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车自动清洗机在全自动驾驶车辆段中的应用

浅析列车自动清洗机在全自动驾驶车辆

段中的应用

摘要:列车自动清洗机是车辆段关键工艺设备,通过布置一套自动清洗系统来提升地铁车辆外皮清洁度和清洗效率,提升市民乘坐满意度。随着我国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如何应用好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列车自动清洗机成为车辆检修作业的一个课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目前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

列车自动清洗机简称“洗车机”,是地铁车辆段非常重要的工艺设备,主要用于自动清洗地铁车辆外表面,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地铁车辆外表面的清洗效率和清洁度,降低人工清洁成本。同时,车辆完成车顶专项作业和月修以上修程作业后需要验证车辆防水性能,一般也是通过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淋雨实验来实现。但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洗车库往往属于全自动运行区域,洗车作业也由全自动驾驶流程统一管理,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使用列车自动清洗机成为每条全自动运行线路的难题。本文系统阐述我国各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应用现状,并结合自身车辆检修工作经验提出优化建议。

1列车自动清洗机简介

列车自动清洗机主要由电控系统、气路系统、刷组系统、水循环系统和信号系统组成,国内各个地铁线路车辆段的洗车机主要布置在车辆段进、出线咽喉区区域,便于地铁车辆回库前开展洗车作业。

(1)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主要由控制柜、操作台、工控机、视频监控和配套线缆等组成,通过工控软件与其它各系统实时通讯,输出刷组电机、水泵泵组、气动单元、强风吹扫等系统的控制信息,同时监控整套洗车设备的运行状态。

(2)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主要由空压机、储气罐、气路管道、气动电磁阀、气动单元和强风吹扫装置组成。气动电磁阀和气动单元根据电控系统指令完成各刷组的推出、稳压和收回功能,确保刷毛与地铁外皮接触良好,从而保障清洗效果。强风吹扫装置通过吹风机对车体外表面附着水迹进行吹扫,防止产生水渍。

(3)刷组系统

刷组系统由刷毛、刷瓦、刷柱、轴承单元、喷管和喷嘴等组成,主要分为侧刷、顶刷和端刷三部分,分别对列车侧面、前后端面和顶部进行刷洗。根据地铁车辆外部尺寸参数,对刷组的旋转速度、吃毛量和转动范围进行控制,实现列车外观的仿形清洗。

(4)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泵组、循环水池、净水设备和自动补水装置组成,通过高压水泵将回用水池和清水池泵至各刷组喷管和喷头,完成清洗作业。同时循环水池和净水设备逐步收集和处理洗车用水至循环水池,提高水资源使用率。自动补水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泵组密封性不佳导致的水泵系统故障。

(5)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主要由洗车允许、列车位置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灯组成,洗车允许一般由车辆段信号楼或DCC控制系统向洗车机输出允许洗车的指令,收到指令后洗车机才能工作。列车位置检测器用于判断列车在洗车库区域的实时位置,确保洗车作业安全有序开展。地铁列车在洗车库库前及前后端洗点位设置信号指示灯,指导司机按洗车要求驾驶列车。

2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特点

与传统地铁车辆段相比,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增设了全自动驾驶区域,全自动驾驶列车可完成全自动洗车作业,所以洗车库均处于全自动驾驶区域。该区域对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全自动车辆段运行效率和安全防护等级。

为实现全自动洗车功能,需要在传统的洗车机设备中增加信号通讯系统和DCC控制系统,信号通讯系统控制全自动列车的行驶速度、停车位置和车辆雨刷系统等,DCC控制系统远程操作洗车机设备实现无人值守洗车作业。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在传统列车自动清洗机的基础上增加全自动驾驶区域相关专业接口内容,主要包括与车辆、信号、供电和通讯等专业。

(1)车辆专业接口除了传统列车自动清洗机所需要的列车编组示意图、主要结构尺寸图、外置车载设备IP等级要求和受电系统布置图等数据外,还需要与车辆控制系统及雨刮器单元等进行数据实时交互,从而实现全自动驾驶车辆的无人操作洗车作业。

(2)信号专业需要提供列车自动清洗机与列车交互接口,洗车机将“洗车模式”及“洗车准备就绪”等信息发送至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根据洗车设备信息生成列车进路信息,自动(或DCC值班员确认后)控制列车进入洗车区域。

(3)供电专业接口主要是控制洗车库区域接触网供电时间,一般全自动运行区域在运营时间段为常带电状态;有检修作业申请洗车库区域断电时,需先将洗车库区域防护等级降至非全自动区域,然后才能开展断电和检修作业。

(4)通讯专业接口主要是实现洗车库区域设备及数据管理,便于实时监控和远程诊断配套设备运行状态。

3全自动驾驶列车洗车作业优化建议

本人根据深圳地铁车辆检修作业及西安首条全自动线路筹备相关经验,结合全自动驾驶特点和非全自动地铁线路的洗车作业流程,对全自动驾驶列车洗车作业提出四点优化建议。

(1)全自动驾驶线路车辆段洗车库为无人区域,但洗车设备存在应急故障

处理或定期检修作业工况,此时做好洗车库相关区域人员安全防护至关重要,因

此建议对洗车库区域设置人员防护开关。在车辆段全自动运行期间,如有人员需

要进入洗车库区域,应先申请激活洗车库区域人员防护开关,信号系统收到申请

指令确保符合安全要求后,相关区域降级为非全自动区域并中止全自动洗车功能,作业人员确认相关信息后方可进入洗车库区域。

(2)全自动洗车作业过程中,洗车库实时洗车监控画面及设备运行状态应

在DCC控制室大屏自动显示,以便DCC调度员实时掌握洗车信息,设备出现故障

应能触发声光报警并将故障信息传输至信号系统,由信号系统判断是否将洗车库

降至非全自动运行区域,尽量降低对车辆段全自动运行效率的影响。同时,DCC

调度操作台应设置洗车设备急停按钮和声光报警器,确保列车清洗过程中人工可

随时中止洗车作业,以便更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3)由于北方冬季温度较低,洗车库基本都会安装库门来保障洗车库内温度。在全自动驾驶线路,洗车库库门选型时应重点关注全自动运行参数,同时做

