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非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障碍研究进展

金麟毅,骆晓峰,高俊涛*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神经疾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病因、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表现,特别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障碍等方面综述了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1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遗传

·综述·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退行性神经疾病,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为中枢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1]于1817年在其《震颤麻痹短论》中首先报道6例病例,并对该病的核心症状(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失调伴姿势不稳)进行了系统描述。PD发病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PD典型的神经病理学特点是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变性、缺失,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伏核和丘脑底核多巴胺含量明显减少,并逐渐导致整个基底神经节网络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到锥体外系的运动控制功能。另一个病理学特征[2]是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纤维样嗜酸性包涵体Lewy,Lewy体主要成分是泛素和α - 突触核蛋白(Alpha - synuclein)。

帕金森病呈进行性发展。临床早期以锥体外系运动受损为主,随着疾病进展,在PD的晚期可能累及非多巴胺,能系统出现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等非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