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观诸历史,王朝更替、

社会生产力的兴衰,莫不与之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查考现实,新中国成立前

后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这些引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剧烈变革的重大事

件都缘自于土地制度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肇始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无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

立,极大释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对我国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必须明

确的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农地制度创新的极限,制

度的成功的同时也包含着其缺陷因素,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仍遗留了若干

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

深刻变化,不仅改变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也对农地制度的变革提出了

新要求,农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本文拟就当前农地制度建

设有关问题作一些概要的评述,并对土地制度创新作出框架性的简要分析。

一、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基本制度土地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和生产经营方式下,承载着向农民提供收入、满足就业、稳定预期和社会保障等几大功能。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经济

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农户经营水平的约束下,土地

承载的收入、就业、保障和预期几大功能有消有涨,产生作用的机理和表现形

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制度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事实

上,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安排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次级农地使用制度,目前

仍是我国农村最具生命力、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农村其他相关制度的产生、变

迁及其效率无不受制于此。1.土地提供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等“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三

农”问题的解决绕不开土地问题。就农民收入问题而言,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

原因在于农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农业GDP结构的变化,农民经营土地规

模狭小,较少的土地承载较多的农业劳动力,相对于非农产业农业的劳动生产

率过低,使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功能弱化。就农业增效而言,在数量众多的农

民从事小规模经营土地的情况下,土地细碎化程度高,而且土地流转难以大规

模推进,农业科技、农机装备无法全面推广应用,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状态,土

地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低下导致农业效益无法大幅度提升。简言之,农业劳动

力数量众多,家庭经营规模有限,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效率不

高,从而使土地承载的收入功能弱化。尽管如此,由于农村尚未建立完备的社

会保障体系,目前,土地还是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甚至大量转移到

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也因无法获得稳定的就业,并享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因而

无法割舍与土地的联系,农村土地以凸现的保障功能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另一种

形式的贡献,仍然具有社会“稳定器”的功能,短时期内这一功能还无法被完

全替代。2.农地制度制约着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制度安排。纵览改革开放二十

多年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地制度的创新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确立了以土地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双层经营体制,重

塑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后,农村基本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使得农村

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转移成为可能,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迄今为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地制度依旧是影响和制约其他多种制度安排的

最重要因素。仅以农村金融制度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例,目前农民难以获得有效

服务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农民拥有土地产权的残缺和经营规模狭小,农

业资源不能有效配置无论怎样也是症结之一。农民要获得有效金融服务,必须

拥有相应的抵押财产,但农民承包的土地不能成为贷款抵押的担保物;对农民

的科技服务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很难享受到面对面的服务,其原因也在于现有农

地制度框架下,农户经营规模超小,政府有限公共资源与数以亿计农户之间信

息沟通、中介服务成本过高,交易费用问题难以解决。反之,也可发现农地制

度与其它制度安排之间又互为制约,农地制度的创新、农户土地产权明晰和权

利膨胀以及农民经营土地规模扩张又有赖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有赖于农

村劳动力转移、人口迁移,有赖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农地制度的创

新同样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3.土地关系仍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趋势,土地作为财产在

农民财产总额中所占分量有所下降。研究资料表明,从1995年到2002

年间,农村人均土地价值由4944.6元下降到了3974.3元,实际下

降26%。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的降低,土地仍占农民总财产

的31%,是房产之外所占比例最大的财产基础。同时考虑到土地承载着就业、

保障等其他财产所不具备的功能,可以认为,土地依然是农民最重要财产。同时,在农民之间、农村不同经济组织之间以及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围绕土地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仍是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它并没有因为过去承包经营土地,要缴纳相应的税费,而随着税费体制改革,农民承包经营土地还会获得相应的政府补贴而发生性质上的改变。当然由

于既定制度的路径依赖特征,围绕土地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不断自我增强和固化。农地制度创新需要尊重现有利益格局,在保障既得利益者权益的基础上实

现帕累托改进,使土地制度创新具有现实可能性。4.产权明晰是农地制度创

新最核心的内容。产权明晰是农地制度的核心,占有、经营、收益、处置等土

地权利束的集中或分割,对农地制度安排的公平性与效率有着深刻影响。目前,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完整,是引发土地纠纷等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经营和产品收益权,而缺乏相应的租赁、抵

押等财产处置权,从而丧失了完整意义上的承包经营权;另一方面,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也是残缺的,土地进入一级市场、土地征占用,社区并不能凭借土

地所有权获得相应的谈判地位,加上社区和地方政府的行为不规范,必然导致

大量的寻租行为产生,导致侵占农民土地权益的事件大量发生,农民拥有的土

地权益得不到相应保护。因此,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农民拥有完整意义

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地制度创新的核心和主要方向。二、外部环境变化使

农地制度创新成为可能作为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安排之一,农地制度的变化

调整影响众多利益主体,涉及许多相关制度的重新安排,即使是微小的调整也

体现着深刻的逻辑内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调整,涉农政策的重大变化,都催生着农地制度创新

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农地制度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趋势上看,农地制度创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从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

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这标志着我国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

