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指南【2019版】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指南【2019版】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指南【2019版】

6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生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组织细胞疾病,旧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2017 年版WHO 组织细胞疾病和巨噬-树突细胞系肿瘤分类标准中将其与Erdheim-Chester 病(ECD)共同分为L 组。目前认为是LCH 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

病因和流行病学

目前发现约50%LCH 患者的病变组织存在着BRAF V600E 突变,在BRAF 野生型患者中,33%~50%可以发现MAP2K1(编码MEK1 的基因)突变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其他基因突变(如ARAF 和ERBB3 等)。BRAF V600E 突变可发生在造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这也会影响LCH 的临床表现和分型。例如,如果突变发生于骨髓干祖细胞阶段,临床多表现为多系统高危型,而仅发生于朗格汉斯细胞阶段时,则多表现为单系统低危型。因此,目前认为LCH 是一种以MAPK 信号通路激活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属于炎性髓系肿瘤。

LCH 的年发病率估计为0.5/100 000~5.4/100 000,男性稍多,本病常见于儿童,成人LCH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

LCH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从轻至重差异很大,因此容易被误诊和漏诊。LCH 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发热热型不规则,可呈周期性或者持续性高热。下丘脑受累患者可以出现中枢性体温调节异常。

2.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头皮和发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然后可以为出血性或湿疹样皮脂溢出样皮疹,继而结痂,结痂脱落后留有白斑。

3.口腔及眼耳鼻喉病变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突眼,顽固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皮疹为典型表现。

4.中枢性尿崩症垂体、下丘脑甚至其他部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少数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5.呼吸道症状咳嗽,重者憋喘、发绀,甚至反复气胸发作。肺部体征通常不明显。

6.肝脾可以肿大,可以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最终患者可死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7.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累及较少见,可以表现为息肉或腺瘤样改变,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病变弥漫时可能出现腹痛、腹泻和低蛋白血症等。

8.造血系统淋巴结可见肿大,骨髓受累时可以出现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异常。

9.骨质损害颅骨、四肢骨、脊柱、骨盆等可有疼痛及肿块,可以发生病理性骨折。眼眶骨质病变所致突眼为儿童患者典型表现之一。

辅助检查

1.血常规无特异性改变。以不同程度贫血多见,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重症患者可见血小板降低。白细胞分类中,仅1/6 的儿童患者嗜酸粒细胞>4%,因此难以肯定血中嗜酸粒细胞与嗜酸细胞肉芽肿的关系。

2.血液生化肝酶和胆管酶增高可能代表肝脏受累,严重时可以出现类似肝硬化的异常表现。尿崩患者可有血钠升高,尿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

3.炎症指标可以出现血沉增快和 C 反应蛋白(CRP)升高,这些指标可能反映出疾病的活动性。

4.内分泌指标生长激素缺乏(GHD)、性激素缺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缺乏等都是常见异常。

5.骨质评价X 线和C T(如全身低剂量C T)均可作为首选方法。全身骨质均可以发生破坏,病变特征为溶骨性骨质破坏。扁骨病灶为虫蚀样至巨大缺损,颅骨巨大缺损可呈地图样。脊柱多为椎体破坏,呈扁平椎。但椎间隙不变窄。长骨多为囊状缺损,无死骨形成。MRI 和P ET-CT 也是可以选择的检查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发现骨质外病变,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由于存在假阳性可能,不宜将同位素骨显像作为单一的评价手段。

6.肺部检查高分辨CT 可见肺部弥漫性网状或点网状阴影,也可见局限或颗粒状阴影,类似于粟粒性肺结核。严重病例可见肺气肿或蜂窝状肺囊肿、纵隔气肿、气胸或皮下气肿。也可做肺功能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CD1a 阳性细胞>5%支持诊断。胸腺增大在儿童患者中也可见到,尸检证实肿大的胸腺是组织细胞浸润的结果。

7.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采用B 超检查颈部甲状腺肿物和腹腔脏器,颅内病变、尤其是垂体情况适合采用MRI 进行检查,典型表现可见垂体后亮点缺失、垂体柄增粗。

