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药开发-异构体的分类 ISOMERS

化学原料药开发-异构体的分类  ISOMERS
化学原料药开发-异构体的分类  ISOMERS

ISOMERS

Definition

Isomers are compounds that have the same molecular (empirical) formula, but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demonstrate physic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differences

Classification

Structural Isomers

Definition

Compounds with the same empirical formula, but whose atoms are connected in a different sequence

Chain isomers

–have different branching patterns of carbon chains

Position isomers

–the functional group is located on different carbons in the chain

–tend to have similar chemical properties

Functional group isomers

–have different types of bonds and hence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tend to have very different chemical properties

Tautomers

–compounds in which, under differing conditions eg pH, the substituent groupings may alter their position

–structural isomers that readily convert from one isomeric form to another and hence exist in equilibrium

Stereoisomers

Definition

Compounds which have the same empirical formula and whose atoms are attached in the same sequence, but differ in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atoms

Significance

–may have marked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differences eg levo-bupivacaine is less cardiotoxic than dextro-bupivacaine, only levo isomer of morphine has opioid activity –different 3 dimensional arrangement → different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receptors, enzymes and non-specific binding sites

–isomer-specific ability of a drug to produce a pharmacological effect is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presence of receptors

Enantiomers

–stereoisomers that are non-superimposable mirror images (like left and right hands)

–contain a chiral centre (an asymmetric carbon with four different groups attached to it) –ident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except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y rotate polarised ligh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 Rotation of polarised light to the:

left: levorotatory l- (-)

right: dextrototatory d- (+)

a racemic mixture contains equal amounts of levo and dextro isomers and therefore has no overall rotating effect on polarised light

b) Cahn Ingold Prelog convention

Ligands around the chiral carbon are assigned a priority based on their atomic number

(higher atomic number = higher priority)

Rectus (R-) priorities increase in clockwise direction

Sinister (S-) priorities increase in anti-clockwise direction

Not important to know the exact priority rules. Note that this system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otation of polarised light and therefore classification in one system does not always

correspond to the same classification in the other. “Coincidentally”, this seemingly arbitrary nomenclature (R, S) are the initials of Mr R. S. Cahn.

c) Simple sugars and amino acids can be classified as D- or L- according to the clockwise or anticlockwis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OH, NH3, H and hydrocarbon chain around the chiral carbon. This is an old classification system, don’t bother learning it, just be aware of it.

(D- and L- are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d- and l-!!)

Diastereoisomers

–Stereoisomer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 of substituent groups on either side of a rigid bond (eg double bond or ring structure)

–Alternatively, can be thought of as isomers with two chiral carbon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 cis- and trans-

cis- functional groups are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double bond

trans- functional groups are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double bond

eg mivacurium is presented as a mixture of isomers:

trans-trans 60%

cis-trans 30%

cis-cis 10%

b) other systems include syn-/anti- and Z-/E- (forget about this crap)

More detailed info on isomers can be found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5e13658472.html,

Classification of Isomers

Isomers:Compounds that have identical chem ical and molecular formulas but differ in the nature of sequence of bonding of their atom s or in their arra ngement of atom s in space. According to their topology they are classified as either structural or stereoisom ers. Isomers are broadly classified into two broad categories:

1.1

Structural Isomers: Compounds that have the sam e atom s present but differ in their order of connectivity. They are also called as constitutional isomers. They have the sam e molecular formula but different structures. I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planar diagrams such as fischer projections.

1.1.1

Skeletal Isomers: Compounds that have the sam e functional groups, but differ in the length of the side chains. They are also called as chain isom ers. For example: pentane, 2-m ethyl butane and 2,2 dimethyl propane.

1.1.2

Positional Isomers:Compounds that have the same functional groups, but are present on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chain. For example: butan-1-ol and butan-2-ol.

1.1.3

Functional Isomers: Compounds that have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For example: ethanol and m ethoxy methane.

1.1.4

Tautomers:Compounds whose structures differ in arrangem ent of atom s but which are in dynamic equilibrium with each other.

1.1.4.1

Keto-Enol tautom erism:

1.1.4.2

Ring-Chain isomerism: seen in case of glucose

1.2

Stereoisomer:Compounds that have the sam e chemical formula, sam e atom s, sam e connectivity and differ only in the arrangement of their atom s in space.

1.2.1

Anomers: Stereoisomers where the m olecule is cyclized and the difference in configuration is about the anom eric carbon only. In case of aldoses the anomeric carbon is C1 and for ke toses it is C2. e.g. sugar hemiacetal. Glucose in open chain form is not chiral at C1 but in ring form has two optically active stereoisom ers: alpha & beta glucose.

1.2.2

Rotamers and Conformers:On the basis of spatial arrangement of atom s in the molecule that can be achieved by rotation(or torsion) around one or m ore single bonds, they are classified as rotam ers and conform ers. Conformers assum e the chair/boat and equitorial/axial form s. Rotamers assume the different newm ann projections (staggered/eclipsed/gauche).

