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影视制作》)

孙云蕾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提要:摄像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很大关系,正确的曝光量需要正确的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同样,学会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是摄像师的基本功。本文对如何正确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手动光圈快门摄像技术

为了拍出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必须熟练掌握摄像机的手动调节功

能。手动调节曝光就

是每次拍摄时都需要

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

速度的调节,这样能

够对进入摄像机的光

线进行有效控制,使

摄像机输出一个正确的视频信号,从而使获得与景物相似的明暗层次、质感、色彩的视频图像。

本文就以Sony HVR-V1C摄像机(如图1)为例,探讨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以拍摄出理想画面。

一、手动调节光圈

摄像机的光圈是曝光系统中最基本的组件之

一,与透镜组平行的安装在镜头中间,由若干金属叶片构成,形成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孔,控制着到达感光器的光线多少。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摄像机一般可以在F1.6和F11之间手动调节进入镜头的光量或者关闭光圈。打开光圈或者光圈值较小时,光线量将增加;关闭光圈或光圈值较大时,光线量将减少。摄像机屏幕上会显示当前的光圈值(F)。

手动调节进光量,可按如下步骤进行设置:(1)、在拍摄过程或待机状态中,将AUTO LOCK开关设定在中间位置已释放自动锁定模式。

(2)、按EXPOSURE/IRIS,当前光圈值(F)出现。(3)将EXPOSURE/IRIS拨盘转动到想要的光圈值。注意:在手动调节后,如果将AUTO LOCK开关设定为HOLD,则会自动保存调节的项。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验的摄像师可能很难判断画面的质量,我们可以

使用使用斑马纹作为光圈调节时的参考标准,可将ZEBRA开关置于ON。在寻像器屏幕上,那些明暗度相当于65%~75%录像输出水平的部分将附有斑马纹。拍摄时,手动调节光圈,使斑马纹显示在景物的最重要部分。

二、用手动光圈时如何测光

在手动调节光圈时,有经验的摄像师一定会进行测光。用长焦拍摄测光区域,先用自动光圈曝光,然后变为手动光圈模式,锁定此时的光圈系数,再回到要拍摄的景别或画面进行拍摄。

曝光的方法有:

(1)、区域曝光:舍两头,中间亮度层次合适;舍去亮部层次,暗部层次得到表现;舍去暗部层次,亮部层次得到表现。

(2)、替代测光:在与被摄体同照度下,以18%灰板或亚洲人脸测光。

(3)、减少景物亮度对比后测光:打辅助光、柔光等方法后,再测光。

(4)、缩小景物亮度范围后测光:缩小画面景别后测光。

三、摄像机手动光圈的应用

在要求较高的电视专题节目或电视剧摄像工作中,几乎占2/3的镜头是用手动光圈,或者是以固定光圈拍摄而成的。手动光圈适合于一切场合,但是有些情况下只能选择使用手动光圈才能拍摄除标准色彩的画面。根据拍摄经验,将常见的几种情况表述入下:

1、景物的亮度分布不均

匀,存在大面积的亮暗

对比。例如日出(如图4)

或日落的拍摄。太阳作

为主要拍摄对象,太阳

本身或太阳附近的天空

很亮,地面景物以及离

太阳较远的天空较暗,自然景物明暗分布很不均匀。拍摄时要将光圈调的小一些,光圈小,景深大,可以拍出景物的层次,而且光圈的缩小还能减少镜头上的眩光。一般手动不控制的曝光量要比自动曝光小两档左右。

2、景物的亮度范围过大。例如逆光采访室内站立在窗前的人物。如果拍摄人物的特写时,应按人物脸部或者被摄对象的阴影部位的亮度进行测光拍摄。

图4:拍摄日出

若拍摄剪影效果,则应按照背景的亮度进行测光拍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

单反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如何设定快门的时间要看被摄主体和光线来定,如果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一场球赛,飞翔的鸟儿,快门一般就要设在1/300秒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静止物体时一般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30秒,因为据统计手持相机拍摄,手的稳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这个时间范围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手就会抖动,使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如果是铁手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带好三角架,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手持相机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让我欲哭无泪!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较好,因为小光圈能把灯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这就迫使相机的快门要设置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曝光!我曾看过一位大师的作品,曝光时间有五分钟之长!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是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有这样两组曝光组合,A.快门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为5.6。 B.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F值为4。虽然这两组的光圈和快门值都不相当,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但并不能证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样!最后就是感光度了,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来源应该是传统胶片的感光效应。传统胶片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当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不过高ISO会便照片上的燥点增加!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低ISO。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都是调节这三个参数,我拍照时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应用 → 摄像机的主要调整概要

