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的生产工艺

食用酒精要求原料必须是谷物、薯类、废糖蜜、生产工艺是液态发酵法。具体可以天津直沽酒厂为例。

1、配方:

高粱83.5%,大麦15%,豌豆1.5%。配料用水以酒糟水为主。原料以常压蒸煮,蒸煮设备为圆锥形底的立式蒸锅,其下端设有进汽口。另设配料缸,将原料与水混合后,泵入蒸煮锅。

2、糖化:

通常用UV—11糖化酶制剂,用量为原料的11%—15%,加入酶制剂的方法有二:一是在原料蒸煮糊化冷却到60°C时,全量一次加入糊化醪中;二是分两次添加,第一次当醪温冷却至70°C时,加入总剂量的50%,保温30分钟,使其液化酶先发挥作用,将淀粉液化。然后再加入其余50%剂量,使其在发酵缸中继续糖化。

糖化后,自然降温,待糖化醪温度降至28°C时,再添加4%的酒母,然后泵入发酵缸或池中进行发酵。

3、发酵:

发酵设备或为发酵缸、发酵罐,或为水泥池,入池或落缸后48小时进入主发酵阶段。发酵期一般为4至5天,温度控制在32°C—34°C,夏季发酵期缩短为3至4天。

在主发酵期,可添加己酸菌培养液,添加量为发酵醪量的5%。待发酵成熟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特配的香醪。

4、蒸馏:

将这种发酵醪送入蒸馏锅或蒸馏塔,即可蒸得原酒。这种原酒即食用酒精,亦称液体发酵法普通白酒。

食用酒精或称液体发酵法普通白酒再与固态发酵醅(香醅)、大曲酒醅、酒糟等香料进行串蒸、浸蒸、或浸串结合,或用配制法、调香法又可制得多种液态法白酒。这种酒较其他白酒更合乎国外市场的需求,应该在出口创汇方面大有作为。当然,它还具有其他优势。

食用酒精工艺文献综述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 文献综述 食用酒精发酵液糖化工艺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4.14~2014.4.28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 前言 能源是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问题之一,目前全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以及可开发的原油储量来计算,到21世纪中期石油资源的供应将会逐渐萎缩。因此,许多国家对开发新能源的项目十分重视[1]。此外,随着人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被誉为可再生绿色能源的燃料酒精,由于其燃烧污染小,容易运输和贮藏在价格上也可与汽油相竞争,因此酒精最有可能成为取代石油的新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2]。酒精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替代品,目前世界上2/3的酒精被用作燃料[3]。剩余1/3被用来作为医务用品及饮品。高纯度食用酒精是我国配制各种白酒的主要原料。在2011年12月份,我国生产白酒12亿升[4]。 2国内外酒精发酵工艺现状 2.1我国发酵工业总体情况 我国生物化工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生物化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生物化工产品已涉及医药、保健、农药、食品等方面[5]。“十一五”期间我国发酵工业产值比“十五”末增长58.5%,产品产量增长102%,出口创汇增长67.5%。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随着科技创新和科学进步的推进,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发酵产业产品空间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不断延长。 2.2酒精发酵行业发展情况 酒精发酵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在中国的酒精发酵行业始终服务于白酒行业,国内所有发酵酒精厂均执行食用酒精国家标准生产不同等级的食用酒精,供白酒厂勾兑白酒,因此生产名牌和品牌白酒的省区,如安徽、贵州等小型酒精装置众多。酒精生产规模从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扩大,2010年底全国共有注册大小酒精厂1650家,实际酒精厂的数量已经超过2100家,但是每个酒精厂的平均生产规模不到2050t。我国发酵酒精生产的原料结构的现状,玉米原料占60%以上;薯干原料占30%;糖蜜原料占10%以下。鉴于薯干和糖蜜原料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糟液难以治理,环境污染,特别是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对发酵酒精生产的原料结构进行调整。在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工艺技术改进、装备水平改善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6]。下面就以酒精发酵为例阐述现代发酵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酒精发酵是酿酒工艺的核心工艺之一[7],酒精发酵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酿酒工业的质量,而现今,我国的发酵工业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国外酒精发酵行业发展状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酒精的年产量迅速增加,铁表示用发酵法生产的酒精。1975年世界酒精长链超过8000kt,其中合成酒精产量为1600kt:1995年世界酒精产

乙酸酐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的毕业设计为《2万t/a醋酸酐生产工艺设计》,目前来看,全球醋酐的生产和消费量为330万吨。其中亚洲早已是醋酐生产能力最大的地区[1]。而就中国而言,国内乙酸酐行业存在的问题是行业整体水平较低、生产规模小、合成技术落后、开工率偏低,从发展趋势看,醋酐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为满足我国国内市场的消费与需要[2],醋酸酐的生产必将成为今后炙手可热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的叙述对今后国内外醋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乙酸酐的合成生产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将其进行整理总结,并在其发展趋势,现有缺陷,选择原因等加以个人想法。所取文献给与本文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查阅进几年有关乙酸酐生产技术及前景的文献期刊。

