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份,暖通设计最常用的公式!

人手一份,暖通设计最常用的公式!
人手一份,暖通设计最常用的公式!

人手一份,暖通设计最常用的公式!

人手一份,暖通设计最常用的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

总热量:Unit:kcal/h

1RT=3.5kw

1P=2.324kw

1kw=860kcal/h

1k=4.27J

1、QT=QS+QL

空气冷却:QT=0.24*&*L*(h1-h2)

QT-----空气的总热量

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空气的比重取1.2kg/m3

L-----室内总送风量M3/Hh1-----空气的初焓值kJ/kg

H2-----空气的终焓值kJ/kg

2、显热量:Unit:kcal/h

QS=Cp*&*L*(T1-T2)

Cp---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kgT1--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3、潜热量:Unit:kcal/h

QL=600*&*L*(W1-W2)

W1----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kg

W2----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kg

4、冷冻水量:Unit:L/S

V1=Q1/4.187*(T1-T2)

Q1-----主机制冷量(KW),T1-T2-----主机进出水温差5、冷却水量:Unit:L/S

V2=Q2/4.187*(T1-T2)

Q2=Q1+N

Q2-----冷却热量KWT1-T2-----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

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Unit:A

FAL=N/1.732*U*COS@

7、新风量:Unit:M3/H

L0=n*V

n-----房间换气次数V-----房间体积

8、送风量:Unit:M3/H

空气冷却:L=QS/Cp*&*(T1-T2)

QS-----显热量kcal/hCp---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kg T1--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空气的比重取1.2kg/m3

9、风机功率:Unit:KW

N1=L1*H1/102*n1*n2

L1-----风机风量(L/S)

H1-----风机风压(mH2O)

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

皮带传动取0.9

10、水泵功率:Unit:KW

N2=L2*H2*r/102*n3*n4

L2-----水流速(L/S)H2-----水泵压头(mH2O)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

r-----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

11、水管管径:Unit:mm

D=35.68*根号L2/v

L2-----水流速(L/S)v-----水设计流速(m/s)

12、空气加湿量:Unit:g

R=LX*1.3*(h1-h2)

LX-----新风量(m3/h)h1-----室内设计温度下的焓值

h2-----室外最低状态下焓值(查焓墒图)

设备风量设计:(概算)

[ρ(设备功率)*860*0.8/0.29(空气比热)/5(温差)]+Q1+Q2=Q(送风量) Q1-----人的潜散所须风量

基站配套电源常用计算公式

1 基站配套电源系统组成 2 基站配套的电源线选择与计算 基站配套电源线总体分布图 基站常用电缆明细表 直流电力线截面的选择与计算 直流供电回路可按允许压降法确定电力线截面积,

不同工作电压下压降固定分配值 案例: 某局市话-48V电源,远期忙时最大负荷电流为500A,从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线路距离为6m,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距离为15m,每段应选择什么规格型号的馈电线? 解:①求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导线截面 因为电池到直流配电屏一般用铜导线,所以rT=57,另外查表可得,这段导线允许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30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744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②求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导线截面 由表可知这段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24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选用RVVZ 1X12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1条(保护地)。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628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交流电力线截面选择与计算 交流低压电力线选择,按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法(各种绝缘导线,根据其绝缘的种类和敷设方法,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 配电变压器到交流配电屏的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油机发电机至交流配电屏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交流配电屏至开关电源整流架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交流配电屏至UPS设备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UPS至交流配电屏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通信机房电源计算公式

柴油发电机容量计算1:asdfss P=2*(P入+P空调+P照明+P其他…) 其中: P ----- 油机容量 P 入电源输入功率 P 空调空调输入功率 P 照明照明用电 P 其他其他需要油机供电设备 柴油发电机容量计算2: 柴油发电机组容量应该满足稳定计算负荷的要求。 P js =K c P e = P e P rg =kP jS = P js - 需要柴油发电机供电的负荷的计算功率(kW); K c- 总需用系数;取Kc=1; P e- 需要柴油发电机供电的负荷的额定功率(kW); P rg - 柴油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kW); K- 可靠系数:K= 市低压配电屏容量计算: 市电低压配电屏在中小局站一般按满足终局容量考虑, 其额定容量应满足下式: Ie > Se*1000/ V 3*380 式中:Ie- 市电低压配电屏额定电流( A);

