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2009-8-19 14:38【大中小】【打印】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的示例

【例】某村通过清理资产,出售一台旧495机器,原值1200元,售价900元收到现金,495机器已提折旧800元。会计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400

累计折旧800

贷:固定资产1200

(2)收回价款:

借:库存现金9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900

(3)结转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495机器500

贷:营业外收入500

【例】某村因火灾烧毁仓库一座,原值52000元,已提折旧22000元,保险公司赔偿15000元通过银行已支付。清理残料变卖收入现金1100元,以现金开支清理费1300元。经批准,转入递延资产处理,分4年摊销。资产会计分录:

(1)先注销固定资产和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30000

累计折旧22000

贷:固定资产——仓库5200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300

贷:库存现金1300

(3)保险公司赔偿:

借:银行存款1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5000

(4)残料变卖收入:

借:库存现金1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100

(5)结转净损失(30000+1300-15000-11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5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仓库15200

(6)结转当年摊销数(15200/4)

借:其他支出38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3800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清理净损益(清理收入减去清理费用)。

关于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企业经营到一定程序,难免会有固定资产坏损,这时,就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处理。其账务处理如下: ·将待处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处理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清理固定资产所得到的收入,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假如固定资产清理末了,货方有余额,那么,将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处收入 ·假如末了,固定资产清理借方有余额,那么,作为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如果是营业外收入,那就需要交纳所得税,如果是营业外支出,那就可以抵减所得税 关于这个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是不是和正常的计提是一样的呢?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其会计分录为: 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还要涉及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 作为营业外收入的要并入当期计缴企业所得税 涉及税金就复杂点啦,不过,将应交增值税那块加进去,倒是好的,至于城建税、教育附加和印花税这些,这里就不好加了,要不,都成了一个完整账套啦。 ,(2)分录是错误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有2大类,动产和不动产,如果 是动产是不用缴纳营业税的。营业税是指企业或个人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要缴纳的一种税。 另外,是要考虑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增值税的问题的。凡是符合“三项”条件的,不用缴纳增值税;否则,一律按照 4%的税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并不得作为进项税抵扣。分录当然也是需要的。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 1. 引言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会计科目是非常重要的,它用于记录和分类企业的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经济事项。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经营资产之一,而当固定资产达到一定年限或发生损坏无法继续使用时,企业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和结转。本文将探讨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 2. 固定资产清理的背景 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长期经营活动的资本性资产,包括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固定资产可能会达到一定年限或发生损坏,无法继续使用。为了保持企业资产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需要对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和结转。 固定资产清理的目的是将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清除,并将其价值结转到相关的会计科目中。这样可以及时反映出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避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误导。 3.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涉及到多个会计科目,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会计科目以及它们的作用。 3.1 固定资产清理准备科目 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之前,企业需要设立一个特定的准备科目,用于记录固定资产的清理准备金额。该科目对应的会计科目为“固定资产清理准备”。 固定资产清理准备科目的作用是通过提前归集资金,以应对固定资产清理所产生的费用。该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代表了初期建立准备金的金额,而贷方发生额代表了准备金的使用情况。

