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

浅析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及开发

[摘要]江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根据十二五规划,如何把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江西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对于实现江西的旅游发展事业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有着重要意义。作者针对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开发品牌战略

一、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

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有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纪念馆)、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龙岩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福音医院旧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福建省职工联合总工会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以上说明,南昌、井冈山、赣州、瑞金、龙岩是中国发展红色旅游的重点规划区,从目前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形势来看,也是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江西的旅游资源是红色、绿色还有古色的交相辉映,构成了江西品味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江西的一座座名山、一条条河流、一个个村庄,都见证着一个个历史的奇迹,传扬着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全省16座名山,座座风光旖旎,文化底蕴厚实,也几乎都与红色紧密相连:井冈山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第一山”;庐山是国共合作

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现状及开发设计对策(一)

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现状及开发设计对策(一) 【摘要】江西拥有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众多的独特的红色资源,本研究将立足现代市场,以设计艺术的思维与方法,对江西红色资源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挖掘,以消费市场为本,红色为质、创新为魂,在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定位、内容、材料、包装、工艺、销售方式、知识产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 一、红色旅游概述 红色旅游融革命历史资源,自然景观资源为一体,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如韶山、井冈山、延安等地,每年吸引了数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推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经济的发展. 江西是不折不扣的红色省份,有英雄城南昌,革命摇篮井冈山、红色首都瑞金等著名的红色资源,每年来江西进行红色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上百万,对于江西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据统计,2009年五一期间,江西的旅游进帐15个亿,其中,红色景点旅游中门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收入就有5个多亿。旅游经济是一个系统的经济体系,包含了交通、住宿、餐饮、门票等方面的收入。同时,游客在景点的观光旅游过程中,不光是参观景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通常有90%的消费者会购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代表性商品———即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纪念保存起来或者馈赠亲友. 从世界旅游市场来看,旅游纪念品消费是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例如人们到古巴旅游,都会购买古巴的旅游特色纪念品-雪茄烟作为珍藏品或馈赠品。雪茄烟业已经成为古巴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古巴面向世界的一个知名形象符号。因此,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蒸蒸日上,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产业,形成巨大的经济市场,将成为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红色旅游纪念品,首先是根植于红色旅游景区,体现深厚的红色内涵和革命历史教育意义。作为一种具备特殊意义的商品,是红色旅游经济体系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部分,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江西虽然拥有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每年的红色旅游总体收入很高,但从经济收入比例来看,据统计,江西红色旅游经济大部分收入都是在门票、餐饮、住宿、交通中产生,而直接于红色旅游商品的制造与销售产业所带来的利益只占了百分之十不到。在红色旅游经济产业链中,旅游纪念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仍然是弱项. 二、江西红色旅游纪念品现状 1.目前,政府主管部门或者是相应的行业机构对于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没有树立起红色旅游纪念品这一重要概念,缺乏指导红色旅游纪念品研发和销售的理论系统,相应地也没有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推动红色旅游纪念品发展的规划蓝图。对红色文化与现代经济增长的结合,在内涵与外延方面缺乏深入地研究,只是着力于在影视、歌舞、文学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艺术的大力弘扬。对于红色旅游经济收入体系的理解,仍然停留在门票、交通、餐饮、住宿等传统的服务体系中。对如何将众多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商品,直接渗透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广泛吸引和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缺乏应有的足够的重视. 2.现有纪念品定位不明确,缺乏珍藏类、赏玩类、食用类等类别的区分。旅游纪念品的同类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江西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与其他省份的任何风景区的纪念品没有什么区别,例如,到处可见到任何红色景区都在销售的毛主席、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的像章;弹弓、梳子、拨浪鼓等小商品都成了红色景区中的纪念品,从内容、包装、材质、特色上来看,大都是内容浅显、设计单调、材质粗糙、造型呆板、工艺肤浅、严重缺乏江西原产地性、特色性、内涵性。缺乏有影响力的、创新性的、激发购买欲的,具备珍藏性,并且是升值空间的红色纪念品. 3.目前江西市场上出现的纪念品红色文化底蕴不足,没有充分体现出江西红色文化的地域性、特殊性、内涵性。江西的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鲜明的独特性: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围绕八一起义的红色建筑、人物、事迹等等都无不发散出强烈的

文化资源专题 遵义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开发——以遵义为例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 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乳交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 (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有关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红色旅游的人数屡创新高,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杜文清