8.P ET-CT 有助于评价疾病全身受累范围,受累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放射性浓聚表现。

诊断方法

病理诊断是LCH 诊断的金标准。LCH 的典型病理表现:光镜下可见分化较好的组织细胞增生。此外,可见泡沫样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慢性病变中可见大量含有多脂质性的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形成嗜酸细胞肉芽肿,增生中心可有出血和坏死。除了上述光镜下特点外,确诊还需要免疫组化检查,巨细胞的CD68、CD1a、S100 及langerin(CD207)均为阳性。电镜检查可见朗格汉斯巨细胞,这种细胞是一种体积较大的单个核细胞,直径可达13μm,胞体不规则。胞浆中可见被称为朗格汉斯颗粒或者Birbeck 颗粒的分散的细胞器,颗粒长190~

360nm,宽33nm,末端可呈泡沫样扩张,形态如网球拍。细胞核不规则,常呈扭曲状,核仁明显,多为1~3 个。约50%的LCH 患者存在BRAF V600E 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主要需要与其他组织细胞疾病相鉴别,如ECD 和未定类树突细胞肿瘤。

1.E CD 是一种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在2017 年版WHO 组织细胞疾病和巨噬-树突细胞系肿瘤分类标准中,将其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共同分为L 组。病理是鉴别诊断的金标准。ECD 病变组织中CD1a、CD207 均为阴性,同时电镜下无LCH 特征性的Birbeck 颗粒。但由于LCH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n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原称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组原因未明的组织细胞增殖性疾患。传统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莱特勒西韦综合征、汉-薛-柯综合征及骨嗜酸肉芽肿,病因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多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本病发病率估计1/20万~1/200万。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也见于成人甚至老人。不少报告提到男性患者居多。 一、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虽然其遗传特征尚不清楚但有一定的家族性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比普通儿童高得多。 (1)克隆增殖异常:LCH是一种前体细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是因骨髓基质环境局部失衡致使组织细胞在1个或多个组织或器官中聚积。本病具有较高自限性,而且缺乏在体外异常增生等恶性肿瘤所具备的特点。此外大部分患者病理细胞中DNA含量是正常的 (2)细胞因子介导朗格汉斯细胞异常增殖:LCH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等显著升高。Dina等对10名LCH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测定发现,在播散性的LCH患者中其水平明显升高。 (3)病毒感染:有一些病毒如人疤疹病毒6型等能诱导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刺激受损LC 生长,但对LCH超微结构的研究却未显示病毒颗粒和病毒特异性,因此迄今还未证实病毒感染是LCH的关键病因。 (4)免疫紊乱:E-钙粘蛋白连接素是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可维持内皮细胞的完整性。LC 成熟需要从内皮环境中迁徙到淋巴结中,而E-钙粘蛋白连接素对LC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起重要作用。E-钙粘蛋白连接素突变阻碍了LC这条活化通路,导致了LC的异常增殖。 二、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型及分度?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分型: (1)急性播散型:几乎均于1岁内发病,典型的皮损具诊断价值,主要分布于头皮、面、颈、躯干和臀部。此外,皮肤尚可出现结节、溃疡、肉芽肿性增生等。全身症状可出现持续发热、体重减轻、虚弱、广泛淋巴结肿大、贫血等。 (2)慢性进行型:常于2~6岁内发病,也可见于婴儿和成人,典型的三联征为颅骨缺损、突眼和尿崩症。皮疹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最常见的为浸润性斑块,可形成溃疡。 (3)良性局限型:为三型中最轻型,多于2~5岁间发病,也可发生于较大儿童及青年人。主要为人体中线部位的骨骼和颅骨、脊柱等受累,有时也可见于肢体近端的骨骼如股骨、肱骨。本型皮疹少见,可有如前所见的丘疹、斑丘疹、脂溢性皮炎样损害等,全身症状轻微。 1987年国际组织细胞协会的诊断标准LCH分为三度: (1)一度(初步诊断):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X线片(如骨骼、肺等改变)及普通病理结果(病理切片中见到异常LC细胞)而定; (2)二度(诊断):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有免疫组化S-100蛋白等阳性结果; (3)三度(确诊):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经超微结构检查发现Birbeck颗粒或CDla阳性。 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症状? 本症起病情况不一,症状表现多样。皮肤单骨或多骨损害、伴或不伴有尿崩症者为局限性;肝、脾、肺、造血系统等脏器损害,或伴有骨、皮肤病变者属广泛性。轻者为孤立的无痛性骨病变重者为广泛的脏器浸润伴发热和体重减轻。 (1)皮疹:皮肤病变常为变诊的首要症状,皮疹呈各种开头婴儿急性患者,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头皮发际、耳后,开始为斑丘疹,很快发生渗出,可伴有出血,而后结痂、脱悄,最后留有色素白斑,白斑长时不易消散。各期皮疹可同时存在或一批消退一批又起,在出疹