醋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健康危害吸入后对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3]。主要用于制造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漆、醋酸塑料、不燃性电影胶片、香烟过滤嘴和塑料制品等。此外在医药上可用于制备合霉素、地巴唑、阿斯匹林等;在染料工业中用于生产分散深蓝HGL、分散大红S- SWEL、分散黄棕S- 2REC 等;在香料工业中用于生产香豆素、乙酸龙脑酯、葵子麝香、乙酸柏木酯、乙酸松香酯、乙酸苯乙酯、乙酸香叶酯等。此外,醋酸酐还可用于制备漂白剂、乙酰化剂、脱水剂和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等,用途十分广泛[4]。 1 醋酸酐的生产技术进展 目前,工业化的醋酐生产方法主要有醋酸热裂解法、乙醛氧化法和醋酸甲酯羰基合成法3 种[5]。 1.1醋酸裂解法 醋酸裂解法又称乙烯酮法, 是以醋酸为原料,磷酸铝为催化剂或乙酸甲酯在高温下反应制得乙酸酐。整个工艺过程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气相醋酸裂解生成乙烯酮, 然后醋酸和乙烯酮经吸收生产粗酐,经精馏提纯制得成品乙酸酐。 该法的最大缺点是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副反应多、能耗大, 但由于技术成熟、生产的安全性高、对在醋酸裂解部分醋酸的质量要求并不高、可以使用其它装置和本身回收的醋酸, 因此在国外早期建设的装置应用该法, 目前我国仍普遍采用。 其中醋酸裂解的产物乙烯酮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 它可以用于生产农药、食品防腐剂等, 这种产物在羰基化的工艺中不会出现, 因此, 该工艺的裂解部分是很有生命力的[3、6]。其反应流程如下: 1.2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法分两步反应完成,首先乙烯在PdCl、CuCI催化剂的作用下,在温度为100~150℃、压力为0.3MPa的条下反应氧化生成乙醛;乙醛在醋酸锰

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

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与技巧 会计1155班同学注意:文献综述和读书笔记在6月9日之前写好,6月9日班长收齐交给本导。 撰写文献综述是教学环节之一。一般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目的是为大四撰写本科毕业论文做好前期准备。但是,实际执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常见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从网上搜寻一篇应付了事,老师往往也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退回去重新撰写,往往打个低分。因此,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果就是撰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学生不知如何选题、也不知如何搜集相关文献,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很被动。针对这一现象,加强对于撰写文献综述的撰写指导就凸现其重要性。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顾名思义,文献综述就是对围绕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先“综合”再“评述”。文献综述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因为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一个观点综述,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以往主要的观点,并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新”的东西,围绕某一选题提出并回答“为什么”,就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何谓“主题”呢?主题就是针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给出的理论解释。比如对于“会计改革”、“盈余管理”、“两权分离”这些经济现象提出的理论。先有现象,再有理论,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有解释力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文献综述就是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总结评述。比如,我们观察到,全世界都存在“会计”这门职业,总有人从事会计工作。那么会计是什么?有什么用处?会计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新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什么挑战?等等,都需要理论进行解释。 对于“会计是什么”,也就是会计的本质问题,国内有三种观点:“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和“控制系统论”。为什么会存在这三种观点?每种观点的逻辑在哪儿?他们是如何论证这些观点的?围绕这些问题就可以写一篇文献综述,题为“对会计本质的几点认识”。 再比如盈余管理,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是不是就是利润操纵?盈余管理有那些手法?每一种手法的经济后果是什么?会计准则如何应对盈余管理问题?等等,也可以写一篇文献综述。 再比如,对于“内部控制”问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非常关心。那么什么是内部控制?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有那些观点?内部控制理论是如何演进的?内部控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等等,围绕这些问题又可以撰写一篇文献综述,题为“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历程”。 宏观一点看,目前全球都在关注公司治理问题。那么,何谓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目前围绕公司治理的研究有那些进展?影响公司治理的因素有那些?存在最优的公司治理模式吗?公司治理是一个大的题目,在这一范围内,可以进一步细分一些小问题,比如董事会独立性问题、独立董事的效用、管理者薪酬等等都可以进行文献综述。