好与信号系统的联锁防护,经库门开启到位状态纳入联锁条件,提升洗车库区域

的全自动安全防护能力。

(4)对于安装有库门的洗车库,在全自动运营期间库门主要是常闭状态,

这样洗车区域就会变成一个封闭空间,每次洗车作业带来的地面积水不易蒸发,

导致洗车库内常年潮湿。所以全自动驾驶线路的洗车设备在招标采购阶段要提高

防水等级要求,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运营环境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列车自动清洗机是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关键设备之一,与既有非

全自动地铁线路的洗车作业相比,全自动洗车涉及更多专业接口,对设备运行可

靠度、应急故障处理及检修作业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自动洗车作业

不需要司机参与,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列车与洗车刷组碰撞的风险;清洗

时间和洗车过程列车运行速度均由全自动系统自动控制,洗车效率和清洁度相对

更高。总的来说,全自动驾驶线路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更好的了

解和掌握全自动驾驶线路与传统有人驾驶地铁线路的异同点有利于不断提升各地铁公司运营能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郭泽阔.全自动驾驶车辆段总体布局方案设计[J].都市快轨交

通,2017,30(2):42-47.

[2]代兵.试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工艺[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5-16.

[3]张明.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

通,2018(5):42-44.

[4]张继彤,张济民.深圳横岗车辆段主要检修工艺装备综述[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5):117-119.

[5]刘名元.地铁车辆段计算机联锁系统与洗车机的接口[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9).

地铁车辆段洗车机库工程设计要点解析41

地铁车辆段洗车机库工程设计要点解析 摘要: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车、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 车辆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 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自动化列车清洗机安装设置于专门的洗车机库内,洗车机 库作为洗车设备的载体,其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影响到洗车机设备的 运用效果甚至安全。本文从地铁车辆段工艺专业角度出发,阐述了洗车机库在进 行工程设计时应注意的设计要点,为洗车机库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洗车机库;布局;接口 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维护、保养及检修基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乘客对列车的车容车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地铁车辆段的洗车功能越来越重要。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车辆段设计时一般需要设置独立的洗车线。洗车线的布置型式一般有咽喉区通过式布置、与运 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咽喉区八字线通过式布置、尽头线往复式布置等几种典型 的布置型式[1]。洗车机库设于洗车线上,自动化列车清洗机安装设置于洗车机库内,洗车机库作为洗车设备的载体,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其房屋布局、构造是否合理,各专业接口是否考虑准确周全,直接影响到洗车机设备的运用效果。本文从 地铁车辆段工艺专业角度出发,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及调查研究,从洗车机库的 房屋布局及构成、洗车机库与各专业的接口关系两大方面阐述了洗车机库工程设 计要点,供地铁车辆段设计时参考。 一、洗车机库的房屋布局及构成设计要点 洗车机库一般由洗车机主库和边跨组成,图1~3为洗车机库典型布局图。 1.洗车机主库 洗车机主库内设置有喷淋装置、旋转洗刷装置、信号采集触发装置等,是洗 车机库中直接参与列车清洗作业的场所。 洗车机主库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无边墙的棚形式以及边墙到顶的库形式。南方炎热地 区一般采用棚的形式,其余地区建议均采用库的形式。主库采用库形式时库两端一般不设门,在北方冬季严寒地区考虑设门以达到保温效果。 主库长度一般采用60m,此长度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的优选结果,既保证了必要的 清洗效果,又能很好的控制土建成本及用地规模。根据对不同洗车机厂家及运营单位的调研,洗涤剂涂抹在车体上后,一般需要20s左右的洗涤剂化学反应时间,才能将车体表面的污渍、油渍清洗得比较干净,这意味着洗涤剂涂抹在车体上后20s内不能进行清水(或回用水)刷 洗操作,按列车在洗车机库内的行进速度5km/h计算,20s的走行距离为27.78m,取整按 25m考虑,也就是说从最后一个洗涤剂抹刷工位(图3中侧面刷洗BL2工位)到第一个清水(或回用水)刷洗工位(图3中回用水刷洗R1工位)之间至少应距离25m以上,在考虑其 他必要工位所占据的长度,确定出库长60m这一普遍采用的数值。在特别困难情况下可适当 缩短主库长度,但也不应小于48m,否则将不能保证基本的洗刷功能。在北方冬季严寒地区 主库内一般还设有热风幕和强风吹扫工位,这时主库应再加长6~12m以保证强风吹扫工位工 作时不对与它相邻的最有一个清水喷淋补洗工位产生干扰。 洗车机主库的高度,主要是由屋架下弦的高度控制。影响屋架下弦高度的因素,主要有 接触网高度、端洗工位门架高度及手动葫芦安装空间等控制。 根据对不同洗车机设备制造商的了解,端洗工位转轴中心线上极限位最高可达到4.38m (距轨面,下同),旋转起来后刷毛的高度接近5m,所以洗车机主库接触网高度不应小于5.3m。由于端洗门架需要沿轨道前后移动,门架需要设置上导轨,根据可查的相关资料,上