1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护理(精)

1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护理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cellhistiocyto sis,LCH)既往被命名为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免疫失控性疾病。目前多认为是一种非肿瘤性的朗格汉斯细胞异常增生,此种增生可能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临床较罕见,常采用化疗、激素、放疗方法进行单独或联合治疗[1]。我科于2009年9月收治了1例肺、肝、脾、甲状腺及淋巴结等多器官受累的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经抗炎、化痰、保肝、利胆及(10%葡萄糖250ml+长春新碱4mg静滴,第1d;生理盐水250ml+环磷酰胺1g静滴,第1d;强的松40mg口服,第1~7d,简称VCP方案)化疗后,患者情况明显好转,予以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31岁,因确诊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年余,咳嗽、咳痰20余天,自服沐舒坦无效!,于2009年9月15日由门诊收住入院。患者于3年前胸腔镜下肺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1年,后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行淋巴结活检及肝脏彩超及肝功能等检查后诊断为肝脏、淋巴结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及甲状腺功能减低,肝功谷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氨酶(AST)明显升高,在外院予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化疗5次。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及黏膜重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 肝功能:总蛋白57g/L,白蛋白31g/L,球蛋白2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276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16U/L,碱性碱酸酶2544U/L,-谷氨酰转肽酶216U/L,乳酸脱氨酶(LDH)262U/L。胸部CT示:肺部及脾脏表现符合组织细胞增生症;肝脏核磁共振(MRI):肝脾肿大,肝内多发炎性结节,肝胆管炎。入院后予特治星抗炎、吉诺通化痰、甘利欣保肝及补充白蛋白、利胆退黄疸治疗后予VCP 方案化疗,复查肝功能:总蛋白59g/L,白蛋白33g/L,球蛋白32.3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2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18U/L,碱性碱酸酶920U/L,-各氨酰转肽酶1109U/L,乳酸脱氨酶(LDH)207U/L,全身皮肤及黏膜、巩膜黄染较前明显减退、病情平稳,于2009年10月11日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为年轻男性,病程长,所患疾病临床少见,经反复多次对症支持治疗及化疗,效果欠佳,病情持续加重,出现多器官受累,入院时情绪抑郁。护士加强巡视,做好主动介绍,关心帮助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及药物主要作用,及时告知治疗所取得的进展,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根据需要,留家属陪伴,利用亲情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原因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简介*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原因*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危害*四、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高发人群*五、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预防方法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简介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ulmonary Langerhanscell histiocytosis, PLCH)又名朗格汉斯细胞肉芽肿,是一类相对罕见的肺脏疾病,为一种朗格汉斯细胞增生性疾病,侵犯皮肤和皮肤外的器官。通常在青年人发病,与吸烟密切相关,大多表现为良性和迁延的病程。肺组织病理以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和浸润为特征,形成双肺多发的细支气管旁间质结节和囊腔。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原因PLCH的发病与烟草暴露密切相关,绝大多数(90%-100%)的PLCH患者都有吸烟史,特别是吸烟大于20年者。过去认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的研究发现,PLCH在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女性吸烟者人数上升有关。多数PLCH患者是重度吸烟者,但吸烟史较短的患者也可以发生PLCH。戒烟后PLCH患者的胸部影像可以好转,终末期PLCH接受肺移植的患者,如果继续吸 烟,PLCH可能再发。尽管PLCH发病与烟草暴露有关,吸烟量与

