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考试大纲

Outline

2012.6

Chapter 0

● ● Basic el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p.2) ● ● Primary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p.3) ● ● The mobile radio channel (p.18) ● ● Block diagram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22) ● ● Shannon’s inform ation capacity theorem (p.23-24)

Chapter 1

● ● Definition and basic concepts of random process ● ● Stationary and non-stationary ● ● Mean, correlation, and covariance functions, the mean-square value and

variance

● ● The concept of ergodic process ● ● Transmission of a random process through a linear time-invariant filter

? ? ?∞∞--=τττd t X h t Y )()()( ? ? The mean,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and mean-square value of Y ●

● Power spectral density ? ? Definition (Equ. 1.38) ? ? Input-output relation (Equ. 1.39) ? ? Einstein-Wiener-Khintchine relations (Equ. 1.42, 1.43) ? ? Properties ●

● Gaussian process (Equ. 80) ●

● Concept of white noise ●

● Representation of narrowband noise ? ? The canonical form (Equ. 1.100) ? ? Properties of the in-phase and quadrature components (p. 65-66) ? ? Representation using envelop and phase components (Equ. 1.105-1.107) ? ? Basic concepts of Rayleigh distribution and Rician distribution

● ● Uncorrelated and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p.58) ? ? Uncorrelated: Covariance is 0 ? ?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defined by 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Chapter 2

● ● Concepts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nd angle modulation (FM and PM) ● ● AM

? ? AM signal (Equ. 2.2 and Fig. 2.3), and the amplitude sensitivity k a ? ? Conditions of correct detection (p. 90) ? ? Spectrum of AM wave (Equ. 2.5 and Fig. 2.4) ? ? Transmission bandwidth B T = 2W ? ? Virtues and limitations of AM ● ● Linear modulation schemes

? ? The general form (Equ. 2.7) ? ? DSB

◆ ◆ DSB signal (Equ. 2.8 and Fig. 2.5) ◆ ◆ Spectrum of DSB wave (Equ. 2.9 and Fig. 2.6) ◆ ◆ Coherent receiver

◆◆Basic knowledge of costas receiver

◆◆Basic concept of quadrature-carrier multiplexing

??Basic concepts of SSB and VSB

●●Concepts of mixer (Fig. 2.16)

●●Concepts of FDM

●●Definitions of angle modulation

●●FM

?? A nonlinear modulation process

??Single-tone FM modulation

◆◆Definitions of ?f, β

◆◆Basic knowledge of narrowband and wideband FM

??Transmission bandwidth

◆◆Carson’s rule (Equ. 2.55)

◆◆Know the universal curve

??Demodulation

◆◆Frequency demodulation (a direct method) (Fig. 2.30)

◆◆Know phase-locked loop (an indirect method)

●●Definitions of SNR’s

??(SNR)I, (SNR)O, and (SNR)C

??Figure of merit (Equ. 2.81)

●●Comparison of figure of merits between DSB-SC (Equ. 2.88) and AM (Equ.

2.95)

●●Basic concepts of threshold effect of AM (p.138) and FM systems (p.149) Chapter 3

●●Sampling

??Definitions of the sampling period and sampling rate

??Instantaneous sampling and the ideal sampled signal (Equ. 3.1-3.3, Fig.

3.2)

??Derivation of the interpolation formula (Equ. 3.4-3.9)

??The sampling theorem and definitions of Nyquist rate and Nyquist

interval

??The methods of combat aliasing effect (p.187)

●●PA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AM and natural sampling

??The concept of “sample and hold”

??The PAM signal (Equ. 3.10-3.19)

??The aperture effect

●●Know PPM and PDM

●●Quantization

??Quantization noise and (SNR)O of a uniform quantizer (Equ. 3.25-3.33)

●●PCM

??Basic concepts

◆◆Discrete in both time and amplitude

◆◆Sampling, quantizing, and encoding

??Non-uniform quantizers

◆◆μ-law and A-law

◆◆Piecewise linear approximation to the companding circuit

??Five types of line codes and their waveforms

??Differential encoding

??Noise in PCM systems

◆◆Know that noise including channel noise and quantization noise,

and that performance is essentially limited by the quantization noise

●●Concepts of TDM (Fig. 3.19)

●●Know the basic concept of digital hierarchy (p.214) and that the basic rate is

64 kbps

●●Concepts of DM and delta-sigma modulation

●●Concepts of linear prediction and linear adaptive prediction

●●DPCM and its processing gain (Equ. 3.82)

Chapter 4

●●Two sources of bit errors: ISI and noise

●●Matched filter

??Frequency response (Equ. 4.14) and impulse response (Equ. 4.16)

??Properties: the peak SNR dependents only on signal energy-to-noise psd

ratio at the filter input

●●Error rate due to noise

??Derivation of Equ. 4.35

??The complementary error function (Equ. 4.29)