Se-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KVA). 通信用交流配电屏容量计算:电力室交流配电屏的额定容量应满足下式需要: le > P*1000/ V3*380*cosQ 式中:Ie- 交流配电屏的额定电流(A); P- 交流配电屏所保证的交流负荷远期最大值 (kw); cosQ- 功率因数。 整流模块配置: N=(I f +I c)/I m +1 (取整) N-- 整流模块数 I f-- 本期负荷电流 I c--10 小时率电池充电电流Q/10 I m-- 每个模块电流 NW 10时,1只备用;N > 10时,每10只备用1只. 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Q> KIT/ n [1+ a (t-25)] Q-蓄电池容量(Ah); K-安全系数,取 I- 负荷电流(A); T-放电小时数(h),见表 n - 放电容量系数, 见表; t-实际电池所在地环境温度系数。所在地有米暖时,按15 C考虑,无米暖设备时,按5C考虑;

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计算公式: 1、钢板拉伸: 原始截面积=长×宽 原始标距=原始截面积的根号×L0=K S0 k为S0为原始截面积 断后标距-原始标距 断后伸长率= ×100% 原始标距 原始截面积—断后截面积 断面收缩率= ×100% 原始截面积 Z=[(A0—A1)/A0]100% 2、圆材拉伸: 2 原始截面积= 4 (= D=直径)标距算法同钢板 3、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的截面积以公称直径为准,标距=5×钢筋的直径。断后伸长同钢板算法。 4、屈服力=屈服强度×原始截面积 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原始截面积 抗拉强度=最大拉力÷原始截面积 屈服强度=屈服力÷原始截面积 5、钢管整体拉伸:

原始截面积=(钢管外径—壁厚)×壁厚×(=) 标距与断后伸长率算法同钢板一样。 6、抗滑移系数公式: N V=截荷KN P1=预拉力平均值之和 nf=2 预拉力(KN)预拉力之和滑移荷载Nv(KN) 第一组425 第二组345 428 第三组343 424 7、螺栓扭矩系数计算公式:K= P·d

T=施工扭矩值(机上实测) P=预拉力 d=螺栓直径 已测得K 值(扭矩系数)但不知T 值是多少可用下列公式算出:T=k*p*d T 为在机上做出实际施拧扭矩。K 为扭矩系数,P 为螺栓平均预拉力。D 为螺栓的公称直径。 8、螺栓标准偏差公式: K i =扭矩系数 K 2=扭矩系数平均值 用每一组的扭矩系数减去平均扭矩系数值再开平方,八组相加之和,再除于7。再开根号就是标准偏差。 例:随机从施工现场抽取8 套进行扭矩系数复验,经检测: 螺栓直径为22 螺栓预拉力分别为:186kN ,179kN ,192kN ,179kN ,200kN ,205kN ,195kN ,188kN ; 相应的扭矩分别为: 530N ·m ,520N ·m ,560N ·m ,550N ·m ,589N ·m ,620N ·m , 626N ·m ,559N ·m K=T/(P*D) T —旋拧扭矩 P —螺栓预拉力 D —螺栓直径(第一步先算K 值,如186*22=4092 再用530/4092=,共算出8组的K 值,再算出这8组的平均K 值,第二步用每组的K 值减去平均K 值,得出的数求出它的平方,第三步把8组平方数相加之和,除于7再开根号。得出标准差。 解:根据规范得扭矩系数: 2 1 ()1n i i K K n σ=-=-∑

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d7153348.html, 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凯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 摘要:暖通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支柱,我们要遵循节省投资,技术先进,管理方便,节约能源的设计原则,通过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加强对现行设计规范、规定、标准的学习和改善建筑的围护结构等方式进行合理暖通设计。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阐述了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暖通;设计;常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暖通空调的广泛使用,暴露出了现有暖通空调工程中的种种不足,尤其是在暖通空调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暖通空调设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设计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对规范不熟悉的原因,也有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敷衍了事的原因。要避免设计工作中出现失误,设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而且要深入到安装现场,与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交流,丰富实践工作经验。 一、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冬季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盥洗室、厕所不应低于12 ℃,浴室不应低于25 ℃。然而,有的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间(设有外窗、外墙)、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冬季有洗澡热水供应,应视作浴室)未设散热器,很难达到室温不低于12 ℃和25 ℃的要求。还有的住宅建筑的厨房不设散热器,笔者认为不妥,住宅厨房室内温度亦应按不低于12 ℃的要求设置散热器。 2、入口设置过多 设置采暖入口时,既要考虑室内采暖系统的合理性,又要考虑与室外管线衔接的合理 性,不能只图室内系统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然而,有的工程采暖入口设置过多。如某7 层综合楼,室内采暖系统分为10个环路( 1层~ 2层4个, 3层~ 7层6个),采暖入口设置亦达10个之多,同外线衔接点过多,几个方向均有,不仅给外线施工造成麻烦,也给将来室内系统调节带来不便。 3、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马中磊