PLCH疾病的严重程度没有相关性。个案报道,PLCH在淋巴瘤放疗和(或)化疗后也可以发病。绝大多数PLCH是散发病例,也有个别LCH家族病例的报道,其发病与基因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职业或地理因素与PLCH发病有关。除烟草外,病毒等外源性物质在PLCH的发病中有无作用,目前尚不明确。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危害可并发: 1、慢性中耳炎和外耳炎:颞骨乳突和岩状部位受累所引起。 2、眼眶部位肿块可引起突眼,视神经或眼球肌受侵犯导致视力减退或斜视。 3、骨质侵犯最常见的部位是扁骨(如颅,肋,骨盆和肩胛骨)。长骨和腰椎,骶骨较少受累。长骨上的病损酷似Ew-ing肉瘤,成骨肉瘤和骨髓炎。腕,头,膝,足或颈椎骨侵犯属罕见。常有患儿家长陈述患儿早熟性出牙,实际上这是由于牙龈退缩,未成熟牙 质暴露的缘故。 4、胃肠道症状,尿崩症及甲状腺增大。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高发人群青年人。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预防方法PLCH是一种吸烟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与临床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症;朗格汉斯细胞 中图分类号R5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7399(2000)02-0149-05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外检中比较少见的疾病。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易致漏诊和误诊;另一方面由于对它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以致无论在诊断名称的选用和对其本质及预后的判断上均存在混乱。现对其作简介如下。 1 “组织细胞”的起源与分类 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组织细胞”是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辅佐细胞(accessory cell, A细胞),称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 APC)。它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和树突状细胞系统(dendritic cell system, DCS)。 目前认为,抗原提呈细胞的两大系统均起源自骨髓CD34阳性干细胞,它先发育为粒细胞、红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血小板克隆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 granulocyte-erythroid-monocyte/macrophage-megakaryocyte, CFU-GEM-M),进而发育为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GM)。后者可分化为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或发育为树突状-朗格汉斯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dendritic-Langerhans cell, CFU-DL)。CFU-DL再分化为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CD1a阳性)及单核/巨噬细胞(CD1a阴性)〔1〕。 1.1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单核巨噬细胞体积大,表面有较多的嵴状突起,并有多种受体,如FcγR、C3bR、吸附淋巴细胞受体、细胞因子受体、清道夫受体等。胞质丰富,伊红染,内有较完善的细胞器,尤其是溶酶体与线粒体。核圆或卵圆或肾形,中位或偏位。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并能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参予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和参予免疫调节。免疫组化显示CD68(Kp-1)(+)、Mac387(+)、溶菌酶(+)、CD15(+)、LCA(+/-)。 单核巨噬细胞在体内分布:结缔组织(组织细胞)、肝(Kupffer细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指南【2019版】