1.2.3

Configurational Isomers have a chiral (stereogenic center). Chiral center refers to a carbon atom attached to four different groups. The m olecule is said to possess chirality and to have a stereogenic

center.

1.2.3.1

Enantiomer:Stereoisom ers that are non-identical, mirror-symmetric for all atom s, nonsuperimposable, optically active (e.g. levo/dextro-rotatory), inverted only by breaking bonds and remaking them in the reverse sense. e.g.: D-glucose and L-glucose.

1.2.3.2

Diastereomer: Stereoisomers that are not mirror images, but have identical configuration for at least one asymmetric center and at least on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for the remaining asymmetric centers. e.g. Threonine has 2 chiral centers and therefore 4 diastereomers.

1.2.3.2.1

Epimers:They are a special case of diastereoisom erism where there is a difference for one and only one asymmetric center. e.g. D-glucose and D-m annose; D-glucose and D-galactose are epimers.

1.2.3.3

Meso-isomer (Achiral molecules):super-imposable m irror im ages which have m ore than one stereogenic center. Meso-isom ers have two planes of symmetry; the usual mirror plane of reflection and a second plane perpendicular to it through the m olecule (in the ``middle'' of the m olecule). The asymmetric centers are distributed around this second place so that they are mirror inverses of each other. Hence opti cal rotations from the two ``halves'' of the molecule cancel out.

1.2.3.4

Geometric Isomers: Stereoisomers which are isomeric about double bonds. If the bond is C=C, the term s are cis/trans; if the bond is C=N, the terms are syn (cis-like) and anti (trans-like). For example: cis-2-butene and trans-2-butene.

Chiral Center Naming Classification:

? +/-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in which plane of polarized light is rotated(clockwise/anticlockwise).

? D/L (Dextrorotatory/Levorotatory): Plane of polarized light is rotated to the right or left.

? alpha/beta stereochemistry of the anom eric carbon. It is used for sugars.

? R-S convention: The four groups surrounding the stereocenter are given a priority from a -> d (from highest to lowest). The m olecule is then observed from the side with the lowest priority group. If the rem aining three groups form a clockwise array (a->b->c), then it is R convention. If it is in anti-clockwise then S convention. Priority is assigned according to atom ic number, with the higher the atomic number the higher the priority. This is used for chiral molecules (enantiomers/diastereomers/epimers).

? E-Z convention: The two groups attached to the carbon around the double bond are given the priority. If the two highest priority groups are on the sam e side of the double bond, then the m olecule is given the Z convention(similar to cis); and if on the opposite side then E convention(similar to trans). e.g.: 1-chloro-1-brom o-2-iodoethene is differentiated on basis of E-Z convention. Priority is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tomic number; with the higher the atomic number, the higher the priority. Hyrdogen always has the lowest priority. If there are two identical atom s attached to the stereocenter (say the carbon of the m ethyl group and carbon of the ethyl group) then work along the chain of the attached group until a difference occurs.

同步带的特点与同步带的分类

同步带的特点与同步带的分类,同步带特点有哪些? 同步带以钢丝绳或者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部是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内周为齿状,与齿形带轮配合。同步带的有哪些特点呢?其实同步带结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点。同步带的特点是一般传送带不能达到的。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纺织、机床、烟草、通讯电缆、轻工、化工、冶金、仪表仪器、食品、矿山、石油、汽车等各行业各种类型的机械传动中。接下来合肥同步工业皮带带领大家了解同步带的特点和其主要分类。 一、同步带特点 (1)传动准确,工作时无滑动,具有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振能力,噪声低; (3)传动效率高,可达0.98,节能效果明显; (4)维护保养方便,不需润滑,维护费用低;

(5)速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0,线速度可达50m/s,具有较大的功率传递范围,可达几瓦到几百千瓦; (6)可用于长距离传动,中心距可达10m以上。 (7)相对于V型带传送,预紧力较小,轴和轴承上所受载荷小; 二、同步带分类 同步带齿有梯形齿和弧齿两类,弧齿又有三种系列:圆弧齿(H系列又称HTD带)、平顶圆弧齿(S系列又称为STPD带)和凹顶抛物线齿(R系列)。 a.梯形齿同步带

梯形齿同步带分单面有齿和双面有齿两种,简称为单面带和双面带。双面带又按齿的排列方式分为对称齿型(代号DA)和交错齿型(代号DB 〕。梯形齿同步带有两种尺寸制:节距制和模数制。我国采用节距制,并根据ISO5296制订了同步带传动相应标准GB/T11361~11362-1989和GB/T11616-1989。 b.弧齿同步带

弧齿同步带除了齿形为曲线形外,其结构与梯形齿同步带基本相同,带的节距相当,其齿高、齿根厚和齿根圆角半径等均比梯形齿大。带齿受载后,应力分布状态较好,平缓了齿根的应力集中,提高了齿的承载能力。故弧齿同步带比梯形齿同步带传递功率大,且能防止啮合过程中齿的干涉。 本文内容由合肥同步工业皮带公司提供,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工业皮带内容,可随时关注我们。

