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什么?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育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②教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③教学内容:教育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

⑤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端正态度。

③评价和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中学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①】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顺序还是随机朗诵课文);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学生折纸飞机)

【②】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试论述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后发展成《教育心理大纲》),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布鲁纳总结: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⑤】美国教育心理学新趋势:

①研究领域已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心理学;

②学习观,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③从着重对学习问题的研究转向对教学问题的研究;

④从注重纯理论研究转向教育实际应用研究;

⑤从理论的狭隘、零散转化为理论的完善、整合。

试论述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产生阶段(十月革命前):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所著《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认为“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②】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后):①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1918年至30年代末):维果斯基;布隆斯基《科学的心理学概论》;鲁宾斯坦。

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奋力前进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和教师的经验总结法,着重探讨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的科学依据以及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和教育条件下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③】完善并逐渐形成自己特点的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

①注重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年龄与教育心理学)。

②学习理论方面,形成两大派别“联想—反射”理论和“学习的活动”理论。

③重视人际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述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①】起源:中国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虽有所充实和发展,但并没有形成严密的知识系统,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②】产生和初步发展: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产生。①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08)。②廖世承编写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③陆志韦翻译出版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1926)。

【③】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因受到某些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经历过艰难曲折。【④】目前的研究成果:

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②研究方法较多的采用了教学性实验、教育性试验以及实验室实验;③注意介绍国外教育心理学的文献;④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什么是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定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②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③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什么是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特点】: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更高。④概括性更强。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中学生情感发展特点。

【①】初中生:

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欺侮人与维护正义)。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爱与憎更加自觉、分明)。

【②】高中生:①个性化的情感(主要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

【①】①中学生的社会性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②中学阶段是理想、兴趣、世界观和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思想敏感。④中学阶段是一个过渡时期。

【②】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面貌很不稳定,可塑性大,这是心理成熟前动荡不安的时期。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价值。

【①】建构主义发展观。

①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②所有有机体都具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适应和建构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

③适应包括通话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②】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这一阶段的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思维仍受直觉思维的影响。儿童还存在“万物有灵论”的现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儿童尚未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儿童能够进行多维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去自我中心,思维能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本阶段儿童的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进行系统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不再恪守规则。

【③】影响发展的因素。

①成熟(指机体的生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②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③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④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④】教育价值:①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②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基本内容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两种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②】心理发展观: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表现:①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②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③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④心理活动的个性化。【③】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

【④】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所能达到的水

平,并要走到儿童的前面。

教育意义:

【①】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

【②】强烈的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教学不只局限在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而且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①】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地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的连续体的某一点上。

【②】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18个月)。

矛盾:信任与不信任。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②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到4岁)。

矛盾: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③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到6岁)。

矛盾:主动性对内疚。任务: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

④变得勤奋的阶段(6到12岁)。

矛盾:勤奋感对自卑感。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⑤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到20岁)。

矛盾: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任务: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⑥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到24岁)。

矛盾:亲密与孤独。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⑦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到50岁)。

矛盾:充沛感对颓废感。任务:获得充沛感,避免颓废感。

⑧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

矛盾:完善对绝望。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③】教育价值: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及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初中和高中阶段正式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予学生有关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做“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

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①】智力是指处理抽象概念、处理新情境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我国,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

【②】智力测验。①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孟编制而成,史称“比内—西孟量表”。②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世界著名心理测验量表。③美国的韦克斯勒采用“离差智商”概念编制另外一套量表。

【③】智力构成。①瑟斯顿: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等。②吉尔福德: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来分析,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式。③斯滕伯格:发表了《超越智商》,三元智力理论,信息加工活动中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七种不同的智力,包括言语能力、数理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体能智力、社交能力、自省能力。

【④】智力差异。①个体差异:既有量的差异(IQ分数),又有质的差异(个体的构成成分)。②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③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越来越低。【⑤】因材施教:①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②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如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以及个人化教学系统。

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

【①】学习风格,由哈伯特·塞伦提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倾向。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①生理要素,表现在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对时间节律以及感觉通道的偏爱。

②心理要素,包括认知过程中归类的宽窄、信息的继时加工与同时加工等。

③社会性要素:包括个体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表现的特征。【②】认知风格: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几种不同的认知方式:

