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摘要:由于我国能源分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均衡性,今后能源大规模、远距离流动成为必然。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送电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等优点,在今后的能源流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及运行特点,总结已有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一般方法,提出一种实用新型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同时对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系统,提出了分区并行潮流算法的思路。

关键词:电力系统,交直流互联,潮流计算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水能、煤炭资源较丰富,油、气资源相对贫乏,发电能源资源的分布和用电负荷的分布极不均衡。一方面,全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有近2/3 分布在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煤炭保有储量的2/3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以东地区经济发达,用电负荷约占全国的 2/3。今后我国水能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多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晋、陕、蒙地区,并逐步西移和北移,而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东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导致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我国能源配置的距离、特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必然引起能源和电力的跨区域大规模流动。

直流输电一般定位于一定距离、一定规模的电力外送,在今后的电网发展中将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电力大规模流动的距离逐渐加大,现有的±500kV直流输电将无法满足要求,客观上需要采用更高一级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根据对我国西南水电外送输电方案的多次滚动规划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800kV 直流输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将越来越普遍存在,其潮流算法也应当相应的有所发展,以适应实际的需求。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潮流算法主要分为联合求解法和交替求解法。联合求解法的收敛性好,但破坏了交流潮流算法中雅可比矩阵的结构,计算效率会随着直流系统的增加而降低;交替求解法的收敛条件相对苛刻,不需要修改交流系统的雅可比矩阵,易于实现。

在讨论算法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大规模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区域特性,因此如何对大规模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进行区域划分,进行并行求解也是本文讨论的范围。

本文首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阐述,表明其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研究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适当总结当前交直流电力系统的算法,并提出一种实用新型算法。最后对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分区并行计算思路做出阐述。

2. 高压直流输电

人们对电力的应用和认识以及电力科学的发展都是首先从直流电开始的。19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信号传输——电报,虽然传输的电流是很微弱的,但是人们从此得到启发,并引用于电力传输。法国物理学家德普勒提出:如果输电电压选择的足够高,即使沿着电报线路也可能输送较大的功率到较远的距离。他并于1882年,用装设在米斯巴赫煤矿中的直流发电机,以1500——2000伏电压,沿着57公里的电报线路,把电力送到在慕里黑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完成了第一次输电试验,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直流输电试验。

此后,直流输电的电压、功率和距离分别达到125千伏,20兆瓦和225公里。但由于当时是采用直流发电机串联组成高压直流电源,受端电动机也是串联方式运行的。不但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的换向有困难,而且串联的运行方式比较复杂,可靠性差,因此直流输电在当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电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在十九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人们逐步掌握了

多相交流电路的原理,创造了交流发电机、变压器和感应电动机。因为交流电的发电、变压、输送、分配和使用都很方便,而且经济、安全和可靠。因此,交流电就几乎完全代替了直流电,并发展成今日规模巨大的电力系统。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电的电压、功率转变不再是难题,而能够得到十分稳定的控制,因此使直流输电又重新得以应用。高压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输电方法,有很多优于交流输电地方,比如它可以实现不同额定频率或相同额定频率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期联络,特别适合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尤其适合大区电网间的互联,线路功耗小、对环境的危害小,线路故障时的自防护能力强等等。1954年,瑞典在本土和果特兰岛之间建立一条海底电缆直流输电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工业性的高压直流输电线,此后,许多国家也积极地开展了高压直流输电的研发和建设工作。六十年代可控硅整流元件的出现,为换流设备的制造开辟了新的途径,高压直流输电也出现了新的前景。

如图所示,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换流器和直流输电线路组成。换流装置由换流变压器、换流器、控制极触发装置、控制保护装置及其它辅助装置等构成;直流线路与交流线路一样,由导线、地线、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和接地装置等组成,地线、基础、接地装置的设计与交流一样。虽然结构很简单,但高压直流输电有很多独有的特性:

○1高压直流输电与其相联的两个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相位无关。据此可通过直流输电环节连接两独立交流系统,既能获取减小热备用容量等联网效益,又可各自保持有功及无功功率平衡等电网管理的独立性。另外,一电网短路可因直流环

节的隔离作用而不直接株连另一电网,从而避免全系统大面积停电。故高压直流输电很适于电网间的互联。

○2高压直流输电只传送有功功率。故不会增大所联交流电网的短路容量,即不增大断路器遮断容量,且直流电缆无充电电流,可长距离送电。

○3高压直流输电的传送功率(包括大小和方向)快速可控。故可方便而精确地严格按计划实时控制所联交流电网间的交换功率,且不受两端交流电网运行工况的影响,特别适合于所联两电网间按协议送电。还可通过快速准确地控制直流功率来有效提高所联交流电网或所并联交流线路的稳定性。

○4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经济。因单、双极直流输电分别只需一、二根导线(相当于一、二回交流线路) ,故直流输电线路所需线路走廊宽度小,线材、金具、塔材都少,塔轻使塔基工程量也小。输电距离较远时,直流线路节省的费用将大于直流换流设备多花的费用,线路越长,节省越多。因而高压直流输电特别适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