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发战略 作者杜文清 指导教师傅先兰 摘要:当前我国旅游事业发展势态良好,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发展,特色旅游和专项旅游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主题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安徽是革命老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前背景下,开发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对推动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类,阐述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安徽省红色旅游开发的构想。 关键字: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安徽省 Distribution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uthor Du Wenqing Supervisor Fu Xianlan Abstract:Current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s the country's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and special tourism by tourists of all ages, a wide range of growing travel demand page.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red tourism quietly and quickly heat up, it was from the organize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volved a new type of tourism products, the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Anhui is one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this article by introducing an overview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and its a classifie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the advantages of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issues discussed Anhui red tourism market overall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source markets,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 of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idea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former context,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o create red tourism br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Red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ment model;AnHui 引言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是由早期瞻仰革命圣地演化而来。20世纪80 年代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可以说,红色旅游是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

光山县红色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 光山是红色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是大别山革命的重要发祥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也是红25军长征的决策地。长期的革命斗争为我县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红色景区有:王大湾会议会址,邓颖超祖居,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徐畈革命旧址群,尤太忠、万海峰将军旧居,花山寨会议旧址,殷区起义纪念地,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决定中原突围”会议会址等。2010年河南省将我县邓颖超祖居推荐到全国二期红色景区名录之中。开发利用好光山红色文化资源,把现有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既是弘扬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打造光山红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强光山红色旅游服务于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光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近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旅游业,紧紧抓住“红色吸引人,绿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理念,围绕“千里跃进、红色摇篮”的红色品牌主题,准确定位红色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大力提升红色景区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拓宽红色旅游产业市场,加强红色景区旅游业服务管理,使光山红色旅游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呈现出良性增长的发展态势。光山发展红色旅游业的思维超前,善于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接头续尾”完整展现红色文化

产生的历史进程,把红色旅游的文章做的很深、很细,实现了做大做精做旺红色旅游业的目的。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开发以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多次红色旅游资源普查,掌握和澄清了全县红色旅游 资源的底子,为保护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县共有革命纪念地500 多处,以革命旧址、遗迹为主体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国家和省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筹资征收了徐畈革命旧址群房屋50余间,邓颖超 祖居房屋30余间,王大湾会议会址房屋150余间。 近几年,利用上级文物保护经费和多方筹集资金维修了王大湾会议会址、徐畈革命旧址群、邓颖超祖居、五虎岔羊战斗纪念馆、尤太忠、万海峰 将军旧居等,并征集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分别进行了陈列布展。红色旅游资 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二)争取了国家红色旅游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自2005年至今,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有利时机,通过不懈努力将王大湾会议会址纳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家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确定的12个重要红色旅游景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争取到国家、省配套资金和老

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主要包括: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将军故里,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等。 具体景点参考: 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城关东部。国道312、省道S216、信叶高速可达。陵园建于1979年,坐北面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近2.6万平方米,有两个展厅、纪念碑、长廊、骨灰堂、红军墓园等。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央,高21.7米,碑基为花岗石料石砌筑,四侧置仿古栏板。碑身正面镶刻集毛泽东手书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面镌刻李先念亲笔题词:“缅怀先烈英雄遗迹,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东面镌刻徐向前元帅题词:“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西面镌刻李达将军题词:“革命英烈浩气长存!”。烈士纪念馆陈烈有在商城牺牲的54位著名烈士斗争事迹的图片、革命文物兼及豫东南苏区革命史。烈士骨灰堂存放有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和志士仁人的骨灰,刘炳华、曹思明、陈明义等商城籍将军皆长眠于此。 何家冲红色旅游景区何家冲处于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西临信阳市35公里,南距武汉市130公里,北距郑州市340公里,有旅游公路与鸡公山相连,已经开通的京珠高速公路从何家冲周边穿过。何家冲属罗山县铁卜乡的一个行政村,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00人。景区东、北南三面环山,西距京珠高速公路灵山出口8.6公里,北距罗山县城40公里,与铁卜乡政府所在地相距2公里,与省级风景名胜区、信阳国家级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革命首府所在地——新县县城处在同一条旅游带。与何家冲相连的红色景点有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青篷、红二十五军彭新店战争旧址——龙池、李先念灵山会议旧址——灵山寺、莲塘。除此之外,何家冲还有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十五军长岭岗战斗旧址、将军石、红军洞等纪红色景点。何家冲有山场面积2.7万亩,耕地960亩,现有杉树3300亩,板栗6400亩,茶叶320亩,食用菌10万棒,其它用材林、薪炭林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何家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早在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此西撤,红二十五军和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长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96年,何家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和国家领导人徐向前、李先念、刘华清、程子华、郭述申、刘震等领导先后为何家冲亲笔题词。何家冲已成为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群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旧址位于县城首府路,占地1980平方米,前后有五进大院,七栋老式

