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大学哲学院611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辽宁大学哲学院611哲学史之西方哲学简史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试述萨特的“历史人本学”理论。

【答案】萨特主张用“历史人本学”代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萨认为,“实践”是其历史人本学基础,但它所说的实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物质活动,而仅是一种非理性的的心理活动以及受这种心理活动所支配的盲目的“自由”行动,实践即就是他的“自为存在”。个人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础,社会历史活动必须从个人活动中才能得以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目标是虚幻、渺茫的,真实的东西只是个人的活动,个人的实践。他坚持个人“存在”(自我)第一性、社会第二性即认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我心理属性是第一性,社会属性是第二性的。由于萨特否认社会客观辩证法,因而它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任何历史的必然性,所以它更否定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为这是一种乌托邦。反映了西方小资产阶级憎恶帝国主义、又害怕社会主义,同时又对本阶级前途感到茫然的心境。萨特的历史人本学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是反唯物主义的。他的这种“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存在主义,不是用存在主义“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用存在主义篡改马克思主义。他的整个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

2.试述维特根斯坦后期对他前期思想中所反映的以往哲学共有的一些根本性观念的批判。

【答案】(1)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关于世界本质的看法,即相信世界上存在着作为世界本质结构最基成分的简单对象的看法,指出了对象存在的相对性,由此也否定了世界本质的存在,用“家族相似性”概念取代了“本质”概念。

(2)放弃了对语言意义的追求,强调对语言用法的观察,并最终否定了作为语言所指对象的“意义”的存在,而把意义概念本身也归结为对它的不同使用。

(3)彻底抛弃了传统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认识,即把哲学理解为一种理论体系的看法,提出哲学的任务是描述日常语言的用法,哲学就是对日常语言语法规则的研究;最后又进一步提出,哲学其实正是我们错误地使用语言而产生的结果,因而,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如同治疗疾病一样,这是一种理智上疾病,而一旦这个疾病得到了治愈,哲学也就消失了。

3.试述皮尔士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

【答案】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他认为作为笛卡尔哲学出发点的普遍怀疑实际上不能成立。在人们的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没有正当理由加以怀疑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不能仅仅是怀疑,而必需有一定的信念,要将认识和行动看做是一个具体和现实的探索过程,也就是肯定它的现实性和时间性。

(2)他认为被笛卡尔当做惟一不能怀疑的“我思”未能越出自我的狭隘范围,由之出发来肯定知识和观念的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意味着认为个体意识的直观具有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认为“凡我清楚地确信的任何东西就是真的”。

(3)他在批判笛卡尔传统时之援引中世纪经院哲学不是全盘否定笛卡以来近代西方哲学发展所取得的进步,更不是要求从笛卡尔倒退到经院哲学。他只是认为笛卡尔没有从批判经院哲学中得出正确结论,反而抛弃了经院哲学中本来存在的关于现实的人类精神活动的多样性的因素,而后者则超越了绝对理性主

义的局限性。总的说来,他对笛卡尔传统的批判主要是反对其认识论的直观性和绝对性,特别是反对把知识看做是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自我确定,而强调应当将其看做是“共同体”中的不断商讨的过程,也就是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述评。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文化。

“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两个词语可以通用。人文主义是与教会人士所研究的经院哲学、神学和以神学为依据的哲学相对立的一种世俗学问。人道主义者用“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个性解放”“个人幸福”,反对封建束缚与宗教的禁欲主义;肯定“人的尊严”“人的伟大”,肯定人能够充分发展其智慧、知识和力量,肯定个人的努力能够揭露宇宙的秘密,并为人类谋取福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从古代文化找到依据,主张恢复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思想文化,用它来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思想文化。

总体说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人性论。人性论是人文主义一切思想意识的基础。人文主义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说成是“普遍人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这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的。对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要作具体分析,它有进步的一面,促进人对当时社会腐朽黑暗面的批判,这种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最为显著,在革命后还存在,不过其消极面也逐步显露,因此要批判的对待。

5.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的异同

【答案】(1)黑格尔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

(2)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具体内容;

(3)两者异化论的共同点;

(4)两者异化论的不同点;