浅谈地铁车辆维修主要的设备配置及应用

浅谈地铁车辆维修主要的设备配置及应用 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的角度去出发,探究了关于地铁车辆检维修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资源优化后对地铁检维修的意义。车辆维修基地(车辆段或者是车辆段)有了几本的模式。摒弃了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办企业模式,而是充分考虑社会上专业技术资源为本企业服务和技术互补,这种模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地铁车辆维修主要的设备配置是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关键。 关键词:地铁维修维修设备配置应用 引言: 地铁公司在地铁运营前,在建设期就开始筹划地铁运营管理的模式,地铁运营维保模式可以划分为完全维保模式、联合维保模式和运营商维保模式,联合维保模式被大多数地铁公司所采用,把集中维修或者根据车辆的采购合同把其中的部分比较独立系统统一外包给供货商维修,如车辆的空调系统。在对各个系统安全风险因素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整理出了地铁车辆运营设施设备维修安全评价的备选指标集,确定了最终指标并建立较为综合且不失针对性城市地铁车辆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维修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一、地铁维修的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装备的更新换代,维修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对维修的内涵已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即认为维修是为使装备保持、恢复、改善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一台机械设备无论设计和制造的多么完美,其在使用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由于磨损、疲劳、断裂、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会使其不能正常运行或使运行成本增加,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维修是减小设备性能下降速度,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有效手段,任何设备都需要通过维修来保证其在正常寿命期内的工作性能。越是重要和复杂的设备越需要精心地维修。 “所谓维修,是指把产品保持在使用及运用状态以及为排除故障和缺陷所进行的一切处置及活动。”这种定义有两层含义: 一是强调维持在可使用、可运行状态;二是设备在使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障和缺陷,因此它包含为排除这种故障和缺陷所进行的处置活动。 综合来看,维修是使装备保持、恢复规定技术状态所进行的全部活动,其中有以下几点 需要强调: 1.这个定义强调维修仅是保持或恢复原有功能与特性,而不能提高它的性能,不能要求和指望通过维修能实现设备新增功能或产品能达到更高的性能。

列车自动清洗机改造新闻稿

列车自动清洗机改造新闻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铁路交通领域,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创新的技术将为列车清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提高清洗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 传统的列车清洗工作一直依赖人工操作,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而经过改造的列车自动清洗机则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清洗效率。该设备采用高压水枪和喷雾系统,能够对列车表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有效去除污渍和尘埃。具备智能感应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列车的型号和尺寸,自动调整清洗方式和水压,确保清洗效果的同时避免对列车造成任何损害。 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传统的清洗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且工作环境恶劣,工人们长时间暴露在高压水枪和清洗剂的作用下,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和职业病。而列车自动清洗机的使用,则能够将工人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避免了人员伤害和职业病的发生。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使企业的清洗工作更加经济高效。 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还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传统的清洗方式需要大量的清洗剂和水资源,而且由于操作不当,往往会导致水资源和清洗剂的浪费。而列车自动清洗机则能够通过智能感应系统调整

清洗方式和水压,减少了水的使用量,并且能够更加精确地喷洒清洗剂,避免了清洗剂的浪费。这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建设绿色铁路做出贡献。 当然,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难题,需要解决自动感应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问题,确保清洗机能够准确地识别列车的型号和尺寸,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是设备成本的问题,需要降低改造成本,使得更多的铁路企业能够承担得起这项技术。最后是推广应用的问题,需要将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技术推广到更多的铁路交通线路,实现全面智能化的清洗工作。 总的来说,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将为列车清洗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自动化操作,能够提高清洗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并且更好地保护环境。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改造将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为铁路交通带来更加便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浅析列车自动清洗机在全自动驾驶车辆段中的应用

浅析列车自动清洗机在全自动驾驶车辆 段中的应用 摘要:列车自动清洗机是车辆段关键工艺设备,通过布置一套自动清洗系统来提升地铁车辆外皮清洁度和清洗效率,提升市民乘坐满意度。随着我国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如何应用好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列车自动清洗机成为车辆检修作业的一个课题。基于此,本文就我国目前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 列车自动清洗机简称“洗车机”,是地铁车辆段非常重要的工艺设备,主要用于自动清洗地铁车辆外表面,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地铁车辆外表面的清洗效率和清洁度,降低人工清洁成本。同时,车辆完成车顶专项作业和月修以上修程作业后需要验证车辆防水性能,一般也是通过列车自动清洗机的淋雨实验来实现。但全自动驾驶车辆段的洗车库往往属于全自动运行区域,洗车作业也由全自动驾驶流程统一管理,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使用列车自动清洗机成为每条全自动运行线路的难题。本文系统阐述我国各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应用现状,并结合自身车辆检修工作经验提出优化建议。 1列车自动清洗机简介 列车自动清洗机主要由电控系统、气路系统、刷组系统、水循环系统和信号系统组成,国内各个地铁线路车辆段的洗车机主要布置在车辆段进、出线咽喉区区域,便于地铁车辆回库前开展洗车作业。 (1)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主要由控制柜、操作台、工控机、视频监控和配套线缆等组成,通过工控软件与其它各系统实时通讯,输出刷组电机、水泵泵组、气动单元、强风吹扫等系统的控制信息,同时监控整套洗车设备的运行状态。 (2)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主要由空压机、储气罐、气路管道、气动电磁阀、气动单元和强风吹扫装置组成。气动电磁阀和气动单元根据电控系统指令完成各刷组的推出、稳压和收回功能,确保刷毛与地铁外皮接触良好,从而保障清洗效果。强风吹扫装置通过吹风机对车体外表面附着水迹进行吹扫,防止产生水渍。 (3)刷组系统 刷组系统由刷毛、刷瓦、刷柱、轴承单元、喷管和喷嘴等组成,主要分为侧刷、顶刷和端刷三部分,分别对列车侧面、前后端面和顶部进行刷洗。根据地铁车辆外部尺寸参数,对刷组的旋转速度、吃毛量和转动范围进行控制,实现列车外观的仿形清洗。 (4)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泵组、循环水池、净水设备和自动补水装置组成,通过高压水泵将回用水池和清水池泵至各刷组喷管和喷头,完成清洗作业。同时循环水池和净水设备逐步收集和处理洗车用水至循环水池,提高水资源使用率。自动补水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泵组密封性不佳导致的水泵系统故障。 (5)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主要由洗车允许、列车位置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灯组成,洗车允许一般由车辆段信号楼或DCC控制系统向洗车机输出允许洗车的指令,收到指令后洗车机才能工作。列车位置检测器用于判断列车在洗车库区域的实时位置,确保洗车作业安全有序开展。地铁列车在洗车库库前及前后端洗点位设置信号指示灯,指导司机按洗车要求驾驶列车。 2全自动驾驶车辆段列车自动清洗机特点

