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透明灵秀的艺术形式【摘要】本文通过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比较,得出水彩画之所以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关键词】表现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

(一)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运用水彩做画,在绘画技法中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以水为媒剂调和颜料在草纸上作画。中世纪的欧洲人使用类似的方法,绘制祭祀用的手抄经本里的插图,这就是水彩画的雏形。

根据推断,中国水彩画的出现当在纸和毛笔发明之后,蔡伦造纸,蒙恬制笔,远比西欧早。水墨技巧到宋代已相当成熟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实质上就是水彩画,但在表现技法上与西欧的水彩画不同,现在我们所称的水彩画是从西欧传到中国来的,已有百余年历史了。

水彩艺术在欧洲各有不同的独立开端。欧洲的水墨画始于14世纪,佛罗伦萨教堂里的壁画就有以水墨单彩来起稿的。

可见,远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水彩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运用到了绘画当中。德国巨匠丢勒(1471—1582)利用水墨技巧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水彩画(WATER COLOUR)。一般公认为他是第一个作水彩画的。他的水彩画精细,工整,并略施以粉质。作品有《大草坪》,《一簇樱草》等。德国的霍尔拜因和克拉那赫,意大利的彼罗西奥都曾作过水彩肖像和其他题材的水彩画。17世纪佛兰德斯的鲁本斯及其弟子安东·凡·戴克,都曾作过一些水彩速写。荷兰画家阿德里昂·凡奥斯·塔德兄弟则全部用透明色制作水彩画,为现在欧洲大陆的水彩画奠定了基础。

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归功于18至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的努力。英国水彩画有自己的传统,从16—17世纪以来风行一种记录性的地形风土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随着海外的扩张,旅游的

开展,地形景物图的绘制,使人们对自然景物审美兴趣也增长了,简便而又实用的水彩画在英国迅速传播。以后其艺术效果逐渐增强,技巧不断改进提高,发挥了水和色的作用。例如保罗·桑德比(1725—1809),他是最早转入水彩风景画的人,因而有“水彩画之父”的称号。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前半期,是英国水彩画光辉灿烂的时期,几乎所有杰出的水彩画家都产生在这一时代,在欧洲艺坛上放出异彩。他们走上描绘现实生活景物,表现作者不同感受的创作道路。例如:

亚历山大·科仁斯(1717—1786),首创“泼色法”,与中国画的“泼墨法”类似,有曲异同工之妙。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便于想象发挥,作品有《群山》,《罗马神殿》,《湖光山色》等。

托马斯·吉尔丁(1775—1802),他的绘画技巧从传统的先打底色再上色,改变为用暖色或关系色打底,集中加强景物的气氛效果,并用光的分布来突出对比。《德文群埃克塞河上的虹》和《北威尔士多尔格勒附近的瀑布》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康斯太布尔(1776—1837),他的画水色淋漓,调子低沉,自由奔放,富有自发性。但他在生前却没有以水彩画家的身份受到足够的重视,作品如《博罗德尔》,《依窗妇人》等。

威廉·透纳(1775—1851)是英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水彩画,给英国艺坛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他大胆的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光的效果,使水彩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了法国和英国印象派的发展。《战舰》,《达德利堡与河上的货船》,《廷尼湖风景》等都是他的杰作。

波宁顿(1802—1828)年轻夭折,仅活了26岁,但成就甚高,对绘画技巧的革新作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卓越效果。德拉克洛瓦赞扬他的水彩画“运用水彩之精妙,令人称绝”。《崖下》,《威尼斯风景》为他的代表作。

1804年,英国成立了水彩画家协会(老协会),1808年又成立了水彩画家联合协会(新协会)。老协和新协到维多利亚时代,都被官方接受,改称皇家水彩画协会和皇家水彩画学会。水彩画获得与油画同等的地位,在英国成为普遍流行的画种。

水彩画在欧洲其他国家,虽然没有象英国那样系统发展且画家众多,但亦不

乏杰出的画家。俄国的伊万诺夫,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等等,他们留下了许多水彩技法纯熟的作品。而其他国家的一些在油画上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也在水彩画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和探索。如毕加索,凡高,莫奈等等,虽然大部分的作品只是底稿或一些速写,但同样生动深刻。

水彩画发展到现在,已经以一种独有的姿态屹立在了世界民族艺术之林。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水彩画在中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当中国的艺术家们将之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巧相互融合之后,中国的水彩画已经远远超越了水彩画原有的特点和表现力。现代许多著名的水彩画家,如关维兴,黄铁山,王维新,陶世虎,张克让等等。他们笔下的水彩画,或如油画般的厚重,或如水墨般的灵动,不仅有西方的风格,同时也多了许多中国画的意境情趣,让人为之心弦颤动。

(二)水彩画与其他绘画种类的不同无论西方水彩还是中国水彩,都具备着同样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都同样能和其他的绘画形式一样,让人为之倾倒。是什么原因使得水彩具备了如此大的魅力呢?那就是因为水彩有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水彩画兼容并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其他绘画种类的特点和长处,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特征。水彩画的颜料大部分都是透明度很高的植物或矿物颜料,并且由于水彩作画以水为调和媒介。所以尽管水彩画以西方的绘画理论为指导,并且不断吸取油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以及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和意境情趣,甚至从版画和雕塑中吸收优点。但他却不同于以上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水彩就是水彩,他以透明灵秀见长,水色淋漓、色彩交融是他最与众不同之处。

Ⅰ.水彩同油画的比较

水彩画和油画都是源自西方的绘画种类,他们都以素描、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等为基础,在作画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去描绘自然景物或表达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

无论是在油画中还是在水彩里,都要讲究画面的构图,景物的安排,画面中的透视关系,素描关系,色彩关系等等。可以说,这些不仅是水彩同油画相同的地方,也是其他绘画种类的共同之处。

