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王建辉1,靳娜1,刘冬敏1,2,刘永乐1,陈奇1,王发祥1,李向红1,俞健1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水生资源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14)

(2.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 425199)

摘要:采用透射电镜、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SDS-P AGE技术,研究了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微观组织学特性及典型脂肪酸、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草鱼肌纤维膜下积累有大量脂滴,且多有排出迹象,腹部肌肉肌原纤维间线粒体周围存在大量粒径约0.25~0.50 μm的脂滴,而背部肌肉肌原纤维间无脂滴存在;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肌丝发生不同程度断裂,肌细胞结构逐渐模糊,严重时,肌原纤维大面积酶解自溶或呈现水样变化,出现空泡状细胞和变性细胞碎片,肌浆网、线粒体严重水肿,胞内脂滴逐渐向肌纤维膜处迁移,并逐步降解。与此同时,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MUFA和PUF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逐渐降解,SF 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逐渐上升;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逐渐降解,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显著降解导致草鱼肌肉肌丝逐步发生断裂、肌纤维结构模糊,最终导致鱼肉品质的劣化。

关键词:草鱼;冷藏;微观结构;脂肪酸;肌原纤维蛋白;降解;

文章篇号:1673-9078(2014)10-19-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4.10.004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Carp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W ANG Jian-hui1, JIN Na1, LIU Dong-min1, 2, LIU Y ong-le1, CHEN Qi1, W ANG Fa-xiang1, LI Xiang-hong1,

YU Jian1

(1.Hu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ood Processing of Aquatic Biotic Resourc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 ongzhou 425100,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changes in lipid and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carp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at 2 ℃~4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photometry,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arge number of lipid droplets accumulated below the sarcolemma of fresh grass carp muscle and most of these droplets showed signs of discharging.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umerouslipid droplets with diameter of 0.25~0.5 μm around the mitochondria, observed between myofibrils in the abdominal muscle of the fish. However, no lipid droplet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myofibrils in the muscle of the back region. During cold storage at 2 ℃~4 ℃, varying degrees of rupture were observed in the myofilaments of grass carp muscle, and the cell structure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In severe cases, autolysis or watery transformation appeared in a large area of myofibrils; vacuole-like cells and degenerated cell debris were noted; severe edema accumulated in sarc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ias; intracellular lipid droplets gradually migrated toward the sarcolemma, where they slowly degraded. Meanwhile, with increasing cold storage time,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ir main corresponding fatty acids degraded gradually, while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ir main corresponding fatty acids increased. Furthermore, myofibrillar content and sarcoplasmic proteins gradually degraded. The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myosin heavy chains and actin led to a gradual rupture of myofilament in the muscle and visual blurring of cell structures,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deterioration of fish meat quality.

Key words: grass carp; cold preservation; microstructure; fatty acid; myofibrillar proteins; degradation

收稿日期:2014-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301564,31201427);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0FJ100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2012BAD31B08);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王建辉(198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淡水生物资源开发与功能性食品

通讯作者:刘永乐(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

19

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水产品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稳居世界首位,2013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5907.68万t,同比增长 5.43%[1]。草鱼(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的传统鱼类,为四大家鱼之一,2013年总产量达478.17万t,占全国淡水产品总量的20.49%[1],其养殖产量、消费量和产值均居淡水鱼之首[2]。鲜活销售一直是我国淡水鱼的主要销售方式,但在鲜销过程中草鱼鱼肉因水分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内源组织酶活跃、鳃部及其体表携带有大量细菌等多重原因[3],在贮藏、运输及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腐败变质,从而严重限制了其精深加工及高效利用。肌原纤维的排布和肌内脂肪的存储模式直接影响肌肉蛋白的乳化特性、凝胶性、抗变性能力及脂质的抗氧化性能[4],进而决定着肌肉的嫩度、保水多汁性等食用品质,也对鱼肉及其制品的风味、储藏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综合使用物理手段和化学分析方法,通过观察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肌纤维、肌原纤维及部分细胞器的微观结构变化,结合冷藏期间肌肉脂肪酸组成变化和典型蛋白质的降解,探讨此类变化与鱼肉品质间的关联,对草鱼保鲜及加工技术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技术指导意义。

本研究旨在明晰微观组织的结构变化与脂肪酸组成变化、典型蛋白质降解的关联,综合采用透射电镜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开展了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微观组织学特性及典型脂肪酸、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研究,为淡水鱼的加工贮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新鲜草鱼,购于长沙市校园周边菜市场。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石油醚(30~60 ℃沸程)、乙醚、乙醇、正己烷、甲醇、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购于天津光复;2-硫代巴比妥酸购于上海雅吉;氢氧化钾、盐酸、酚酞、碘化钾、三氯甲烷、冰乙酸、硫代硫酸钠、可溶性淀粉、乙二胺四乙酸(EDTA)购于国药集团;硼酸购于汕头西陇;戊二醛、饿酸、丙酮、醋酸铀、硝酸铅购于上海金泓;标准蛋白购于加拿大Fermentas;牛血清蛋白购于上海泽龙。

岛津GCMS-QP2010 Plus气质联用仪,北京京科;UV 2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舜宇恒平;BS124S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FD-1冷冻干燥机、RE-52A旋转蒸发器、SHZ-DIII循环水真空泵、HH-Z1多孔数显水浴锅,西安予辉;DZX180生化培养箱,上海艾测;DS-1高速组织捣碎机,上海标准模型厂;DELTA 320 pH计,上海诚铭;LKB-Ⅲ型超薄切片机,瑞典LKB;HT7700型透射电镜,日立高新;JYL-C012,九阳料理机;DYCZ-24DN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电热炉,天平,常用玻璃器皿。

1.3 实验方法

1.3.1 原料鱼块制作

市购数条重约1.2~1.5 kg,长约40 cm的新鲜草鱼,经0~2 ℃水中预冷30 min后去鳞、内脏、尾,剔除脊骨及主刺,将鱼肉分割成3 cm×5 cm×2 cm的小块,混匀后随机分成9等份,用透明塑料包装袋封装后置于2~4 ℃冷藏室内冷藏。试验期为12 d,每6 d 随机选取鱼肉样品,备用。

1.3.2 典型脂肪酸相对含量的测定

1.3.