一、滤色片的选择 1.色温校正滤色片 景物的色彩准确地还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且也取决于场景中 的照明光源。所有摄录一体机都不具备人眼睛对色彩的灵敏感应,由此,在对摄录一体机色温控制的设计,各生产厂商均以3200K标准白光源为基准色彩平衡。而现实中照明光源是时刻在变化,自然光照有早、中和晚,阴、睛等天气,摄像中拍摄场景的色温不同,如摄像机不经色温的调试去拍摄,它会产生画面色彩的严重偏色或称画面色彩的失真。为使摄像机能在不同光源照射场景中拍摄的画面色彩正常还原,就需对不同色温而引起光谱能量分布的变化进行补偿。通常是在摄录一体机光学系统中加入有限的色温校正滤色片,以补偿因镜头外界光源变化,而引起光谱特性误差,从而把镜头外界不同光源的色温都转换成3200K色温光源值。一般是将多个不同滤色片镶在一个圆盘上,摄像操作时依据实际光源色温值拨动圆盘,以适应不同光源照射色温转换要求。常见色温值见表2—1。 表2—1 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日出与日落2000~3000 低色温摄影棚专用灯3200~3400 阴天6800~7500 高色温熵灯5600 烟雾8000 闪光灯6000 蓝天10000~20000 家用钨丝灯2800 中午5400 烛光或1900

一般白天6500 日光灯3000~4000 2.滤色片的选择 根据拍摄场景光源条件,正确选择滤色片(DSR-500WSP提供滤色片)见表2—2。 表2—2 滤色片号光源色温值适应光线条件 1 3200K 摄影棚卤素灯光(白炽灯光、日出和日落。 2 5600K+1/8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8中密度滤色片 (减少的曝光相当于3档光圈,用来防止抖 动1,或减少景深2。 3 5600K 多云或阴雨天的户外拍摄,以及荧光灯下 的拍摄。 4 5600K+1/64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64中密度滤色 片(减少的曝光相当于6档光圈,用来防止 抖动1,或减少景深2。 3.滤色片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滤色片前,必须正确判断拍摄场景中光源色温和照度等条件,以便正确选择滤色片。 (2)所选择的滤色片仅是色温校正的粗调试,更换滤色片后一定要进行白平衡调试。 (3)对一台摄像机的滤色片分段基本涵盖整个可见光源的色温值,但在偏离滤色片值光源较大的场景,在白平衡校正后,可能仍会有偏色现象,此时色

快门与光圈组合的对比图

光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景深和曝光量。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光圈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光圈越大,曝光量越大,光圈越小,曝光量越小。 快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曝光量和使动体影像“凝固”。快门速度越慢,曝光量越大,速度越快,曝光量越小;快门越快,越能抓住活动物体的瞬间静止状态。 快门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快门速度自动决定用多大的光圈。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影像景深有三种因素: (1)景深与焦距的长短成反比,换言之,就是镜头焦距越长,则景深越短。 (2)景深与景物拍摄的距离成正比,相机若是离景物越近,则景深越短。 (3)景深与光圈级数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镜头的焦距和物体的被拍摄距离距都维持不便,光圈越大,则景深越短,就是说光圈由f/16→f/11→f/8→f/5.6→f/4……时,则景深越来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确对焦到的主体,生动而清晰,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前后的杂乱景物,而美化朦胧,这种朦胧美和因相机震动而导致的模糊不一样,富有优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调更加浅薄,能营造出相当程度的气氛,和景深内的主题产生分离的透视感,具有衬托出主体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摄影上,模特儿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门的焦点放在漂亮的模特儿上,同时也因为大光圈的运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门速度,防止相机的震动,使影像更加锐利而明晰,还有若是处在昏暗的光源下,没有三脚架的帮助下,想捕捉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或是无法用更慢的快门时,都是大光圈运用的地方,破坏了画面的气氛,因此大光圈的镜头向来是影友爱用的装备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时,则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对于景物的描绘就更加的真实,极富有真实性,画质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锐,且因为景深的范围广,焦点涵盖的面积更大,因此有泛焦点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现出来,且在对焦困难的环境下,例如高速移动的物体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么泛焦点可以避免因为对焦的失误,而造成主题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镜头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匀的像差等减低,获得高画质的作 品,还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门速度,可由慢速快门制造流动感。 一组关于相机快门与光圈组合的对比图[原创] 在网上与色友们争论,也遇到小兄弟拿起单反机,对光圈和快门的关系却不甚了了,也明白不了光圈与快 门组合对照片景深的影响。 甚至有人对狗头不以为然。 我等以为:只要机身后面的那头不狗,前面的头狗一点也无妨的。 为了证明以上两个问题,拿起自家的相机和狗套头,拍几张不同光圈和快门组合下的片子。由于是等量变化,所以,光线效果是一样的。从这里可以多少看出些光圈大小与快门的组合关系,也清楚光圈大小对照 片景深的影响。于我而言,算是一个作业。 为了说明问题,我没有把相机的原片传上来,而是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把资料展示出来,再用QQ截图,这样,在一个画面上,既可看到图片变化,又可看到图片数据。虽说是图片质量下降了些,但由于是等量 下降,说明问题仍然是够用的!