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分析马中磊 发表时间:2019-10-29T09:01:56.5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作者:马中磊[导读]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是提高人类生活舒适度的重要关键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总论,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所忽略的问题,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策略,进一步完善了防排烟系统的工作性能。 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是提高人类生活舒适度的重要关键设计,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总论,分析了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所忽略的问题,探讨了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策略,进一步完善了防排烟系统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暖通空调;防排烟设计;常见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TU83;TU892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采暖的需求越来越大,暖通空调已经成为现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目前的暖通空调系统还存在很多缺陷,尤其是在防排烟设计方面,严重影响着居民的使用体验。因此,针对暖通空调防排烟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当前的建筑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总论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工程中是由两部分内容所组成的:1)防烟系统;2)排烟系统。从广义上来说,就防烟系统来说,它主要是通过人为地采用一些方法对失火地区所产生的烟雾进行消除,并且对产烟区做好隔离措施,要防止烟雾蔓延到无烟区以及其他人员进出的地方和其他重要设施放置的地方,防治由烟雾控制不当产生其他问题;排烟系统的智力不同于防烟系统,它主要是通过对所产生烟雾的地方通过一些人为技术手段的处理,将所产生的烟雾通过管道或者其他设施排放到空中,从而消除火灾所产生的烟雾,使得产烟区的空气质量得以解决,从而降低火灾的发生率,提高所在地区的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相反的,从狭义的角度分析二者会有以下的定性情况,首先是范围来讲,防排烟工程主要是存在于工程建筑楼房内所设置的。就防烟系统来说,它通常情况下是指防止所产生的烟雾蔓延到人流的疏散通道,造成人员疏散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排烟系统则是通过室内相应的管道把所产生的烟雾,输送到大气中,防治由于烟雾排放不及时产生二次火灾的发生。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手段来说,防烟系统的操作程序主要是通过人为设计的机械加压送风方法得以实现;此方法是通过源源不断的向室内输入新鲜空气,从而避免室内的烟雾蔓延到人员输送通道处。对于排烟系统来说,则主要是通过自然方式进行操作处理,例如,开启天窗,使得烟雾排入大气中,对于大型场所而言,由此而排烟系统则是通过机械运送方式进行完成。对于开启天窗而言,则是利用自然的风力向外排烟,达到预期的效果。 3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烟排烟设计问题 3.1无法实现自然排烟 影响自然排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排气窗的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设计问题,排烟窗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排烟窗尺寸过小,无法快速排出延期;其次,排烟窗设置的位置,太低不利于烟气的排除,太高的话又方便开启。此外,还应该考虑室外风向等因素的影响;在排烟窗的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影响正常使用。现在的排烟主以自然排烟为主,因此排烟窗的设置必须符合规范,能够顺利进行排烟。 3.2无法有效进行机械排烟 机械排烟的设计不规范同样影响排烟系统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①送风截面的尺寸问题,截面尺寸太小,对送风排烟的影响是极大的;②送风量问题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设计要求计算出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并且参照规范,取较大的值来进行设计,但是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直接应用规范的数值,从而就使得送风量无法满足既定需求,无法完成排烟;③对风口风速的限制,必须达到规范的要求,同时保证风机正常工作,保证风速的均匀。 3.3配电不规范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防排烟设计,涉及一些风机的应用,风机的能源主要靠电能来提供,对应的也就涉及配电规范的问题。防排烟风机对电负荷要求极为严格,配电设施容不得马虎。目前,配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电源的问题,在目前的配电系统中,单位没有注意使供电线路与消防电源相连接,而是连接到一些普通电源上,存在巨大的隐患;其次,配点线路问题,按照规范要求,必须使用耐火电缆或者阻燃电缆,电路必须具备不错的防火性能,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此外,由于防排烟系统的电路平时使用较少,在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往往到使用时才想起要对其进行检修,不能够很好的保证应急使用,需要进一步改善。 4有效解决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 4.1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设计认识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的好坏,要使得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设计者本身出发,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其对设计的思想认识。第一,在人员的使用方面,应该严格把控其人员质量,确保每位设计人员都具备扎实的设计功底和较高的专业素养。第二,要不定期的检测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督促设计人员不断学习,通过定期组织设计人员一起讨论学习,提高的各自的创新思想,每一位设计人员应时刻保持严谨的设计工作态度。 4.2重视监督管理的任务在设计者完成其设计作品后,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可以参考暖通空调系统防排烟设计系统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上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其次,监理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的任务,当防排烟及其他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以及设备运到施工现场时,监理人员应该以身作则,认真检查施工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后续施工能够安全、顺利进行。在施工进程中,监理人员应定期对其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查看质量是否达标,施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应该敦促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复检修。 4.3严格规范设计环节

