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摘要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专项特色旅游活动形式和产品类型。作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活动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在分析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现状和对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红色旅游旅游资源的问题和建议,并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构想的思路进行阐述。

关键字: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建议、分类

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马骏

0 引言

翻开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历史,您会发现,上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最早成立于上海,团中央机关最早也设在上海。1922年8月22日,俞秀松等人在上海淮海路567弄渔阳里的一幢石库门房子里,发起创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团中央机关就设在渔阳里6号。

上海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有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寓所;有文化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居以及伟大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故居、陵园;还有中国现代史上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的故居等等。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的色彩为红色!

1.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上海开展红色旅游工作以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部署,按照《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上海红色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二五”期间,红色旅游着力形成浦西、浦东交相辉映的发展格局。

——浦西区域

依托浦西的革命遗迹、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浦西传统红色旅游精品,反映上海革命历史和发展成就。

——浦东区域

依托浦东的世博园、陆家嘴地区等反映浦东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景点,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红色旅游产品。

近几年来,在上海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在上海各部门和区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上海红色旅游景点资源整合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形成了红色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培育了“开天辟地”、“英烈丰碑”、“文化先驱”、“伟人风范”、“走向未来”五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初步形成了一支有较高素质的红色旅游人才队伍。

目前,上海红色旅游通过有效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扩大内涵,打造了5大红色旅游品牌。卢湾区结合时尚精致的城区特色,以中共一

大会址纪念馆为中心,串联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和区内时尚地标,形成一条“漫步红色卢湾,探索经典时尚”线路,策划了红色之旅都市群体活动,使红色旅游景点和都市人文时尚资源相连,用全新的形式赋予了红色旅游新的活力。

徐汇区继续巩固和推进以龙华烈士陵园、龙华旅游城为核心的“英雄丰碑”经典景区建设,广开渠道有效延伸龙华烈士纪念馆在革命史料馆藏、青少年教育等方面优势效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红色旅游资源的输出服务覆盖更广更深。

2.上海市红色旅游资源调查

2.1调查方法

我们小组采用了询问调查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红色旅游资源要素、旅游地和周围客源地居民出游率、产生客源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等进行调查。

2.2调查内容及结果(见图)

3.上海市红色旅游资源

3.1上海市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培育上海城市精神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全市有近60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40处景点被列为重点“红色旅游”景点,20处景点入选“红色旅游”基地。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与其他红色警区相比已经

是走在了前沿。

在《2005—2010年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统筹规划,划定五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包括“开天辟地”旅游区: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新天地为中心、“英烈丰碑”旅游区:以龙华烈士陵园、龙华旅游城为中心;“文化先驱”旅游区: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和多伦路一条街为中心;“伟人风范”旅游区:以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东方绿洲和朱家角为中心;“走向未来”旅游区:以宋庆龄陵园和虹桥开发区、古北新区为中心)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而且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宋庆龄故居等20家景点被授予“上海红色旅游基地”铜牌。从以上可以看出,上海市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重视程度之高。

3.2上海市红色旅游资源类型

红色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它分为遗址类和纪念场所类两个大类,以下又分为4个亚类,参见表1:

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开发——以遵义为例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 (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

红色旅游课程论文

论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班级:建筑(本)201301 学号:20138132 作者:高启耀 摘要:红色旅游是旅游业的一支新芽。在国家政策引导、推动和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近年来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作为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活动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宏观的总结论述一下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展望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与发展背景 红色旅游是指依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革命历史遗存和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等资源而开展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依托红色资源而存在的,这些资源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将红色和旅游结合起来,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它不仅在旅游行业上实现了创新,而且对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尤其对于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青少年一代而言,红色旅游堪称特殊的课堂和鲜活的教材。红色和旅游的结合将为旅游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把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探索一条良性循环之路。1999年江西

