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远复脑愈风汤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

治疗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复脑愈风汤》

一、关于脑梗死(中风)后遗症

脑硬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中医学称为“中风”。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在中医学属“偏枯”范畴。清代著名中医王清任,对其治疗专以气血立论。对此,高辉远先生亦倍加推崇,实践中他治疗本病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加以祛风化痰,通过临床实践创拟了《复脑愈风汤》,临床运用多年,不但可以治疗脑梗死(中风)后遗症,而且可以预防脑梗死(中风)的再发生。

二、药方组成

生黄芪2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胆南星8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络石藤15克,全蝎5克。

三、功能主治

本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的功能;主治脑梗死(中风)后遗症。

四、药方释义

在高辉远先生看来,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故益气活血为其治疗常法;然而,风、痰二因,又随时影响脑梗死(中风)后遗症的转归。据此,益气活血与祛风化痰,须“双管齐下”,方能相得益彰疗效好。在本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废痿;辅以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以和营活血化瘀;全蝎、胆南星,以祛除风痰;石菖蒲、远志,芳香辛烈,化痰开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上行头顶,能使化痰祛瘀诸药直达病所;地龙、防风、络石藤,祛风通络行滞,以利于恢复上下肢体之功能。全方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复脑活肢,其风乃愈,故名曰《复脑愈风汤》。

五、药方加味

病者如口眼歪斜明显,酌加僵蚕10克,白附子8克,羌活10克;血压偏高,酌加钩藤10克,菊花10克,珍珠母15克;肢体不灵,屈

伸不利,酌加木瓜10克、鸡血藤15克,桑枝10克。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 治疗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复脑愈风汤》 一、关于脑梗死(中风)后遗症 脑硬死,又称缺血性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中医学称为“中风”。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在中医学属“偏枯”范畴。清代著名中医王清任,对其治疗专以气血立论。对此,高辉远先生亦倍加推崇,实践中他治疗本病在益气活血的基础上,加以祛风化痰,通过临床实践创拟了《复脑愈风汤》,临床运用多年,不但可以治疗脑梗死(中风)后遗症,而且可以预防脑梗死(中风)的再发生。 二、药方组成 生黄芪2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地龙10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胆南星8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络石藤15克,全蝎5克。 三、功能主治 本方具有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的功能;主治脑梗死(中风)后遗症。 四、药方释义 在高辉远先生看来,脑梗死(中风)后遗症,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故益气活血为其治疗常法;然而,风、痰二因,又随时影响脑梗死(中风)后遗症的转归。据此,益气活血与祛风化痰,须“双管齐下”,方能相得益彰疗效好。在本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废痿;辅以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以和营活血化瘀;全蝎、胆南星,以祛除风痰;石菖蒲、远志,芳香辛烈,化痰开窍;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上行头顶,能使化痰祛瘀诸药直达病所;地龙、防风、络石藤,祛风通络行滞,以利于恢复上下肢体之功能。全方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复脑活肢,其风乃愈,故名曰《复脑愈风汤》。 五、药方加味 病者如口眼歪斜明显,酌加僵蚕10克,白附子8克,羌活10克;血压偏高,酌加钩藤10克,菊花10克,珍珠母15克;肢体不灵,屈

名医治疗脑中风及后遗症的六首名验方

名医治疗脑中风及后遗症的六首名验方 中风——中风一方(张琪方) 【组成】半夏、胆南星、橘红、石菖蒲、郁金、黄芩、蒺藜各15g,玄参、麦冬、菊花各20g,川黄连10g,大黄15~25g,生地黄25g。 【用法】水煎服。醒脑开窍,用凉开法安宫牛黄丸、清心丸、至宝丹之类。刺人中、水沟、十宣等穴以清神志。 【功效主治】化痰清热,通腑泄浊。中风入脏腑(脑出血)猝然昏倒,神志不清,颜面潮红,口眼歪斜,痰声曳锯,牙关紧闭,偏瘫,鼻息鼾声,大便不通,小便赤涩,两拳紧握,体温高,舌苔黄腻,舌绛干,脉弦滑或弦数有力,瞳孔定平涩,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气粗,胸部烦热,时去衣被,血压高。辨为痰热壅闭清窍,腑实不通。 【方解】本方为化痰清热通腑之剂,治疗中风属于痰热内壅之闭证。方中半夏、胆南星、橘红化痰,芩、连清热,菖蒲、郁金开窍,生地黄、玄参、麦冬滋阴清热,大黄泄热通腑。

【加减】大便闭结不通加芒硝15g(冲),四肢抽搐加全蝎5g,蜈蚣1条。 【按语】据临床观察,此病皆大便不通,甚至有七八日不便者,神志昏迷不醒,全身蒸蒸发热,脉象弦持有力,舌红绛苔黄燥,服此方后大便通利,下燥屎 后,神志即随之而醒。因之方内大黄一味,甚为重要,用量足方能取效,量小则大便不下,神志亦不能好转。 《金匮要略》》泻心汤用大黄治吐血,《神农本草经》谓其治下瘀血血闭,盖因其有泄热开瘀之作用,血因热迫则妄行吐衄,大黄泄热则血止。笔者用大黄治疗胃出血之属于热者,常应手取效,脑出血的病机,乃血因热迫而外溢,所谓“热伤阳络”,用大黄协同其他药泄热,清热止血,与泻心汤治吐血意义相同。如见血止血,用止血药治疗则为舍本求末,反不能取效。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清心丸之类为凉心开窍剂,除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的热闭之外,亦治中风之热闭,但用量小则杯水车薪不能取效,可采取每次2~3丸鼻饲,4小时1次,大剂量连续用药,使其能胜病方效。 【方源】《临床经验集》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中风】