新阶段正在到来。城乡统筹的方略和“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我国发展战略

和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折,它要求处理好新阶段的工农、城乡关系,强化农业

的基础地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可以预见,随着新的发展观念和政策取向的转变,特别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

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速度加快,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以及城乡统一的医疗、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将使农村土地承载的就业和保

障功能进一步弱化,要求农地制度变迁做出新的制度安排。2.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看。到2003年,我国GDP总量突破11.67万亿元,财政

收入达到2万亿元,以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为标志,我国已经进入了

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方面,农业在GDP构成份额中已经降到15%左右,农

产品贸易额已降到进出口商品总量的5%左右,在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中,家

庭经营纯收入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76%下降到2003年的59%,这

表明农业特别是土地经营的收入功能出现了下降;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水

平已上升到40%以上,尽管农业劳动力仍占城乡劳动力总数的50%左右,

但如果把从事农村非农产业以及数以亿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计算在非农劳动

力份额中,则产业就业结构偏差由30%左右降为15%左右,这说明农业特

别是土地经营的就业功能也大大弱化了。因此,随着农业产出功能的弱化,农

村土地所承载的收入和就业功能是下降的,这客观上降低了农地制度创新的成本。3.从国家、社区和农民的土地关系看。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税费改

革迅速推进,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取消了农业税,到2006年可以提前实

现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不收农业税,农民种地不纳

粮,中国几千年来以农养政的时代即将终结,其意义是怎么估价也不为过。然而,更重要的是取消农业税,从根本上改变了通过土地经营体现的国家、社区

与农户之间的传统关系。国家不必再把土地作为“编户齐民”的主要依据和索

取农业剩余的载体,农民经营土地不但不需要继续向国家纳税,向社区缴费,

反而会因为经营土地获得补贴等多项政府支持。相应的土地收入、就业和保障

功能也会出现此涨彼落的变化。加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土地等要素资源的进

一步优化配置,使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4.从区域发展不均衡性上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东、中、西几大

经济带的差异很大。2002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相当于中部的2.08倍和西部地区的2.63倍,上海市的人均GDP是贵州省的1

2.8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贵州省的4.18倍。这种由区域位置、资源

禀赋、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发展不平衡,对土地制度的变迁影响也是

明显的。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部分农村居民已经转变

为城镇居民,农地相应承载的就业和保障功能弱化,但土地集约利用的收入功

能以及潜在的财产价值,使农地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最大的财产载体地位却

更加显现。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地承载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功能在可

以预见的时期内将继续潜存。换言之,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为不同区域农地

制度创新的不同范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5.从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看。当前农业的效益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土地的配置效率低下。一方面,土

地资源极为稀缺,2004年我国耕地只有18.37亿亩,人均耕地仅

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尽管农业劳动力中大量是

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但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绝对数仍然偏高,我国有农

户接近2.5亿户,平均每户经营土地不到半公顷,导致土地细碎化问题严

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为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

业的1/4。因此,提高农业产出效率,提高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促进农业产

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

推进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减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土地经

营的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专业化、区域化

和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格局,千方百计地发挥土地的收入和就业功能。三、农地制度创新关键是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任何时期,农地产权束的完整性,以及构成完整产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在不同行为主体间的调整

和分配都是农地制度的核心。当前,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在国家、社区

与农户之间形成清晰而有保障的产权边界,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向。就具

体途径而言,使农民的土地权益能够通过市场经济的办法得到优化配置,进一

步推动农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农地制度创新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突破口。1.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的重要性。纵观我国上千年来的土地制度变迁,横看世界各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安排,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土地产权的核

心在于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合理分离。从我国的农地制度安排看,所有权和使用

权两权分离的关键在于强化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经营权下分离使用权。只有享有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

占有、经营、收益、处置权。当前,要进一步明晰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

界限,探索进一步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途径和办法,赋予农民充分的土

地权利。所谓强化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一是土地承包期限要保持相对长的

时期,使农民具有稳定的预期;二是承包权要可以继承、抵押、转租、转让、

互换;三是承包经营权要逐步市场化,农民可以凭借承包经营权,转出转进土

地使用权,促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2.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势在必行。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规模经营的扩

张,各方面的争议很大。实践中,农地流转的发生率一直在5%左右徘徊,没

有大的进展。但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农地经

营承载的功能变化,使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更为凸现。事实上,

在现阶段所谓农地制度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土地使用权在更大范围,在不

同行为主体间的权利配置的重新认识。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产业的发展,客观上加大了农业与非农业在经营

收益上的差距,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土地的收入功能,必须推

进土地使用权流转。从另外角度分析,推动农地流转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

点。首先,使用权不流转,家家户户经营小块土地,极不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收入也有限,同时小块土地经营还抑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制约了农业科

技的推广应用,甚至会因土地破碎导致耕地的弃荒等,而土地使用权合理流

转,从事农地经营的农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显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

径。其次,从微观分析,土地小块经营,是农村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

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比如,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相对于城市金融服务而言,农村获得金融服务普遍困难。而这种困难在我国远甚于其它国家,其根本

