量、车速、道路占有率、车间距、车辆类型等基础数据,有目的地实现监测、控制、分析、决策、调度和疏导。目前,车辆检测器的种类很多,如有线圈检测、视频检测、微波检测、激光检测、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磁力检测、红外线检测等。本文列举了几种国内智能交通中常用的车辆检测方式、环境适应性以及优缺点。 2.车辆检测方式特点比较 2.1线圈检测方式 通过一个电感器件即环形线圈与车辆检测器构成一个调谐电子系统,当车辆通过或停在线圈上会改变线圈的电感量,激发电路产生一个输出,从而检测到通过或停在线圈上的车辆。线圈检测技术成熟、易于掌握、计数非常精确、性能稳定。缺点是交通流数据单一、安装过程对可靠性和寿命影响很大、修理或安装需中断交通、影响路面寿命、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另外高纬度开冻期和低纬度夏季路面以及路面质量不好的地方对线圈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的。 2.2视频检测方式 视频检测方式是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路面运动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分析的视频处理技术。它能实时分析输入的交通图像,通过判断图像中划定的一个或者多个检测区域内的运动目标物体,获得所需的交通数据。该系统的优点是无需破坏路面,安装和维护比较方便,可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车道。它的缺点是精度不高,容易受环境、天气、照度、干扰物等影响,对高速移动车辆的检测和捕获有一定困难。因为,拍摄高速移动车辆需要有足够快的快门(至少是1/3000S )、

地磁车辆检测器安装(参考指南)说明书V1.0

地球磁场型车辆检测器/车位探测器安装说明书 参考指南(V1.0) 概述 地磁车辆检测器安装方式有两种: 一、埋入路面下安装。埋入路面下安装优点:车辆距离检测器安装固定后,其离车辆地 盘距离可控制在某个范围内(一般0.5米以内),需要埋设设备和牵引电缆线,要对路面挖掘安装空和引线槽。但工程量相对埋设线圈是很少的。另外灵敏度调节和其他参数设置可离线设置,相对占用车道时间也是很短的。所以该方式并不会在施工方面带来特别大的困扰。 二、道路侧(路)边安装。 也可选择路边安装。特别适合某些不能破坏路面或路面比较松软(安装后无法保证检测器位置长期不发生位移的)场合。这种场合下,能够在道路侧边安装仍能实现车辆检测,且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因素,地磁检测器某种意义上将是唯一的有性价比的产品选择了。另外车道较窄,宽度不超过3~4米,可选择侧边安装方式,道路两侧各安装一个检测器,就可非常方便的检测每一侧车辆;如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一般很窄,就可直接将检测器安装在护栏上,非常方便,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出入口,也可选择侧边安装(在收费亭上)。 安装方式一:埋入路面下安装

图一检测器埋设安装示意图 图一为车辆检测器在路面下安装示意图, 安装步骤如下: 1、在路面上挖掘或钻一个安装孔,宽度以能放入检测器为适宜,深度为0.2~0.6米。 2、在路面挖掘引线槽。 3、将套好(地磁检测器的)电缆线的PVC管放入槽中。 4、调节电缆线,将地磁检测器放入孔中,调整好距离地面高度H=0.2~0.4米。电缆线 要出于松弛状态。 5、往地磁检测器与安装孔间隙处填充固化且防水材料。 6、将电缆线连接到客户控制系统。 材料与安装要点: 1、PVC管选择不要太粗,比电缆线直径稍大,能套入电缆线为妥。 2、电缆线在PVC管中应处于适当松弛状态(不可处于紧绷状态),避免PVC管变形, 拉断电缆电气线。PVC与电缆出入口出要填充防水材料。 3、同样的,装PVC管的引线槽宽度以能埋下PVC槽为合适。 4、引线槽深度不能太浅,太浅,容易被车轮压塌该槽,并影响到其中的电缆性能,甚至 会压断。 5、安装孔与检测器间隙的填充材料可选用水泥或环氧树脂,沥青等,视情况而定。 参数调试: 1、参数预设置: 预固定好检测器(只要确实保证检测器不会移动,)。然后,根据参数设置步骤设置背景参数,灵敏度,反应设置,恢复设置等,可按参考下表。 表1 反应设置数恢复设置数灵敏度 小于5 小于5 30~200 高速100公里/小时 较高速60~100公里/小时 5~30 5~30 30~200 中速40~80公里/小时 20~30 20~30 30~200 大于30 大于30 30~200 低速10~40公里/小时 设置后,按规定速度范围,通过一辆汽车,应能被检测到,否则要检查检测器与安装孔是否有问题。 2、固化安装,如果预调通过,说明安装高度基本合适,检测器没有故障,可填入防水、 固化材料,进行防水和加固。 安装方式二:道路侧边安装 道路侧边安装是本检测器不同与线圈型检测器的鲜明特点,它由于这种特点,它可为客户提供更高的性价比,最小的施工量。