广播级摄像机镜头的后焦调整方式

广播级摄像机镜头的后焦调整方式后焦距的调整也称为Ff(法兰)焦距调整。一般用于第一次安装镜头时,或更换镜头后。当在拍摄电视画面时,若发现变焦时长焦镜头的聚焦和广角镜头的聚焦不能很好的吻合(推上调实,拉开图像虚焦),也必须调整后焦距。较高档的镜头都有后焦调整,但知道真正调整的步骤恐怕没几人。欲调整后焦,首先要有放射图表。(后焦调整用图谱)将放射图表固定于镜头前方约3米处。 16:9 放射图 4:3放射图 因为调整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就是观景器(Viewfinder),所以需先调整观景器。 将调整VF的亮度调低,对比调高,Peaking调强一点。 ? ?因为放射图表就只有黑白的线条,亮度调低,对比调高就是要让反差大一些,也比较容易看得更清楚。Peaking调强一点也是方便对到焦时会让画面更明显。 ? ? 再来就要把光圈开最大,目的是光圈愈大,景深愈浅,焦段就明显, 所以也就能更精准对到焦。 ? ?也因为光圈开大后,进光量太大,画面变成白茫茫的,所以可利用开启快门功能来达到减光的作用。 然后将Marco回归到定位,再松开后焦环准备开始校正后焦了。 ? ? 将摄影机镜头对准放射图卡的中心点,ZOOM IN到最近端,调整前焦。前焦准确之后,ZOOM Out到最广端,调整后焦。后焦准确之后,再ZOOM IN到最近端,再一次调整前焦。之后再ZOOM Out到最广端,调整后焦。反覆3~5次之后,确认ZOOM IN/ ZOOM OUT都准确了,再小心地将后焦环锁紧。切记在锁后焦环时不要再推到后焦位置,免得白费工。 之后将放射图表改摆到离摄影机6米的位置,ZOOM IN/ ZOOM OUT确认是否准确。再移动放射图表到10米的位置,然后再ZOOM IN/ ZOOM OUT做最终的确认。 ? ?如果一切都就绪,再把快门速度关闭,VF调回你原来最舒适的位置,那你的摄影机的焦距拍什么都是最准的了。 一般摄像机在出厂时,对后焦距都做了适当的调整,因此,在配接前定焦镜头的应用场合,一般都不需要调整摄像机的后焦。平时在使用中可能出现当镜头对焦环调整到极限位置时仍不能使图像清晰,此时就需要对监控摄像机的后焦距进行调整。 后焦距调整的步骤如下: 1.拧松监控摄像机前端标准镜头的固定小螺钉,通过调节变焦距调整(Zoom In)将镜头推至望远(Tele)状态,拍摄较远的一个物体的特写,再通过调整聚焦(Focus)将特写图像调清晰。 2.进行与上一步相反的变焦距调整(Zoom Out)将镜头拉回至广角(Wide)状态,此时画面变为包含上述特写物体的全景图像,但此时不能再作聚焦调整(注意:如果此时的图像变模糊也不能调整聚焦),而是准备下一步的后焦调整。 3.轻微旋转后焦调节环,反复调试直至画面最清晰为止,然后旋紧前标准镜头的固定小螺钉。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一、填空: 1.(电力(磁带 2.(寻像器或监视器(逐步增大光圈3(低照度. 4.(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黑白平衡的调整。 5.(清晰的图像(适时聚焦调整。 二、名词解释 1.增大增益(Gain:在增益增大的同时噪声也加大,一般来说拍摄时增益设置在OdB处,只有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加大增益,一般也只用到6dB或9dB档。 2.加电子快门(Shutter:电子快门的作用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可以提升动态 分解力。一般需要在强光下才能使用电子快门。总之,电子快门的特点是可将强光下运动画面拍摄得清晰;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到加大光圈的作用;在拍计算机屏幕时可以消除黑白滚条等。 3.咼亮背景调节:通过咼亮背景调节,用电子方式衰减咼亮信号的过亮部分的量以增加可分辨的灰度层次,则过亮部分就可被限幅(过曝光所致。 4.黑白平衡调整的次序:白平衡一一黑平衡一一白平衡。自动白、黑平衡的数据可以记忆,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隔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调整白、黑平衡。 三、简述题: 1.简述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适好。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来调整光圈的大小,即如果在寻像器中中可看到图像中亮的部分会呈现出斑纹(0.6V左右,则可根据斑纹出现的条件来决定光圈的大小。光圈调节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动、自动和即时自动。自动光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什么样的场景,自 动光圈都能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拍摄运动镜头时,变化的景物会使图像亮度发生变化,即时自动光圈的使用就可以省掉不少调整的麻烦。但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所以也会存在问题,例如我们希望通过画面的亮暗来表现白天与傍晚的特定情景,自动光圈却得到的是同样的输出电平。所以在光圈的调整时,建议先使用自动光圈测出光圈值,然后再换手动的, 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使用。 2.简述聚焦调整. 聚焦的调整包括前聚焦和后聚焦的调整。 为了使摄像机镜头在变焦过程中,无论是长焦还是短焦状态都能得到清晰的图 像,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适时聚焦调整。由于前后聚焦的调整会互相影响,所以一旦进行前后聚焦的调整时,应对前、后聚焦反复调整2— 3次,以确保推镜头到最长焦距时图像被调清晰后,拉镜头到人和位置的全远景时所摄图像仍然是清晰的。 四、论述题: 论述摄像机操作要领。 为了利用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有如下