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我国农户数量巨大,全国2.5亿个农户,每个农户都

是潜在的金融需求服务对象,这决定了资金需求总量巨大,但要对每个农户提

供同样的服务又几乎不可能;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这又决定了单个农户的

资金需求是有限的,有的农户困难时,几十、几百元都可以成为借贷理由,为

近2.5亿个农户提供需求数额很小的资金,操作成本又是巨大的;三是我国

经济区域特征明显,农户间金融需求的层次差异大,用简单的方法不加区别平等对待非常困难。因此,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扩张农户生产和经营的数量空间,可能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

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 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 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

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性服务,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

农地制度创新与家庭经营

农地制度创新与家庭经营 "三农"宏观政策如果没有微观改革的配套将很难长久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根源于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设计和安排中的矛盾,现在到了该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的时候了。 农地制度的现实困难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需要继续完善。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牛若峰认为,这项改革没有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含混不清;没有把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宅基地所有权归还农民;没有给予农民以长期永久经营使用权和土地处置权,承包农户只是半自主的经营主体;另外没有将农村集体组织改造为名正言顺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土地合作社。我们还应该看到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严重滞后与家庭承包经济制度不配套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家庭经营是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的根本性改革,而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仍然沿袭了人民公社三级体制,公社体制的"遗留"与家庭经营的经济制度的磨擦是现实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其次,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认为, 当前农村许多地方,集体经济已成为空壳,事实上只剩下农户家庭经营这一个层次;在一些地方,仅有的集体经济不是集中在为农户

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领域,而是集中一部分土地和资产由少数人承包经营,以此作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和农户经营"两张皮"的现 象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重建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势在必行。 再次,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导致当前农村愈演愈烈的土地矛盾和纠纷。近几年,我们对国内近20多个省的农村问 卷和实地调查表明,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设计和安排中有两大矛盾无法解决:其一,在集体内部,成员边界不稳定,而且新增成员具有”天赋资源权"和法定的" 公开、公平、公正"承包权,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与" 承包土地关系变更”的矛盾始终存在。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转移的过程,与农地、农民增减变化相伴随,必然不断改变人地关系,"稳定"与"变更"之间的冲突始终不可避免;其二,集体成员"共同共有"的制度设计,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这恰巧给一些地方无度征用土地的乡村干部乘机攫取土地资源配置权留下了空档。 肖屈农地制度的几大因素 、农民承包土地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已不堪重负。在 经济意义上,承包土地是集体成员平等获取生产资料 和社会保障的权利;在政治意义上,承包土地是农民获 得民主权利的基础;在社会意义上,承包土地还担负着 稳定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作用。因此承认农民的土地 财产权,将提高农民的社会归属感并有利于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演变及未来趋势 中国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主要经历两轮高潮。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是以农村土地权属改革和城市土地收归国有的改革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进行土地的没收、征收和分配。另一个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农村土地联产责任制和城市征收合资企业土地使用费为主要内容,其手段是土地使用权的下放和有偿使用。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土地制度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形成了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主要特征,一是行政划拨,二是土地无偿使用,三是无限期使用,四是不准转让。其实质就是土地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城市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日益显现。主要问题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和资产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大量的单位又无法获得土地资源,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分布和合理布局形成体制障碍;企业成本失准,难以准确衡量经济效益;城市的房地产业无法进入良性循环,连简单再生产也无法维持。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土地制度演变 过时的土地制度严重制约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导致文革结束不久中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而土地制度改革又成为大陆改革开放的先声和贯穿整个过程的主要内容。从那时开始对土地使用制度的

改革,主要是在不改变国家对土地的所用权的前提下,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变无限期使用为有限期使用,变无流动使用为流动使用,沿着土地市场化的道路摸索前进。 1.开始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收取土地使用费 1979年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首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之先河,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打破大陆延续了将近30年的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度。该法规定:“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 在那以后,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长期短缺问题,1982年深圳按城市内不同等级的土地向土地使用者收取不同标准的使用费。1984年广州和抚顺部分土地(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项目、涉外项目)进行了按土地等级开征土地使用费的试点工作。1986年上海对三资企业使用的土地收取土地使用费。这些尝试虽然对旧的土地使用制度触动不大,但却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步骤。 2.对城市经营性土地实行使用权有偿转让 1987年深圳在大陆率先试行土地使用有偿出让,出让了一块五千多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限期50年,揭开了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年12月深圳市又用公开拍卖的形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用地方法规的形式确保土地有偿转让的规范化实施。 上述举措使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从理论探索阶段走向实践探索阶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2010-04-14 清华领导力培训无忧论文网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种更有效的约束本企业职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产生过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它通过激发企业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从而推动企业进步。企业之间的制度及相关知识基础的差异,使得企业很不容易模仿。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规模不大、创新不足、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开辟原材料新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创新理论是一个被纳入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分析和研究领域。创新理论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两大主要分支:一是创新与技术经济的结合,形成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创新与产权制度的结合,形成以科斯、若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熊彼特首开技术创新研究之先河,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内,虽然对企业制度创新有一定的意义,但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如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对创新进行类型划分的;此外,希克斯将创新分为“节约劳动型”、“节约资本型”和“中性”三大类;门茨则将创新划分为“基础创新”和“二次创新”两大类(常修泽,1994)[5]。由此可见,他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创新,对企业制度创新问题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二、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仍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已用效用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各种约束作出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二是认识到按传统理论的观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受“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的运作不存在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交易费用。事实上,任何一项交易的完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进行监督和讨价还价等,因而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三是完全竞争模型要求完全界定私产制度,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多重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些认识,产权学派企图揭示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内生的,并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等多个方面。 (二)关于制度的研究 兰斯·戴维斯(,,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1989)率先在制度创新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根据诺思的定义,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务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市场规则等;.舒尔茨认为,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某些服务的供给者,是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的,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不同;林毅夫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他在做出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与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方面是