机房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整理

根据现有资料计算机房空调按如下比较简易有理: 所需空调的热负荷为Q; Q=Q1+Q2 Q1:设备热负荷,设备热负荷一般为设备总功耗的60%-80%作为发热。(一般按80%计算) Q2:为环境热负荷,一般取值为120-180W/每平方米 同时考虑设备的主备则可按1+1模式设置。 算出即是空调所需的功率。 其中机房热负荷计算方法还有: 概略计算(也称为估算) 在机房初始设计阶段,为了较快的选定空调机的容量,可采用此方法,即以单位面积所需冷量进行估算。 计算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 1kcal/h(大卡/小时)=1.163W 楼层较高时,250~300kcal/m2h 楼层较低时,150~250kcal/m2h (根据设备的密度作适当的增减) 办公室(值班室):90kcal/m2h

简易热负荷计算 计算机房空调负荷,主要来自计算机设备、外部设备及机房设备的发热量,大约占总热量的80%以上,其次是照明热、传导热、辐射热等,这几项计算方法与一般空调房间负荷计算相同。计算机制造商,一般能提供设备发热量的具体数值。否则根据计算机的耗电量计算其发热量。 a. 外部设备发热量计算Q=860N¢(kcal/h) 式中:N:用电量(kW);¢:同时使用系数(0.2~0.5);860:功的热当量,即l kW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所产生的热量。 b. 主机发热量计算 Q=860× P× h 1×h 2 ×h 3 式中, P:总功率(kW); h 1:同时使用系数; h 2:利用系数; h 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机房内各种设备的总功率,应以机房内设备的最大功耗为准,但这些功耗并未全部转换成热量,因此,必须用以上三种系数来修正,这些系数又与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功能、用途、工作状态及所用电子元件有关。总系数一般取0.6~0.8之间为好 c. 照明设备热负荷计算 机房照明设备的耗电量,一部分变成光,一部分变成热。变成光

暖通空调常见知识设计及问题点汇总

暖通空调一常见设计知识及问题点汇总 暖通2009-11-12 20:24:25 阅读29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 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 —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 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 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 距为1.5 —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o 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o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咼度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3、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 4、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问题点四:水管布置 1、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墙*角安放(见附图) 2、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水管保温 1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2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3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问题点六:水力计算 1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 2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 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

暖通常用计算

暖通常用计算: (1)水泵轴功率计算 P=2.73HQ/η P轴功率,单位w,H扬程,单位m;Q流量, 单位m3/h. (2)膨胀水箱容积计算 50~60℃热水系统,V=0.017*Vsys 7~12℃冷水系统,V=0.0063*Vsys Vsys系统总水容积 1、泵的效率及计算公式: 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η=Pe/P 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 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Pe=ρg QH (W) 或Pe=γQH/1000 (KW)ρ: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γ:泵输送液体的重度γ=ρg (N/ m3)g:重力加速度(m/s)质量流量Qm=ρQ (t/h 或kg/s) 2、关于风机的计算公式具体可见 3、泵的叶轮扬程计算公式扬程=功率X泵效率/流量/密度/重力加速度你没说已知条件。H=(Dω)^2/8/g=(0.165X2900X2X3.14X2900/60)^2/8/9.81=31.96米其中D——叶轮直径g——重力加速度ω———叶轮角速度(弧度/秒) ^2——平方。公式由能量守恒定律推导来的。 离心式鼓风机的工作原理 当电机转动带动风机叶轮旋转时,叶轮中叶片之间的气体也跟着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这些气体,气体流速增大,使气体在流动中把动能转换为静压能,然后随着流体的增压,使静压能又转换为速度能,通过排气口排出气体,而在叶轮中间形成了一定的负压,由于入口呈负压,使外界气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立即补入,在叶轮连续旋转作用下不断排出和补入气体,从而达到连续鼓风的目的。同等功率下,风压和风量一般程反比。 同等功率下,风压高,风量就会相对低,而风量大,风压就会低些,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电机的功效率。 风管的长度完全根据需要来定,设计风管要考虑风机的风压、流量,还要考虑送回风距离、沿程阻力等,风机前后的风管不一定很长,如果为了降低噪音,可加消声器。 风速X风口截面积=风量! 通风系统的设计一般是在系统及风量已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计算风管的段面尺寸和阻力,进而确定风机的型号和动力消耗。常用的系统设计计算方法是假定流速法,它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 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中常用设备材料数量计算方法 弱电工程量计算: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3、确定路由的走向;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一、辅材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路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路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B。

6、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要一根角钢。 7、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8、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价格×10% 9、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二、设备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 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路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305为每箱线的长度为305米。 如果有子配线间,则应该分别计算,公式是一致的。即:中心机房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覆盖信息点所需的线缆数量+子配线间到中心机房级联线所需的线缆数量。 还有一点请注意网线的数量一般为300米左右,不到305米,如果这个工程线缆数量比较大的时候,这个也有考虑。比如穿线设备端预留的线缆长度,也要综合考虑,这个也会根据您的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