率先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1年推出“江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主题形象口号。2003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江西视察时指出: 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红色旅游打造成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2004年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由江西发起,北京、上海、福建、河北、广东、陕西七省市共同参与签订了《七省市发展红色旅游郑州宣言》,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推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新举措。200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在理论版头条发表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的文章!。2004年12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规定。这表明国家将要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2005 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红色旅游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2月22日颁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红色旅游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5 年,被确定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推动,全国掀起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大潮。例如,四川省斥资40亿,全方位包装广安小平故里和以巴中、达州等地为主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两个板块和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四川的一条线路。福建省把杭古田会址红色旅游开发确定为全省8个旅游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此外,上海、江苏、福建、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地都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加大投入,在建设重点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各自的特色!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作者杜文清 指导教师傅先兰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Du Wenqing Supervisor Fu Xianlan 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 引言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一: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近年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旅游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个人认为红色旅游非常适合年轻一代,走一遭红色旅游线路,去了解红色文化内涵,缅怀革命先烈,体验生活,从而饮水思源加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除此之外,红色旅游还有很多心得体会,但只有通过旅游线路才能切身体会当年人民的苦难,才能体会革命先辈的血汗。 贵州,让我得以饱览自然、人文之盛景,而要撇开单纯游客的身份,最不能忘怀的,也最不应该忘怀的,是遵义和息烽。 遵义,别名“转折之城”,名副其实。“最初是一场无计划的仓促大撤退,面临着内部分-裂和外部围歼的危险,后来成为史诗般的壮丽长征”,美籍华人作家韩素英如此概括遵义会议。在会址与红军长征纪念馆里,当年的桌椅、粗布印花被子、草鞋、斗笠,稍有尘封,默然凝结着岁月的痕迹;翻开当时的会议记录,可以想象朱德如何批评秦宪邦、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支持毛泽东的主张,并坚定地说:“如果继续这样错误的领导,我们就不能再跟着走下去”。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会场的气氛是如何的凝重而激烈,何去何从,事关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国之幸,民之幸,我们今天依然铭记遵义会议,因其生死攸关之际,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作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在存亡危急之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并且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正确轨道上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二:遵义红色旅游心得>>(2732字)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

【问卷模板】上海红色旅游现状调查问卷

【问卷模板】上海红色旅游现状调查问卷您好,为了对上海红色旅游现状进行调查,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能够通过您的意见和看法为上海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问卷所获得的数据仅用于本研究的统计分析,请您按自己的真实想法放心填写。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1. 您的性别 男 女 2. 您的年龄 18岁以下 18-30岁 31-40岁 41-60岁 60岁以上 3. 您的政治面貌 团员 党员 群众 其他 4. 您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一般了解 不了解 5. 您一般通过何种途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网络宣传 电视新闻 报刊杂志 旅游参观 亲朋好友 其他 6. 您对红色旅游的理解是 具有革命意义的旅游地 自然美景 环保旅游地 不了解 7. 您对以下上海红色旅游景点了解的有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龙华烈士陵园 毛泽东旧居 孙中山故居 宋庆龄陵园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其他 8. 您每年参观上海红色旅游景点的次数 3次及以上 2次 1次 没有参观过

9. 您参观上海红色旅游景点的方式为 个人游 学校组织 单位组织 家庭出游 旅行社组团 没有参观过 其他 10. 您会选择参观上海红色旅游景点的原因 革命历史的吸引 低门票价格 对历史人物的崇拜 风景优美 人文气息浓厚 其他 11. 您认为上海红色旅游景区对爱国主义宣传及革命传统教育的效果 很好 一般 较差 没有效果 12. 您对红色旅游在上海发展的态度是 支持 一般 不支持

13. 您认为上海红色旅游的不足之处在于旅游资源单调 纪念品缺乏吸引力 服务质量及设施差 交通不够方便 缺乏自己可参与的活动 其他 14. 您对红色旅游景区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____________

