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

1总则

1.1项目由来、进展及建设意义

***位于****省东南部,随着*城市人口及经济的发展,*市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严重污染了****水体,使其影响范围内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家、**省“十一五”建设规划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所有城市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营运。

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经济、造福后代,**市政府决定委派***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处理规模6万t/d的****污水处理工程。无论从**地区环境保护出发,还是从国家有关规定出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

1.2 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建设单位**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环境护保监测站承担本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及对建设项目工程和污染分析,编制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原因和程度,针对主要污染问题,分析论述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行业标准HJ/T2.1~2.3-93;(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12)《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1999.1.25;

(13)《***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环境保护局,***环函[1997]166号;

(14)《关于**省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发【1996】20号;

(15)《**市总体规划2005~2020》**市人民政府。

(16)《**市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7)《**市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1.4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及采用的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项目所处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见表1-1。

表1-1环境功能区划表

环境因素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功能区

划GB3095-1996

二类区

GB3838-2002

Ⅲ类水域

GB3096-2008

1类区

1.4.2采用的评价标准

1.4.

2.1环境质量标准

a. 本评价大气常规项目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详见表1-2。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类区标准浓度限值单位: mg/m3

标准SO2NO x TSP GB3095-1996(日均值) 0.15 0.10 0.30

特征项目NH

3、H

2

S参照执行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关于居

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充许浓度的要求;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按环评大纲要求参考执行国外已有标准。详见表1-3。

表1-3特征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m3项目NH3H2S 三甲胺甲硫醇甲硫醚

标准0.20 0.10 0.005 0.004 0.03

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详见表1-4。

表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域标准单位:mg/l 项目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 cr≤氨氮≤总磷≤石油类≤BOD5≤Ⅲ标准6~9 5 6 20 1.0 0.2 0.05 4 注:pH值为无量纲,以下同。

c.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详见表1-5。

表1-5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限值单位: Leq[dB(A)] 标准昼间夜间

1类区55 45

1.4.

2.2污染物排放与控制标准

a. 按照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和**省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确定本项目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见表1-6。

表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单位:mg/l 项目pH值COD BOD5 氨氮总磷石油类SS

一级B标准6~9 60 20 8(15) 1 3 20 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b.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见表1-7。

表1-7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单位:mg/m3项目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臭气浓度(无量纲)二级标准 1.5 0.08 0.06 0.007 0.07 20

c.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区标准,详见表1-8。

表1-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限值单位: Leq[dB(A)] 标准昼间夜间

1类区55 45

d.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详见表1-9。

表1-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 Leq[dB(A)]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夜间

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8 55

打桩各种打夯机等85 禁止施工

结构混泥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70 55

装修吊车、升降机65 55

e.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5评价工作等级

1.5.1 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本项目污水排放量近期为3万m3/d,远期为6万m3/d,按远期计污水排放量6万m3/d,>20000m3/d,污水水质比较简单,受纳水体为大河,水质要求为Ⅲ类,故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5.2 大气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的大气污染物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气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的规定,按下式估算其等标排放量:

P

i =(Q

i

/C

oi

)×109

式中:P

i

—评价等级判别参数,亦即通常所谓的等标排放量,m3/h;

Q

i

—第i类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t/h;

C

oi

—第i类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mg/m3。

选择影响相对较大的恶臭为大气主要污染物,计算等标排放量。经计算恶臭

污染物NH

3排放量为0.312kg/h,其等标排放量P

i

=1.56×106,远小于分级判据2.5

×109规定限值,同时厂址地处平原地区,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1.5.3 声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所在区为***市1类噪声功能区,噪声源离厂界较远,采取了隔声降噪等措施,项目建设前后噪声变化幅度不大,因此,根据HJ/T2.4-1995规定,本项目的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1.6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1.6.1 环境敏感点

拟建**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周围环境敏感点名称、方位及距离等情况,详见表1—10。

表1—10 项目周围环境敏感点

污染因子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点方位距离(m)数量

COD cr、SS、BOD5地表水

****

****

厂南

厂东

50

200

1

1

污水厂污泥固体废物污泥运输沿途

1.6.2 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并改善****水环境质量,使该段水体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标准。

1.7评价重点

(1)预测与评述污水处理厂建设前后地表水体****水质水量变化以及水质改善与达标贡献情况。

(2)预测与评价污水处理厂恶臭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并对污水处理厂厂界恶臭达标情况作出评价,同时确定恶臭卫生防护距离。

(3)结合***市排水特点通过类比分析进一步核定污水处理厂污泥性质与组份,并对污泥去向与处置方法做出评述。

(4)评述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的合理性,评价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8评价范围

a.地表水评价范围:****排污口上游 1.5km米至****与****交汇处下游

3.5km。

b.大气评价范围:以为中心,以评价区域年主导风向为主轴,边长4000m的正方形区域范围。

c.噪声评价范围:厂界外1m范围。

1.9评价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1.9.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方法

·对项目所在地区地表水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方法;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监测结果与标准值直接对照法。

·在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方法时,以超过标准倍数(>1)确定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污染程度及水平。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采用以等效声级是否超标,即超标分贝数表达声环境的质量状况。

1.9.2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技术方法

采用类比调查、类比测试、系统分析、环评技术导则推荐的预测模型、经验公式等技术方法,预测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负荷及浓度,并对其迁移扩散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评价。

1.9.3 环境污染监测

主要采用国家对环境污染监测统一规定的技术方法:

(1) 大气、地表水、噪声、恶臭、底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污染监测技术规定;

(2)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监测分析方法;

(3) 国家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术规定。

1.10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附图1。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工程内容、建设投资及性质

