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游与律动《小鱼游游游》教案

唱游与律动《小鱼游游游》教案
唱游与律动《小鱼游游游》教案

唱游与律动《小鱼游游游》教案

课时: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培智二班共有学生10人,轻度智力障碍4名,能较好的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动作模仿与音乐表现能力较好。中度智力障碍4名,自闭症学生1名,多动症1名,这些学生模仿能力稍差,不太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情绪波动较大,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带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手指操,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体验手指游戏带来的快乐。

2.通过情景教学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讲解示范法,游戏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体验中

获得美好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手、口、脑的配合完成手指游戏的学习。

2.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巩固知识。

教学准备:

小鱼头饰若干、多媒体课件、彩色塑料圈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二、复习

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1.说一说:引导学生完整说出歌名。

2.读一读:带领学生齐读歌词。

3.唱一唱:手拍节奏,完整的跟音乐唱一唱。

三、新课教学

1.情景对话,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用手模仿小鱼游的动作。

2.学习手指操训练学生手指的灵活性。

a.教师示范《小鱼游游游》手指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

b.分句教学手指的动作。

c.学生练习手指操。

四、游戏练习

1.把少于学生人数2个的彩色圆圈摆在地上做小鱼塘,要求学生模仿小鱼游的动作,在音乐响起时学生做小鱼动作走起来,音乐暂停时跳进鱼塘中,没进鱼塘的学生为大家表演手指操游戏。

2.收拾好游戏道具。

五、课堂小结。

培智律动班工作总结

国培计划(2014)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 培智律动班工作总结 今年暑假,我有幸担任了国培计划(2014)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训培智律动班的班主任。当我得这一消息时兴奋不已。“国培”有着重要意义,是国家为提高特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进行的一项老师继续教育的活动。国培涉及面广、涉及的课目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证顺利的进行。作为参与本次国培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这次的培训工作。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七天培训任务,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将从一下方面总结本次培训的工作: 一、班级基本情况 7月5日至12日,根据省厅培训工作安排,全省特殊教育学校400多名教师,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为期7天的培训,本次国培教师类分为四个班级,我班为培智律动教师班,共有87名学员,来自省内的49所特殊教育学校,学员最低年龄21,最高年龄55,平均年龄37.2,学员在工作单位多数从事培智的语文和数学教育,全班只有2名教师在校从事律动和唱游课程学,班级中还有数名从事后勤工作的人员。从班级结构上来看,学员们要顺利完成培训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二、课程设置 培智律动培训旨在提升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在培智教育教学中提升其教学的能力,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训设置了培智教育发展研究与最新技术、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堂教学、电子音乐制作、节奏教学、音乐舞蹈与残疾儿童、校园集体舞、教育者有无限接近最高道德标准的责任、舞蹈编排基础、舞蹈编排实训、信息技术在特校教学中的运用、欧平琴师德事迹11门课程。这些课程实用性、针对性强,激发了参训学员的学习兴趣。

三、培训质量 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幽默诙谐的方式,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结合生活和工作实际向学员们阐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对实际中各种教育现象的评论讲解,使学员深切理解特殊儿童艺术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更进一步理解了艺术治疗的内涵,精彩之处博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事物的深刻反思。 四、组织机构 培训伊始,学院成立培训工作小组,制定各项目负责人,明确各岗位职责。对于班主任的作更是要求明细,以下我就我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做一下介绍: 1、前期服务细心到位 为使培训前学员信息的准确核实和培训结束后的交流,在培训工作未开始前我们一一为学员打电话核实信息、询问所报班级,保证学员没进校之前分好班级和寝室。在确定班级学员名单后为学员发短信将培训时间、地点和班级的QQ群号告诉学员,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交流平台。 2、全程服务,跟班上课 本次的培训我校为学员们聘请了国内有名的行业专家和教育专家来讲座,还有骨干教师之间的热烈讨论与真诚交流,更有真刀真枪的“实战演练”。为保证上课质量,班主任全天和学员们一起听课,为专家们服务课堂的互动设计,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有趣,让学员们记住这一次非常难忘的培训!培训结束后我们的学员纷纷表示在培智唱游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多的收获。 3、严格纪律 本次培训,我严格要我班培训纪律,每次上课点名、签到,要求学员按时到指定的地点上课。在课堂上,要求学员仔细聆听专家的讲解,要一丝不苟地跟着老师完成每一个舞蹈动作。晚上10点后要走访学员宿舍,保证学员按时归寝,