醋酐生产工艺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文根据目前国外学者对醋酐合成工段工艺设计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吸取其它醋酐生产厂家的经验,力求使各工艺条件达到理想操作状态,整个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为醋酐装置的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查阅近几年有关醋酐工艺设计的文献期刊。 本文主要从简介、性质、生产方法和比较、应用、市场发展及预测等方面对醋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产品简介 1.1.1 产品性质 醋酐又名醋酸酐、乙酐,分子式C 4H 6 O 3 ,相对密度1.080,熔点-73℃,沸点139℃。折 光率1.3904,闪点54℃,自燃点 400℃。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的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吸湿性,可溶于氯仿和乙醚并可缓慢地溶于水形成乙酸,与乙醇作用生成乙酸乙酯。醋酐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半数致死量约为(大鼠,经口)1780mg/kg;质量浓度为0. 36 mg/m3时即可对眼产生刺激,0. 18 mg/m3时就能改变人的脑电图像,还能引起细胞组织蛋白质变质;其蒸气刺激性更强,极易烧伤皮肤及眼睛,如经常接触会引起皮炎和慢性结膜炎[1]。 1.1.2 产品用途 醋酐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用作酯化剂,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在水中缓慢水解成醋酸,在热水中分解成醋酸;也可用作酰化剂、硝化或者磺化的脱水剂等[1]。 醋酐是最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主要用作醋酸纤维素、香烟过滤嘴、胶卷和胶片、纺织用醋酸纤维和赛璐珞塑料等,其次是用于医药、染料、香料和有机合成中的乙酰化剂。醋酐还有许多未开发或者刚开发出来的应用领域,如洗涤剂、炸药、液晶显示器等,尤其在液晶显示器方面市场前景较广[1]。 未来醋酐的消费重点在医药、燃料、农药和二醋酸纤维素,二者占总消费量的75%以上。醋酐在医药方面主要用做合成药物中间体的乙酰化剂和脱水剂。在染料领域中主要用于分散染料的生产,少量用于活性染料、还原染料等。农药行业中醋酐主要用于乙酰甲胺磷、三氯杀虫酯、霜脲氰、氟磺胺草醚、吡嘧磺隆等的生产,还可用于三酸甘油酯、氯乙酸和聚四亚甲基乙二醇醚(PTMEG)等的生产。除上述用途外,醋酐最大的应用在于生产醋酸纤维素,尤其是醋酸纤维素经抽丝加工成香烟过滤咀是目前醋酐最大的应用,截至2008年国香烟过滤嘴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醋酸纤维素市场将成为未来国醋酐最大的潜在市场[2.,3]。 二、醋酐的生产方法和比较 1.3 产品生产方法 文献记载醋酐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乙醛氧化法、乙烯酮法、甲醇羰基化法。其中甲醇羰基化法以其流程短、质量好、消耗低、三废少等优势正逐渐取代另外两种方法。

文献综述写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literature review。它是利 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 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 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 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 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可以把该 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 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 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 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 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 向性。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 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 者的见解和评论。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 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 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 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 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

我国传统白酒固态酿造和液态食用酒精发酵的对比研究

我国传统白酒固态酿造和液态食用酒精发酵的对比研究 摘要: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制品的酿造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近年来,酒精制品的作用逐渐显著,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如医疗、工业生产等,酒精的发酵问题逐渐的 受到了关注。我国白酒的固态酿造工艺与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发酵技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但也存在着更大的不同。本文根据中国传统白酒酿造与食用酒精液态发酵的工艺和特点,从 酿造方式、所用原料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产原料;预处理方法;比较; 引言 我国是白酒的起源之地,古代便利用谷物自然发酵进行提炼,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白酒。我国 白酒的品种繁多,口感丰富,可以说,我国的酒文化享誉全球。从古至今,酒一直都是人们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从古人的“劝君更进一杯酒”,到如今的餐厅对饮,酒产品丰富了人 们的生活。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已经成为现代发展的基础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二者进行参考比较,既可以改善白酒的酿造水平,提高酿造效率,也能为液态发 酵的食用酒精保留住白酒特有的风味提供思路,从而带动二者的共同进步。 1生产原料的比较 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是建立在传统酿酒工业的基础上得出的,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带动了 下游产业的发展。由于生物酶的特异性,发酵得到的食用酒精纯度极高,已经替代工业酒精,在下游化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食用酒精液态发酵同时借鉴其它工业产品生产过程及技术其 自身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初期阶段,我国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产业开始起步,并不断的进步与更新,同时,白酒的酿造工艺也不断的得到优化。研究二者的不同可以带动 双方水平的提高。二者明显的区别是原材料的不同,原材料的质量与酿造的质量息息相关。 我国传统酿酒技术所使用的原材料大多是优质谷物,如高粱、大米、小麦等谷物,这些谷物 丰富的有机物组份造成所酿造的白酒营养成分较高,口感醇爽,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益处。 白酒的生产原料本身具有较高的营养物质,如小麦中所含的淀粉含量较高,具有丰富的氨基 酸物质,发酵后产生的微量有益物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进行 白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高粱产品是酿酒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它含有大量的淀粉物质,出 酒率较高。同时,高粱谷物的栽种较为容易,能够大面积的种植,市场价格较低,作为白酒 的生产原料能有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很受当下制酒企业的欢迎。与传统的白酒酿造原 料相比,液态发酵的食用酒精所需原材料来源广泛。除了传统的淀粉质原料外,还可以用其 它的糖质和纤维素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纤维素原料满足了当下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战 略目标。纤维素可以通过生物酶等预处理手段获得酵母发酵所需要的糖原料,从而液体发酵 获取食用酒精。目前大自然中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纤维素原料,如果能够有效的收集并利用,就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有效的生物质循环链。近年来,随着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法所需 的原料价格逐渐走高,我国大量科研院校开始针对廉价的纤维素进行研究,国家也在大力发 展纤维素乙醇。纤维素乙醇符合不与农争地的原则,能够获得国家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同 时发展纤维素乙醇可以大量的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的污染,达到了保护土地和水资源等的效果,能够获得生态环保部的支持。当然,由于纤维素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只适合现代化的 液态发酵和精馏工艺,通过多道提纯手段达到食用标准。所以纤维素乙醇是未来液态发酵食 用酒精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预处理方法的比较 白酒酿造技术与食用酒精液态发酵技术的预处理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在白酒的酿酒过程中,由于原材料内部的淀粉等物质成颗粒状,具有不容易被水解的特点,因此在酿造的过程中需 要对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传统酿酒工艺中预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原材料只进行蒸煮等相关 处理,破坏细胞的同时达到杀菌作用,细胞破坏后淀粉物质流出,高温让淀粉链打断从而降