2.1.1工程内容

*******市污水处理工程包括污水截流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两部分内容。

2.1.2建设投资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

(1)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万元

(2)建设期利息:**万元

(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

其中银行贷款50%,为***万元。其余自筹。

2.1.3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2.2污水截流工程

2.2.1***市排水工程现状及截流倍数的选择

***市城区排水管道已经形成,均为合流制,很难进行雨、污分流,现有排水管渠总长近***公里,排水管道管径为D=***m-***m,均未经处理直接排至***河。本工程在***河两岸建设污水截流管道至污水处理厂,在其末端加设溢流井,其顶端设置溢流堰,排水干管采用适宜的截留倍数。综合投资及环境因素,截留倍数选为1。

2.2.2新建污水管道布置

在****两侧沿岸修建污水截流管道至污水处理厂。管道全长11公里,其中:D=1.2m管道,L=0.76km

D=1.5m管道,L=7.23km

D=1.8m管道,L=3.01km

由于截流倍数倍数选取,污水处理厂不可能处理二倍于设计流量的污水,所以在截流管道末端(进入污水处理厂前)设置溢流井,排走多余水量,控制污水

处理厂进水水量。截流管道布置见图2-1。

2.2.3建设规模

配套污水管网建设规模6万m3/d。

2.3污水处理厂工程

2.3.1建设地点

****污水处理厂选址在********区平安村2组,位于****东北侧,****、****交汇处,地理位置详见附图2。

2.3.2建设规模

根据****省环境保护局《****省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及****总体规划的要求,****污水处理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3万m3/d,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3万m3/d,本环评仅对一期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3.3 污水处理厂总图布置

2.3.3.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各类建(构)筑物的功能分区明确合理;

(2)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流程通畅,尽量避免管线迂回;

(3)处理构筑物的布置应紧凑,以节约占地面积,便于管理。

(4)考虑近远期结合,分期建设。

.

图2-1 项目污水截流管道布设图.

2.3.3.2污水处理厂厂区总图设计

市****污水处理厂总占地面积为7公顷。其中一期占地4.26公顷,二期占地3.74公顷。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厂区平面布置力求简洁明快,功能分区合理,按照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流程的各自功能分为预处理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管理区等几个既相互关联又具有独立性的区域,附属建筑按处理总规模设计,工艺设计分为两期。

(1)预处理区: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旋流沉砂池等预处理构筑物。

(2)污水处理区:指一、二处理构筑物以及所属鼓风机房、污泥池等所在的处理区域。根据本工程来水量和市****的实际情况将污水处理分成二个系列,每系列处理能力3万m3/d。处理后的污水排入附近水体。

(3)污泥处理区:包括污泥一体化浓缩脱水设备及其附属构筑物,统称污泥脱水间。

(4)管理区:将门卫及办公综合楼设在厂区的东北方,不受主导风向的影响。管理区内设有办公、控制、化验、车库等管理和辅助管理建筑物以及生活设施。在设计上考虑与产生较大噪音的机器间、产生异味的污泥等场所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用绿化带及道路与生产区隔开,可以避免相互干扰。

(5)处理厂内设变电所1座,变电所设在用电负荷中心旁,配电方便,电能损失少。

(6)厂区给水:化验室、实验室用水、生活饮用水、消防用水等厂区给水,均来自市政供水系统。

(7)厂区排水:厂区的污水主要来自综合楼、各个构筑物的值班休息室,生产废水等。混合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管线收集,进入处理厂提升泵站的前池中。厂区的雨水通过污水处理厂的雨水管线收集,最终排入附近水体中。

(8)厂区道路以方便交通、运输,便于管理为原则进行布置,主要干道宽7米,次要干道宽5米,转弯半径为9米。为使脱水后污泥外运不要经过厂前区,以免造成二次污染,考虑在厂区的西南设置专门的污泥外运路径及大门。

(9)充分考虑厂区内各构、建筑物之间各种管线布置所需距离,在厂区管线较为集中的地带设置共用地沟,以便于施工、检修和维护,同时也可以减少管线敷设占地。

(10)在管理区内和各生产构筑物间合理安排装点环境的景点,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建成花园式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与外界间采用绿化隔离带分隔。

(11)厂区消防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厂区内设置消火栓,室外消防水量按照35L/S 计算,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各生产性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小于10米。

2.3.3.3污水处理厂建、构筑物的结构方案

(1)粗格栅间

共一座,分为地上操作间和地下栅渠两部分,平面尺寸为10×8m。地上操作间由钢筋混凝土排架柱、钢桁架和彩色屋面板以及砖墙维护结构组成。粗格栅间设有起重设备和运输卸料装置。

(2)污水提升泵房

共一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部分最大深度为12米。前池中间设有隔墙将集水池分为两个独立的井室。

(3)细格栅间

共一座,位于进水泵站出水渠上部。为全地上结构,平面尺寸为12×8m,主体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操作间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形式同粗格栅间。室内设有起重设备。

(4)旋流式沉砂池

共2座,池体以及进水渠道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旋流式沉砂池圆柱部分直径为3.65米,池体各部相连部分采用砖墙围护结构封闭,顶部设有栏杆。

(5)A2O反应池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尺寸为80×60m,池深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抗冻标号F200。底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侧墙采用悬臂式挡墙。

(6)紫外线消毒池

采用矩形地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外池壁设有走道板,并安装有栏杆。池体和进出水渠道之间设有变形缝。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为S6,抗冻标号F200。

(7)鼓风机房

主要包括鼓风机房、低压变电室、分控室、变压器室等,平面尺寸为25×10m,建筑为一层。建筑形式为框架与砖混相结合结构形式。基础为独立基础。建筑的外墙面、门窗形式、彩色钢屋面由整个厂区统一布置。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8)污泥浓缩脱水间

采用排架结构,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砌体。基础为独立基础。

(9)综合楼

建筑面积:2400米2,为二层砖混结构,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砌体。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

(10)机修间、车库、仓库

建筑面积:247.39米2。为单层建筑,建筑高度为4.35米,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砌体,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屋面采用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

(11)泥饼车库

建筑面积:162米2。为单层建筑,建筑高度为6.4米,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砌体,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屋面采用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