培智一年级唱游律动

一年级唱游律动 一、《好妈妈》 教学目标 A类: 1.感知歌曲整体旋律,学会歌曲的基本唱法。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3.体会妈妈的辛苦,培养学生爱妈妈的情感。 B类:1.感知歌曲整体旋律,学会歌曲的基本旋律。 2.通过歌曲的学习,体会妈妈的辛苦,培养学生爱妈妈的情感。C类:体会歌曲优美的旋律,培养学生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好妈妈》 教学难点:跟准歌曲节奏进行歌唱。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课前小律动《哈里罗》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说说自己的妈妈。(出示几张家长的照片) 长什么样子? 做什么工作的? 每天在家都干嘛?

你们觉得妈妈辛苦吗? 2.引入课题 师:“妈妈要做很多事情,接送我们上学放学,做饭做家务,妈妈很辛苦,我们该怎么感谢妈妈呢,我们就把一首歌先给妈妈吧。 今天老师带大家学一首关于妈妈的好听的歌曲《好妈妈》 二、新授 1.初听歌曲,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播放动画歌曲《好妈妈》 2.思考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复听歌曲,集合故事再次感知歌曲 4.根据歌曲的故事情节,学习歌曲语句歌词读法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 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5.学唱歌曲唱法 6.比一比 同学分两个小组唱 学生齐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歌曲,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播放动画歌曲《好妈妈》

2、思考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复听歌曲,集合故事再次感知歌曲 4根据歌曲的故事情节,学习歌曲语句歌词读法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 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 5、学唱歌曲唱法 6、比一比 同学分两个小组唱 学生齐唱 二、情境表演 1.请两位同学,一个扮演女儿(儿子),一个扮演妈妈,其他同 学齐唱《好妈妈》。 2. 师生交流 师:“你们从歌曲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妈妈?” (要孝敬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再听歌曲,感知歌曲旋律 教师播放动画歌曲《好妈妈》 2、复听歌曲,集合故事再次感知歌曲

培智唱游律动第三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课所学内容,学习音乐常规。 教学重难点: 熟悉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组织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资源,奖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认识音乐教室,组织进教室就座。 3、本课是新学期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主要教会学生听音乐节奏走路,学会师生问好歌,学会听音乐口令。 二、介绍 1、组织师生进行自我介绍。学生认识老师,并进行自我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音乐课有趣的学习内容,学生简单了解音乐课内容。 三、教唱歌曲

1、教唱?师生问好歌?、?师生再见歌?。 2、教师范唱。师生接唱。欣赏评价学生演唱部分。进行动作的编排。 四、组织下课 1、放音乐《玩具进行曲》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特点。、听赏音乐《玩具进行曲》,感受节奏特点。练习打节奏。 2、喊口令组织学生原地走,听音乐随音乐走路。听口令随音乐,踏足踏走路。唱?师生再见歌?下课。 3、组织下课。 1、祖国边疆风光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唱《祖国边疆风光好》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祖国边疆风光好》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2、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唱歌。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幻灯片展示祖国边疆美好风光的图片

二、新课 1、说一说 小朋友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说) 2、读一读 (1)教唱前教师读一读歌词 (2)教师带领学生齐读歌词 (3)教师播放这首歌后,学生听赏并跟着节奏模仿歌曲(哼唱)(4)教师分句教唱这首歌,在教唱时对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重点给予发音指导。 三、小结 1、再次听赏《祖国边疆风光好》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边疆风光好》,小朋友们回去自己练 一练,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歌唱《祖国边疆风光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通过律动“挽花”,训练学生腕关节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唱 二、教授律动“挽花” 1、双手于胸前拍手