但是由于水彩同油画所用的工具材料不同,所以在表现技法上也同时产生了许多不同之处。水彩颜料大部分都是从植物、动物以及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颜料的来源同油画颜料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由于提炼的方法和所提取的部位不同,使得水彩颜料和油画颜料的质地犹如天壤之别,水彩颜料用水来调和,而油画颜料则要用油来调和。

由于颜料的化学性,使得颜料在同空气接触后容易发生褪变。不论水彩、油画还是其它染料,都存在这种情况。但相比较而言,水彩的褪变率几乎是最高的。大部分的水彩颜料褪变的相当快,青莲、玫瑰红最快,草绿、藤黄、赭石次之,其它颜料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变化。所以,一幅水彩画完成之后,保养是很费工夫的。而油画颜料由于使用油料调和,油的保护性足以让一幅油画在较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颜色上的变化。

水彩作画时对于作画工具的要求同油画一样的严格,虽然用水彩可以在许多材料上作画,但大多数的水彩作品都是在纸张上完成的。纸张的优劣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一幅水彩作品的成败。对于水彩笔的要求,一般以弹性好,吸水性强的毛笔为好,但有时也用一些不太吸水的鬃笔和尼龙笔。而油画的用笔和纸、布同水彩差异很大,油画一般在布面上、油画纸或墙面上作画。而它所用的笔一般也都是硬度较好的鬃笔和尼龙笔。

工具材料的不同使得这两种绘画形式所产生的最终效果发生了质的区别。用油调和颜料进行作画的油画所产生的是厚重典雅,质感强烈的美;而用水来调和颜料作画的水彩画却产生出轻灵飘逸,水色淋漓的美。

需要强调的是,水彩画在绘制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多次重复的刻画,许多能够一次画到的地方尽量一次把颜色给够。因为水彩颜料覆盖性差,并且多次的重复容易使画面变脏,不透明。这样会使得水彩画失去应有的特色。而油画颜料的强覆盖性使得我们在画油画时可以反复的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因此,由于受到工具材料的限制,水彩无法取代油画的效果;同样,油画也无法表现出水彩的风格。

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人,谈到他我们不会感到陌生。那就是英国的威廉·透纳,他不仅是一位水彩巨匠,同时也是一位油画大师。我们用他的一幅油画《暴风雨中的帆船》和他的一幅水彩《达德利堡与河上的帆船》作个比较,

就不难发现水彩和油画的区别。

同样是画帆船,但带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同的。在《暴风雨中的帆船》里,那低沉的色调,柱状的浓积云,带给人风雨欲来的压抑感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而在《达德利堡与河上的帆船》这幅水彩作品当中,却带给人恬静安逸,风光无限好的感觉,这就是因为薄而透明的水彩会给人以通透轻灵的感觉。Ⅱ.西方水彩画同中国水墨画的区别

在我国古代宋时期,出现了“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这种方法同西方的水彩非常接近,人们在通常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最早的水彩画,徐熙也自然成为中国水彩的开山鼻祖。但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水彩画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尽管同我们中国的没骨法很相似,但却还是有区别的。

我国在古代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造纸术,制笔术都早于其他民族掌握。而在宋代的时候,画家们用笔用墨的技巧也已经相当的成熟,所以在那个时代出现同西方水彩很相似的没骨画法并不是巧合。然而,尽管“没骨”同西方水彩很相似,但由于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传统,因此,并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同水彩并没有多少区别,而且这两种绘画形式所采用的颜料的性能及调和方法也都很相似。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微妙的差别,那就是中国画作画时水明显要用的多,也就是说,中国画用水墨多过用色,而西方水彩则是水色并用,并且往往色多于水。这也可以从丢勒,透纳等人的作品中看出端倪。自从西方的水彩传入中国后,我们的前辈们很快的就从中国水墨画同西方水彩当中找到了共同之处,并且将他们互相结合,扬长避短,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产生了带有中国特色的新水彩。

在如今的中国艺坛上,活跃着许许多多的水彩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笔下,优美的风景、栩栩如生的人物、清新的田园、雨后的水乡…………无一不是现实生活的完美写照或是那青春激情的宣泄。然而我们又能从这些作品当中找到多少西方水彩或是中国水墨画的影子呢。因为它们已经不是原来那单纯的艺术了。

现在如果在我们面前放着一幅水墨山水和一幅水彩风景,会不会有人认为这两件作品是同一种绘画形式呢?恐怕很少有人这样认为吧。

中国水墨画除了讲究骨法运笔,布局格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意境的追求。

何谓意境呢?“意”指的是意象,也就是客观自然物在人脑中的汇集和提炼升华;“境”指的是对思想的追求。那么,“意境”即是指作画者将自然景物通过提炼与升华,按照自己的思想追求重新组合,达到完美的效果。西方水彩则不相同,它所描绘的基本上都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景物,虽然也有印象派的画法,但也只是对客观物象的抽象概括,同中国水墨画中所描绘的那些在现实中或许并不存在的景物是有根本区别的。

在绘画技巧方面,国画中讲究很多,诸如什么勾、皴、擦、染、点;泼墨,破墨,等等。而相对来说,水彩并不讲究什么一套一套的运笔啊、用色啊,只要达到效果,任何形式均可。

Ⅲ.水彩画同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

在诸多的艺术形式中,每一种都有他独特的一面,但同时他们也都有共同的地方。

水彩在众多的画种之中,拥有着同其他绘画形式一样的悠久历史,并且在过去的几个世纪当中,不仅从油画那里吸取了不少经验,也从版画和雕塑中借鉴了宝贵的精华。

现在有一些水彩画家在画水彩时,采用一些雕塑和版画中的技法,或者在画面上追求雕塑的效果。比如刀刮技法的应用,通过颜料的堆积等方法,产生浮雕的效果。甚至在画面上用粘贴的方法进行作画。