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关于行为艺术讨论的完整文字记录

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关于行为艺术讨论的完 整文字记录 嘉宾身份: 吴鸿:《美术同盟》主编 王仲:《美术》杂志主编 观察员身份: 伍志芳、符小路、尹晓琴、陈思燕(大学生) 高岭(艺术评论家) 杨卫、萧昱、蔡青(艺术家) 颜慧(记者) 刘科(美院学生) 朱其(策展人)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请来的嘉宾,这位是吴鸿,“美术同盟”的主编;下一位是王仲先生,《美术》杂志的主编,欢迎你们。 下面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请两位先表一下态,吴先生先说,您认为行为艺术算艺术吗?这句话有点象病句,但我们现在只能这样说…… 吴鸿:我觉得“行为艺术”算不算艺术应该是一个美术史的问题,它其实是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已经存在过了的一种艺术样式。我们现在还来讨论它是不是“艺术”,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一定要这个作为一个先决条件,我们今天的话题可能就不好展开…… 王仲:行为艺术这是一个没影的概念,在艺术分类学里面没有它的位置。做为艺术,被称之为艺术,首先要有一种审美性。作为艺术家要有一种审美性,那么做为艺术的东西要按照审美的规律来制造,所以我们一般称之为艺术的应该首先要有审美性,现在我们称之为行为艺术的,我认为就是行为,好像没有审美的。

王仲:还不是,因为界定一个东西是不是艺术,要看它有没有审美性。 王仲:比如说我们的作者,在创作一个东西的时候,要有一个审美的动机?估且不谈艺术的质量是高是低,但作者首先要有一个审美的动机…… 王仲:当然我不知道,但我看到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比较典型的几个作品,都没有审美性。 王仲:比如说大家经常谈到的一些现在行为艺术的代表作,吃死孩子、割人肉、放人血、虐待动物,我就举这几个例子,这几个没有什么审美性。 吴鸿:刚才王老师谈话里面涉及到到三点:他所说的行为艺术没有“审美性”,这种审美性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审美”。我们知道,现代艺术从“达达”开始一直到后现代主义,并不太注重视觉上的“审美”,而是更注重一种视觉背后的“观念”。 另外刚刚说到的关于“艺术分类”的问题,他觉得从美术的分类里面没有行为艺术的位置,那么这种分类是从传统的美术分类来进行划分的。我们知道,艺术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的,不可能从刚有人类的时候就有了油画,就有版画,就有雕塑,这些都是在人类不断的艺术实践当中,不断地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理论永远都是滞后的,都是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以后,后来的一些艺术史论家对此而做出的归纳,相应地划分出的一些艺术门类,但这些门类并不是事先设定好了的,而是先有这些东西先出现以后,然后有一些史论家根据这些现象进行相应的分类。 第三,就是王老师刚刚举的那些例子,这些作品仅仅是行为艺术中个别的一些作品,但它并不是行为艺术的全部, 吴鸿:这个我觉得可以放在后面讨论,因为这迁涉到具体的作品…… 吴鸿:这个我觉得太多,但是,因为它们可能不具备一些炒作的因素,所以被(大众媒体)忽视了,像蔡青的那个《种钱》的作品…… 吴鸿:不是,是前面有条牛在耕地,然后,他在后面把钱播种下去。我觉得这件作品作为对当时经济过热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还是很有社会批评性的…… 吴鸿:对,我觉得观念艺术,它不一定非要去注重于作品的一些物质性的因素,如果背后它的这个观念,大家觉得有意思,那么从“观念艺术”这种角度来看,作品也成立的。

成都市创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主体的选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的使用等重要环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实施农村土地整治。一是整治项目立项批准后,农民集体和农户可持立项批复到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融资,寻求投资者。二是实施整治项目整理出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和建设用地指标,可进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各类需求者均可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竞购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三是实行"持指标"报征和"持指标"准入制度,即区(市)县政府申请征收土地,必须持有等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暂不含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的竞买者,必须持有不少于拟竞买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方可参与竞买。 (四)建立收益返还制度。一方面,规定实施整治项目整理复垦的建设用地面积,扣除农民集中居住区占地使用后的剩余部分,必须无偿预留不低于5%给当地农民集体,以为当地农村和农民集体留足建设发展空间;同时鼓励实施整治项目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在本乡(镇)、村范围内就地、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使用。另一方面,节余建设用地指标