最新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

最新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货物传送装置模型,如图所示。水平面左端A 处有一固定挡板,连接一轻弹簧,右端B 处与一倾角37o θ=的传送带平滑衔接。传送带BC 间距 0.8L m =,以01/v m s =顺时针运转。两个转动轮O 1、O 2的半径均为0.08r m =,半径 O 1B 、O 2C 均与传送带上表面垂直。用力将一个质量为1m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向左压弹簧至位置K ,撤去外力由静止释放滑块,最终使滑块恰好能从C 点抛出(即滑块在C 点所受弹力恰为零)。已知传送带与滑块间动摩擦因数0.75μ=,释放滑块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J ,重力加速度g 取210/m s ,cos370.8=o ,sin 370.6=o ,不考虑滑块在水平面和传送带衔接处的能量损失。求: (1)滑块到达B 时的速度大小及滑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 (2)滑块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答案】(1)1s (2)0.68J 【解析】 【详解】 解:(1)滑块恰能从C 点抛出,在C 点处所受弹力为零,可得:2 v mgcos θm r = 解得: v 0.8m /s = 对滑块在传送带上的分析可知:mgsin θμmgcos θ= 故滑块在传送带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滑块到达B 时的速度为:v 0.8m /s = 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L t v = 解得:t 1s = (2)滑块从K 至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2f 1 W W mv 2 -=弹 根据功能关系有: p W E =弹 解得:f W 0.68J = 2.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

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专题——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1、某烷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 A .C 2H 6 B . C 4H 10 C .C 5H 12 D .C 8H 18 2、C 4H 10的二氯代物有( )种 A .5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3、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理论上得到的氯代物最多有几种( ) A .5种 B .6种 C .8种 D .9种 4、分子式为C 9H 11Cl ,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可能的结构有( ) A. 5 种 B. 9 种 C. 12 种 D. 15 种 5、分子式为264Br H C ,具有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种 B. 9种 C. 10种 D. 12种 6、麻醉剂三氟氯溴乙烷(CF 3CHClBr )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3种 B. 4种 C.5种 D. 6种 7、分子式为C 8H 16O 2的有机物A ,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 和C ,且B 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 。则有 机物A 可能的结构有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8、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 )。 A .C 4H 8 B . C 3H 8 C .SiO 2 D .P 9.已知分子式为C 12H 12的物质A 的结构简式为,A 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 断A 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 A .10种 B .9种 C .11种 D .12种 10.有三种不同的基团,分别为—X 、—Y 、—Z ,若同时分别取代苯环上的三个氢原子,能生成的同分异 构体数目是 ( )。 A .10种 B .8种 C .6种 D .4种

聚醚(多元醇)安全生产要点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7109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聚醚(多元醇)安全生产要点正式样本

聚醚(多元醇)安全生产要点正式 样本 使用注意:该操作规程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工艺简述 单锅(釜)间断滴加法生产聚醚的工艺由聚合、 中和、压滤等工序组成。 简要工艺过程是将引发剂先抽进聚合釜搅拌并抽 真空,同时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以0.4MPa蒸汽间 接加热升温至120℃,脱水停止加热抽真空。然后滴 加环氧丙烷至规定数量,视釜温情况通冷却水移走多 余反应热,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反应温度和釜内微负 压,使其釜内聚合反应顺利进行。反应后的物料转入 大釜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并升温,继续滴加环氧丙烷使

其继续聚合,保持微负压。老化1小时,再抽真空半小时即得粗醚。粗醚转到中和釜升温搅拌缓慢加入酸液和活性白土使其中和、脱色,然后真空脱水,再加入防老剂混合均匀,经压滤机压滤后所得滤液即为产品聚醚。 本装置所用物料环氧丙烷为易燃液体。环氧丙烷及助剂均为有毒物质,氢氧化钾具有强腐蚀性。 2重点部位 2.1聚合反应釜环氧丙烷与起始剂在催化剂存在下升温到120℃左右进行聚合反应。正常反应时,液态环氧丙烷是以滴加方式逐步与起始剂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但在反应温度低于110℃时,聚合反应速度很慢,在反应开始的诱导期内反应速度更慢,或者在正常反应时由于环氧丙烷通入量过多而来不及全部聚合时,都会发生未反应的环氧丙烷(沸点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全球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 摘要: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化学原料药市场格局作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上游分支,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已经是全球化的竞争,其未来的发展和布局需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判断。 一、原料药国际市场规模 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基础,现已记录的原料药品达2000余种。原料药行业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上游分支,在整个医药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 1、国际市场规模 2008年全球原料药市场总价值(包括商品市场和内部消化市场)为910亿美元,2011年为1086亿美元;2012年达到1130亿美元,同比增长4.05%。2008~201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而2004~2008年的这一增长率为7.2%。市场增长放缓归咎于对整个制药行业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成本