电视台摄像机使用教程汇总

摄像机使用教程十二章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 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 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 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 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 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 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 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 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

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 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 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 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 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 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 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

光圈和快门配合表

光圈与快门的组合表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遗憾的是许多摄影者在这方面都因为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变得苦恼不堪。其实原因非常简单:他们总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设置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结果当然就不能让人满意了。 还是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如何选择合适的光圈值。选择不同的光圈值,允许光线穿过镜头的孔径就会有所不同。孔径越大,穿过的光线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当你将光圈值设置为最大时,光圈值的度量值F的数值为最小。而当你逐渐关闭镜头或缩小光圈值时,对应的数值就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会让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为什么孔径越大,数值越小;数值越小,孔径反而越大呢?其实F值的大小并不是全部光圈值的大小,只是部分而已。比如f-8的光圈值实际上要比8大一些。其实只要接受这个观点,这一现象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数值越大,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孔径越大。 光圈和快门的最佳组合 关于快门速度的控制和选择,说得通俗一点,快门就相当于遮挡在胶卷前面的一张帘子,根据门帘打开的大小来决定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强弱,将这个大小控制用时间来控制就是所谓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和光圈F值一样只能表示部分参数,15的意思是1/15秒,而30则表示1/30秒,要比1/15秒快出一倍;相应的,60代表1/60秒。在较慢的快门速度下,第一帘幕数值表示快门的打开速度,而第二帘幕使之则表示快门的关闭速度。但在较快的速度下(如1/125秒或更高)两个帘幕一起移动,只让一道狭小的光线从胶卷的一端投射到另一端。快门速度越快,允许光线进入的裂缝就越窄,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就越少。在有些相机上,快门帘幕为垂直移动设计,不过原理也是一样的。 同一快门速度下,光圈F5.6时拍摄的图像 可能有很多读者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可以单独使用光圈或快门速度来控制投射到胶卷上的光线,为什么我们在每次拍摄时都要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对于一个希望能拍摄出更高质量图象的摄影师而言,不会仅仅满足于合适的曝光,还希望能够拍摄出更高效果的图象。需要指出的是,光圈和快门总是一起工作的,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改变外部光线的条件下,镜头所捕捉到的光线强度谁也无法改变,

P2摄像机AG-HPX500操作使用详解

P2摄像机HPX500常用操作详解 一、常用操作详解 ㈠开机 1.检查电池余量,挂上电池; 2.拨动电源开关,打开电源; 3.打开镜头盖,光圈打到自动档。此时录像器屏幕应慢慢亮起,并能看到镜头摄入的画面。 4.检查SA VE伺服开关,拨到OFF位; 注:SA VE开关的作用是开启和关闭LED液晶显示屏,起到节能的作用。SA VE功能打开时录像器屏幕右下方的SA VE灯会点亮。 5.检查GAIN电子增益开关,打到L档,关闭电子增益功能; 注:GAIN电子增益的功能,在拍摄光线很暗、照度很低的情况下,可提高视频增益和画面亮度,但是画面质量会下降,噪点明显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不开此功能。每次开机时检查一下增益是否打在L档,以防止误用高增益档拍摄,造成画面质量不必要的下降。 6.检查AUTO KNEE自动拐点开关,拨到CAMERA档。如果该开关置于BARS档,则屏 幕输出为彩条。 ㈡记录格式的设置 1.打开MENU设置菜单。 注:HPX500机器上一前一后有两个MENU按钮,功能是一样的。 2.选择“记录设置”项,进入记录设置屏幕。 3.记录格式设定:有1080i、720P、576i等选项,我们一般选择如下两项: 拍高清节目时设为1080i/50i; 拍标清节目时设为576i/50i。 4.如果是拍标清,还有一项“576i记录格式”要设置。选项有三个“DVCPRO50”、“DVCPRO” 和“DV”,一般建议选择前两项,最好都设置成DVCPRO50格式,拍出的画面质量要好些。 注:格式的选择与卡的可记录时长相对应: 1080i/50i高清格式其记录码流为每秒100M,32G的P2卡只能拍30分钟左右的素材;DVCPRO50其记录码流为50M,32G P2卡可拍1小时; DVCPRO、DV码流为25M,可记录2小时。 选定记录格式后,录像器屏幕的相应位置会显示记录格式和系统频率标志。屏幕显示内容可通过调整设置菜单内的显示设置项进行改变。 ㈢音频的调整 HPX500摄像机可记录四个声道的声音(记录格式设置为DVCPRO和DV时只能记录两个声道),我们一般用一个声道就够了,因为我们出去拍摄一般只接一个话筒。