(12)收发室

建筑面积:39.22米2。为单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90米,墙体采用承重空心砖砌体,基础为毛石条形基础,屋面采用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

2.3.4冬季取暖

项目冬季取暖采用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房位于厂区西北角,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为F=125.32m2。水源热泵机房设有空调机房、低压配电间、值班控制室等。

水源热泵选用制热量700KW的机组一台。

2.3.5人员编制及工作日

污水处理厂人员编制为44人,工作日为365天。

2.3.6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1。

表2-1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铸铁闸门 1.0m×1.0m 台 6

2 回转式格栅除污机W=1.5m b=20mm 台 4

3 潜水污水泵Q=838L/s H=21m 台 5 4用1备

4 皮带运输机带宽500 N=1.5Kw 台 1

5 起重机起重量:2T N=3.1KW 台 1

6 RO2螺旋细格栅D=1.4m b=5mm 台 4

7 螺旋输送机带宽500㎜台 1

8 砂水分离器Q=20L/S 台 2

9 插板闸门渠宽B=1.44m; 台 6

10 插板闸门渠宽B=0.76m; 台 2

11 插板闸门渠宽B=1.5米; 台 3

12 初沉池配水井闸门 1.0m×1.0m 个 2

13 周边传动刮泥机D=26m N=1.5KW 座 2

14 曝气池配水闸门 1.0m×1.0m 台 4

15 潜水搅拌机QJB5/12型 N=2KW 座 4

16 内回流泵Q=190L /s,H=0.9m 台 4

17 曝气器充氧效率η=15% 个4500

18 二沉池配水井闸门 1.0m×1.0m 台 4

19 单周边传动刮泥机机D=33m N=1.5KW 座 4

20 鼓风机N=160KW 台 3 2用1备

21 进气过滤器台 4

22 进气消声器台 4

23 出口消声器台 4

24 放空消声器台 4

25 空气流量计台 1

26 起重机起重量:2T N=4.6KW 台 1

27 回流污泥泵潜水泵Q=1000m3/h h=8m 台 4 3用1备

28 剩余污泥泵Q=80m3/h h=8m 台 3 2用1备

29 初沉池排泥泵Q=10m3/h h=10m 台 3 2用1备

30 污泥浓缩脱水机Q=42m3/hr 台 3 2用1备

31 皮带运输机

L=12m B=500㎜

N=1.5Kw 台 1

32 起重机起重量:3T N=4.6KW 台 1

33 单螺杆泵Q=17.7m3/h N=5KW 台 2 1用1备

3工程分析

本项目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截流工程两部分工程内容,分别对其进行工程与工程污染分析。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本项目工程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进行项目工程方案比较与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

(1)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

(2)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3)污泥处置方案。

3.1 污水处理厂厂址方案选择

污水处理厂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确定:

1)进水管线采用便捷路径,避免穿越公路、铁路等障碍。

2)厂址必须位于集中给水水源下游,应设在城区的下游;

3)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以节省投资,方便施工;

4)少拆迁,少占农田,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5)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为以后的扩建留有余地;

6)便于污水,污泥的排放和利用;

7)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依据以上选址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可研》初步选定两个厂址进行方案比较,见图3-1。

3.1.1厂址一

位于********区平安村2组,****、****交汇处,****区东侧,该厂址特点: a.位于****东侧,远离居住区,方园1km范围内无居民,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

b.无需拆迁,节约工程投资。

c.交通运输方便。

d.位于城镇下游地区,污水靠重力即可排至污水处理厂,不必设置提升泵站,节约动力消耗。

e.能够与城镇总体布局相结合,不影响城市总体布局。

图3-1 备选厂址示意图

3.1.2厂址二

位于****区以东,****以北,。

该厂址特点:

a.位于现有城市中心区下游,不影响居民生活,但输水管线较长。

b.位于规划新区内,占用规划区用地。

c.交通不便。

d.满足厂址选择的基本条件。

3.1.3 结论

综上所述,经技术经济比较,虽然两厂址都能满足污水厂建设基本条件,但厂址一具有不占用国家基本农田、交通方便,无需拆迁、污水厂进水管线短等厂址二不具备的优点,所以采用方案一。

3.2污水处理工艺

3.2.1 污水处理工程分析

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有三类,即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如:沉淀、过滤等。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质,将其转换为无害物质,如加药、电解等。生物法是通过水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无机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净化,如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

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中,较多采用的是生物法中的活性污泥法及变种工艺。目前流行的几种工艺主要有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A2O工艺(脱氮除磷)、百乐克(BIOLAK)工艺。

以上三种处理工艺均能满足污水处理要求,BIOLAK工艺由于使用寿命较短,故排除该工艺。CAST工艺、A2O工艺目前应用较多,且都有许多成熟的建设经验,根据项目可研报告对 CAST工艺、A2O工艺的对比论证及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排放水体的情况、规模,借鉴世界污水处

理的先进技术,根据市总体规划,择优确定****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选用A2O法。

3.2.2 A2O(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简介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消化及反消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该工艺主要过程是污水经沉砂处理后进入辐流式初沉池,完成沉淀后进入二级处理构筑物——A2O生化反应池,在生化池内厌氧和好氧状况同时存在,可有效的改善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状况,使二级处理出水水质更加稳定,提高BOD