控制政策,这对药品定价增加了压力;来自仿制药的竞争加剧;药品研发线的风险高企,药品发明成本升高;来自低成本生产国家的竞争加剧。 2、外购市场规模 全球API外购市场2004年为280亿美元,2008年达到360亿美元,期间CAGR为6.5%;2012年为440亿美元,其中225亿美元为仿制药原料药,215亿美元为品牌、原研药原料药;2013年达到500亿美元,2008到2013年的期间CAGR为6.8%,增速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仿制API的快速发展。从需求角度解析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上是仿制药原料药需求的上升、区域结构上是新兴国家市场需求的上升。 二、原料药国际市场格局 从地区上看,北美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市场(包括内部消化和商品市场),其次是正在开始起飞的亚太地区,欧洲是世界第三大原料药市场。2012年,北美所占的份额从2008年的46%下降至43%,亚太地区所占的份额则从2008年的24.2%上升到了2012年的28.3%,欧洲所占规模为23.86%。 从增长率来看,2008~2012年,原料药增长率最高的是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该地区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9%,其次是中东地区,年均增长率为8.7%,而东欧和独立国家联合体(CIS)的年均增长率为8.2%。西欧、北美和

皮带分类

传动带可分为三角带、同步带(齿形带、时规带)、平皮带(片基带、龙带)、农用机皮带、高速防油带、圆形带(圆带)、扁形带、水塔带(广角带)、变速带、摩托车变速带、V型带(V带)、并联皮带、多沟带、六角带、活络带、牵引带、汽车皮带。 高速防油三角带SPA、SPB、SPC、SPZ 高速防油V带主要型号有:SPA、SPB、SPC、SPZ、3V、5V、8V等。 普通三角带:主要型号有:A(13*8)、B(17*11)、C(22*14)、D(32*20)、Y(6*4)、Z(10*6)、K、M、O、5(5*3)、8(8*5)、20(20*12.5)等。 齿型三角带主要型号有:AX、BX、CX、DX、YX、ZX、8X、XPA、XPB、XPC、XPZ、3 VX、5VX、8VX等。 联体三角带主要有:A、B、C、D、SPA、SPB、SPC、SPZ、3V、5V、8V、3VX、5VX、8 VX,从二联组到五联组 三角皮带的规格是由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来划分的,根据不同的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带的O 、A、B、C、D、E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三角带的节宽、顶宽、高度都不相同,所以皮带轮也就必须根据三角带的形状制作出各种槽型;这些不同的槽型就决定了皮带轮的O型皮带轮、A型皮带轮、B型皮带轮、C型皮带轮、D型皮带轮、E型皮带轮等多种型号。 三角带的型号有:普通型O A B C D E 3V 5V 8V,普通加强型AX BX CX DX E X 3VX 5VX 8VX,窄V带SPZ SPA SPB SPC,强力窄V带XPA XPB XPC;三角带的每一个型号规定了三角带的断面尺寸,A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13mm、厚度为8mm;B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17MM,厚度为10.5MM;C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2MM,厚度为13.5MM;D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1.5MM,厚度为19MM;E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38MM,厚度为25.5MM。对应尺寸(宽*高):O(10*6)、A(12.5*9)、B(16.5*11)、C(22*14)、D(21.5*19)、E(38*25.5)。 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皮带的型号有O、A、B、C、D、E、F七种型号,相应的皮带轮轮槽角度有三种34°、36°、38°,同时规定了每种型号三角带对应每种轮槽角度的小皮带轮的最小直径,大皮带轮未作规定。皮带轮的槽角分为32度34度36度38度,具体的选择要根据带轮的槽型和基准直径选择;皮带轮的槽角跟皮带轮的直径有关系,不同型号的皮带轮的槽角在不同直径范围下的推荐皮带轮槽角度数如下:O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50 mm~71mm时为34度;在71mm~90mm时为36度,>90mm时为38度;A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71mm~100mm时为34度,100mm~125mm时为36度;>125mm时为38度;B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125mm~160mm时为34度;160mm~200mm时为36度,>200mm时为38度;C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200mm~250mm时为34度,250 mm~315mm时为36度,>315mm时为38度;D型皮带轮在带轮直径范围在355mm~450 mm时为36度,>450mm时为38度;E型500mm~630mm时为36度,>630mm时为38度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测试题

(三)牛顿运动定律测验卷 一.命题双向表 二. 期望值:65 三. 试卷 (三)牛顿运动定律测验卷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 4分共 40分 ) 1.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C.物体表现出惯性时,一定遵循惯性定律 D.惯性总是有害的,我们应设法防止其不利影响 2.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后来物体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后 又逐渐增大,其它力保持不变,直至物体恢复到开始的受力情况,则物体在这一过程中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零 B.物体的速度从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后又逐渐减小到另一数值 C.物体的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数值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且v1

图-1 图 3-3-7 A .力F 与v1、v2同向,且m1>m2 B .力F 与v1、v2同向,且m1m2 D .力F 与v1、v2反向,且m1 2a 1 D a 2 = 2a 1 9、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分别是F 1和F2.如果发现质量为m 1的物体先落地,那么 A. m 1>m 2 B. F 1<F 2 C. F 1/m 1<F 2/m 2 D. F 1/m 1>F 2/m 2 1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0.1kg 的物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竖直轻弹簧固定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和物体以4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的弹簧对物体的拉力为0.4N ,当升降机和物体以8m/s 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 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 A 、0.6N B 、0.8N C 、1.0N D 、 1.2N