特殊教育送教上门教案

送教时间: 送教课时: 教学目标: 1、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2、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3、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 教学过程 口肌的训练: 1、“两操”的设计 两操分别是:按摩操和口舌操。 按摩操是以按、摸、揉、捏、搓、弹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功能得到提高。 按摩操分五个步骤: (1).抹口轮 (2)、捏下颜 (3)、擦下巴 (4)、揉面颊 (5)、轻拍面部,在舒缓的音乐中对口部进行按摩。 口舌操步骤: 第一节:张大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张一合; 第二节:伸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一伸一缩; 第三节:顶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头顶两腮,左一次右一次; 第四节:舔牙床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牙齿背后,一上一下;

第五节:卷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用舌尖舔上牙膛,由前往后; 第六节:弹舌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舌头由卷变为放平,反复做(如同发啦音的方式); 第七节:活动嘴按照音乐节拍或鼓点儿使嘴进行张一咧一撮一抿的变化练习。 2、口部模仿 主要锻炼舌头和口部各个肌肉的灵活性,帮助孩子学习发音。 口部模仿包括: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翘舌等。 运动康复: 1、步行训练 独立步行必须具备正常的立位平衡反应、双侧下肢交替协调运动和一侧下肢支撑体重等基本条件。 对脑瘫患儿进行步行训练以前必须做认真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判断患儿步行可能达到的水平,如独立步行、拄拐步行还是终生依靠轮椅生活。 在做出判断以前应充分考虑到患儿发育的特点,尽最大努力争取达到独立步行。应当严格地设计训练方案,使其尽量接近正常的步态。 教学成果: 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做口舌操,模仿张嘴、叩齿、打哇哇、伸舌头、舔上唇,需增加活动量

特殊教育教案

主题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以及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难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国外游戏理论概述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1.代表人物 席勒斯宾塞 2.主要观点 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3.评价 (1)消极对贬低游戏的价值负有责任 A.既然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那么它就是无价值的、不道德的,应当予以禁止。 B.只是把游戏当成是“导泄”的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在游戏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 A.说明了游戏的物质前提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能去游戏

B.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 (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 1.代表人物 拉扎鲁斯帕特里克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三)预演说“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 1.代表人物 格鲁斯 2.主要观点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功能,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3.评价 (1)积极 A.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 B.对于改变人们的儿童观、扭转当时人们认为儿童游戏物价值的传统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2)消极 A.只用“本能”的概念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 B.成人已不需要为生活做准备,可成人仍然有游戏的需要并继续游戏。对于这一点不能有很好的解释。 (四)复演论 1.代表人物 霍尔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 3.评价

浅谈培智学生的律动与唱游课教学

浅谈培智学生的律动与唱游课教学 吉林省蛟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李萍李艳玲 有人说“耳朵是心智之门”,音乐可以启智。事实证明,音乐治疗能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是有着明显而积极的作用。因此,培智学校音乐唱游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那么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我认为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一、互动、参与——音乐课堂中愉快学习的前提 互动是利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达到教 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律动、唱歌、打击乐器、游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教师的“动”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学生的“动”是课堂的主体,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培养学生创作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作热情,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深化,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参

与、互动的氛围当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应该是评价唱游与律动课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唱歌曲《理发师》一课中,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的机会,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玩具理发工具,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创编理发师理发的动作,再给学生分派角色,让学生边学习边表演,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几乎都动了起来,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真正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表演——“音乐创造”和“音乐实践”的有机结合 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它给欣赏者提供一个想 象的空间,它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让孩子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一点。例如:在学习《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时让同学们感悟毛主席是伟大的,人们世世代代歌颂他,然后出示“天安门”图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观看图片、表演,感悟歌中的思想感情。在观看图片、表演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进而将观察到的用动作表现出来,于是孩子们将各自的体验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了出来。通过创编动作和表演,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锻炼,表现欲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同时也更深地体会了歌曲的意义。对于每个孩子在创作中都有其独特的方式,我们不要求孩子们的创作