??The result with equiprobable input signals (Equ. 4.38-4.40)

●●The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model (Fig. 4.7 and Equ. 4.44-4.48)

●●Nyquist’s criterion

??The Nyquist’s criterion (p.262)

??The ideal Nyquist channel (Equ. 4.54-4.56 and Fig. 4.8, 4.9)

??Raised cosine spectrum (Equ. 4.59, Fig. 4.10)

◆◆The definition of and the bandwidth B T

●●Correlative-level coding (partial response signaling)

??Duobinary signaling (class I partial response)

◆◆Basic concepts (Fig. 4.11, 4.13, Equ. 4.66, 4.71)

◆◆The concept of decision feedback

◆◆Error-propagation and precoding

??Generalized form of correlative-level coding

●●Baseband M-ary PAM transmission (Equ. 4.84)

●●ADSL (Fig. 4.26)

●●Optimum linear receiver

??For linear channel with both ISI and noise

??The MMSE receiver (Equ. 4.110 and Fig. 4.27)

●●Adaptive equalization

??The LMS algorithm (Equ. 4.114, 4.115)

??The basic concept of decision-feedback equalization (Fig. 4.32) Chapter 5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of signals (Equ. 5.5-5.7 and Fig. 5.3)

??The vector form (Equ. 5.8) and definitions of length, Euclidean distance,

and angle

??Gram-Schmidt orthogonalization procedure

●●Conversion of the continuous AWGN channel into a vector channel

??Basic formulations (Equ. 5.28-5.34)

??The vector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s sufficient statistics for detection

●●Log-likelyhood functions for AWGN channel (Equ. 5.51)

●●Maximum likelihood decoding

??The concept of signal constellation

??The maximum likelihood rule (Equ. 5.55), for AWGN channel, the rule

is Equ. 5.59 and 5.61

●●Equivalence of correlation and matched filter sampled at time T

●●Probability of error

??Know the invariance to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The concept of the minimum energy signals

??Know how to use union bound to derive a upper bound (p. 332 – 335)

(Equ. 5.89)

??Know that there is, in general, no uniqu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mbol

error probabilities and BER

Chapter 6

●●Basic concepts of keying and ASK, FSK, and PS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eband and passban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Equ. 6.4)

●●Bandwidth efficiency (Equ. 6.5)

●●The passband transmission model

●●Coherent PSK

??BPSK

◆◆Basic definitions (Equ. 6.8-6.14, Fig. 6.3)

◆◆Error probability (Equ. 6.20)

??QPSK

◆◆Basic definitions (Equ. 6.23-6.27)

◆◆Error probability (Equ. 6.34, 6.38)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Fig. 6.8)

??M-PSK

◆◆Basic definitions (Equ. 6.46)

◆◆Bandwidth efficiency

◆◆Know that the power spectra of M-PSK has no discrete frequency

component

●●M-QAM

??Basic definitions (Equ. 6.53-6.55)

??QAM square constellations (Fig. 6.17)

●●Coherent FSK

??Coherent BFSK

◆◆Basic definitions (Sunde’s FSK) (Equ. 6.86-6.91, Fig. 6.25)

◆◆Error probability (Equ. 6.102)

◆◆Know that the power spectra of BFSK has discrete frequency

components

??MSK

◆◆The concept of CPFSK

◆◆The concept of MSK

◆◆The phase trellis

◆◆Signal-space diagram (Fig. 6.29)

◆◆Error probability (Equ. 6.127)

??Bandwidth efficiency of M-FSK signals

●●Noncoherent receivers (Fig. 6.37)

●●The reason of envelop detection (Fig. 6.38)

●●Error probability of noncoherent receiver (Equ. 6.163)

●●Noncoherent BFSK

??Receiver structure (Fig. 6.42)

??Error probability (Equ. 6.181)

●●DPSK

??Basic concepts (Fig. 6.43, 6.44)

??Error probability (Equ. 6.184)

●●Comparis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scheme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rror probabilities (Table 6.8 and Fig. 6.45)

??Bandwidth efficiencies of M-PSK, M-QAM, and M-FSK

东南大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终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1.设置CX=0,则LOOP指令将执行多少次?例如: mov cx, 0 delay: loop delay A.0 B.1 C.65535 D.65536 正确答案是: D 2.REPZ CMPSB这条指令结束的时候,如果比较的串相等,则________。 A.SF=1 B.ZF=1 C.ZF=0 D.CX不为0 正确答案是: B 3.在取指令CMP BX, 100H的源操作数的时候使用的逻辑地址最可能的是________。 A.DS:100H B.CS:IP C.ES:100H D.SS:IP 正确答案是: B 4.在一个字符串中查找一个字符,使用REPNZ SCASB指令,执行完后,如果______表示没有找到。 A.ZF=1 B.CX=0 且ZF=0 C.CX=0,且ZF=1 D.OF=1 正确答案是: B 5.指令RET 8是FAR过程的返回语句,执行之后,SP的值会______。 A.+8 B.-8 C.+10 D.+12 正确答案是: D 6. REPZ重复前缀重复的条件是________ A.CX<>0 且ZF=1 B.CX=0,或ZF=0 C.CX=0,且ZF=0 D.CX<>0 或ZF=1