腌制食品综述 (1)

腌制食品的研究进展 马毅朋11415010429 前言:腌制食品的方法是一种很古老的保藏食品的方法,在民间比较普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食用腌制食品的习惯。腌制食品不仅有特殊的风味,有的还有刺激食欲,帮助消化,去油腻的功效,有些地区无论家庭餐桌上,还是豪华的酒楼必有各色腌渍小食品点缀。 关键词:腌制发酵真空腌制 腌制是指用食盐、糖等腌制材料处理食品原料,使其渗入食品组织内,以提高其渗透压,降低其水分活度,并有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防止食品腐败,改善食品食用品质的加工方法。腌制是一种食品保藏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加工方法。腌制过程实质上是食品外的溶液和食品组织内的溶液通过溶剂的渗透、溶质的扩散,最后达到均衡化的过程。经过腌制加工的食品通腌制品,如腌菜、腊肉等。不同的食品类型,采用的腌制剂和腌制方法均不同。腌制所使用的腌制材料通称为腌制剂。常见的腌制剂有盐、糖等。盐糖在腌制过程中的主要目的是:盐脱水作用、离子水化作用、生理毒害作用、盐液中氧气浓度下降、影响酶的活性。糖:高浓度的糖使溶液中的氧气浓度降低,同时还产生高的渗透压使微生物脱水以达到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目的。 此外在腌制过程中,除了常用的腌制剂外同时还会加入一些香料和调味品。加入香料后会使食品更具有风味,香料和调味品也会对食品的保藏有促进作用。因为加入香料和调味品后会调节腌制溶液的渗透压,加快脱水作用。另外有些香料和调味品的加入会改变PH值。有些香料和调味品具有天然的杀菌作用如:大蒜辣素、黑芥子苷、辣椒油酰胺、花椒油酰胺、精油等。 一、发酵过程与腌制 腌制过程还利用微生物的发酵过程,这是因为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会产

年产50000吨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_毕业设计 精品

50000t/a食用酒精工厂的初步设计

摘要 设计中依照厂址选择原则对工厂进行了合理的选址;完成了工艺的选择及论证;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水衡算;完成了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以及工厂投资的简要经济核算。对工厂厂房、工艺流程、车间设备进行了合理地布局。完成了工厂图纸的绘制,共八张图纸,包括全厂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发酵和蒸馏车间设备布置图、种子罐设备图。 根据全厂工艺设计和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设计能够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关键词:食用酒精;木薯;连续发酵;四塔蒸馏

ABSTRACT I completed selection of the site of fa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choice factory, selection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of process, material balance, energy balance, water balanc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major equipments and brief economic accounting. Workshop, process and equipment of workshop gained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The eight factory drawings drawing were completed, including the factory general layout map, process map, equipment layout map of fermentation and distillation workshop, seed tank equipment map. The results of the whole process design and computation show that the design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s:Edible alcohol; Cassava; Continuous fermentation; Four towers distillation