2.1 鱼油的提取

分别于2~4 ℃冷藏的第0、6、12 d,选取原料鱼块去皮去骨搅成肉泥,冻干,粉碎后,石油醚浸提,蒸馏回收石油醚,得鱼油。

1.3.

2.2 脂肪酸的衍生

准确称取鱼油0.200 g,用正己烷定容至10 mL,移取稀释油样品2 mL置于衍生管,加入4 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 mL,混匀,60 ℃水浴甲酯化1 min,取出,充分振荡20 min,加入适量无水Na2SO4颗粒,振荡5 min,静置,取上清液用于GC/MS分析。

1.3.

2.3 GC-MS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HP-88,100 m×0.25 mm×0.20 m;载气He,流速1.04 mL/min,分流比20:1,进样口温度250 ℃,子源温度230 ℃,程序升温:120 ℃保持1 min,然后以10.0 ℃/min升至175 ℃,维持10 min,5 ℃/min升至210 ℃,保持5 min,5 ℃/min升至230 ℃,保持15 min。

MS条件:离子源温度:200 ℃;GC/MS接口温度:220 ℃;电离方式:EI源;电离电压:70 ev。采集方式:全扫描,质核比扫描范围:m/z 50~600。1.3.3 不同种类蛋白质的SDS-PAGE分析

分别于2~4 ℃冷藏的第0、6、12 d,选取原料鱼块去皮去骨搅成肉泥,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的提取参照李强等[5]的方法进行。电泳分离胶浓度为12%,恒流23 mA电泳分离,0.5 g/L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2~3 h,脱色至背景透明后拍照分析。

1.3.4 微观结构分析

分别于2~4 ℃冷藏的第0、6、12 d,以侧线为中

20

心线,于背鳍与腹鳍间截取大小为5 mm×3 mm ×3 mm 的背部和腹部鱼肉各一块,经2.5%的戊二醛固定后,于2%的锇酸中再行固定,丙酮梯度脱水后,经环氧树脂浸泡、包埋,修块后用瑞典产LKB-Ⅲ型超薄切片机切成厚约500 ?的超薄片,用醋酸铀、硝酸铅双重染色,HT7700型透射电镜观察、拍片。

1.4 数据分析

结果以平均值表示,显著性统计采用SAS 8.0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氏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冷藏条件下草鱼背部肌肉的组织学特性的变化

新鲜草鱼背部肌肉冷藏期间的微观结构变化如图1

所示。

图1 冷藏条件下草鱼背部肌肉的组织学特性变化(标尺=10 μm)Fig.1 V ariation in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carp back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bar = 10 μm)

注:SR=肌浆网,MT=线粒体,F=肌原纤维,白色箭头=脂滴,CD=细胞碎片。

由图可知,冷藏第0 d(新鲜)的草鱼背部肌肉的组织结构都很清晰,肌小节及横纹清晰可辨,肌浆网和线粒体有水肿现象,肌纤维膜下有脂滴堆积,且有排出迹象,肌原纤维间无脂滴存在(图1-A)。冷藏第6 d,草鱼背部肌肉组织结构模糊化,大量肌丝发生断裂、溶解,肌小节和横纹消失,肌原纤维轮廓消失并出现水样变化,部分肌浆网和线粒体水肿。肌纤维膜下脂滴减小,变多,且有排出迹象(图1-B)。冷藏第12 d,肌原纤维酶解自溶现象严重,肌浆网和线粒体严重水肿、空泡样变,肌纤维间水样变性,出现大量细胞碎片,肌纤维膜破坏,膜下脂滴完全消失。(图1-C)。

2.2 冷藏条件下草鱼腹部肌肉的组织学特性的变化

图2 不同冷藏期草鱼腹部肌肉的组织结构和脂肪存储模式(标

尺=10 μm)

Fig.2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pid storage mechanisms in grass carp abdominal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bar = 10

μm)

注:SR=肌浆网,MT=线粒体,F=肌原纤维,白色箭头=脂滴,INF=间质神经纤维,BRC=红细胞。

2.3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典型脂肪酸的变化

棕榈酸与硬脂酸、棕榈油酸与油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分别是草鱼肌肉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7]。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典型脂肪酸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冷藏第6 d,肌肉脂肪酸中SFA、MUFA和PUFA的总量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无不显著变化(P>0.05),而冷藏至第12 d,肌肉脂肪酸中SFA总量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棕榈酸与硬脂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MUFA和PUFA的总量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棕榈油酸与油酸、亚油酸与亚麻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众所周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中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9]。从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来看,肌纤维内脂滴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及肌原纤维间线粒体周围,这种存储模式不仅方便脂质与氧接触,线粒体存储的A TP及其膜上聚集的脂酰辅酶A合成酶也为脂肪酸的β-氧化提供了良好条件,使得亚油酸、亚麻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更容易氧化降解[9~10]。脂肪酸的降解改变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得冷藏后期肌纤维膜下脂滴逐渐排除胞外,进一步加剧微生物的污染和肉质的腐败。

脂肪酸的降解与其结构类型也存在一定关联。冷藏第6 d, -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冷藏前6 d亦不存

21

22

在显著变化(P>0.05),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显著下降12.46%(P<0.05);至冷藏第12 d ,ω-6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减少22.31%和9.58%(P<0.05),冷藏后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存在稍微上升现象(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机体细胞中维持生物膜相对稳定性的各种复杂酶系通过脂肪酸的去饱和化、碳链延长以及脂肪酸在磷脂中的酯化作用等严格调控着磷脂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的