红色旅游文化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红色文化旅游培训心得 一、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一)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三进”即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要加强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提升,紧密结合区域地方实际和红色资源分布特点,组织力量编写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校本教材,用于实践教学。要把红色资源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给出足够学时。要在立足本校教师授课基础上,邀请当地红色资源研究专家和学者开设党校专题讲座,宣讲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断拓宽和丰富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手段、方式创新,既要有讲授式的传统教学又要有情境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要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声、光、电齐备,增加双向互动,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例如以“重温光辉历程,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主题参观红色景区、景点。通过重走“红军路”、“长征路”、“解放路”等,使大学生党员进入红色革命之源,寻访革命遗址,接受红色洗礼,汲取红色力量,燃亮奋斗激情。可以在红色景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歌演唱比赛、红色革命主题演讲、讲述红色故事会、看红色视频、表演红色情景剧等活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使大学生党员在红色圣地、场景中感悟、对照、反思,按照党性要求进一步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开展参与式主题活动。学生党员开展红色主题文化调查,通过和荣转军人结对子、送温暖,志愿服务、送知识技能下乡到户等形式参与融入到红色景区人民生活中来,以惠民服务锤炼党性、潜移默化、加强修养、提高本领。 (三)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搭建共享型新媒体教育平台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 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企业经济》作者/ 王素珍[摘要]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辽宁省;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批准号:2005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素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辽宁锦 州 121000) 一、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 1.红色旅游景观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其中“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而且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处在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2.区位交通优势。辽宁位于东北的南部,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邻,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与黄海,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达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等各种运输网。全省交通以铁路为主,以省会沈阳为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延伸,是沟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及关内的纽带和桥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沈大线、沈吉线、锦承线、沈丹线等,还有不少铁路支线网络分布全省。公路交通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地市级城市,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700多公里。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建成了京沈、沈大、沈本、沈哈、沈抚等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沈阳市成为我国拥有高速公路最长、环城高速公路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近年来迅速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然而,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在旅游实践领域,都缺乏对红色旅游发展原因和原理的深层次探索。因此,对红色旅游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深层次地了解红 色旅游动力要素作用的内在原理和机制,极大地丰富红色旅游相关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红色旅游动力机制成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和建议以及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产品和市场开发、区域合作等。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中国 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4年1月,由江西发起并联合七省市签订了共同发展红色旅游的《郑州宣言》;同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各界对红色旅游的关注开始与日俱增,相关学术研究也逐渐升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应用研究也日渐丰富,为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入开展,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体验化和多样化方面发展(何烈孝等,2011)。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走向研究上, 张娟认为在“红色”圣地发展的初级阶段, 可以优先发展“红色旅游”, 并留出足够时间培育“绿色”旅游市场;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开发、产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张颢(2007)认为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欠缺、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红色旅游发展的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资源开发存在一拥而上的现象;行政区划壁垒阻碍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多数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区位条件欠佳,可进入性差;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旅游产品功能单一,综合功能不强,客源市场狭窄等也是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有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学术研究分为全国范围红色旅游研究和地方红色旅游研究,尤以后者较为丰富,侧重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范围涵盖中国若干重要的红色旅游省份和城市,如湖南、山东、江西、陕西、临沂、韶山、南昌、长株潭、泛珠三角、“红三角”等省市和地区。 地方红色旅游研究以红色旅游重点省份湖南、山东、江西居多。湖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涉及6市39个县,其中心区域为鄂东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黄阪、孝感、黄冈、罗田、烯水、薪春、黄梅、广济,豫东南的商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皖西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今属湖北省)、舒城、潜山、太湖、宿松等20多个县市,行政区域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该区处在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既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所在地,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既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根据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揭开中原逐鹿之战大幕的目的地,是革命遗迹最多的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有上千处。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三年游击战争及千里跃进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战争,为该地区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别山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遍及30多个县,4万余平方公里,建立了27个县级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建树,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纪念建筑、革命文化以及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基本形成了以湖北随州--孝感--红安--麻城--罗田、河南新县--商城--罗山--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信阳市中心城区、安徽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天柱山--安庆为主要构架的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概括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一:资源内涵丰富多彩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多彩,不仅是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地,也是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诞生地与发祥地。 首先,大别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从辛亥革命开始,厚重的革命历史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目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六安市的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和安庆市岳西县就有5个景区,分别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县及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也有5个,分别是: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点)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 其次,大别山区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革命精神,也包括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产生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民舞、民间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名录

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名录北京市 1、天安门广场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 3、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4、李大钊烈士陵园 5、中国国家博物馆 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7、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天津市 1、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2、平津战役纪念馆