正确答案是: A 12.下面的指令,对CF会产生影响的指令是_____。 A.INC AX B.DEC AX C.NEG AX D.NOT AX 正确答案是: C 15. JMP WORD PTR[SI]这条指令的最大跳转范围是________。 A.-32768字节至+32767字节 B.-128字节至+127字节 C.-32768字节至+32768字节 D.-512KB至+512KB 正确答案是: A 19. 16位汇编的寻址方式中,能作为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_____。 A.SI, DI, SS, DS B.AX,BX,CX,DX C.BX, SP,SI,DI D.BX,BP,SI,DI 正确答案是: D 23.如果(AL)=83H,则执行CBW之后,AX的值为_______。 A.0FF83H B.8883FH C.8003FH D.0083FH 正确答案是: A 25.以下的公式中,_________的结果是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 A.CS*16+IP B.CS*16+IP+本条指令的字节数 C.SS*16+IP D.CS*10+IP 正确答案是: A

东南大学内部机械原理资料汇总

第一题,齿轮连杆机构求自由度,用瞬心法求传动比相对角速度方向高副低代,划分杆组。第二题,连续两年偏心圆盘后今年考的是动平衡,难度很小 第三题,轮系传动比计算,难度很小 第四题,飞轮,还是那三个问题,难度很小 第五题,斜齿轮的参数计算。关键记清楚法向模数,端面模数和螺旋角之间的关系,剩下就是解方程了。 第六题,延续了11年的六杆风格,但略有变化,判断四杆机构类型,求行程,最小传动角,判断有无急回特性,还有个dt的定性分析传动角变化规律 第七题,核心是考了转换机架法。简单 第八题,凸轮机构,求转角,推程和回程运动角,各运动副总反力和方向,力多边形和求驱动力矩 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 第一章:1-3、1-7、1-15、1-16、 第二章:2-2、2-4、2-18、2-19、 第三章:3-4、3-5、3-9、3-10、3-13、 第四章:4-3、4-4、4-9、 第五章:5-6、5-8、5-9、5-13、 第六章:6-3、6-6、6-7、6-15、6-16、 第九章:9-5、 第十章:10-2、10-3、10-6、10-7、 第五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深度分析

5.2参考书目知识点分析 初试专业课《机械原理》总共包括__1__本书,就是招生简章中的指定书目《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 5.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

(最大为★★★) 1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识别,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 高副低代★★★ 3 Ⅱ级、Ⅲ级杆组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4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拆分杆组★★ 5 瞬心的标定,三心定理★★ 6 瞬心法在求解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7 平面连杆机构的工作特性:整转副存在条件★★ 8 平面连杆机构尺寸关系★★ 9 平面连杆机构的压力角★★★ 10 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11 对于尖底或平底滚子直动或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分析★★ 12 对于直动或摆动从动件偏心圆盘等特殊形状凸轮机构,确定机圆半径、推 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行程、压力角及其极限值 ★★★ 13 啮合正确、连续传动、无侧隙条件的正确理解★★ 14 变位齿轮对于齿轮参数的影响★★ 15 涡轮蜗杆的转向旋向问题★★ 16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17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及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18 动平衡和静平衡的计算问题★★ 19 移动副、高副、径向轴颈转动副中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20 运动副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基于力分析的机构自锁性判别★★ 21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22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问题★★★第七部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点框架梳理及其解析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例题1】

天津工业大学2020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4通信原理

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试内容涉及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计算及设计等方面,主要分为模拟通信原理和数字通信原理两方面,侧重于数字通信原理部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 绪论(5~15%) 1)了解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2)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其计算。 3)理解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并要求计算传码率、传信率、系统频带利用率、误码率和误信率。 2. 确知信号分析(5~10%) 1)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 2)了解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的概念,卷积的定义和性质。 3) 掌握相关函数的计算。 3. 随机信号分析(5~15%) 1)了解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高斯过程的定义。掌握随机信号的均值、方差、协方差以及相关函数的计算。 2)理解平稳随机过程的各态历经性,灵活运用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 3)掌握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各种参数的计算。 4. 信道(5~10%) 1)了解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掌握无失真传输信道模型。 2)了解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信道容量的计算。 5. 模拟调制系统(5~15%) 1)了解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 2)掌握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掌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计算。 3)理解调频波和调相波的调制与解调原理,掌握调频波的各种参数、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带宽和功率的计算。 6. 模拟信号数字化(10~30%)