初始交易所得的收益,缴纳10%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后全部返还给农村,由农民集体和参与整治项目的农户按照体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原则自主决定具体的分配方案;基础设施配套费由市政府收取后,返还给整治项目所在地的区(市)县政府,统筹用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项目整理出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初始交易实现的收益,也全部用于农村的田、水、路、林、村整治。 二、积极意义 (一)构建了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成都市实行"持指标"准入制度,实质是将城市土地收益中的一部分反哺到了农村。因为开发企业参与竞买土地,关注的是取得土地的总成本,实行"持指标"准入制度,开发企业购买指标"入场"就支付了部分成本,因而在拍卖土地时土地成交价格必然会下降,政府土地收益会相应减少。而这部分减少的政府土地收益,通过指标这个载体转移到了农村用于土地整治及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了新农村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可以说"持指标"准入制度,是成都市自2008年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以来,在构建城市

珠三角:土地制度创新研究

珠三角:土地制度创新研究 珠三角:土地制度创新研究2001-08-22近年来土地制度变革的实践和产权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都表明,过去那种基于强调土地所有权归谁,强调生产资料的归属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 立场上探讨土地制度变革的主张,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无疑为我们进行土地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一、制度创新的动因与方式经过整个80年代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速进程,使原来隐藏在以“均包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背后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在珠江三角洲变得异常突出。第一,随着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普遍出现了半自给性小规模土地经营基础的农户兼业化。农户的抛荒,土地的分散使用,经营规模的狭小在资源配置上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 由此,按照效益原则配置土地资源,改变现有分散的、狭小的、低效率的土地使用格局, 造就土地集中机制,从而实行规模经营,使土地流转制度的创立提到了议事日程。第二,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每年都有大最的农地转为工业用地,地价及土地 资本收益也随之提高。尤其是1992年4月广东省粮价放开,取消合同定购任务,过去隐 含在粮食平议差价中的“暗税”随之取消,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得以强化,加之农村产业结构 的调整使土地的机会利润大幅度上涨,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土地价格的倍增。农户原来视土地为不可或缺的福利保障,现在却进一步视土地为增殖手段。在此情形下,土地的集中与 流转对土地的管理使用制度提出了重新调整的要求。第三,由于土地资源增值收益的直线上扬,如何合理地分配列益,处理好政府与农民、农民与社区集体的关系,并保障农民的 合法权益也直接涉及到土地制度的产权安排问题。第四,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角度而言,在产权所包含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中,转让权是最重要的。从产权界定是为了促 成交易的角度说,对转让权的不当限制乃至禁上就会导致产权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首先,在转让权受不当限制的条件下,资源不时能流向对其评价最高的地方,资源配置 效率不能不受到损害,其次转让权受不当限制必然导致有效竞争的缺乏。若产权主体相互间的冲突不能通过竞争性的转让(即“你不合适,再找别人”)的方式解决,而只能“吊死 在一棵树上”,就是容忍低效率的存在成者陷入无休止的“内耗”。最后,转让权受不当限 制以会导致收益权受限制。应该说,家庭承包制的产权残缺,尤以转让权受限制(这种限 制既来源于产权界定上的原因,因为农户出卖土地是违法的,也起因于土地的福利保障功能)所导致的后果最为严重。基于上述背景,珠江三角洲沿着“农地集中--使用权流转――规模经营”的线索,拉开了土地制度创新活动的序幕,进而推动了整个广东农村土地制度 的变迁,在广东农村,尽管土地制度创新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的思路是:将土地 所有权以宪法规定为基准,置其于集体所有制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并规范农户的土 地经营权(使用权)以及与之相应的收益权利转让权,进而对平均地权(均田问承包)的资源配置低效率格局进行修正,从而以产权制度建设为中心,培育土地流转的集中小机制 ,逐步推动土地的规模化与企业化经营。从1993年开始,顺德市、南海市、番禺市、龙 岗区、宝安区等地尝试土地使用权入股进而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其中尤以南海市最为典型,南海市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试验区之一,在这方面的变化利制度安排格外值得

创新七项机制 推进重点建设

创新七项机制推进重点建设 近年来,我市在重点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注重坚持体制机制的研究、创新和不断完善,寻找一切管用办法,督促和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着力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重点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市发改委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重点建设立功竞赛优秀组织单位,被市政府授予“项目推进年”先进单位,被省发改委、省重点办评为全省重点建设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度在全省重点建设工作考核中名列第三。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和完善了重点建设项目推进七项制度: 坚持落实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对市区34个重点建设项目落实了27位联系领导,真正做到落实职责,明确任务,强化领导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督促、协调和推进作用。 坚持落实专题协调制度。市重点办每月将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上报给市委市政府,市政府分管市长、秘书长或项目联系领导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0XX年共发出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联系单45份,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基本上得到及时有效地