肪酸占总PUFA 的比例很小,在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PUFA 总量仍呈现因脂肪的水解和氧化而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以上研究结果均与前期报道基本一致[7],而文献[8]根据冷藏期间鱼片总脂肪含量、POV 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的变化,推测鱼片脂肪于冷藏前4 d 变化不明显,自第5、6 d 开始显著变化,第8 d 起严重氧化,此时鱼片完全不可食用,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前6 d 脂肪变化不是很明显,可能缘于试验鱼的

15白条带,这可能是由于大分子肌浆蛋白降解分子量减小,或者低分子量蛋白变性聚合形成大分子的蛋白质。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构成肌肉的主要蛋白,其降解直接关系到肌肉的组织特性和蛋白质的乳化特性,进而影响鱼肉的整体质量[14]。由图3可知,草鱼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于冷藏第6 d 已明显降解,其导致的直接结果于图1、图2中得以证实,最终导致大部分肌丝发生

图3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典型蛋白质的SDS-PAGE 图 Fig.3 SDS-PAGE patterns of typical muscular proteins in grass

carp during cold storage

3 结论

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草鱼腹部肌肉肌原纤维间线粒体周围存在大量粒径约0.25~0.50 μm的椭圆形或圆形脂滴,而背部肌肉肌原纤维间无脂滴存在,且腹部肌肉肌纤维膜下脂滴多于背部肌肉。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腹部肌肉和背部肌肉的肌丝均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断裂,肌细胞结构逐渐模糊直至肌纤维轮廓消失,大量肌浆网、线粒体水肿、空泡样变,肌原纤维大片酶解自溶或呈现水样变化,严重时出现空泡状细胞和变性细胞碎片。冷藏第6 d,草鱼腹部肌肉肌原纤维间脂滴逐步消失,肌纤维膜下脂滴也逐渐变少。冷藏第12 d,肌纤维膜下脂滴几乎完全消失。冷藏过程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高越容易降解。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MUFA和PUF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逐渐降解,相对含量逐渐下降,导致SF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逐渐上升。脂肪酸的降解与PUFA的构型相关,ω-3PUFA早于ω-6 PUFA降解,但冷藏第12 d,ω-6 PUFA降解程度更深。冷藏期间,草鱼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蛋白不断降解,冷藏第6 d,肌球蛋白重链及肌动蛋白已明显降解,导致肌丝坏死、肌纤维结构模糊,肌肉组织软烂,腐败加速。综合分析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的微观组织学特性、脂肪酸组成及蛋白质的变化可知,冷藏6 d后蛋白质已经严重降解,肌纤维结构逐渐破坏,随后肌纤维内脂质逐渐降解,脂滴逐渐向细胞膜外迁移,脂肪酸组成显著改变,冷藏12 d后,鱼肉品质严重劣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Bureau of National Fisheries. China yearbook of fishery

statistics [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e Press, 2013

[2]蒋高中,赵永峰.中国综合养鱼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

趋势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0):79-86

JIANG Gao-zhong, ZHAO Y ong-feng. The history

retrospec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grated fish

farming in China [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1, 27(20): 79-86

[3]林洪,曹立民,刘春娥,等.水产品资源有效利用[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4:1-2

LIN Hong, CAO Li-ming, LIU Chun-e, et al.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aquatic products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7, 4: 1-2

[4]Damez J L, Clerjon S. Quantifying and predicting meat

and meat products quality attribut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 overview [J]. Meat science, 2013, 95(4): 879-

896

[5]李强,刘永乐,王发祥,等.草鱼肌肉蛋白质在冷藏过程中

的变化[J].食品科学,2013,34(3):55-58

LI Qiang, LIU Y ong-le, WANG Fa-xiang, et al. Changes

of grass carp muscle proteins during chilled storage period

[J]. Food Science, 2013, 34(3): 55-58

[6]Nanton D A, V egusdal A, R?r? A M B, et al. Muscle lipid

storage pattern, composition, and adipocyt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fed fish

oil and vegetable oil [J]. Aquaculture, 2007, 265(1):

230-243

[7]王建辉,刘冬敏,刘永乐,等.自然光照对冷藏条件下草鱼

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34(16): 336-340

WANG Jian-hui, LIU Dong-min, LIU Y ong-le, et al.

Effect of natural light o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grass

carp muscle during chilled storage [J]. Food Science,

2013, 34(16): 336-340

[8]王建辉,刘永乐,刘冬敏,等.冷藏期间草鱼鱼片脂肪氧化

变化规律研究[J].食品科学,2013,34(6):243-246

WANG Jian-hui, LIU Y ong-le, LIU Dong-min, et al.

Dynamics of fat oxidation in grass carp fillets during

cooling storage [J]. Food Science, 2013, 34(6): 243-246 [9]Faustman C, Sun Q, Mancini R, et al. Myoglobin and

lipid oxidation interactions: mechanistic bases and control

[J]. Meat Science, 2010, 86(1): 86-94

[10]Fu X, Xu S, Wang Z. Kinetics of lipid oxidation and

off-odor formation in silver carp mince: the effect of

lipoxygenase and hemoglobin [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9, 42: 85-90

[11]Buzzi M, Handerson R J, Sargent J R. The biosynthesis of

docosahexanoic acid [22:6(n-3)] from linolenic acid in

primary hepatocytes isolated from wild northern pike [J].

Journal of Fish Biology, 1997, 51(6): 1197-1208

[12]Memon N, Talpur N, Bhanger M I, et al. Chang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muscle of three farmed carp ?sh

species (Labeo rohita, Cirrhinus mrigala, Catla catla)

rais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J]. Food Chemistry,

2011, 126(2): 405-410

[13]Kim Y S, Y ongsawatdigul J, Park J W,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arcoplasmic protei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myofibrillar proteins [J]. 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 2005, 29(5): 517-532

[14]高儒松,张春霞,赵红艳.肌肉组织学特性与肉品质的关

23

Meat Research, 2009, 5: 11-15 系[J].肉类研究,2009,5:11-15

GAO Ru-song, ZHANG Chun-xia, ZHAO Hong-yan.