1)理解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掌握PCM编码、译码的方法及带宽、传输速率的计算。 3)掌握增量调制的基本原理。 7.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10~15%)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波形和码型。 2)了解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 3)灵活运用系统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 4)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带宽的计算 5)了解眼图、均衡和部分响应技术。 8. 数字调制系统(10~30%) 1)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方框图及其各点波形,并比较上述调制的性能。 2)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原理。 3)了解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9.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0~15%) 1)了解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原理及三个最佳接收准则。 2)掌握匹配滤波器的设计与计算。 10. 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5~10%) 1)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的基本原理。 2)了解码分复用。 11. 同步原理(5~15%) 1)了解常用同步的分类。 2)理解并掌握载波同步和位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12. 差错控制编码(10~30%) 1)理解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掌握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及监督矩阵、生成矩阵等的计算。 3)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三、试题类型及比例 1.基本知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占40%) 2.基本技能:计算题、画图题、设计和证明(占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66666666666666666666(A卷、闭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2009.12)专业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 (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 分) 1.出现概率越大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则必将严格平稳。() 3.恒参信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线性网络来补偿的。() 4.由于DSB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是SSB的一倍,所以抗噪声性能比SSB好一倍。()5.2PSK存在反相工作现象,而2DPSK不存在,所

四.已知0 ()(1cos cos 2)cos AM s t K t K t t =+Ω+Ωω,且0 Ω<<ω。 1. 画出此已调波的频谱示意图。 (3分) 2. 画出包络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3分) 3. 试求使此AM 信号无包络失真的K 值。 (4分) 五.若消息代码序列为110000010100001, 1. 画出对应的全占空双极性码波形;(2分) 2. 画出对应的AMI 码波形; (4分) 3. 画出对应的HDB3码波形。 (4分) 六.图1、图2分别给出两种基带系统传输特性 图1 图2 1.试分析两个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6分) 2.设传输信息速率为3Mbps ,图1和图2系统能 否实现无码间串扰。(4分) 七.设某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d , 载波频率为2000Hz 。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11010,试画出2A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5分) 2.数字信息不变,试画出2DP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设初始相位为0)。(5分)。 八.在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中,若采用13 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8个单位:试求:

数据库原理例题及解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SQL语言的特点和基本概念。 2、能够针对某种具体的DBMS(本实验采用Access2003),熟练地运用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 查询等各种SQL查询语句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操作。 3、对相同的查询要求,能够采用多种查询方法实现,并能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劣,从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实验过程: 1、Print the names of professors who work in departments that have fewer than 50 PhD students. 解:(1)分析:本题是查询在博士生人数少于50个人的系工作的教师名字。查询教授名字可以通过prof 表,而所查询的教授名字是有限制条件的, 他所工作的系名要属于特定的集合(所有系名的一个子集),显然这个子集可以通过查询 dept表获得,所以带有谓词in的嵌套子查询可以实现题目要求。 (2)语句实现: ' SELECT Prof.字段1 FROM Prof WHERE Prof.字段2 IN (SELECT Dept.字段1 FROM Dept WHERE Dept.字段2 < 50); ****************************************************; (3)查询结果: | 2、Print the name(s) of student(s) with the lowest gpa 解:(1)分析:本题是查询成绩点最低的学生的名字。最低的成绩点可以在student表中通过函数min(gpa)获得,而所查询学生的名字的限制为成绩点等于min(gpa), 因此可用如下嵌套子查询实现。 (2)语句实现: > SELECT Student.字段2

东南大学考试卷A卷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A 卷) 课程名称 高等数学B 期末 考试学期 09-10-3 得分 适用专业 选修高数B 的各专业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长度 15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 1. 幂级数1(1)2 n n n x n ∞ =-?∑的收敛域为 ; 2. 球面222 30x y z x ++-=在点(1,1,1)处的切平面方程为 ; 3. 已知两条直线121 12x y z m -+-== 与3x y z ==相交,m = ; 4. 交换积分次序 1 1 d (,)d x x f x y y -=? ; 5. 将 22222 d ()d x y f x y z z -++? ? (其中()f t 为连续函数)写成球面坐标 系下的三次积分 ; 6设L 为由点(2,1,2)A 到原点(0,0,0)O 的直线段,则曲线积分2 ()d L x y z s ++? 之值为 7. 已知3222 (cos )d (1sin 3)d axy y x x by x x y y -+++为某个二元函数(,)f x y 的全微分,则____,____a b ==; 8. 设{,,},x y z r ===r r div(e )r =r ; 9.设∑是锥面1)z z = ≤≤下侧,则 3d d 2d d (1)d d x y z y z x z x y ∑ ∧+∧+-∧=?? . 二. 计算下列各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满分28分) 10.设 (,)z z x y =是由方程e e e z y x z x y =+所确定的隐函数,求,z z x y ????. 11.计算二重积分d d D y x y ?? ,其中{} 2 222(,)2,2D x y x y x y y =+≥+≤.