①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惠特金。有些人知觉时较多的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的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这两种认知方式与学习有密切关系,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

②反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反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与冲动型学生相比,反思型学生表现出更为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能够较好的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在学习方面,反思与冲动两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③整体性和系列性。英国心理学家戈登?帕斯克。整体性策略是指学生解决问题时,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设计若干属性;而系列性策略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倾向于把精力集中在一步步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来说比较简单。

④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斯滕伯格提出。该理论基本思想是认为人具有与社会一样的自我管理或组织系统,研究的重点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这种系统调控认知活动。①按心理自我调适的功能分为三种:主动独立型、被动执行型、分析评判型。②按心理自我调适的形式有四种:专一型、等级制度型、多头并进型和随意无拘型。③按心理调控的水平分为整体抽象型和局部具体型。④按照心理调控的范围划分为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导向型。⑤按心理调控的倾向划分为自由开放型和保守拘谨型。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什么是学习?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有什么区别?

【①】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学习指人类的学习。产生学习的特征有: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②】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学习与学生的学习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①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②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③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学习的分类。

【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五种才能:①言语信息;②智慧技能;③认知策略;④态度;⑤运动技能。【②】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③】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①】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②】联结派的学习理论有:①桑代克的联结说;②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③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试误说)

【经典实验】猫开笼取食。

【理论内容】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下与某种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学习规律】①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②练习律(对于已经形成的某情境与某反应的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个联结可以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经常不用则导致减弱或遗忘)。

③效果律(最重要的,指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作用)。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①】经典实验:狗的消化腺分泌变化。

【②】理论内容:条件反射中涉及四个基本的事项:

①无条件刺激,指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

②无条件反应;指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

③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

④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③】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时间间隔一方面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另一方面需先于无条件刺激出现。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①】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②】理论内容: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③】基本规律:

①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②强化的程式。指强化的时间和规律安排,即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分为连续性强化和间隔式强化。

③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变增加,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称为回避条件作用。

④消退。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⑤惩罚。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④】新行为的塑造:

①链式塑造。将任务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每完成一步都予以强化。②逆向链式塑造,就是“倒序”地习得复杂的行为。

【⑤】程序教学: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不同的强化程式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模式,教学中应注意什么?

①教新任务时,要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后果紧跟着行为出现比延缓出现要有效的多。②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应对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都进行强化,随着学习的进行,应逐渐转到间隔性强化。③不要一开始就要求十全十美,要朝正确的方向逐步去引导和增强学生的行为。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模式)

【①】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它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②】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的对象称为榜样或者示范者。观察学习可以分为①直接的观察学习;②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学习。

观察学习的过程:①注意过程(对榜样情景各个方面的注意和知觉);

②保持过程(对示范信息的记忆,从内到外的过程);

③复制过程(自己仿照做出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从内到外的过程)

④动机过程(个体是否愿意表现出这一行为,这取决于对行为的强化)。

【③】对强化的重新解释。除直接强化外,还提出了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②自我强化指个体可以参照一定的社会情境对自己的行为形成某种预期的标准,当他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进行自我奖励,这同样对行为具有强化作用。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认知结构和当前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②】认知派的学习理论有:①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②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加涅);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①】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构建其知识体系)。②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②】教学观。

一、教育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的好处:

①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②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③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情境中广泛的迁移应用;

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⑤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三种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欲、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需要);

②结构原则(任何知识动作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③程序原则(教学就是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的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④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实践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三、根据教学原则教师应当注意:

①全面分析教材,明确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相互关系;

②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

③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③】简评。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的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的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的转变。缺陷:①论述儿童的生长时忽视了社会因素;②过于强调发现学习,混淆了学生的发现学习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的差异;③强调学科基本结构,但有些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清楚。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①】有意义学习。定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练习。

条件:①新的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②】意义的同化。内容:意义的获得过程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有关的观念,作为新知识的固定点(同化点),这样才能把学习材料中的潜在意义转化为自己现实的心理意义,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

三种同化模式: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将概括程度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原有认知结构中概括程度较高的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分为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和相关类属。

②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关系,与下位学习相反。

③组合学习,只能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组合学习。

【③】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①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提供理想的固定点。

