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只能以之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自我、以我为主、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回眸。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课时分配

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在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苏联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在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政府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党和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1)四个现代化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问题,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在思考,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任务,这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最初提法。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向全国人民宣告了一定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实现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这个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

(2)“两步走”

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步骤,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长期的思考和酝酿,于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步骤。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我们党最早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远景规划的蓝图。

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

1.中国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主体和基础,实现工业化,就是通过发展现代工业,使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绝对优势;建立一个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能够制造人民生活必需的消费品,而且能够制造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主要机器设备,为实现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的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并最终建成工业化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国内的照搬苏联模式出现了问题以及苏联国内社会主义技术中一些缺点错误大量暴露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提出了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指导思想和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也为后来我们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2)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集中反映在毛泽东1956年写成的《论十大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经济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它实质上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中所讲的两大部类的生产即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关系。必须以重工业为经济建设的中心,因为没有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工业化;但是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不能以牺牲人民生活来发展重工业。而体现这一原则的办法,就是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一方面,“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这是使工业建设布局逐步趋于平衡、合理的主要措施。另一方面,内地工业的快速发展又依赖于沿海工业。毛泽东认为,加快内地工业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经济与加强国防既是统一的,又存在着矛盾。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是国防的基础,而强大的国防又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保证。另一方面,国防开支过大,势必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国防的削弱又无法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此毛泽东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其一,国防不可不有,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因为国防建设是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家独立与安全的根本保证。其二,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其三,进行国防建设必须全面考虑国家的经济实力,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四,解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矛盾的可靠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三者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能否正确处理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全局性的和极为现实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方针,这就是“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而且“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第一,“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它既是两者的管理权限的关系,也是国家利益与地方局部利益的关系。第二,必须加强中央对国家经济的统一领导。第三,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第四,要认真研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总之,毛泽东为我们党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基本原则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大权集中、小权分散的基本思路。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1)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

陈云在党的八大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

毛泽东在1956年12月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他把这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用来帮助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为社

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贵的思路。

(2)关于农业生产责任制

邓子恢在党内较早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他

认为,农村经济内部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在生产经营方面,应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的原则,要从生产对象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利于生产,既可集中又可分散。后来他又提出责任制必须联系产量的主张,他说,责任制不和产量结合是很难包的。

邓小平也指出“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那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那种形式。”“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

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

使它合法起来。” (3)关于

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 党的八大前后,刘少奇、陈云等同志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想。刘少奇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提出,应当改进现行的市场管理办法,取消过严过死的限制;应当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定范围内,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则是他对建立适合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的精心设计。

毛泽东则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4)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管理体制

首先,提出了给地方分权和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思想;其次,毛泽东等还就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例如: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企业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人与人之间在劳动生产中的平等关系,为此,必须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扩大企业民主、吸引广大工人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和集中群众智慧的有效形式等等。

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

1.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首次提出了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它的性质、特点和解决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农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等等,一般说来,它们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第二,提出了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基本方针。

用专政的方法解决敌我矛盾,就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在必要的时间内,不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强迫他们服从人民政府的法律,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改造他们成为新人。而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必须让人民参与政治活动,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的工作。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三,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首先,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民主改革任务的完成,大量尖锐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其次,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它还很不完善很不巩固,而这个过程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正确处理和合理解决已居于社会矛盾主导地位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过程。再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变化,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使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关系社会主义成败的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历史性任务。

2.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

3.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

四、执政党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执政党的地位,党所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1.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

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

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我们队伍中的意志

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

人征服过的,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

情况。”

2.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3.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

4.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反对个人崇拜。

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反对霸权主义。第三,在国际上主持正义。

2.争取和平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任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一,增进了亚洲和世界各国对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的了解与合作。第二,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否定了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增进了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的团结。第三,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正确的途径,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第四,奠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础。

3.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1)二战结束后,毛泽东提出美苏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应该把美国与包括英、法在内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区别开来。

(2)1964年,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中间地带”思想,并据此提出“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的论断。

(3)20世纪60—70年代,国际政治力量进一步分化改组。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十世界反霸权主义的力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大,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的意义。

思考题

1.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有何重大意义?