《通信原理》自学考试大纲1

《通信原理》自学考试大纲1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通信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生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技术,把握数字数据通信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要紧性能指标。 (二)本课程的差不多要求 1. 明白得通信系统的差不多模型、差不多指标、信息、信道、传输介质、通信方式、差错操纵、信号及噪声等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原理。 2. 明白得模拟调制的差不多原理。 3. 把握数字数据传输的差不多原理和技术。 4. 把握不同传输方式通信系统的噪声性质,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5. 把握复用技术和多址技术的差不多原理。 6. 把握通信网的差不多理论。 7. 把握通信系统中不同同步方式的原理和作用。 8.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应按大纲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切实把握有关内容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原理和差不多方法。 (三)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自学考试打算中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专业课程。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具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工程数字”等课程的差不多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能明白得通信系统模型的差不多原理,明白得信息及其度量、信道与信道容量的差不多概念,把握不同类型传输介质的特性,把握不同通信方式及差错操纵的差不多原理,把握通信系统要紧性能指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通信系统模型:通信系统模型及各组成部分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第二节信息及其度量:信息信息量 第三节信道与信道容量:信道信道容量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分类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 第四节通信方式: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 第六节通信系统的要紧性能指标: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衡量 (三)考核知识点 1. 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 2. 信息及信息量的概念 3. 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传输介质的分类 4.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单工传输、半双工传输和全双工传输、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差不多原理 5. 差错产生的缘故及差错类型、差错操纵的差不多原理 6.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考核要求 1. 通信系统模型的组成: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原理、数字通信系统模型,达到“领会”层次。 2. 信息及信息量的概念,达到“识记”层次。 3. 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传输介质的分类 (1)信道、信道容量,达到“识记”层次。(2)传输介质的分类,达到“识记”层次。 (3)通信中常用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无线介质)的特性,达到“领会”层次。 4. 通信方式 (1)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概念,达到“领会”层次。(2)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概念与差不多原理,达到“领会”层次。(3)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传输的概念,达到“领会”层次。 5. 差错操纵

通信原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第五章测试 一 单选题(5*3) 1、A 律13折中, 逐次比较编码后的结果送到译码器解码,解码后的结果和编码后的结果(经过7/11变换)比较,下列关系哪个是对的: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以上都不对 (d) 2、一个频带限制在0到f x 以内的低通信号x(t),用f s 速率进行理想抽样,若要不失真的恢复x(t),要求f s 与f x 关系满足: a 、 b 、 c 、 d 、 (a) 3 、对于ΔM 编码过程,过载量化噪声通常发生在: a 、信号幅值较大时 b 、信号频率较大时 c 、噪声较大时 d 、信号斜率较大时 (d ) 4 、以奈奎斯特速率进行抽样得到的以下抽样信号,仅用理想低通滤波器不可能将原始信号恢复出来的是。 a 、自然抽样 b 、曲顶抽样 c 、理想抽样 d 、平顶抽样 (d ) 5、PCM 均匀量化信噪比随着________增大而增大。 a 、量化级数 b 、量化台阶 c 、噪声功率 d 、采样频率 (a ) 二 计算题:(85分) 1、对输入的正弦信号分别进行PCM 和ΔM 编码,要求在PCM 中进行均匀量化,量化级为Q ,在ΔM 中量化台阶σ和抽样频率fs 的选择保证不过载:(20分) (1)分别求出PCM 和ΔM 的最小实际比特率; (2)若两者的比特率相同,确定量化台阶σ的取值。 (1)PCM 最小比特速率为(4分) 在ΔM 中不过载要求:也就是 ΔM 中,每采样一次对应一个bit( 1 或 0) ,因此ΔM 输出比特率等于采样速率 故ΔM 最小比特速率为: (2)根据题意可知 可得: 2、设简单增量调制系统的量化台阶σ=50mV ,抽样频率为32kHz ,求当输入信号为800 Hz 正弦波时,信号振幅动态范围。(10分) Q f Q f R m s B 222log log ?=?=()s f dt t dx σ≤max σωσωm m s s m m A f f A ≥≤σωm m B A R =Q f m 22log ?σωm m A =Q A Q f A m m m m 222log log πωσ==

