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_0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重要的功能。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对《波利安娜》文本中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进行语篇功能分析,,从而来揭示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及相互关系,进而挖掘小说主题及更深层次的东西。同时,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标签:语篇功能;主位;衔接;波利·安娜 一、引言 《波利安娜》是美国著名童话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创作的儿童小说。故事讲述一个乐观的小女孩---波利安娜,因为唯一的父亲去世,被寄养在她的姨妈家,姨妈对她排斥孤立,但是她却以快乐回报她,感染她。《波利安娜》这本小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畅销全美的。它不但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也让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它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波莉安娜小女孩的故事,更难得的是我们了解了一种特别积极的人生观,那就是乐观。文本中人物之间的语篇对话体现了极强的语言效果,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根据韩礼德(2000:39),在语言意义中最基本部分就是功能部分。语言都是围绕两种主要的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来组织的,而这两种功能都是通过语篇功能连接的。韩礼德(2000:F41)指出,在任何语篇分析中,有两种需要达到的目的。一种是有助于理解文本,另一种更高水平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对文本作出评价。本论文就是从这两方面做出试探性研究。它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功能语法角度来分析小说的主题以及人物特征。 语篇功能只有三种表现形式: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本文主要是从主位结构和衔接两方面对《波利安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小说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小说的主题。 二、主位结构下的《波利安娜》语篇功能分析 研究主位结构的主要意义是了解和掌握关于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从形式上看,主位结构是由小句中的语序决定的,句首部分的语言结构是主位(theme),其余部分是述位(rheme)。韩礼德根据其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分成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 theme)。根据小句主位的成分是否同时充当小句的主语,主位可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 下面是摘自《波利安娜》第四章中的一段。 She ran then to the other window .That,too,soon flew up under her eager hands. A big fly swept past her nose,and buzzed noisily about the room. Then another came ,and another;but Pollyanna paid no heed .Pollyanna had made a wonderful discovery-against this window a huge tree flung great branches .To Pollyanna 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 Suddenly she laughed aloud. 這段话的主位结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细分。 (1)单项主位 所谓单项主位,指的是那些只包含韩礼德所说的概念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这段话的单项主位有5个,如下: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优雅的手”功能语篇分析

“优雅的手”功能语篇分析 【作者简介】周娜,女,辽宁营口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语用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辽宁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A2013073)的研究成果。电影《英国病人》海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深远,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Zhihui Fang,Ph.D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的语言文学教授,一直致力于阅读教学的研究,他提出的语言功能分析教学法,旨在将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核心应用到篇章阅读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从宏观角度掌握篇章的内容安排,组织构造,还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篇章意义,对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Zhihui Fang教授指出语言的每次运用,不论是口头语或书面语,都包含关于这个世界的事物(经验意义)、展现某种社会关系(人际意义)以及以一种连贯的形式呈现一条信息(语篇意义)。”[1]每个篇章(和每个小句)都会同时展现这三种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功能分析来探究文中的意义。例如,想要寻找语篇中发生了什

