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十讲》

《设计艺术学十讲》
《设计艺术学十讲》

《设计艺术学十讲》诸葛锴2010.09

1-1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

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设计艺术学的构建及其学术规范

欧洲百年设计史,包豪斯无疑是一座丰碑,上世纪的而是年代至30年代,它以建筑为主干,渐次扩大到工业设计,围绕“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中心思想。

反传统的姿态,废除了建筑史,开设了空间结构训练方面的全新课程。

“三构成”的教学,以它特有的内涵和思想方式,带给我们不少的认识。

设计基础教学“写生-变化”的思维定势,这种方法远亲是传统手工艺,近亲是莫里斯提倡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前者直接服务与生活,以实力和审美的结合为原则,难以适用文艺创作的原则。

其次,构成在视觉上的律动效应,超越常规的空间维度变幻,以及色彩的光学效应,在平面和立体的维度外,又发现“多维”的幻觉空间。

第三, “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新”在这里是特定的历史,包豪斯推崇构成主义和抽象绘画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豪斯精神在八十年代曾对中国的设计观念更新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包豪斯的经验并不适应二十世纪的中国,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历程,也证明了包豪斯精神的可贵和包豪斯式革新与变化的必然性。

从中国的艺术家转向设计师来看,把专事美化的职业眼光,转向功能领先服从功能的真正设计,并日渐摆脱推砌要素的形式观,越来越善于使用简洁的设计语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进的,有的以难以与今天的社会相适应,但精髓却是不灭的。以发达国家的设计为参照来考虑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时,向外借鉴的力度必须加大,淡化传统文化也是必然后果。

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由渐显抬头之势。。。。。国学研究已引起重视,设计中的本土因素以新的样式融入了现代生活。

设计中的本土文化仅仅是一些符号?这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全解决的难题。

现代对DESIGN的解释:

最终目的——带有质变的创造

设计方法——科学方法论与艺术方法论的横向交叉

表现形式——直观表现(图样、模型等)的。.完整构思

意匠——意有“考虑”、“设计”之意,匠是“意图、思考、技术”之意,综合的意思是“创意功夫”

图案——图有“谋计、描绘”之意,案有设想之意,综合为“表示设想”的意思。

1984年俄语版的《新词新义》:1.为了使周围事物具有美的外表和一定的功能而设计,即艺术设计2.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一个部门。

首先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不少艺术家是工程师、设计师,如米开朗基罗的建筑设计。其

次是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第三是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

“工艺美术”是时代的产物,“设计艺术”也是时代的产物,后者取代前者,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

“工艺美术运动”实际上是工业设计革命的前奏。

《辞海》“工艺美术”直译“工艺美术”和“工业艺术”,其内涵解释为:应实际生活之需要,于各种器物上施于美术技巧或装饰者,称为工艺美术。

设计艺术首先是以设计为基础的学科。

设计艺术学从一个重实践的学科建设成一个人文学科时,不能不从更高层次上探讨学科的构建,还要注意日益引起重视的学科规范问题。

设计艺术学是在工艺美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并没有绝对的分界。

目前中国的设计艺术学与原先的工艺美术学相比有下列特点:

一是学科方向明显拓宽,说明社会需求正在日益增强。

二是知识面明显拓宽,说明设计艺术学正在向交叉学科发展。

三是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在与人类文化相关性的研究方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标志着设计艺术学性质日渐得到显现。

艺术理论三个层次:技法性理论(技法的归纳和系统化)、创造性理论(创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原理性理论(共性和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与史论研究同等重要的设计实践。

结合艺术学的实际对学术规范作如下的说明:

首先是规范的主体和实践。

其实是学术规范的内容和边界。

第三是学术规范对研究成果的要求。

第四是学术规范对操作程序化的要求。

第五是分清学位层次

第二讲人猿相揖别的时刻

从艺术起源看最早的设计——原始工具的“功能主义”——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原始设计的社会性

2-1从艺术起源看最早的设计

2-2原始工具上网“功能主义”

2.2.1原始工具的设计原则

2.2.2功能主义促进形式的进步

2.3 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

2.3.1 丰富多彩的原始装饰

2.3.2 原始装饰与图腾

2.3.3 原始装饰的象征主义内涵

2.4 原始设计的社会性

今天的“艺术和科学都是为了解决生活提出的实际问题”,那么,原始社会则依赖原始设计累解决生活提出的问题。

2.4.1原始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同步增长

原始发明是原始设计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取决于原始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2.4.2原始设计造就了社会人

说明了原始设计对于使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产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人类通过原始设计扩大自己的力量,从而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其次,人类通过原始设计原始提高了认识水平,并通过知识积累和传播改进设计。

第三、原始人的造物活动是有计划的分工合作。

2.4.3 原始设计与非物质文化的互摄

原始设计的内容包含了原始社会物质文化的全部内容。

非物质文化是指一种适应性,就是与物质文化适应的习惯、制度等上层建筑。

首先是物质产品的实用功能派出特殊的社会功能。

其次是社会功能牵引着物质产品的发展方向。

第三讲为人造物的艺术

设计艺术的组成要素——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构——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

设计艺术的组成要素的对立统一:功能合理性依托的科学依托和审美价值所依托的艺术。

艺术设计的组成要素既是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的需求。

3.1.1科学技术与设计

1.科学技术与设计是共生和共生发展的

2.科学技术最接近的实用性目的

3.1.2艺术与设计

1.艺术不是设计与生俱来的品质

一是感觉美的知觉

二是创造美的手的功能和技巧的完善新时期时代却有一种鲜明的艺术美从人造物中脱颖而出。

新石器石器却有一种鲜明的艺术美从人造造物脱颖而出。

首先是工具的装饰化造型,已带有“工艺美术”的性质。

其次是高度发展的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两方面都反映了超功能的美的自觉表现。

2.设计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形式美

一般来说,形式具有下列特征:

一是表现内容的外部形态,必须与内容共享一个载体,任何分解都是徒劳的。

二是形式鲜明性,使关照者往往先于内容而感知,我们先看见物体的色彩,形状就是找个原因。而内容往往是隐藏的,意涵的,这就突出了形式的鲜明性和前进性。

三是形式必须物质的方式(声、光、色和各种材料)表现出来,没有物质就没有形式。

3.设计中的艺术是一种“实用美术”

“实用美术”曾经被称为“工艺美术”

3.2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结构

科学技术与艺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它们作为艺术设计的两种要素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体现为相互排斥和相互吸收的运动,并关系着艺术设计的本质。

3.2.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相互对立

艺术设计内部的科学技术和艺术两种要素间的相互对立是由它们的差异和矛盾决定的。

它们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对待自然规律的态度方面。科技技术作为一个系统,能量、材料、工艺、结构等因素都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艺术创造则可以违背自然规律。

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差异还表现不同的价值体系方面。

科技技术与艺术作为不同的事物,存在着鲜明的外部差异,正如多数工学人才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方式全然不同一样,即具备不同的基础,差别很大的技巧,它们在同一社会中因分工不同而各有所职、各有所司。

3.2.2科学技术要素向艺术要素的转化

设计中与实用功能相关的科学技术要素、与审美功能关联的艺术要素之间的相互对立是一种绝对的关系,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即对立又转化的关系使它们在设计内部形成对立的统一体。

1.科学技术要素向艺术要素的转化

科技技术要素向艺术要素的转化,取决于两个前提:

一是工艺的进步,二是审美情趣的变化。

工艺技术是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工艺指加工的过程和方法。审美情趣的变化则指借助情趣的变化而形成多样的设计风格。

克莱夫贝尔在进一步论述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时,强调了艺术家“只有将对象为纯粹的形式——即为形式,他才能如此体验(某种感情)”只有通过纯粹的形式,艺术家才能激发出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并产生“有意味的形式”。

审美情趣的变化则指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而形成多样的设计风格。也就是说,同一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因审美情趣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艺术样式。

2.艺术要素向科学技术要素的转化

3.3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

在说明科学技术与艺术这一对设计内部既矛盾对立,又统一协调的要素之后,必须要关注人的要素。

人作为设计的主体,首先是创造者;人作为设计产品事物使用者和消费者,又是设计的服务对象。因此,综合科学技术、艺术和人这三种要素,对设计的本质可以作这样的描述: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

3.3.1“预先设想”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实际上,设计是完成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

3.3.2“美的规律”也是造物的规律

造物则是实践活动。

首先,审美取向对实践有很大的依赖性。

其次,造物活动又受着审美取向的牵引。

3.3.3创新是设计的永恒主题

一部设计史,就是创造史。创新对于设计,是个永恒的长青课题。

首先。人类在利用设计满足种种需求的同时,又在创造的需求,这些新需求则是刺激设计不断创新的动力。

把设计也分成硬件和软件,硬件——实体(满足第一层次需求)软件——创造新的需求(刺激新设计的新动机)。

显然,需要的性质直接关系着创造的性质,应该说,设计的对象主要是物,即满足物质需求,无论层次多么高的设计,都离不开物化的结果。

物质的创造,也是文化的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才是文化的全部。

其次是创造的方向。在设计的创造以物质生产对对象的前提下,创造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它包含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功能领先的创造意识

功能领先的内涵首先是指对需求的满足,功能领先的内涵首先是指对需求的满足。

2.“由外向内”的再创造

当高技术和高感情达到平衡,生产和消费得到统一,使人从机器,金钱中解放出来,产销合一为人进行美的创造时,就会在更高基础上向古典美学回归。

第四讲美的传统与新生

人造物的有用性与功能美——人造物的形式与形式美——传统美的积淀——现代美的超越

4-1人造物的有用性与功能美

4-1-1 功能美和它的性质

功能美是有用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的,包括:

完善转化的美——充分的有效性就是合理和完善,如有有效性相应的合理结构和材料加工,虽然不以美的规律为约束,但可能因为符合美的规律而转化为“合理性”。

从功能美的现象来看它的本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认识这种美。

首先,功能美是自然美性质相近的美。

其次,功能美受实用目的的极大牵引。

功能目的实现以后,功能美才能实现。完全用艺术美的标准去衡量设计产品,往往很难得出结论。同样,单纯的使用价值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相关,用品是否美观一般不影响使用。第三,功能美还具有社会性。

产品内含的功能美不能不受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审美心理历史内容的局限。功能美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它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这些已属于非传统的艺术美。

4-1-2 功能美不是“有用既美”

“有用即美”的功能主义口号混淆。

把功能美作为技术美的全部,客观否认了审美价值的相对独立性,排斥了形式美。

“转化”的具体含意是什么呢?

首先,这一转化取决于主体采取审美态度,而审美态度是有选择性的,美学中,审美价值不是纯客观,也不是纯主观的,而是主客观的统一。

一般来说,被动的审美感受不需要专门的训练,但任何人在功利目的和社会条件制约下,对审美对象总有所选择。

其次,即需要转化,就说明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不是完全同一的,它们是对立的统一体。使用价值给人带来生存的条件,进而可以带来物质享受。

审美享受是“关照里的享受”,这一词大多用于视觉艺术,而且与鉴赏、欣赏不同。画展要有足够的空间,纪念碑更需要广阔的视野,就是使关照者有足够的距离,看得见对象的整体。

同时,单纯的使用价值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相关,用品是否美观一般不影响使用。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互相取代。现代设计观念却极端重视它们的统一,既不是功能主义的,也不是唯美主义的。

4-2-3人造物的形式与形式美

形式是与内容相对的概念,是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内容各部分的组合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形式,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实在,也就是视、听或触觉感知的实体,是内容美的存在方式。