【洞察暖通】风机风管设计中5个常见问题及解答汇总

一、暗装风机盘管检查口的尺寸 现象:不少单位发现客房风机盘应当清洗、检修。虽然留了一个检查口,但风机管拿不下来,进行检修就得破坏吊顶,影响客房出租 原因:风机盘管卧式暗装时,不少单位设计无检修口,或是检查修口位置不对,或尺寸太小。700×300,600×600,不能满足维修的需要,造成不好操作,以致堵塞。风量冷量减少,室温达不到要求,见图2.9.2-1(a)、(b) 对策:1)最好是用活动小吊顶。如小门厅处用轻钢铝板一条条可拿下来,对维修风机盘管很方便。

2)也可以把吊顶分成几块,每块都可以拆下来。而回风口开在壁柜旁边等位置。如图2.9.2-2。 3)也有用合页像柜门一样,处理回风口的。 4)检查口的大小应考虑其拆换方便 二、防振基础偏斜水泵产生噪声 现象:吸入口径为65mm的水泵,钢架基础下设橡胶减振器,如图2.6.3-1(a),投入运行一个月后,水泵的噪声,振动开始产生。一端橡胶压下比另一端多 2mm。水泵的电机联轴器偏移,振动加剧,直至挠坏。 原因:水泵的进出水立管的吊架位置不妥,使管道及阀门的重量压在水泵上,故泵一侧的重量大于电机一侧,将橡胶减振器压扁,使水泵的轴偏移。振动噪声随之而来,以致不能正常运转。对策:将管道的支吊架移至立管拐弯处,并将钢架上增加重量,以求稳定。如图2.6.3-1(b)

三、分体式空调机的风冷冷凝器失效 现象:某用户发现室外温度35℃,而室内温度高达28~30℃,热得受不了。于是不得不检查空调系统,为什么冷不下来?本例主要是风冷冷凝器的原因。原因:风冷冷凝器选配不当。冷凝器规格和尺寸的选用是否恰当,就看它能否将制冷剂中的蒸发和压缩热都排除出去。如果冷凝(或压力)升高,则说明冷凝器不能把全部蒸发和压缩热从制冷剂中排除出去,使系统制冷量下降。更有甚者会使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升高,压缩机的耗能量和压缩热增大,有导致损坏压缩机的可能。反之,若风冷冷凝器选得有一定余量,则冷凝温度会较低,以致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也相应降低,而压缩机便能压送更多的制冷剂。为此有人建议确定冷凝器的尺寸时,宜采用11℃的温差以代替标准的16.7~22.2℃的温差。而一般的空调系统中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风冷冷凝器的空气人口温度之差最好在11.1~13.9℃之间,千万不要超过22.2℃。超过此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严重的问题。风冷冷凝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且清洁的环境中,周围应为水泥地面,有树木防尘的地方。因为风冷冷凝器的盘管如在空气侧沾满污垢并被堵塞,则冷凝器的效率会急剧下降。 对策:该例经调查发现冷凝器的盘管为白杨树的籽毛所堵塞,后来清洗了盘管,砍倒了白杨树,问题就解决了。附表:F-22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排气湿度换算表 压力 1.679 2.51 3.63 5.10 5.44 6.999.3512.2615.79 (ata)

暖通空调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暖通空调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常用设计计算公式 总热量:Unit:kcal/h 1RT=3.5kw 1P=2.324kw 1kw=860kcal/h 1k=4.27J 1.QT=QS+QL 空气冷却:QT=0.24*&*L*(h1-h2) 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 QL-----空气的潜热量&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 L -----室内总送风量M3/H h1 -----空气的初焓值kJ/kg H2 -----空气的终焓值kJ/kg 2,显热量: Unit:kcal/h QS=Cp*&*L*(T1-T2)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 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3,潜热量: Unit:kcal/h QL=600*&*L*(W1-W2) W1 ----空气最初水分含量kg/ kg W2 ----空气最终水分含量kg/ kg 4,冷冻水量: Unit:L/S V1=Q1/4.187*(T1-T2) Q 1-----主机制冷量(KW), T1-T2 -----主机进出水温差 5,冷却水量: Unit:L/S V2=Q2/4.187*(T1-T2)