(整理)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第八章 带传动 第一节 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带传动由主动带轮1、从动带轮2和挠性带3组成,借助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或啮合,将主动轮1的运动传给从动轮2,如图8-1所示。 一、带传动的类型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带传动可分为摩擦带传动和啮合带传动两类。 1.摩擦带传动 摩擦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的。按带的横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如图8-2所示。 (1)平带传动。平带的横截面为扁平矩形(图a ),内表面与轮缘接触为工作面。常用 的平带有普通平带(胶帆布带)、皮革平带和棉布带等,在高速传动中常使用麻织带和丝织带。其中以普通平带应用最广。平带可适用于平行轴交叉传动和交错轴的半交叉传动。 (2)V 带传动。V 带的横截面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面(图b ),工作时V 带与带轮槽两侧面接触,在同样压力F 的作用下,V 带传动的摩擦力约为平带传动的三倍,故能传递较大的载荷。 (3)多楔带传动。多楔带是若干V 带的组合(图c),可避免多根V 带长度不等,传力不均的缺点。 图8-1 带传动示意图 a) b) c) d)

(4)圆形带传动。横截面为圆形(图d), 常用皮革或棉绳制成, 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2.啮合带传动 啮合带传动依靠带轮上的齿与带上的齿或孔啮合传递运动。啮合带传动有两种类型,如图8-3所示。 (1)同步带传动。利用带的齿与带轮上的齿相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带与带轮间为啮合传动没有相对滑动,可保持主、从动轮线速度同步(图a)。 (2)齿孔带传动。带上的孔与轮上的齿相啮合,同样可避免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使主、从动轮保持同步运动(图b)。 二、带传动的特点 摩擦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适宜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2)胶带富有弹性,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无噪声。 (3)过载时可产生打滑、能防止薄弱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但不能保持准确的传动比。 (4)传动带需张紧在带轮上,对轴和轴承的压力较大。 (5)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一般~。 根据上述特点,带传动多用于①中、小功率传动(通常不大于100KW);②原动机 a)同步齿形带传动b)齿孔带传动

上海高三物理复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第一定律的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或的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也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力是改变的原因,也就是产生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与外部条件无关,因此该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典型例题】 1.(2005广东)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2.(2006广东)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3.(2003上海理综)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 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 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 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 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 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2.牛顿第二定律 (1)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同成正比,同成反比,而且加速度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ΣF=ma (2)1牛顿=1千克·米/秒2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的简单概述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是由起始剂(含活性氢基团的化合物如乙二醇、丙三醇、季戊四醇、乙二胺等)与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等在催化剂存在下经加聚反应制得。一般常温下为液体,凝固点较低,低温流动性很好。低毒或无毒,部分品种可用于医用或食品行业。可燃,但非易燃易爆品。是聚氨酯工业的基础原料之一。 按照用途来区分,一般分为: 1、软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或三醇,以丙二醇或二乙二醇为起始剂,环氧丙烷开环聚合而成,用量最大的有: 聚醚210,分子量1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220,分子量2000,2官能度,丙二醇起始剂 聚醚330,分子量3000,3官能度,甘油起始剂 以上三种聚醚在聚氨酯软泡行业用量很大,也可以用于聚氨酯胶黏剂和弹性体的生产中。 2、硬泡聚醚,一般为聚氧化丙烯四醇或者六醇,以季戊四醇、乙二胺、蔗糖、山梨醇等为起始剂,官能度较高,反应活性比软泡聚醚高很多,用量较大的品种有: 聚醚403,分子量300,乙二胺起始剂,4官能度, 聚醚4110,蔗糖起始剂, 聚醚635,山梨醇起始剂, 聚氨酯硬泡大量使用于家电保温、建筑外墙保温、大型冷库建设等,用量很大,但上海静安大火让大家对聚氨酯硬泡阻燃性的要求大大提高。这类聚醚生产相对简单,国内市场鱼龙混杂,市场价格比软泡聚醚稍低。 软泡和硬泡聚醚的国内生产厂家相对集中,因其主要材料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主要来自山东和进口货源。主要生产商:上海高桥石化、南京钟山石化、山东东大、山东德信联邦、天津三石化、抚顺佳化、中海壳牌、南京锦湖等。 3、特种聚醚 3.1 接枝聚醚,聚合物多元醇,POP

同步带传动类型及及设计计算标准

同步带传动类型及及设计计算标准 (GB-T10414?2-2002同步带轮设计标准) 圆弧齿同步带轮轮齿ArctoothTimingtooth 直边齿廓尺寸Dimensionoflineartypepulley