醋酐工艺流程说明

4.2.2 醋酐工艺流程说明 4.2.2.1 流程概述 本装置以醋酸为原料经裂解、吸收、蒸馏、回收工序,制得醋酐产品。 a) 醋酸裂解工序 醋酸裂解工序流程示意图见图4.2-1。 b) 乙烯酮吸收工序 乙烯酮吸收工序流程示意图见图4.2-2。 ①乙烯酮的吸收 由裂解炉产生的乙烯酮气体和废气首先进入第一吸收塔(T-201)底部,与塔顶部喷淋的醋酸,醋酐的混合液逆向接触,使大部分乙烯酮被吸收生成醋酐,塔底出来的粗醋酐浓度为85wt%,进入粗醋酐贮罐中。

图4.2-1 醋酸裂解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一吸收塔吸收液从粗醋酸酐罐(V-301)下部用第一吸收塔循环液泵(P-201)与来自第二吸收塔底部的循环液一起打入第一吸收塔循环冷却器经工业冷却带走反应热后进入第一吸收塔顶部。 第一吸收塔操作真空度:640mmHg;操作温度:35~40℃。 在第一吸收塔中未被吸收的乙烯酮气体,连同废气从塔顶出来进入第二吸收塔底部,与从塔顶喷淋下来的吸收液逆向接触,在第二吸收塔中,乙烯酮气体几乎全部被吸收掉,生成的粗醋酐及醋酸混合液与第一吸收塔循环液合并,同时取出一部分作为循环液进入第二吸收塔循环液泵(P-202)作循环吸收液用。 来自蒸馏系统吸收的醋酸与来自醋酸高位槽(V-401)的冰醋酸根据第一吸收塔排出的粗醋酐的浓度加入到第二吸收塔循环液中。循环液泵打入第二吸收塔冷却器(E-202)用工业水冷却到25℃左右进入第二吸收塔顶部作喷淋吸收液用。 ②尾气洗涤 由第二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尾气在洗涤塔(T-203)中用循环洗涤液贮槽(V-201)中的水洗涤其中的醋酸蒸汽。洗涤液用循环泵(P-203)输送经冷却器用冷冻盐水冷却后进入洗涤塔。洗涤液循环使用,当稀醋酸浓度提高到20%后,将此醋酸用循环液泵打至稀醋酸回收工序稀醋酸贮槽。 由洗涤塔顶出来的尾气,再经尾气洗涤塔用水洗涤,然后,进入水环真空泵,分离罐,经液封槽进入裂化炉作燃料之用。 尾气洗涤塔的废水经液封槽放入下水,控制废水含酸小于0.09wt%操作温度20℃。 裂化、吸收系统所需要的真空度,全部由水环真空泵(P-204)提供。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酒精生产工艺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酒精的生产流程设计 班级:2011级2511班 姓名:刘兴李德静 廖军梁炯 学号:20112511006 20112511032 20112511018 20112511034 指导教师:邓启辉 时间:2013 年7 月5 日

计划表: 内容组员学号备注前言、绪论全部6、18、32、34 汇编 生物发酵法刘兴、李德静6、32 汇编 化学合成法廖军、梁炯18、34 汇编酒精的用途及总结展望全部6、18、32、34 汇编CAD 李德静、廖军32、18 I

前言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等。 二、设计目的: 1、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2、通过本次专业实习设计可以看出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哪些不足,学会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 三、设计意义: 酒精工业是在酿酒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工艺新设备新菌种不断涌现,酒精产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稳定提高;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淀粉出酒率及开展综合利用与消除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酒精采用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工艺流程,逐步实现了淀粉质原料和化学原料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四、设计原理: 生物发酵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植物中的淀粉,其余的部分仍可综合利用,生产出专用饲料和农业复合肥等产品。在综合利用方面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最为普遍,有的厂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干冰、纯碱和小苏打。在自动控制仪表方面也有进展,有的厂已采用电脑实现了主要工序集中控制,目前,我国一些酒精厂正在朝着生产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方向发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石油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开发和加工工业产生的乙烯气为原料,使得乙烯水合法的原料得到充分保证。 II