Q2=Q1+N Q2-----冷却热量KW T1-T2 -----主机冷却水进出水温度 N -----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 6,电机满载电流计算: Unit:A FAL=N/1.732*U*COS@ 7,新风量: Unit:M3/H L0 =n*V n -----房间换气次数V -----房间体积 8,送风量: Unit:M3/H 空气冷却:L= QS/ Cp*&*(T1-T2) QS -----显热量kcal/h Cp ---空气的比热取0.24kcal/ kg T1 --空气最初的干球温度T2 --空气最终的干球温度 & -----空气的比重取1.2 kg/m3 9,风机功率: Unit:KW N1=L1*H1/102*n1*n2 L1 -----风机风量(L/S) H1 -----风机风压(mH2O) 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1;皮带传动取0.9 10,水泵功率: Unit:KW N2=L2*H2*r/102*n3*n4 L2 -----水流速(L/S) H2 -----水泵压头(mH2O) n3 -----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 r -----液体比重(水的比重为1kg/l) 11,水管管径: Unit:mm D=35.68*根号L2/ v L2 -----水流速(L/S) v -----水设计流速(m/s) 12,空气加湿量: Unit:g R=LX*1.3*(h1-h2)

机房经验算法公式

1.1容量计算方法及说明 容量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文字说明。 A 、 负载容量的确定 a) 列出UPS 所要保护的设备清单。 b) 每一设备的铭牌或说明书上均标有额定功率或额定电压电流。将其折算成视在功率 S 。 1K VA S = i. 标明额定功率的可以直接采用 ii. 标明额定电压电流的,VA 值=V 值×A 值,通常V 值取220 iii. K1为负载匹配系数,阻性负载的K1=0.7,感性负载的K1=0.3,容性负载的K1=1。 c) 计算所有负载总和 ΣS=S 1+S 2+……+S n S n 即各设备功率,单位VA B 、 确定UPS 的功率容量P UPS P UPS =5432K K K K S ???∑ 其中,K2为容量使用率,取值0.6~0.8。 K3为环境系数,与温度、海拔有关,一般情况下取值1。 K4为UPS 负载系数,工频机取1,高频机取0.9 K5为扩容系数,根据用户需要确定,一般可取值0.6~0.8,如不考虑扩容则取值1 1.2 使用建议 UPS 挂接电子设备应遵循哪些原则 UPS 负载应该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类精密设备,一般为容性或阻性负载,避免使用感性类负载如日光灯、空调、电风扇、电动工具、复印机、大型打印机等,因为感性类负载对UPS 的冲击很大,极易造成UPS 的逆变器损坏或相关精密负载设备受到干扰,在不得不使用的场合下,必须加大UPS 的功率容量。 1.3 精密空调 机房散热用精密空调。精密空调分为水冷和风冷。空调制冷量是根据机房冷负荷来确定的。举例,一个面积为85平米,UPS 设计容量为120KVA 的机房,其空调制冷量计算如下: 依据经验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计算机房冷负荷。 Q t =Q 1+Q 2 其中,Q t 总制冷量(KW ) Q 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 2 环境冷负荷(=0.12~0.18kW/m 2 ×机房面积) 因为所有设备均通过UPS 供电,所以可根据UPS 的功率来确定整个机房的设备负荷。设计UPS 的容量为120KVA ,则室内设备冷负荷为 Q1 = 120*0.8*0.8*0.8=61.44KW (需要扣除设计时考虑的20%余量) 环境冷负荷为 Q2=0.1kw/平方米×85平方米=8.5KW 则Qt=Q1+Q2=61.44+8.5=69.94KW 注:电池发热量和UPS 的发热量忽略不计。 1.4 蓄电池的选配 根据公安部相关标准的要求,视频系统所配电源需保证系统在市电断电后1小时内能够正常

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不断加速,建筑行业 发展速度也愈发猛烈。作为一项满足人们增长的舒适需求必要设备,建筑暖通设计科学与否将会直接决定建筑暖通质量和人们生活舒适度。暖通设计因其特有综合性和复杂性,难免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从经济、合理、可靠等角度分析,探究建筑暖通设计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暖通设计;问题;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urbaniz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lso increasingly fierce. As a meet people growing comfort needs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building HVAC design is scientific or not wil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HVAC and living comfort. HVAC design because of its comprehensive and complicated,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angle, explore the building HVAC design of commo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red. Key words: HVAC design; problem;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2 一、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衣食温饱之后逐渐向多元化需求发展。建筑作为人生存场所,各类建筑数量大增,并对环境舒适度(即暖通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暖通设计作为暖通成败关键,做好建筑暖通设计工作极为重要。建筑暖通设计不同于其他,其具有极强的复杂性、综合性,受设备配置及设计因素等的影响存在诸多技术、经济问题。