Muscular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at quality [J].

(下转第41页)

24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1)

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 一、出血症 由出血病病毒(GCRV)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主要症状为病鱼肌肉、肠道、鳍及鳃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 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流行季节在6~9月,8月为流行高峰。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潜伏期一般为3~10天。传染源主要是带毒的草鱼、青鱼及麦穗鱼等。 .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重失血,呈“白鳃”,而外表无明显的病变。 (2)“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 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混杂出现。 出血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草鱼出血病的肠炎型: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细菌性肠炎: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

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患病草鱼肌肉严重出血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 治疗:(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 亩·米 二、肠炎 1.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能危害各种观赏鱼类及常规养殖鱼类,也是对鱼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2.流行特点:此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25—30℃,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3.症状: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腹部膨大,肛门外突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粘液较多。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色黏液。

小肠功能相适应和组织学结构的特征

小肠功能的相适应和组织学结构的特征 小肠位于腹腔内,整个腹腔均有分布。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三部分。其中空、回肠被小肠系膜固定于腹后壁,故合称系膜小肠。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进行消化吸收的最主要部位。小肠的上端起自幽门,下端与盲肠相接,成人全长约5--7米。 小肠以吸收和分泌功能为主。人的小肠长约5~7m,它的粘膜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指状突起的绒毛,因而使吸收面增大30倍,达10m2;食物在进入小肠内时已被初步消化,适于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也相当长。这些对于小肠吸收非常有利。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十二指肠腺分泌碱性液体能保护十二指肠的上皮不被胃酸侵蚀。肠腺的分泌液构成了小肠液的主要成分。小肠液可以稀释消化产物,有利于吸收的进行。小肠液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能将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分解为可吸收的物质。 小肠具有促进消化,消化营养物质,将剩余物推入大肠的功能。《黄帝内经》的《素问》篇也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肠具有受盛化物,分清泌浊,主液的功能的。在中医也讲,从胃下来的精微物质会在小肠停留一段时间,这时候,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并分清泌浊,将水谷化微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精微由此而出,其中一部分自己吸收,一部分由脾升清到心肺,通过心主血脉和肺朝百脉的功能再营养全身;接着糟粕由此下属于大肠和膀胱,通过大肠传化糟粕和膀胱储尿排尿的功能,将废弃的固态物质放进大肠,废弃的液体进入膀胱,即所谓的化物作用。 上述说了小肠具有消化吸收的功效,我们的营养的吸收主要是通过胃肠道,小肠在这里起到重要的作用。胃主要是储存功能,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而营养的吸收主要是小肠,那么,如果小肠切除的话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实际上,小肠切除一部分也对人体也不会有很大的危险的,但是如果切除掉大部分的小肠,比如切除到70%的小肠,或者是小于1米的小肠存在,那么就会致命,营养维持不住,会导致严重的阴阳不良的现象,甚至会导致病人的死亡。另外,小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往往被一般人忽视,就是我们的人体消化系统,包括胃,十二指肠,小肠本身,每天要产生大量的消化液,这个数量大概是8000到10000毫升,就是这些器官本身产生的液体,99%是在小肠重新吸收,如果没有小肠的,或者小肠不能重新吸收,病人就会表现为严重的腹泻等的状态,这时候病人很快就不行了。就是血容量的丢失。所以这样的病人,虽然他胃肠道时通畅的,他可能能吃点东西,但是消化液的大量消失,会很快的直接的危害病人的生命。所以接受小肠切除术的患者需要重视手术后的饮食习惯。因为小肠短导致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短,小肠不能够吸收食物的营养与水分。所以这样的患者容易出现腹泻等的症状。建议术后饮食高能量,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或者流食。如果患者好转后可以换半流食。 小肠的组织学上的结构可以分成4大类: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粘膜是在小肠的环形皱襞自十二指肠中断开始出现,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起始段最发达,至回肠中段后基本消失。小肠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起形成肠绒毛,是小肠特有的结构。肠绒毛的表面为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组织学特性的研究 王建辉1,靳娜1,刘冬敏1,2,刘永乐1,陈奇1,王发祥1,李向红1,俞健1 (1.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水生资源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 410114) (2.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湖南永州 425199) 摘要:采用透射电镜、气相色谱-质谱法以及SDS-P AGE技术,研究了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微观组织学特性及典型脂肪酸、蛋白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草鱼肌纤维膜下积累有大量脂滴,且多有排出迹象,腹部肌肉肌原纤维间线粒体周围存在大量粒径约0.25~0.50 μm的脂滴,而背部肌肉肌原纤维间无脂滴存在;2~4 ℃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肌丝发生不同程度断裂,肌细胞结构逐渐模糊,严重时,肌原纤维大面积酶解自溶或呈现水样变化,出现空泡状细胞和变性细胞碎片,肌浆网、线粒体严重水肿,胞内脂滴逐渐向肌纤维膜处迁移,并逐步降解。与此同时,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MUFA和PUF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逐渐降解,SF A及其相应的主要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逐渐上升;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逐渐降解,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显著降解导致草鱼肌肉肌丝逐步发生断裂、肌纤维结构模糊,最终导致鱼肉品质的劣化。 关键词:草鱼;冷藏;微观结构;脂肪酸;肌原纤维蛋白;降解; 文章篇号:1673-9078(2014)10-19-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4.10.004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Carp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W ANG Jian-hui1, JIN Na1, LIU Dong-min1, 2, LIU Y ong-le1, CHEN Qi1, W ANG Fa-xiang1, LI Xiang-hong1, YU Jian1 (1.Hu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Food Processing of Aquatic Biotic Resource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China) (2.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 ongzhou 425100,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logical features and changes in lipid and protein characteristics of grass carp muscle during cold storage at 2 ℃~4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photometry, an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arge number of lipid droplets accumulated below the sarcolemma of fresh grass carp muscle and most of these droplets showed signs of discharging. Additionally, there were numerouslipid droplets with diameter of 0.25~0.5 μm around the mitochondria, observed between myofibrils in the abdominal muscle of the fish. However, no lipid droplet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myofibrils in the muscle of the back region. During cold storage at 2 ℃~4 ℃, varying degrees of rupture were observed in the myofilaments of grass carp muscle, and the cell structure gradually disintegrated. In severe cases, autolysis or watery transformation appeared in a large area of myofibrils; vacuole-like cells and degenerated cell debris were noted; severe edema accumulated in sarcoplasmic reticulum and mitochondrias; intracellular lipid droplets gradually migrated toward the sarcolemma, where they slowly degraded. Meanwhile, with increasing cold storage time,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ir main corresponding fatty acids degraded gradually, while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ir main corresponding fatty acids increased. Furthermore, myofibrillar content and sarcoplasmic proteins gradually degraded. The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myosin heavy chains and actin led to a gradual rupture of myofilament in the muscle and visual blurring of cell structures,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deterioration of fish meat quality. Key words: grass carp; cold preservation; microstructure; fatty acid; myofibrillar proteins; degradation 收稿日期:2014-03-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301564,31201427);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010FJ100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2012BAD31B08);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王建辉(198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淡水生物资源开发与功能性食品 通讯作者:刘永乐(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与农副产品加工 19