功能美的存在方式,就是技术美的形式,即形式美。一个是任何事物都有形式,一个是内容美相对的形式美。

人造物的内容,一般都理解为“有用性”。那么,形式就是以实现有用性为前提的结构形式。结构形式往往受功能目的严格限制,各部分尽可能经济、高效地结合为一个可以运转的整体。

4-3 形式对于内容否认相对独立性

所谓相对独立,就是指形式可以成为独立的设计要素,但最终难以脱离的内容。

他认为一种功能有多种形式的观点,但他反对“功能决定形式”。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形式变化的要求不一样。

我们用“自由度”和“清晰度”两个概念来加以概括,目的时间哦更深入地说明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1.形式的自由度

关于形式的“自由度”,形式的自由度,指产品结构和外观可供设计者支配的程度。

2.形式的清晰度

其次是形式的“清晰度”,形式的清晰高,对产品外观品质的要求也高。

4-2-2 人造物形式的特征

1.形式必须与内容共享一个载体

比如;一本书籍

2.形式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观照者对一件人造物的感知,往往先直观到它的形式,即先于内容看到它的形状、色彩。而内容有时是隐蔽的、意蕴的,所以是后感知的。

3.形式必需有质量的形体

物质的形式就是物质的形式,是人能感知形式的基本条件。

4-2-3 从形式到形式美

1.形式美的品质

形式美的内涵十分丰富:

(1)本之美——功能美的直接表露形式,与功能的发挥融为一体,是以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质表现外部的一种美。

4-3 传统美的积淀

4-3-1 传统美的内在意涵

实际上就是指传统美所内含的精神,就是李泽厚所说的理智而激情的“人性”、审美形式所积淀的社会内容。

1.代代相传的“样式”

“样式”在这里专指那些蕴含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并因为程序化和代代相传而普遍性。比如中国的古代礼制建筑。

2.“再现”原生态的样式

4-3-2传统美的外在形式

1.与功能相应事物形制

2.与审美相关的形式

从勒柯布西耶吸收和发展黄金分割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到,传统美的形式的确参透在现实设计中。虽然我们不会每日每时都看到这样的现象,但它存在却是无法忽视的。

4-3现代美的超越

4-4-1 设计革命引发的“反传统”思潮

1.“装饰崇拜”

所谓“装饰崇拜”就是指装饰可以脱离功能自由膨胀,花哨的外衣成为审美主要对象,甚至把装饰看成设计的主体,没有装饰的设计就不是设计。

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充满装饰趣味的设计之间矛盾:首先,手工时代那种精雕细刻难以适应大批量的机器生产,只有排斥装饰才会有大批廉价产品推向市场。

“功能崇拜”

所谓“功能崇拜”,是指产品设计按照实用功能的需要而不是装饰的需要,为适应机器生产可以排斥任何装饰。

真正实现设计必须强调功能和机器生产这一原则的关键人物。

这些设计都有两个共同特点:意识便于机器生产或批量生产;二是突出适应功能因而造型简洁。它们使包豪斯之名传遍欧美。

现代主义的设计立场以适应大工业生产为前提,强调大批量生产、产品功能良好、廉价,归根到底是服从功能,也就是“形式服从功能”或“形式与功能的高度统一”,随之而产生

简洁而无装饰的几何风格就很自然,以“装饰崇拜”为特征的传统设计也被彻底颠覆。

4-4-2 “形式崇拜”的崇拜

现代主义设计可以理解为“功能主义”设计,现代主义的设计善于协调功能与设计善于协调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使它们达到一种“和谐”。因此,它即不是纯功能的,也不是纯形式的。

“从它的结构上与审美上的特点来看,国际风格的建筑同最终被它替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是对立的。”

1.波普风

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民主和机器结合为一体的文化。

2.激进的折衷

“后现代主义”则是一种以建筑为首,波及各个设计领域、反主流的风格。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根本差异在哪里?就在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形式复杂化,因而不惜使用曾经被放弃的装饰、象征手法,但这种装饰是现代主义基础上附加,形成费费古典的、不协调的对比效果和是似而非的外观或内部空间,从而在现代主义冷漠的混凝土方块中脱颖而出。

3.“丑的美”

丑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违反审美规范、妨碍审美关照,古典美学把丑作为美的否定状态,并与人性的“恶”相联系。

古典艺术基本上不接受丑,近代艺术中丑成为一种美学因素,现代派艺术中丑成为不可忽视的主角。从中我们也可以归纳出美丑间互相演变的规律:

首先,丑可以转化为美。

其次,美与丑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

综上所述:证明设计艺术中“丑与美”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挑战,或者说是对“功能决定形式”的超越。

4-4现代美的超越

现代美的超越是指对传统美的超越。现代审美观念虽然以传统观为母胎。

4-4-1 设计革命引发的“反传统”思潮

二十世纪以来的产生的现代审美观念,从本质来看一切都与“反传统”有联系,但“反传统”的观念又从何而来?它既是非缘自然哲学,也是非缘自美学。

机械革命实际上就是设计革命,在二十世纪,艺术观念的基石是“革新”,最常见的词汇是“前卫”和“现代”。这些思想的核心就是“反传统”。另一方面,则是新的艺术观念“反哺”设计,使它背离传统的设计观念而具有“前卫”和“现代”的特点。

第七讲眼和手的智慧

思维是人所特有的高级精神活动,设计是个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视觉思维和创造性入手,尽可能结合实际地叙述它们在设计的规律。

而智慧来自眼智,手智,心智的结合。

7.1视觉知是一种知觉思维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些个别属性主要是物理物理属性。

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7.2设计与知视觉

7.3设计的思维和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调暗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感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创造美感的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学子的青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状况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原有的中国八大美院所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学校开设这门专业是通过市场验证过的,因环境艺术类涉及的行业成本高,所以员工待遇也相当高,行业前景可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 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报考艺术类院校要通过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两大关,而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专业考试往往又分为初试和复试。经过层层考试进入理想的院校,可谓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为了让考生能对所报考的专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下面为大家发布一些艺术专业就业前景方面的信息,希望这些信息能给报考艺术类院校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 前景分析:这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广告和包装在商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优秀的广告和包装设计将为企业和商家带来巨大的利润,同时能欣赏到构思新颖、创意独特的广告和美轮美奂的包装设计,也不失为一种很大的享受。而每年国内、港台和国