2.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 背景:1956年是我国历史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 国际上看,西方国家全面对华封锁遏制的局面有所松动,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初见成效。 在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已经建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标志着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记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 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 一个是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由于我们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我们未能避免大的曲折。 初期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积累了进行建设的初步经验。随着苏共二十大对苏联模式弊端的进一步披露,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重要知识点点拨: 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是在() A.195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B.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C.1957年最高国务会议D.1956年中共八大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掌握。1956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因此,备选项A为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述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决定,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易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增加了"社会发展"内容。此后,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卫生健康、科技教育、社会管理等社会发展的内容逐步充实。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加了"社会更加和谐"这一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中共十七大进一步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对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政策进行了专章论述。伴随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涵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其基本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思想。社会建设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

8.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掌握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内涵,中国社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掌握调整和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容。深刻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及对策措施。 思想教育 通过对发展战略及其特点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党提出的发展战略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培养 深刻领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 创新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章结构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第三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8课时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将突出六大重点:一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解决“三农”问题;四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六是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科学地分析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是党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依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刘少奇在八大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地指出,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在大陆已不存在了;原来的地主、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处在消灭的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分子正在由剥削者向劳动者转变;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为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界也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组成了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国已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 2、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说:过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即已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新民主主义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要把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早表述。 1957年以后,这种理解有了突破。同年3月,毛泽东指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用“现代科学文化”代替了“现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坚持社会主义基础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探索性和创新性的伟大变革,有效带动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文化事业,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变革。本文谨遴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工程建设这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工程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慎终如始、高瞻远瞩、勤政为民,结合其时中国实际,坚持努力探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腾飞和跨越。世界最高海拔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和世博会相继胜利举办,国家四条能源战略通道相继建成投产,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华夏大地处处都是大发展的的良好景象,各项建设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的百年梦想正在逐步实现,中华大地展现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一、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双重性。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也表现在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上。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来分析。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而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我们发展文化,主要是发挥文化的基础性作用,而不是把它变成产业,创造产值。经济发展是主题,文化发展是更重要的主题,因为我们已经进入文化时代。这些年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会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自然就会注重自身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大量的精神需求,自然会催生文化产业的大踏步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实践,我国的各项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 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经验,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过程与方法】(1)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成果在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2)选取一组反映“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经济社会状况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2)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中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3)文化大革命长时间的社会动乱,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的机遇。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成果;“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建设失误;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 难点: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国务卿就讲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做出了这样的回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那么中共是如何带领人民建设新世界的?这个专题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这一期间我们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曲折和失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大家来看这个图示,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在曲折中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首先我们先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新中国成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着手开始土地改革(土地所有制方面)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到1953年国民经济基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中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毛泽东探索“中国化”的历史背景 主要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空背景。其主要的一个观点认为,毛泽东的“中国化”探索,既不是他随心所欲创造的,也不是他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此间的曲折与坎坷、错误与成功,既都有鲜明的毛泽东特色,但也都有客观的时空原因。 一、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坚定地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之中,这是中国“一边倒”政策的具体体现。在60 年代之后,中苏关系由结盟而破裂,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困难。中国和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结盟,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苏联宝贵的支持,同时抗美援朝的胜利也使中国取得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中国和苏联结盟的分裂,使中国面临两大阵营的国际压力。两大阵营背景下的中苏结盟与分裂,既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供了实践经验,也给其造成了极大的时空局限和本体局限。 随着两大阵营冷战的逐步加剧,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不断干涉别国内政,激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围绕对斯大林的评价、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引发了争论。随着双方的矛盾不断扩大,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总路线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中苏大论战。 1、中苏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根本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虽然在苏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公开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多种错误并推进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变革,但由于其未从根本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它也仅仅是揭开了盖子而未有最终的圆满。