去除率,然后进入二沉池进一步沉淀后实现达标排放,其处理工艺见图

5

3—2。

图3—2 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a.粗格栅

在污水提升泵房前的进水渠上设置粗格栅,用以保护污水提升泵不受损害,为了便于冬季运行管理,粗格栅设在格栅间内,格栅间土建按二期总规模考虑,平面尺寸为10×8m。设置B=1.4m机械格栅3台。格栅间内设皮带运输机、栅渣压榨机各1台。格栅栏截的栅渣打包外运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b. 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经过粗格栅进入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污水提升泵房设计流量0.9m3/s,设计选用潜污泵5台,4台工作,1台备用。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上高6m,地下深12m。

c. 细格栅间

在污水提升泵房后设1 座细格栅间,其平面尺寸为12×8m,高6.0m,细格栅间内设有RO2/1400/5型螺旋细格栅机3台,二用一备,细格栅间设螺旋输送

机一台。细格栅产生的栅渣打包外运或卫生填埋。

d. 旋流沉砂池

采用旋流沉砂池2座,沉砂池内设搅拌设备两套,空气压缩机两台。

沉在池底的砂砾经气提抽出,送至砂水分离器(两台),进行砂水分离。

e. 初沉池

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悬浮于污水中的可以沉淀的固体悬浮物。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初沉池,全厂共设二座直径D=26m,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每座辐流式初次沉淀池的周边深3.05米,刮泥机每小时旋转一圈,污泥靠池中水静压排出池外,浮渣通过排渣管排出,初沉池污泥和浮渣通过管道排入污泥浓缩脱水间储泥池,进行污泥浓缩脱水后排放。初沉池污泥干重为2.70t/d。

初沉池内配置配水装置,出水堰等。出水堰选用可调式三角堰,以调整出水水位。污水通过初沉池可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有机污染物及其它杂质也得到部分去除。

f. 厌氧—好氧生化池(A2/O池)

初沉池出水首先进入厌氧—缺氧-好氧生化反应池(A2/O池)的厌氧区,与

的去除率分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混合;经预处理和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SS、BOD

5

别为50%和25%,设计厌氧—好氧反应池进水水质为SS=85.5mg/l,=142.5mg/l。

BOD

5

曝气池有效容积为16800m3,设计二座曝气池,每座池体积为8400 m3,曝气池水深为6m,采用廊道式,廊道宽为7m,总长为50m。依次为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每座曝气池的厌氧段体积1050m3,缺氧段体积=2100m3,好氧段体积=5250m3,厌氧体积:缺氧体积:好氧体积=1:2:5。

主要设备有潜水搅拌器P=2.2KW(8台);盘式曝气器:4592个,氧转移效率为20%;铸铁圆闸门:4座φ600mm;内回流泵:Q=190L /s,H=0.9m(4台)

g. 辐流式二沉池

=1375 m3/h。

设计2座辐流式二沉池,周边进水,周边出水。设计流量Q

max 主要设备有2台D=33m中心传动单管吸泥机主机,单台电机功率P=1.5 KW。

h. 鼓风机房

A2O生化池所需空气均由鼓风机房供给。设置离心鼓风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风机主要设备参数为:流量Q=3700m3/h,出口压力P=70.0KPa,配用电机功率N=160KW。可以根据曝气池内溶解氧含量,自动调节鼓风机供气量。鼓风机房的平面尺寸为25×10m2。风机房进气和排气设置消声装置,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的影响。

i. 初沉污泥泵房

初沉池产生的污泥经管道输送至初沉污泥泵房吸泥池,再经提升送至污泥浓缩脱水间。设计一座初沉污泥泵房。

设计参数:

初沉池干污泥量:2.7t/d

污泥含水率:97%

排泥泵房为半地下式,机泵间平面尺寸为5m×7m,吸泥井为9m×3m。

选用自动搅匀自藕式污泥潜水泵Q=80m3/h,H=10m,N=4KW两台一用一备。

j. 回流污泥泵房

污泥回流泵房集泥池接收二沉池排泥,其作用是为生化池提供所需要的回流污泥和将剩余污泥输入污泥池。污泥回流比按150%计,最大污水量时污泥回流量为2437.5m3/h。剩余污泥量为Q=10.73 m3/h。污泥回流泵房机泵间平面尺寸为18×10m,选用自动搅匀自藕式污泥潜水泵为污泥回流泵共3台,其中2台工作,1台备用, Q=1300m3/h,H=10m,N=55KW。选用自动搅匀自藕式污泥潜水泵为剩余污泥泵共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Q=80m3/h,H=10m,N=4KW。

k. 污泥池

初沉池及二沉池的剩余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泵打入污泥池后再由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处理。污泥池内设搅拌器两台。污泥池平面尺寸5×5m,池深2.5m。

l. 污泥浓缩脱水间

1)功能:污泥浓缩脱水的作用是利用污泥浓缩脱水机械,对来自生化反应池的剩余污泥进行浓缩脱水,使其含水率由99 %降至80%以下,从而大大减少污泥体积,以便污泥运输。

2)主要设备:

污泥浓缩脱水机:一期设计 2台(一用一备),二期再增加1台(二期两用一备)。采用污泥直接脱水(浓缩脱水一体机)的卧螺离心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设备全天24小时连续运行。

m. 紫外线消毒池

共1条渠道,包括4条水渠,4个模块组,近期安装一个模块组,每个模块组含有6个模块,每个模块8根灯管,共48根灯管。

3.2.3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优点

最佳的污水处理工艺应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可靠、保证处理效果、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2)基建投资省、能耗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少。

3)运行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较好的功能组合及比较强的运行灵活性。

4)功能完善、充分考虑综合利用。

5)充分考虑提高出水水质及工程扩建的可能性。

6)重视周围环境,厂区的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同时注意污水处理

厂内噪声控制和臭气治理。

3.3 污泥处理技术的选择

污泥处理工艺每一步都是以减少污泥体积为主要手段,而以实现污泥稳定化为目的。污泥处理与处置应选用技术成熟,耗能低的技术路线。污泥处理技术及其组合工艺虽然多种多样,但目前被广泛应用主要有两种方法。下面将常用的两种处理工艺方案进行比选:

方案一、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卫生填埋

方案二、污泥机械浓缩→机械脱水→卫生填埋

上述污泥处理的两种方案区别在于污泥浓缩后是否经过厌氧消化再机械脱水。从近几年国内外有消化池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看,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消化设备很难运行,消化池所产生的沼气量远低于设计值,沼气发电设备不能连续运行,所提供的能量无法维持消化池的正常运行。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中的有机成分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异,所以产气量较低。考虑到目前****污水厂的规模较小,可消化污泥较少且建设污泥消化系统投资相当高,不建议采用