组织学名词解释

1、气血屏障——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又称呼吸膜,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一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构成 2、嗜酸性——HE染色中,组织结构易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 3、三联体每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合称三联体 4、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5、门管区——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相伴行走肝小叶周围的结缔组织内称门管区 6、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7、植入——胚泡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8、组织学——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 1〃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1/2 I带+A带+1/2 I带,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循环,是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真正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网、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 3〃肝板是肝脏的主要结构,由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单行排列形成。肝板凹凸不平,大致呈放射状,相邻肝板吻合连接。 4〃气-血屏障是指肺泡腔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

5〃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卵巢内成熟卵泡的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放射冠和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经腹腔进入输卵管的过程称排卵。 肠绒毛:小肠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结缔组织向肠腔伸出众多的指状突起称小肠绒毛 1.极性:构成上皮组织的细胞的两端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 2.血象: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3.骨单位:又称哈弗系统,是长骨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由多层同心圆状的骨板构成 4.中央乳糜管:小肠绒毛中轴的固有层结缔组织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 5.血—气屏障:肺泡内气体分子和其周围毛细血管内气体分子进行交换所经过的结构 1、H-E染色: ①是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组织学、病理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②H代表苏木精(hematoxylin),为兰色碱性染料,能将酸性物质染为紫兰色。 ③E代表伊红(eosin),为红色酸性染料,能将碱性物质染为红色。 2、组织:由来源相同、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结构,是构成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一般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大基本组织。

组织学问答题

1、结缔组织的特征 2、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上皮组织的一般特征 5、简述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6、简述近曲小管的光镜结构。 7、简述远端小管的光镜结构。 8、简述细段的结构特点。 9、试述肾小囊的结构。 10、试述肺呼吸部的组成。 11、试述气-血屏障的组成。 12、试述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13、试述气管的管壁结构。 14、试述气管上皮的类型及细胞组成。 15、试述主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16、试述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17、试述肌原纤维的电镜结构。 18、试比较骨骼肌纤维与心肌纤维光镜下的异同点。 19、试述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20、试比较平滑肌纤维与心肌纤维光镜下的异同点。 21、试述胸腺上皮细胞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22、试述血-胸腺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23、试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意义。 24、简述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5、简述血-睾屏障的结构和功能。 26、简述青春期后精子的发生过程。 27、简述生精小管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8、简述精子细胞到精子的演变过程。 29、简述初级卵泡的结构特点。 30、简述次级卵泡的结构特点。 31、简述黄体的形成、演变及功能。 32、简述子宫内膜的结构。 33、简述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激素的关系。 34、试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35、何谓突触?其电镜结构如何? 36、试述周围神经系统中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37、试述肌梭的形态结构特点极其功能。 38、何谓运动终板?并叙述其电镜结构如何。 39、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 40、试述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41、试述肝小叶的组成。 42、试述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各种细胞的功能。 43、试述大动脉内膜的形态结构。 44、试述大动脉中膜的形态结构。