车辆检测器

交通流检测技术及应用 摘要:车辆检测器是用来实时采集通过检测点的车辆有关交通信息的设备,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和设备监视等方式,向监控系统中的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单元提供各种交通参数,是监控中心分析、判断、发出信息和提出控制方案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车辆检测器交通信息 Abstract: ITS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basic one of the information source, only for real-time traffic information having accurate master can effectively implement and play such as traffic guidance and so on ITS functions, so the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ITS technology ,so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echnology. Traff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needs to rely on all kinds of detect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mainstream detector technologies, and gives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on the performance. Key words: traffic information; vehicle detector 分类 ①按安装方式分为永久式安装(固定式安装)、临时性安装(便 携式安装); ②按采集时间长短分为连续式采集设备(一般采用永久式安 装设备)、间隙式采集设备(多采用临时性安装设备); ③按检测技术方法分为感应线圈检测、视频检测、微波检测、 气压管检测、超声波检测、磁映像检测、红外检测、激光检

车辆检测控制器参数设置说明

车辆检测控制器参数设置说明 每块检测板上有5个指示灯,从上而下,第1个为电源指示灯,其它4个为CH1至CH4的状态指示灯,分别对应4个检测通道,当有车辆经过时相应的状态指示灯会亮起;在复位或上电时,状态指示灯会快速闪烁多次,正常情况下会熄灭,但是如果慢闪,则代表线圈为断路或车检器有故障;如果快闪,则表示线圈短路。 面板上共有3个6位拔码开关,从上而下,依次为SW1、SW2和SW3。 1.灵敏度设置 根据需要设定车检器的灵敏度,使其对期望监控的车辆有正常信号输出。SW1和SW2是灵敏度选择开关,用于选择通道和设置每个通道的灵敏度。其中可以选择任意通道工作或不工作。每个通道的灵敏度可以单独设置,共分七级。其中7级灵敏度最高。设置方法见下表。SW1用于设置1通道和2通道。SW2用于设置3通道和4通道。(1=ON,0=OFF) 2.存在时间 状态选择开关SW3的第1和第2位用来设置存在时间。进入型和离开型输出信号脉冲宽度为15ms。存在型输出脉冲宽度取决于车停留在地磁线圈上方的时间和“存在时间”的设置。“存在时间”分为:

10秒、5分钟,35分钟,无穷大。设置方法如下表所示: (1=ON,0=OFF) 3.工作方式 状态选择开关SW3的第3和第4位用来设置工作方式。车辆检测部分有四种工作方式:进入型、存在型、离开型、校准。 ?进入型:当车进入地磁线圈时,检测部分输出车辆检测信号。 ?存在型:当车进入地磁线圈时,“存在时间”开始有效,该信号结束时间与车离开地磁线圈的时间和“存在时间”设置有关。当车辆停在线圈上的时间小于设置的“存在时间”时,车离开线圈时,车辆检测信号结束。当车辆停在线圈上的时间大于设置的“存在时间”时,车辆检测信号在设置的存在时间到时结束。 ?离开型:当车离开地磁线圈时,检测部分输出车辆检测信号。 ?校准:此开关只为仪器调试及维修专用。 工作方式由面板上的开关SW3设置,如下表所示:

TLD-600_中性车辆检测器说明书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 9001- 0600-103 ■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 AC 220 V ±10% 频率范围:20KHz ~ 170KHz 灵 敏 度: 十级可调(0~9级)反应时间:10ms 工作温度: -40oC 到+80oC 相对湿度:< 90%环境补偿: 自动飘移补偿 输出方式: 继电器 线圈电感: 推荐100uH ~ 300 uH (包含连接线) 外形尺寸:长100mm 宽70mm 高118mm ■ 线圈埋设 线圈一般切成平行四边形的凹槽采用耐高温铁氟龙线埋设多圈,测试正常后用液体沥青灌封。当地面下有较多钢筋时增加1~2圈进行补偿,线圈电感量保持在150~300uH 之间。线圈引出线必须紧密双绞以防止震动产生干扰。 请务必注意:线圈宽度的一半约为车辆检测高度。 线圈施工要点: ? 导线截面:大于0.75mm 2 ? 相邻线圈:圈数不能相同? 地面切槽:宽约5mm 、深30mm 以上 ? 灌封材料:液体沥青 ? 切槽清洗:切槽务必清洗晾干后再绕线圈 ? 绕线方法:顺时针、逆时针均可 ? 相邻间距:边到边的距离大于1个线圈宽度 ? 导线材质:耐高温铁氟龙多股镀锡铜线? 线圈引线:无接头、每米必须至少双绞20次 ■ 安装检测器 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防水、防潮、远离热源、远离强磁场的位置,与机箱壁至少保持10mm 以上的距离(切勿紧贴机箱安装)。检测器应在机箱中垂直安装,以防止接触不良。 ■ 接线方法 通常情况下,1、2脚接电源,11、12脚接线圈A ,13、14脚接线圈B ,5、6脚接继电器A1,8、9脚接继电器B1,18、19脚接继电器B2,15、16脚接继电器A2。 务必注意:线圈引出线必须紧密双绞,否则不稳定。 ■ 工作模式 当面板上DIP1拨到OFF 位置,两个线圈可独立工作(即只接一个线圈也可以工作)。 在单线圈独立工作模式(DIP1为OFF )时:线圈A 输出为继电器A2(15、16脚);线圈B 输出为继电器B2(18、19脚)。A2 和B2的输出类型有三种:车辆进入线圈、线圈上有车、车辆离开线圈,最终由面板上 的DIP2、DIP3决定。见右图在车辆行驶方向判别模式(DIP1为 ON )时:车辆由线圈A 进入线圈B 的方向信号由继电器B2输出,接18、19引脚;车辆由线圈B 进入线圈A 的方向信号由继电器A2输出,接15、16引脚。A2和B2的输出类型由面板上的DIP2和DIP3设置选择(见“选择继电器2输出”)。 无论线圈工作在何种模式,继电器A1始终只输出线圈A 的有车存在信号(不能改变),接5、6引脚;继电器B1始终只输出线圈B 的有车存在信号(不能改变),接8、9引脚。 ■ 检测器复位 当接通电源或改变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会自动复位为无车状态。 ■ 工作状态指示 接通电源或按复位按钮后,自动校准过程约2秒,面板上的状态指示灯会长亮2秒。在校准期间,如有车停在线圈上会当作无车处理。自动校准后,当线圈上有车时,对应状态指示灯点亮;当线圈上无车时,对应状态指示灯熄灭。如果检测器在工作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短路,状态指示灯会持续闪烁。 ■ 调试灵敏度 灵敏度调节使用面板上的旋转编码开关,共有十档,“0”为最低,“9”为最高。左侧的编码开关A 对应线圈A ;右侧的编码开关B 对应线圈B 。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5”档,在实际测试后如检测器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检测器达到稳定状态。 注意: “8”档或以上档位应谨慎使用!若地感线圈匝数较少时,灵敏度调至“8”或以上档位,反应太快,会导致线圈上没有车时也会误检测为有车,出现“假死”现象。 ■ 调整工作频率 当发现车辆检测器与相邻车辆检测器、中远距离读卡器、遥控设备等有干扰时,可以尝试调整工作频率,减轻或消除干扰。 调整方法:首先拆下面板四个角上的螺丝,用手指捏紧接线端子往外拉出电路板,按上图设置拨码开关SW1或 SW2的DIP1、DIP2位置,选择相应频率。SW1用于调整线圈A 的频率,SW2用于调整线圈B 的频率。一般频率越低,稳定性越好。 线圈长度建议2~3米,具体视车道而定,但线圈离两侧路肩距离大于1/2线圈宽。小 汽 车:宽1米,绕5~7圈小型货车:宽1.2米,绕5~7圈中型货车:宽1.5米,绕4~6圈 大型货车或拖挂车:宽一般1.8米,长一般3.5米,绕4-5圈 车辆由线圈A 进入线圈B 车辆离开线圈A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B 车辆离开线圈A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车辆进入线圈B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B 车辆进入线圈B 后,继电器B2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车辆由线圈B 进入线圈A 车辆离开线圈B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A 车辆离开线圈B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车辆进入线圈A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直至车辆离开线圈A 车辆进入线圈A 后,继电器A2 闭合导通0.5秒然后断开