3、盘山烈士陵园 河北省 1、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②华北人民政府旧址 ③沕沕水红色水电站 ④滚龙沟晋察冀日报 2、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3、邯郸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②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 4、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 ②易县狼牙山风景区 ③安新县白洋淀景区 ④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 ⑤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5、唐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丰润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②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 6、邢台市邢台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 7、沧州市献县马本斋烈士纪念馆 8、承德市隆化市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山西省

①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②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 ③“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 ④黎城县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2、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3、大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大同煤矿遇害矿工“万人坑”展览馆 ②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 4、忻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②徐向前故居和纪念馆

①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 ②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 ③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6、太原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山西省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②太原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自治区 1、呼和浩特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①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 ②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2、满州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

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报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名称:火红夏日 团队课题: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团队成员: 所属系部班级:经济管理系 1001市场营销 绪论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即诞生于此。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有“中国机械之都”和“亚洲硅都”的美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50周年,红色旅游日益升温,在《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列出的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徐州市及相关景区都位列其中,这为加快徐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本小组将通过走访徐州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资料,展现出徐州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红色旅游如何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问题。 1.徐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1.1 徐州市红色旅游景点简介 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位于徐州南部,烈士陵园 占地77万平方米,院内有烈 士纪念塔、战役纪念馆、总前

委群雕、徐州国防园和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墓、胡耀邦同志植树处等景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主力在园林主轴线西段,依山而建,面向朝阳。塔高38.15米,巍然屹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提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由回廊、角亭环抱。南北回廊内大理石壁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录。碑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形象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决战淮海的雄壮场面。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1965年落成开放,陈毅元帅题写馆标。馆内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以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展览文物丰富,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 1997年建成的淮海战 役总前委群雕,用70块花 岗岩雕刻而成,高7米, 宽9.5米。造型质朴、气 势宏大,栩栩如生地表现 了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辉形象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雕像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手稿。 徐州国防园1998年建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国防园题写了园名。国防园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是淮海经济区较大的军事博览场所和国防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文化论文

红色旅游文化论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红色文化旅游培训心得 一、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一)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三进”即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要加强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提升,紧密结合区域地方实际和红色资源分布特点,组织力量编写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校本教材,用于实践教学。要把红色资源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给出足够学时。要在立足本校教师授课基础上,邀请当地红色资源研究专家和学者开设党校专题讲座,宣讲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不断拓宽和丰富教育内容。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手段、方式创新,既要有讲授式的传统教学又要有情境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要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声、光、电齐备,增加双向互动,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二)利用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体验式主题活动。例如以“重温光辉历程,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主题参观红色景区、景点。通过重走“红军路”、“长征路”、“解放路”等,使大学生党员进入红色革命之源,寻访革命遗址,接受红色洗礼,汲取红色力量,燃亮奋斗激情。可以在红色景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歌演唱比赛、红色革命主题演讲、讲述红色故事会、看红色视频、表演红色情景剧等活动,使他们亲身体验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使大学生党员在红色圣地、场景中感悟、对照、反思,按照党性要求进一步端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开展参与式主题活动。学生党员开展红色主题文化调查,通过和荣转军人结对子、送温暖,志愿服务、送知识技能下乡到户等形式参与融入到红色景区人民生活中来,以惠民服务锤炼党性、潜移默化、加强修养、提高本领。