《幸福拍手歌》课例研究教案

荣县特殊教育学校课例研究 课题:《幸福拍手歌》 科目:唱游与律动 班级:学前二班 执教者:余晓州 时间:2016年12月15日下午第一节

幸福拍手歌 主备人:余晓州 一、教学内容:幸福拍手歌 二、学情分析: 学前二班有学生14人,男生10人,女生4人;其中智力障碍学生个11人,多重障碍学生1人,视力障碍学生2人;学生智力发展不均衡,各方面能力都较差;个别学生情况较好,学生在肢体协调动作中及音乐感知能力方面发展较弱,而音乐能带给人快乐的情绪体验,因此加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感知,发展学生的肢体协调动作,结合学生个体情况以人为本,采用分层教学法设计符合实际的唱游律动教学。 三、设计意图: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节奏欢快的音乐,音乐中的动作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相对来说较易掌握,同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发展动作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音乐的欢快也能给学生带去欢乐的体验,因此我选择了《幸福拍手歌》作为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别差异设计了本次课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A类学生: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能跟随歌曲节奏拍手,跺脚,拍肩

(3)喜欢歌曲并能大概理解歌词内容,能大胆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B类学生: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能在教师引导下跟随歌曲节奏拍手,跺脚,拍肩 (3)喜欢歌曲能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歌词内容,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 曲中的应答部分 C类学生: (1)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2)能跟随教师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跺脚,拍肩 (3)喜欢歌曲能跟随教师一起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A类学生:朱丽君,曹建,卢佑斌 B类学生:曹小慧,谢雨涵,唐艺涛,邹开文,朱灿民 C类学生:黄利强,毕有富,王炜,杨士林,廖麒博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喜欢歌曲,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中的应答部分 2.教学难点:能跟随教师一起随歌曲节奏拍手、跺脚、拍肩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电教法

奥尔夫音乐在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结题报告

奥尔夫音乐在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将奥尔夫音乐通过游戏导入、节奏运用、训练声势及动作、乐器应用等形式和唱游与律动教学相互渗透。构建以故事和游戏为背景,用动作辅助引入的螺旋模式课程。探索出了奥尔夫音乐与唱游与律动结合基本教学流程:点名问好-热身-律动-放松,再见歌。以此丰富拓展《唱游与律动》课程资源,提高智障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能力,推动培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进程。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唱游与律动渗透方式螺旋课程教学流程 一、问题由来与分析 我所在的开化县培智学校创办于2008年10月10日,是一所全日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开化县智障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现设有3个教学班,34名学生,其中重度10人,中度14人,轻度10人。自2009年从普校调入培智学校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及数学和唱游与律动的教学。然而自2010年本人教学唱游与律动时发现,学校根本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提供,而与普小极其类似的音乐课程难以引起智障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率低下。如何依据培智学生生理、认知及心理特点挖掘唱游与律动课程资源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个急于解决的现实问题。 2011-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重庆江津向阳儿童发展中心组织的创造性音乐教学在特殊教育的应用研习营和特殊需求学生之音乐种子教师系列研习培训,系统学习奥尔夫音乐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附件3: 创造性的音乐教学在启智教育的应用(基础班)录取名单;附件4:2012年~2013年特殊需求学生之音乐种子教师系列研习培训录取名单)。 培训过程中,奥尔夫音乐原本性的音乐教育观念,从儿童的本性出发,提倡综合音乐及其自主表达和展现,把音乐、舞蹈、语言甚至绘画等多种手段结合应用,通过节奏朗诵、歌唱、舞蹈、演奏乐器、情景游戏等多种形式,以快乐的、游戏的、易于接收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体验甚至创造音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以启迪:奥尔夫音乐的理念与唱游与律动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能否以奥尔夫音乐的资源来丰富唱游与律动课程?以此丰富拓展唱游与律动课程资源,提高智障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能力,推动培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进程。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赴重庆江津向阳研习与应用奥尔夫音乐 2011年9月30日—10月5日、2012年4 月7日(星期六)-4 月17日本人在重庆江津向阳儿童发展中心,师从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特教部主任、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培训师陈玮静和中国奥尔夫协会早期教育中心副主任、国际奥尔夫音乐师资培训师、中央音乐学院奥尔夫培训特聘教师宋丹两位导师,系统学习奥尔夫音乐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附件5:学员、导师合影、结业证书)奥尔夫音乐是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在智障儿童的接触方式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奥尔夫音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把音乐、动作、舞蹈和语言这些人本身所具有的本能都调动起来,特别强调歌唱、节奏感、律动与音乐游戏,是一种儿童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奥尔夫不仅着眼于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在语言表达、认知想象、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作为原本性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具有即兴性、综合性、参与性、自然性、民族性、大众性的特征。(附件6:培训部分笔记) (二)尝试奥尔夫音乐在唱游与律动渗透方式 唱游与律动课是以教育学、自理学、音乐美学等为基础,根据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