60.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生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组织细胞疾病,旧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2017 年版WHO 组织细胞疾病和巨噬-树突细胞系肿瘤分类标准中将其与Erdheim-Chester 病(ECD)共同分为L 组。目前认为是LCH 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 病因和流行病学 目前发现约50%LCH 患者的病变组织存在着BRAF V600E 突变,在BRAF 野生型患者中,33%~50%可以发现MAP2K1(编码MEK1 的基因)突变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其他基因突变(如ARAF 和ERBB3 等)。BRAF V600E 突变可发生在造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这也会影响LCH 的临床表现和分型。例如,如果突变发生于骨髓干祖细胞阶段,临床多表现为多系统高危型,而仅发生于朗格汉斯细胞阶段时,则多表现为单系统低危型。因此,目前认为LCH 是一种以MAPK 信号通路激活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属于炎性髓系肿瘤。 LCH 的年发病率估计为0.5/100 000~5.4/100 000,男性稍多,本病常见于儿童,成人LCH 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 LCH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从轻至重差异很大,因此容易被误诊和漏诊。LCH 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发热热型不规则,可呈周期性或者持续性高热。下丘脑受累患者可以出现中枢性体温调节异常。 2.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头皮和发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然后可以为出血性或湿疹样皮脂溢出样皮疹,继而结痂,结痂脱落后留有白斑。 3.口腔及眼耳鼻喉病变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突眼,顽固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皮疹为典型表现。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安徽省儿童医院 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由树突细胞家族中的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单克隆性增生所致,病因不明,或与体内免疫调节紊乱有关,是一种少见病〔1,2〕。临床因对该病的重视或认识不足等,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就其形成机制的几种学说和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及不同发病时期的影像学表现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性肉芽肿;韩-薛-柯病;勒-雪病 发生机制 LCH是以大量朗格汉斯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播散,以及肉芽肿形成,局限性或广泛性多脏器损害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2],并呈进行性变化的良性肿瘤性病变。发病率约为4.5~9/100万[3]。Alston等[4]报道指出,每年罹患此病儿童有50 000~60 000例儿童,一半以上在1~15岁之间确诊,l~4岁是确诊高峰。新生儿亦有个案报道[5]。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本病是局部或全身的郎格尔汉斯细胞系统的异常组织细胞增生,存在肿瘤学说和免疫学说[2]两种类型。有研究者[6]认为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于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导致其克隆性增殖,而前体细胞与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异常,导致既有肿瘤样改变,也有慢性炎症特征的病理表。近期有研究结果[7]表明,部分病例起源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单核细胞,而不是表皮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本病可侵犯至骨骼、皮肤、淋巴结、肝、脾、肺、消化道、胸腺、甲状腺、垂体、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多系统。包括三种类型[2]即: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韩-薛-柯病(Hand-Schuller-Christian,HSC)也称黄色瘤病,以及广泛多器官受累的勒-雪病(Letter-Siwe病)。病理上,早期为网状细胞增生,中晚期细胞内含有单核细胞及泡沫细胞、肉芽组织形成及结缔组织增生。三种类型病理改变基本相同,难以区分,仅病变范围、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可出现同一患者的多发多类型病灶,一处病理嗜酸性肉芽肿,而另一处病理为黄色瘤病,目前一般认为三种类型为同一基本病理改变的不同阶段。 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诊疗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生多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组织细胞疾病,旧称“组织细胞增生症X”。2017年版WHO组织细胞疾病和巨噬-树突细胞系肿瘤分类标准中将其与Erdheim-Chester病(ECD)共同分为L组。目前认为是LCH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 病因和流行病学 目前发现约50%LCH患者的病变组织存在着BRAF V600E突变,在BRAF野生型患者中,33%~50%可以发现MAP2K1(编码MEK1的基因)突变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其他基因突变(如ARAF和ERBB3等)。BRAF V600E突变可发生在造血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这也会影响LCH的临床表现和分型。例如,如果突变发生于骨髓干祖细胞阶段,临床多表现为多系统高危型,而仅发生于朗格汉斯细胞阶段时,则多表现为单系统低危型。因此,目前认为LCH是一种以MAPK信号通路激活为主要特征的克隆性血液系统肿瘤,属于炎性髓系肿瘤。 LCH的年发病率估计为0.5/100000~5.4/100000,男性稍多,本病常见于儿童,成人LCH发病率低。 临床表现 LCH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从轻至重差异很大,因此容易被误诊和漏诊。LCH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发热热型不规则,可呈周期性或者持续性高热。下丘脑受累患者可以出现中枢性体温调节异常。 2.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头皮和发际。初起为淡红色丘疹,然后可以为出血性或湿疹样皮脂溢出样皮疹,继而结痂,结痂脱落后留有白斑。 3.口腔及眼耳鼻喉病变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突眼,顽固性中耳炎伴外耳道皮疹为典型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