雕塑是一种具有三维立体空间实体的艺术形式,因此,对于立体造型能力的要求就相当高。而版画也在平面艺术之列,只不过作画的工具变成了刀。单看工具,水彩就和版画、雕塑不同,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但是,从雕塑和版画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法却完全可以在水彩画的作画过程中加以利用。

(三)水彩画的表现力和独特艺术风格水彩画发展到现在已经度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伴随着他的成长与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水彩画家。而那些优秀的水彩作品依然在众多的艺术品中大方异彩,如果单是因为所用材料的不同,那么是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

水彩画之所以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同其他绘画形式并立,除了绘画形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水彩画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水彩画不同于水粉画,两者虽然都用水作为媒介来调和颜料,但却差别很大。以前曾经把水粉和水彩归为一类,但后来人们发现水粉同水彩所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水粉色是不透明的,而且还和油画一样,有较强的覆盖力。而水彩画那种透明灵秀的独特表现力是水粉所无法作到的。

当人们在欣赏一幅水彩画的时候,往往被水彩画里那似雾似纱,水色交融,透明而又不失厚重,飘逸却又决不轻浮的水色世界所陶醉。水彩迷人的正是在透明的水色遮盖下,将原本可能并不美好的事物刻画的动人,感人。水彩是水和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水彩中,水色的运用要保持透明度,即是说在作画过程中色彩调和后要尽可能的使色彩保持纯度和色相明度。尽量避免多次重复刻画所带来得脏,乱,花。

水彩是透明的,但并不是说水彩中缺乏重颜色。水彩中的重颜色并不是所谓的脏色,而是在保持色彩明度和纯度的同时,逐步加深色彩的稳定性和深度。所以,水彩中的重颜色仍然是透明的,并不是如同脏色那样失去了色相、明度和纯度。

在水色的相互作用下,水彩不仅如同批上轻纱的姑娘一样充满神秘感,而且丰富绚丽的色彩也如同阳光一样的明媚多姿。审视水彩画的时候,自然的要从水和色的运用这一方面入手,而不能象看待油画那样去看一幅水彩作品。水彩不能象油画那样将所描绘的对象刻画的厚重,但他所表现出来的透明清新却也是油画所无法表现的。有水无彩不能算是一幅成功的水彩画,同样,有彩无水的水彩画就只能算做水粉。因此,水彩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水色的高度统一。

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水彩画的独特艺术风格,那就是水色淋漓,透明而又灵秀的艺术表现形式。相应的,水彩画所表现的正是透明灵秀的美。

(四)总结部分

水彩画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下,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与困难,才形成了他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特色。并且,许许多多的水彩艺术家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水彩艺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水彩艺术也不能以自己独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经过几个世纪的漫长发展,水彩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自成一

家,成为与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具有同等地位的绘画种类。在这个充满着艰辛的发展过程中,有低迷的时候,有辉煌的历史。

回顾水彩艺术的发展历程,道路是曲折不平的,但我们伟大的水彩艺术家们不畏艰难,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使水彩艺术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称赞。作为新时代的水彩爱好者,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前人的丰富经验和对水彩艺术的诠释是我们学习水彩的最好知识来源,而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高度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环境。因此,我坚信水彩艺术会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喜爱,水彩艺术也将会更为完善。

水彩画的兴起和他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水彩画家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些有利的条件与因素终将会使水彩艺术愈来愈具吸引力,最终成为一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样,水彩艺术也将会不断的把美好带给越来越多的人。

【参考文献】

《水彩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水彩》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编

《美术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透明灵秀的艺术形式

单位:草庙中学

教师:王锐

科目:美术

年度:2009~2010

色彩的各种画法

水彩画平涂法/渗化法/色彩叠加法/渐变法/湿破湿画法/干擦画法/留白法/溶解法 水彩画基本涂色方法平涂法 用水溶解颜料后滴到画纸上,它会因重力而流动,颜料(色粒)随之均匀展开。接着,使纸面倾斜一定角度,水分慢慢流动的过程中运笔,画纸的凹凸部分聚集颜料颗粒,加上倾斜了一定角度,比平放了的纸表面,更容易表现出更美丽、生动的肌理。 表现透明水彩,其技巧的要领在于,调整含水量,控制好颜料的流动及形态。颜料干燥后,会形成美丽的纹理,这部分在后期作画过程中是无法修改的。不能改动所带来的紧张气氛,以及画的清新感,这就是透明水彩画的魅力。 纸怕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更不能购买所谓通用的“画纸”,而是要选择专用“水彩纸”水彩纸经特别处理后,表面纤维强壮,耐用,不易因重复洗颜料、涂抹而破裂、起毛球,所以运笔的感觉及效果,会与普通的画纸截然不同。 另外,纸纤维的质量与品牌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可以作为选择画纸的一个依据。 1. 平放涂色 想象着颜料从笔落到纸上时移动轨迹’慢慢运笔。

为了不改变颜料的浓度,用力均匀稳定行笔。 以相同的速度稳定行笔。

在平放的纸面上着色后,颜料会从小分多的区域流到水分少的位置。 干燥后,画纸吸水的部分会变形鼓出来。着色面积越大,纸的起伏越严重,干燥时甚至会形成斑痕。 2. 倾斜15度涂色

画板底下垫些书本使纸面倾斜。 行笔的过程中慢慢带动颜料,使颜料斑痕消失

倾斜了一定角度后,可以均匀涂覆更大的面积。 纸的倾斜度不大,颜料流动缓慢,从颜料浓厚的区域开始沉积在纸上。

干燥后,颜料的重量差使其在纸面流动和渗入,从而分离并形成美丽的纹理。 3. 倾斜30度涂色 加大倾斜度后,涂覆与倾斜15度时相同量的颜料。

水彩画浅析.