环评案例分析2015

案例分析2015 第一题某高速公路工程于2009年取得环评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试营运。路线全长160k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26m,设互通立交6处,特大桥1座,大中小桥若干;服务区4处,收费站6处,养护工区2处。试营运期日平均交通量约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交通量的68%,建设单位委托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评文件载明:路线在Q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某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实验区内路段长限制在5km之内;实验区内全路段应采取隔声和阻光措施;沿线有声环境敏感点13处(居民点12处和S学校),S学校建筑物为平房,与路肩水平距离30m,应在路肩设置长度不少于180m的声屏障;养护工区、收费站、服务区污水均应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 初步调查表明:工程路线略有调整,实际穿越Q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路段长度为4.5km,全路段建有声屏障(非透明)或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设施;沿线声环境敏感点11处,相比环评阶段减少2处居民点;S学校建筑物与路肩实际水平距离40m,高差未变,周边地形开阔,路肩处建有长度为180m的直立型声屏障;服务区等附属设施均建有污水处理系统,排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设计。 【问题】 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如何布设监测点位? 4.按初步调查结果,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通过环保验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对于Q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位置(或明确出入点桩号)及穿越保护区的功能区,并附线路穿越保护区位置图。 (2)调查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并附功能区划图。 (3)调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重点保护鸟类的种类、种群、分布、保护级别及其生态学(或生物学)特征,栖息地条件(或植被类型、水域条件等)。 (4)调查工程建设及运行对自然保护区结构、功能及重点保护鸟类造成的实际影响。 (5)调查工程采取的声屏障与密植林带等隔声阻光措施的具体情况及其有效性(或是否满足环评及批复的要求)。 2.对于居民点,声环境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1)调查10处居民点的规模、人口分布、与公路的空间位置关系(方位、距离、高差)并附图。 (2)调查该地区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3)明确各居民点所处声功能区,调查各居民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4)调查工程对沿线受影响居民点采取的降噪措施情况。 (5)选择有代表性的与公路不同距离的居民点进行昼夜监测。 (6)根据监测结果(或对不同距离内或处于不同功能区居民点的监测结果)的分析,对超标敏感点提出进一步采取措施的要求。 3.(1)为确定声屏障对S学校的降噪量,应该在S学校教学楼前1.0m处布点,注意该

深圳福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国环评证 甲字第2806号 深圳市福田污水处理厂工程(一期)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总论 (6) 1.1区域环境功能属性 (6) 1.2评价标准 (6) 1.2.1环境质量标准 (6) 1.2.2污染物排放标准 (7) 1.3评价等级 (8) 1.3.1地表水环境 (8) 1.3.2地下水环境 (8) 1.3.3大气环境 (9) 1.3.4声环境 (9) 1.3.5风险评价 (9) 1.3.6生态环境 (9) 1.4评价范围 (9) 1.5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10)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15) 2.1工程概况 (15) 2.2尾水排放方案 (18) 2.3厂区总平面布置 (22) 2.4配套工程——凤塘泵站改造 (22) 2.5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22) 2.6施工组织 (23) 2.7工程变更情况 (23) 2.8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25) 第三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 (27) 3.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7) 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27) 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27) 3.4声环境质量现状 (28) 3.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28)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 (29) 4.1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29) 4.2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5) 4.3配套工程——凤塘泵站环境影响分析 (38) 第五章项目实施对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39) 5.1对红树植物的影响 (39)

5.2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40) 5.3对鸟类影响分析 (41) 5.4尾水非正常排放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41) 第六章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 (42) 6.1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 (42) 6.2项目选址和总图布置合理性 (42) 6.3清洁生产 (43) 6.4总量控制 (43) 6.5环境风险可接受性 (43) 6.6环境保护措施 (44) 6.7公众参与 (46) 第七章综合结论与建议 (47)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

1总则 1.1项目由来、进展及建设意义 ***位于****省东南部,随着*城市人口及经济的发展,*市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重污染了****水体,使其影响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省“十一五”建设规划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所有城市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营运。 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经济、造福后代,**市政府决定委派***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处理规模6万t/d的****污水处理工程。无论从**地区环境保护出发,还是从有关规定出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 1.2 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建设单位**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环境护保监测站承担本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依据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及对建设项目工程和污染分析,编制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原因和程度,针对主要污染问题,分析论述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 (4)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 (5)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国环保行业标准HJ/T2.1~2.3-93;(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12)《关于开展排放口规化整治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1999.1.25; (13)《***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环境保护局,***环函[1997]166号; (14)《关于**省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发【1996】20号; (15)《**市总体规划2005~2020》**市人民政府。 (16)《**市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7)《**市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整理)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6、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XXXXXXXXXX工业区给水管网提供,主要为员工洗手、冲厕等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4m3/d。 (2)排水:本项目排放污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经XXXXXXXXXX工业区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开发区第九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16m3/d,年排水量约542.16m3。 (3)供电:本项目由XXXXXXXXXX工业区市政供电网供电。 (4)采暖及制冷:本项目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冬季采暖热源和夏季制冷均由室内独立空调提供。 (5)动力:本项目设计选用1台空气压缩机。 (6)食堂:本项目不设食堂,采用配餐制。 7、工作制度及定员 (1)工作制度:单班生产,每天8小时,年工作日为251天。 (2)定员:30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选址于XXXXXXXXXX工业区XXXXX20号,租用XXXXX市现有厂房用于生产,此厂房为新建厂房且首次被租用,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XXXXXXXXXX有限公司选址于XXXXXXXXXX工业区XXXXX20号,其东侧为XXXXX市精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租出的空厂房。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设备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简图见附图2。 2、气候特征 本地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冷暖适宜,冬季干冷少雪。春秋季短,冬夏季长。 气温:绝对最高气温39.4℃,绝对最低气温-18.7℃,平均气温11.8℃; 风向:夏季主导风向SE,冬季主导风向NW,全年主导风向SW; 风速:最大风速26.7m/s,平均风速2.3m/s; 年平均降雨量:555mm。 3、地质、水文 XXX区自第四纪以来,一直处于沉积环境中,加之海陆变迁引起的海进、海退,造成了第四系地层复杂多变,新结构活动频繁,地震较多,地震烈度7度。 本地区无大的地表水系,地表水多为沟、叉、坑、塘形式,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少,约2447×104m3。地下水交替属自然状态,浅层地下水(潜水)水位埋深1.4m。由于本地区地处广阔的咸水分布区范围内,浅层地下水很少开发利用。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为农业灌溉,所以其水位动态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呈现出雨季水位上升,旱季水位下降,年水位变幅在1m左右,浅层地下水流向总的趋势呈西北——东南向。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2014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解析