么,我们可以分析过程类型、参与者及作者所选择的情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某一特定语篇的组织方式,就会侧重分析主位/述位的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探寻作者组织信息流并产生论点的方式。如果我们关注的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互动的方法或者查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我们可以着重分析语言的语气、情态系统和词汇的选择。语言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指的是语言的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是关于所陈述“内容”的功能。“通过分析文本的经验意义可以回答:‘what is going on in the text ?’经验意义取决于句子过程的选择,而过程的选择又会受到语篇的主题和内容的影响。过程主要有物质过程、行为过程、感知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六种类型,每一个分句都会表现为其中一种。我们可以辨认每个句子的体现过程,进行经验意义分析。”[2] 就《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Graceful Hands”一文进行过程分析,探讨作者为表达特定内容所选择的过程类型,同时探索语言功能分析如何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认知和理解。在本篇内容中,主要参与者是记述的主体“I”(医生)和记述的对象“Mrs. Clark”(即将离世的病人),篇章着重记录的是医生照顾病人和病人不让家人陪伴独自面临死亡的故事。医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其行为的目标就是“Mrs. Clark”,符合各自的身份,可以凸显出“Mrs.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功能”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发展甚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文章旨在理清语言学研究中“功能”的发展脉络,并探索其在个语言学派之间的传承和相互影响,最后简述元功能思想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标签:语言学功能综述 功能一词在《世界诗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在符号学中,其作为术语的使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功能、句法功能、叙述功能。对“功能”这个术语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语言学研究中有关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成果 (一)古希腊的功能派 西方语言学最初的功能派出现在古希腊,也称为“描写民俗派”。当时以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语言观,归属功能主义语言学。Protagoras 第一次从语义功能角度把句子分成祈求、提问、陈述、命令四类。功能派强调异常,趋向描写性,把语言看成行动;关心的是意义跟修辞功能的关系;强调语言是选择,是资源;强调对语篇的语义解读,并把可接受性或用途(实际出现或可能出现什么)作为理想化标准。 (二)布拉格学派 胡壮麟(2002)称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用来完成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Mathesius于1923年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呼吁。Mathesius的功能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上的功能分析对以后的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Mathesius提出著名的句子功能全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主位)和表达的核心(述位)。 受Büler思想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二是诗歌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1960)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Jakobson功能主义的思想核心,即语言的手段一目的模式。lakobson的“六功能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摘要】语篇分析作为目前语言学家们常探讨的一个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世界语言学派中的两大阵营中的功能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深层的学习理论,尤其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被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语篇功能在做语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 一、语篇分析的简要介绍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同学派对于语篇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的说来,语篇分析对于语篇和语境的具体关系紧密联系了起来,包括说话者的目的,具体语篇所处的环境、背景等等,都属于语篇分析的范围之内。说到语篇分析,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语篇。语篇是高于句子层次的一个语言单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随意的将毫无关联的单词或是词组组合在一起,而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交际,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能够表达一个连贯的、整体的意义。这就看出了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连贯性,即语篇之中各个成分是连贯的,不是彼此无关的。Leech曾这样的定义语篇(discourse):“语言使用情况的概括用于,即最为交际行为结果语言”。韩礼德和哈桑将语篇看作是一个语义单位,韩礼德对语篇下的最简单的一个定义就

是具有功能的语言。许多学者对于“语篇”这一词的使用范围也有分歧,有些学者认为语篇既可以指口头的语言,也可以指书面的语言,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语篇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书面语言的范围上。本文所指的语篇,指的是上一种情况,即口头和书面语言的集合体。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话语或是句子构成的,在句法上是有组织的,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又是独立的。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篇章功能的简要发展史 系统功能语言学最初起源于布拉格学派,经由马林诺夫斯基、弗斯的开创和发展,由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续继承发展,发扬光大,成为了世界语言学中极为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一支。从最初的功能语法发展为如今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无数的学者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研究,也让系统功能语言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被世界各地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的语言学流派。 任何一位学习语言学理论的学者,提到系统功能语言第一想到的就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概念元语言功能是描述语言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际元语言功能是语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而语篇元功能是学者对与语篇的解释。韩礼德对于语篇极为重视,他认为:“组成语言的就是语篇或话语。”并且,对于任何一个语言学家来说,语篇和语言的描写是缺一不可的,单纯的描写语言而不说明语篇是

从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广告语“Because you are worth it”