数据库原理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1.四大基本概念: 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特点是: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其特点是: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特点: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2.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人工管理阶段:特点:1、数据不保存。 2、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 3、这一时期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的组织方式必须由程序员自行设计。 4、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数据是不共享的。 5、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当数据结构发生变化时,应用程序要变化。 文件系统阶段:特点: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数据共享性差, 冗余度大—文件是面向应用的。 4、数据独立性差—是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文件之间是孤立的,不能反映事物间联系。 数据库系统阶段: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3、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有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5、概念模型: 基本概念: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的共同的特征和性质,即: 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

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试卷及参考答案

东南大学考试卷( A 卷)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考试学期04-05-3 得分 适用专业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长度 150分钟 Section A(30%): True or False (Give your reason if False,2% for each question) 1. A typical mobile radio channel is a free propagation, linear, and time invariant channel. ( ) 2.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a stationary process is always nonnegative. ( ) 3.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noise is unwanted and over which we have incomplete control. ( ) 4.If a random process is stationary, it is ergodic; if a Gaussian random process is stationary, then it is also strictly stationary. ( ) 5.Double Sideband-Suppressed Carrier (DSB-SC), Single Sideband (SSB),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FM) are all linear modulation schemes. ( ) 6.Figure of merit (defined as (SNR)O/(SNR)C) of AM of DSB-SC is 1/3, and figure of merit of Amplitude Modulation (AM)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3. ( ) 7. -law is a nonlinear compression law and A-law is a linear compression law. ( ) 8.The matched filter at the receiver maximizes the peak pulse signal-to-noise ratio, thus is optimal in a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with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 ( ) 9.Correlative-level coding (also known as partial-response signaling) schemes are used to avoid ISI. ( ) 10.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is used in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ADSL) to separate voice signals and data transmission. ( ) 11.If coefficients of an equalizer is adjusted using the Least-Mean-Square (LMS) algorithm adaptively, then the matched filter in front of the equalizer is not necessary. ( ) 12.In an M-ary Phase-Shift Keying (M-PSK) system, if the average probability of symbol error is P e, then the average Bit Error Rate (BER) of the system is P e/log2M. ( ) 13.With the sam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16-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16-QAM)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16-ary Phase-Shift Keying (16-PSK). The reason is that 16-QAM has constant envelop. ( ) 14.With the same SNR, Minimum Shift Keying (MSK)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unde’s Frequency-Shift Keying (FSK). They are both Continuous-Phase Frequency-Shift Keying (CPFSK). ( ) 15.If the largest frequency component of an band-limited signal X(t) is at 100 Hz, then the corresponding Nyquist rate is 200 Hz. ( ) 共 5 页第1 页

《机械原理》东南大学郑文纬、吴克坚编思 考 题介绍

思考题 第一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思1-1图示机构为流水线上阻挡工件前进的机构。要求汽缸右端进气时,摆杆从实线摆到虚线所示位置;汽缸左端进气时,摆杆摆回实线所示位置。问该机构运动简图能否实现上述预期运动?为什么? 思1-2图示凸轮控制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要求凸轮转动时冲杆上下运动。问该机构运动简图能否实现预期运动?为什么? 思1-3图1-21列出了I I级组的五种型式。请你思考,为什么图中未包括由两个构件和三个移动副组合的型式? 思1-4结合图1-22试说明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思1-5试叙述机构组成原理的内容及结构分析的要领。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思2-1如何确定机构中不相互直接联接的构件间的相对瞬心? 思2-2在什么情况下哥氏加速度为零、法向加速度为零及切向加速度为零?试举例说明。 思2-3当一机构改换原动件时,其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加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 思2-4何谓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如何应用影像法求构件上速度和加速度为零的点? 思2-5瞬心法和相对运动图解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它们各适用何种场合?思2-6在用解析法求机构位置时,得出方程有两个解,如式(2-5)应如何确定用哪一个解合理? 思2-7试比较图解法与解析法在机构运动分析中的优缺点。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思3-1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型式?各有什么特点? 思3-2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演变成其他型式的四杆机构?试说明曲柄摇块机构是如何演化而来的? 思3-3何谓偏心轮机构?它主要用于什么场合? 思3-4双摇杆机构的四个构件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思3-5何谓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 发生在什么位置? min

通信原理考研大纲

考试大纲 一、通信系统概论考试内容 1. 概念 通信的定义; 调制/解调; 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信息和信息量;信息速率; 传码率; 通信系统分类;通信方式; 误码率和误信率;信道;恒参信道;随参信道;多径传播,衰落; 信道容量;调制信道;编码信道;分集接收;加性噪声;狭义信道;广义信道; 2. 知识点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信息的度量; 通信系统性能指标; 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道的时延特性和群时延特性;信道容量计算; 恒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随参信道特性及对信号的影响; 信道数学模型;随参信道特性改善方法; 3. 案例 信息熵的计算;信息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误码率和误信率的计算;