水彩画浅析 论文关键词:水彩画;水彩画语言;审美价值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水彩画的发展概况,水彩画的独特语言特点及审美价值,以及中国水彩画与西方水彩画。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相当成熟,在我们多元环境中,更加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水彩画在世界水彩画中一定会熠熠生辉。 就绘画种类而言,水彩画在这个大家庭中可以说象是一股清泉,象是一缕阳光,如同诗一般的抒情,同时具有音乐一样的高雅。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为人所欣赏,品尝。在给观者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想去了解它的历史、语言、审美...... 一水彩画的发展阶段 水彩艺术历史久远,是人类绘画史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就本身而言是用水和颜料调和绘制而成的画面。按历史时间发展大致分为三各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水彩画”。这个时期可以上溯到古埃及、印度、希腊、波斯和中国。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可以称得上是“古代水彩画”。无论从设色以及画面的风格都体现出了水彩画语言的独特魅力。波斯王朝的细蜜画,也是倍受人观注的“古代水彩画”的形式,更有一种独特的感受。 第二阶段为“近代水彩画”。这个时期的水彩画,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狭义规定的水彩画。是指用水和水彩颜料调和在特制加工的水彩纸上所画的图画。它经过画家的实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光色的运用以及素描光影等造型因素的结合,使画面充分发挥了水的作用,,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这些因素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水彩画的独特风貌。 符合上述这个概念的水彩画,其历史并不太长,首先起源于17世纪的德国,18世纪的英工业革命带来了近代水彩画的繁荣,19世纪末才由西方传入中国。 在西方,当水彩画还处于初期尚未形成成熟画种之时,一些画水彩画的画家曾借鉴油画的绘画技巧,以此来提高水彩的表现能力。然而,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水彩画由于颜料、纸张等特性,慢慢摆脱了油画技法的影响,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独特技法,从而建立了与油画相并列的独立画种。西方许多油画大师,同时也是水彩画家,如德国大师丢勒,英国的“水彩画艺术之父”桑德比,“水彩画艺术的保护人”门罗以及“写实风景画的开创者”康斯特布尔,法兰德斯的鲁本斯,荷兰的伦勃朗等。另外,毕加索、米罗、克利、夏加尔等大师的水彩作品颇为前卫性。使水彩画自由多样,一改前辈的严谨和规范。毕加索的原始、米罗的神秘、克利的幻觉,无不在各自的水彩画中得到了更宽泛的表现。 第三阶段为“当代水彩画”。当今世界水彩画融入了更多时尚的因素,由于新材料新工具的运用,再加上世文化的融合交流,使水彩画更加丰富,更加

水彩画创作过程与分析

第三章、艺术创作的过程/第一节、创作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一、通过速写搜集素材

速写。顾名思义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速写是中国原创词汇,属于素描的一种。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 立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立形式的确立,是欧洲18 世纪以后的事情,在这以前,速写只是画家创作的 准备阶段和记录手段。在中国素描和中国白描结合 产生独特的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造型方法。 速写对绘画工具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来说 能在材料表面留下痕迹的工具都可以用来画速写, 比如我们常用的铅笔、钢笔、圆珠、碳铅笔、木炭 条、毛笔等等。 速写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项训练造型综合能 力的方法,是我们在素描中所提倡的整体意识的应 用和发展。速写的这种综合性,主要受限于速写作 画时间的短暂,这种短暂又受限于速写对象的活动 特点。因为速写是以运动中的物体为主要描写对 象,画者在没有 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的情况下,必然以一种简约的 综合方式来表现。 ★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善于捕 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 ★速写能培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短 暂的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 ★速写能为创作收集大量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 一幅完美的艺术品。 ★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忆能力和默写能力。 ★速写能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 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速写是一种学习用简化形式综 合表现运动物体造型的绘画基础课程。 速写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

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我们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安排和情节内容的组织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速写是感受生活、记录感受的方式。速写使这些感受和想象形象化、具体化。速写是由造型训练走向造型创作的必然途径。 动态速写技术是画家成熟的标志。人体的动态速写要求画者不但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整体意识,还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熟练运用解剖知识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说,动态速写的学习要放在基础训练完成以后,相反我们应该在基础素描训练的同时进行动态速写练习。在欧洲,人物速写被当作主要的造型训练手段,现在国内有些地方从儿童阶段就开始培养人物速写的能力,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动态速写与静态速写有很大不同,在随时变化的对象中,你无法用反复观察的方法捕捉对象,也无法用事先准备好的方法表现对象,动态速写依靠的是对对象动作变化过程中动态 的“选定”和对选定动作的感受和记忆。“选定”是动态速写特 有的技术。选定是指画者对活动的对象瞬间动作的特定选 择,也就是速写者面对自由活动的对象人物,在对象一系 列动作中选择最有造型意义的瞬间动态。动态速写动作的 选定该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选定的动作要有“造型性”; 另一个是动态要具有美感,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比方说, 我们在选定一个人跑步动作时,要选定最能体现速度、力 量和矫健意味的动态,也就是腿部跨度最大、手臂摆动幅 度最大的动态,假如我们选择了手脚重叠时的动态,画出 后的效果就会像是走路而不是跑步了。对选定动态的感受 和记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个一次性过程,而不像素描 那样可以多次反复地进行。这种一次性记忆必须是感受性 的,如果失去了感受性的记忆,我们所画出的动作可能会 流于公式化、概念化。只有凭借对特定动作感受的特殊性,再辅之以对人体解剖知识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画出诸如疯狂的跑或悠闲的跑等等避免雷同的作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仅靠瞬间的观察来完成一幅特定动态速写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必须依靠对这个特定动作的一般性经验和相关知识记忆补充,才能完整地完成作品。 二、通过写生搜集素材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浅谈水彩画的特殊表现力 ——透明灵秀的艺术形式【摘要】本文通过水彩画与其它画种的比较,得出水彩画之所以能够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就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 【关键词】表现力艺术形式艺术风格 (一)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运用水彩做画,在绘画技法中是最古老的一种方法。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以水为媒剂调和颜料在草纸上作画。中世纪的欧洲人使用类似的方法,绘制祭祀用的手抄经本里的插图,这就是水彩画的雏形。 根据推断,中国水彩画的出现当在纸和毛笔发明之后,蔡伦造纸,蒙恬制笔,远比西欧早。水墨技巧到宋代已相当成熟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实质上就是水彩画,但在表现技法上与西欧的水彩画不同,现在我们所称的水彩画是从西欧传到中国来的,已有百余年历史了。 水彩艺术在欧洲各有不同的独立开端。欧洲的水墨画始于14世纪,佛罗伦萨教堂里的壁画就有以水墨单彩来起稿的。 可见,远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把水彩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运用到了绘画当中。德国巨匠丢勒(1471—1582)利用水墨技巧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水彩画(WATER COLOUR)。一般公认为他是第一个作水彩画的。他的水彩画精细,工整,并略施以粉质。作品有《大草坪》,《一簇樱草》等。德国的霍尔拜因和克拉那赫,意大利的彼罗西奥都曾作过水彩肖像和其他题材的水彩画。17世纪佛兰德斯的鲁本斯及其弟子安东·凡·戴克,都曾作过一些水彩速写。荷兰画家阿德里昂·凡奥斯·塔德兄弟则全部用透明色制作水彩画,为现在欧洲大陆的水彩画奠定了基础。 使水彩画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应归功于18至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的努力。英国水彩画有自己的传统,从16—17世纪以来风行一种记录性的地形风土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随着海外的扩张,旅游的