设计艺术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设计艺术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 级 排 名 1 清华大学A+ 10 北京理工大学 A 19 鲁迅 2 苏州大学A+ 11 湖南大学 A 20 山东 3 中央美术学院A+ 12 湖北美术学院 A 21 昆明 4 武汉理工大学A+ 13 上海大学 A 22 江苏 5 西安美术学院A+ 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23 中国 6 江南大学A+ 15 东南大学 A 24 大连 7 四川美术学院 A 16 东华大学 A 25 同济 8 景德镇陶瓷学院 A 17 南京艺术学院 A 9 广州美术学院 A 18 天津美术学院 A B+等(38个):山东艺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沈阳航空工业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河北工业大学 B等(38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汕头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齐电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林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工艺美术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 级排名 1 清华大学A+ 10 北京理工大学 A 19 鲁迅 2 苏州大学A+ 11 湖南大学 A 20 山东 3 中央美术学院A+ 12 湖北美术学院 A 21 昆明 4 武汉理工大学A+ 13 上海大学 A 22 江苏 5 西安美术学院A+ 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23 中国 6 江南大学A+ 15 东南大学 A 24 大连 7 四川美术学院 A 16 东华大学 A 25 同济 8 景德镇陶瓷学院 A 17 南京艺术学院 A 9 广州美术学院 A 18 天津美术学院 A B+等(38个):山东艺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

深圳大学设计艺术学考研历年真题

深圳大学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设计基础是进入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阶段学习学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专业设计基础的考试是对考生专业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检验。本考试要求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影视动画、设计史论和创意产业策划与品牌设计管理专业方向的考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专业基础设计和专业基础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造型能力 2.色彩能力 3.设计思维 4.设计表现 设计史论科目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设计史论科目主要包括现代设计史和设计基本理论两方面的内容,属于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专业课和核心课程。现代设计史叙述、研究的是19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欧洲出现的现代设计。内容包括历史上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观念、设计流派、设计机构和人物,以及事件、运动等。设计基本理论是对现代设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现代设计观念、原理、方法,现代设计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等。本科目考试要求考生运用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设计问题,并检验考生现代设计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确定考生是否具有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设计基本理论 1、什么是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作用 3、现代设计与科学技术和艺术等的相互关系 4、现代设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

5、设计师 6、设计管理 7、设计评价 8、设计发展趋势 (二)现代设计史 1、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 2、艺术与工艺运动 3、新艺术运动 4、装饰艺术运动 5、现代主义设计的流派 6、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 7、现代主义设计的组织机构 8、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 9、二次大战后的现代设计流派 10、二次大战后的现代设计观念 11、二次大战后的现代设计组织 12、二次大战后的现代设计代表人物 13、当代设计流派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考研试题2008年深圳大学艺术设计考研试题 论述题:共150分,每题50分。 一·试论述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历史贡献。 二·试论述一般设计程序。 三·试论述意大利“反设计”风格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

2020最新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2020艺术设计学专业大学排名 艺术设计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理论思维能力、造型艺术基础及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了解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素质,从事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设计创意和研究等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设计史论、设计原理、设计美学等。 培训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及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性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城市规划、建筑及园林等城建部门从事设计、管理工作;在相关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等行业从事施工、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在相关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材料经营等工作;在相关工程项目从事建设与监理工作;在物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养护管理工作。 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状况; 2.掌握艺术设计的历史与发展规律; 3.掌握艺术设计作品的分析方法和评价原则; 4.具有进行艺术设计学研究与教学的基本能力; 5.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学及艺术设计研究的发展动态。 课程介绍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我国的设计学研究已有60年历史,先从50年代的手工工艺生产的研究到80年代的传统设计的设计形式和设计教育的关注,90年代对设计消费、绿色设计的研究,到2000年开始重视设计理论、设计批判的研究设计创意产业、现代手工艺的研究,视乎又回到的原来的主体,但展现处的却是全新的概念模型。 设计艺术学研究特征 1研究的主体是实物而非存艺 2研究的方式是系统的而非经验 3研究的问题是实际的而非抽象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范围 1设计内部研究领域 (1)设计历史 (2)设计原理 (3)设计美学 (4)设计类型 (5)设计批判 (6)设计方法 (7)设计比较 (8)设计哲学 2设计外部研究领域 (1)设计社会学 (2)设计经济学 (3)设计管理学 (4)设计教育学 (5)设计消费学 (6)设计人类学 (7)设计伦理学 (8)设计价值学 (9)设计文化学 (10)设计心里学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1)关于设计现象的一系列命题及理解 (2)命题间的逻辑性与设计艺术学研究哲学基础 (3)设计艺术学研究过程及结果与真实客观性的联系 (4)设计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5)设计艺术学研究中的不同范围及其应用 (6)理论方法的可验证性 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方式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 (3)历史性研究 (4)实验性研究 (5)调查性研究 (6)田野考察 (7)逻辑论证