鳡与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196 Acta Nutrimenta Sinica,Apr.,2011, V ol.33 No.2 鳡与草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Between the Muscle of Elopichthys bambusa and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丁玉琴,刘友明,熊善柏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武汉 430070) DING Yu-qin1, 2,LIU You-ming1, 2,XIONG Shan-bai1, 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2National R&D Branch Center for Conventional Freshwater Fish Processing,Wuhan 430070,China) 鳡(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科,鳡属,典型的掠食性鱼类。近年来,鳡的天然资源急剧下降,为了开发鳡资源,对其进行了驯化养殖,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得到发展[1-3]。目前国内外关于鳡营养成分分析、营养需求及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少,仅万松良[4]和马徐发等[5]测定了鳡的含肉率、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分析其与体重、体长和年龄的关系。但关于鳡肌肉矿物质和脂肪酸组成的文献未见报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目前关于草鱼的营养成分、营养需求、饲料配制及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鳡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本研究旨在测定鳡和草鱼肌肉营养组成,为鳡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材料 网箱养殖鳡取自湖北省丹江口水库,新鲜草鱼购自华中农业大学菜市场,体重3~4kg。鱼肌肉样品取自鱼体两侧头后至尾柄前的白色肌肉,搅碎后备用。 1.2 方法 1.2.1一般化学成分测定:水分、灰份、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按GB 5009-2003法测定;总糖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 1.2.2氨基酸组成测定:将样品用 6 mol/L HCl 于110℃水解24 h,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色氨酸测定参考GB/T 15400-94。 1.2.3矿物质组成测定:P:钼黄比色法;K、Na:火焰光度法;Cd、Ca、M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e、Cu、Zn、Ni、Mn:瓦里安ICPVISTA-MAP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 1.2.4脂肪酸组成测定:采用Agilent 6890-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1.2.5营养价值评价:根据FAO/WHO提出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鸡全卵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酸含量 评分标准式中同种氨基 受试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WHO / FAO = AAS 基酸含量 鸡全卵蛋白质中同种氨 受试蛋白质氨基酸含量 = S C n ie i be b ae a AAI 100 100 100 E× × × =L L 式中,n为比较的必需氨基酸个数,a、b、c、……、i为等评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mg/g Pro.),ae、be、ce、……、ie为鸡全卵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含量(mg/g Pro.)。 1.2.6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AS 8.0 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鳡与草鱼肌肉一般化学组成 收稿日期 2010-11-3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nycytx-49-23) 作者简介丁玉琴(1984-),女,博士研究生, E-mail:sn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511248.html,; 通讯作者:熊善柏 中图分类号R1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0512-7955(2011)02-0196-03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 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有节段性,段与段之间的缩窄部位称郎飞节。 4.骨连接:是骨与骨间的连接装置,根据他的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纤维连接和滑膜关节连接两种形式。 5.关节:(滑膜关节连接,滑膜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接。其间具有腔隙,活动性教大,这种连接叫关节。 15.膈: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穹隆状。膈的周围是肌质部,中央为腱质部。起自胸廓下口周缘,各部肌纤维向中央移行于中心腱。 1.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大循环或体循环。 2.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沿上述路径的循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 5.微循环:是指由微静脉到微动脉之间的血循环,是血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等。

组织学与胚胎学思考题及解答

1)心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内层为细密结缔组织,外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即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 2)心肌膜: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螺旋状排列,大致三层。左心室最厚。 3)心外膜:心包的脏层,为浆膜。表面为间皮,间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有血管、神经,常含脂肪组织。心包的脏、壁两层之间为心包腔,内有 少量浆液,可减少摩擦,利于心脏搏动。心腔内还可见由心内膜向 腔内凸起形成的结构——心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3.肺泡上皮有几型?各有何功能? 肺泡上皮包括:Ⅰ型肺泡细胞:数量少,无增值能力,细胞扁平,有吞饮小泡,紧密连接,参与构成气血屏障,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Ⅱ型肺泡细胞:数量多,在Ⅰ型肺泡细胞之间,细胞呈圆形或立

方形,核圆,着色浅,细胞器发达。增殖分化为Ⅰ型肺泡细胞,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的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的大小。 4.气-血屏障 是肺泡的气体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表面活性物质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组成。 5.淋巴组织的组成及类型。什么是淋巴小结? 组成: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孔中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类型:弥散淋巴组织:有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还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柱状,又称高内皮后微静脉),它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淋巴小结:又称淋巴滤泡,为直径1-2mm的球形小体,含有大量B细胞和一定量的Th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生发中心,此时称为次级淋巴小结。无生发中心的则称为初级淋巴小结。 6.胸腺的功能。 产生初级T细胞的场所,培育、选择、输送T细胞。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胸腺细胞发育的必需物质)。 7.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被膜:致密结缔组织;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入淋巴结实质,形成小梁。 皮质:浅层皮质:主要是淋巴小结,B细胞为主,有时可见生发中心。 副皮质区:以T细胞为主,胸腺依赖区。 皮质淋巴窦:包括皮膜下窦和小梁周窦。窦壁为内皮、少量网 状纤维和网状细胞,窦内有星状内皮细胞支撑窦 腔,有巨噬细胞附着于内皮细胞。 髓质:a髓索:条索状的淋巴组织。以B淋巴细胞为主,还有浆细胞 和巨噬细胞。 b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相似,更大,巨噬细胞多,有滤过功能。 功能:滤过淋巴;产生免疫应答。 8.什么是淋巴窦?淋巴在淋巴结内的通路。淋巴结是如何滤过淋巴的? 淋巴窦:是淋巴结内淋巴流动的通道,根据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方的和小梁周围的淋巴窦,分 别称为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二者是相通连的) 淋巴结内淋巴通路:输入淋巴管→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窦→皮质淋巴组织 ↓ 髓窦→输出淋巴管滤过过程:输入淋巴管→皮质淋巴窦→髓质淋巴窦→输出淋巴管。 9.脾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1)被膜与小梁:被膜较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表面有间皮;被膜和脾 门的结缔组织突入脾内形成小梁,构成脾的粗支架。