水彩画入门基础技法

水彩画入门基础技法 水彩画的基础技法知识 1、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 渗化效果,能够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实行 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 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 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 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个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 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 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 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接色: 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 块颜色本身也能够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 廓清晰、色彩明快。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不过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 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 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 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实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2、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使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 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 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水准。 时间问题: 实行湿画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

浅析王绍波水彩画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王绍波水彩画 学院: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年级:12级 姓名:葛建 指导教师:李宇亮 完成日期:2016-03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2)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3) 引言(前言) (4) 一、王绍波先生水彩画语言表现性之探悟 (4) (一)王绍波人物 (4) (二)、主要绘画风格 (4) (三)下笔的刚劲有力 (4) (四)乡村风景的情感表达 (4) 二、水彩画传入中国与中国画的融合及发展 (5) (一)水彩画的主要特点 (5) (二)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5) 三、我之水彩的中西融合《宁静》 (6) (一)《宁静》 (6) (二)情感表达 (6) 结语(分析) (7)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浅析王绍波水彩画 摘要 论水彩,必与水相结合,水彩语言如何表现全在乎其独有的特性,但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一种融合,必有其独到之处。曾有人问梅兰芳:“您对中国京剧改革有什么看法?”他只说了五个字:“移步不换形”就是要在不改变它的根本之下做到推陈出新,用之水彩不无道理,王绍波先生之水彩画主张中西合壁推陈出新,他潜心于绘画的艺术思想情感表达,语言及形式的研究,不断在艺术这条路上推陈出新,从他的乡村风景不难看出,其水彩画将中西文化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其不但具有了水彩画的水韵,又兼具中国画的神韵的水彩艺术表现之路。 关键词:水彩画语言;中西融合;乡村风景;情感表达

Brief analysis of Wang Shaobo's water color painting Abstract Watercolor, watercolor language will be combined with a water phase, how to care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all of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but for a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must have its originality. Someone once asked Mei Lanfang: "what do you think of China opera reform?" he said only five words: "the shift step does not change form" is not to change its fundamental under do innovation, use of watercolor is not without reason, Mr. Wang Shaobo advocated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watercolor painting innovation, he concentrated on painting artistic thought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language and form, in this way the art innovation, seen from his village scenery is not difficult, th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watercolor painting ingenious union, which not only has the watercolor water rhyme, but also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 painting watercolor art charm of the road. Key words: water color painting language;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gration; rural scenery; emotional expression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的主要分类、艺术特征及基本画法 水彩就是水与色彩的融合,泛指用水进行调和的颜料。顾名思义:水彩它给人的感觉有2种,一种是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另一种是给人“色彩”的感觉,各种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的大脑,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就像世界是多姿多彩一样。 主要分类 按特性一般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种。分别为: 水彩【watercolour】一般称做水彩颜料。透明度高,色彩重叠时,下面的颜色会透过来。色彩鲜艳度不如彩色墨水,但着色较深,适合喜欢古雅色调的人。即使长期保存也不易变色。 水粉【Gouache】又称广告色,是不透明水彩颜料。可用于较厚的着色,大面积上色时也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虽然同属于不透明水彩颜料,但水粉一般要比丙烯便宜;但在着色、颜色的数量以及保存等方面比丙烯稍逊一筹。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性的使用。 按制作工艺水彩颜料一般有四种:

干水彩颜料片 湿水彩颜料片 管装膏状水彩颜料 瓶装液体水彩颜料 艺术特征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颜料本身具有的透明性; 二、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水彩材质的特性导致水彩艺术的特殊性。水色的结合、透明性质、随机性及肌理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并形成奇妙的变奏关系,产生了透明酣畅、淋漓清新、幻想与造化的视觉效果,与自然把

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构成了水彩画的个性特征,产生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 基本画法 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罩色:

探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方法

探析水彩画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方法 发表时间:2012-06-19T12:23:54.87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官振彬 [导读] 前面已经谈到水彩画的基本特点,水作为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定界线,其地位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 官振彬深圳宝安画院 518000 摘要水彩画艺术表现的核心在于水与色彩的协调与配合,文章对水彩画的艺术 特征及表现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特点表现方法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 一、水彩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 二、水彩画的基本特点及其艺术特征 1、水彩画的特点 水和彩构成了水彩画语言的基础,借助“水”和“色”的相互作用,使画面具有透明、轻快、滋润、流畅等特点,能获得特殊韵味的效果。19世纪英国著名水彩画家和理论家拉斯金曾作过如下描述:“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于画面的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没有的。”这正好阐明了水彩画的特点。 2、水彩画的艺术性表现 水彩画的历史上,有许多大师运用水彩画艺术语言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水彩画艺术的魅力。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伟大的油画家、版画家丢勒,同时也是水彩画的先驱。他认为水彩画最能表现色彩和气氛,既可以淡彩薄涂,又可以用不透明水彩刻画入微,充分表现抽象与质感。传世的《幼兔》和《草地》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技法特点。十九世纪前期,英国的透纳和康斯坦布尔的水彩画表现了强盛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雄心勃勃的生命力及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康斯坦布尔在表现乡间景色的作品中,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精致细腻层次、丰富的色彩结构,以其质朴、真实的艺术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透纳则以更加犀利的目光、更富于幻想的头脑来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不仅着力于对大自然外表的描绘,而且深入自然深处,以写意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光和色的变化。法国印象主义就是从康斯坦布尔和透纳那里获得了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启示。透纳创造的水彩画壮丽炫目。在《威尼斯从捷迪卡向东看日出》和《从内塔河对岸上看海的宝》中,我们根本无法寻求细节,无法知道当时的场景是否和他所绘的一样,但是它表现了我们对于自然景象的真实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我们在读浪漫主义诗篇和听浪漫主义音乐时所感到的东西。强调气氛与光的再现,对迷人色彩的运用,变幻莫测,活跃而流利,纤细而肯定的重复皴、擦、点、染是透纳技法的最大特点。他还把透明色的技巧从水彩画转移到油画中,使两者交融、各取所长、同步发展,使之得到了最完善的表现,以致水彩担负着十九世纪英国画坛的主角。 三、水彩画的材料、表现方法及韵味 1、画纸和画笔 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存在于艺术领域当中,其载体是有着自身特点的,水彩画纸是水彩画制作的首要载体,画纸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绘画效果。因而,对于水彩画纸的选择是极其讲究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色后纸面比较完整,纸纹的精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水彩画笔一般是由貂毛、牛毛、羊毫及猪鬃或尼龙等制成的。在形状上有扁形笔、圆形笔及线笔之分。在作画过程中,各种形状的画笔会画出不同的效果与情趣。 2、颜料及辅助媒介 水彩色从原料上说是从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物质中提取制成的,也有化学合成的。颜料中含有胶质和甘油,使其能附着画面。水彩颜料最大的特点是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 3、水与彩的特点及韵味 前面已经谈到水彩画的基本特点,水作为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特定界线,其地位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辅助材料工具,按照画家作画意图,利用媒介物相互渗溶造成的独特艺术效果,水和彩恰到好处的运用形成了水彩画独特的水韵和色彩韵味。水彩画中,水的韵味有种种不同和差异,水的流动韵味、水的沉渍韵味、水的渗化韵味、水的冲洗韵味等都是水彩画的

幼儿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幼儿水粉画的基本技法 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准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 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 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 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 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 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得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 色不容易做出准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 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 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 气画完,色彩关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 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是也是不可 忽视的。水,主要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 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能够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 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 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 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 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 脏了要即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白色的使用

水粉画调色时白色的使用和油画相似,用的比一般颜色要多。调 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纯度,在画近处、 实处和高光处时,多调用白色,有助于形体的塑造,使其鲜明、结实 和突出。关于调色、水和白色的使用,还需要和用笔以及整个画面色 彩的干湿、厚薄结合处理结合起来考虑,要从表现不同对象的需要出发,做到有变化而统一。总的来说,初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 过多的用水,不敢用鲜明厚实的色彩来塑造形象,造成画面缺乏色彩 对比、形象单薄。另一种是过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当地用水的好处,而使画面“粉气”、滞闷。这两种毛病的产生,有的是与初学者 先接触过水彩画或油画相关。先画过水彩画的,要防止第一种过多地 用水的毛病。先画过油画的,则要避免第二种过多地调用白色的毛病。至于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与作者的个人爱好、技法特点相关。爱用薄画法、湿画法作画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 而爱好厚画法、干画法作画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则较多。 用笔 因为各种类型的笔都能够用来作水粉画,所以水粉画的用笔技巧 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持 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 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 过早效仿) 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 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 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

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

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如轻音乐或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确切的。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的表达深刻之外,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