(8)个案与综合研究 研究前期的文献回顾包括各类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各种特定的技术和操作方法,研究后期的撰写论文是研究的最终形式, 方法的交叉和综合 设计艺术学研究的目标 (1)对设计提供要意义的指导 (2)积累设计知识 (3)建构生活现实 (4)完善设计艺术学科结构 研究在设计实践中的作用 一般长说的设计指的是物的形式方案的规划过程,是在规划之内的设计,其研究知识由命题性的元素来定义,策略、功能、结构、技巧、假设、含义、文献、测定、数据等,这一过程强调客观性和逻辑性 研究在对积累设计知识的作用 (1)该研究成果应对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2)该研究成果应该扩大现有文件 (3)完成后的研究成果要纳入该研究主题的成果链 (4)研究过程中构建起得生活现实 设计艺术研究过程 1研究的五个阶段 (1)确立研究题目 (2)拟定研究计划 (3)调研、考察、分析、 (4)实验、研究、结论、 (5)论文、报告、撰写 2以理论为主的研究过程示例 (1)确立研究课题 例证《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饮食有:刀、勺、灶、锅、筷、碗、盆、罐等 (2)拟定研究计划 概述 结构 原理 材料 工艺 视觉 特点 延展 文献 参考 (3)调研考察 在博物馆 在实地考察实物制作 在图书馆、档案室 修改实验结果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所属一级学科:艺术学(0504,Art Studies) 所属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050404,Science of Artistic Design)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本专业对硕士生的培养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业本专业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科研道德,具有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善于合作的团结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3、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熟悉运用计算机。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课题,并能进行创新性的研究。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产品设计与人机关系研究 通过研究产品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性以及影响环境舒适性的因素,探讨对于不同人群,在特定使用环境下操作产品的舒适性因素;研究如何利用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2、工业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通过对现代设计史研究,探讨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实现,研究与产品设计、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通过准确地设计方法分析,研究各种合理的系统设计方法。 3、虚拟设计与研究 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理论实现,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产品设计中应用,并通过研究各类虚拟平台,虚拟展现产品的真实效果。 4、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研究 研究传统工艺中的各类理论与方法,探讨现代设计法与古代工艺的关系。 5、产品形态设计研究 研究产品设计形态学相关理论,探讨产品造型形式及表现特征,从功能、材料、结构、机构、数理、视知觉、色彩及与自然、科技和社会等各类产品形态要素,研究产品形态设计新思路、新方法。 6、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研究数码产品,主要是基于屏幕界面进行交互的软件系统或产品,如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手机、PDA、Mp3等,进行心理、人机工程、可用性等方面分析和试验,掌握图

设计艺术学——我在中传这半年的研究生生活.....

设计艺术学——我在中传这半年的研究生 生活..... 我攻读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艺术学广告设计方向,设计系史论、广告设计、美术传播三个方向在研一阶段都是一起上课的。课程设置有专业选修、专业必修、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以及跨学院选课五大部分,跨专业的同学们还可以选择专业补修课(不做强制要求)。每个方向对学分的要求不一样,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修够学分即可(一般在研一期间都会修满)。 说专业课程之前先说一下老师们的专业吧,设计系有8名老师可以带研究生,有研究史论的,有做字体设计、CI设计的、会展设计的,有研究数字媒体的,有研究人工智能的,有研究公共艺术的,所以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有设计艺术史、平面设计研究、CI设计研究,会展设计、设计艺术学理论这些课程,其中,设计艺术史与设计艺术学理论两门课程都是理论课,也会以论文方式结课,培养同学们做学术研究的思维基础。平面设计研究、CI设计、会展设计都是偏重实践的课程,会要求上交设计作品。专业必修课程基本上完成了研究生毕业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的培养。 除此之外,专业选修课程内容也很丰富,有艺术摄影、手作媒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计算机艺术、运算视觉设计、设计项目管理、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

广告学综合研究、公益广告研究、公共艺术与设计等课程,涉及学院广告学、新媒体、设计三个专业,有侧重鉴赏的,也有侧重逻辑思维训练的,还有侧重理论研究的,大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即可。 公共必修课即众所周知的政治与英语,就不细说了。 公共选修课每年开设的课程不一样,可供选择的课程也都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有美学、文明史、艺术美学、艺术传播学导论、实验动画、中国古典艺术思维研究、亚洲动漫与新媒体艺术实践、亚洲传统艺术语言实践、动态图形设计、媒介学、中国动画史等课程,基本都是侧重于理论研究,由艺术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学分可以从专业选修课“借”哦)。 跨专业选课需要申请并经由导师同意才能选,一般不容易选上。 课程的学习基本上就以上内容,来说说实践的部分吧。 设计系的老师们基本上都会有国家的科研项目或者是一些商业性的项目。根据导师不同大家接触到的项目也会有所不同。大致有LOGO设计、海报设计、画册设计、吉祥物设计、会展设计这几种,现在在进行的有学校整体的VI与导视系统升级设计,以及建国70周年即广告40年的展示设计,读研期间同学们的设计能力还是会有很大的提升的。

设计学与艺术学之学科关系研究(一)