唱游与律动教学计划

培智唱游与律动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专职音乐教师,任教年级有培智一、三、四、五、六、聋、中专及学前班,这项任务,跟以往相比,难度较大。特别是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根据评估与熟悉了解后才能真正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分析: 本学期培智低年级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唱游与律动,通过上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稳定了行为习惯和情绪,只是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这个学期重点发展学生对律动音乐、节奏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为以后学习舞蹈打好基础。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的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律动节奏的训练,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去。培智高年级的以学唱歌曲、排练节目为主。 三、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会简单的音乐节奏,会打节拍,认识一些简单常见的音乐器材,并学会使用器材。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发展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观看音乐视频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训练。 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主要措施: 1、运用节奏音乐,体态律动来进行课堂组织教学, 2、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从看、摸、敲、听中去感受节奏。 3、在多种游戏中获得音乐节奏的学习。 陈昊 2015年9月

浅谈唱游与律动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2019年教育文档

浅谈唱游与律动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 由于智障学生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智力低下、记忆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多动等缺陷,因此,教师和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他们学习和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地适应社会。在对智障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唱游与律动课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唱游与律动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为基础,将音乐与舞蹈、游戏、歌唱、表演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及律动训练等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节奏韵律感和音乐感受能力。在唱游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着手,从活动入手,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美和节奏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智障学生也会变得活泼开朗,渐渐愿意与人交流。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的教学应该尊重智障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间的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与游戏中来。 一、充分发挥唱游与律动教学的作用,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语言的发展 智障儿童因先天的缺陷和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明显落后于正常的孩子,所以他们说话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压抑。但是他们喜欢唱歌

跳舞,喜欢和别的小朋友做游戏等,在活动中显得比较活泼开朗。这时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大好机会。特别是在唱游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来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多彩的图片,学生边听边做动作。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慢慢就学会了这首歌,并且理解和记忆了歌词,相应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又如,在学习了“交通安全拍手歌”后,教师和学生间或学生与同学间可以进行对唱。 T:你拍一; S1:我拍一,交通安全数第一; T:你拍二; S2: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 T:你拍三; S3: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 …… 这样,教师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接受、输出技能,又向学生灌输了交通安全知识,增加了对学生的常识教育。在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东西?学会唱哪几首歌?做了什么游戏?喜不喜欢今天

唱游与律动

唱游与律动《谁唱歌》说课 一、说教材 《谁唱歌》是人教版培智学校教科书第四册的一首选学歌曲。这是一首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问答式儿童歌曲。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通俗的歌词,帮助儿童认知鸡、鸭、喜鹊等动物的叫声。本课为第一课时,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先根据声音猜动物,再通过读歌词来模仿动物的叫声。利用叽、喳、喔、嘎四种叫声的发音来训练学生的咬字吐字,即舌面音、翘舌音、开口呼、舌根音四种发音。 二、说学生 本班有学生11人,男生8人,女生3人,其中3名轻度智障,4名中度智障,4名重度智障;学生中有2名自闭症,1名轻度脑瘫,1名唐氏综合症。学生之间智力水平、知识能力、语言发展、生活常识及身体的协调性差异较大。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谁唱歌》,让学生知道各种动物的叫声,并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能正确的吐字咬字。 ②学生能随教师准确的郎读歌词并能演唱歌曲。 ③学生能独立准确的朗读歌词、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懂得要保护、爱护小动物。 四、说教学重点:学生能准确的朗读歌词、演唱歌曲。 五、说教学难点:学生的咬字吐字和节奏型∣×.××∣和︱×××××∣0 ×××∣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师生问好来进行发声练习。再利用猜猜谁唱歌的游戏来引出课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复习节奏,通过教师示范四二拍与四三拍的节奏,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从而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播放音乐让学生做律动,通过律动,增强学生身体的韵律感。 (二)新授 在本环节中,我主要通过问答方式,领读、分组读、个别读等不同的方式读歌词,逐步让学生增加印象,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从而锻炼学生的咬字、吐字。在按节奏读歌词时,难点的节奏型(附点音符、中间空拍),我先教给学生节奏的要点,再带领学生反复练习,这样便于学生掌握。 (三)学唱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歌唱的方法。多种演唱形式主要是来提高学生的歌唱兴趣,同时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四)小结 最后我提问:“大家喜欢小动物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以问答式结束,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上教版一年级第一册唱游教案