但伴随着中苏两党论战过程的持续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在对“以苏为戒”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明确到日益绝对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步入歧途。回过头来看,中苏两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 .保持高速度增长;.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工业;.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第三产业 、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国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 .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发挥优势、自成体系;.相互照顾、均衡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 .战略准备;.战略条件;.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亿以内 .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 .人口的关系;.市场的关系;.资源的关系;.速度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关系 、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 .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建筑业;.加工业 、实现“九五”和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 .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一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 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和方法。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特点。 2.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与科学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16大) 第一,解决低水平问题。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在世界上属于中下收入国家,而当年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039美元。显然,我们小康生活水平是低水平的。我们要力争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人均3000美元达到或接近当时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解决所谓不全面问题。我们要经过20年的努力,使小康生活的内涵更加全面,使小康的覆盖面更全面。 发展比较均衡: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第三,解决不平衡问题。所谓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地区差距看,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小康社会的评分标准,小康在东部地区基本实现,在中部实现78%,在西部只实现了56%。至于城乡之间差距就更大了。 20世纪头20年的意义:20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它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完善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1)了解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理解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掌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思想教育方面 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教育学生:不能照搬照抄苏联经验,只能以之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回顾,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立足自我、以我为主、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回眸。 (2)中国工业化道路。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2.教学难点 为什么“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课时分配 约用5节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一节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一、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已经到来。在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鉴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以苏联为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在曲折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政府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党和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巩固、不完善。党的八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他同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又很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也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后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认为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 [Time]来源: 王伟光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八十多年的实践中,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邓小平的回答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完全搞清楚。”他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从苏联、东欧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人们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问题上,有两条教训特别值得重视。 第一条教训:离开本国实际、照抄照搬的教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经过一个过渡时期或革命转变时期之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然后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原则性的构思,认为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是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是,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三个特征是,在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实行按需分配原则;第四个特征是,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没有商品、没有货币,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时,实际上强调了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根本任务:一个前提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高度成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生产力发展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革命的结果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前提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高度成熟的生产力前提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才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一个根本任务是,建成的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什么是社会主义?列宁在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初,由于囿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认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就需要利用国家权力,以社会的名义把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国家所有;而国家一旦实行了社会所有,货币和商品就要废除,旧的分工和竞争也随之消失,为统一的计划经济和直接的产品分配所取代,社会就将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只保留按劳分配)。在1919年制定俄共(布)八大新党纲时,列宁仍坚持社会主义是非商品经济的社会,并且在实践上尝试在俄国建立以产品经济为内容的高度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体制——“辛迪加”。“辛迪加”就是俄文大工厂意思。第一,所有的生产资料都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全社会的公有制。第二,实行计划经济,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第三,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进行直接分配。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为前的,而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其生产力已经高度成熟、生产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认识 信研089班甄诚 s2*******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中国人劳心尽力探索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发达的问题和发展中存在着的各种障碍,一直是60年来探索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道路归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提出这一命题的中共中央的有关论述中寻找答案,其次要从这条道路形成的实践过程寻找答案。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曾下过一个定义。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循着这个定义来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过程,就会看到促成这一道路形成的,不仅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而且有改革开放前的历史。 在新中国迄今为止的60年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刚好大体各占30年。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中国道路”,不仅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而且要从实践上弄清楚改革开放前后的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只有正确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深刻理解这条道路。反之,只有正确理解这条道路,才能全面认识这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前30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现实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正是这条道路,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潮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切的起点并不是1949年前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而是1949年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并不是旧中国留下的那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而是新中国经过近30年艰苦奋斗而建立起来的宏伟基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大陆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统治的根基,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中国从此结束了蒙受屈辱、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如果没有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要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在新中国的头30年,我国通过连续四个半五年计划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集中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布局,并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发展化肥、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这一章主要是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问题,具体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为实现战略而采取的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后阐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章内容较多,涉及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与现实的经济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热点问题比较多。