对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可靠性与改进路径探析

对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可靠性与改 进路径探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重点介 绍了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运行阶段常见的故障及改进路径,其不仅可以有效 降低洗车机端刷系统故障发生率,提高运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提高设备的综合 利用率。通过对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列车的安全运行提 供可靠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原理;可靠性;改进路径 1.列车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 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洗车机主要负责外皮的洗刷,通常采用自动或手工 的方式,对列车车头、车尾、两侧(包括窗玻璃、车门)、车顶及侧顶弧进行洗刷,并对由于维修和运行行为而造成的列车外表面油污、灰尘及其他污物等进行 高效的清洗。一般来讲,在全自动洗涤器的端刷系统,主要有:机械洗涤器系统,压缩空气压力系统,电力系统,强风吹扫和热风幕系统,水循环和处理系统,喷 淋系统,端刷系统,热风幕系统,压缩空气压力机洗涤器循环水系统,其中,在 自动清洗机端刷系统端刷系统是比较关键的子系统之一,下面对其给予详细介绍。 1.1端刷系统组成 在洗车设备中,端刷的控制主要包括电机、气动电机和靠近开关三个部分。 马达由走行马达、旋转马达及提升马达组成;所述气压电机由一端刷旋转电机、 一个前端洗限位器电机及一个末端洗限位器电机组成;接近开关包括前后端洗限 位挡块接近开关、端刷旋转接近开关和安全锁接近开关;如图1所示。

图1 端刷关键部件结构示意图 1.2端刷系统工作原理 在一般的情况下,洗车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动电动机来对端刷和限位止 块的回收与摆出进行高效地调控,由两位五通电磁阀对气动马达的进排气(旋转 角度、旋转方向)进行控制,工作空气压力是用储气罐来供给的,并用气动三联 件来实现的。在前部清洗过程中,先将前部清洗限位挡块抬起来,并由接近开关 来对抬起信号进行检测后,传输至PLC。因为洗车机具备互锁功能,当信号传输 至PLC时才会开展下一步操作,具体流程逻辑如图2所示。 图2 端刷工作原理图 1.2.1电气控制原理 在端刷系统中,PLC主机是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它既要向变频器供给电源,又要向KA49中继电器发出对应的取电命令,从而能够保证其较为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PLC主机还可以辅助KA49触点得电闭合,KM17主触点吸合和KM17接 触器线圈得电工作。PLC主机也可以在变频器中输入对应的工作命令,实现对电

浅谈地铁列车外部自动清洗机在场段内中的应用

浅谈地铁列车外部自动清洗机在场段内 中的应用 摘要 结合XX地铁XX洗车机设备的应用现状,介绍洗车机的功能、结构组成、应用操作流程方面做了详细概述。 关键词:地铁;洗车机 1. 洗车机概述 地铁列车自动清洗机(简称洗车机)主要用于地铁车辆段列车的车体外表面的清洗。该洗车机在洗车线上通过各个刷组自动对列车两侧(包括车门和窗玻璃)车头及车尾进行洗刷的作业方式,清除由于地铁运用和检修造成的车辆外部表面的灰尘、油污和其它污垢,并进行有效的吹扫风干作用。 1. 设备主要功能 2.1具有洗车模式选择功能:可选择是否要端洗、是否要加洗涤剂清洗或只用水清洗的几种模式。 2.2对被清洗列车的车号、洗车次数及洗车日期,以及洗车机故障情况等数据的记录和打印功能,能显示每列车洗车记录,联网传输功能。 2.3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清洗功能:可任意切换,方便灵活。 2.4丰富和可靠的洗车流程工况实时动态显示及故障显示功能: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全面的、实时的监控和显示报警,并对故障部位和故障类型做出正确判断。

2.5具有完备的保护功能:有完善的连锁保护,发生故障时,能紧急停车、声光报警、设备退回原位。 2.6具有自动防止失水和手动排水功能:水泵有自吸补水功能,并有手动排水功能。 2.7清洗列车的用水全部回收,经过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循环使用,循环水的 利用率大于70% 2.8端洗仿形刷组设有安全锁,洗车机在休班时可以停机,实现设备无人值班。 1. 设备结构组成 洗车机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洗车行车信号指示系统、光电信号系统、洗刷 系统、供水系统、水循环处理系统、供气系统、电气控制及监视系统等共15个 系统组成。 3.1洗车行车信号指示系统:包括库前停车指示牌、清洗结束指示牌、前端洗停车指示牌、停车指示灯、后端洗停车指示牌。 3.2光电信号系统:包括进库和出库测速装置、控制清洗开始和结束的光电传感器、控制前端洗和后端洗停车位光电传感器 3.3洗刷系统:包括刷组和喷水管。其中刷组包括侧刷组、车顶横刷组、端洗 仿形刷组: 喷水管包括预湿调温喷管、洗涤液喷管、回用水冲洗喷管及各刷组上的喷管。 3.4供水系统:包括供水泵组、加药泵站、供水管路。 3.5水循环处理系统:包括生化系统、过滤系统、液位计系统、潜水泵系统、 3.6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及供气管路。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检修(彭育强) 3.1检修基地的主要设备