高清摄像机在节目录制中的调整方法

高清摄像机在节目录制中的调整方法 出处:依马狮广电资讯网作者:衡阳市广播电视局傅焱平李远新责任编辑:日期:2008-2-20 16:13:09 所属期刊:200712 【摘要】本文对高清摄像机的技术特点作了介绍,为了实现高清电视节目录制技术的高质量,重点介绍了高清摄像机重要参数的调整方法,对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帮助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高清录制伽玛特性曝光值聚焦轮廓清晰度构图调整 一. 引言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部分电视台的电视制作设备,己经使用高清制作设备,在高清拍摄中总觉得图像质量不十分理想,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对于已经熟悉标清电视摄像技术的技术人员来说,要想用高清设备拍摄高质量的高清电视节目,必须要了解高清电视的技术标准和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技术特点,同时还要具备高超的高清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解决在高清电视摄像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能力。如:曝光问题、焦点问题、照明问题、构图问题等。这些技术问题在标清电视摄像中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在高清电视摄像中就必须精心对待、认真解决,否则就会影响高清电视画面的质量。高清电视节目的摄像不同于标清电视摄像,高清精细的画面细节、细腻的层次、丰富的色彩,尤其是可以使用超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会把摄像的不足或失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因此,在前期摄像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高清图像质量要求,进行操作和设备调整,精益求精,才能拍摄出较完美的图像画面。 二. 高清电视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不论是高清还是标清电视,现代电视摄像机中使用最多的摄像器件是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是一种有限像素摄像器件,因此其清晰度受到像素数量的限制。目前高清摄像机使用的CCD水平方向像素大约是2000个(实际是1920个),标清摄像机大约1000个(实际是980个)。因此,高清晰度摄像机能够达到的水平清晰度为2K,标准清晰度摄像机是1K。不过,由于传输带宽的限制高清摄像机输出信号的清晰度只有1.55K,标准清晰度摄像机只有0.64K。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实用的高清录像机采用了带宽限制技术,高清电视摄像机实际记录的电视信号水平清晰度大约相当于1.25K。因此,在高清拍摄时较难把握的是光线照度问题。高清摄像机对景物光线照度要求比标清摄像机高的原因有二:一是同样尺寸的高清摄像器件成像面积比标清摄像机小。以2/3英寸CCD为例,像面的对角线为11mm,HDTV的像面宽高比为16:9,像面尺寸为:9.6mm2×5.4mm2=51.84mm2。SDTV的像面宽高比为4:3,像面尺寸为:8.8mm2×6.6mm2=58.1mm2。由于高清的成像面积小,导致摄像机灵敏度降低约为10%。 二是高清图像的象素比标清多,导致高清摄像机的灵敏度下降。以1920×1080为例,HDTV一帧画面的像素约为207万个,而SDTV一帧画面的像素约为720×576=41万个。显然,HDTV的像素约为SDTV 的5倍,就意味着HDTV的灵敏度将是SDTV的1/5。 以上两点表明,高清拍摄要求提高景物照度,或者加大光圈。实际上为了提高高清摄像机的灵敏度,高清镜头采用了更高超的多层镀膜技术,高清摄像机通过提高光系统和CCD的性能,以及加强信号处理等措施,对景物照度的要求已经降低了,但一般来说,高清拍摄所需照度比标清要高一些。高清演播厅演区灯光照度按2000Lx设计,要求布光范围大、层次多、布光均匀、柔光灯比例多等特点。 三. 高清摄像机重要参数的调整方法 1.高清图像技术质量指标 为了能达到期望的高清电视节目的录制技术质量指标,高清摄像机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数菜单调整功能,使用出厂设置进行拍摄。但在环境光线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画面明、暗部层次不清楚,暗部发黑而亮部发毛,是由于摄像机中与信号动态范围和画面明暗对比有关的参数:如伽玛曲线、拐点控制和黑电平等,其初始设置针对的是光照条件好而光比适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均衡、图像通透。但实际上在户外拍摄时,光照条件经常不理想,明暗对比不是过强就是过弱,采用出厂