设计学与艺术学之学科关系研究(一) 摘要无论是设计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还是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设计学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都应该独立出来。艺术学的独立于美学的历史过程对今天研究设计学来说,应该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十九世纪末发展成熟起来的设计学科,在二十世纪中发展很快,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研究价值的知识范畴,这些领域中也有许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品味与思考。但是,现在的设计领域知识系统比较混杂,在学科体系上确有一些理不清的头绪,设计在本质上应该与艺术是不同的,不能将设计与艺术混为一谈。设计学是对人类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是关于设计规律的科学体系。深入地解析艺术学与设计学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立完善的学科空间,推动设计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设计学艺术艺术学学科关系 从学科概念来说,“艺术学”是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一级学科,但“设计学”现在还没有作为一级学科,所以本不存在与艺术学的关系问题。作为艺术设计学现在是艺术学下的二级学科,与艺术学有一个从属关系,但它不能代替“设计学”。有学者提出了“设计学”学科的独立发展问题,无论是设计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还是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觉得应该对“设计学”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对其与艺术学的关系做个研究。 一、从艺术学独立的历史现象谈起。 现代的“艺术学”概念,是从西方的美学中分离出来的,在它成为独立的学科以前,它归属于美学的范畴。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KonradFiedler,1841—1895)被称为艺术学之父,他号召艺术家创造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艺术学的诞生。 艺术学为什么要从美学领域中分离出来?就像鲍姆嘉通把美学从哲学领域中分离出来一样,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文学与艺术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下,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大争论之后,艺术领域也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形式主义运动,成为艺术史上最根本性的大转折。艺术的领域中的哲学性、思想性、形式感发展很快,塞尚、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等一大批艺术家都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了这一现象,艺术的视野变得宽广了,领域也超出了传统美学所研究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纯艺术范围,它与其它领域的一些关系也变得模糊了。 对艺术现象的分析可以导致对文化的理解,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艺术的风格、形式、它原初的任务得到改变,而且我们关于艺术的概念,关于艺术在其他文化现象中的地位、艺术的社会存在方式的概念也得到改变。艺术在生存与发展的种种实践中,感悟到艺术学的独立要求乃是当时艺术发展自身的需要,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态势。正因为艺术是由各种不同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极其复杂的文化产品,所以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它。由于在某一门科学的范围内,如在美学中,都不能把所有这些方法统一起来,所以,艺术学就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系统。 艺术学的独立问题虽然是个历史问题,但它辐射出人类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体现任何一个知识体系的形成与裂变都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联系在一起,某一知识体系的形成看起来只是文化运动的一个现象,但其本质基础是社会思想与社会活动,而今天的艺术学研究现状和成果就证明了这一点。 从历史的现象看,由于艺术学学科概念的形成,就在社会上、学术界引起很强烈的反响,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发展,充分表现出它作为独立学科的意义,也表现出社会文化体系与时共进的灵活性态度。 艺术学的独立于美学的历史过程对今天研究设计学的独立来说,应该有着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十九世纪末发展成熟起来的设计学科,在二十世纪中发展很快,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有研究价值的知识范畴,这些领域中也有许多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去品味与思考。但是,现在的设计领域知识系统比较混杂,有些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些与工程技术科学无法脱

《设计艺术学十讲》

《设计艺术学十讲》诸葛锴2010.09 1-1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 新观念的挑战与中国的设计革命——“图案”、“设计”之争及Design的内涵——工艺美术的局限与设计艺术的新意——设计艺术学的构建及其学术规范 欧洲百年设计史,包豪斯无疑是一座丰碑,上世纪的而是年代至30年代,它以建筑为主干,渐次扩大到工业设计,围绕“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中心思想。 反传统的姿态,废除了建筑史,开设了空间结构训练方面的全新课程。 “三构成”的教学,以它特有的内涵和思想方式,带给我们不少的认识。 设计基础教学“写生-变化”的思维定势,这种方法远亲是传统手工艺,近亲是莫里斯提倡的“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前者直接服务与生活,以实力和审美的结合为原则,难以适用文艺创作的原则。 其次,构成在视觉上的律动效应,超越常规的空间维度变幻,以及色彩的光学效应,在平面和立体的维度外,又发现“多维”的幻觉空间。 第三, “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新”在这里是特定的历史,包豪斯推崇构成主义和抽象绘画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豪斯精神在八十年代曾对中国的设计观念更新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包豪斯的经验并不适应二十世纪的中国,乌尔姆造型学院的历程,也证明了包豪斯精神的可贵和包豪斯式革新与变化的必然性。 从中国的艺术家转向设计师来看,把专事美化的职业眼光,转向功能领先服从功能的真正设计,并日渐摆脱推砌要素的形式观,越来越善于使用简洁的设计语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进的,有的以难以与今天的社会相适应,但精髓却是不灭的。以发达国家的设计为参照来考虑我们的传统工艺美术时,向外借鉴的力度必须加大,淡化传统文化也是必然后果。 中国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由渐显抬头之势。。。。。国学研究已引起重视,设计中的本土因素以新的样式融入了现代生活。 设计中的本土文化仅仅是一些符号?这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够完全解决的难题。 现代对DESIGN的解释: 最终目的——带有质变的创造 设计方法——科学方法论与艺术方法论的横向交叉 表现形式——直观表现(图样、模型等)的。.完整构思 意匠——意有“考虑”、“设计”之意,匠是“意图、思考、技术”之意,综合的意思是“创意功夫” 图案——图有“谋计、描绘”之意,案有设想之意,综合为“表示设想”的意思。 1984年俄语版的《新词新义》:1.为了使周围事物具有美的外表和一定的功能而设计,即艺术设计2.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一个部门。 首先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不少艺术家是工程师、设计师,如米开朗基罗的建筑设计。其