协调解决。 坚持落实季度汇报分析例会制度。市重点办按季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发改局负责人召开重点建设工作例会,及时掌握重点建设进展情况,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和存在困难,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建立检查督查和难点问题交办制度。市效能办、市重点办和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和项目推进年督查组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联手,强化督促检查和协调。在20XX年6-7月份组织全市重点工程大检查的基础上,就17个重点项目存在的难点问题先后召开了三次交办会或督查会,×××、×××等市领导亲自参加会议,推动了市区重点工程难点问题集中整治攻坚月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就×××××工程、××××迁建、××××迁建、市××××、城市道路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存在的难点问题开展了专题跟踪督查,多次召开协调会,有效推进项目的征地拆迁、杆线迁移等政策处理和项目建设工作。市效能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还对10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查,为重点建设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和办事效率。 建立效能监督员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制度。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聘任了51位效能监督员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并要求效能监督员及时反映和帮助协调重点工程实施中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谈谈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 (1985—19 89)它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丁乙等人的“街头布雕”等具有行为展演倾向的艺术活动,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年轻艺术家企图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来求得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透露出对“文革”、对精神压抑的反抗,表达了艺术家寻求思想解放的时代愿望。 90年代行为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过程,一种是艺术家展现自身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活动。 第一种往往是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广的社会性行为,例如有一群艺术家从大都市来到贫困山区,在老乡家的炕头上创作,用来表达艺术家们厌恶商业文化希冀回归自然的心态,这整个过程就是一项行为艺术;有人把成千上万的红伞挂在公园的树上,让游人漫步其中,使观众成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或许我们在不经意间也搞了一把行为艺术。但是这种行为艺术在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往往受社会、市场、公共秩序的限制,所以这种行为艺术目前很难举行大规模的活动。 而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家展现自己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艺术越来越成为行为艺术家热衷的形式和手段之一,结果就有了舒勇在情人节找花草树木谈情说爱;王晋与一头骡子结婚等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行为艺术与行为艺术家。 行为艺术其实也是当代实验艺术中的一种类型,但是,由于近一二年来,有一些在视觉上比较"刺激"的行为艺术作品被冠上"病态"、"血腥"、"暴力"等称谓之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多争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行为艺术"的现场性、直接性的特点, 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这称作人体作笔。 行为艺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 自行为艺术出现在中国以来,由于和中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的极限。 在当下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行为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理所当然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当他们作为艺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出忽我们意料,甚至远远超越了我们对常态生活的理解。以身体、形象、行为等资源表达作者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成为近些年中国文化领域中最引人注目,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风景”之一。 我们需要正确理解行为艺术,人在特定情景中的许多行为确实可以成为艺术,因此,在中国近几年所产生的行为艺术中,有一些令人不敢目睹,比如吃死婴、在自己的身上烙身份证号码等等。而另外像和驴子结婚、上海街头的裸奔等等,都是打着“艺术”的名义,这是“行为艺术”中的极端表现,这种极端的“行为艺术”对社会和艺术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能成为艺术,行为成为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在人们的心目中,艺术是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如果所有的行为都成为艺术,所有的人都成为艺术家,那艺术就没有意义。因此,“艺术”之名很容易被人所利用。一段时间以来,“艺术”之名成了社会上特殊的通行证,只要以“艺术”的名义,似乎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些极端的行为艺术也是如此。 而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两年流行的人体彩绘。前不久,南京的某餐厅先以“10万元招聘…绝代佳人?”,而后以中选的“绝代佳人”全身彩绘“零距离”为食客服务,再一次触动了社会的神经。联系到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人体彩绘热潮,这种以“艺术”的名义而进行的商业活动,不

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观诸历史,王朝更替、 社会生产力的兴衰,莫不与之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查考现实,新中国成立前 后的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这些引发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剧烈变革的重大事 件都缘自于土地制度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是肇始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无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 立,极大释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对我国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必须明 确的是: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农地制度创新的极限,制 度的成功的同时也包含着其缺陷因素,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仍遗留了若干 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创新。而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一系列 深刻变化,不仅改变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也对农地制度的变革提出了 新要求,农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本文拟就当前农地制度建 设有关问题作一些概要的评述,并对土地制度创新作出框架性的简要分析。 一、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基本制度土地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和生产经营方式下,承载着向农民提供收入、满足就业、稳定预期和社会保障等几大功能。近年来,随着农业农村经济 的发展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的农户经营水平的约束下,土地 承载的收入、就业、保障和预期几大功能有消有涨,产生作用的机理和表现形 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土地制度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事实 上,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安排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次级农地使用制度,目前 仍是我国农村最具生命力、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农村其他相关制度的产生、变 迁及其效率无不受制于此。1.土地提供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解决农民、农业、农村等“三农”问题,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三 农”问题的解决绕不开土地问题。就农民收入问题而言,农民增收缓慢的根本 原因在于农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农业GDP结构的变化,农民经营土地规 模狭小,较少的土地承载较多的农业劳动力,相对于非农产业农业的劳动生产 率过低,使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功能弱化。就农业增效而言,在数量众多的农 民从事小规模经营土地的情况下,土地细碎化程度高,而且土地流转难以大规 模推进,农业科技、农机装备无法全面推广应用,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状态,土 地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低下导致农业效益无法大幅度提升。简言之,农业劳动 力数量众多,家庭经营规模有限,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土地产出效率不 高,从而使土地承载的收入功能弱化。尽管如此,由于农村尚未建立完备的社 会保障体系,目前,土地还是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甚至大量转移到 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也因无法获得稳定的就业,并享受到城市的社会保障,因而 无法割舍与土地的联系,农村土地以凸现的保障功能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另一种 形式的贡献,仍然具有社会“稳定器”的功能,短时期内这一功能还无法被完 全替代。2.农地制度制约着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制度安排。纵览改革开放二十 多年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农地制度的创新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确立了以土地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双层经营体制,重 塑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后,农村基本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使得农村 非农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转移成为可能,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持续稳定增长。迄今为止,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地制度依旧是影响和制约其他多种制度安排的