水彩画的肌理方法

水彩画的肌理方法 表现不同物体质感的肌理效果,是水彩画的特殊技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水彩画的表现力。艺术创作所用的材料本身所表现出的优势应被视作获取外观结构和质感的一种方法,然而,质感和画面处理是一幅水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画面丰富多彩。所以肌理的反复实验是掌握水彩画技能的基本训练方法,利用肌理的可变因素,丰富作品的视觉感染力,又是研究肌理的有效途径。肌理是由颜料或各种相关工具材料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而形成的各种不同的画面效果,这种制作方法通常指用笔以外的工具帮助完成的特殊手段。我们将水彩画中形成的各种肌理方法归纳为两类:一种是运用工具在画面上产生的特殊效果,称之为工具肌理;另一种是其他材料与水彩颜料的混合产生的肌理效果,称之为材料肌理。 1,工具肌理 (1),用海绵局部洗涤,减弱色度,修正形体,调整画面,使其统一。还可以使用在潮湿纸面上用纸卷、毛巾、白绵纸擦抹出图案,调淡颜色;或在干爽纸面上,用砂纸轻磨纸面,丰富画面的颗粒肌理。另外,还可用滚筒向不同方向推压,产生深浅浓淡的效果。 (2).用刀片刮出各种不同的痕迹,或用笔杆头代用刮具,表现出飞白或深色的线条。 (3).用牙刷、猪鬃刷进行点画、溅泼、吸提、擦净的方法表现出质感不同的肌理。 (4).用蜡笔、油画棒、遮蔽液可以起到留出亮色的作用,既可以留白,又可以造成斑驳的肌理效果。 2.材料肌理 (1).盐:在水中加盐(矾),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也可以在湿画面上撒入盐,干后则产生雪花的效果。 (2).喷雾:用喷壶、喷枪,在湿纸面上喷清水,都会产生饶有趣味的画面效果。 (3).搓揉:即将画纸揉伤,涂上较深的颜色,纸面上的揉伤程度不同,吸色的深浅也不同,使画面产生各种自然的纹理效果。纸面干燥后将这些特殊效果加以利用,能产生特有的班驳的肌理。 (4).湿印:即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拖压的方法,使颜色在画面上压印、湿印,可以表现出丰富细腻的肌理效果,可以多次重叠压印,然后因势利导,再适当用笔加工,产生特殊效果。 (5).底纹:即利用丙稀颜料或胶状白粉在画面上做底,水彩颜料因吸水程度不同而产生变化,适宜表现草丛、布纹的质感。

水彩画意境之美论文

浅谈水彩画的意境之美 摘要:关于水彩画的意境美,更多地由画种本身的特点来产生。本文浅谈水彩画的意境之美,主要从水彩画与意境美的定义着手,通过水彩画的特点、水彩画的题材等几方面来阐述笔者的观点。现代人提高审美性,学会欣赏水彩画的意境美对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彩画、意境美、水色交融 abstract: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bout water colors, more by ty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elf to produce. this paper discus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atercolor, mainly from water color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n the definit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watercolor theme several aspects elaborated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modern to increase the aesthetic,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o meet watercolor modern aesthetic dem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watercolor painting,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water color blends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摘要:几个世纪来,水彩画作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画种之一,以其画面独特的材质魅力深深吸引了人们,兴盛不衰。如今,水彩艺术在世界各国也和其他艺术门类同步呈现出现代艺术的特征风貌,风格多元,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审美价值使它独立于其他画种。 关键词:水彩画;水媒介 一、引言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水彩画强调水色的运用。水彩画因其对水的性能的充分运用和尽情发挥,形成了其他画种所不易做到的水色韵味。 二、水彩画的起源于发展 (一)水彩画的起源 水彩画的早期阶段,其表现手法非常简单,它只需用水调配可溶性颜料就可作画。古早在 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人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故此水彩画也称之为“绅士的艺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水彩画,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

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 (二)水彩画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对水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 -1944)作了许多实验性的水彩画后,完成了一种比较稀疏的构图,由感性发挥走向严格的自律,创作出一种理性的抽象构成绘画。德国画家保罗·克利 (Paulklee,1879-1940)运用对比技法融合于色彩的层次变化之中,并使色彩的分配、创作出很多优秀水彩画作品。同期或稍后,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三、水彩画的特点 (一)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以水与色的交融而形成的画种。它主要借助于光在物体上产生的明暗关系和色彩变化来进行物体的塑造,是真实客观地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和特征作深入刻画的绘画形式。水彩画是通过水彩颜料、水及其他工具材料,按照画家的创作意图,利用水彩画的技法和