【活动方案】红色之旅活动方案

红色之旅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XX]8号、16号文件精神和中央有关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关精神,充分利用红色旅游所蕴涵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在广大青少年中间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凝聚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二、活动意义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方式。组织青少年参加红色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 是丰富青少年暑假生活、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国革命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丰富的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组织青少年利用暑假时间参加“红色之旅”实践团活动,既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也是青少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是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升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组织机构 全国青少年“红色之旅”主题实践团全国联系办公室 主任:李文革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

副主任:主任:李文革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赵振平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 公永刚共青团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 王宏乾河北省学生社会 实践服务中心主任 张浩山西省青年信息中心主任 宋显峰吉林省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叶云贵广西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 吴日新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主任 郝福振山东省少先队服务中心主任 张惠全国青少年贵州活动营地总经理 朱吉祥陕西省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主任 张勇武甘肃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主任 杨伟雄广州穗港青少年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张昱罡辽宁省抚顺市青少年宫副主任 李战刚上海市沪江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 杨志萍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 四、组织形式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 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企业经济》作者/ 王素珍[摘要]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辽宁省;红色旅游;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批准号:2005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素珍,渤海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辽宁锦 州 121000) 一、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 1.红色旅游景观类型多样,特色鲜明。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点鲜明,全省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个,省级35个,市级179个。其中,已经开发利用的约50多处。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四个时期的内容。其中“沈阳——锦州——葫芦岛——秦皇岛”线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抚顺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大连关向应纪念馆、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锦州黑山阻击战景区、葫芦岛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鸭绿江断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10个景区列入国家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中,而且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部处在旅游功能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中,已构成辽宁省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年接待游人规模在50万至100万人次之间,发展红色旅游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 2.区位交通优势。辽宁位于东北的南部,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邻,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与黄海,是东北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辽宁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也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通向世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 辽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达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等各种运输网。全省交通以铁路为主,以省会沈阳为交通枢纽,呈放射状向东西南北延伸,是沟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及关内的纽带和桥梁。铁路干线有京哈线、沈大线、沈吉线、锦承线、沈丹线等,还有不少铁路支线网络分布全省。公路交通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覆盖所有地市级城市,高速公路营运里程达1700多公里。高速公路以沈阳为中心建成了京沈、沈大、沈本、沈哈、沈抚等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沈阳市成为我国拥有高速公路最长、环城高速公路标准最高的城市之一,

全国红色旅游景点

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点 北京市 1、天安门广场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宛平城 3、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4、李大钊烈士陵园 5、中国国家博物馆 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7、顺义区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 天津市 1、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2、平津战役纪念馆 3、盘山烈士陵园 河北省 1、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2、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3、邯郸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 4、保定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5、唐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丰润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乐亭县·李大钊故居和纪念馆) 6、邢台市邢台县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 7、沧州市献县马本斋烈士纪念馆 8、承德市隆化市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

山西省 1、长治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黎城县黄崖洞革命纪念地) 2、晋中市左权县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3、大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大同煤矿遇害矿工“万人坑”展览馆,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 4、忻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五台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徐向前故居和纪念馆) 5、吕梁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6、太原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山西省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自治区 1、呼和浩特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武川县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2、满州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 辽宁省 1、沈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抚顺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战犯管理所旧址) 3、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景区 4、锦州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5、葫芦岛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 6、大连市关向应故居纪念馆 吉林省 1、四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四平烈士纪念塔)

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为了鼎力大举弘扬民族精力,培养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情操,在单元向导的领导下。我很荣幸到场本次赤色之旅,得到一次名贵的学习的时机。本次红色之旅的 第一站是八一纪念馆,进到纪念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高高耸立打起南昌起义的 第一枪的雕塑,周围墙壁上还刻着活灵活现兵士们打战的壁画,一开始,便感受到那浓郁的汗青氛围。 再往里面走,有着关于很多南昌起义的故事,有我们所熟知的,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机密,在这些笔墨先容的阁下,还配着很多的插画,图文并茂,使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但是所产生的事。其实,馆中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宛在目前的蜡像,人物的五官,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行动,都捏的惟妙惟肖,当你站在它们的眼前,仿佛也能感觉到它对你诉说的,发生在8月1号那天的故事。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向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带领叛逆队伍,以“河山统一”为口令,领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在马灯和手电筒上贴红十字,向敌军提倡剧烈打击。观光完纪念馆以后,我感觉颇深,不仅仅只是被内里的设计所吸引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革命前辈们发奋图强的精力,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要发奋图强,为祖国贡献出本身的一份气力,做出力所能及的事变,革命英雄的精神将永久鼓动着我们进步。马不停蹄,我们又转战到红色之旅 第二站,新四军纪念馆,走进新四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毅将军、张茜将军的满身铜像。塑像宛在目前,生动