3.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算法概述

对于目前已有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算法,可以基本上分成两大类:联合求解法和交替求解法。联合求解法是将交流潮流方程组和直流潮流方程组联立起来,统一求解出交流及直流系统中所有的未知变量。交替求解法则将交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和直流系统的方程组分开来求解,求解直流系统方程组时各换流站的交流母线电压由交流潮流的计算结果提供;而进行交流系统潮流方程组的计算时,将每个换流站处理成相应交流节点上的等效有功、无功负荷,数值由直流系统的潮流计算结果提供。这样交替迭代计算,直到收敛。

联合求解法

在联合求解交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及直流系统的方程组时,一般都采用收敛性较好的牛顿法。对直流系统中每一个换流器,都要列出下面方程式:

(3-1)

(3-2)

(3-3)以及下面五个控制方程中的两个:

1)定电流控制(3-4) 2)定电压控制(3-5) 3)定功率控制(3-6) 4)定控制角控制(3-7) 5)定变压器变比控制(3-8)对于上述的交流系统及直流系统方程组所组成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方程组,可以采用牛顿法求解。但是对于纯交流系统的潮流计算来说,快速解耦法在计算速度及占用内存量方面均有优势,因此可以用快速解耦算法提高计算速度,但需要在解耦的有功和无功修正方程中添加直流偏差及直流变量项。并且,由于直流系统的运行一般在相应的换流器上常设置有定功率或定电压、定电流控制,直流功率受到较强的约束,因此直流系统的变量x的变化不会对功率变化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进一步简化修正方程式,略去x与功率变化的耦合关系。最终得到的修正方程为:

(3-9)

(3-10)

算法的具体迭代过程类似于纯交流系统的快速解耦算法,但是要注意在迭代过程中,矩阵中的数值将不断发生变化,可以将恒定不变的部分进行三角分解,每次迭代再处理变动的部分。

联合求解法完整的考虑了交直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各种网络及运行条

件的计算,均呈现量很好的收敛特性。其雅克比矩阵的稀疏性比纯交流系统要差,对编程的要求高,占用内存较多,同时计算时间长。

交替求解法

交替求解法在迭代计算过程中,将交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和直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分别进行单独运行求解。在交流系统方程组求解时,将直流系统的换流站处理成接在相应交流节点上的一个等效P、Q负荷。而在直流系统方程组求解时,将交流系统模拟成加在换流站母线上的一个恒定电压。在每次迭代中,交流系统方程组的求解将为随后的直流系统方程组的求解建立起换流站交流母线的电压值,而直流系统方程组的求解又为后面的交流系统方程组的求解提供了换流站的等效P、Q负荷值。

由于将交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和直流系统潮流方程组分别进行单独运行求解,在计算交流系统潮流时,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有效的交流潮流算法。直流系统方程组,则可以仍用牛顿法求解。在迭代计算中,直流系统中一些并未由控制方程赋给定值的变量,其数值往往会超过其上下限制。因此一个实用的算法还应该增加越界处理的功能。

交替求解法由交直流系统的潮流方程分开求解,因此整个程序可以利用现有的任何一种交流潮流程序再加上直流系统的潮流方程模块皆可构成。另外,交替求解法也更容易在计算中考虑直流系统变量的约束条件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调整。实践表明,当交流系统较强时,其收敛特性是完全可以令人满意的。但当交流系统较弱时,其收敛性会变差,出现迭代次数明显增加或者甚至不收敛的现象,这是交替求解法的问题。

4.一种实用新型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算法

这个算法是一种简单的基于牛顿拉夫逊法的直流潮流处理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在形成潮流雅克比矩阵时针对控制方式的变化进行繁琐的预处理,仅须将直流方程和交流方程并列,并按传统求解交流潮流的雅克比矩阵形成方法来得到系统

雅克比矩阵。而罗列直流系统各种可能运行方式的工作被简化为根据变量情况确定相应求导项是否需要用 0 来代替。

如果既不对直流方程预先进行变换,又在求解潮流时对变量和方程数目的变化不加理会而采用固定大小的雅克比矩阵,必然就会在某些情况下使矩阵奇异而无法求解。观察到直流变量(除功率外)在求取雅克比矩阵时对交流节点没有影响,当将交流功率平衡方程式和直流方程并列后可得到如下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方程:

(4-1)式中x为交流潮流变量;y为直流变量;F为交流功率平衡式;H为直流线路

方程;dF为不平衡向量。其中 D

y F的获得仅需在原交流雅克比元素中加上对P

r

P i 、Q

r

、Q

i

的求导项,即±1或0。现在的问题是H中包含的有效方程数和y中包

含的变量数在潮流求解时可能会发生变化。总结直流线路的控制方式可看出,直流线路潮流的求解最少时只需要7个变量和7个方程,而最多时13个独立的直流系统变量中将有2个变为已知量,此时求解需要11个变量和相应方程。因此固定雅克比矩阵的维数为交流雅克比矩阵维数加上全部直流系统变量数乘以直流线路数。根据不同的运行控制方式选择相应个数的变量作为待求变量组,然后再从11个直流方程中剩余的4个里根据有效变量数选取相应数目的方程加入有效方程组中。对有效方程组,求取雅克比矩阵时按照常规方法求导获得。其余的直流方程构成冗余方程组,对冗余方程组,除对角元素外将求导项用0代替,而对角元素用1代替,并将不平衡变量dF相应项置0,得到如下形式的牛拉方程组:

(4-2)

式中y

1为有效直流变量;y

2

为冗余的直流变量;H

1

为有效直流方程组。利用

这个雅克比矩阵就可进行常规的LDU分解、前代、后代等求解过程得到交直流系统潮流解。算法的主要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2 算法流程图

经过如上处理过程得到的雅克比矩阵虽然维数较大,但是其稀疏度也非常高。为充分利用矩阵的稀疏度,除采用通常的稀疏矩阵存储技术之外,还可以采用保持矩阵稀疏性的最优消元顺序确定方法——Tinney 2消元方法,本质上就是在消元时最短行优先。在矩阵分解时记录行列变换信息以便在进行前代、后代和不平衡功率更新及雅克比矩阵的更新等步骤时可将新的数据正确映射到相应变量上。

5.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潮流算法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以交直流互联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电力系统,到2020年将建成15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直流输电系统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和较复杂控制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交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当AC/DC互联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时,迫切需要一套适用于大规模AC/DC 互联电力系统的潮流算法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在线快速计算的要求。

一种适合于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是对系统进行分区并行

潮流计算。该方法按AC/DC电力系统的互联特性,通过区域电网间的AC/DC联络线的母线撕裂对电网进行划分,建立了AC/DC互联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的2层计算树模型。2层计算树模型的根结点由不连通的AC/DC联络线组成,计算树的叶结点对应各交流子系统。根结点与叶结点通过边界母线间的虚拟电流协调,采用传统的稀疏潮流算法获得各结点边界母线虚拟电流与边界母线电压的约束方程,并通过该约束方程实现了大规模AC/DC互联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双向迭代新算法。

AC/DC互联电力系统通常是区域交流电网经交直流联络线连接起来的,因此可以通过联络线母线撕裂进行电网划分。以新英格兰AC/DC互联电力系统为例,划分前后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3 改造后的10机AC/DC 图4分割后的10机AC/DC

新英格兰电力系统新英格兰电力系统

图3中直流联络线(16-17)和(14-15)与交流联络线(1-2)和(3-4)将3个交流区域电网连接在一起。对上述4条联络线母线撕裂分割后的电网如图4

所示。其中S

1、S

2

和S

3

为分割后的区域交流子系统,S

为由4条不联通的AC或

DC联络线构成的子系统。注意边界母线上的负荷在划分中归入交流子系统。对

分割后的交流子系统,撕裂后的母线称作边界母线(记作 U

Bj

),其余母线称作内

部母线(记作U

Ij )。撕裂后边界母线间的电流正方向为由交流子系统S

j

指S

系统(记作I

Bj

)。之后可以对纯交流子系统和交直流子系统分别进行潮流计算。

分割后的AD/DC电力系统可用2层的计算树表示,子系统S

称为根结点,

交流子系统 S

j 称为叶结点。根结点S

与叶结点S

j

通过虚拟电流变量I

Bj

彼此联系。

图5分割后的10机AC/DC新英格兰电力系统的2层计算树

可以将分区计算过程的每次迭代分解为前向计算和后向回代。

(1)前向迭代。○1对所有叶结点子系统,求各子系统内边界母线处的电压

增量ΔU

Bj 与电流增量关系ΔI

Bj

的关系;○2对根结点子系统,求所有两端直流输

电系统两侧换流母线电流增量ΔI

tj 与电压增量ΔU

tj

关系,再求所有交流联络线

的电流增量ΔI

aj 与电压增量ΔU

aj

关系;○3形成子系统S

的电压电流增量式,并

用步骤○1得到的边界母线电流增量ΔI

Bj ,消去步骤○2中对应的电流增量ΔI

Bj

(j =

1,2,…,m),得到根结点S

0的电压增量表达式;解得根结点S

内的电压增量

ΔU

Bj

(2)后向迭代。○1将叶结点子系统S

j 的电压增量ΔU

Bj

代入到S

j

的增量标准

形公式中,从而解得各个叶结点子系统内部母线的电压增量ΔU

Ij

,同时解得电流

增量ΔI

Bj ;○2将根结点子系统S

中解得的电压增量ΔU

tj

代入到直流系统增量标

准形公式中,从而解得直流系统变量增量ΔX

dj

;○3最后,更新所有电压变量和直流系统的代数变量,判断是否收敛,若不满足收敛条件则准备进入下一轮迭代。

6.结语

本文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以及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作了一番阐述,总结了目前的技术成果,并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以及潮流计算在大规模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未来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发展持支持和展望态度。