北京林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及其各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学院是将我校艺术门类的相关专业和学科进行优化整合,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工学院的工业设计系和信息学院的动画系合并而成。新的学院将成为一所专业性强、特色鲜明、富有创新性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由“环境设计系、工业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数字艺术系、造型基础部”四系一部构成,开设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科)、产品设计本科专业。目前有1个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动画艺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在籍本科生745名,硕士研究生174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8人,教授5人,副教授17人。具有3个月以上国外留学和研修经历的教师13人,其中10人为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3人为国外攻读学位。我院教师中现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名,教育部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多名教师取得了设计师称号。 学院已有和正在筹建的实验室有视觉与平面媒介实验室、装饰工艺制作实验室、陶艺雕塑实验室、模型数控加工中心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动画实验室、摄影工作实验室。 学校自1999年开办艺术专业至今,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教师出版个人专著(画集)及教材90余册。参加全国美展及国际重要学术展15次,参加其它美术知名展览106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各专业委员会比赛荣誉172项。发表SCI论文1篇,EI论文7篇;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2篇,发表作品187件;在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6篇,发表作品168件。 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设计艺术行业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性的设计创意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塑造具有兼收并蓄、锐意进取学习精神的高素质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书籍装帧设计、CI 设计、品牌设计、广告媒体与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包装设计、广告摄影等。 毕业生所具备的文化个性和专业设计能力,可在各类设计相关行业,从事策划、设计、创意等视觉设计传达工作,同时也可以在设计类教学科研、设计管理等工作岗位就业。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设计大奖,大量毕业生进入国内外一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作者:李立新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全书422页。 作者简介: 李立新 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艺术学。承担的研究课题主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工业艺术学》、江苏省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江苏省教委文科项目《江南彩衣堂装饰艺术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设计价值论》等。著述代表作有:《中国设计艺术史论》(200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设计概论》(2004年重庆大学出版社)、《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四卷(2004—2009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副主编)、《探寻设计艺术的真相》(2008年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在《文艺研究》、《装饰》、《中国美术研究》、《美学与艺术学研究》、《艺术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学研有法——《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序一 张道一 小时候在农村赶集,最喜欢钻在人群中看变戏法。开场之前,一个老者总是敲着锣不停地转圈,口中念念有词,说是:“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有钱的赏钱,没钱的捧场。”当时还不理解全部内容,只是急着看他变出什么来。我问大人,他为什么老讲话,又不懂什么是“门道”、“捧场”。回答说这是江湖礼节,防备有人“砸场子”;又说“门道”就是“关子”,并不是真的会变。可怜求学之难,那么,什么叫“关子”和“砸场子”呢?于是,大人不耐烦了…… 长大之后,也就晓得“门道”和“关子”,并且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才知道各行各业都有门道。门道也就是方法,方法也就是“术”。不学无术是什么也干不成的。 军事家思谋张略与战术,美术家强调构思与构图,如果比较两者的关系,前者是目的,后者便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古人造字,思想非常活跃,繁体汉字的术字外边有一个“行”(術),说是村中的一条小路,使行人走的方便,由方便引申而为方法,无路可走就不方便了。简化字去掉了“行”,方法也就不明了。 我从小热爱艺术,好像钻进了一个圈子,再也跳不出去,竟然钻了一辈子。先是学图案,从事工艺与设计,后来又研究艺术的理论;从读书到教书,六十多年没有离开过学校,不论是艺术实践还是艺术理论,深深体会到方法的重要。当然,从道理上讲,应该是创意、构想在先,艺术思想是首位的,但思想只能装在脑子里,充其量是“形象思维”,并非成为作品,也就是艺术的现实。一个艺术家只有将所想的做出来,才会有艺术。这就要靠方法,创作中叫“技巧”。 创作的技巧跟着专业走,有什么专业就有相应的技巧。当然技巧也有基础的和特殊的。但是,从事理论研究,虽然也有写作技巧,其方法却与创作相距很大。一般地说,创作强调个性,而理论则须要探讨共性,要进行归纳和概括,思考的方式也不同了。 许多年了,由于对研究生教学的需要,我曾经作过两次关于研究方法的讲

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设计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404)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三个面向”的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际设计创新能力,能从事设计理论研究、承担设计、工程、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研究生必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术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设计艺术工作的能力,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设计艺术史论 2、工业设计及其理论(含产品设计、展示设计) 3、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4、视觉传播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5、动画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6、数字化艺术设计及其理论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学位课程学分≥18学分。 四、课程设置

注:培养方案其他要求按学校硕士研究生统一要求执行。 五、科研与论文 导师应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并要求研究生按指导师指定的书目读书40本以上,其中20本左右需写出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500字;必须在第二学期末完成。在学位论文、毕业设计、创作工作之前,应撰写阶段性论文或设计创作;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在本学

设计艺术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512586845.html,)/总结报告/学习体会 设计艺术专业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道理,就是人不要达过于满足,要不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从开始报名1+装潢时,就感觉我接到了一个神圣而坚拒的任务。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未来,同时也为了家人的期望,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别人会的我要会,别人不会的我也要会,不但要会,而且要学通学精,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第一节课上听了老师的课,我感触特深,特别是当老师说到我们这些搞艺术的,搞设计的时候,我就心潮澎湃,是啊,我们都是搞艺术的,那我们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创作,应有无比的想象力。 第二节上素描课就有些激动。上学时就比较喜欢美术,由于当时条件不允许,所以也就没上,直到毕业后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对美术的激情都还没有减少。偶尔还会拿起笔自己画上两笔。但由于缺少底子及经验,画出来的画感觉就是不行,不协调。当我听说1+装潢有手绘,并看了本校学生画的作品时,我就毫不犹豫的报了名。所以当我拿起笔时心里就有些激动,可又当我看着石

膏和画板上的纸时,脑袋里就懵了,我该从何处下手,从哪儿开始画呢?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那就凭自己的想象力和老师讲过的试试看。好不容易费劲把两个几何体画好,自我感觉还挺美联社,心想还不错,挺满意。可当老师过来看时就不这么认为了,给挑出了一大堆的不足,老师拿过笔,在纸上边画边给我讲解,经过老师指导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画的太不及格了,除了自我感觉良好外,没别的优点了。于是结合老师刚才讲的,又重新画了一副,利用老师讲的原理,再加上进一步的认识,第二遍又明显比第一遍要好,还是挺满意。晚上回家心里美滋滋的,还跟家人显摆说我画的可好了,还当场画了一副给他们看,画完后并没有接受到他他们的高评价,心里就有些失落了。 然而第二天上课时,看看自己昨天的作品,也就那么回事,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于是收起来,拿出纸开始画第二张,今天开始动笔画时就比昨天有感觉,画起来也比较顺手。再等老师路过这时说比昨天有进步了,但还是要更进一步改进。这时拿出昨天的作品一比较,有时显的差别,今天的明显要比昨天的更有立体感,更有感觉。我想明天的一定会比今天的好。后天的会比明天的好,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所以说人不要太过于满足,要随时提高警惕,要随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慢慢改进,以发展的眼光看社会及一切事物。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比今天更好。

全国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院校(属于设计类所有专业)