1、同步带轮的型式 2、齿型尺寸、公差及技术参数 3、各种型号同步带轮齿面宽度尺寸表 4、订购须知 圆弧齿轮传动类型: 1)圆弧圆柱齿轮分单圆弧齿轮和双圆弧齿轮。 2)单圆弧齿轮的接触线强度比同等条件下渐开线齿轮高,但弯曲强度比渐开线低。 3)圆弧齿轮主要采用软齿面或中硬齿面,采用硬齿面时一般用矮形齿。圆弧齿轮传动设计步骤: 1)简化设计:根据齿轮传动的传动功率、输入转速、传动比等条件,确定中心距、模数等主要参数。如果中心距、模数已知,可跳过这一

步。 2)几何设计计算:设计和计算齿轮的基本参数,并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3)强度校核:在基本参数确定后,进行精确的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4)如果校核不满足强度要求,可以返回 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 1)圆弧齿轮传动试点啮合传动,值适用于斜齿轮,不能用于直齿轮。 2)相对曲率半径比渐开线大,接触强度比渐开线高。 3)对中心距变动的敏感性比渐开线大。加工时,对切齿深度要求较高,不允许径向变位切削,并严格控制装配误差。 单圆弧齿轮传动 小齿轮的凸齿工作齿廓在节圆以外,齿廓圆心在节圆上;大齿轮的凹齿工作齿廓在节圆内,齿廓圆心略偏於节圆以外(图2单圆弧齿轮传动的嚙合情况)。由於大齿轮的齿廓圆弧半径p2略大於小齿轮的齿廓半径p1,故当两齿廓转到K点,其公法线通过节点c时,齿便接触,旋即分离,但与它相邻的另一端面的齿廓随即接触,即两轮齿K1﹑K'1、K2﹑K'2﹑K3﹑K'3……各点依次沿嚙合线接触。因此,圆弧齿轮任一端面上凹﹑凸齿廓仅作瞬时嚙合。一对新圆弧齿轮在理论上是瞬时点嚙合,故圆弧齿轮传动又常称为圆弧点嚙合齿轮传动。轮齿经过磨合后,实际上齿廓能沿齿高有相当长的一段线接触。圆弧齿轮传动的特点是:(1)综合曲率半径比渐开线齿轮传动大很多,其接触强度比渐开线齿轮传动约高0.5~1.5倍;

经典题-牛顿运动定律分类习题

1、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其水平部分ab长为2m,倾斜部分bc长 为4m,bc与水平面夹角为37o,将一小物体A轻轻放在a端的 传送带上,物体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传送带沿图 示方向以v=2m/s匀速率运动,求物体A从a端被传送到c端所 用的时间。(sin37o=0.6,cos37o=0.8) 2、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m.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说明并计算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在此基础上再增大1倍,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3、如图10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滑上传送带A端的瞬时速度v A=4m/s,到达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传送带不动,v B=3m/s B.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m/s C.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一定等于3m/s D.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v B有可能等于3m/ 45°,m=1Kg,系统向右加速运动,求:(1)系统加速度为 a=5m/s2时,小球对绳子的拉力;(2)系统加速度为a=15m/s2时,小 球对绳子的拉力。 2、如图,两细绳与水平车顶面夹角为600和300,物体质量为m,当小车 以大小为2g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绳1和绳2的张力大小分别是多 少? 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 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 作用力为多少? 2.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滑动 摩擦系数为μ。一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 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 块,如右图所示。求水平力F的大小等于多少?

聚醚多元醇市场及工艺简介补充-2008

聚醚多元醇 一、聚醚多元醇简介 聚醚多元醇(Polyether Polyol)主要用于聚氨酯高分子材料领域,如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的生产,也可用作泡沫稳定剂、消泡剂、破乳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原料。聚醚多元醇按照制备工艺不同一般可以分为用多元醇或有机胺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得到的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以聚合物与多元醇接枝聚合反应制得的接枝聚醚多元醇(POP)、以四氢呋喃二醇聚合成的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以及与环氧乙烷聚合所得的聚氧化乙烯多元醇(PEG),其中以PPG用途最广。由此可见,聚醚多元醇主要采用了石油工业的下游产品为原料,如环氧丙烷、甘油,资源供应和成本问题都日益严重,于是,人们开始采用可再生的天然油类作原料,如亚麻油、菜籽油、大豆油和蓖麻油等,替代化石资源来生产聚醚多元醇,即植物油聚醚多元醇。 植物油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在国外已大体成熟,在国内也已经有了工业生产的例子(如上海高维和中科合臣投资的万吨装置),目前的问题主要是聚醚泡沫收缩、添加量少和酸值较高,多用于软泡PU,可能的方向是组合料或表面活性剂改性。价格上稍有优势,因此,随着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提高,该项技术或能得到大的发展。 聚醚多元醇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聚氨酯高分子材料,其消耗量占聚醚多元醇总量80%左右。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聚氨酯硬泡及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弹性体(CASE)制品。此外,聚醚多元醇也用于生产泡沫稳定剂、造纸工业消泡剂、原油破乳剂、高效低泡洗涤剂、润滑剂、淬火剂、乳胶发泡剂、橡胶润滑剂及表面活性剂等。 聚醚多元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其一是聚氧化丙烯多元醇( PPG),它以多元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或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反应而得,是目前国内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系列,也是在聚氨酯生产中主要使用的产品系列。