常见草鱼鱼病及其治疗

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 病因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 病症体内外各部位(体表、肌肉、肠道)点状或片状出血。鳃丝出血或苍白,有时有腹水,肠道无食物,充血。主要危害草鱼鱼种。 防治使用“鱼康”适量加大用量全池泼洒或使用“鱼康水中宝”全池泼洒。 烂腮病 病因柱状曲挠杆菌感染引起。 病症鳃丝腐烂带污泥,鳃丝末端有许多粘液。鳃盖骨内表中央部分被腐蚀成一个不规则的透明圆形。 防治使用“鱼康”或“鱼康水中宝”或“速效鱼康”泼洒或浸洗。 肠炎病 病因肠形点状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 病症肛门外产红肿,用手轻按腹部, 有脓状液体出;腹腔骨有腹水,肠道明显充血,尤其以后肠充血发红最为明显。 防治使用“鱼康内服灵”或“鱼康水中宝”拌食投喂. 赤皮病 病因荧光极毛杆菌感染引起。 病症体表局部或大部份出血发炎,鳞片脱落,以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腐烂。 防治使用“鱼康”或“鱼康水中宝”或“速效鱼康”全池均匀泼洒。 细菌性败血病 病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病症病鱼体表、肌肉和内脏器官充血,肝脾、肾肿胀,体腔 腹水,鳍条基部充血,末端腐烂。 防治使用“鱼康水中宝”配以0.5ppm的硫酸铜均匀泼洒,病情严重的连用两天。 白头白嘴病 病因粘球菌感染引起。 病症鱼体表尾端至眼球皮肤变成乳白色,唇肿胀,口周围皮肤溃烂,有絮状物粘附。” 防治使用“鱼康”或“速效鱼康 白皮病 病因白皮极毛杆菌感染引起。 病症发病初期,尾柄处出现一个白点或白斑,并蔓延扩大直至尾部体表全部呈现白色;皮肤无充血、发红症状。 防治使用“鱼康水中宝”“鱼康”分两天各泼洒一次。或“鱼康水中宝”配0.2ppm的食盐外用或内服。 打印病 病因点状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 病症通常在肛门两侧皮肤出现红斑,似脓泡状,之后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穿孔,病灶呈圆形,边缘充血且发红。 防治使用“鱼康水中宝”或“速效鱼康”加大用量泼洒全池或将病情严重的进行浸洗。疖疮病 病因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病症发病部位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两侧,呈现脓肿和稍微突起,脓疮内部充满血脓,鳍基充血,鳍条裂开。 防治使用“鱼康”配以0.5ppm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或连用两天“鱼康水中宝”均匀泼洒

组胚(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1. 肥大细胞:起源于骨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粗大的颗粒和白三烯、组胺、肝素等物质,常见于疏松结缔组织内 2. 浆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的。胞质嗜碱性,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内含大量的RER和Glogi复合体 3. 致密结缔组织:一种以纤维成分为主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不规则和规则两种 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细胞和其分化而来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组成的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小胶质细胞、肝巨噬细胞、尘细胞 5. 网织红细胞:细胞内尚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洗网状,故称网织红细胞 6. 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的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血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与红骨髓,其次是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 7. 造血组织:主要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8. 骨单位:是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 9. 骨板:骨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 10. 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平行板,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哈弗斯骨板或环骨板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 11. 同源细胞群:靠近软骨中央,细胞较成熟,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多为2-8个聚集在一起,它们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故称同源细胞群 12. 软骨陷窝:基质内的小腔称软骨陷窝 13. 软骨囊:糖胺多糖在基质中的分布不均匀,紧靠软骨陷窝的部位硫酸软骨素较多,此处呈强嗜酸性,形似囊状包围软骨细胞,故此区域称软骨囊 14. 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 15. 三联体: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 16. 闰盘:心肌纤维呈不规则的短圆柱状,有分支,互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闰盘 17. 肌浆网: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 18. 横小管: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T小管 19. 终池: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20. 血脑屏障:有些星形胶质细胞末端扩大形成脚板,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或贴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 21. 运动终板:躯体运动神经末梢的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并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起连接,此连接区域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 22. 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实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通讯 23. 尼氏体: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 24. 运动终板:运动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共同形成的效应器,分布于骨骼肌内,支配肌纤维的收缩。 25. 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由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 26. 神经末梢:为周围神经末梢的终末部分,它遍布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各种各样的末梢装置,分为感觉和运动神经末梢两类 27. 髓鞘: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试卷1.doc

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试卷1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肌节是(分数:2.00) A.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B.相邻两条Z线间的一段肌纤维 C.相邻两条M线间的一段肌纤维 D.相邻两条H带间的一段肌纤维 E.相邻两条M带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3.肌节是由(分数:2.00) A.I带+A带组成 B.1/2A带+I带+1/2A带组成 C.A带+A带组成 D.1/2I带+A带组成 E.1/2I带+A带+1/2I带组成 4.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分数:2.00) A.滑面内质网形成 B.粗面内质网形成 C.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D.肌质网形成 E.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 5.横纹肌肌纤维内的肌质网由(分数:2.00) A.肌膜内陷形成 B.粗面内质网形成 C.滑面内质网形成 D.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E.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6.骨骼肌纤维收缩时,其肌节的变化是(分数:2.00) A.仅I带缩短 B.仅A带缩短 C.I带、A带均缩短 D.仅H带缩短 E.I带、H带均缩短 7.构成粗肌丝的蛋白质分子是(分数:2.00)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肌红蛋白 8.人骨骼肌纤维中Z线分布于(分数:2.00) A.A带中央 B.I带中央 C.H带中央 D.I带与A带交界处 E.A带与H带交界处

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作业

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平时作业-肌组织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卷面共有50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 一、A选择题(25小题,共25分) [1分](1)下列关于骨骼肌纤维细胞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个,位于细胞中央 B、多个,均匀分布于肌浆内材 C、一个,位于细胞中央 D、多个,位于肌膜下 E、一个,位于肌膜下 [1分](2)骨骼肌纤维内形成横小管的结构为() A、肌浆网 B、粗面内质 网 C、肌膜 D、滑面内质网 E、高尔基复合体 [1分](3)人骨骼肌纤维内,横小管位于() A、H带两侧 B、M线水平 C、 Z线两侧 D、Z线水平 E、明、暗带交接处 [1分](4)人骨骼肌纤维内,Z线位于() A、H带中央 B、A带和H带交界 处 C、I带中央 D、A带和I带交界处 E、A带中央 [1分](5)肌纤维内形成纵小管的结构为() A、滑面内质网 B、肌 膜 C、高尔基复合体 D、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 体 E、粗面内质网