3.1检修基地的主要设备 一、不落轮镟床 (一)概述 不落轮镟床用于电动机列车在整列编组不解体(包括铁路列车、轨道车及其它铁路车辆以及单个带轴轮对)的情况下对车轮轮缘和踏面的擦伤、剥离、磨耗进行修理加工和各种数据的测量,恢复车轮形状。 该镟床最大特点是安装在标准轨下,为地下式。所需轮对切削修理不用进行任何分解,直接驶上该机床与地面固定相连的活动道轨,就能进行轮对的切削工作。不落轮镟床有数控和液压仿型两种形式,目前国内多数为数控型。 不落轮镟床 (二)功能 (1)车轮轮缘的镟销加工。 (2)护轨自动对中。 (3)车轮轮缘形状的测量。 (4)车轮直径的测量。 (5)各种车轮轮缘形状曲线的编程。 (6)切削加工量(切削厚度)的自动计算。 (7)机床故障的检测和查询。

(8)各种数据打印和记录存储功能。 (9)具有压下保护装置、提高轮轴负重。 (10)机床切削时的自动断屑功能。 (11)机床切削时的防滑功能,在切削打滑(或卡死)也能自动退刀和停机。(12)铁屑破碎自动密封输送至地面排屑功能。 (13)完善的防误操作。 (14)故障的自动诊断和报警显示功能。 (三)不落轮的附属设备 1. 列车牵引设备 列车在接触网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机床,用外力不断对列车进行牵引移动,以便逐次对轮对进行加工镟销。列车牵引设备一般由蓄电池牵引箱和卷扬机牵引装置两种形式。 蓄电池牵引小车 2.供电接触鹅网联锁装置 镟轮库设计带有供电接触网和不带电接触网两种形式。早期设计的镟轮库一般

带有供电接触网,以便让列车自行通过。高压供电系统以轨道作为会回流。机床活动连接轨与固定轨相连,可能会造成接触网的高压电直接引入机床,对机床造成致命的破坏,因此这类镟轮库引诱触网与机床有连锁保护装置。 二、列车自动清洗机 (一)概述 列车自动清洗机对于运行后的列车进行清洗。通过自动清洗机端部和两侧不同形式的清洗毛刷组,将水和清洗剂喷射在车体上,用清洗毛刷对列车的前后端部、两侧面、车门、玻璃进行刷滚。清洗方式有清水洗和化学洗两种。整个清洗过程自动进行,设备配有水处理循环回用系统、软水系统、牵引系统等。 列车车体自动清洗的清洗方式有:户外型,室内型。 按列车清洗时的牵引方式可分为两种: 1.侧刷固定型 列车以低于3KM每小时的速度自行,清洗机清洗毛刷组对列车前后端部、两侧车体侧面、车门、玻璃窗进行清洗。 2.侧刷自走型 列车不动,清洗机清洗毛刷组沿着固定行走轨道移动,对列车的前后端部、两侧车体侧面、车门、玻璃窗进行清洗。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13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组织教学师生互致问候,宣布开始上课。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 入学习状态。 1min 复习提问1、简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类方式和具体类型。 2、说说车站由哪些部分组成。 复习上节课重要的知 识点。 2min 新课导入 车辆段是对车辆进行运营管理、停放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一般情况下,一条线路设一个车辆段,车辆段主要分三大部分: 停车库、检修库和办公生活设施等。车辆段主要划分为检修区 和运营区,所有的检修工作均集中在检修区运行,运营区主要 负责车辆段属车辆的停放、列检和乘务工作。 本节课来介绍车辆段的相关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 融洽师生关系。充分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min 新授知识 任务五了解车辆段 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构成与工作范围 1、停车库 停车库兼有停车、整备、清扫、日常检修和驾驶员出乘 等多种功能。 为实现这些功能,停车库除设有停车线外,还设有运用 车间、运转值班室驾驶员待班室等驾驶员出乘用房,还设有 列车以及列车车载信号检修用房。按要求,架空接触网或接 触轨应进库,接触轨应加防护装置,每条库线两端和库外线 之间及停车台位之间设置隔离开关,可以对每条停车线的接 触网(接触轨)独立停、送电,每条停车线还应有接触网和 接触轨送电的信号显示和列车出、入库的音响报警装置。停 车线兼车辆列检线,应有检查地沟。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 出的问题,并做回答。 认真听讲,并做就好 课堂笔记。 20min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知识2、检修库 检修库专门用于车辆检修作业,配有检修设备,包括列 检库、月检库、定修库、架修库和大修库。含架车线、旋轮 线和检修线等线路。 检修库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车辆的配属量、车辆的修 程、检修方式及其工艺流程,同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地形条件、 工件运输线路以及安全、防火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双周、双月检修库:要在库内对列车的走行部、车体及车顶 设备进行检查。为便于作业和保证安全,线路应采用架空形式。 架修、大修库:对车辆设备和零部件的检修方式采用互 换修为主,作业流程根据实践情况,一般采用流水作业和定 位修方式相结合。 3、办公生活设施 办公生活设施是指为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和满足维修需要的 附属设施,主要包括:检修工班、易燃品库、混合变电所、降压 变电所、信号楼、综合办公楼等办公场所和设备、司乘公寓、锅 炉房、污水处理站、食堂和浴室等生活设施与场所。 4、车辆关的工作范围 承担所属线路的车辆停放、清洁、列检工作;承担所在 线路车辆的定修(年检)及以下车辆检查维修和临修工作; 承担所属线路和由多条联络线互相沟通的线路的车辆架修、 大修工作;承担车辆部件的检测、修理工作,满足车辆各修 程对互换部件的需求。车辆段维修能力的设置也可使其成为 地铁网络的车辆部件维修点,为其他车辆服务。 通过老师的讲解、举 例、对比,主动寻找 所学知识的共同点和 区别。 尝试归纳总结重点、 难点问题的解决方 法,加深对知识的理 解和掌握。 35min