②整合协调原则。对学生认知结构现有要素进行整合。

③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先于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新材料。

【④】接受学习。

①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②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

③学校主要应采用通过言语讲解进行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三、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加涅)

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①动机阶段(要使得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

②了解阶段(学习者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

③获得阶段(所学的东西进入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进行了编码和储存)。

④保持阶段(已编码信息将进入长时记忆的储存器,这种储存可能是永久的)。

⑤回忆阶段(所学东西能够作为一种活动表现出来,提供回忆线索非常重要)。

⑥概括阶段(在变化的情境或现实生活中利用所学的东西,这就需要实现学习概括化)。

⑦操作阶段(即反应的发生阶段,作业)

⑧反馈阶段(通过操作活动,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这种信息的反馈是强化的重要因素)。

四、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①】知识观。①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的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假设。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②】学生观。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③】学习观。①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②建构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③同化和顺应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只有将同化和顺应统一起来才能深刻地理解学习的实质。

【④】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合作完成一定的任务,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合作学习是当前很受重视的学习形式。

【⑤】情境性学习。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挂起钩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⑥】简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试图实现学习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应用,这些观点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沟通、合作能促进意义建构的原因是什么。

①学习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的理解;

②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的想法、思路都被明确化和外显化,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

③在讨论中,学习者之间的观点的对立可以更好地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

④在交流中,学习者可以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⑤合作学习可以将认知负担分布到各个成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学习者完成单个学习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试比较奥苏贝尔与布鲁纳对发现学习见解的异同。

奥苏贝尔所批判的发现学习与布鲁纳所讲的发现学习内涵有所不同。奥苏贝尔认为,各类学习中都可以采用发现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发现学生的名称。而布鲁纳所提倡的发现学习是要学习者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或原则,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

①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③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

简述知识的含义、种类、作用和表征存储形式。

【①】含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地反映的结果。

【②】种类:①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②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③】作用:科学知识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知识是人们活动的定向工具。

①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活动的方向由活动的目的决定,活动目的的确定需以有关的知识为依据。②任何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要求的变化。【④】表征存储形式:

①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②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③成块知识的表征形式:图式;④认知结构。

简述知识学习的含义、种类和作用和阶段。

【含义】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种类】①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②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作用】①知识学习是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②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③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阶段】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三个阶段。

什么是知识的理解?理解的标志是什么?理解在知识学习中起什么作用?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的理解】指个体逐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标志】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能把握认识的实质,确定认识的深层结构。

②能根据理解知道如何去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即能正确的执行。

【作用】①有利于学生的识记。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③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维特罗克是如何分析知识理解过程的?

美国加州大学的维特罗克认为,理解的生成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环节:

①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有关新信息的知识经验,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出来,进入短时记忆(当前的工作记忆)。

②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在这种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知觉的过程中,学习者要做出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

③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需要和长时记忆中的有关信息建立联系,从而主动理解新信息的构建,这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④试探性的建立这种联系,进行试验性的意义建构。

⑤在试探性过程中与感觉经验相对照,与已有经验作比较。

⑥经过检验,如果建构不成功,应回到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的试验性联系策略。

⑦如果意义建构成功,就实现了意义的理解。

综上所述,理解过程是新信息与长时记忆内容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有哪些?

【①】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①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②主动理解的策略方法。【②】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①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②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③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③】学习材料的内容:①学习材料的意义性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②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性也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

什么是概念?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定义】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三要素:名称、内涵、外延。【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教学方法】①从例子到规则(例—规法)。②从规则到例子(规—例法)。③先给出定义,接着呈现例子,然后分析例子是如何说明定义的(规—例—规法)【建议】①概念分析;②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③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④变式;⑤比较。

请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几点概念教学的建议。

中学的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概念分析:包括

①定义:表述必须准确、简洁、完整。

②特征:对其属性的分析必须全面准确,没有包含无关特征。

③例证:必须具有典型性,而且多样化。

④上位概念:它所类属的上一级概念。

⑤下位概念:这个概念所能涵盖的下一级概念。

⑥同位概念:一般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表示。

【②】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③】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④】变式:更精确的理解概念的含义,促进对概念的灵活运用。

【⑤】比较: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①】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常用的直观形式有:①实物直观;②模象直观;③言语直观。

【②】运用变式与比较。

【③】知识的系统化。

【④】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⑤】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简述提供直观时须注意的事项。

①注意直观对象呈现的模式;

②注意词语形象的结合;

③注意培养学生对直观对象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培养学生掌握观察方法:①顺序观察法、②素描观察法;③连续(长期)观察法;④实验观察法;⑤操作观察法;⑥比较观察法。

教师的提问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原因有哪些?