从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广告语“Because you are worth it” 为了吸引顾客,广告界的经典广告语如雨后春笋般涌向各种媒体。“Because you are worth it”(你值得拥有——巴黎欧莱雅)是化妆品广告界中广为人知的广告语,历时多年该广告语依然活跃于媒体中,此广告语衍生为流行语并成功推销其产品的原因何在?本文将提供一些研究的理论框架来分析该广告语,即功能语法中的纯理功能,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通过使用经验功能中的及物性,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和语篇功能的主、述位分析广告语“Because you are worth it”(你值得拥有——巴黎欧莱雅),简要概括广告语在语言构成上的大致特点。 广告语经验功能语篇功能一、语篇纯理功能 语篇纯理功能是用来组成概念和人际意义的词组、语句,并将词组、语句连接成篇,用来实现人际功能和经验功能。语篇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得到体现的:主述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胡壮麟等,2005:161)。本文主要讨论该广告词的主述结构和信息结构。韩礼德认为,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是句子内容所涉及的主题。 在分析该广告语之前,应注意到句中有because(因为)一词。而该词作为连词连接前面的主句及其后的原因状语从句从而阐述该小句在小句复合体所充当的角色。因此,连词就形成了一个信息分割点。然而,因为连词必须首先出现,导致他们不能够充分地承担起充当小句的主位的作用,所以说话者仍然可另选小句的成分作为主要的主位(Halliday and Matthiessen,2004:83)。 因此,该广告语的信息出发点是观众中的潜在顾客,而不是把出发点放在自己的产品本身之中。韩礼德认为主位和述位理论描述的是小句的语篇中作者意欲突出不同的信息的一种安排。因此,可以看出广告商把重心放在观众身上,而产品属于次要的地位,而又巧妙地通过worth一词来拉拢观众及该产品之间的距离(见经验纯理功能中对worth的分析),让潜在顾客变为真正意义上的顾客,这一点从欧莱雅多年来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就看得出来。而该广告所推广的产品(欧莱雅)只出现在述位中,并且只用了一个代词it(它)去代替。除了以上原因以外,还可以分析小句的信息结构。黄国文认为:已知信息是说话者认为听者可以自己复制的信息(即,旧信息)而听者不可复制的信息则为新信息。因此,该广告语省掉了已知信息而只使用了小句复合体的分句,在分句中又使用it来减弱其产品的重要性从而将小句的重心转移到潜在顾客上去。由此可看出广告商对这一产品与潜在顾客之间进行交换的成功性的自信程度是很高的。 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 当人们使用语言来与他人交谈,谈论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和人们的主观世界人们所关注的是信息的“内容”,这时语言就是在发挥它的经验纯理功能。及物性是经验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及物性作为一个语义系统,用来表现经验功能,把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见闻分为若干过程,每个过程有其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和

词汇在语篇中的功能分析

词汇在语篇中的功能分析 王晓娥学号:060242197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的一个重要衔接手段,为篇章的连贯提供了基础,词汇在语篇中形式上的衔接隐含着作者(或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本文在综合各种词汇衔接分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重复,同义,反义,泛指词,上下义,整体-部分,搭配等词汇衔接方式,主要分析他们在语篇中的交际功能和文体功能。旨在进一步理解语篇的文体风格及交际意图,从而更好地把语篇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关键词:英语;词汇衔接;语篇;功能 词汇是形成语篇的最基本的要素。从语篇的表层结构上看,语篇之所以称之为篇,是因其经历了集字成句——集句成段——集段成篇的构造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词汇,整个篇章便无从谈起。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词汇在篇章中的衔接作用。 衔接(cohesion)是“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Halliday&Hasan,1976)。衔接通过句法和词汇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没有联系的句子粘着在一起。依据Halliday和Hasan 的看法,衔接手段可分为五大类: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 ) 、省略( ellipsis) 、连接( conjunction)或称为逻辑联系语(黄国文,1988) 以及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其中照应、替代和省略属于句法衔接手段;词汇衔接,顾名思义,为词汇衔接手段;而连接则介乎句法和词汇衔接之间,稍稍偏向句法衔接一面。连接词语的运用虽然表示的是一种句间的语义关系,但连接词语本身基本上都是逻辑功能词,如果从词汇研究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至多将相同语义功能的连接词语归类在一起,分析它们的语义关系,并无重大意义。 然而,词汇衔接手段却与词汇研究紧密相关。词汇衔接手段指通过词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complementarity)部分/整体(meronymy)等词汇间的语义关系使语篇连贯。Halliday&Hasan在1976年出版的Cohesion in English 中曾统计词汇衔接手段在各类语篇体裁中占所有衔接手段的48%。Hoey(1991)指出“研究衔接手段的大部分工作就是研究词汇,而研究书面语篇的衔接也就是很大程度上研究语篇中的词汇模式。” 词汇衔接的功能分析: 语言学界对于衔接在语篇中的形式和意有很大的争议。例如, Brown和Y ule认为衔接和连贯没有关系,衔接只是一种形式概念;我国学者张德禄则认为衔接首先是一个意义概念,且是意义系统中与形式特征最接近的一种意义特征。词汇衔接作为语篇衔接的手段之一,其形式和意义也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的探讨词汇衔接在语篇中所产生的文体效应。有的分析词汇衔接在文本解读中所传递的深层次的信息;然而,词汇作为语篇信息的主要载体,其多样的衔接手段具有丰富的表达和交际功能。 1.原词复现 原词反复出现在语篇中,可使语篇中的句子相互衔接,语义连贯。例如以下R.Ellis 在《语境中的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Context)一书中对context所作的定义: The ‘context’ of an utterance can mean two different things. (1) It can refer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utterance is produced; this is the ‘situational context’.(2) It can refer to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the surrounding language; this is the ‘linguistic context’. Both types of contex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language forms and therefore have an effect on output. 举个例子(1)You fit into me Like a hook in an eye—