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 应用。近年来,全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推出了自动驾驶列车,令 公众感受到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安全感。本文将从技术本身、 应用及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探讨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 一、技术方面 在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中,无人驾驶和列车信号自动化是关 键技术之一。无人驾驶列车借助计算机视觉、激光雷达等多种传 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路线规划、列车运行、车站停靠等功能。列车信号自动化技术则是由中央控制机房通过控制信号灯、 线路开通等方式实现列车自动运行。 除此之外,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还需要对传统轨道交通进行 升级改造,提升列车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例如,京沪高铁自动驾 驶技术的实现需要对原有列车进行改造,装配自动驾驶导航系统 和人脸识别等设备,以及更新线路的信号设备,完成整个系统的 升级。 二、应用方面 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实现全 线或部分线路的自动化,二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使用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都已实现了自动驾驶。 例如,伦敦地铁采用的“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根据旅客的登车站、车票信息等自动生成列车运行计划。中国国内也有多条城市 地铁线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运行,例如深圳地铁7号线和上海地 铁2号线等。 另外,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还能在特定场景下使用。例如, 各大展会和机场可以使用自动驾驶技术,让乘客快速便捷地抵达 目的地。日本的Nagoya Rapid Transit公司甚至实现了使用智能手 表作为身份验证达到便捷出行的效果。 三、未来发展 目前,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仍需要 各方面继续努力。未来,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将有望在以下三 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首先是技术方面,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将继续升级,更高效、更 安全。例如,可以采用更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5G通信网络等。 其次,轨道交通的自动驾驶技术未来将与城市交通整体协同, 实现无缝连接。比如,在地铁换乘时,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列 车的同调,确保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工具的顺畅连接。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原理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原理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是一种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地铁列车全 自动驾驶的系统。该系统利用激光雷达、图像传感器、惯性导航系统、车载计算机等硬件 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算法来实现地铁列车的自主控制和导航。以下是该系统的主要原 理: 1. 环境感知: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图像传感器等设备对列车周围 的环境进行扫描和监测,获取车辆周围的动态和静态障碍物的信息。通过在车身各个位置 部署多个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并识别路轨、信号、站台、车辆等各种元素。 2. 地图匹配:自动驾驶系统配备了高精度的地铁路网地图,利用车载计算机和GPS等技术将感知到的车辆位置与地图进行匹配。地图匹配可以提供准确的车辆位置和速度信息,帮助系统做出安全的驾驶决策。 3. 驾驶决策: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根据感知到的车辆位置、速度以及地图信息, 通过预先定义的轨道规划算法和车辆控制算法来做出驾驶决策。驾驶决策包括列车的加速、减速、停车、起动、激活门机等操作,以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和顺畅。 4. 控制执行:驾驶决策生成后,系统将相应的指令传递给列车的执行单元,包括列 车的 traction(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门机系统等。执行单元根据指令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方向和车门的开合等操作,确保列车按照驾驶决策的要求进行运行。 5. 安全监控: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内置了丰富的安全功能模块,包括碰撞预警、 障碍物检测、信号故障检测等。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持续监控和驾驶决策的评估,系统 能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地铁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感知、地图匹配、驾驶决策、控制执行和安全监 控等环节,实现对地铁列车的自主控制和导航,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 将在未来减轻驾驶员的压力,提升地铁列车的运营效益。

全自动驾驶列车车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全自动驾驶列车车门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不断提高,全自动驾驶 列车开始在各大城市逐步推广。与传统有人驾驶列车相比,因为车上没有司机, 全自动驾驶列车对车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从车门正常 启动、常见应用场景、常见故障场景等进行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全自动驾驶地 铁列车的车门系统控制方案。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列车;车门系统;控制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因自动化 程度、安全性、可靠性、运营效率更高,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逐步推广。与传统 的有人驾驶列车相比,因为没有司机,全自动驾驶列车对车门系统的结构和控制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自动驾驶列车运营时,在车门启动场景、常见应用场景、常见故障场景,车门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控制原理均需进行不同程度的优化,才 能满足全自动驾驶列车的场景要求。 1 车门系统启动场景控制方案 全自动驾驶列车发车前,车门系统需进行上电自检和静态测试。 1.1上电自检 图1 门控器 门控器(图1)接通电源后,车门系统进行自检,将自动执行一次关门动作,直到车门关锁到位,已关闭的车门不动作。检测项主要包括:

1)是否存在门驱动电机电路断路故障; 2) 是否存在门位置传感器故障; 3) 是否存在安全互锁回路异常故障; 4) 是否存在输出口短路故障; 5) 是否存在存储器故障; 6) 是否存在门地址编码故障; 7) 门是否被紧急解锁和隔离; 门控器自检结束后将自检结果反馈TCMS(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 1.2静态测试 TCMS向车门发送开关门指令:先开左侧,再开右侧,最后两侧同时关闭。TCMS将开关门测试结果通过网络反馈给信号系统。 2 车门系统应用场景控制方案 2.1紧急解锁 当全自动驾驶列车车内发生火灾、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时,乘客可先找到车 门附件门立罩上的内紧急解锁装置。拉开外部的有机玻璃罩,拉下解锁手柄至15°后,等待OCC(地面控制中心)解锁授权。当紧急解锁指示灯变成绿色时,意味 着OCC同意解锁,继续下拉手柄至90°后,车门弹开一定缝隙,手动开门后逃生。 图2 内紧急解锁装置

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的发展及应用

基于CBTC控制的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FAO)的发展及应用 作者:宋传龙 来源:《电子世界》2014年第03期 【摘要】主要介绍全自动驾驶(FAO)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系统的组成和特点。介绍了车-地通信方案,对国内外车-地通信方式进行了比较,对GSM-R网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作为无线传输的GSM-R网络具有适应我国铁路运输特点的功能优势。 【关键词】全自动驾驶;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全自动驾驶系统;双向传输;车-地通信;GSM-R 1.引言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是一种将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由自动化的、高度集中的控制系统所替代的列车运行模式。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那些人口在千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其发展往往是跨越式的,要求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在互联互通、安全、快捷、舒适性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均有计划采用先进的、高可靠的、高安全的基于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控制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FAO)来达到以上要求。 2.FAO的系统结构 FAO系统实现列车的自动启动及自动运行、车站定点停车、全自动驾驶自动折返、自动出入车辆段等功能,同时对列车上乘客状况、车厢状态、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和检测,对列车各系统进行自动诊断,将列车设备状况及故障报警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对各种故障和意外情况分门别类,做出处置预案。 2.1 信号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控制中心设备:中央自动列车监督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电力SCADA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2)轨旁设备:轨旁列车自动防护/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and Automatic TrainOperation,ATP/ATO)、车站ATS系统、联锁CI系统、定位系统和综合维护系统。(3)车载设备:车载地车无线接收/发送单元、车载ATP/ATO设备、牵引和制动、列车定位系统。(4)地车信息传输系统:一般采用基于通信的

浅谈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

浅谈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 摘要: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停车、保养、维护及检修基地,列车清洗是地铁车辆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目前地铁车辆段普遍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洗车机以提高洗车效率和清洗质量,设置有独立的洗车线。洗车线不同的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因此在车辆段设计中如何分析洗车能力、优化洗车线布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及上海地铁车辆段几种典型的洗车线布置型式进行洗车工艺比较和洗车能力分析,研究各方案的适用性及相应能力。研究结论:不同的洗车线布置型式对洗车能力和效率影响很大,选择顺序建议为:咽喉区通过式布置型式、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型式、咽喉区八字线通过式布置型式、尽头线往复式布置型式。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洗车线;布置型式;能力分析 引言:地铁车辆段是地铁列车的维护、保养及检修基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乘客对列车的车容车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地铁车辆段的洗车功能越来越重要。 1.洗车线的几种典型布置型式及实例 1.1方案一:咽喉区通过式布置 1.1.1咽喉区通过式布置的特点 洗车线与出入段线并列布置在运用库咽喉区前,列车入段时需要清洗的列车直接进入洗车线,洗车后通过咽喉区进入停车线(也包括列检、双周检、季检线,下同),洗车工艺为通过式洗车,列车洗车作业只需要1次通过洗车机,且全过程不需要转换列车运行方向。 1.1.2咽喉区通过式布置的实例 咽喉区通过式布置虽然要求车辆段用地有足够的长度,但由于具有作业时间短、洗车效率高的优越性,因此采用这种布置型式的实例还是很多的,如北京地铁四惠车辆段、上海地铁梅龙车辆段、广州地铁1号线芳村车辆段和苏州地铁1号线天平车辆段等。 1.2方案二:与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 1.2.1与运用库并列通过式布置的特点 方案二的布置型式只有在运用库为贯通式布置时才能成立。洗车线布置在运用库的一侧,列车入段时需要清洗的列车直接进入洗车线,洗车后进入牵出线,转换运行方向后通过运用库尾部咽喉区进入停车线,洗车工艺为通过式洗车,列车洗

LCU在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中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

LCU在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中的应用与 经济性分析 2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LCU系统特性及技术方案,介绍了LCU在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中 的应用,从LCU技术优势、替代范围、故障率、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 LCU在地铁车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LCU,全自动驾驶地铁车辆,故障率,经济性 1 前言 在轨道交通车辆项目中,列车的控制功能基本由继电器搭建控制电路来实现,因此继电器在轨道交通车辆控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车辆控制故障 的统计分析,发现60%以上的车辆晚点救援故障是由继电器故障引起。传统继电 器存在以下问题: 触点易氧化、故障率高 无故障诊断,故障查找困难 全寿命周期成本高,维护作业量大 发热量大、占用空间大、布线复杂 采用 LCU 取代继电器,可从根本上回避继电器机械触点存在动作寿命的缺陷,并大大提高城轨列车的可靠性。LCU具备以下技术优势: 可靠性高:无触点控制方式,不受动作次数影响; 可维护性强:具备数据监控记录存储便于故障调查;