2014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四月

第一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5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 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发挥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吨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3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苯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 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 s 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 装置VOC s 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3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 废水类型现有工程扩建工程达产后全厂主要污染物备注 磷化废液16 m3/日(折合)24m3/日(折合) 间歇产生 pH、镍、锌、磷酸盐磷化废水240m3/日400m3/日连续产生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3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解析:进入RTO装置的VOC3=32+24=56kg/h;RTO装置VOC s的排放速率=56kg/h×(1-0.98)=1.12kg/h; RTO装置VOC3的排放浓度=1.12kg/h÷15000m3/h=74.67mg/m3。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解析:废磷化液(含镍和锌)、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解析: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双班制生产,即处理规模为480m3/日。

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前言 (1) 1总则 (4) 1.1编制依据 (4) 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7) 1.3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8) 1.4评价等级、评价范围 (9) 1.5评价时段、内容与重点 (13) 1.6环境功能区划 (13) 1.7评价标准 (14) 1.8环境保护目标 (17) 1.9政策与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 (17) 2项目工程概况 (27) 2.1企业现状 (27) 2.2拟建工程概况 (33) 2.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39) 2.4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 (48) 2.5公用工程 (48) 2.6主要物料运输和储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自动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3项目工程分析. (51) 3.1工艺流程分析 (51) 3.2物料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55) 3.4污染物非正常排放分析 (61) 3.5污染源排放汇总 (61) 3.6“三本账”分析 (62)

4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63) 4.1自然环境概况 (63) 4.2社会环境概况 (68) 4.3区域污染源调查 (68) 4.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4) 4.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7) 4.6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8) 4.7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9) 4.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84) 5环境影响评价 (87)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7) 5.2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89) 5.3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99) 5.4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03) 5.5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5) 5.6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06) 6环境风险评价 (117) 6.1风险调查 (117) 6.2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117) 6.3环境风险识别 (118) 6.4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119) 6.5源项分析 (121) 6.6风险预测与评价 (122) 6.7风险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8本项目相关的典型事故危害情况、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9事故风险应急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0风险评估结论 (123) 7污染防治措施 (124)

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XXXXXXXXXX 有限公司选址于XXXXXXXXXX 工业区XXXXX20 号,租用XXXXX 市公司现有厂房进行生产,所租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1052.8m2.本项目经营范围:生产、加工、销售塑料制品机械设备,相关设备地安装及维修. 2、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本项目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详见下表. 表1 主要产品及产量

3、主要原辅材料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其用量见下表 表2 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用量 4、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详见表3. 表3 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 5、能源耗量本项目能源耗量见下表 表4 能源耗量 6、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用水由XXXXXXXXX工X业区给水管网提供,主要为员工

洗手、冲厕等生活用水,用水量为2.4m3/d.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排水:本项目排放污水主要为员工生活污水,经XXXXXXXXX工X业区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开发区第九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 2.16m3/d ,年排水量约542.16m 3.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供电:本项目由XXXXXXXXX工X业区市政供电网供电. (4)采暖及制冷:本项目生产车间及办公用房冬季采暖热源和夏季制冷均由室内独立空调提供. (5)动力:本项目设计选用1台空气压缩机. (6)食堂:本项目不设食堂,采用配餐制. 7、工作制度及定员 (1)工作制度:单班生产,每天8 小时,年工作日为251天. (2)定员:30 人. 与本项目有关地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选址于XXXXXXXXX工X业区XXXXX20号,租用XXXXX市现有厂房用于生产,此厂房为新建厂房且首次被租用,因此本项目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乾潭镇安仁污水处理厂首期5000吨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乾潭镇安仁污水处理厂首期5000 吨/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2号 二○一○年三月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评价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评价等级和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环境质量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染物排放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要保护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区域环境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自然环境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社会环境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和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水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水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声环境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声环境现状与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施工期及污水输送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水输送系统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与总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染物达标排放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染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公众参与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调查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调查对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污水处理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总则 1.1 任务由来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现辖芙蓉、天心、岳麓、雨花、开福五区和长沙、望城、宁乡三县及浏阳市,总面积11819.5 km2,其中市区面积556.33 km2。境内主要水系为湘江。湘江由南往北纵贯长沙市区,将城市分为东、西两部分,不仅是长沙市上百万人民生活和生产的主要水源,也是主要的纳污水体。长沙市尤其是河西岳麓区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经农田、菜地、鱼塘、港渠进入湘江,使湘江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对水体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2000年长沙市城市排水量已达到90×104m3/d,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仅有32×104m3/d,加上正在建设的长善垸污水处理厂,至2010年总处理能力仅为44×104m3,污水集中处理率仅达到43.1%,这同国家关于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的要求和《长沙市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的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的宏伟目标相差甚远。同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健全城市污水处理厂等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到2005年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岳阳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湘江长沙段的水质污染问题,保障长沙市人民用水安全,提高长沙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促进湘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沙市计委、建委、公用事业管理局、长沙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在河西三汊矶建设xxxx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处理规模30×104m3/d(近期)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的排水管道系统。本项目汇水区域面积为69.87km2,规划服务人口2010年43万人,2020年65万人。项目投入运营后,加上正在建设的长善垸污水处理厂,至2010年长沙市污水处理能力将由目前的32×104m3/d增加到74×104m3/d。 目前《xxxx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复(湘发改地区[2004]522号)(见附件一)。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长沙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委托xxxx进行岳麓污水处理厂工程的环境影响评