学习单反相机知识:光圈,快门,曝光,对焦

学习单反相机知识:光圈,快门,曝光,对焦 一.光圈 光圈通常位于镜头的中央,它是一个环形可以控掣圆孔的开口大小,控制曝光时光线的亮度。当需要大量的光线来进行曝光时,就将光圈的圆孔开大:若只需要小量光线曝光时,就将圆孔缩小,让少量的光线进入。 光圈的计算单位称为光圈值(f-number)或者称为级数(f-stop)首先我们谈谈光圈值(f-number)标准的光圈值(f-number)的编号如下: f/1, f/1.4, f/2, f/2.8,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其中f/1 是进光量最大的光圈号数,光圈值的分母越大,进光量就越小。通常一般镜头会用到的光圈值为f/2.8 – f/22,光圈值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相对提高其制作成本跟难度。 级数(f-stop)是指相邻的两个光圈值的曝光量差距,例如f/8 跟f/11 之间相差一级,f/2 跟f/2.8 之间也是相差了一级。依此类推,f/8 跟f/16 之间便相差了两级而f/1.4 跟f/4 之间就相差了三级。 在职业摄影圈里,基本上我们都称光圈级数为档(f-stop),例如f/8 跟f/11 之间相差了一档(1 f-stop),或是f/8 跟f/16 之间就相差了两档(2f-stop)在每一级(光圈号数或光圈值)之间,后面号数的进光量都是前面号数的一半。例如f/5.6 的进光量只有f/4 的一半,f/16 的进光量也只有f/11 的一半,号数越后进光量越少,并且是以等比级数的方式来递减。光圈号数与进光量的关系 大光圈的镜头非常适合低光量的环境,因为它可以在微亮光的环境下,撷取更多的现场光,让我们可以用较快速的快门来拍摄,以便保持拍摄时相机的稳定度。但是前面提到大光圈的镜头不易制作,必须要花较多金钱才可以获得。 除了考虑进光量之外,光圈的大小还跟景深有开。景深是物体成像后,在相片(图档)中清晰的程度。光圈越大景深会越浅(清晰的范圉较小),光圈越小景深就会越长(清晰的范围较大)。 二.快门 快门是相机中的一个机械装置,大多设置于机身接近底片或感光片的位置(大型相机的快门则是设计在镜头中),藉由控制快门的开开速度来决定底片或感光片接受光线的时间长短。 也就是说,在每一次拍摄时,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进入量、快门的速度决定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这样一次的动作便完成了我们所谓的(曝光)。 快门以(秒)作为单位,它有一定的数字格式,一般在相机上我们可以见到的快门单位有: B, 30, 15, 8, 4, 2, 1, 1/8, 1/15, 1/30, 1/60,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上面每一个数字都是用秒作为单位,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分别是:30 秒,15 秒..... 1 秒, 1/8秒..... 1/4000 秒等等。一般中阶的单镜反光机快门可以做到1/4000 秒,而高阶的专业机则可以到达1/8000 秒。 B 指的是慢快门Bulb. B快门的开关时间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们可以藉由快门按钮或是快门线来决定整个曝光的时间。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个快门之间数值的差距都是两倍的,例如1/30 是1/60 的两

摄影入门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讲课教案

摄影入门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光圈与快门最佳配合值 可以说: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 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也叫ISO,),某快门,某光圈的组合。 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拍人像用大光圈,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派运运动用快快门,强光用低感光度, 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大小比较:100>200>400>800>1600,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感光度低,噪点小,也就是相片的颗粒小,能很好表现一些细腻的主题。数字大的感光度高,但颗粒大。光线不好的情况下,如果曝光时间过长,拍出的照片会由于我们手的抖动而模糊,这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感光度,从而增加快门速度,缩短曝光时间。但感光度太多成像质量不好,所以不宜过大。 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 (大小比较:1.4>2>2.8>4……因为真实值是对应数的倒数,所以f/1.4大于f/2,光圈每增大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 (大小比较:1/1000 s最大,1S最小,快门每减小一级,曝光量增加1EV) 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光圈值设置为f4、快门速度为1/500秒时曝光效果和光圈值为f5.6、快门速度为1/250秒的效果一样。这时可能又有读者出来认为“我的相机为自动设置,可以自动找到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最佳结合点,所以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设置”。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尽管你的相机为自动设置,但你能保证它每次使用不会出现差错吗?所以大家在使用自动相机时,每次使用时都得注意相机的光