最新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的对比

几种主要车辆检测器 的对比

几种主要检测技术的对比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中,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因其技术成熟、易于掌握、初期建设成本较低而成为当前国内用量最大一种检测设备。但是,环形线圈检测器同时具有获得的信息量少,难于安装和较低的灵活性等缺点。为克服以上不足,微波车辆检测器和视频车辆检测器技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交通信息检测。 下面对几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做具体分析 随着道路交通检测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的视频车辆检测器应运而生。视频车辆检测器具有采集信息量大、区域广泛、设定灵活、调整维护简便等特点,与传统的交通信息系统采集技术相比,视频检测器可提供现场的视频图像。 1.地感线圈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其工作原理为在道路上埋设感应线圈,感应线圈与车辆检测器连接。当车辆经过线圈时,由于线圈电感量的变化,车辆的通过状态变化将被检测到,同时将状态信号传输给车辆检测器,由其进行采集和计算。 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相对于其他检测器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高检测精度、全天候工作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车辆检测器。 缺点:1、按照环形线圈施工要求,检测线圈在初次安装时要切割路面,植入环形检测线圈。封路施工不可避免会造成交通阻塞,对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产生影响。2、埋植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实际使用中尤其对沥青路面的损坏更为严重,导致检测线圈的损毁率居高不下,使用和维护成本上升,影响系统的可用性。3、检测线圈容易受到路面下沉、裂缝、冰冻等环境影响,产生误报。4、受自身测量原理限制,当车流拥堵、车辆间距较小时,其测量精度大幅度下降,不适于城市交叉路口交通流检测。5、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一经设置即固定不变,在道路通行状况改变时调整困难。 2.微波车辆检测器 微波车辆检测器是以微波对车辆发射电磁波产生感应原理为基础。以RTMS微波为例,其工作方式为:悬挂于路侧,在扇形区域内发射连续的低功率调制微波,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文

双路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 文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线圈型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9001- 0410-110 ■安装检测器 ■接线图 车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 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 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 离(约10—20mm)以方便维护。并且应当注意 其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oC。检测器能否良 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 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 圈形状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使用及工作指示 接通电源后,检测器将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约3 秒。校准进行时,面板上的LED会闪烁(亮秒,灭秒)几 次。在校准期间,不应有车停在线圈上。当校准成功后, 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熄灭,当线圈上有车通过时,面 板上的“检测”指示灯亮起,且存在输出继电器1(7、8 脚)吸合导通;若在校准过程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电感 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对应的LED指示灯会不停地闪烁。 其闪烁情况如下: 线圈未连接: 线圈电感太小: 线圈电感太大: ■工作频率调节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开关5(LB)用于设置线圈2的频率;DIP开关6(LA)用于设置线圈1的频率。开关在“ON”位置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 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双路车检在出厂时已将线圈1设为高频,线圈2设为低频。所以用户一般不需对线圈频率作调整。 ■灵敏度调节 灵敏度调节使用顶端面板上的滑动开关,有三档:H为高灵敏度,M为中灵敏度,L为低灵敏度。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较低档位,在实际测试后如果车辆检测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直至车检器稳定、正常工作。 ■继电器输出方式 当有车辆进入线圈时,继电器的输出方式由主控板上的拔码开关设定(见左图)。 双路车检有两个线圈,对应有两个输出继电器。线圈1(7、8引脚)对应继电器1(5、6、10引脚)的输出为固定的存在输出信号,线圈2(7、9引脚)对应继电器2(3、4、11引脚)的输出信号由DIP拔码开关的DIP1、DIP2、DIP3(SW0、SW1、SW2)决定。 表一双路 A-D型表二、H/ I/ K 车辆存在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车辆方向(计数)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检测器复位 当检测器上电时,或改变顶端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检测器会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后,检测器会被初始化为无车状态。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AC 220V±10% 110V±10% 24V±5% 12V±5% DC 24V±5% 12V±5% 频率范围:20KHz—170KHz 灵敏度: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180毫秒 环境补偿: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推荐80uH—300uH(包含连接线)最大50uH—500uH(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电阻小于10欧姆。 储存温度:-40oC到+85oC 工作温度:-20oC到+65oC 相对湿度:最大95% 注:在测车辆方向时,两个线圈的埋设距离不能超 过车身长度,务必使车能够同时压在两个线圈上。