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勃勃英姿。塑像的背面,是"威震江南, 功在民族"八个金字,灼灼闪光。接着,讲解员带我们观光了 各个展厅。看着新四军打仗的路线图及战斗的老照片,听着前辈们从前浴血战斗的故事,它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年月。我们仿佛看到新四军战士们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下毫不妥协,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到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一个个因饥饿而倒下;看到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还对革命满盈了必胜的信心。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们没有资格对过去悲壮的汗青做任何评价。生于宁静年月的我们,无法感受那段激情岁月所带来的鼓动与奋发。只能从馆内陈设的物品中体验并想象硝烟战火中的新四军是怎样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我们以为不会被冲动,但内心渐渐涌动的汹涌却报告我们,不论你是60后还是90后,那段汗青不应该被忘记。 最后我们参观了颇负盛名的滕王阁,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之滨,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 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滕王阁高57.5米,巍峨雄壮,雕梁画柱,参差错落,宛如高超工匠经心雕琢而成。跟随着导游,一段段汗青,一个个传奇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来到 第五层,俯身看去,我看到浩渺的赣江滔滔东流,八一大桥高出大江两岸,两岸边高楼大厦树立如林,南昌城一览无余。这时,夕阳西下。几只飞鸟从江面飞过,使我突然想起了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透过“红色之旅”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不仅仅仰望了革命圣地,了解了一段广大的革命汗青,还深刻学习了“古田会议”精力的内在,对增强大家的爱国情怀具有非常深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摘要:大别山横跨鄂豫皖三省,涉及6市39个县,其中心区域为鄂东北的黄安(今红安)、麻城、黄阪、孝感、黄冈、罗田、烯水、薪春、黄梅、广济,豫东南的商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皖西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今属湖北省)、舒城、潜山、太湖、宿松等20多个县市,行政区域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该区处在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既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所在地,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既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根据地,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揭开中原逐鹿之战大幕的目的地,是革命遗迹最多的地区,红色文化遗产有上千处。 关键词: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大别山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黄麻起义、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三年游击战争及千里跃进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战争,为该地区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别山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遍及30多个县,4万余平方公里,建立了27个县级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建树,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纪念建筑、革命文化以及他们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体系。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基本形成了以湖北随州--孝感--红安--麻城--罗田、河南新县--商城--罗山--鸡公山风景名胜区--信阳市中心城区、安徽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天柱山--安庆为主要构架的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概括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一:资源内涵丰富多彩 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多彩,不仅是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地,也是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诞生地与发祥地。 首先,大别山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从辛亥革命开始,厚重的革命历史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存。目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六安市的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和安庆市岳西县就有5个景区,分别是: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县及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也有5个,分别是: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旧址、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等、罗山县铁铺乡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点)有:麻城市烈士陵园,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 其次,大别山区还具有丰富的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这其中包括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革命精神,也包括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产生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歌、民舞、民间

河南省大别山红色旅游规划

河南省大别山红色旅游规划 项目名称:河南省大别山红色旅游规划 前言 信阳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全国十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烽火始终在这里熊熊燃烧。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董必武、恽代英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信阳就播下了革命火种,立下卓越功勋;土地革命时期,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同鄂豫边、皖西两块红色区域连成鄂豫皖苏区,新县县城新集是鄂豫皖苏区的首府和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使当年的信阳老区成为全国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念在四望山开辟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从这里举行的“中原突围”,震惊中外,由此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又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信阳,山水相伴,红绿相宜。信阳满眼是绿、遍地是红,信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鄂豫皖红色核心,这里是大别山红色经典,这使信阳载入共和国的史册,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老区。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特色明显。红色在这里尽染革命,红色在这里创造革命,红色在这里开设教育课堂,红色在这里闪射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红色启迪我们:走红军路,承先烈志,解百姓难,谋发展事。 规划背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也要创新与发展。把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中,通过旅游的方式将娱乐和教育的功能结合起来,旅游和需求结合起来,从而产生了这种新的产品——红色旅游。 去年,国家发改委牵头正式出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国家适时提出“红色旅游”工程。国家旅游局在部署2005年工作时,将红色旅游列为六项任务之首,定为红色旅游年,并要求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红色旅游,