第一单元上学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听《快乐的早晨》 2、唱《上学》 3、玩“上海的早晨” 4、创:上学去了 教学目标: 1、唱游课的常规教育。 2、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3、引导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模仿鸟儿飞翔的姿态,有韵律、创造性地律动。 4、通过律动“飞”,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欣赏曲《快乐的早晨》是美术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音乐开始由中提琴奏出的长音和小提琴奏出的碎弓音,描写树林早晨美丽、幽静的景色。接着出现的是轻快、跳跃的旋律,仿佛小鸟在枝头欢唱。紧接着是活泼、明快的曲调,描写了可爱的小熊猫欢快的活动情景。 2、《上学》是上海中小学音乐教材组编写的一首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歌曲,2/4拍,宫调式。曲调活泼、欢快,表现了一年级新生愉快进入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景,歌曲也以简明的歌词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生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重点难点: 1、养成良好的律动习惯,注重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 2、喜爱上唱游课,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建立课堂常规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育 1、组织学生认识唱游教室在教学楼的位置。 2、师生共同演绎《欢乐蹦蹦跳》进教室。 3、师生自我介绍。 4、安排学生座位。 5、学会唱简单的《师生问好歌》。 6、师生问好,学生自由表演“飞”并找到自己的座位。 说明: 本教时为孩子感受小学音乐教育的第一课。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学校情况及自身的特点精心设计起始课。 二、律动“飞” 1、指导学生改变座位创设出树林的情景,随音乐集体模仿鸟儿飞的基本姿态。 2、“跟我学”。跟着音乐走碎步:踮起脚尖快速向前后左右移动,脚步轻而碎,手臂作上下大幅度的摆动。 3、即兴创作各种飞舞的动作,要求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飞舞,注意互不碰撞。 4、展开讨论创编鸟儿静止时的动作并请个别学生表演,互相评价。 5、引导学生参与即兴表演,在音乐声中和老师一起用各种姿态在树林和大自然中“飞”。 友情提示 教师要指导学生飞舞时互相保持距离,不碰撞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尽量多多鼓励学生律动的动作有创意,与众不同。 三、师生再见,律动“飞“出教室。

浅谈唱游与律动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2019年教育文档

精选文档 浅谈唱游与律动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康复作用 由于智障学生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存在智力低下、记忆短暂、注意力易分散、多动等缺陷,因此,教师和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他们学习和交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地适应社会。在对智障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唱游与律动课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唱游与律动课是以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等为基础,将音乐与舞蹈、游戏、歌唱、表演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及律动训练等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节奏韵律感和音乐感受能力。在唱游律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着手,从活动入手,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的活动中感受到音乐美和节奏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智障学生也会变得活泼开朗,渐渐愿意与人交流。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的教学应该尊重智障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间的差异,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与游戏中来。 一、充分发挥唱游与律动教学的作用,促进智力障碍儿童语言的发展 智障儿童因先天的缺陷和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明显落后于正常的孩子,所以他们说话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压抑。但是他们喜欢唱歌 精选文档