浅谈水彩画风景的表现要素

浅谈水彩画风景的表现要素 发表时间:2018-11-06T18:18:50.9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张旭灿刘妍[导读] 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以色彩的辅助作用 沈阳城市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在水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加以色彩的辅助作用,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在画面中,给观者带来美妙的视觉感受。本文简述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对水彩画表现要素进行了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绘画,水彩画,表现要素随着绘画形式、语言的不断拓展,水彩风景画在继承和兼容中开拓新的绘画理念,不仅在意境表达的内涵上有了较大的丰富和扩充,在外在的表现形态上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其在意境的营造上也更具独特性和时代特色。 1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水彩画的主观意象得出审美标准。水彩画的材质特征直接决定了这一画种特殊的视觉审美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水彩风景画的要素。 1.1如何构图和选景 一副画表现手段除了表现最基本的工笔意外(绘画功底要惟妙惟肖)就是要靠色彩的搭配,来表达画的真正内涵,色彩是绘画表现的重要手段,能直接使对象内心发生视觉传媒。要想做好一幅画最好选择层次比较鲜明的并且有远、中、近三个大物象比较好,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创作者更容易掌握空间距离所产生的色彩变化规律。这样构图的时候也会把美的要素融入到画中,也更容易创作一些。 1.2如何掌握视平线和透视效果 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心理,它们会仍然藏在里面因为画家不是没头没脑的蠢汉,里面存在一些色彩逻辑,如果把他自己陷落在后者里面,那他就完了的确,色彩是绘画无穷尽的源泉,讲究色彩构成,应从色彩产生的本源上去观察、分析、找到其变化的根据和规律性,克服对色彩的盲目感和神秘性,养成用色彩理性的去观察对象的习惯,让瞬息万变的色彩关系相对稳定和明晰。一种手段被广泛使用在风景画中,那就是透视效果,因为透视效果可以增强主题、烘托空间、使构图更有表现力。风景画的视平线选取的高低取决于选景远处消失点的位置变化,不同的视平线选择给欣赏者带来一种不同的视觉变化,创作者要善于抓住这种创作灵感。例如,当选取高地平线时,地面占据的画布更多,天空占据的画布更少,可以产生一览众山小的鸟瞰效果;当选取低地平线时,地面占据的画布更少、天空占据的画布更多,景物能产生深远、昂扬向上、气势非凡的场面效果。充分的掌握和处理好视平线和透视效果,才能产生更好的画面感,才能创作出真正水彩风景画。 2水彩画表现要素的相关分析在艺术领域,水彩画常常以清雅脱俗、明丽畅快的风格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艺术遐想,优秀的水彩风景画极具艺术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写生实践表明,在水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中,水韵、气韵、色彩感、透明感是四种极为重要的表现要素。绘画者只有将水彩风景画的表现要素与创作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水彩风景画作品。 2.1水韵 在水彩风景写生中,“水”是其本质体现。水元素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彩画的成败。水是大自然的生命之源,水的韵味多种多样,对于水元素的合理拿捏和适当运用,是创作者技能的体现。 水的韵味主要体现在流动、沉渍、渗化、冲洗。水的流动韵味可以营造出画面的动感,运用水的流向,使人感觉到活灵活现的艺术气息。根据需要,将画面倾泻,使水色可以自然流淌,如果拿捏得当,可以营造出非凡的艺术效果,令人感到灵气十足,生动逼真,浑然天成。水的流动韵味是创作者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创造,展现出创作者非凡的技艺,这样的作品集自然的景致和独特的设计于一体,可以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水的沉渍韵味是水印的痕迹,这些痕迹为水彩画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如果把握得当,会有极佳的艺术效果,一般可以用于表现雨天的泥泞和颓废衰败的场景。水的渗化韵味是水色相互渗化产生的极其生动的效果,这种效果是一种非常柔美的艺术表达。通过水色渗透使作品更加和谐流畅,韵味十足。水的冲洗韵味就是用水冲洗画面,使画面产生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还可以使画面具备很强烈的层次感,从而增强作品的特色。 2.2气韵 水彩作品讲究气韵,从而丰富画的意境和内涵。创作者要将看到的风景与自身情感充分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创作。如果将观察到的景致画出来,那就不再是创作,只有虚实结合,在客观中融入主管感受,才能够使意境更为深远,使画面更加富有节奏,使元素更加均衡。以现实为基础,升华主题,超越现实却尊从于现实,这是水彩作品气韵的真谛。一幅优秀的作品,融入了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是自然的馈赠和智慧的杰作。 水彩画的艺术格调反映出创作者的构思,也能印证一幅画是否具备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创作者需要从形式、结构等方面去营造一种艺术氛围,将平常的事物变得更为神奇,独具匠心,更加注重艺术品位。 2.3色彩感 色彩是绘画重要的艺术语言,是与人类情感联系非常紧密的。作为西画的一个标志,依然具有重要位置。水彩风景画正是利用色彩的奇妙变幻,表现以有情、有韵、飘飘洒洒的艺术情感。巧妙地运用色彩,可使艺术作品给人的印象更加强烈、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真实、准确;情感抒发更加饱满真挚,从而更加鲜明生动的表现意境。水彩风景画中的色彩写意,决不是自然色彩的还原堆砌,它贵在传情达意,以色彩来传神抒情。明快、强烈、轻柔、含蓄、表现力强是水彩画的色彩特点。尤其在风景画创作中简约、空灵、透明的画面表现方面与写意、抒情的意境营造方面具有着先天的优势。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强调主客观的统一,追求用色彩抒情达意。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而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追求色与物、线、墨的调和,以求情感的表达。在风景画的创作中,甚至大胆的融合了中国山水画的墨色观念。在意境表现上,兼容水墨情趣,含纳黑白、虚实,表现出很强的色彩包容度。 2.4透明感

水彩静物写生绘画技法

静物写生,简便易行。普通的日用器皿、古董文具、蔬菜瓜果、室内摆设等皆可入画。一般室内光线环境比较稳定,因此,很适合初学者进行写生练习。 下面我们试以陶罐和鸡蛋组成的一组静物为例,说明静物画的一般画法。面对这组静物,我们在动笔之前,先来分析一下构成画面的几个基本关系。 1.明度关系即素描关系 在大片的灰色衬布上浓重的釉色显得特别突出,重色的陶罐与亮色的鸡蛋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无论是陶罐、鸡蛋或衬布等,处在侧面光的照射下,其本身的明暗变化也很显著。也就是说,每一样东西在这种特定环境下,它的受光面、背光面及反光面都呈现着不同的明暗变化。例如鸡蛋虽为较亮色的物体,但它的暗部与暗灰色的阴影融

合起来了;陶釉虽为重色,但亮部特别是高光部位,呈现出耀眼的亮色。画过素描的人很容易明白这一道理。

2.色彩关系 整个画面为一处暖灰色调,沉着和谐,浑厚古朴而不失其淡雅明快。这种总的色彩情调,是写生中对各个物体进行具体描绘时应特别注意的。此外,还应找出最基本的冷暖关系。就此画面来说,总的倾向是亮面暖、暗面冷,但不是绝对的,如瓷釉的反光、罐口内的反光,鸡蛋暗面的反光等,冷中有暖,冷暖色互相对比互相依存,反映了客观物体色彩变化的复杂性。 3.着色步骤 稿子起好,就可以开始着色了。如觉得没有把握,可画一个小色稿,用几块颜色点一点,探索一下画面基本的色彩构成。 着色步骤多种多样,对初学者来说,为把握总体关系,最好是先铺上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面积背景色彩,它为画面主角的出场提供一个舞台。然后果断地涂上陶罐上最浓重的色块,力求形色准确,尽量不再涂改,留出罐口、鸡蛋部位的白纸地子。此时画面上黑、白、灰三种明度的色彩差度基本拉开,为处理其他部位的明度层次构建了比较的依据,便于寻找各个局部的色彩变化。再者,因为水粉中的最重的颜色和最亮的颜色变化。水粉中的最重的颜色和最亮的颜色都怕脏,一旦不慎,容易造成暗色暗不下去,污浊晦涩;亮色亮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