①问题太简易,没有启发性,或问题太大、太深、太抽象。

②教师不敢深入引导,怕学生提难题。

③提问没有循序渐进,学生思维跟不上。

④平日对学生的敢想、敢说缺少鼓励。

知识巩固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知识的巩固,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作用】①知识的巩固是知识积累的前提。②知识巩固与理解相互依存。③知识的巩固是知识应用的前提。

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①】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②】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①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②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

③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无意义材料,尽

量赋予人为意义加以识记;④指导学生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

【③】合理地组织复习。①复习要及时;②复习要合理: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短而概括的记忆材料;复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③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度,又要坚持适度超额。

知识应用的含义、作用和过程。

【含义】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作用】①知识的应用时检验理解和巩固的知识的客观标准。②知识的应用促使新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新事物建立新的联系。

【过程】一般要经过审题、联想和课题类化三个基本环节。

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①】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理解越深刻,巩固越牢固,知识应用就越顺利。【②】智力活动水平。一般说来,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较易成功,智力水平低的则会受到许多阻碍。

【③】课题性质。课题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有重要影响。

第五章技能的形成

技能的含义是什么?技能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定义】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特点】①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极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知识经验的知识。③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极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作用】①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②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什么是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客观性;

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外显性;③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具有展开性。【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对象具有观念性;②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的形成有哪些阶段?

【①】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包括两方面:①有关操作动作本身的各种信息;②与操作技能学习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内外刺激的认识与区分。

【②】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阶段动作特点:

①动作品质: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

②动作结构:各个动作要素协调性差,常有多余动作产生。

③动作控制:主要靠视觉控制。

④动作效能:完成动作比标准时间慢,个体经常疲劳、紧张。

【③】操作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成为一体化的动作。特点:

①动作品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精确性和灵活性,但受外界条件影响大。

②动作结构:整体动作协调、连贯,多余动作减少。

③动作控制: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④动作效能:疲劳感、紧张感降低,但没有完全消除。

【④】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执行达到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阶段动作特点:

①动作品质:高度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②动作结构:动作间的干扰消失,高度协调。

③动作控制:动觉控制加强,不需要视觉的专门控制。

④动作效能:心理消耗和体力消耗都降到最低。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①】准确的讲解与示范。

【②】必要而适当的联系。(过度学习非常必要)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馈来自两个方面: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④】建立清晰稳定的动觉。

试述加里培林(前苏联)和安德森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①】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活动的准备阶段。

②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③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④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②】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须经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教学

运用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①】我国心理学家提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三阶段论。

①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②原型操作: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③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中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②】采取的措施: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在心智技能的定向阶段,教师需要做到那几点?

【①】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②】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③】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④】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为了使心智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需要做到那几点?

【①】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展开的方式呈现。

【②】要使心智活动在直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③】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④】为了使活动方式顺利转化,动作的执行应注意与言语相结合。

使操作原型成功的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那几点?

【①】动作执行应遵循出声外部言语到不出声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②】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全展开,然后,再逐渐递减。【③】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④】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要适时。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什么是态度?简述态度的结构。

【定义】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结构】①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

②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核心部分)

③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道德的特征有哪些?

【①】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②】道德的社会共同性。【③】道德的阶级性。【④】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什么是品德?简述品德的特征。

【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特征】①品德形成的后天性(后天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发展)。

②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

③品德表现的行为性(道德品质要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

④品德结构的稳定性(道德品质体现在一系列行为乃至一生中)。

⑤品德抉择的自觉性(能凭借自己的判断自觉自愿的调节自己的行为)。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①】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②】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③】道德与品德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试论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①】联系:

①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

②两者的结构一致,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②】区别:

①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范围较大,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成为品德。

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依次发生多种程度的内化(“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而品德必须是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成为个人性格一部分的稳定态度。