跳舞,喜欢和别的小朋友做游戏等,在活动中显得比较活泼开朗。这时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大好机会。特别是在唱游律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来发展智障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多彩的图片,学生边听边做动作。在欢快的氛围中,学生慢慢就学会了这首歌,并且理解和记忆了歌词,相应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又如,在学习了“交通安全拍手歌”后,教师和学生间或学生与同学间可以进行对唱。 T:你拍一; S1:我拍一,交通安全数第一; T:你拍二; S2: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 T:你拍三; S3:我拍三,不穿红灯保安全; 这样,教师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接受、输出技能,又向学生灌输了交通安全知识,增加了对学生的常识教育。在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了 哪些新东西?学会唱哪几首歌?做了什么游戏?喜不喜欢今天

如何评价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教学教学提纲

如何评价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教学

如何评价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教学 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教会”是一种结果,而“会教”是一种内源,它在根本上决定着结果。 在培智学校中,对智障学生实施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培智学校在对智障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唱游与律动课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教学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同时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针对智障学生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智障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达到师生和谐配合的教学氛围,并在音乐教学中采用与之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品质。

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我认为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互动、参与——音乐课堂中愉快学习的前提 互动是利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律动、唱歌、打击乐器、游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教师的“动”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学生的“动”是课堂的主体。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创作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作热情,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深化,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氛围当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应该是评价邢唱游与律动课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唱歌曲《理发师》一课中,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的机会,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玩具理发工具,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创编理发师理发的模仿动作,再给学生分派角色,让学生边学习,边表演,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几乎都动了起来,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真正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培智唱游学科总结

2010年上学期唱游学科总结 转眼间这个充实、忙碌的学期就要结束了,在学校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一个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培智部的唱游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使他们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这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充实自己,把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真正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能力。这都是像这我这种新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实践的课题。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例如:1、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要保持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实践中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在用不同的身体律动来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2、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3、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表演,即兴编动作。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唱游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三、营造宽松课堂氛围

特殊教育 教案

主题一学前儿童游戏概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各种主要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特点和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以及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难点: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以及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国外游戏理论概述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一)精力过剩说“剩余精力”说 1.代表人物 席勒斯宾塞 2.主要观点 游戏是机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游戏的动力来自于机体的“剩余精力”。 3.评价 (1)消极对贬低游戏的价值负有责任 A.既然游戏是剩余精力的发泄,那么它就是无价值的、不道德的,应当予以禁止。B。只是把游戏当成是“导泄”的手段,认为与其禁止儿童游戏,不如让儿童去游戏,在游戏中发泄剩余精力更为明智。 (2)积极 A.说明了游戏的物质前提只有当机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机体才有可能去游戏

B.在游戏研究领域起到了“拓荒者"作用 (二)松弛消遣说“松弛"说 1.代表人物 拉扎鲁斯帕特里克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使失去的精力重新恢复起来的一种活动。 (三)预演说“前练习"说、“生活预备”说 1.代表人物 格鲁斯 2.主要观点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功能,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3。评价 (1)积极 A.认为高等动物仅凭天生的“本领”是不能适应生活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这一点是符合事实的。 B.对于改变人们的儿童观、扭转当时人们认为儿童游戏物价值的传统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2)消极 A.只用“本能"的概念不能说明儿童游戏的本质,过分依赖“本能”的概念,把“本能"作为发展的中心驱力,把动物的游戏与人类幼儿的游戏等量齐观。B.成人已不需要为生活做准备,可成人仍然有游戏的需要并继续游戏。对于这一点不能有很好的解释。 (四)复演论 1.代表人物 霍尔 2。主要观点 游戏是个体再现祖先的动作和活动,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 3.评价

如何评价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教学

如何评价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课教学 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教会”是一种结果,而“会教”是一种内源,它在根本上决定着结果。 在培智学校中,对智障学生实施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培智学校在对智障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唱游与律动课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教学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同时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针对智障学生的音乐教学,在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智障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达到师生和谐配合的教学氛围,并在音乐教学中采用与之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个性、提高能力,培养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品质。