行为艺术之我见

行为艺术之我见 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也称行动艺术、身体艺术、表演艺术等,国外目前通用的用法是Performance Ar t,它是在以艺术家自己的身体为基本材料的行为表演过程中,通过艺术家的自身身体的体验来达到一种人与物、与环境的交流,同时经由这种交流传达出一些非视觉审美性的内涵. 行为艺术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 常状态下有的.自行为艺术出现在中国以来,由于和中国人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社会传统反差较大,始终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的极限.我们在这里列举,希望可以拓宽我们对于艺术、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 所谓行为艺术是一种艺术家用思维和行为过程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现代行为艺术兴起于西方,是西方当代社会的一个奇特现象,行为艺术在本质上可以定义为一种自由的生命活动. 中国的行为艺术是中国艺术现代化进程中向西方拿来的一种艺术形式,从1985年新潮美术时期?(1985—1989)?它就已出现.这一时期宋永平、宋永红兄弟的“一个场景的体验”、丁乙等人的“街头布雕”等具有行为展演倾向的艺术活动,普遍采用包扎或自虐的方式,这与80年代年轻艺术家企图通过反文明、反艺术的手段来求得精神自由的价值取向有关,透露出对“文革”、对精神压抑的反抗,表达了艺术家寻求思想解放的时代愿望. 90年代行为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过程,一种是艺术家展现自身生存生活状态的行为活动. 第一种往往是规模较大、参与人数较多、涉及面较广的社会性行为,例如有一群艺术家从大都市来到贫困山区,在老乡家的炕头上创作,用来表达艺术家们厌恶商业文化希冀回归自然的心态,这整个过程就是一项行为艺术;一个名为“新历史小组”的团体出售自制的“集邮牛仔服”和著名企业家肖像画,用来说明消费时代艺术家与艺术欣赏者的关系;更有人把成千上万的红伞挂在公园的树上,让游人漫步其中,使观众成为行为艺术的一部分.或许您在不经意间也搞了一把行为艺术呢.但 是这种行为艺术在进入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往往受社会、市场、公共秩序甚至法律的限制,所以这种行为艺术目前很难举行大规模的活动. (一)限制不符合大众审美传统习惯的表现形式 行为艺术作为一种源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往往采用夸张、荒诞的表现手法,用身体和行为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由于与大众审美存在一定反差,自进入中国以来,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对于那些以自虐、血腥、庸俗、搞怪等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人身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的极端行为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限制。 (二)制定规范行为艺术的相关法规 一切行为艺术必须以不侵害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前提,对在公共场所进行行为艺术表演活动的,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艺术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它能够适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传统习惯,以实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目的。 (三)明确行为艺术的管理主体和管理权限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方忠敬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目前人均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统计上报数据欠实的问题。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措施建议:(一)提高认识,强化政府和市民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意识;(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理论创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三)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有效保护空间;(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五)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力度,建立耕地储备制度;(六)坚持耕地占补数量和质量的平衡,保护耕地生态条件;(七)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八)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统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起飞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快速递增和城市化规模的急剧扩张意味着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关系矛盾更趋紧张,目前,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 8.2574亿亩,减少幅度达4.77%,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从1996年的1.59亩下降到人均1.37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40%。另一方面,耕地保护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在现阶段农业科技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处理好“建设”和“吃饭”的问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现阶段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在简逑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思路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思路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根本因素。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却未能对产权主体的界定进行系统的考虑,而主要体现为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由此导致产权主体多重化。因此认为,必须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国有永佃制是可行的一种制度安排。 标签:农地;产权制度;国有永佃制 1对现有农地产权制度的分析与评价 (1)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所有者缺位”严重。 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运行了近30年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承包经营权归农户家庭所有。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在我国许多重要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但是,“集体”是指哪一级,法律规定较为含糊。如在《宪法》中,被笼统界定为集体所有;在《民法通则》中被界定为乡(镇)、村两级;而在《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则是乡(镇)、村或村内农业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内涵着一种矛盾和冲突,集体是什么,边界不清楚。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土地产权主体必然导致产权主体为争夺所有权而发生冲突,造成对农民土地产权的随意侵害,不利于农地产权的稳定,农民也形不成有效的、稳定的预期,不利于产权主体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短期行为之风盛行,必然降低农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大量的调查也表明,多数农民对农地所有权的具体归属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农民的农地集体所有权的概念也是很模糊的。 产权主体的不明确导致集体成员的边界确认不合理。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农村集体是一组动态的人的集合,其成员由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升学招工、参军提干等自然和社会原因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按现行政策规定,凡因上述原因户口不在农村集体的成员,其土地的一切产权便自然无偿地取消,凡新增人口只要落上户口就可成为集体的成员,同时获得与其他成员一样的土地产权。由此,土地产权的获得或转出,不是按照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进行,而是由户籍制度来决定。这不仅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也很不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更严重地,集体成员的不稳定会造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稳定,从而会影响农户对承包土地的长期投资。 (2)农户的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 现有的法律体系对农村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缺乏明确的界定。各部重要法律条文都使用了“集体所有”这个极为笼统的定性规定,没有揭示土地产权的内涵、结构与各项权能的边界,这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以实现