(5)两者异化论的共同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

6.黑格尔历史观述评。

【答案】黑格尔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合乎客观必然性的辩证发展的过程。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基本命题是:“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历史哲学》)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精神通向自身实现自身的舞台,世界精神通过人类的具体活动和一切历史事件实现自己。虽然人类历史是由无数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动的结果,但这结果并不完全吻合他们各自先前的意图,而是达到了与任何个人的意图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世界精神的自我实现。世界精神通过有目的的人类行为实现自己,黑格尔称为“理性的狡计”。这种观点说明黑格尔并不把人们的动机看作历史事件的最终原因,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点很有见地。

在芸芸众生中,有些人的行为能够顺应和体现时代的要求,他们就成为了“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所以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一般的人民群众只是一堆消极的被支配的材料,不能进行任何独立的活动,只能跟着“灵魂领导者”前进。

黑格尔认为,精神作为世界历史的基础,它的本质是自由,人类既然是精神的体现者,因而人的本质也是自由。但是历史上各民族并不是同时达到这一点:东方民族只意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希腊人和罗马人只给与少数人以自由,只有日耳曼人意识到一切人的自由。由于世界各民族的不平衡发展,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黑格尔反对把战争看作是纯粹的罪恶和外在的偶然,他认为,战争具有内在必然性,是最好的事情,因此黑格尔是大国沙文主义者。

黑格尔认为,世界精神病不是一开始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此,人类历史前进运动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黑格尔认为,

东方亚洲各民族是历史的开端,欧洲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终点。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的历史观是进步和进化论式的。

7.费尔巴哈宗教观述评。

【答案】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秘密就在人类学中,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1841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人们把“认识”“意志”“爱”这些人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离开了个体的、肉体的、现实的人,变成了不同于个别人的独自的本质——神,并且成了崇拜对象,所以上帝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对象,不是神造了人,而恰恰相反是人造了神。1845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宗教的本质》补充说,“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就是说,自然界的本质反映为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又异化为神的本质。因此,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都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物。通过自然宗教与人为宗教,人们满足了依赖感与利己主义的需求。由于依赖感和利己主义是人类“天生的共同本性”,所以问题的解决应寄希望于建立一种新的宗教,这种宗教中的上帝不是超人的实体,而就是人类自己,自己爱自己,自己确定自己“属人的实体”,把属人的各种伦理关系变成宗教关系,因此这种新的宗教就是“爱的宗教”。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发展决定历史的发展,这种“爱的宗教”应该成为历史的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费尔巴哈看到了宗教的认识论根源,而没有看到宗教的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宗教是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产物,不是宗教的发展决定历史的发展,相反,是有阶级斗争的社会历史决定了宗教的发展。因此,解决宗教问题必须立足于社会生活,发起对社会的改造才能消灭宗教。

8.卢梭社会契约论述评。

【答案】按卢梭的观点,代替专制制度的将是通过社会契约的建立起来,重新使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卢梭认为,国家应当是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卢梭认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就必须把自己和自己的一切权力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让给集体。既然人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权利奉献给任何人,而只是交给了集体,那么,人们就可以从集体那里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

卢梭认为,按上述原则建立的国家或主权就能体现全体成员的公意。“公意”应当是指导国家和全体成员行动的最高原则。卢梭反对党派斗争,因为党派斗争最终必然以党派集团的意志代替公意。卢梭从他的“公意”学说出发,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公意”的运用,如立法、建立政府、执行司法等,就是主权。主权属于人民,主权是不可以转让的,不可分割的,绝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卢梭认为,通过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国家和法律是以保障人们享有早已丧失了自由和平等天赋权利。不过,这不是简单地自发状态的那种天然的自由和平等,而是使人具有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在这里,自由意味着“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平等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平等”。

卢梭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描述,包含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按他的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平等的自然状态首先为不平等的社会状态所否定,接着不平等的社会状态又未按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平等的社会状态所否定。这样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平等,但不是转变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所拥有的旧的自发的平等,而是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契约的平等。这是否定之否定。卢梭的方法论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

9.试述近代经验论思想的演化过程。

【答案】经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他们都承认知识和观念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尽管他的对经验的理解很不相同。正是在这个原则下,他们形成了反对理性主义的一致立场,属于同一哲学派别。

在认识论上,培根是一个唯物主义的经验主义者,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认为要“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