高清摄像机设置调整

高清摄像机使用中调整方法 为了能达到期望的艺术效果,高清摄像机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数菜单调整功能。使用出厂设置进行拍摄,在环境光线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画面明、暗部层次不清楚,暗部发黑而亮部发毛,是由于摄像机中与信号动态范围和画面明暗对比有关的参数:如伽玛曲线、拐点控制和黑电平等,其初始设置针对的是光照条件好而光比适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均衡、图像通透。但实际上在户外拍摄时,光照条件经常不理想,明暗对比不是过强就是过弱,采用出厂设置拍摄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必须实时调整摄像机的相关参数(摄像机操作手册)并做好记录。 摄像机的白平衡在光照色温或者更换镜头后都需要重新调整;黑平衡在环境温度变化大、改变了增益设置后或者更换了镜头都需要重新调整。 1. 伽玛特性调整 摄像时,有时场景中有高光部分,它会超出CCD的感光动态范围,拍摄成的画面在高光部分不能反映景物的质感,这就要通过调整伽玛特性,来取得最佳曝光效果。 在正常亮度范围内,CCD呈现理想的线性光电转换特性,光导电特性在有限范围内,景物亮度与输出电平呈现正比例关系,能如实再现景物亮度,再现值总是与被摄对象的亮度、色调成正比。在超过上限幅电平(0.7V)或下限幅电平(0V)以外时,景物亮度、色调就会突然再现成一片空白或者是一片漆黑。光导电曲线的直线部分是陡直上升的,故表示被摄体亮度范围较窄,动态范围(电影为宽容度)有限或偏低。 弧线表示伽玛特性。伽玛特性是非线性电路(伽玛校正电路)处理后形成的曲线特性,经过伽玛校正电路处理的光导电特性呈现非线性特征,特别是对比度被压缩了的高光部分增强了感光能力(从点划线到虚线范围),在高清摄像机技术中把高光部分的斜率处理称为拐点处理。高清摄像机采用了精密的数字处理电路,摄像师可以通过设置菜单精确地分段调整摄像机的伽玛特性,以实现不同的曝光意图,以达到控制画面的影调层次和高清晰度的目的。 2. 聚焦调整 高清摄像机的焦点不易对准是大家反映的一个普遍问题。其实高清的焦点问题是由高清的高清晰度引起的,因为高清的分辨率高,水平视场角比标清大,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景深比标清小很多,所以聚焦时要格外小心。 在外景拍摄时高清摄像机的寻像器与标清的一样,要想找到准确高清晰的焦点确实比标清困难。如果摄像师把握不准,建议还是使用标准监视器,而且越大越好。 高清电视拍摄时,为了获得最佳清晰的影像,高清摄像的聚焦技术与标清摄像的聚焦技术有所不同。正确的调焦方法如下: 高清拍摄静态镜头时,应把变焦距摄影镜头变焦至某挡焦距处(即适当景别),当作定焦距镜头使用,则具体使用哪一挡焦距拍摄,就应直接在该当焦距状态下精确调焦,直到寻像器中被摄主体的影像最清晰时为止,或直至调焦基线所指示的刻度值刚好等于用皮尺所直接测量出的调焦距离值时为止。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使用方法

从零开始玩单反相机参数之光圈/快门篇随着当今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数码相机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玩意已经越来越普及,基本上现在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自己的数码相机,其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的是更加高端的单反相机。当您将一台崭新的单反相机拿到手中时看见上面有很多的按键,以及菜单里非常多的参数设置时您是不是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呢?每个按键都是干嘛的?它都有什么作用?调节这些参数对我们拍出来的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您都了解吗。不了解没关系,今天我就为您详细讲述相机各个参数的作用。

·开篇:光圈和快门是什么 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它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通常我们用F值来表达光圈的大小。而快门是控制照相机曝光时间的机件,快门速度单位是“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 图为:光圈叶片位置

图为:单反快门组件 今天笔者就要为大家详细讲述相机最重要的这两个参数——光圈和快门。这两个参数具体有什么作用呢?欲知详情请接着往下看。 ·光圈特性(一):控制进光量 光圈作为相机镜头内的一个元件,它的作用是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元件的光量,所以光圈的一大功能就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我们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不同数值的光圈和它孔径大小的关系。

使用数码摄像机

模块9 使用数码摄像机 摄像准备 准备阶段是为进行实际拍摄做好必要准备工作。在拍摄开始之前,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所要使用的家用摄像机的操作说明书,由于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家用摄像机,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里以SONY TRV17E为例,介绍准备工作。 一、准备电池 电池是摄像机的动力源泉,这一步是必不可少。如果您是在户内摄像,可以用电源连接线和交流电源转换器来连接交流电来使用,这时可以先将交流电源转换器接好,然后打开DC IN插孔盖,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入即可。如图