暖通空调设计与设计方案问题及解决对策

暖通空调设计与设计方案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18-05-23T11:46:16.3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作者:何军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暖通空调专业不仅要保证温湿度还要舒适、节能、环保。 广东雅士电器有限公司 528451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暖通空调专业不仅要保证温湿度还要舒适、节能、环保。下面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技术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可行性、经济性、调节性、安全性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空调系统;解决对策 前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选择,设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的工作,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筑物的暖通设计条件 建筑物的暖通空调设计:要达到最好使用效果,实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兼备,必然是各工种合理分工的成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工种要进行充分的配合,对于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来说,必须了解清楚设计对象,才能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 1.1建筑物的位置所在,包括四邻建筑物状况的周边供热、供水、供电等管线的铺设方式与接口点,以作为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的客观条件。 1.2建筑物的层效、层高和总高度,确认是否属于高层建筑。因为根据现行规范,10层及l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必须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1.3防火设施,包括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和防火墙的位置,并了解出现火灾时的疏散路线,以便设计出防排烟系统和设防火阀。了解窗户的大小和玻璃的热工性能,以便确认是否满足节能要求。五是熟悉周围环境。判断建筑物是敞开式的,还是被楼群包围的,周围环境的背景噪音如何,这样才能计算出供暖负荷时所要考虑的阴影区。 2.可行性和可靠性问题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例如采用水源热泵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当地地质情况、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热蓄积效应等问题。 2.1经济性比较问题:经济性比较是目前暖通空调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调节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通常是按接近全年 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确定的,因此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空调系统和VRV 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写字楼和教学楼,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 2.3安全性问题: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环境安全、防火安全、人员环境安全、重要设备物品环境安全、系统设备运行安全5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弹药厂房和库房、煤矿等易燃易爆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时,安全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方案和措施。在设计燃油燃气锅炉房时应考虑可燃性气体、液体泄漏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并相互联锁,防火安全问题应按照有关防火设计规范来考虑。 3.暖通空调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应单独设置:设计规范规定,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由独立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然而有的工程将楼梯间散热器与相邻房间敞热器共用一根立管,采用双侧连接,一侧连接楼梯阃散热器,另一侧连接邻室房间散热器,这样,由于楼梯问难以保证密闭性,一旦供暖发生故障,可能影响邻室的供暖效聚,甚至冻裂散热器。 3.2共用立管安装伸缩器问题:目前设计的多层或高层住宅,大多采用共用立管系统,设计中一般要根据系统水力平衡、散热设备、承压能力及化学管材的特性等因素对供暖系统及共用立管进行竖向分区改置,并应考虑管道热补偿问题。然而有些设计认为户内为埋地敷设,而忽略了管井内共用立管的热胀问题,故末设置伸缩器;有的虽然设计了补偿器,但未认真校核热膨胀量来决定补偿器的位置;还有的设计在补偿器上下的位置就安装了固定支架,这样补偿器起不到补偿管道由于热胀而变形伸缩的问题,结果导致由于立管的热胀伸缩拉裂了支管的现象。 3.3带有底层商铺的住宅的采暖问题:对于带有底层商铺的住宅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或者商铺未单独设热计量装置,或者与住宅采用共用系统。目前沿街带底商的建筑越来越多,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来设计。 3.4制冷机装机容量偏大:目前在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采用负荷指标估算,致使制冷机装机容量普遍偏火,造成初投资的很大浪费,同时影响部分负荷下的冷机效率。空调与制冷技术手册、采暖空调制冷手册等给出的商场类建筑夏季冷负荷的概算指标为210w/m-240w/m,旅馆办公类的冷负荷指标为94w/m-163w/m。 3.5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防烟阀的设置问题:防火阀与排烟防火阀不同,不能将这两种不同功能的阀门混合使用,防火阀一般设在通风空调管路穿越防火分区或变形缝处,平时开启,火灾时,当烟气温度达到70 %时,阀体内的易熔片熔断,从而切断烟、火沿通风管道向其他防火分区蔓延,高规中规定。风管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设计在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另外有些工程防火阀的位置设置不当。按要求防火阀应紧靠