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理论内容】《儿童的道德判断》

A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

①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儿童道德发展取决于对道德知识的了解和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

③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

B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走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无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承认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这一阶段又可分为自我中心阶段和权威阶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儿童已经达到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的儿童才真正到了自律阶段,并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杰出贡献】①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认为道德情感的激发有赖于道德认识,价值判断有赖于事实判断。

②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道德发展过程中量与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论。

③关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尽管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却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促进。

【局限性】否定了榜样的作用,忽视了“行”的因素,否定了成人约束可能对儿童道德发展有积极作用。

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理论内容】

A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和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

B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循惯常的行为角色,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定向:尊重别人和社会的期望。

C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MS-DOS 计算机开发的Word 的第一代于1983年底发行,但是反响并不好,销售落后于WordPerfect 等对手产品。尽管如此,在Macintosh 系统中,Word 在1985年发布以后赢得了广泛的接受,尤其是对于在两年以后第二次大型发布的Word 3.01 for Macintosh Word 3.00 由于有严重bug 很快下线。和其他Mac 软件一样,Word for Mac 是一个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器。由于MS-DOS 是一个字符界面系统,Word for DOS 是为IBM PC 研发的第一个文本编辑器,在编辑的时候屏幕上直接显示的是黑体斜体等字体标识符,而不是所见即所得。其他的DOS 文本编辑器,如WordStar 和WordPerfect 等,在屏幕显示时使用的是简单文本显示加上标识代码,或者加以颜色区别。尽管如此,和大多数DOS 软件一样,程序为了执行特定的功能,都有自己特殊的,而且往往是复杂的命令组需要使用者去记忆。比如在Word for DOS 中,保存文件需要依次执行Escape-T-S ,而大部分秘书们已经知道如何使用WordPerfect 公司就不大愿意更换成对手产品,何况提供的新优点有限。Microsoft Word 在当前使用中是占有巨大优势的文字处理器,这使得Word 专用的档案格式Word 文件成为事实上最通用的标准。Word 文件格 式的详细资料并不对外公开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教育心理学课后选择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 1、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B )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斯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资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B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 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成就?(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9、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10、个体能正确建构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D) A、语言智能 B、逻辑-数学智能 C、空间智能 D、内省智能 1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汇总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答: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联系中学教学实际,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根据控制源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可将原因分成可控的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填空题 1 律。 2 3 4 证之上的。 5 6 7 8 9、1903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0、二十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C. Rogers 主,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11、布鲁纳(J. S. Bruner)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上的专题特邀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 学习的影响。 12、二十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13、1924 14、杜威(J. Dewey 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15、在运用观察法时,观察时间不宜过长,对同一类行为可采用重复观察的方法, 的方式。 16 17 18 下的被试不同质,从而影响实验的精度。

19 实验。 2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 练习第二章填空题 1、环境决定论的思想从哲学上发轫于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J. Locke 2 3、按照艾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儿童在6、7岁-12 4 5 或“可接受原则”。 6 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7 8 9、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食物刺激产生分泌条件反射,而对其它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这种现 10 11 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12 13 式。 14 15 16 17

18 19 20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第三章填空题 1 2 3 4 驱力。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精品WORD文档)

三、简答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⑴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 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学差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的学生。第一,动机差异。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第二,主体性差异。学优生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⑵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内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一、结合实际说明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支持、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这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 ①保护好奇心。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⑤此外,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常用的方法有: ①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③自我设计训练。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④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许多研究证明,结合各个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二、怎样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三、论述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1)教学评价不等同于测量和测验。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2)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地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3)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则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但这种主观判断和解释必须以客观描述为基础,否则是主观臆想; (4)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否则所得数据或结果毫无实际价值。 四、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答案要点】 (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 (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的强化物。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知。另一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