二、随机信号分析考试内容 1. 概念 随机变量; 随机过程; 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高斯过程;窄带过程;确知信号;随机信号;高斯白噪声;带限白噪声; 2. 知识点 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窄带随机过程;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确知信号、随机信号的性质;高斯过程的统计特性; 3. 案例 确定随相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确定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的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及功率

三、模拟调制系统考试内容 1. 概念 线性调制;非线性调制;基带信号;频带信号;频分复用;正弦调制;脉冲调制;幅度调制;角度调制;门限效应; 2. 知识点 振幅调制、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调频等调制方式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构;调制/解调原理; 残留边带调制信号产生条件;不同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 调频信号带宽的计算; 模拟调制的分类; 模拟调制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 3. 案例 画出幅度调制、调频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频谱图; 计算各种调制信号带宽

通信原理试题集及答案全

一、是非题 1、在单边带信号中插入强载波,可用包络检波法解调出基带信号。(对) 2、对于调频信号,也可以用其上边带或下边带传输信息。(错) 3、不管m(t)是什么信号,在m(t)cosωct的频谱中都没有离散谱fc.(错) 4、在数字通信中,若无码间串扰,则误码率为0。(错) 5、若宽带调频信号的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增大一倍,则调频信号带宽也增大一倍。(错) 6、单极性数字信号的连0码时间越长,要求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也越长。(对) 7、只要无误码,则PCM接收机输出模拟信号中就无噪声(错)‘ 8、数字基带系统的频带利用率不可能大于2bit/(s.Hz)(错) 9、在频带利用率方面QPSK通信系统优于2PSK通信系统(对)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B)。 2、在FM通信系统中,采用预加重和去加重技术的目的是(提高解调器输出信噪比)。 3、时分复用的话路数越多,信息速率(越大)。 4、在2ASK、2FSK、2PSK、2DPSK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2PSK),有效性最好的是(2ASK、2PSK) 5、均匀量化器的量化信噪比与编码位数的关系是(编码位数增加1位,量化信噪比增大6dB),非均匀量化器可以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式9.4.10) 信号量噪比:(S/N)dB=20lg M=20lg2N (N为编码位数) 编码位数增加一位,(S/N)dB=20lg M=20lg2(N+1)-20lg2N=20lg2=6dB 6、改善FM系统抗噪声性能的有效措施是(采用预加重技术和去加重技术) 7、若信息速率为Wbit/s,则2PSK、4PSK信号的谱零点带宽分别为()和()Hz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8、设基带系统使用了五抽头的预置式自动均衡器,则此系统冲激响应的抽样值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4),不等于0的个数最少为(1) 8、通过眼图,可以观察到(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大小 9、调频信号20cos(2*108π+8cos400πt)的最大频偏为(1600)Hz,带宽为(3600)Hz P1 05:m f为最大相位偏移,由调频信号可知其最大相位偏移为8,m f=8, 调制信号的频率:f m=400π/2π=200 所以最在频偏Δf=m f×f m=8200=1600. B=2(m f+1)f m=3600Hz 10、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存在),乘性噪声是否还存在?(不存在) 11、设基带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的语音信号,则AM信号带宽为(6.8kHz),SSB信号带宽为(3.4kHz),DSB信号带宽为(6.8kHz)。 12、设信息速率为1.2kbit/s,则2ASK信号和4DPSK信号的频谱过零点带宽分别为()和()。 PSK信号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对基带信号R B=1/Ts=fs=R b/log2M, B=fs= R b/log2M 对调制信号:带宽为B调=2B=2 R b/log2M=2W/ log2M 对2PSK:带宽为:2W 对4PSK:带宽为:2W/ log2M =2W/2=W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章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人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机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呃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对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7.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 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 句。 8.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东南大学电子电路基础考试样卷

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课程名称 电子电路基础 考试学期 08-09-3 得分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考试形式 半开卷 考试时间长度 120分钟 1、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①在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 A. 小于,大于 B. 大于,小于 C. 大于,大于 D. 小于,小于 ②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C B E I I I += B. B C I I β≈ C. CEO CBO I I )1(β+= D. βααβ=+ ③下面的电路符号代表( )管。 A.耗尽型PMOS B.耗尽型NMOS C.增强型PMOS D.增强型NMOS ④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三极管的05=β,则该电路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为( )。 A. 截止 B. 饱和 C. 放大 D. 无法确定 ⑤放大电路A 、B 的放大倍数相同,但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不同,用它们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条件下测得A 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 的( )。 A. 输入电阻大 B. 输入电阻小 C. 输出电阻大 D.输出电阻小 ⑥把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公共电阻改为电流源可以( )