地感式车辆检测器及功能扩展

JN车辆检测及功能扩展 一、系统组成 MCS—51是功能很强的8位高档单片机,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很适合用于测控及逻辑控制,JN车辆检测器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中心配以相关的功能电路组成。见框图1。 1 CPU对车辆途经地感线圈C1、C2所产生的电感变化与基准频率fo进行比较运算,当变化频率大于或等于某一差值时,CPU输出控制信号。 二、工作原理与程序 由电感器件B1、BG1、C1、C2、R1等组成低频振荡电路,外接地感线圈C1就构成了车辆感应电路,见图1。当加电瞬间电流经R2向C1、L2充电,a点为高 电位, 由于C2作用使BG1基极电位上升,集电极电位下降,当BG1的C极电位低于a点时,电源不再向C1充电,此时B1上所聚集的磁能将以电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并改变原来充电电流的方向继续向C1充电,BG1的b极仍然保持较高的电位,集电极c 电位继续下降,当B1释放完毕后,BG1的b极失去高电位的支撑,集电极电位开始回升,当回升高于a点电位后又开始向C1充电,周而复始。 改变选频电路C1、L2的值可改变其电路的振荡频率,经实验在不加地感线圈C1时振荡频率应控制在16—20KHz,加C1后频率应提升到40—50KHz。当车辆途经地感线圈瞬间时使C1的电感增大,这等效于B1的初级线圈L1部分线匝短路,使得B1的电感降低,振荡频率从原fo上升至f i 。频差等于fi—fo,从频率变化上就能反映出车辆是否通过C1。不同类型的车辆由于底盘距地面的高度不同,所以频差也不尽相同,在CPU处理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阀值用于分类不同的车辆。 Uo经C3由4069与非门整形后送入A T89C51外部P3.4、P3.5进行计数。整图见图2 CPU检测控制流程框图见图2。初始化后基本上是以判断为主的顺序结构,在编程时将检测C1、C2线圈的语句定为子程序以便反复调用, 汇编程序全文如下:

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说明书--电子版

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 使用说明书性能指标 调谐全自动 灵敏度面板上两级可调(0.02%~0.5%)ΔL/L 频率四级开关可选频率决定于线圈几何尺 寸 模式存在模式(当车压地感时一直有继电 器信号输出) 响应时间100毫秒 可见指示1×电源LED-红、2×通道状态LED- 绿 继电器输出2×继电器承受电流范围 5A/AC230V 复位按外壳前面底部开关 电涌保护线圈输入端:绝缘变压器、稳压管和 气体放电管保护 电源要求220V AC ±15 % ( 48至60Hz ) 要求:在220V时最大2 V A 存储温度-40℃至+85 ℃ 工作温度-30℃至+70 ℃ 盒体材料 PVC塑料 盒体尺寸 76mm×44mm×83mm 硬件安装 如何安装 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设计为支架或DIN插座 安装,控制和可见指示灯在盒体的前面,连接线在盒体 的后端。 电源、线圈和继电器输出端全部连接在盒体后端的 一个11脚的插座上。 双通道车辆检测器功能选择 频率选择:有四种频率可选。 灵敏度:检测器的灵敏度允许检测器根据电感变化量的 不同和车辆检测的需要来选择使用。 复位开关:按动RESET开关,检测器将自动调谐。 双通道车辆检测器功能和应用 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能够应用于停车场和大 门/通道等多种不同的环境。 驱动读卡器和售票机。 作为栏杆机/大门/通道的关闭检测器。 作为栏杆机/大门/通道的开启检测器(自由出口)。 为车辆计数提供脉冲。 双通道车辆检测器配置 引脚颜 色 名称 1 红火线220V AC输入 2 黑零线±15%50/60 Hz 3 蓝通道1线圈 通道1线圈 4 蓝 5 黄通道2线圈 通道2线圈 6 黄 7 白通道2 继电器常开接点 8 白继电器公共接点 9 黄 白 保护地线 10 灰通道1继电器常开接点 11 灰继电器公共接点 默认开关设置: 拨码拨码含义默认 值 1、2 频率高 3 CH2灵敏 度 低 4 CH1灵敏 度低 双通道车辆检测器的特点 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是基于微处理器设计的 用于停车场和车辆出入控制。BCJ-04的设计使用了许多 最新技术来广泛地适应众多停车场的使用环境,以供客 户选用。对于用户,许多外部功能是有效的。 地感线圈注意事项 为了使BCJ-04双通道车辆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300 uH之间。在绕制线圈 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能连接到车辆检测器, 并要确保中间没有接头存在。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 将引出的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 30次。否则,线圈电感值会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 一般不应超过10米,因为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 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线圈规格 线圈 长×宽 4匝5匝6匝7匝 1.5× 1m ---- 136uH 192uH 255uH 2×1m ---- 160uH 228uH 310uH 2.5× 1m 125uH 190uH 268uH ---- 3×1m 146uH 220uH 314uH ---- 4×1m 108uH 182uH 278uH ---- 5×1m ---- ---- 可选用 6匝 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电后红色LED不亮或常亮 如果指示灯熄灭,那么,与之相连的电源有问题。 如果常亮表示工作不正常,请重新上电或复位。 初始调谐后,检测指示灯变为绿色,并以50MS或2秒 的周期闪灭 由于线圈或馈线故障,检测器不能成功调谐线圈。 如果线圈电感量过小绿色LED闪亮频率2 S/次,线圈电 感量过大绿色LED闪亮频率50 ms/次,地感线圈接触不 良或断路绿色LED闪亮频率50 ms/次 调谐后,线圈输出LED间歇闪烁,继电器卡嗒作响 由于线圈得到假的检测信号: a) 相邻检测器出现串扰 b) 与之连接的线圈或馈线出现故障 地感线圈布线方法 300mm 1米 最小间距:米(路宽米时) 22 34 米(路宽米时) 根据路面宽度面定 45度倒角 300mm 车流方向对绞 对绞