化学原料药行业概述与市场竞争

化学原料药行业概述与市场竞争 (1)化学原料药的定义与分类 按照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CH)组织编著的《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指南(Q7)》定义,原料药,即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药物活性成分),指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是作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该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和预防中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或其他直接的药效作用,但只有在经过加工成为药物制剂后,才能成为供临床应用的药品。目前对于原料药的来源、功效与用途、产品价值与特性进行如下分类: ①根据来源分类 根据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化学合成药与天然化学药 化学合成药可再细分为无机合成药与有机合成药。前者主要成分为包含极个别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等药剂。后者主要是由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经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而制得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咖啡因等,有机合成药的品种、产量及产值在化学合成药中占比相对较高,因此是化学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支柱。

天然化学药可细分为生物化学药与植物化学药。前者是从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等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如由微生物发酵制得的抗生素等药剂。近年来市场上日益增多的半合成抗生素,则是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的产品。后者则是从药用植物中提取并分离获得的一类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作为原料药加工成为药物制剂供临床应用,如生物碱、糖及甙类、萜类和蛋白质等。 ②根据功效分类 根据功效和用途的不同可细分为:抗感染类药、呼吸系统用药、微生物类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抗组织胺类及解毒药、心血管系统药、泌尿系统用药、制剂用辅料及附加剂等二十余种。 ③根据产品价值与产品特性分类 根据产品价值与产品特性可细分为:大宗原料药与特色原料药。 大宗原料药主要是工艺成熟及市场需求量大的非专利名药,如传统的抗生素、维生素和镇痛息热三大类。该类原料药往往都是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适用症广泛的通用名药产品,其与国民的基础医疗保障密切相关,较广泛的受众基础使该类原料药的市场规模长期保持稳步增长。 特色原料药则主要是指专利即将过期的,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突出销售水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分类汇编附解析(3)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牛顿运动定律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某一游戏的局部简化示意图.D为弹射装置,AB是长为21m的水平轨道,倾斜直轨道B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10m的圆形支架上,B为圆形的最低点,轨道AB与BC平滑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某次游戏中,无动力小车在弹射装置D的作用下,以v0=10m/s的速度滑上轨道AB,并恰好能冲到轨道BC的最高点.已知小车在轨道AB上受到的摩擦力为其重量的0.2倍,轨道BC光滑,则小车从A到C的运动时间是() A.5s B.4.8s C.4.4s D.3s 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轻质细线悬挂,A、B接触但无挤压。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A.12 N B.22 N C.25 N D.30N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冲上足够长的固定斜面,斜面倾角为θ,物块与该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规定沿斜面向上方向为速度v和摩擦力f的正方向)则图中表示该物块的速度v和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4.如图,倾斜固定直杆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杆上套有一个圆环,圆环通过一根细线与一只小球相连接 .当圆环沿直杆下滑时,小球与圆环保持相对静止,细线伸直,且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圆环不一定加速下滑 B.圆环可能匀速下滑 C.圆环与杆之间一定没有摩擦 D.圆环与杆之间一定存在摩擦 5.下列单位中,不能 ..表示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的是() A.T B. N A m ? C. 2 kg A s? D. 2 N s C m ? ? 6.一物体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从0 t=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物块上,且F的大小随时间从零均匀增大,则下列关于物块的加速度a、摩擦力f F、速度v随F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7.质量分别为m1、m2的甲、乙两球,在离地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

同步带分类

同步带分类 传动带可分为三角带、同步带(齿形带、时规带)、平皮带(片基带、龙带)、农用机皮带、高速防油带、圆形带(圆带)、扁形带、水塔带(广角带)、变速带、摩托车变速带、V型 带(V带)、并联皮带、多沟带、六角带、活络带、牵引带、汽车皮带。 高速防油三角带SPA、SPB、SPC、SPZ 高速防油V带主要型号有:SPA、SPB、SPC、S PZ、3V、5V、8V 等。 普通三角带:主要型号有:A(13*8)、B(17*11)、 C(22*14)、D(32*20)、Y(6*4)、Z(10*6)、K、M、O、5(5*3)、8(8*5)、20(20*12.5)等。 齿型三角带主要型号有:AX、BX、CX、DX、Y X、 ZX、 8X、 XPA、 XPB、 XPC、 XPZ、

3VX、5VX、8VX 等。 联体三角带主要有:A、B、C、D、SPA、SPB、 SPC、SPZ、3V、5V、8V、3VX、5VX、8VX,从二联组到五联组三角皮带的规格是由背宽(顶宽)与高(厚)的尺寸来划分的,根据不同的背宽(顶宽)与高(厚) 的尺寸,国家标准规定了三角带的O、A、B、 C、D、E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三角带的节宽、顶宽、高度都不相同,所以皮带轮也就必须根据三角带的形状制作出各种槽型;这些不同的槽型就决定了皮带轮的0型皮带轮、A型皮带轮、B型皮带轮、C型皮带轮、D型皮带轮、E 型皮带轮等多种型号。 三角带的型号有:普通型O A B C D E 3V 5V 8V,普通加强型AX BX CX DX EX 3VX 5VX 8VX,窄V 带SPZ SPA SPB SPC,强力窄V带XPA XPB XPC ;三角带的每一个型号规定了三角带的断面尺寸,A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13mm、厚度为8mm; B 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 17MM,厚度为10.5MM ;C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2MM,厚度为13.5MM ;D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21.5MM,厚度为19MM ; E 型三角带的断面尺寸是:顶端宽度38MM,厚度为 25.5MM。对应尺寸(宽* 高):0 (10*6 )、A( 1