参考文献

[1]苏宏田,齐旭,吴云,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市场需求研究,电网技术,

第29卷第24期

[2]梁旭明,张平,常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电网技术,

第36卷第4期

[3]

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11 月 10 日

2015年11月12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仿真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潮流计算

目录 摘要 (1) 1.任务及题目要求 (2) 2.计算原理 (3) 2.1牛顿—拉夫逊法简介 (3) 2.2牛顿—拉夫逊法的几何意义 (7) 3计算步骤 (7) 4.结果分析 (9) 小结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源程序 (13)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32)

摘要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发生率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法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及要求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60MW 40MW 4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变电所1 变电所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 耗414KW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 量为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 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 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 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围在9.5-10.5 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 行结果的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 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题目:潮流计算与matlab 教学单位电气信息学院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第四章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与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与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性分析、稳定性分析电磁暂态分析的基础(稳定性分析和电磁暂态分析需要首先计算初始状态,而初始状态需要进行潮流计算)。其根本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参数,例如节点的注入功率,计算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相角以及各个支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布及损耗。 潮流计算的本质是求解节点功率方程,系统的节点功率方程是节点电压方程乘以节点电压构成的。要想计算各个支路的功率潮流,首先根据节点的注入功率计算节点电压,即求解节点功率方程。节点功率方程是一组高维的非线性代数方程,需要借助数字迭代的计算方法来完成。简单辐射型网络和环形网络的潮流估算是以单支路的潮流计算为基础的。 本章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的节点功率方程的形成,潮流计算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高斯迭代法、牛顿拉夫逊法以及PQ 解藕法等。介绍单电源辐射型网络和双端电源环形网络的潮流估算方法。 4-1 潮流计算方程--节点功率方程 1. 支路潮流 所谓潮流计算就是计算电力系统的功率在各个支路的分布、各个支路的功率损耗以及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各个支路的电压损耗。由于电力系统可以用等值电路来模拟,从本质上说,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首先是根据各个节点的注入功率求解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电压,当各个节点的电压相量已知时,就很容易计算出各个支路的功率损耗和功率分布。 假设支路的两个节点分别为k 和l ,支路导纳为kl y ,两个节点的电压已知,分别为k V 和l V ,如图4-1所示。 图4-1 支路功率及其分布 那么从节点k 流向节点l 的复功率为(变量上面的“-”表示复共扼): )]([l k kl k kl k kl V V y V I V S (4-1) 从节点l 流向节点k 的复功率为: )]([k l kl l lk l lk V V y V I V S (4-2) 功率损耗为: 2)()(kl kl l k kl l k lk kl kl V y V V y V V S S S (4-3)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

含VS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分析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加上PWM控制技术的运用,以IGBT为主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变换器占据了电流变换器的主导地位,其中IGBT为基础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的快速发展,使得两端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及多端柔性直流输电VSC-MTDC技术得以实现。VSC-MTDC系统可实现多端供受电,相比于VSC-HVDC系统更具安全可靠性、运行方式更具灵活性及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更好。 因此,研究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最优潮流及其损耗问题,可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系统方案规划、建设拓展方案等提供强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含VSC-MTDC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潮流计算方法有别于传统纯交流系统计算,其计算更为复杂。 论文针对含VSC-MTDC交直流混联系统运用交替迭代法计算潮流 时,Newton-Raphson产生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在每次迭代时需重新计算,影响潮流计算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考虑换流站损耗及其容量约束,改进交流部分迭代的雅可比矩阵元素,即将交流侧有功无功与电压偏导与换流站损耗计算式结合,形成交替迭代法的改进算法。含VSC的网格式拓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各VSC功率双向流通,其参考量对潮流及损耗的影响较常用的辐射式拓扑结构更大。 论文提出将Newton-Raphson法与改进遗传算法相结合,以曲线拟合理论计算的换流站损耗及直流电压偏移量为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算法,通过优化VSC参考电压及参考功率,合理分配潮流,从而提高换流效率,降低换流站损耗。针对含VSC交直流混联系统多区域互联的最优潮流问题,论文考虑了由VSC-MTDC系统互联后各区域市场经济性与损耗分摊的问题。 以社会福利最大及损耗分摊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相应潮流约束,采用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摘要:由于我国能源分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均衡性,今后能源大规模、远距离流动成为必然。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送电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等优点,在今后的能源流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及运行特点,总结已有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一般方法,提出一种实用新型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同时对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系统,提出了分区并行潮流算法的思路。 关键词:电力系统,交直流互联,潮流计算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水能、煤炭资源较丰富,油、气资源相对贫乏,发电能源资源的分布和用电负荷的分布极不均衡。一方面,全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有近2/3 分布在西部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煤炭保有储量的2/3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以东地区经济发达,用电负荷约占全国的 2/3。今后我国水能和煤炭资源的开发多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晋、陕、蒙地区,并逐步西移和北移,而东部沿海和京广铁路沿线东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导致能源产地与能源消费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我国能源配置的距离、特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必然引起能源和电力的跨区域大规模流动。 直流输电一般定位于一定距离、一定规模的电力外送,在今后的电网发展中将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电力大规模流动的距离逐渐加大,现有的±500kV直流输电将无法满足要求,客观上需要采用更高一级的直流输电电压等级。根据对我国西南水电外送输电方案的多次滚动规划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800kV 直流输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比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将越来越普遍存在,其潮流算法也应当相应的有所发展,以适应实际的需求。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潮流算法主要分为联合求解法和交替求解法。联合求解法的收敛性好,但破坏了交流潮流算法中雅可比矩阵的结构,计算效率会随着直流系统的增加而降低;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报告