KDS-2001车辆检测器安装说明

SM3080--数字式车辆检测系统安装说明书 A.接线端子图例: B.指示灯状态: 1. POWER:红灯亮表示电源通电正常。 2. DETECT:车辆进入时绿灯亮、车辆离开时绿灯灭。(连接上线圈后检测器绿灯闪烁、可能故障为:线 圈回路短路、线圈圈数不足(闪烁慢);开路、线圈圈数过多(闪烁快) )。 C.DIP拨码开关设置(DIP1~10): (1). DIP 1 & DIP 2:调整脉冲输出状态与模式。 (3). DIP 4:频率调节,当有多个检测器同时使用时,可以调节为高频(64)低频(59),以至相邻线圈

(4). DIP 5 & DIP 6 & DIP 7:灵敏度调节。 共有1~8(最低~最高)档灵敏度可供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第5档。 D.产品概述 1. 检测方式:地埋线圈式 2. 概要: 车辆进入时,安装于底板的环线圈(LOOP COIL)及时进行频率变调而检测车辆,一个检测器可检测一回路的环线圈(LOOP COIL)具备一操作完了后,在任何气候的变化及多量的湿气也不需调整的A.F.C(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 3. 规格 1) 供应电源:220V交流电源输入 2) 消耗电力:平时1.0W ,动作时3.6W 3) 使用温度:-60℃~140℃ 4) 湿度:38%~93% 5) 外形尺寸:105mm(H) × 75mm(W) ×41mm(D) 6) 外壳材料:铝 7) 重量:328g 4. 功能 1) 检测方式:通过检测方式(频率变调方式) 2) 检测能力:轻车以上 3) 分解能力:环线圈(LOOP COIL)幅以上的车辆之间的距离 4) 检测速度:0Km ~180Km/h 5) 灵敏度:8级灵敏度可供调整 6) 同调方式:自动同调方式 7) 计时功能:0~14秒可供调整 7) 复位功能:误动作发生时30秒自动复位(自动:30秒或人为操作) 8) 输出信号:无电压继电器干接点输出(短接点及长接点) ※本公司保留修改之权力,产品规格若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SCATS无线车辆检测器安装手册

无线车辆检测器使用手册 泰科工程集成编制 2012年06月

1.前言 SCATS交通控制系统可采用多种车辆检测方式,本文产品是跟我司SCATS交通信号控制器配套使用的无线车辆检测器系统,本使用手册是根据该产品主要性能结合SCATS信号控制器工作原理及特点编写的使用说明,所编写提供安装指导以期达到信号控制器车辆检测的技术要求,满足我司交通信号机的使用。 2.安装说明 本产品跟我司交通信号控制器配套使用,由地磁检测单元(JT-WD-A)、无线接收主机(JT-WD-B)、八木天线和馈线组成。 2.1、总体安装说明 系统安装示意如图1所示 图1:无线地磁检测安装示意图 2.2、地磁检测器的安装说明 如图2所示地磁检测器是直径为96mm,高120mm的圆柱体,如图标注在检测器上有开启开关。

图2:无线地磁检测器 2.2.1、地磁检测器安装位置 地磁检测器在车道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安装原则:在控制车道(一般指直行和左转)中心,距离停车线约3米的位置。 图3:车道安装位置 2.2.2、地磁检测器安装 地磁检测器在车道安装如图4示,安装按以下步骤完成。 1)封闭需要安装的车道,选择在离禁停线约3m处(图3所示黑色圆点位置) 的车道中间用打孔机打一个深度略大于120mm,直径为108mm(打孔机标准孔径)的圆洞;