牛顿运动定律-题型分类-讲解

?类型一:纯力学问题(由力求加速度,或由加速度求力) 1. 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行驶,在车厢上悬挂的摆球相对 小车静止,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如图)则小车加速度多 大?方向如何? 2. 如图所示,电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当电梯向上运动时, 人对电梯的压力是其重力的 65 倍,则人与电梯间的摩擦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3. 一根质量为M 的木棒,上端用细绳系在天花板上,棒上有一只质量为m 的猴子,如图所示,如果将细绳剪断,猴子沿木棒向上爬,但仍保持与地面 间的高度不变。求这时木棒下落的加速度。 4. 如图所示,质量M=4.0kg 的一只长方体形铁箱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 m=1.0kg 的木块恰好能沿箱的后壁向下匀速下滑,木块与铁箱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0。求水平拉力F 的大小。(g 取10m?s -2) 5.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 ,吊椅的质量为15kg ,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 摩擦。重力加速度取2 10m/s g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21m/s a =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类型二:已知受力求运动(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求出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已知运动量,运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其他运动量。同时,亦可分析物体的运动形式)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 的两个相同的物块A 、B(它们之间用轻绳相连)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方向与水平方面成 37=θ角斜向上、大小为100N 的拉力F 作用下,以大小为0v =4.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剪断轻绳后物块A 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10m/s 2,sin37 =0.6,cos37 =0.8) 2. 杂技演员在进行“顶竿”表演时,用的是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的 长竹竿.质量为m =30 kg 的演员自竹竿顶部由静止开始下滑,滑 到竹竿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为了研究下滑演员沿竿的下滑情 况,在顶竿演员与竹竿底部之间安装一个传感器.由于竹竿处于 静止状态,传感器显示的就是下滑演员所受摩擦力的情况,如图3-14所示,g 取10 m/s 2.求: (1) 下滑演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 竹竿的长度. 3. 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高度为H ,倾角分别为30°、45°、60°的不同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滑到底端时速度大小和所用时间相比较,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v v v t t t v v v t t t v v v t t t ====、>,>、,>>、>>,<<D a b c a b c v v v t t t 、<<,>>

《安全操作规程》之聚醚(多元醇)安全生产要点

聚醚(多元醇)安全生产要点 1工艺简述单锅(釜)间断滴加法生产聚醚的工艺由聚合、中和、压滤等工序组成。简要工艺过程是将引发剂先抽进聚合釜搅拌并抽真空,同时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钾,以0.4MPa蒸汽间接加热升温至120℃,脱水停止加热抽真空。然后滴加环氧丙烷至规定数量,视釜温情况通冷却水移走多余反应热,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反应温度和釜内微负压,使其釜内聚合反应顺利进行。反应后的物料转入大釜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并升温,继续滴加环氧丙烷使其继续聚合,保持微负压。老化1小时,再抽真空半小时即得粗醚。粗醚转到中和釜升温搅拌缓慢加入酸液和活性白土使其中和、脱色,然后真空脱水,再加入防老剂混合均匀,经压滤机压滤后所得滤液即为产品聚醚。本装置所用物料环氧丙烷为易燃液体。环氧丙烷及助剂均为有毒物质,氢氧化钾具有强腐蚀性。2重点部位 2.1聚合反应釜环氧丙烷与起始剂在催化剂存在下升温到120℃左右进行聚合反应。正常反应时,液态环氧丙烷是以滴加方式逐步与起始剂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但在反应温度低于110℃时,聚合反应速度很慢,在反应开始的诱导期内反应速度更慢,或者在正常反应时由于环氧丙烷通入量过多而来不及全部聚合时,都会发生未反应的环氧丙烷(沸点33.9℃)迅速大量气化而导致聚合釜超压,引起爆炸,故聚合釜工艺条件要求苛刻。另外,环氧丙烷易燃、易爆,泄入大气后可能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2.2环氧丙烷贮槽环氧丙烷易燃易爆、有毒,闪点为-37.7℃,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8-37%(体积),系一级易燃液体。该贮槽可由于氮氧保压系统故障、冷冻盐水温度过高、氯含量超标、贮槽设备密封不严等原因发生火灾、爆炸事故。3安全要点 3.1聚合釜 3.1.1投料前应将釜内空气抽尽,保持釜内真空度0.09MPa以上。 3.1.2要特别注意检查催化剂加入量,防止聚合反应因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复验期/有效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Variation Application)申请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强制条件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强制条件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