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解读《雨中的猫》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3337328.html, 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解读《雨中的猫》 作者:张婷牛跃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6期 摘; 要:本文旨在从“功能语篇分析”视角对海明威《雨中的猫》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的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举例并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揭示出海明威小说的写作特点,以及塑造人物和突出主题的独特手法。 关键词:功能语篇分析;语场、语旨和语式;海明威;《雨中的猫》 作者简介:张婷,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牛跃辉,男,北京市人,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3 一、引言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进行语篇分析,语篇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用“功能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含,避免对作品产生主观片面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品味作家的语言风格,把握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揭示出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 根据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因素可构成一个社会语境符号系统。其中,语场指的是在一个语篇当中,其主题内容是什么,或什么事情正在进行;语旨是指参与一项活动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社会关系或角色关系;语式指的是语言是以什么方式传递出来的,以及语言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中所发挥的作用。另外,关于语场、语旨和语式,也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交际活动中,其语言的结构、语言使用的语境和语言的功能,这些要素在进行语篇分析时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二、从语场、语旨和语式看《雨中的猫》 众所周知,海明威作为“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其“冰山”式的创作手法更是享誉世界。海明威简约、含蓄、言简意深的写作特点在《雨中的猫》这部小说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在一个阴雨天,意大利的一家旅店来了一对美国夫妇。这对美国夫妇住宿之后,丈夫一直躺在床上看书,妻子向窗外的雨天眺望,眺望时妻子突然发现一只小猫蜷缩在外面的一个长椅下面躲雨,就执意要下楼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一、韩礼德语篇分析模式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1.关于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 进行语篇分析有多种方法。美国著名语篇分析学者斯夫术(D.Schiffrin)在《语篇分析途径》(Approaches to Discourse。1994)一书中介绍了六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语用学(pragmatics)、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韩礼德在《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985/1994)一书的前言中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韩礼德的理论框架成了很多中外学者研究语言的工具,我国有很多语篇分析学者都是韩礼德的理论的支持者和应用者,如胡壮麟、朱永生、黄国文等。 不少学者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在翻译研究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分析和研究的框架,因为功能语言学的最大关注点与翻译的目的一样,都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到目前为止,比较成功地把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思想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著作有:《语篇与译者》(Hatim&Mason,1990)、《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Bell,1991)、《换言之:翻译教程》(Baker,1992)、《译者即交际者》(Hatim&Mason,1997)、《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语篇语言学》(Hatim,1997)以及《再论翻译质量评估的模式》(House,1997)。 2.关于语言功能 一般说来,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系统结构,是一种代码。它由不同的成分组合而成,可用来表达语义。同时,语言又是一个用于交际的系统,可以运用不同的代码形式来指称具体的和抽象的东西,并可创造具有交际价值的信号。语言可以用来(1)描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2)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3)组织信息。这三种纯理功能分别属于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语篇功能”(也称为“谋篇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见Halliday,1994)。 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可以用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包括感情、信息、思想等),语言的这种功能在功能语法中称为“经验功能”,韩礼德(1985,1994)在论述语言纯理功能时,认为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一起构成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指人们使用语言来表现、建立或维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或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其方法是使用各种称谓、语气、措辞方式;语篇功能是纯理功能的核心,它使语言与语境发生联系,从而使得说话人创造与情景一致或相称的语篇。 3.什么是语篇? 韩礼德(1989)以社会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语篇是在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言”(Halliday&Hasan 1989:10)。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一个语义单位,它不是一个比句子大的语法单位。因此,严格地说,语篇和句子之间不存在着大小高低的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句子或小句体现语篇(见黄国文2001:5—6)。一个语篇必须是逻辑连贯并意义完整,因此,一整篇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黄国文