环评—案例分析

公路建设项目 模拟试题:某地拟建一公路,全长116。8KM,项目沿线经过5个镇,10个村,2个工 业区。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行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新增立交、跨线8座(2座全互通、3座半互通、2座跨线、1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座,保留立交、跨线2座。 项目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公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万亩。全程弃土点10个,取土点11个,有高填方段3000M。项目总投资45亿元。项目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湿润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月份。 问题: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2、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4、该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5、本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项目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 答:本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项目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项目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范围内。 2、项目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 答: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减少(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改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基础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注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周围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5)施工扬尘和固体废物也会对施工区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等造成影响。 3、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答: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自然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 (2)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区及沿途评价范围内动、植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行为的规律;生态系 统的整体性、特点、结构及环境服务功能;与其他生态系统关系及生态限制因 素等。 (3)区域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资源利用现状等。 (4)敏感保护目标调查。 (5)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规划调查。

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 公司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7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焦邦杰联系人王林 通讯地址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 联系电话139********传真020-********邮政编码510760建设地点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C栋厂房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 N轻工--116、塑料制品 制造(其他) 占地面积(平方米)1609建筑面积 (平方米) 3218 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30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6% 评价经费 (万元) 2.0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广州市胜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塑料包装容器、工程塑料制品的企业,产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发明专利技术,并建立、完善了适应塑料加工行业特点的质量体系。由于企业发展需求,现建设单位拟租赁广东科灵化学清洗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云庆路11号C栋厂房进行生产加工,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经营范围: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业。项目占地面积1609平方米,建筑面积3218平方米,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产塑料包装桶125万套。项目拟设员工48人,厂区内不设员工宿舍及食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等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该项目的建设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制度。为此,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番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环评单位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审批。

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污水处理厂安全事故案例盘点 2017-08-23 08:30 对于每一个一线的管理人员来说,安全一直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作者也相信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各种安全事故。虽然有很多安全生产法规,但是污水厂的运营管理中由于相对平淡,对安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疏忽,在污水厂从业多年的经历中,经历了很多的安全事故,很多事故由于种种原因是不会被人知道的。污水厂的安全教育材料有很多,大家也肯定有多种渠道去接触各种材料,作者只讲他经历过的,一定是挂一漏万,只是希望通过这些亲身经历的案例让大家感受到安全其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的,是需要我们要认真对待的。 电气安全 先从电气说起吧。污水处理厂是公认的用电大户,厂从高压到低压,从 10KV~220V的电气控制部分可以说遍布全厂,所以用电其实是最需要注意的安全围。 电气部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禁带负荷拉闸。这个我在一个污水泵的控制柜上看到过,那是一次检修,更换污水泵的接线鼻子,就是铜质的压接导线,需要拉闸然后更换。也不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但是当时一位电气检修工人就没有和运行工人联系,以为早上通知的检修,他们一定就停泵了,就直接到总负