300题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从20年代—50年代受到心理学奠基者【桑代克】的较大影响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3.【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核心内容。 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5.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6.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差异。 7.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四个阶段。 8.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9.影响心理学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是【遗传】和【环境】 10.根基埃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1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1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 13.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个体对刺激比较敏感…【关键期或敏感期】 14.学生现水平经他人帮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为【最近发展区】 1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16.人格是指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 17.根据加涅的观点,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类。 18.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9.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0.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信息加工,信息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 21.斯金纳认为有机体有两种行为:一种是应答性行为,一种是【操作性行为】 22.教师应多用正强化塑造学生良性行为,用【消退法】消除消极行为,慎用惩罚。 23.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远离或回避某目标。 24.一般来说,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2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求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6.“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27.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 28.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着【心向与定势】 29.学生学习了吗(a+b)=ma+mb lgab=lga+lgb,aa这在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30.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影响化学审题的应用,这在心理学中称为【正迁移】 3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2.1有的学生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那个词,这是【感性概括】 33.在读一首诗时,学习1.分钟就能背,随后又学几分钟,增加的附加学习叫【过度学习】 34.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有利于【辨别】正例的传递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35.知识的学习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6.用不同的直观材料或实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这是【变式】 37.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形式是【视像和声像】 38.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39.在知识学习的三个阶段中,因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是【同化、保持、应用】 40.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前者分为【感知和表象】 两种水平,后者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41.短时记忆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 B、交流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知识性 E、指向性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辐射性 E、独创性 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 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 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 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 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 B、想法——检验 C、问题分解 D、“手段——目的”分析 E、问题怀疑 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 D、评价 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 B、多维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 B、好幻想 C、强烈的好奇心 D、独立性 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问题怀疑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 B、世界上有几大洋? 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D、衣服有哪些功能? 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电大教育心理学2004720151历届试题汇总

电大《教育心理学》2004.7-2015.1历届试题汇总 一、选择题 1. 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 )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C.德国心理学冯特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CD ) A.维米斯基 B.皮亚杰 C.华生 D.斯金纳 3.知道“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属于( B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4.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B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5.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含的内容有( ABC ) A.认知领域的学习 B.悄感领域的学习 C.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D.智力技能领域学习 6.教师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D ) A.教师的社会地位 B.家长对教师的态度 C.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 D.教师本身的素质 7.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C )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是( ABC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布鲁纳 9.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编制歌诀的办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这属于( D ) A.复述策略 C.精加工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D.联想策略 10.下列项目中叙述正确的是( BCD )。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11.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A )。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解读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发展、成熟、完善。 3.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6.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为群体差异,二为个体差异。 8.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9.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1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学习准备,其中纵向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指每个年龄段出现的各个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的学习准备。 1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5.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6.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17.性格的特征差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18.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 19.IQ是指智商,它有两种确定方法斯坦福-比纳量表、韦克斯勒量表。 20.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21。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3.加涅后来在早期学习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 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整理)教学提纲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简答 1)什么是问题?问题的成分及种类有哪些? 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2、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 分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1、有结构的问题: 两个基本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②解法的确定性。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课本中的练习题多为这类问题。 2、无结构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比如问题的目标可能是不明确的,例如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路线,是怎样的?再比如设计一堂好课,写一篇游记作文等。另外问题的初始条件也可能是不明确的,甚至是不充分的。相应的这类问题的解法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常常没有可以预见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有多种解法和思路,从不同角度看,各种答案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把一些知识综合起来。例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及社会科学等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常常是无结构的问题。通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 3)什么是问题解决?其基本特点是什么?(一般包括那些成分)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的影响。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即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另外,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7)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试大纲》P1) 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 答: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P5) 答:(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2)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3)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7)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P9) 答: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20世纪 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6、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P13) 答:(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 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7、简述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4) 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 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 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 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 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 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 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 片面性和主观性。 8、简述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P15) 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 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 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 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9、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P15) 答:(1)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 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 点。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 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 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 准备。(2)关于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 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 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 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 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所以,我们应抓住关 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16) 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 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 -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 -15岁)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 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 或形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 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 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 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 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 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 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 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本阶段的儿童不仅 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 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 题。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 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 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 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 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 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11、简述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P18) 答:(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 区。 12、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P19) 答: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 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 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 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 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 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它的 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 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水平,还应 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1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P20) 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 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论述题 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 (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与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Ps值在0至1之间。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用公式可表示为: 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 = 1 ? Ps,即当I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②失败的可能性Pf;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 同前面一样,If = 1 ? 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 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而会减低这些学生的动机。研究表明,这种学生最有可能选择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他们能抵制不可靠的意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学校进行的智力测验中能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