淮安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淮安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淮安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 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在调查与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淮安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目前发展旅游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淮安市的实际,提出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淮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淮安经济的发展。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查资料 2、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一)、淮安旅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淮安旅游资源既有历史积淀深厚、孕育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有风景秀丽、山川迷人的自然旅游资源,这些都给淮安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淮安红色旅游。 (三)教育网站管理和使用情况: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技术维护和信息发布,所有上传材料均经过严格的审查后方可发布,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涉密文件在网上发布的情况。 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是淮安红色旅游的品牌,是淮安开展“红色旅游”的核心。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区创建的唯一民主联合政府而在原址上建成的;刘老庄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淮海区刘老庄牺牲的82位烈士而设立的陵园;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是为纪念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重大牺牲的新四军战士而建立的;淮安的红色旅游景点还有新安旅行团革命历史陈列馆、盱眙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等。 第三方应用商店在不同品牌手机中的安装率相对均匀。三星手机安装率最高,为%,小米以%位居第二,魅族名列第三,其他七个品牌安装率相差不大。手机厂商应用商店安装集中在小米和华为两个品牌,其中小米手机占近五成份额。 淮安已形成以周恩来故居和周恩来纪念馆为核心的扇形旅游分布格局。 (二)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地处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之交,淮安曾是著名的交通枢纽,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公路方面,淮安北接连云港,东临盐城,南连扬州,西邻宿迁,处于104、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铁路方面,淮安火车早已站建成并投入运营,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航空方面,目前淮安机场已经修建完成。此项建设对打 通淮安的空中对外通道,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旅游资源丰富、品牌特色鲜明 (1)红色旅游景点。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八十二烈士陵园等景点,证实了淮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2)名人故乡。“周总理的故乡”几乎是淮安市对外打出的最响亮的旅游名片,市内留有周总理的童年故居,周恩来纪念馆等景点,是重要的引人眼球的旅游资源。 3.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淮安市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据统计, 全市已拥有星级宾馆53家(其中四星级4家,三星级22家,二星级27家),旅行社78家;可供游览

中国红色之旅—上海教学内容

中国红色之旅—上海

中国红色之旅—上海 摘要:上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成立后的第一个中共中央机关,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组织,党领导的最早的全国工人运动指挥机关,党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这些“红色之源”,是上海开掘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宝藏。 关键词:红色旅游、上海、历史、遗址、资源 红色旅游,是指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受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路由线路和经典景区,即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只是,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养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将构成发展红色旅游的请打物质基础,正在称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上海作为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纳入了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上海旅游部门近期将首先向全国重点推出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左联”旧址纪念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为几代中国人所传唱,至今仍激昂振奋着人们的精神。 中国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已沉淀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人们传之颂之舞之蹈之,如今更是“游之”!红色旅游,乃缅怀之旅、记忆之旅、精神之旅。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那处处染就红的的景地,是我们们革命的故乡,心灵的故乡,如上海。 风华绝代,迈向国际化的现代都市,又与古典交相辉映,上海也! 上海的繁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老上海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那是的上海日夜笙歌,那是的旧外滩霓虹绚彩。那是的繁华如梦,放纵的享乐中有一股锥心刺骨的悲凉,这悲凉,十里洋场说不出来,浓妆艳抹的舞女说不出来,上海深深的把它埋在了心里。 物换星移,几十年过去了,上海依旧美丽,却不用再强颜欢笑了,因为她的笑容是属于祖国的。上海,格外的繁荣发达,白天,蔚蓝的天空,成荫的绿树,鲜艳的百花,加上繁华的市街,琳琅满目的服饰,便捷的交通,各种不同肤色的行人……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这里也被称为“文化三角洲”。追本溯源,位于浙江省余姚时期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米钱已发展的最早的新时期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这是长江文化的起源,它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又一摇篮。上海的车水马龙掩不住古典的气韵与风华。且不说享誉江南的水乡古镇朱家角,其水之美、乔之古、街之奇、园之精、酒之醇、花之香,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且不说始建于明代末叶的老城隍庙、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也

红色旅游论文中英文摘要

摘要 21世纪的今天,国内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赣州作为革命老区之一,享有“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的美称,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和发展有效优质的红色旅游产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发展红色旅游产品,促进赣州红色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在探究分析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对红色旅游产品进行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选择选择以及市场定位,提出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和方法,阐述了赣州红色旅游产品的系列营销策略。 关键字 红色旅游产品;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开发原则;营销策略 Abstract In twenty-first Century , The red tourism is booming.Ganzhou a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enjoy the " red capital"," Republic of China " cradle of laudatory title,whith rich red tourism resources. Red tourism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quality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order to better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products, to promote Ganzhou red tourism industry and bett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is in research of Ganzhou red tourism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red tourism products, market segmentation, target market selection and market positioning, Proposed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elaborated Ganzhou red tourism product marketing tactics. Keyword Red tourism product ;Market segmentation ;Market positioning;Development principles;Marketing strate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