目录 一.配电网概述 (3) 1.1 配电网的分类 (3) 1.2 配电网运行的特点及要求 (3) 1.3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意义 (4) 二.计算原理及计算流程 (4) 2.1 前推回代法计算原理 (4) 2.2 前推回代法计算流程 (7) 2.3主程序清单: (9) 2.4 输入文件清单: (11) 2.5计算结果清单: (12) 三.前推回代法计算流程图 (13) 参考文献 (14)

一.配电网概述 1.1 配电网的分类 在电力网中重要起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就称为配电网;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分类,可分为高压配电网(35—110KV),中压配电网(6—10KV,苏州有20KV的),低压配电网(220/380V); 在负载率较大的特大型城市,220KV电网也有配电功能。 按供电区的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和工厂配电网等。 在城市电网系统中,主网是指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主要起连接区域高压(220KV及以上)电网的作用。 配电网是指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作用是给城市里各个配电站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 从投资角度看,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发电、输电、配电投资比率差异很大,国外基本上是电网投资大于电厂投资,输电投资小于配电投资。我国刚从重发电轻供电状态中转变过来,而在供电投资中,输电投资大于配电投资。从我国城网改造之后,将逐渐从输电投资转入配电建设为主。 本文是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潮流分析计算的研究,研究是是以根节点为10kV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 1.2 配电网运行的特点及要求 配电系统相对于输电系统来说,由于电压等级低、供电范围小,但与用户直接相连,是供电部门对用户服务的窗口,因而决定了配电网运行有如下特点和基本要求: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088班 学号: 0812002221 学生姓名:刘东昇 指导教师:张新松 设计周数:两周 日期:2010年 12 月 25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要求:基本要求: 1.编写潮流计算程序; 2.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 3.运行程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步骤: 1.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 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 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 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为了便于用迭代法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

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Y。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 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4)根据收敛条件判断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向下进行。 (5)计算雅可比矩阵中的各元素。 (6)修正方程式个节点电压 (7)利用新值自第(3)步开始进入下一次迭代,直至达到精度退出循环。 (8)计算平衡节点输出功率和各线路功率 2.网络节点的优化 1)静态地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 这种方法由称为静态优化法。在编号以前。首先统计电力网络个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按出线支路数有少到多的节点顺序编号。当由n 个节点的出线支路相同时,则可以按任意次序对这n 个节点进行编号。这种编号方法的根据是导纳矩阵中,出线支路数最少的节点所对应的行中非零元素也2)动态地按增加出线支路数最少编号在上述的方法中,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是按原始网络统计出来的,在编号过程中认为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在节点消去过程中,每消去一个节点以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节点的出线支路数将发生变化(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因此,如果每消去一个节点后,立即修正尚未编号节点的出线支路数,然后选其中支路数最少的一个节点进行编号,就可以预期得到更好的效果,动态按最少出线支路数编号方法的特点就是按出线最少原则编号时考虑了消去过程中各节点出线支路数目的变动情况。 3.MATLAB编程应用 Matlab 是“Matrix Laboratory”的缩写,主要包括:一般数值分析,矩阵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建模、系统控制、优化和图形显示等应用程序。由于使用Matlab 编程运算与人进行科学计算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完全一致,所以不像学习高级语言那样难于掌握,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还可在计算机上直接输出结果和精美的图形拷贝,所以它的确为一高效的科研助手。 四、设计内容

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V 目录 ................................................................................................................... I 第一章绪论 (1)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1.2.1 电压稳定评估方法 (3) 1.2.2 无功规划方法 (7) 1.2.3 无功优化算法 (8) 1.3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9) 第二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选址研究 (11) 2.1 引言 (11) 2.2 考虑动态无功源的扩展电压灵敏因子 (12) 2.2.1 扩展电压灵敏因子指标定义 (12) 2.2.2 无功电压灵敏度 (15) 2.3 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无功规划选址求解流程 (22) 2.4 算例分析 (24) 2.4.1 经典直流输电系统 (24) 2.4.2 IEEE9扩展算例 (25) 2.4.3 IEEE39扩展算例 (28) 2.4.4 某地区实际电网算例 (30) 2.5本章小结 (32) 第三章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无功规划方法 (33) 3.1引言 (33) 3.2 直流输电控制模型 (34) 3.2.1 直流输电运行特性 (34) 3.2.2 直流输电数学模型 (35) 3.3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 (36) 3.3.1 指标定义 (36) 3.3.2 直流输电电压交互影响因子灵敏度 (38)