荷开关上拉闸去了。当时就有一个大概有篮球大小的火球飞出来了,当时的工人还是很机智,马上低头蹲下,才没有击中他,否则他的脸一定会被烧伤的。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任时刻一定要把负荷侧的电气设备全部都停掉以后,再拉合总开。这个在任一本电气安全知识上都有非常明确的说法,但是只是文字,因为见过,所以知道这个厉害,后来就是工作中,拉闸每次都会反复确认负荷侧没有负荷以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现在污水厂很多水泵都是潜水泵了。潜水泵的电缆都是防水的铠装电缆,但是还是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电缆的磨损导致漏电的情况,在检修中一定要断电后操作。曾经有过一次,还不是大型的电缆,是一台几个KW的小潜水泵,流量也不大,几个立,在一个中试的项目场地上的一个临时水泵,就是把一个池子里的水抽到另一个池子里去。当时水泵不抽水了,工作人员想把它提上来检查为什么不转,是不是因为泵的叶轮缠上什么了。因为当时水泵已经不转了,也没想很多,就直接用手去拽吊泵的绳子,想把水泵拽上来。当时就被220V 的电打到了,而且人受到电击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越受到电击,肌肉越会收紧,当时脑子里想的要放手,但是手部肌肉根本不听指挥的,因为工作人员当时正好蹲在水池的边缘上,水池离地面还有一米高的高度,受到电击,身体立刻失去平衡,直接栽倒水池外边的地面上了,就是因为栽倒地面,才让工作人员的手离开掉水泵的绳子,保住一条命吧。后来发现是水泵的电缆磨损了,火线露出来了,绳子沾了水成了导电体,火线上的220V通过绳子传导,而工作人员当时的工作鞋因为在池边行走,早已经湿透,失去绝缘功能,所以和大地形成了电流通路,导致受到电击。幸好失去平衡,否则真的会出现大的事故了。所以在这里要强调电气操作检修的时候一定要把电源拉下,绝对不能带电操作。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急性硫化氢中毒典型案例——“3.3”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事故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年07月15日稿件来源: 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三分厂书记)、王某(二分厂副厂长)、赵某(技术员)、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污水在经过管道会产生硫化氢气体,这是一种溶于水的剧毒的气体,有臭鸡蛋味。轻度接触会头昏、乏力,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干性罗音;中度接触会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继而意识模糊、呕吐、腹泻、抽搐,以至昏迷,最后可因呼吸麻痹死亡;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时,会出现“电击样”中毒,接触者在数秒内倒下,呼吸停止。长期接触会引起嗅觉减退,以及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各个车间里,各个车间里就会充斥这种气体。尤其是在难以通风的管道、井底、池底,更是硫化氢肆虐的地方。在污泥消化池里,还会产生沼气,学名甲烷。它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但是易燃易爆,危害同样巨大。污水里还生存着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卵,一旦不慎接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 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大意相关。大意失荆州。大意失得不仅仅是荆州,还有性命。下面以几个例子来说明。 污水处理厂的事故大多与硫化氢有关。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书 _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书终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书 _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书终1总则 1.1项目由来、进展及建设意义 ***位于****省东南部,随着*城市人口及经济的发展,*市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便排入****,严重污染了****水体,使其影响范围内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正常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国家、**省“十一五”建设规划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所有城市必须在“十一五”期间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营运。 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经济、造福后代,**市政府决定委派***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处理规模6万t/d的****污水处理工程。无论从**地区环境保护出发,还是从国家有关规定出发,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 1.2 编制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1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照本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受建设单位**城市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市环境护保监测站承担本项目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依据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及对建设项目工程和污染分析,编制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原因和程度,针对主要污染问题,分析论述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为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环境管理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 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 15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6)《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1998.11.29;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 2 护部令第2号; (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行业标准HJ/T2.1,2.3-93; (1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 (12)《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1999]24号1999.1.25; (13)《***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排污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环境保护局,*** 环函[1997]166号; (14)《关于**省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发【1996】20号; (15)《**市总体规划2005,2020》**市人民政府。 (16)《**市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7)《**市污水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1.4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及采用的评价标准 1.4.1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详解 “水十条”明确规定,农村污水治理需要防治畜禽养殖污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但农村污水治理政策仍不完善,行业依然处于试点及案例推广阶段。下面为大家带来30个农村污水治理案例及。(包含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与乡镇污水处理) 案例一、安徽省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项目推荐企业:安徽华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当涂大公圩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项目 参与环节:投资-运营 项目概况:“高效仿生水草污水处理平台”目前正应用于“全国百强县”当涂大公圩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项目,含石桥、护河、塘南、乌溪等乡镇,项目于2015年10月开工建设,年底建成通水,污水站设计规模为每站每日800吨处理量。 处理工艺:“高效仿生水草污水处理平台”优化改进了主体工艺、工艺流程,提高了微生物载体性能,具有巨大的气液传质界面,采用仿生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不断自我更新的生物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处理效率,减少了耗能,凸显了该平台的优势。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案例二:安徽中泰创展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天柱山茶庄污水处理项目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天柱山茶庄配套,项目位置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景区境内。处理能力400t/d。有效解决了茶庄生活污水处理,使美丽的天柱山景区环保设施更齐全、完善,使旅游环境更加洁净,并且进一步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处理工艺:传统A2O+M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改良,主体为厌氧+强化反硝化池+硝化曝气池+MBR膜池,在硝化曝气池不仅保证有机污染物的生化效果,还充分保证凯氏氮的硝化效率,后大流量回流到反硝化,在反硝化菌的生化协同作用去降低污水总氮,同时在硝化池、MBR膜池保证BOD5、NH3-N、TP的去除率。 治理现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粉尘爆炸事故案例

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爆炸。该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 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2.24”粉尘爆炸事故 东北大学工业爆炸及防护研究所 https://www.360docs.net/doc/554296708.html, 一、简介 2010 年2 月24 日15 时58 分,秦皇岛骊骅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骊 骅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了淀粉粉尘爆炸事故。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107人。事故导致21 人死亡(事发时死亡19 人)、47 人受伤(其中6 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773 万。 骊骅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淀粉糖行业前20 强企业、中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是全国淀粉及淀粉糖行业中综合生产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重点骨干企业之一。现有员工3330 人,该公司总资产10 亿元。公司主要以玉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加工能力为100 万吨/年。拥有4 个淀粉生产车间,年总产60 万吨;3 个葡萄糖车间,年总产22 万吨;1 个山梨、醇车间,年总产7 万吨;1 个麦芽糊精车间,年总产5 万吨;1 个饲料车间,年总产10 万吨。一个热电联产电厂,年发电1.8 亿千瓦时;一座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污水1.2 万吨。公司主副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纺织、造纸、禽畜养殖等多个行业。 事故厂房2000 年建成,原设计功能为仓库。2008 年将部分仓库改

建为包装间。 二、事故经过 23 日20 时至24 日8 时,淀粉四车间6 号振动筛工作不正常、下料慢,怀疑筛网堵塞。24 日凌晨,淀粉四车间工人曾进行了清理。24 日9 时,淀粉二车间派人清理三层平台(标高5.2m 平台)和振动筛淀粉。11 时左右恢复生产,11 时40 分左右,5 号、6 号振动筛再次堵塞。13 时30 分左右,淀粉二车间开始维修振动筛。同时,应淀粉二车间要求,淀粉四车间派4 名工人到批号间与配电室房顶帮助清理淀粉。24 日下午15 时58 分左右,5 号振动筛修理完成,开始清理和维修6 号振动筛,此时发生了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人员、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消防队报警。该公司主要负责人贺俊士接到报警后,立即通 过报警系统喊话,启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自救。16 时02 分抚宁县消防中队接警,16 时12 分消防车到达现场,。 三、事故损失及伤亡情况 淀粉四车间的包装间北墙和仓库南、北、东三面围墙倒塌。仓库西端的房顶坍塌(约占仓库房顶三分之一)。淀粉四车间干燥车间和南侧毗邻糖三库房部分玻璃窗被震碎,窗框移位。四车间内的部分生产设备严重受损。厂房北侧两辆集装箱车和厂房南部的一辆集装箱车被砸毁。截至2010 年3 月2 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773.52 万元。 四、点火源 此次事故的点燃源为铁质工具与铁质构件或装臵的机械撞击与摩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