作者简介:(1956—),博士、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应用语言学 收稿日期:2001-03-07 2001年第12期 总第153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1,№12Serial №153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 黄国文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摘 要:本文对功能语篇分析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了探讨。作者指出,Halliday 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 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和分析框架。文章就功能语篇分析的目标和研究范围作了一些讨论,并通过对一首小诗的分析表明: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操作性强、应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 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文化语境;情景语境 Abstract :This paper looks at some major issues on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whose theoretical basis is Halliday ’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It is pointed out that one of the major aims of Hallidayan linguistics is to construct a grammar for purposes of discourse analysis.In the paper the aim and scope of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are outlined and the analysis of W.C.Williams ’s “This is just to say ”is provided ,which illustrates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e study. K ey 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Context of Culture ,Context of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1)12-0001-05 1.引言 语篇分析的起源如果从结构主义者Zellig Harris (1952)提出discourse analysis 这一术语时算起,已有50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不少学者在语篇分析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新的分析方法,这种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语篇的做法对语言理论的探讨和语言教学的研究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从文献上看,语篇分析已涉及到包括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慢慢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交际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涉及多学科的学问。 然而,到目前为止,语篇分析还属于一个尚未定性的学科,它没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作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见黄国文1988:7;2001:50;Hatch 1992:1;Schiffrin 1994:1;G ee 1999:4-5)不少语篇分析者在论著中明确指出,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都只是一种用来分析语篇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Schiffrin (1994)介绍了6种可用于语篇分析的方法: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互动社会语言学(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交际文化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 2matics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变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 )。在讨论各种方法时,作者首先对它们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步骤等进行概述,然后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对该方法 用于语篇分析的尝试进行总结和归纳。 我们在《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黄国文2001)一书中用系统功能语法(Halliday 1994,Eggins 1994,Thompson 1996)这一理论对一则英文汽车广告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事实上,Halliday 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他在A 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 2mar (1994:xv )一书中明确指出,他的这本书的目的是建构一个可用于语篇分析的语法框架。我们多年的语篇分析实践证明,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我们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完全可以用这一理论指导;事实证明,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语篇分析理论,它完全可以与Schiffrin (1994)中所说的六种方法媲美。我们把用系统功能语法所做的语篇分析称为“功能语 篇分析” (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 )。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从功能语篇分析的目标、范围、方法、步骤等方面作些论述。目的是给语篇分析者提供一个粗略的介绍。 2.目标 有些语篇分析者认为,语篇分析是一种“说明性活动”(interpretive activity ),因为它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弄明白该语篇所表达的意义(或作者想表达的意义)。与此相比,功能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