(完整word版)9节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9节点电力网络潮流计算 指导教师 院(系、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标准评分模板

目录 1 PSASP软件简介 (1) 1.1 PSASP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 1.2 PSASP的平台组成 (2) 2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简介 (3) 2.1 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3) 2.2 直角坐标下的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 (5) 2.3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方法 (6) 3 九节点系统单线图及元件数据 (7) 3.1 九节点系统单线图 (7) 3.2 系统各项元件的数据 (8) 4 潮流计算的结果 (10) 4.1 潮流计算后的单线图 (10) 4.2 潮流计算结果输出表格 (10) 5 结论 (1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9节点系统单线图如下: 基本数据如下:

表3 两绕组变压器数据 负荷数据

1 PSASP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是一套历史悠久、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是高度集成和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软件包。 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PSASP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目前包括十多个计算机模块,PSASP的计算功能还在不断发展、完善和扩充。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以及程序功能扩充,在PSASP7.0中设计和开发了图模一体化支持平台,应用该平台可以方便地建立电网分析的各种数据,绘制所需要的各种电网图形(单线图、地理位置接线图、厂站主接线图等);该平台服务于PSASP 的各种计算,在此之外可以进行各种分析计算,并输出各种计算结果。 1.1PSASP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PSASP图模一体化支持平台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可概括为: 1. 图模支持平台具备MDI多文档操作界面,是一个单线图图形绘制、元件数据录入编辑、各种计算功能、结果显示、报表和曲线输出的集成环境。用户可以方便地建立电网数据、绘制电网图形、惊醒各种分析计算。人机交互界面全部汉化,界面良好,操作方便。 2. 真正的实现了图模一体化。可边绘图边建数据,也可以在数据已知的情况下进行图形自动快速绘制;图形、数据自动对应,所见即所得。 3. 应用该平台可以绘制各种电网图形,包括单线图、地理位置接线图、厂站主接线图等。 ●所有图形独立于各种分析计算,并为各计算模块所共享; ●可在图形上进行各种计算操作,并在图上显示各种计算结果; ●同一系统可对应多套单线图,多层子图嵌套; ●单线图上可细化到厂站主接线结构;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电自0710班 学号:0703110304 姓名: 马银莎

内容摘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一般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解算方法,制订计算流程,编制计算程序。 关键词 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变压器及非标准变比无功调节 高斯消去法潮流计算Mtlab

一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要严格保证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时刻都有额定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 随着电力系统及在线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计算方法的收敛性、可靠性;计算速度的快速性;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要求以及计算的方便、灵活等。 常规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一般具有三种类型的节点:PQ 、PV 及平衡节点。一个节点有四个变量,即注入有功功率、注入无功功率,电压大小及相角。常规的潮流计算一般给定其中的二个变量:PQ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PV 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及电压的大小),平衡节点(电压的大小及相角)。 1、变量的分类: 负荷消耗的有功、无功功率——1L P 、1L Q 、2L P 、2L Q 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1G P 、1G Q 、2G P 、2G Q 母线或节点的电压大小和相位——1U 、2U 、1δ、2δ 在这十二个变量中,负荷消耗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无法控制,因它们取决于用户,它们就称为不可控变量或是扰动变量。电源发出的有功无功功率是可以控制的自变量,因此它们就称为控制变量。母线或节点电压的大小和相位角——是受控制变量控制的因变量。其中, 1U 、2U 主要受1G Q 、2G Q 的控制, 1δ、2δ主要受 1G P 、2G P 的控制。这四个变量就是简单系统的状态变量。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 对控制变量 max min max min ;Gi Gi Gi Gi Gi Gi Q Q Q P P P <<<< 对没有电源的节点则为 0;0==Gi Gi Q P 对状态变量i U 的约束条件则是 m a x m i n i i i U U U <<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第3-6章(1)