全寿命周期成本低:使用寿命≥15年,基本免维护; 冗余性高:采用双机热备冗余、二乘二取二冗余; 功率小、占用空间小、布线集中简单。 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来说,故障处理流程较繁琐,对运营组织影响较大。使用网络化、智能化、高可靠性、长寿命的LCU,结合冗余诊断技术,实现LCU设备的在线自诊断和单点故障无缝切换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更好地保障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使用LCU可大大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2 LCU技术方案介绍 2.1 LCU网络拓扑 LCU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各个LCU之间功能相互独立,实现各自逻辑控制功能。LCU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交互,Tc车LCU通过MVB-EMD总线与TCMS 网络连接,实现数据交互。 每套LCU包含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记录数据维护及下载,可与列车以太网(ETH)局域网连接,实现集中维护功能。 以六辆编组列车为例,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图1 LCU拓扑示例 2.2 LCU技术特点

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分析

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分析 摘要: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在不断发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环节,地铁驾驶技术不断进步,地铁的运行方式也从传统的人工操纵转向半自动操纵, 并加速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全自动驾驶模式逐渐步入了商业领域。相比于传统 的半自动驾驶系统,全自动驾驶系统需要承担更多的原本由人工操作实现的功能,全自动驾驶在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上都具备很大的优势,是现在及未来各地 区地铁车辆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发展展开 研究分析,为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方案设计与执行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发展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带动地铁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测系统 等方面及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随着有关技术的发展与改进,全自动驾驶在城轨 交通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当前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工程中,已有不少国家开始 计划将现有轨道交通改造为全自动驾驶系统。由此可见,创新开发和发展地铁车 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已然成为必然趋势,为给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 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必须要将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开发与应用作为城市地铁 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地铁车辆全自动驾驶系统发展 (一)发展时期 目前,国内地铁车辆驾驶模式大致可划分以下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是 全人工驾驶。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 统尚未完善,仍旧需要驾驶员根据信号灯指示进行人工操作。第二个时期是手动 驾驶的自动化。伴随着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可以与信号 设备进行实时通信,轨道交通车辆可以在人工监督下实现行驶过程和进站对标停 车的自动化运作。然而,切换车门操作和列车启动操作仍然需要驾驶员进行控制。第三个时期是全自动驾驶。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列车行驶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及安全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及安全需求 闫宏伟;燕飞 【摘要】结合国内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研究资料,介绍国际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状况,探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结构.结合IEC62267与IEC62290等国际标准,论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典型的系统功能与安全需求.以系统FAM与CAM 模式转换为例,对运营场景进行分析研究,如实反映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真实的运营过程,在建模之前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实现需求到场景的追踪,以确保所建模型与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即此模型表达系统最终需要完成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系统完成这些功能需要与哪些外部参与者或系统实现交互.对全自动运行系统展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对我国自主研发全自动运行系统提出参考建议,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structure of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rail transit by using the operation and research data of th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It examines the typical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and security requirements in line with IEC62267 and IEC62290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By taking the mode transfer of FAM and CAM system as an example,the operational scenario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al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automatic driving system is reflected.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needs to be reviewed before modeling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scene,which can guarante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modeling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Specifically,the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what functions the model expression system should perform,w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unctions is and what

旅客自动运输系统(APM)全自动驾驶应用解析

旅客自动运输系统(APM)全自动驾驶应用解析 娄琦 【摘要】Automatic driverless system adopts the fully automated computer to replace all the works done by drivers, added with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system can make the OCC dispatcher understand very easily all the information and status in the train.According to the APM in Beijing subway, Guangzhou metro and other driverless lines, the func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atic driverless APM are introduced, and from the design,operation mode,door controlling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he automatic driverless system is compared with metro, light rail transit and other rail transit system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APM system should be applied to medium capa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rail transit lines.%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使完全自动化计算机代替了驾驶员所有的工作,再配合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使 OCC(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轻易地了解列车内所有的信息及列车状态.结合北京地铁APM(旅客自动运输)线、广州珠江APM线等无人驾驶线路,介绍了 APM的功能、特点、发展趋势,并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开关门时间等几个方面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现阶段APM系统适合中等运量、高密度运营需求的线路使用.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16(019)0z2 【总页数】5页(P16-20)

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使用计算机、机械和电子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实现无人操作和自主决策的方法。在近年来的交通运输领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从交通运输的不同方面,介绍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对交通系统的影响。 1. 自动驾驶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在交通运输领域中 引起了广泛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基于激光雷达、摄像头、传感 器等设备,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路况信息,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这 项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交通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交 通拥堵。 2. 无人机运输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运输功能越来越成熟。在一些特 定场景下,如农村地区或山区,无人机可以替代传统交通工具进行货 物运输。自动化技术使得无人机能够精确控制航线、避免障碍物,并 能够通过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3. 物流自动化 在大型的物流中心和仓库中,物流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应用。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帮助,仓库内的物品可以被精确地管理、存储和分拣。例如,通过使用自动化的输送带、机械臂和机器人等设备,可以 实现货物的自动化搬运和分拣,大大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效率和精确度。

4. 交通信号控制 交通信号控制是交通运输领域中常见的应用之一。传统的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通常基于固定的时序和周期,无法根据实时的道路情况作出 调整。而自动化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可以实时采集 交通流量和车辆的行驶状态,从而动态地调整交通信号的时序和周期,使交通流畅、安全和高效。 5.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运用 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整个交通系统实时监测和调度。该系统可以通过 集成传感器、摄像头、数据库和计算机等技术,实现对交通流量、道 路状况和事故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处理。这有助于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和通行效率。 总结起来,自动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 进展。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运输,还是物流自动化、交通信 号控制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方面,自动化技术都在为交通运输提供 更安全、高效和智能的解决方案。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 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发展,并为我们创造更便捷和舒适 的出行体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