[1分](6)骨骼肌纤维内形成终池的结构为() A、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膨大部 B、肌浆网之间的小间隙 C、横小管的膨大部 D、细胞核附近的内质网 E、相邻两条横小管之间的肌浆网 [1分](7)骨骼肌纤维三联体由() A、两条纵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B、两条纵小管和一条横小管构成 C、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构成 D、两条横小管和相邻终池构成 E、两条横小管及其中间的终池构成 [1分](8)骨骼肌纤维内钙离子的主要贮存部位为() A、横小管都市 B、肌浆 C、肌红蛋白 D、肌浆 网 E、线粒体 [1分](9)骨骼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结构为() A、横桥 B、横小管 C、终池 D、肌浆网 E、纵小管 [1分](10)骨骼肌纤维的一个肌节的组成为(): A、1/2 I带+A带 B、1/2 A带+I 带C、A带+I带 D、1/2 A带+I带+1/2 A带 E、1/2 I带+A带+1/2I带 [1分](11)在心肌闰盘纵向连接部位可见() A、桥粒 B、紧密连接和桥粒 C、中间连接 D、缝隙连接 E、紧密连接 [1分](12)骨骼肌收缩时,肌浆内钙离子主要来源于() A、横小管 B、细胞 膜 C、线粒体 D、肌浆网 E、肌红蛋白

草鱼三大疾病

草鱼三大常见疾病(内容来源:《水产动物病害学》)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病原:呼肠孤病毒,又叫草鱼出血病病毒。 病状: 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有时可见尾鳍边缘退色。 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 有三种类型: 1、红肌肉型: 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 2,红鳍红鳃盖型: 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 3,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25ml/亩·米 治疗:(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 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 亩·米

草鱼赤皮病 病原:营光假单胞菌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 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并出现“蛀鳍”。 诊断方法: 根据外表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本病病原菌不能侵入健康鱼的皮肤,因此病鱼有受伤史,这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患病草鱼体侧鳞片脱落,体表发红、发炎。 防治方法: (1)全池均匀泼洒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 (2)内服参舒康+高能免疫VC+鱼肝宝拌饵投喂,连用五天。 草鱼烂鰓病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名词解释 绪论 1。组织学: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超微结构及其于机能关系的科学。 2。解剖学:主要是用解剖器械剖割和肉眼观察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又称巨视解剖学广义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细胞学。 3。组织:是由许多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组织具有某些共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一般将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称为基本组织。 4。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如胃、肝、肺、骨和肌等。 5。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 6。PAS反映:糖经过碘酸(HIO4)氧化,出现醛基,成为多醛。多醛与无色品红结合,成为紫红色沉淀物,此反应称为过碘酸反应,简称PAS反应。PAS反应阳性的部位即表示有多糖存在。 7。前臂的内侧称尺侧,外侧称桡侧,小腿内侧称胫侧,外侧称腓侧 8。近侧和远侧:多用于四肢。肢体接近躯干处,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9。矢状轴(面),冠状轴(面),垂直轴(面)。见书P5 10.H-E染色:苏木精和伊红组成,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可将核染色质染成蓝紫色。伊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将多种细胞的胞质染成粉红色或红色 第一章基本组织 1.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 2.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外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表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 3.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机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称腺。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是由形状不同,高低不齐的一层细胞组成。细胞的底部均附于基膜上,但由于细胞的高低不同,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光镜下形似复层上皮,实为单层上皮,故为假复层上皮。 4.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细胞外伸出的细长突起,长约5-10um,直径约0.2um ,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清楚可见。纤毛具有向一定方向节性摆动的能力。 5.微绒毛:是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指壮突起,起直径约为0.1um,长度因细胞的种类或生理状态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微绒毛显著的扩大了细胞的表面积,和吸收功能密切相关。 6.连接复合体:根据细胞连接的结构和机能不同和分为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凡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连接结构连在一起,即称为连接复合体。 7.哈弗氏系统(骨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和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一个位于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的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 8.肌节:(肌原纤维呈细丝状,光镜下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横带,明带称I带,暗带称A带,明带中间有Z线,暗带中的发亮区称H带,H带中有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一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肌节是骨骼肌纤维收缩和舒张的基本结构单位。 9.肌浆: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因此称为肌纤维。肌细胞胞质称为肌浆。 10.肌原纤维:电镜下,肌原纤维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丝组成的。肌丝可以分为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 11.三联体:包绕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在位于横小管两侧分别汇合成与横小管平行的较粗的小管,称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 12.缝隙连接:广泛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间,是一种较大的平板状连接。可供细胞间交换离子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传递化学信息和协调细胞功能等。缝隙连接还与细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关。 13.外分泌腺:根据分泌腺的分泌物派出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具有导管,分泌物经导管排到其他器官或体表,如汗腺、胃腺和唾液腺等。 14.浆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较少,而在病原菌侵入的部位,如消化管、呼吸道固有层结缔组织内和慢性炎症病灶及淋巴组织等部位浆细胞较多。浆细胞具有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的功能,参与体液免疫。 15.巨嗜细胞:在体内数量多,分布广,是吞噬功能最强的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内的巨嗜细胞常沿纤维散在分布,可分为固定巨嗜细胞和游离巨嗜细胞两种。来源与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巨嗜细胞有很重要的防御功能。 16.肥大细胞: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17.闰盘:是心肌纤维之间的连接结构。在H-E染色的切片上,闰盘深染的粗线状,形如梯形,位于Z线水平。 18.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形成的纤维状结构。 19.环层小体:又称帕奇尼小体。主要功能是感受压觉和触觉。 20.触觉小体:多见于手指,足趾掌面的真皮乳头内。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1.运动终板:运动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纤维时失去髓鞘,并反复分支,每一分支终末与一条骨骼肌建立突触联接,此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简称终板。 22.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一个运动单位。 23.突触:是指神经原、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一种传递信息的特化连接结构。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24.尼氏小体:光镜下呈噬碱性的颗粒或小块。其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包括复制细胞器和与产生神经递质有关的蛋白质和酶。 25.神经纤维节(郎飞氏节):光镜下,有髓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包裹其周围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的。髓鞘和神经膜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