2)用干毛巾将孔内的水吸干,再把填料(砂和高标号水泥按适当比例配比、沥 青、环氧树脂等)适量平铺在洞底; 3)用一字螺丝刀(规格:6.5*150mm)顺时针旋进螺母,当塑料螺母有光源透出, 检测器开关即处于打开状态,检测器开始工作,开启检测器必须旋紧塑料螺 母(是否旋紧将直接影响到壳体的防护等级,注意里面的密封圈是否安装到 位),旋紧的扭矩大约为7.5kgf·cm);将开启后的检测器放入孔内,正面(有 标识的一面)朝上,检测器正面必须与路面相平,不要用填料覆盖检测器正 面,然后在空隙处用填料填实,完成后清洁路面,安装完成,让车辆正常通 行,约10~20分钟后检测器正常工作。 图4:检测器安装示意图 注:安装时要保证检测器放置水平,填料一定要填实,防止车辆碾压时检测器发生倾斜和下沉。 2.3、天线安装说明

X射线车辆检测系统详细介绍

X射线车辆检测系统 技 术 方 案 1 产品组成、系统说明、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1概述 我公司于2018年自主研制了基于X射线的车辆透视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以自动检测为主,人工查验为辅。自动检测方面以智能模型为基础,构建整套检测流程,使车辆在行驶中即可检查,可清晰判别车辆的装载情况。 车辆透视成像自动检测系统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GBZ 143-2015,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的放射保护要求 GBZ 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IEC 60336-2005,医疗电气设备.医疗诊断用X射线管组件.焦点的特性 GB 2423-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IEC 61000-4,电磁兼容 GB/T 17626-1998,电磁兼容 1.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本系统是由栏杆机、车辆分离器(光栅)、X光射线机、X光探测器(成像器)、车牌拍摄摄像机、车身扫描摄像机、控制与显示终端等组成。 如图所示。 【1】前置栏杆机【2】车牌拍摄摄像机【3】X射线机【4】中部光栅【5】控制柜【6】车身扫描摄像机【7】初始光栅【8】成像器【9】尾部光栅 系统的设备均安装于安全岛前部,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占地小,安装与维

护方便。 系统控制逻辑如下图所示: 利用X光射线透射成像原理生成透视图像,由射线装置发出的扇形射线透过车辆及装载的货物,被安装在另一侧的成像器接收。由于各种物品不同部位的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造成了成像器输出的信号强度不同,将成像器输出信号经图像处理后即可生成车辆装载的物品的轮廓和形态相关的图像,从而区分是否有可疑危险品情况,达到检查目的。 1.3 系统的主要功能 车辆自动检测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被检车辆通过检测通道时在不停车状态下,对车厢装载货物进行透视检 查; ●对被检车厢扫描后,同时产生车辆外部信息图像和X射线透视信息图像, 并自动计算车辆的装载率,提供给检测人员,并可详细分析与区分车厢 内货物情况; ●提供X射线透视图像,清晰显示出车厢内混装状况,同步提示检测人员 进行验证; ●自动识别被扫描车辆的车牌信息,包括车牌号码,颜色等,识别正确率 可达到95%以上; ●对检测数据、判断结果自动按检测员登录信息存储,供后期调用、分析; ●提供标准以太网接口,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调试及数据传输; ●扫描车身的图像及透照车厢货物的图像可存储; 1.4 系统的工作流程 本系统的工作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1、在自动情况下,绿色指示灯亮,车辆准备进入检测区。 2、车辆压前地感线圈,前栏杆机自动抬起,车辆可以进入检测区域。 3、当车辆通过后地感线圈后,前栏杆机自动落下,在本车辆没有完成检测前,阻止其他车辆进入检测区域。

交通检测器分析

交通检测器分析 1、概述 现在社会交通的发展,交通检测器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交通检测器以车辆为检测目标,检测车辆的通过或存在状况,也检测路上车流的各种参数,其作用是为控制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进行最优的控制。常用的检测器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视频图像处理机等。 检测器种类很多,其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两类:○1检测能使某种开关触点闭合的机械力;○2检测因车辆的运动或存在引起的能量变化。压力检测器就是利用机械力检测的例子,而利用能量变化进行检测则有环形线圈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等等。 按照能否检测静止车辆来分,检测器可分为两类。有些检测器如环形线圈、磁强计检测器能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静止或运动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为存在型检测器;而另一类检测器只能检测运动通过检测区域的车辆,这类检测器称作通过型检测器。 检测器还可以检测和交通有关的环境条件,以便在出现有害的环境条件时能够对交通进行控制或提出警告。 2、常用的交通检测器 2.1环形线圈检测器 2.1.1环形线圈检测器的构成及其检测原理 环形线圈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面、通过一定工作电流的环形线圈。当车辆通过线圈或停在 1