河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河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一、大别山红色圣地游 以信阳大别山区为中心,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1)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首府路(鄂豫皖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航空路(鄂豫皖航空局)革命旧址等15个景点、将军故里系列(许世友将军故里、郑维山将军故里游览区、吴焕先烈士故居等)、革命圣迹、金兰山;(2)商城县:金刚台红军洞群、烈士陵园纪念馆;(3)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徐畈革命旧址群、王震旧居、邓颖超祖居;(4)信阳四望山、尖山红色旅游景区、南湾湖风景区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苏区首府,将军故里”。 二、长征精神游 以罗山何家冲为起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罗山县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方城独树镇战斗纪念地、淅川荆紫关革命战斗纪念地、卢氏铁锁关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浴血长征”。 三、中原抗日故地游

以竹沟革命根据地为中心、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中原局旧址、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烈士纪念馆、镇平县和夏邑县彭雪枫将军纪念馆、扶沟县吉鸿昌将军故里、巩义豫西先遣支队司令部旧址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抗日烽火,燎原中州”。 四、中原解放战争战地游 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主线,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鹤壁石林会议旧址、清丰县单拐冀鲁豫军区旧址、台前县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地、正阳雷岗激战纪念地,光山王大湾会议旧址、鲁山豫西革命纪念馆、宝丰县商酒务镇红色旅游景区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五、时代精神游 以红旗渠、太行创业精神系列景区和焦裕禄、史来贺、任长霞事迹等为内容,主要红色旅游景点有:红旗渠风景区、焦裕禄纪念园、史来贺纪念馆、新乡刘庄、郭亮洞、回龙洞、任长霞纪念馆等。 线路主题形象是“艰苦创业,时代先锋”。 河南省1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驻马店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

江西的红色文化

江西的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 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 心、 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 晶。自1999 年我省提出“红色 旅游”概念以来,红色旅游在全省各地蓬勃开展,成为国内旅游的新亮点和重要增长点。 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 神,进一步把我省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品牌,把红色旅游活动推向新的高潮,把红色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持续、快 速、 健康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特制订本纲 要。 一、重大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打造中国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 容,更是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战略工程,还是展示时代风貌的重要途径。 (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 体。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 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 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 化” 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 事 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 项 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 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 革命 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潜移默化,行之有 效。 (三)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协 调、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指针。发展红色旅游,实行红色、绿色、古 色旅 游资源互融,区域旅游线路互连,城乡旅游市场互动,海内外客源互流,实现地区间经 济效 益再分配,符合科学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的 协调 发展。 (四)红色旅游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引 擎。革命老区曾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经济社会大多还比较落 后。发展红色旅游,就是依托自身丰富的红色旅游 资源培育革命老区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是一项重大的扶贫工程。发展红 色旅 游,有助于革命老区打破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扶贫扶智结合,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五)红色旅游是展示我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红色旅游,是弘扬红色文化、彰现革命精神、展示崭新风貌、提升整 体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我省正在广泛开展“弘扬井冈精神,兴我美好江西”主题学习教 育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既可让人们了解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又能向世人展示江西崭 新的时代风貌。

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报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名称:火红夏日 团队课题: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发展分析团队成员: 所属系部班级:经济管理系 1001市场营销 绪论

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老家,是“道家基地,天师故里”,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中国最早的佛寺“浮屠仁祠”即诞生于此。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有“中国机械之都”和“亚洲硅都”的美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50周年,红色旅游日益升温,在《2004 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列出的全国12 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徐州市及相关景区都位列其中,这为加快徐州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本小组将通过走访徐州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景区,通过各种方式取得资料,展现出徐州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红色旅游如何能促进经济发展相关联的问题。 1.徐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 1.1 徐州市红色旅游景点简介 淮海战役烈士陵园 位于徐州南部,烈士陵园 占地77万平方米,院内有烈 士纪念塔、战役纪念馆、总前

委群雕、徐州国防园和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墓、胡耀邦同志植树处等景点。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主力在园林主轴线西段,依山而建,面向朝阳。塔高38.15米,巍然屹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提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由回廊、角亭环抱。南北回廊内大理石壁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录。碑座两侧为大型浮雕,形象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决战淮海的雄壮场面。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1965年落成开放,陈毅元帅题写馆标。馆内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以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展览文物丰富,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 1997年建成的淮海战 役总前委群雕,用70块花 岗岩雕刻而成,高7米, 宽9.5米。造型质朴、气 势宏大,栩栩如生地表现 了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革命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光辉形象和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雕像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手稿。 徐州国防园1998年建成,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为国防园题写了园名。国防园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是淮海经济区较大的军事博览场所和国防教育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