醋酸甲酯羰基合成醋酐的工艺进展

所谓羰基合成醋酐就是指醋酸甲酯与CO进行羰基合成过程。根据羰基合成所处的状态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反应的起始原料可以是甲醇(直接法),也可以是醋酸甲酯(间接法)。以甲醇为原料生产醋酐有两条路线,一是甲醇与醋酸先酯化,然后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二是醋酸甲酯羰基化生产醋酐,部分醋酐产品与甲醇反应提供原料醋酸甲酯。 液相羰化法依斯曼柯达公司采用反应蒸馏工艺制造醋酐。醋酸(含水量小于0.5%)与甲醇在塔式反应器内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醋酸甲酯产品直接由塔顶蒸出,用硫酸作催化剂。自羰化工序循环的醋酸进入反应蒸馏塔的上部,新鲜的由塔底部进入,两种反应物料逆向流动,酯化反应蒸发在每块板上进行。由于反应蒸馏在每个塔板上蒸发除去醋酸甲酯,这就大大促进了酯化反应,提高了转化率。原料甲醇和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与产物醋酸甲酯形成共沸物,如醋酸甲酯95%与水5%;醋酸甲酯81%与水19%(均为质量分数)。原料醋酸也是萃取剂,又可以把剩余的共沸物中的甲醇反应掉。因此产品很容易提纯。这种反应蒸

馏技术要比其它类型酯化技术先进合理,国内也有很多单位在研究。在反应区塔盘上的停留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萃取的效率,这些逆流塔盘可以是高效的金属丝网、泡罩塔和逆流的槽式塔盘,均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可达到24h。产品纯度非常之高,转换率也很高,反应产物与反应物分子比较接近化学当量。反应段的温度控制在65~85℃之间、塔的操作压力为大气压,催化剂硫酸浓度为95%~98% (质量分数),在塔的萃取蒸馏段的底部进入,与醋酸的质量比为0.01,反应物的停留时间随硫酸浓度增加而增加。由于反应物是高腐蚀性的,所以塔的再沸器需要特种材料。反应蒸馏的塔顶冷凝器采用部分冷凝,冷凝液回流进塔,未冷凝的气相醋酸甲酯供给羰基化反应工序。回流比控制在1.5~1.7,回流比超过2.0时转化率会迅速下降。 反应产物与H2/CO物质的量比有密切相关,氢的比例增大,羰化产率也增大。因为H2能使[Rh(CO)2I4]-还原为具有活性的[Rh(CO) I2]-,但过高的H2浓度会增加副产物醋酸乙烯,一般原料CO中含 2 H22%~7%,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与寿命。在羰化工序中来自酯化工序的醋酸甲酯与等当量的碘甲烷混合进入进料罐中,用泵将催化剂复合物经进料预热器将物料温度升到180℃,然后将此液相物料从反应器(带有搅拌器)上部进入反应器,操作压力2.45MPa,反应气体(主要是CO和少量H2)由循环压缩机打循环,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反应转换率为75%,选择性大于95%,反应温度以循环的反应液通过废热锅炉来控制。未反应气体通过冷凝后除去冷凝液,由循环压缩机压入反应器内。反应产物经控制后进入带有夹套的闪蒸器中,闪蒸器压力降至

关于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文献综述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献综述的好坏对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开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质量。文献综述也是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本文是我根据自己掌握的部分资料整理出的一篇材料,供各位指导教师参考。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指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开题前,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相关专题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所谓“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以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毕业生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 要求毕业生撰写文献综述具有以下意义: (1)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熟悉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 (2)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 (3)提高毕业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流派和观点。

食用酒精工艺流程图

吉林工商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年产10万吨食用酒精工厂设计院系:生物工程分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红 学号:26号 指导教师:颖 2012 年5 月26日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重声明:所呈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目录 1绪论 0 1.1 产品介绍 0 1.2 设计意义 0 1.3 设计原则 (1) 2 设计概论 (2) 2.1 生产方案的确定和产品方案 (2) 2.2 厂址选择 (2) 2.3 原料来源、规格及标准 (3) 2.4 主要辅料的质量标准 (3) 2.5 水的质量标准 (4) 2.6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5) 3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淀粉质原料酒精生产的流程 (5) 3.2 原料的水-热处理 (6) 3.3 糖化工艺 (6) 3.3.1 糖化的目的 (6) 3.3.2糖化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6) 3.3.3 糖化方法 (7) 3.4酒精生产对酵母的要求 (7) 4 酒精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7) 4.1酒精生产工艺技术指标 (7) 4.2 工艺流程图见具体图纸 (8)

4.3.1 原料计算 (8) 4.3.2 辅料计算 (9) 4.3.3 糖化醪与发酵醪量计算 (11) 4.4 根据要际原料耗算一览表 (11) 4.5 生产设备相关计算 (11) 4.5.1 粉浆罐 (12) 4.5.2 酒母罐 (13) 4.5.3 糖化罐 (13) 4.5.4 发酵罐 (13) 4.5.5 搅拌器 (14) 4.5.6 其他设备 (14) 4.6 动力设施的计算 (15) 4.6.1 耗水量的计算 (15) 4.6.2 蒸汽消耗量的计算 (15) 4.6.3 供电设施估算 (15) 5 重点设备——粗馏塔 (16) 5.1 粗馏塔概况 (16) 5.2 粗馏塔的计算 (16) 6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21) 6.1 CO2回收利用 (21) 6.2 液体、固体CO2 (干冰) 的制备和贮运 (21)