3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3.1 思考题、习题 1)电力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表达式是什么?电力线路始、末端的电容功率表达式是什 么? 2)电力线路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的表达式是什么? 3)什么叫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电压调整及输电效率? 5)对简单开式网络、变电所较多的开式网络和环形网络潮流计算的内容及步骤是什么? 6)变压器在额定状况下,其功率损耗的简单表达式是什么? 9)为什么要对电力网络的潮流进行调整控制?调整控制潮流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10)欲改变电力网络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布,分别需要调整网络的什么参数? 16)110kV 双回架空线路,长度为150kM ,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 ,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30+j15MVA ,末端电压为106kV ,求 始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7)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00kM ,导线型号为LGJ-300,导线计算外径为24.2mm , 三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7.5m 。已知电力线路始端输入功率为120+j50MVA ,始端电压为 240kV ,求末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18)11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80kM ,导线型号为LGJ-95,导线计算外径为13.7mm ,三 相导线几何平均距离为5m 。已知电力线路末端负荷为15+j10MVA ,始端电压为116kV ,求末 端电压和始端功率。 19)220kV 单回架空线路,长度为220kM ,电力线路每公里的参数分别为: kM S b kM x kM r /1066.2,/42.0,/108.06111-?=Ω=Ω=、 线路空载运行,当线路末端电压为205kV ,求线路始端的电压。 20)有一台三绕组变压器,其归算至高压侧的等值电路如图3-1所示,其中 ,68~,45~,8.3747.2,5.147.2,6547.232321MVA j S MVA j S j Z j Z j Z T T T +=+=Ω+=Ω-=Ω+=当变压器变比 为110/38.5(1+5%)/6.6kV ,U 3=6kV 时,试计算高压、中压侧的实际电压。 图3- 1 图3-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信息工程学系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题目: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钟建伟 2012年3月10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4) 1.1潮流计算的定义、用途和意义 (4) 1.2 运用软件仿真计算 (5) 2 总体设计 (7) 2.1潮流计算设计原始数据 (7) 2.2总体电路设计 (8) 3 详细设计 (10)

3.1数据计算 (10) 3.2 软件仿真 (14) 4 总结 (24) 5参考文献 (25)

1任务提出与方案论证 1.1潮流计算的定义、用途和意义 1.1.1潮流计算的定义 潮流计算,指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元件参数和发电、负荷参量条件下,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压在电力网中的分布。潮流计算是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参数和发电机、负荷等元件的运行条件,确定电力系统各部分稳态运行状态参数的计算。通常给定的运行条件有系统中各电源和负荷点的功率、枢纽点电压、平衡点的电压和相位角。待求的运行状态参量包括电网各母线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各支路的功率分布、网络的功率损耗等。 1.1.2潮流计算的用途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力系统 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F1206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孝远 1 2 节点的分类 (5) 3 计算方法简介 (6) 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6) 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6) 牛顿法的框图及求解过程 (8) MATLAB简介 (9) 4 潮流分布计算 (10)

系统的一次接线图 (10) 参数计算 (10) 丰大及枯大下地潮流分布情况 (14) 该地区变压器的有功潮流分布数据 (15) 重、过载负荷元件统计表 (17) 5 设计心得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程序 (19) 原始资料 一、系统接线图见附件1。 二、系统中包含发电厂、变电站、及其间的联络线路。500kV变电站以外的系统以一个等值发电机代替。各元件的参数见附件2。 设计任务 1、手动画出该系统的电气一次接线图,建立实际网络和模拟网络之间的联系。 2、根据已有资料,先手算出各元件的参数,后再用Matlab表格核算出各元件的参数。 3、潮流计算 1)对两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注意110kV电网开环运行。 2)注意将电压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110kV母线电压控制在106kV~117kV之间; 220kV母线电压控制在220 kV~242kV之间。 附件一:

72 水电站2 水电站1 30 3x40 C 20+8 B 2x8 A 2x31.5 D 4x7.5 水电站5 E 2x10 90+120 H 12.5+31.5 F G 1x31.5 水电站3 24 L 2x150 火电厂 1x50 M 110kV线路220kV线路课程设计地理接线示意图 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牵引站火电厂水电站500kV变电站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题 目: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 初始条件:系统如图所示 T1、T2 SFL1-16000/110 (121±2×2.5%)/6.3 T3 SFL1-8000/110(110±5%)/6.3 T4 2×SFL1-16000/110(110±2×2.5%)/10.5 导线 LGJ-15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计算参数,画等值电路; 2、进行网络潮流计算; 3、不满足供电要求,进行调压计算。 时间安排: 熟悉设计任务 5.27 收集相关资料 5.28 选定设计原理 5.29 计算分析及结果分析 5.30 --6.6 撰写设计报告 6.7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录简述 2 1设计任务及要求分析 3 2潮流计算过程 4 2.1计算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4 2.1.1输电线路的等值参数计算 4 2.1.2变压器的等值参数计算 4 2.1.3等值电路 6 3功率分布计算 7 4调压计算 10 5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3

简述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支路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将系统中的元件转换为等值参数,并绘制出相应的等值电路,然后依据等值电路图计算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功率损耗和未知的节点电压。 最后还需进行检验,如不满足供电要求,还应进行调压计算。 关键词:潮流计算;等值电路;功率损耗;节点电压;调压

第3章作业答案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已修订)