3.2营业外损益科目 当固定资产清理发生时,企业可能会有与此相关的损失或收益。这些损失或收益通常被称为营业外损益。在固定资产清理中,如果存在与清理相关的损失或收益,需要将其结转到相应的营业外损益科目中。 营业外损益科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等。这些科目对应着企业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损失或收益。 3.3 累计折旧科目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折旧,反映了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需要将原有资产的累计折旧从资产负债表中清零,将其价值结转到相应的会计科目中。这个会计科目通常被称为“累计折旧科目”。 累计折旧科目的作用是记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折旧。它的借方代表了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而贷方代表了折旧的金额。 4.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步骤 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会计处理。下面将介绍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步骤。 4.1 确定固定资产清理的理由和方式 首先,需要确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的理由和方式。理由可能包括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一定年限,无法继续使用,或固定资产发生了严重的损坏等。而清理的方式可能是出售、报废或其他方式。 4.2 登记固定资产清理准备 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之前,需要将清理准备金额登记到固定资产清理准备科目中。这个准备金通常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并通过公司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批。 4.3 计算固定资产的清理金额 在确定好清理的方式后,需要计算固定资产的清理金额。这个金额通常由企业内部的评估师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审批。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账务处理 【问题】固定资产清理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等。 二、本科目可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其账面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二)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是指企业已经不再使用、无法使用或者已经报废、丢失等原因需要清理的固定资产在会计核算中的余额。固定资产是企业利用其自有资金购买或者自行制造、建造的长期使用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设备、机器等等。随着企业经营的发展和变化,一些固定资产可能已经不能继续使用了,如果不进行清理处理,会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和影响会计核算准确性。下面分别从清理对象、清理方法和清理科目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 一、清理对象 固定资产清理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已经无法使用或者使用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帐面价值较低:一些固定资产因为使用时间过长、物理磨损或者技术陈旧等原因导致其帐面价值较低,不能继续使用。 2.丢失或毁损:固定资产因为各种原因遗失或被毁损,已经无法使用。 3.不符合生产要求:由于市场、技术等原因,某些固定资产已经不能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必须予以淘汰。 4.被替代或废除:新的技术、设备或制度的引进,可能导致某些固定资产被替代或废除。 5.出售或租赁:企业可能因为战略变化、资金短缺等原因需要将部分固定资产出售或租赁,这些资产也需要进行清理处理。 清理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企业所选择的清理方法和清理科目的不同。 二、清理方法 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清理方法。通常的清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报废处理:对于那些已经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需要对其进行退役登记,并采取清理处置措施,例如报废处理。 2.转让处理:企业如果需要将某些固定资产出售或者租赁出去,可以采取转让处理方法,重新评估其转让价值,并按照转让的原则进行处置。 3.捐赠处理:固定资产如果在企业内部无法使用,但是不属于报废处理范畴,此时企业可以考虑将其捐赠给有需要的单位或者组织。

固定资产清理相关法规

固定资产清理相关法规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固定资产清理的定义与目的 2.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3.固定资产清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4.固定资产清理的注意事项 5.固定资产清理的相关法规 正文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企业对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的过程。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更新固定资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在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清理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企业因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转出的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值,贷固定资产科目。 2.发现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如支付清理人员的工资等),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现金/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的营业税:企业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时按销售额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结转清理净损益:借:营业外支出,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和原值进行会计分录。 2.发生清理费用:将清理过程中的费用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计算交纳的营业税:根据不动产销售额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并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4.结转清理净损益:将清理过程中的净损益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固定资产清理的及时性,避免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 2.准确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和净残值。 3.及时处理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 4.严格按照税收法规计算交纳的营业税。 关于固定资产清理的相关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企业应确保固定资产清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合法性,避免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3.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应按照税收法规计算交纳的营业税,并确保税款的及时足额缴纳。

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指企业对于已经报废或者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和清理的过程。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旧的固定资产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或者因为技术更新而变得过时。因此,对于这些固定资产进行清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主要包括: 1.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由于资产已经报废或者无法继续使用,其价值将会下降。为了反映这种价值下降,企业需要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财务报表中。这个科目的作用是为了保护企业不因为固定资产的清理而对财务状况产生过大的影响。 2. 固定资产清理损失科目: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由于资产的报废或者无法继续使用,企业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损失。这个损失需要计入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成本。这个科目的作用是确保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成本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企业对于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合理的决策。 3. 固定资产清理收益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企业有时候可能会通过售卖报废资产或者将无用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来获取一定的收益。这个收益需要计入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效益。这个科目的作用是确保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收益进行记

录和分析,以便企业对于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合理的决策。 4. 固定资产清理费用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企业可能会发生一些费用,如清理费用、运输费用、拆除费用等。这些费用需要计入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成本。这个科目的作用是确保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的费用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企业对于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合理的决策。 5. 固定资产清理收入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企业有时候可能会通过售卖报废资产或者将无用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来获取一定的收入。这个收入需要计入财务报表中,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清理的效益。这个科目的作用是确保企业对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收入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企业对于资产的使用和处置进行合理的决策。 固定资产清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处理报废或者无用的固定资产,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对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进行合理的设置和记录,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资产的使用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固定资产清理也有助于企业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总结起来,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损失、固定资产清理收益、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和固定资产清理收入。这些科目能够帮助企业记录和分析固定资产清理的成本和效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一、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是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或因其他原因需要终止使用时,对其进行处置所形成的账户。在此过程中,会涉及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冲减、对累计折旧的摊销以及将固定资产净值转入营业外支出等步骤。 二、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而逐渐减少的价值。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该资产账面上的累计折旧金额进行冲减,以反映该资产在使用期间的损耗情况。 三、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企业购买或建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的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该资产账面上的原值进行冲减,以反映该资产的历史成本。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所计提的准备金。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该资产账面上的减值准备金额进行冲减,以反映该资产当前的账面价值。 五、处置收入 处置收入是指企业将固定资产变卖或以其他方式处置时所获得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该收入记入“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 六、处置费用 处置费用是指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等。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该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科目。 七、损益(净收益或净损失) 损益是指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净收益或净损失。净收益是指处置收入大于处置费用的金额;净损失是指处置费用大于处置收入的金额。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需将净收益或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等科目。 八、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需对“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结转,将其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以反映该项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最终损益情况。