醋酐生产工艺介绍

醋酐生产工艺介绍 想了解醋酐生产工艺吗?今天我到好多网站上都没有找到,忽然想起好久之前注册的万客化工网,或许会有吧,没想到还真让我找到了,呼呼~~ 生产工艺 工业化的醋酐生产工艺有三种:乙醛氧化法、乙烯酮法和醋酸甲酯羰基化。 1.1 乙醛氧化法 乙醛氧化法技术来源为加拿大Sha Winigan化学公司。生产工艺如下:乙醛和氧在60℃、101 kPa或70℃、600-700kPa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用氧气或空气作氧化剂,以醋酸乙酯为溶剂,醋酸钴为催化剂,醋酸铜为促进剂。乙醛与氧气(过量约1%-2%)反应首先生成过氧醋酸,过氧醋酸再与乙醛反应生成醋酐和醋酸。在此条件下,乙醛转化率为95%,醋酐及醋酸产率的质量比为56:44。醋酐的总收率为70%-75%。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以提高醋酐的产率。反应方程式为: CH3CHO+O2→CH3COOOH; CH3COOOH+CH3CHO→CH3COOOCH(OH) CH3(单过氧醋酸酯); CH3COOOCH(OH)CH3→(CH3CO)2O+H2O; CH3COOOCH(OH)CH3→2CH3COOH。 每吨醋酐消耗乙醛1.165 t,标准状态空气2300 m3。乙醛氧化法流程简单,工艺成熟,但腐蚀严重,消耗较高,已逐渐被淘汰。在国外已被醋酸甲酯羰基化和乙烯酮法所替代。我国上海化学试剂总厂这种装置已经处于停产状态。 1.2 乙烯酮法 乙烯酮法按照原料不同又可以分为:醋酸法和丙酮法。 1.2.1 醋酸法 醋酸法技术来源为德国Wacher化学公司。生产工艺如下:第一步,醋酸在700-750℃、10-20kPa的压力及0.2%-0.3%磷酸三乙酯(按醋酸质量计)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裂解脱水制成乙烯酮,醋酸转化率约为85%-90%,对乙烯酮的选择性(物质的量计)约为90%-95%。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2=C=O+H2O+147 kJ/mol。 第二步是液体乙酸吸收乙烯酮生成醋酐,经精馏提纯制得成品醋酐,乙烯酮的转化率约100%。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2=C=O→(CH3CO)2O+62.8kJ/mol。 该生产工艺是德国Wacher化学公司开发成功的,并于1936年实现工业化。现有两种生产流程: 其一,为塔式流程。用4个填料塔进行合成与分离。每吨醋酐的消耗定额为,醋酸1.35t,催化剂1.5-2kg,氨0.7-1.0kg,回收醋酸100-160kg。 其二,为液环泵流程。以液环泵为反应及吸收设备。该流程十分简单,正在取代塔式流程。每吨产品的消耗定额为,醋酸1.22 t,裂解率75%,合成收率96%。 1.2.2 丙酮法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最新资料推荐------------------------------------------------------ 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综述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容的概括, 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路的综合. 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为: 1. 文献综述的第一步: 概括归纳收集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 如文献索引, 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盘或网络进行检索; 二是从综述性文章, 专著, 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 选择文献时, 应由近及远, 因为最新研究常常包括以前研究的参考资料, 并且可以使人更快地了解知识和认识的现状. 首先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 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没有关系, 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 其次要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 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筛选, 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 目标, 方法, 结果和结论, 及其存在的问题, 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 将相关的, 类似的内容, 分别归类; 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 要对比分析, 按一定的评价原则, 做出是非的判断. 同时, 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 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 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对要评论的文献先进行概括(不是重复) , 然后进行分析, 比较和对照, 目的不是为了对以前的研究进行详细解释, 而是确保读者能够领会与本研究相关的以前研究的主要方面. 个别地和集中地对以前研究的优点, 不足和贡献进行分析和评论, 这在文献综述中是非常重要 1 / 20