第三章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3-1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就是对给定的系统运行条件确定系统的运行状态。系 统运行条件是指发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或极端电压),负荷的有 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运行状态是指系统中所有母线(或称节点)电压的幅值和 相位,所有线路的功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等。 3-2 电压降落是指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相量差。 电压损耗是两点间电压绝对值之差。当两点电压之间的相角差不大时, 可以近似地认为电压损耗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电压偏移是指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网络该处的额定电压之差。电压 偏移可以用kV 表示,也可以用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 电压偏移= %100?-N N V V V 功率损耗包括电流通过元件的电阻和等值电抗时产生的功率损耗和电压 施加于元件的对地等值导纳时产生的损耗。 输电效率是是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2P 与线路首端输入的有功功率 1P 之比。 输电效率= %1001 2 ?P P 3-3 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可以表示为 ()? ? ? ? ? +=+=-2221V V I jX R V V δ? 式中,?2V ?和? 2V δ分别称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 从电压降落的公式可见,不论从元件的哪一端计算,电压降落的纵、横分量计算公式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元件两端的电压幅值差主要有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决定,电压的相角差则由横分量决定。在高压输电线路中,电抗要远远大于电阻,即R X ??,作为极端的情况,令0=R ,便得 V QX V /=?,V PX V /=δ 上式说明,在纯电抗元件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是因传送无功功率而产生的,而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则是因为传送有功功率产生的。换句话说,元件两端存在电压幅值差是传送无功功率的条件,存在电压相角差则是传送有功功率的条件。 3-4 求解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潮流计算问题的思路是,将该问题转化成 已知同侧电压和功率的潮流计算问题。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的制作流程

图片简介: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包括:建立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模型,以及简化模型中的交流网络的潮流方程、直流网络的潮流方程,最终将总网损表示为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的函数,求解Pt的最优值。 技术要求 1.一种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模型其中,x为所述交直流混联系统的状态变量,Ploss为总网损,包括交流网损Ploss_ac与直流网损Ploss_dc,h(x)=0为潮流方程,包括交流网络的潮流方程和直流网络的潮流方程; 获取以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表示的所述交流网损Ploss_ac的函数; 获取以交直流耦合点所连端口注入的直流功率Pd2表示的所述直流网损Ploss_dc的函数;其中,所述以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所连端口注入的直流功率Pd2表示的所述直流网损Ploss_dc的函数 为 其 中,M 为直流网络的端口数,Pdk为端口k注入的直流功率,Yij为端口导纳矩阵Y中的元素,Rij为Y-1中的元素; 根据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所连端口注入的直流功率Pd2与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总功率Ptotal之间的关系,得到以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表示的所述总网损Ploss的函数;以及

求解所述交流功率Pt的最优值,根据该最优值分配交直流耦合点的交流功率和直流功率,得到所述总网损Ploss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以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表示的所述交流网损Ploss_ac的函数为Ploss_ac= a1Pt2+b1Pt+c1; 其 中,N 为交流网络的节点数,Gij为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G中的元素,xik为支路电抗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的逆矩阵中的元素,Pak为节点k注入的有功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网损Ploss=aPt2+bPt+c,所述交流功率Pt的最优值为-b/2a,其中,a=a1+a2,b=b1-b2- 2a2Ptota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交流功率Pt、所述交直流耦合点所连端口注入的直流功率Pd2与交直流耦合点注入的总功率Ptotal之间的关系,包括: Pt+Pd2=Ptota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loss为总网损,包括: 其中,Vi和θij分别为交流网络的节点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差,Ui为直流网络的端口电压。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 技术说明书 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交直流电力系统BPA与PSS_E潮流数据转换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交直流电力系统BPA与PSS/E潮流数据转换分析 作者:马龙义, MA Long-yi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惠州,516003 刊名: 华中电力 英文刊名:Central China Electric Power 年,卷(期):2012,25(1)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3条) 1.郑宝森,郭日彩中国互联电网的发展[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03(2) 2.柳勇军,闵勇,梁旭电力系统数字混合仿真技术综述[期刊论文]-电网技术 2006(13) 3.徐政,蔡晔,刘国平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相关问题[期刊论文]-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15) 4.祝瑞金,傅业盛电力系统高级仿真软件PSS/E的消化与应用[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01(2) 5.祝瑞金PSS/E通用发电机模型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华东电力 2004(3) 6.杨茹BPA—PSS/E模型对比计算研究及数据接口程序开发[学位论文] 2006 7.徐蔚,任雷,徐政电力系统潮流图自动生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8(4) 8.中国版BPA潮流程序用户手册(4.0版) 2007 9.Program Operation Manual of PSS/E-30 2004 10.Program Application Guide of PSS/E-30 2004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153005.html,er Manual of PSS/E30 2004 12.马龙义,武志刚,侯冠基,张尧,钟庆BPA与PSS/E的暂稳态模型比较和数据转换[期刊论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5) 13.王锡凡;方万良;杜正春现代电力系统分析 2003 引证文献(2条) 1.张松涛,宁庆,曹国云BPA向PSS/E的数据转换及暂态稳定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电气自动化 2013(04) 2.刘庆,张东英,刘燕华,许晓艳,黄越辉BPA电网模型自动导入DIgSILENT的研究和开发[期刊论文]-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4(16)引用本文格式:马龙义.MA Long-yi交直流电力系统BPA与PSS/E潮流数据转换分析[期刊论文]-华中电力 20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