这一章是历年考试的重点,2005年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通过对以往真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章题型以选择题、分析题为主。本章还可能会联系实际出高分值的综合题目,复习时应特别注意联系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去思考问题。 考生在复习这一章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全面理解一些概念;另一方面要把握一些重点问题,如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这一战略,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等。 在复习的时候,考生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不要把可持续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或者生态的保护。 本章内容2005年考试大纲有较大调整,该部分原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现改为“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具体变动如下: 新增考点:本章第一节“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包括知识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删减考点:无 修订考点:第四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修改和添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战略的内涵;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其他方面只是概念准确性说法的修订。 本章新增知识点对应试题 1.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 实现科技的飞跃 B. 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 C. 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 D.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答案]D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二) (总分:9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15.00) 1.中国共产党最早规定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党的指导原则的文献是:( ) (分数:1.00) A.《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B.《论共产党员修养》 C.《整顿党的作风》 D.《不要四面出击》 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第三次章程修正案中最早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这道题考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才能决定实行某种制度,所以,剩下的几个选项由于只是个人的文章,不可能作这种决定。 2.1948年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时说:既要革命,就要有个革命党。这个革命党的建立必须遵循( ) (分数:1.00) A.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 B.有人民的全力支持 C.有严格的革命纪律 D.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解析:[解析] 这是毛泽东关于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认识。 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 (分数:1.00) A.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C.抓好农业基础地位的问题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 解析:[解析] 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1956年以前,我们学习苏联发展模式,过于强调了重工业的发展,忽视了轻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苏共二十大后,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强调了三者的协调。 4.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 (分数:1.00) A.思想政治工作√ B.作风建设 C.组织建设 D.军事保障 解析:[解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这是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新的理论概括。 5.下面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的是( ) (分数:1.00) A.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 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 D.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解析:[解析] 毛泽东强调知识分子要适应新社会。 6.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1.00)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B.团结一致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专题特征 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现代史的主体内容。从发展过程看,建国后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曲折中探索前进的全面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建设内容看,包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若干方面;从思想理论看,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理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模仿苏联到走自己的路,从重大失误到辉煌成就,最终形成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知识要素 1、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其中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阶段。1953年到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阶段。在党的领导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的特点 ①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而看,有些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如土地改革;有些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如三大改造;有些兼而有之,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③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改造后,资产阶级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成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这一过渡局面的结束。 (2)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 ①1950—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限制加利用有政策,这是山由于民族工商业在当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1953—1956年,采用赎买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改造,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是由中共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决定的。 (3)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特点 ①模仿苏联,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行计划经济,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在建设中探索前进 从1956年到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进行艰苦探索时期。其中1956年至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成就是第一位的,曲折是第二位的。1966年到1976年是“文革”十年,给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1)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命制人:马光贤审核人:高三历史组编号18 时间: 【单元概览】: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主要包括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其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是探索性、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2、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到今天,(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其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单元结构】: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一)背景条件: 1、建国之初的工业概况: 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教材小字) 2、环境需要;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之中,迫切需要加强工业化建设。 3、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4、物质基础:1952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方针政策: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的___ ___ __ ,制定。 6、经验借鉴: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处理农轻重关系。(二)实施“一五”计划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一化三改造)详见小字 3、“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①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成果:“一五”计划的意义(结合p92地图) 1、(工业部门)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 以及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 2、(工业布局)我国地区也新建了、、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一).doc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一) (总分:5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分数:9.00) 1.毛泽东首次阐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文献是 ( )(分数:1.00)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1944年,因为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揭示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经验教训而受到毛泽东高度赞扬的是 ( )(分数:1.00) A.郭沫若 B.黄炎培 C.刘少奇 D.李达 3.我党成为执政党后最容易犯的错误是 ( )(分数:1.00) A.教条主义 B.官僚主义 C.主观主义 D.个人主义 4.在1957年,毛泽东认为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应当是 ( )(分数:1.00) A.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建国前后,我国外交政策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的“客”的含义是 ( )(分数:1.00) A.苏联 B.资本主义国家 C.人民大众 D.民族资产阶级 6.最早与我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基本准则的国家是 ( )(分数:1.00) A.巴基斯坦 B.印尼 C.印度 D.朝鲜 7.在我党历史上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的会议是( )(分数:1.00) A.党的八大 B.党的八届二中全会 C.党的八届九中全会 D.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8.毛泽东最早提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存在中间地带的观点是在 ( )(分数:1.00) A.1946年同美国记者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 B.1974年在会见卡翁达时提出的 C.1945年在党的七大中提出的 D.1949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并由周恩来所归纳的关于我党对台工作的“一纲四目”的方针中“一纲”是指 ( )(分数:1.00) A.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