食用酒精就是一种白酒

食用酒精就是一种白酒,学名乙醇(C2H5OH),是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优质白酒。它是先生产食用酒精,即液态法普通白酒,然后采用勾兑、调香、串香等方法,使之达到理想的风味特色。 而工业酒精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学名甲醇.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 甲醇的分子式是CH4O。 食用酒精不是一般的酒精。酒精学名乙醇(C2H5OH),可由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生产。其中化学合成法酒精往往夹杂异物高级醇类,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不能食用,一般被称为工业酒精。 食用酒精必须以薯类、谷物,或废糖蜜为原料,必须通过发酵法酿造。日前食用酒精的质量标准业已出台,其卫生要求下的甲醇、杂醇油及铅的含量较之固态发酵法白酒更低,因而更卫生、更安全。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4197747.html,/system/technc/showinfo.asp?infoid=24399 酒精在化工产品里分为食用酒精与工业酒精(非食用酒精)两种。 食用酒精虽然是国家允许食品工业使用的,但仍含有杂质、异味,必须经过脱臭除杂处理,才能用来配制饮料酒。若是直接饮用,多少都会影响人体健康,乃至酒精中毒,损害人体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例如引起胃肠溃疡、多发性神经炎、脂肪肝、脑血管硬化、造血功能障碍等。 非食用酒精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例如甲醇、杂醇质、醛、铅、锰等,不仅不能直接饮用,就是加工成配制酒,也是不许可的。因为对工业酒精所含有害成份多少是没有标准要求的,这类酒精只能用于工业、卫生、国防等工业,绝对不可用于食品工业。人们若误饮,就会发生中毒事故。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4197747.html,/datalib/2002/Life/DL/DL-170884 食用酒精工艺上控制严一点,不管是工业还是食用,生产过程都一样,在酒精蒸馏过程中,先出来的是甲醇,再是乙醇,在后是乙醛,甲醇和乙醛都是有毒的,食用级的酒精需要去头丢尾,工业级则不需要了 酒精不管是食用还是工业用,都是粮食发酵而来,两者的区别是食用酒精的甲醇含量要在0.1%以下,工业酒精是0.2%;另外食用酒精的其他杂质(如丙醇等)的含量也比工业酒精低;而工业酒精的酒精纯度往往高于食用酒精;工业酒精每吨能卖到1400元,食用酒精杂质提纯的要求高,价格一般每吨比工业酒精贵几百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酒精勾兑假酒,虽然不允许,但一般不会发生恶性中毒事件,而甲醇勾兑假酒往往是致死致残重大事故的真正原因。 食用酒精、工业酒精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负责人指出:“国家标准对工业酒精甲醇含量有非常严格的限量标准,甲醇引起的中毒事故跟工业酒精没有直接关系,要给工业酒精正名。” 酒精有浓酒精,稀酒精,和医用酒精,工业酒精. 浓酒精是为了运输方便. 稀酒精是根据使用情况来兑水降低浓度.工业酒精只是纯度不高. 医用酒精都是稀酒精,浓酒精不能杀菌.酒精的杀菌的原理是稀酒精可以渗透到细菌的肌肤,使体内物质凝固,来杀死细菌. 酒精是有毒的绝对不会有食用酒精!!!

文献综述-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2灌装生产线概念设计 全自动液体灌装机的使用和需求日益增长,已经逐步代替手工灌装或半自动灌装, 并将发展成为液体灌装行业所必备的设备。目前,市场上对全自液体灌装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大多只对能进行自动计量或某部分机构能实现自动控制就定义其为全自动灌装机,这种定义不完全,不能真正的对全自动液体灌装机进行定义。 2.1液体灌装基本原理 灌装就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物料注入到包装容器中的过程IUl。这种液体物料主要是指 具有低粘度的可流动型液体物料,如酒类、汽水、果汁等。它们可以依靠自重以一定速度流入到包装容器中。另外还可灌装一些中等粘稠液体物料和一些高粘度物料,如果酱、油脂,牙膏及黄油等。对这些物料的灌装依靠重力是不能使其按要求流动的,因此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其挤入或压入到包装容器中。由于液体种类很多,其性能不一,如粘度、起沫性、含气性、挥发性等各不相同,所以采用的灌装方法不一样,其次液料的包装容器也不同,有玻璃瓶、金属罐、塑料瓶、复合纸盒等,所以,依据不同的包装容器、包装物料及不同的灌装工艺,灌装机的灌装方法也是不相同的。 2.2液体灌装方式 由于液体物料性能不同,灌装方式多种多样。根据灌装压力的不同可分为常压灌装、 压力灌装、等压灌装、负压灌装等旧。 2.2.1常压灌装 常压灌装,又称重力灌装,即在常压下,利用液体自身的重力将其灌入包装容器内, 其整个系统处于敞开状态下工作,该灌装方法是最原始的灌装方法。至今仍被用在流动性很好的液体灌装中,这各方法比较适用于流动性好、不含气、不易挥发的液体中。如矿泉水、白酒、酱油、牛奶等。 2.2.2负压灌装 负压灌装是先将包装容器抽气形成负压,再将液体物料灌入包装容器内【13J。这种灌 装方法不但能提高灌装速度,而且能减少包装容器内残存的空气,防止液体物料氧化变质,可延长产品的保存期。此外,还能限制毒性液体的逸散,并可以避免灌装有裂纹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