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及清理完毕后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帐户的数额;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及清理完毕后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帐户的数额,其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例三] 某村因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办公室房顶塌陷,经过抢修支付砖瓦、水泥、木料等建筑材料费共计12000元,劳务费2000元,款从银行支付。经过村民理财小组讨论通过,决定分4年摊销。会计分录:(1)支出时:借:其他资产——递延资产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2)分年摊销时:借:管理费用3500 贷:其他资产——递延资产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因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融资租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处置固定资产,按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额,借记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以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属于筹建期间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及案例

固定资产清理的概述 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及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应将其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营业税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7)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是因磨损、遭受非常灾害和意外事故而丧失生产能力,或因陈旧过时,须淘汰更新的固定资产,所办理的鉴定、报废、核销资产、处理残值等项工作的总称。固定资产经技术鉴定和经济评估,确认应予报废而转入清理,即表明该项固定资产退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原固定资金投资随之减少,因此,在会计核算上要注销该资产原价和已提折旧,并同时冲减固定基金。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其已提折旧应等于应提折旧额。如固定资产提前报废而未提足折旧,原则上应补提足额。但因企业管理不善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其未提足折旧不再补提。报废的固定资产直接以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予以注销,报废固定资产注销时,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按累计折旧额借记“折旧”账户。 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资产处置损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 借: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因为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正常报废清理)资产处置损益(属于生产经营期间) 贷:固定资产清理 示例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及举例说明

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及举例说明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2)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应交的税金,其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其会计分录为: 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属于筹建期间的 借:长期待摊费用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其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例] 2001年9月,江西亚泰工厂一座厂房由于遭台风袭击,不能继续使用,决定予以报废。该厂房账面原值为400000元,已提折旧为140000元;报废时的残值变价收入为40000元,已存入银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为806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由于该厂房已投保,经保险公司核准,决定给予亚泰工厂160000元的保险赔偿,款项尚未收到;亚泰工厂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请就以上 资料作出会计处理。 [解答]江西亚泰工厂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260000 累计折旧14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8060 贷:银行存款8060 (3)取得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4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40000 (4)计算交纳的营业税 应交纳的营业税=40000×5%=2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2000 计算应收取的保险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1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60000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260000+8060+ 2000-40000-160000=70060元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70060 贷:固定资产清理70060 会计分录大全 第一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款项 1.现金 ⑴备用金 ①开立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现金 ②报销时补回预定现金 借:管理费用等 贷:现金 ③撤销或减少备用金时 借: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⑵现金长短款 ①库存现金大于账面值 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溢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X单位 或个人) 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②库存现金小于账面值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溢 贷:现金 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XX个人)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 管理费用-现金溢余(无法查明原因的)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 溢 2.银行存款 ①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银行或其他金 融机构的款项已经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3.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①开立采购专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贷:银行存款 ②用此专款购货 借:物资采购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③撤销采购专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4.坏账损失 ⑴直接转销法 ①实际发生损失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 ②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管理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⑵备抵法 ①提取坏账准备金时 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②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③重新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5.应收票据(见后)

固定资产清理知识

固定资产 1.基本内容: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出售,以与因各种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而遭到损坏和损失的固定资产所进行的清理工作. 固定资产清理属于资产类科目,它是一个过渡科目,在全部的清理工作未完成之前,记录因为清理而发生的各项收入和损失,收入放贷方,损失放借方.最后用借方合计减贷方合计,正为损失,负为盈利.[1] "固定资产清理"是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净值以与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转入清理的净值和清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方登记出售固定资产的取得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其贷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收益;借方余额表示清理后的净损失.清理完毕后净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净损失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应按被清理的固定资产设置明细账. 2.核算程序 〔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3〕计算交纳税金时,企业销售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应按其销售额计算交纳营业税;销售设备缴纳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如果是设备〕 〔4〕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时,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时,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筹建期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