暖通专业公式

注册暖通工程师专业考试公式 1.围护热阻及厚度的计算:R0=R n+R j+R w=1/αn+∑αjδj/λj+1/αw,R0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 n内表面换热热阻,R w 外表面换热热阻,R j本身热阻。两个对流热阻和一个导热阻。厂房外门的最小热阻,是墙的热阻值的60%,墙的最小热阻值的计算:R min=α(t n-t w)/[△t y*αn]。α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t n室内计算温度,t w室外计算温度,△t y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差,αn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系数(室内空气对流换热系数)。所有数据值均可查表得到。传热系数K=1/R。αn=1/Rn。表面换热系数是表面换热阻的倒数。 2.管道保温厚度的计算:热流恒等原理:温度与热阻之比相等,δ=λ(tl-tn)/[αw(tw-tl)]。λ围护的导热系数, α保温外表面换热系数,tl室外露点温度,tn室内温度,tw室外温度。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指表面积与体积之比。 3.散热器公式求进出水温度:F=Q/K(t pj-t n)*β1β2β3β4,, Q热负荷,K散热器的传热系数,t pj散热器内热媒平 均温度,t n供暖室内计算温度。组装片数修正系数,连接方式修正系数,形式修正系数,流量修正系数。K=α(t pj-t n)^b,a和b给定。散热器的数量:N=F/f,f是指单片散热面积。 4.阻力系数△p=SV^2。网段和管段阻力系数。Q=GC p(t n-t w)=αKF(t n-t w),Q =0.28C pρwn L(t n-t w), K围护结构的传 热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面积。三个重要公式。水的比热为4.187*10^3Kj/(Kg.K)。空气的比热为1 Kj/(Kg.K)。空气的密度为 1.2Kg/m3。伯努方程和传热方程和压力方程。换热器面积计算:F=Q/[K*B*△t pj]。K传热系数,B 污垢系数,△t pj=[△t a-△t b]/ln(△t a/△t b),热媒与取热介质△ta为两进口温度之差,△t为两出口温度之差。5.流量公式:L=vπD^2/4。排放浓度:η=1-exp[-FW e/L],Y2=Y1(1-η)。F烟极板面积,W e有效驱进速度,L烟气 量.exp表示e的指数函数。 6.水泵的功率:N=HQ/(36 7.3η)=ρgHQ/(3600*1000η)KW .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0.002342H/[△t*η]。水泵的 流量计算:G =0.86Q/△t=3600Q/(4200*△t)=3600Q/(Cp*△t)。风机质量流量:G=3600Q/( Cp△t)。体积流量:V=G/ρ。不同温度ρ=RT/p。风机的功率N= QP/(1000*3600*η)。Q单位m3/h,P单位Pa。N单位为KW。 7.车库通风量计算:L=G/(Y1-Y0),G为CO散发量g/h,Y1库内CO浓度规定标准,Y0室外CO空气浓度。注意G 与Y1、Y0单位统一。地下汽车库换气量计算:L=nV,次数,体积。 8.有害气体体积浓度C与质量浓度Y换算公式:Y=CM/22.4,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2.4,Y单位mg/m3,C的单位为 ppm=mL/m3。吸咐剂的用量:W=V*Y*η*t/q0。V体积流量,Y有害气体浓度,η吸附效率,t有效使用时间(穿透时间),q0每公斤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的量。 9.大气污染排放规定新建污染源计算结果严格50%,Q=50%*Q c(h/h c)^2,污染物标准,h c排放烟囱高度,h实际烟 囱高度。过滤器出口含尘浓度Y2=Y1(1-η1)(1-η2). 10.除湿量公式:W=Lρ(d w-d n),L体积流量,ρ空气密度,d w室外空气湿度,d n室内空气湿度。 11.表冷器设计冷量:Q=Q N+Q x包括室内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Q N=G(h N-h0),Qx=G(h w-h N)。回风的焓值即为室内空 气的焓值即h N,h O为送风焓值,h W为外风焓值。 12.混风温度计算:L1t1+L2*t2=(L1+L2)t。Gn*hn+Gx*hx=(Gh+Gx)ho风盘的送风量计算:G=Q/△h,L=G*3600/ρ。 13.声音的叠加:∑Lp=10lg[∑10^(0.1Lp)] 14.建筑的放热量:Q=Q N*(1+1/COP)。Q N机组的额定制冷量。 15.蓄冷槽的容积计算:V=QsP/(1.163η△t)。Qs空调日总负荷,P容积率。 16.机修制冷修正:φh=qK1K2,K1温度系数,K2化霜系数。 17.显热回收效率:η=(t w-t p)/(t w-t n),t w进口温度,t p出口温度,t n室内温度。全热回收效率:η=(h w-h p)/(h w-h n)。 h w进口焓值,h p出口焓值,h n室内空气焓值。 18.单位风量耗功率W=P/3600η,节能标准:系统最小新风比:Y=X/(1+X-Z),X总新风比,Z最大新风比。理论制 冷系数:ε=(h1-h4)/(h2-h1)。 19.案例分析:供暖10题,通风12题,空调14题,制冷10题,其他4题。 第一章供暖 1、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概算:A供暖热负荷(体积热指标法、面积热指标法Q=qfF)B通风热负荷(通风体积指 标法)C空调热负荷(单位面积空调热冷指标)D民用建筑全年耗热量:供暖全年耗热量Q=0.0864NQh(ti-ta)/(ti-toh),N供暖期天数,Qh供暖设计热负荷,ti室内计算温度,ta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oh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供暖期通风耗热量Q=0.0036TvNQv(ti-ta)/(ti-tov)。Qv通风设计热负荷,N供暖期天数,Tv 供暖期内通风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Ti室内计算温度,ta供暖共室外平均温度,tov冬季通风室外计处温度。空调供暖耗热量:Q=0.0036TaNQa(ti-ta)/(ti-toa),Ta供暖期内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N供暖期天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