A .增大差模输入电阻 B .提高共模增益 C .提高差模增益 D .提高共模抑制比 ⑦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 A .能放大电压信号,但不能放大电流信号 B .既能放大电压信号,也能放大电流信号 C .能放大电流信号,但不能放大电压信号 D .既不能放大电压信号,也不能放大电流信号 ⑧为了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并增强带负载能力,应引入(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⑨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为t U u ωsin 222=V ,负载电阻为R L ,则桥式整流电路流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 A. L R U 29 .0 B. L R U 2 C. L R U 2 45.0 D. L R U 2 2 ⑩关于三极管高频参数,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为( )。 A. ββf f T 0= B. βαβf f )1(0+= C. βf f T >> D. βαf f < 2、(15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容量足够大,Vcc=18V ,R B1=75k Ω,R B2=20k Ω,R E2=1.8k Ω,R E1=200Ω,R C =8.2k Ω,R L =6.2k Ω,R S =600Ω,三极管的β=100,Ω=200'bb r ,U BEQ =0.7V 。试:(1)计算静态工作点(I BQ 、I CQ 、U CEQ );(2)画出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4)若)mV ( sin 15t u s ω=,求u o 的表达式。

通信原理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1. 若线性系统的输入过程()t i ξ是高斯型的,则输出()t o ξ是 型的。 2. 若系统功率传输函数为()ωH ,则系统输出功率谱密度()() ωξO P 与输入功率谱密度()()ωξI P 关系为 。 3、调制信道对信号的干扰分为 和 两种。 4、根据乘性干扰对信道的影响,可把调制信道分为 和 两大类。 5、随参信道中的多经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 、 、 。 6、常见的随机噪声可分为 、 和 三类。 7、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可分 和 ;按信号特征可分为 和 。 1. 高斯。 2. ()()()ωωωξξi o P H P ?=2 。 3. 乘性干扰、加性干扰。 4. 恒参信道、随参信道。 5. 产生瑞利型衰落、引起频率弥散、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 6. 单频噪声、脉冲噪声和起伏噪声。 7. 基带通信系统;带通 1. 数字通信有哪些主要优点? 2. 假设恒参信道的传输特性为()ωH ,相频特性为()ω?,则它的不失真条件是什么?什 么是群延迟——频率特性(()ωτ),其表达式是什么? 答:不失真条件: ()ωH 满足: ()ωω~H 为一条水平线; ()ωω?~ 成线性关系 群延迟—频率特性:频率特性对频率的导数。 ()()ωω?ωτd d = 3. 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答: 对信号传输有衰耗,并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产生多径传播,而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有:① 产生瑞利型衰落;② 引起频率弥散;③ 造成频率选择性衰落。 改善:对随参信道往往要采用抗快衰落措施。如各种抗衰落的调制解调技术及接收技术

等。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就是分集接收技术。 4. 何谓调制,并简述调制的目的? 调制 - 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种过程。 调制的目的 提高无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 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可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扩频通信)。 5. 什么是门限效应?AM 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时为什么会产生门限效应? 答:门限效应:就是当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噪比降低到一个特定的数值后,检波器输出信噪比出现急剧恶化的一种现象。 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所引起的,而AM 信号采用了包络检波法,所以会产生门限效应。 6. FM 与PM 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答“由于频率和相位之间存在微分与积分的关系,所以FM 与PM 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如果将调制信号m(t)先微分,而后进行调频,则得到的是调相波,这种方式叫间接调相(形式上为FM ,实际上为PM);同样,如果将调制信号先积分,而后进行调相,则得到的是调频波,这种方式叫间接调频。 7. 如何计算FM 调频系统的带宽?FM 抗噪声性能如何? 理论上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无限宽。 实际上, 边频幅度随着n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调频信号可近似认为具有有限频谱。 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信号的频带宽度应包括幅度大于未调载波的10%以上的边频分量。 当mf 1以后,取边频数n = mf + 1即可。因为n > mf + 1以上的边频幅度均小于0.1。 被保留的上、下边频数共有2n = 2(mf + 1)个,相邻边频之间的频率间隔为fm ,所以调频波的有效带宽BFM 为 理论上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无限宽。 实际上, 边频幅度随着n 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因此调频信号可近似认为具有有限频谱。 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信号的频带宽度应包括幅度大于未调载波的10%以上的边频分量。 当mf 1以后,取边频数n = mf + 1即可。因为n > mf + 1以上的边频幅度均小于0.1。 被保留的上、下边频数共有2n = 2(mf + 1)个,相邻边频之间的频率间隔为fm ,所以调频波的有效带宽BFM 为 )(2)1(2m m f FM f f f m B +?=+= 它称为卡森(Carson )公式。 当mf << 1时,上式可以近似为 f B FM ?≈2 这就是窄带调频的带宽。 当mf >> 1时,上式可以近似为 m FM f B 2≈ 这就是宽带调频的带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