全国招收设计艺术学硕士的院校(属于设计类的所有专业)硕士研究设有设计艺术学研究方向的院校(全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 辽宁: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 吉林: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青岛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 湖北: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南民族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广东: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 广西:广西艺术学院 海南: 重庆: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贵州: 云南:云南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学院 西藏:西藏大学 陕西: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类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艺术类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类排名 1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2. Yale University (CT) 3.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MI) 4.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CA)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6.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A) 7.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9. Pratt Institute (NY) School of Visual Arts (NY) 11. New School Univ.–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NY)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13.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大学艺术类专业-纯美术绘画专业排名 1. Yale University (CT) 2.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4.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5. 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 Temple University (PA) 7. 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9.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10.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MI)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12. 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CA) CUNY–Hunter College 14. Boston University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 (CA) Columbia University (NY) 18. Pratt Institute (NY)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New Brunswick School of Visual Arts (NY) University of Iowa 美国大学艺术类大学雕塑专业类排名

艺术设计学试题

《艺术设计学》第一章 一、选择题: (低难度) 1、()制作工艺经历了由开始的手工泥条盘筑到泥胎轮制。 ①(彩陶)②(黑陶)③(灰陶) 2、我国()时期青铜器制作已出现高峰。 ①(唐代)②(商代)③(宋代) 3、青铜是铜与()的合金。 ①(锌)②(锡)③(铅) 4、饕餮纹是殷代()器的主要纹样。 ①(陶)②(瓷)③(青铜) 5、《论语》的作者是()。 ①(老子)②(孔子)③(庄子) 6、古罗马建筑师()著有《建筑十书》。 ①(阿基米德)②(西塞罗)③(维特鲁威) 7、古代()国以《丝绸之国》闻名于世。 ①中国②印度③日本 8、()世纪西方国家陆续发生工业革命。 ①十七②十八③十九 9、()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最早发源地。 ①意大利②德国③英国 10、()年在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①1851 ②1844 ③1849 (高难度) 1、我国在()时期已经出现了水力或畜力驱动的大纺车。 ①元代②唐代③宋代

2、在我国的建筑要素中,台基本身可以构成一种独立的建筑物,被称为 ()。 ①坛②台③亭 3、我国园林建筑中借景的方法很多,所谓“俯流玩月,坐石品泉”便是 ()。 ①远借②俯借③仰借 4、在古希腊哲学中()首先提出了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最高价值。 ①柏拉图②亚里士多德③色诺芬 5、西方最早提出美和效用关系的学者是()。 ①色诺芬②柏拉图③苏格拉底 6、()指出,“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孔子②老子③墨子 7、()在《天地篇》中说:“能有所艺者,技也。” ①墨子②孟子③庄子 8、《说文解字》一书是由()编撰的。 ①许慎②王夫之③孟郊 9、()指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①孔子②老子③墨子 10、《贡余秘色茶盏诗》中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是对 ()茶具的赞美。 ①钧瓷②越瓷③龙泉瓷 标准答案: (低难度) 1、——① 2、——② 3、——② 4、——③ 5、——② 6、——③ 7、——① 8、——② 9、——③ 10、——① (高难度) 1、——③ 2、——① 3、——② 4、——① 5、——③ 6、——② 7、——③ 8、——① 9、——① 10、——②

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点全国来看不多

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点全国来看不多, 清华美院有:史论和设计教育偏多 湖南大学:有个人机工程方向 武汉理工:方向很多,设计史论、教育、设计管理等 江南大学:有工造和环艺两方向,工业造型只有张福昌老师带,环艺方向现在有两个导师。苏州大学:艺术考古,设计理论,美术雕刻等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些艺术学博士点的,也可以考虑下 东南大学的艺术学博士点 工业设计博士点的不多,我知道的是东南大学,机械学院,有个工业设计博士点,是机械方面的博导带的,方向为: 1.产品设计与产品可靠性 2.虚拟设计与设计可视化 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概念设计 还有就是其它学校,以他专业的博导也有一些跨过来带设计类的博士,自己看是不是适合自己了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专业: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应用化学 3纺织工程 4制浆造纸工程 5制糖工程 6发酵工程 7皮革化学与工程 8环境工程 9食品科学 10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原油脂工程) 1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2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3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14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 15包装工程※ 16轻化工技术与工程※ 17轻工信息技术与工程※ 18印刷工程与媒体技术※

19食品贸易与文化※ 20食品营养与安全※ 21食品物理※ 注:带“※”的学科为自主设置的学科专业。 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点纯工设的有三个博导设计产业经济老年人交通展示三个方向设计类相关的就多了 北京理工是在机械设计理论下的设计方向偏机械 西北工业大学自设工业设计博士点科目是设计理论和设计论文吧好像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理论下的现代设计方向偏机械 湖南大学设计学博士点设计史论和设计策略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点方向很多看导师了 西南交通大学自设工业设计博士点主要是列车设计 东南大学自设工业设计博士点偏机械产品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点对非艺术类要加试 江南大学自设产品设计XX博士点方向是也是看导师 浙江大学自设数码信息设计博士点好象是这个名字偏计算机 广州工业大学机械设计理论下

设计类博士点

华北地区(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设计艺术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艺术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华东地区(江苏、浙江)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华南地区(广东)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工业设计艺术研究08年李青 华中地区(湖北、湖南)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 西南地区(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工业设计 西北地区(陕西)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工业设计 美术学专业: 华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中国美术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南京艺术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西北:西安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专业: 华北: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苏州大学、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华中: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

同时具有美术学和设计艺术学博士点的院校: 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注:【1】还有几所院校也招美术学或设计艺术学博士如:江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汕头大学、山东大学等等只是挂靠其他学院而已! 【2】统计时间截止到2009年8月29日。 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点全国来看不多, 清华美院有:史论和设计教育偏多 湖南大学:有个人机工程方向 武汉理工:方向很多,设计史论、教育、设计管理等 江南大学:有工造和环艺两方向,工业造型只有张福昌老师带,环艺方向现在有两个导师。 苏州大学:艺术考古,设计理论,美术雕刻等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些艺术学博士点的,也可以考虑下 东南大学的艺术学博士点 工业设计博士点的不多,我知道的是东南大学,机械学院,有个工业设计博士点,是机械方面的博导带的,方向为: 1.产品设计与产品可靠性 2.虚拟设计与设计可视化 3.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概念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