二、准备录像带 1、录像带准备

2、录像带的安装 录像带是从摄像机的底部装入的,其操作步骤为:首先接通电源;然后平放摄像机,然后按箭头方向推动OPEN/EJECT开关打开盖子,这时录像带舱自动升起并打开,如图

3、格式化录像带 将DV录像带格式化对于批处理捕获与精确查找时间码是有必要的。此处的格式化指的是从头到尾地录制“空白”视频,完全没有中断。专业摄像师对于新的DV录像带都会进行这样的处理。格式化完毕之后,既可以开始拍摄视频。如此一来,当您在DV摄像机上播放视频脚本时,计数器(在摄像机的液晶屏幕或观景窗上将显示成时间码)会持续递增,甚至在没有视频时。如图:

三、调整日期 检查日期/时钟指示系统,并把它调整到符合拍摄需要的状态,具体方法:首先要检查位于机身底座电池室内的电池的电力状况,调整好日期/时钟指示上的时间码,时间码可显示年、月、日或显示年、月、日、时、分,设置时可以设置显示、不显示或自动。一般一次调整后,可长期使用,拍摄时只需按动选择按钮即可。电池打野一年更换一次。对于SNOY DCR-TRV17E,日期与时间的设定方法为:打开MENU 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日期与时间设置选择,然后按拨盘;再CLOCK SET,如图,然后按拨盘调整年、月、日及时间即可。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 一、感光度ISO :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 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

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

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拍摄清晰的电视画面(《影视制作》) 孙云蕾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提要:摄像的好坏与曝光量有很大关系,正确的曝光量需要正确的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同样,学会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是摄像师的基本功。本文对如何正确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以及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手动光圈快门摄像技术 为了拍出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必须熟练掌握摄像机的手动调节功 能。手动调节曝光就 是每次拍摄时都需要 手动完成光圈和快门 速度的调节,这样能 够对进入摄像机的光 线进行有效控制,使 摄像机输出一个正确的视频信号,从而使获得与景物相似的明暗层次、质感、色彩的视频图像。 本文就以Sony HVR-V1C摄像机(如图1)为例,探讨如何手动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以拍摄出理想画面。 一、手动调节光圈 摄像机的光圈是曝光系统中最基本的组件之

一,与透镜组平行的安装在镜头中间,由若干金属叶片构成,形成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孔,控制着到达感光器的光线多少。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0,F1.4,F2.0,F2.8,F4.0,F5.6,F8.0,F11,F16,F22,F32,F44,F64。 摄像机一般可以在F1.6和F11之间手动调节进入镜头的光量或者关闭光圈。打开光圈或者光圈值较小时,光线量将增加;关闭光圈或光圈值较大时,光线量将减少。摄像机屏幕上会显示当前的光圈值(F)。 手动调节进光量,可按如下步骤进行设置:(1)、在拍摄过程或待机状态中,将AUTO LOCK开关设定在中间位置已释放自动锁定模式。 (2)、按EXPOSURE/IRIS,当前光圈值(F)出现。(3)将EXPOSURE/IRIS拨盘转动到想要的光圈值。注意:在手动调节后,如果将AUTO LOCK开关设定为HOLD,则会自动保存调节的项。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验的摄像师可能很难判断画面的质量,我们可以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一、摄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的调整一般有:黑白平衡调整、彩色重合调整、聚焦调整、光圈调整、增益调整等几项。以上几项调整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必须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机子,调整的要求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使用时必须根据不同机子的技术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对上述几种调整的作用和基本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黑白平衡调整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能正确还原黑白图像,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因此彩色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黑平衡和白平衡。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摄像机出厂前,其黑平衡、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兰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特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兰

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黑、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黑白平衡。对于必须调整黑白平衡的机子,调整时,应先调黑平衡,后调白平衡。 1.黑平衡的调整 黑平衡的调整一般采用自动调整。电路自动进行黑平衡调整时,以绿路信号的黑电平为基准,并将红路信号和兰路信号的黑电平分别与其相比较,得出的误差值分别用以控制红、兰两路的钳位电平,以取得黑平衡。对摄像机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时,开机后只需接通自动黑平衡开关(A、B),此时,光圈自动关闭,几秒钟后,黑平衡便自动调好。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黑平衡调整。手动调整黑平衡时,首先关闭光圈或盖上镜头盖,然后反复调整红路黑电平(R、B)与兰路黑电平(B、B),并在彩色监视器上观察,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全黑为止。 2.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一般也都采用自动调整。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手动白平衡调整也必须先选择滤色片,把镜头对准白色拍摄物,调整变焦钮,使白色充满寻像器,然后也以绿路输出的视频电平幅度为基准,通过调整红路与兰路的白平衡调整钮,调整视频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红、绿、兰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这时监视器的图像显示正常白色,达到了白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