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我认为对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一、互动、参与——音乐课堂中愉快学习的前提 互动是利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律动、唱歌、打击乐器、游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教师的“动”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其主导作用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而学生的“动”是课堂的主体。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创作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作热情,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深化,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互动的氛围当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应该是评价邢唱游与律动课的重要一环。 我在教学唱歌曲《理发师》一课中,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互动的机会,首先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玩具理发工具,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创编理发师理发的模仿动作,再给学生分派角色,让学生边学习,边表演,在课堂上,每个学生几乎都动了起来,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真正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表演——“音乐创造”和“音乐实践”的有机结合

2014培智班唱游与律动教学计划

培智班唱游与律动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了培智(1)班和(2)班的唱游与律动课,这项任务,跟去年相比,难度较大。培智(1)班和(2)班今年新增了两名学生,和原来的9位同学相比,从行为习惯到上课纪律多种方面都与班上的孩子格格不入,从零开始的训练难度系数比较大。但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这学期的音乐课当中,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会变得更好,我也会有很多的收获和进步。 二、教学分析: 本学期培智(1)班和(2)班的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唱游与律动,通过上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稳定了行为习惯和情绪,只是学生的整体水平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特别是二班的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这个学期重点发展学生对律动音乐、节奏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为以后学习舞蹈打好基础。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的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律动节奏的训练,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享受音乐的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会简单的音乐节奏,会打节拍,认识一些简单常见的音乐器材,并学会使用器材。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发展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情感与态度: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多观看音乐视频学习,加强操作方法的训练。 2、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把握、控制课堂环境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主要措施: 1、运用节奏音乐,体态律动来进行课堂组织教学, 2、运用打击乐器让学生从看、摸、敲、听中去感受节奏。 3、在多种游戏中获得音乐节奏的学习。

《今天我做饭》唱游律动说课稿

《今天我做饭》唱游律动说课稿 黄埔区启智学校黄欢红 【说教材】 这个月我校的教学主题是“我是小厨师”,《今天我做饭》这首歌曲是根据教学主题而选的。歌曲是由一位6.5岁的儿童演唱,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儿童的生活,具有爱劳动、关心爸爸妈妈的教育意义,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 根据本班学生只有7岁的年龄特点,结合歌曲中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说学生】 本班有学生8人,年龄7岁,其中度智障、语碍儿童5人,自闭1人,重度智障、语障2人,按智力与身体协调能力的不同可分成A、B、C组制定IEP训练目标和设定教学重点、难点。具体如下: 【说教学环境、教具辅具支持策略】:

【说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程序、教法与学法指导)☆ (一)程序与时间分配 1.点名问好(时间:4分钟) 2.新歌曲《今天我做饭》(时间18分钟) 3.复习《卖汤圆》(时间:4分钟) 4.律动《拉个圆圈走走》(时间:3分钟) 5.《再见歌》(时间:1分钟) (二)各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方法与策略 一、击鼓点名和问好 1、老师击鼓,有节奏向学生点名问好,学生向老师问好。 2、请个别学生打鼓问好。 节奏:X X ︱X O ︱︳ 早上好! 老师好! 策略:非洲手鼓音色浑厚,共鸣效果好,以非洲鼓伴奏呼唤学生的名字,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如此有节奏地问好,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二、学习新歌曲《今天我做饭》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 2.发“啦”的声音模唱旋律。 3.跟着曲中节奏拍手。 4.学习理解歌词 5.按歌曲节奏打非洲鼓(1个重拍)。 6.跟着旋律节奏摇动身体。 【方法与策略】: 1.引导学生欣赏歌曲。 (1)首先已启发式提问吸引学生注意,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欣赏歌 曲,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2.发“啦”的声音模唱旋律。 针对本班语言障碍的儿童较多,无法演唱歌词,改用模唱的方法能降低学习难度,保持对唱歌的热情。 3.跟着曲中节奏拍手。(这是学习的重点) 对音乐节奏地认识和感知是学习的重点,在老师的反复多次的示范带领下,逐步让学生找到重拍点。拍手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办法,随之随地都可使用。 4.学习理解歌词(这是学习的重点、难点) 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视频,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提问思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降低学习难度,解决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今天我不想偷懒,哪怕只做白米饭”、“小厨师我自己赞,学会贴心和分担”,教会学生学会关心爸爸妈妈,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