2 线圈上时,车辆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检测出变化量就可以检测出车辆的存在,从而达到检测目的。 环形线圈检测器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线圈调谐回路和检测电路。 (1)环形线圈 环形线圈是由专用电缆几匝构成(一般为4匝),一般规格为2m ×2m 的正方形,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改变线圈的形状和尺寸。 对车辆检测起直接作用的是环形线圈回路的总电感。总电感主要包括环形线圈的自感和线圈与车辆之间的互感。我们知道,任何载流导线都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对于长度为l ,匝数为N 的螺线管型线圈,线圈内磁场强度均匀。道路上的环形线圈不能完全等同于螺线管,考虑其磁场的不均匀修正因子F 1,其自感量自L 可近似于螺线管得自感量乘修正因子F 1,即: l A N F r 201L μμ=自 (3-1) 式中r μ是介质的相对磁导率,空气的1=r μ,170104--?=hm μ;A 为线圈面积。 由上式可知,环形线圈自感的大小取决于线圈的周长、横截面的面积、匝数、周围介质情况,当线圈埋设在路面下时,上述参数就基本确定了。而车辆进入环线线圈是,改变了环形线圈周围介质情况。铁磁车体使磁导率增加,从而感量增加。但另一方面,环形线圈是有源探头在其中加上交变电流,则在其周围建立起交变电场。当铁磁性的车体进入环形线圈时,车体内会感生涡电流,并且产生与环路向耦合但方向相反的电磁场,即互感,降低线圈环路电感。由于线圈设计成涡流影响占支配地位的状态,所以环路总电感量L 减少。检测出线圈环路电感量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车辆的存在或通过。 (2)调谐回路

双向车辆检测器说明书(中性)

双向车辆检测器使用说明 NO:9001- 0410-110 注意:在测车辆方向时,两个线圈的埋设距离不能超过车身长度,务必使车能够 同时压在两个线圈上。 ■ 安装检测器 ■ 接线图 车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10—20mm )以方便维护。并且应当注意其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oC 。检测器能否良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线圈的几个重要参数包括:线圈材料,线圈形状和是否正确施工埋设。关于线圈的安装请参阅后续章节的“线圈安装指南”。) ■ 使用及工作指示 接通电源后,检测器将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约3秒。校准进行时,面板上的LED 会闪烁(亮0.5秒,灭0.5秒)几次。在校准期间,不应有车停在线圈上。当校准成功后,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熄灭,当线圈上有车通过时,面板上的“检测”指示灯亮起,且存在输出继电器1(7、8脚)吸合导通;若在校准过程中未检测到线圈或线圈电感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对应的LED 指示灯会不停地闪烁。其闪烁情况如下: 线圈未连接: 线圈电感太小: 线圈电感太大: ■ 工作频率调节 线圈频率调整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两个DIP 开关进行。如进行调整,必须先关闭电源再将检测器从插座上取下并拆下胶壳。DIP 开关5(LB )用于设置线圈2的频率;DIP 开关6(LA )用于设置线圈1的频率。开关在“ON ”位置表示低频频工作方式,在“OFF ”位置表示高频工作方式。在频率调整后,检测器会在重新上电复位时自动进行标定。 注意:双向车辆检测器在出厂时已将线圈1设为高频,线圈2设为低频。所以用户一般不需对线圈频率作调整。 ■ 灵敏度调节 灵敏度调节使用顶端面板上的滑动开关,有三档:H 为高灵敏度,M 为中灵敏度,L 为低灵敏度。在试运行时,先将灵敏度设在较低档位,在实际测试后如果车辆检测没有反应,则应将灵敏度调高一档,如此反复,直至车检器稳定、正常工作。 ■ 继电器输出方式 当有车辆进入线圈时,继电器的输出方式由主控板上的拔码开关设定(见左图)。 双向车辆检测器有两个线圈,对应有两个输出继电器。线圈1(7、8引脚)对应继电器1(5、 6、10引脚)的输出为固定的存在输出信号,线圈2( 7、9引脚)对应继电器2(3、4、11引脚)的输出信号由DIP 拔码开关的DIP1、DIP2、DIP3(SW0、SW1、SW2)决定。 表一、 表二、 车辆存在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车辆方向(计数)检测模式输出信号与设置 ■ 检测器复位 当检测器上电时,或改变顶端面板上灵敏度开关时,检测器会进行复位操作。在复位后,检测器会被初始化为无车状态。 ■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 AC 220V ±10% 频率范围: 20KHz —170KHz 灵 敏 度: 三级可调 反应时间: 180毫秒 环境补偿: 自动飘移补偿 线圈电感: 推荐80uH —300uH (包含连接线) 最大50uH —500uH (包含连接线) 连线长度: 最长5米,每米至少绞合20次,总电阻小于10欧姆。 储存温度: -40oC 到+85oC 工作温度: -20oC 到+65oC 相对湿度: 最大95% 外形尺寸: 85×74×36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