坚持制度机制创新

坚持制度机制创新 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田筱虎 在市纪委五次全会之后,我们紧接着召开全市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省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和市纪委五次全会精神,通过总结交流全市“5+2”制度创新经验,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创新,把我市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惩防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刚才,渭滨区、市财政局、陈仓区、陇县分别进行了大会交流,凤翔县、扶风县、麟游县、市环保局、市交通局等单位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这些经验反映了我市制度创新的成果,其做法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值得各个县区和市级各个部门加以学习和借鉴。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按照市纪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和“把握立意、大胆实践、完善提高、务求实效”的总体工作要求,精心部署,抓点带面,扎实推进“5+2”制度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254个,弥补了现行村民自治组织缺乏监督的体制性缺陷,初步形成了村民权益自我保障机制,强化了对农村基层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制约。10名县处级和14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向市、县纪委全委会进行了述廉述效,现场公布测评结果,首次在纪委全会上进行质询和评议,强化了纪委全委会的监督职能,增强了党政主要领导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报告制度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履职守廉的

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全市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1225人(次),解决信访问题1100多件,办结率近90%,反映农村基层突出问题同比下降75%,重复访、越级访下降21%,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区和市级机关共有375名新任领导干部参加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3人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被暂缓提拔任用,领导干部学习党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在市级部门和5个县区全面推开,7个县区选定的53个单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强化了对决策权的监督制约。市级部门有21家单位、县区有76家单位进行廉政风险防范制度试点,积极探索反腐倡廉以来“发现难”、“屡纠屡犯”,以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约束防范的新途径,同时通过设定程序、关注细节、加强管理,把制度建设推向机制约束,在预防腐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今年,中纪委、省纪委先后几次到宝鸡调研制度创新,对我市制度机制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今天大会交流,概括起来,我市制度创新有四个显著特点:第一,对省纪委提出的“五项”制度的落实,基础工作做得好,尤其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办法,因此整体推进起来比较顺畅。第二,制度创新紧紧抓住了惩防体系建设这条主线。以述廉述效、廉政风险防范和“一把手”末位表态三项制度为支撑,形成了我市制约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基本骨架;通过基地阵地建设、师评队伍建设、廉政文化“六进”和主题教育,尤其是任前廉政法规考试制度的推行,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初步形成;通过推行县乡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制度,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通过“权力界定、程序制约、关注细节、加强管理”四个环节,把制度建设推向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胆和有

谈谈对艺术家的看法

谈谈对艺术家的看法 计算机科学系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 49号王云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课程,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为宗旨的科学体系。是高校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以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按照艺术的特殊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提升人们的艺术修养,充分发挥艺术的各种功能的学科。 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艺术家指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娴熟的创造技巧并从事艺术创作劳动而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既包括在艺术领域里以艺术创作作为自己专门职业的人,也包括在自己职业之外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是一个原于自然,发于心灵的艺术作品创作者。 艺术家,这个好听的名词,不知使多少人陶醉?也不知让多少人悲伤?更不知多少人为之付出终生的心血而没有实现为自

己身边的人得到幸福的机会,但它还是在不断的吸引那些为艺术而艺术的痴情浪子。 艺术家并不是单纯的创造艺术品的人,他们要做的是通过创造艺术品来表达人你的内心境界。艺术家往往能创造出一些优秀的作品,而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处在欣赏的主流,不可能被遗忘,更不会被漠视。同时作品中的创造精神等因素,又能够给予效仿者许多启示。人都有本质力量,艺术通过对个别的显现,让不同时空场景的人,超越了自身经历与时空的限制,体验到了许许多多个别的生命、个别的情感,使现实生活在艺术作品的美感中得到丰富。 艺术家就是通过艺术来表现人类内心的感悟或情感的人。艺术家的贡献往往在与记录了某一时期的代表性的人类意识形态,或是开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识形态,或是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方式。 艺术家是打破社会常规的先行者,他们为我们所敬仰,在艺术家的思想里世俗的条条款款在他们眼里是阻碍自己活跃思维的绊脚石,这不得不让他们去打破沉寂已久的世俗规范,在平常人看来那正是他们想冲破思想枷锁、体味灵魂自由的最高境界,艺术家做了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艺术家凭借丰富的情感世界,体会到了常人无法感受法的人生甘苦和常人一辈子不会有的坎坷经历,这些都让艺术家的地位超越了他的时代,也是他们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