【高辉远:复脑愈风汤-中风】 中风——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 【组成】生黄芪20g,赤芍、防风、当归、川芎、地龙、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g,络石藤15g,胆南星8g,全蝎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肢痿不用,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舌淡暗、苔薄白,脉虚弱,证属气虚血滞,痰瘀阻络者。 【方解】本方为王清任黄芪赤风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而起废痿,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气虚而致血瘀,风痰留阻经络,形成本虚标实,单补气则血瘀不祛,风痰难除。所以辅以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以和营活血化瘀,全蝎、胆南星以祛除风痰;石菖蒲、远志芳香辛烈,则为化痰开窍之上品,且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走而不守,上行头顶,能使化痰祛瘀,诸药直达病所;地龙、防风、络石藤以祛风通络行滞,以利于恢复上下肢体之功能。全方补气化瘀,祛痰通络,清脑活肢,其风乃愈,故名曰复脑愈风汤。 【加减】若口眼歪斜加僵蚕、白附子、羌活;血压偏高者减黄芪

量,再加钩藤、菊花、珍珠母;病肢浮肿加薏苡仁、连皮茯苓、防己;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者加木瓜、白芍、桑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加牛膝、狗脊、续断;病情偏寒者加桂枝:有阴伤者酌加玉竹、生地黄、白薇。 【验案】王某,男,52岁,干部,1991年9月13日就诊。素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发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51天,曾在当地医院CT检查;脑出血吸收甚少,不除外脑梗死。虽经用甘露醇、肌苷、脑活素及曲克芦丁等药物治疗,但未见好转,特求诊高教授。症见偏瘫步态,口角左歪,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无力及走路足趾擦地。右半身麻木,活动不灵,头晕不适,言语謇涩,二便尚调,舌淡暗、苔薄腻,脉细涩。证属气虚血瘀,风痰阻络之候,自拟复脑愈风汤加减,以益气活血,祛风化痰。处方:生黄芪15g,赤芍、防风、钩藤、石菖蒲、远志、红花、羌活、荷叶各10g,胆南星8g,全蝎、炙甘草各5g。连服12剂药后,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明显减轻,口眼歪斜好转,纳食、睡眠均有改善,舌苔转薄,原方去钩藤、远志、荷叶,加川芎、地龙、桑枝各10g,又投药30余剂,肢体活动基本正常,步履尚稳,言语较前清晰,而自动出院。 【方源】《中风病中医特色诊疗》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 前言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第1章内科病证-- 1 感冒——柴卷甘露汤(章庆云方 2 流行性感冒——解热合剂(叶景华方) 3 外感发热——通天达地汤(吴廷扬方) 4 风热久咳——清肺定咳汤(朱良春方) 5 风寒久咳——旋覆夏麻芍草汤(朱良春方) 6 风寒咳嗽——温肺化饮汤(于文生方) 7 肺热咳嗽——清肺化痰汤(于文生方) 8 阴虚咳嗽——滋阴润肺汤(于文生方) 9 肺肾阴虚咳喘——补肺固本汤(于文生方)10 咳嗽——关氏咳嗽方(关幼波方11 咳嗽——截咳2方(姜春华方)12 咳嗽——润肺止嗽汤(姚培发方)13 咳嗽——止咳方(王必舜方)14 咳喘——截喘方(姜春华方15 咳喘——消痰制咳汤(张海峰方16.顿咳——顿咳百龙汤(马莲湘方)17 肝咳——泻白2散加味(张琪方)18 胃酸反流性咳嗽——降逆止咳汤(赵棻方)19 慢性支气管炎——燥湿化痰汤(张忠国方)20.慢性支气管炎——清热化痰汤(张忠国方)21.慢性支气管炎——清润肺燥汤(张忠国方)22.慢性支气管炎——清润肺燥汤(张忠国方)23.哮喘——哮喘验方(姜春华方)24 哮喘——新加玉涎丹(姜春华方)25 寒哮——青龙三石汤加减(吕同杰方26.热哮——养阴清肺汤加减(吕同杰方)27.虚哮——固摄纳气汤加减(吕同杰方)28 支气管哮喘——哮喘方(戴西湖方)29 咳嗽哮喘——咳喘方(叶漳深方30 预防哮喘复发——蠲哮汤(洪广祥方)31 哮喘缓解期——温阳护卫汤(洪广祥方)32.哮喘缓解期——固本培元粉(朱锡祺方)33 哮喘缓解期—冬病夏治哮喘方(王秀英方34 支气管扩张——百合汤(姜春华方)35 支气管扩张——小蓟汤(姜春华方)36 肺系感染——和解清化汤(黄吉赓方)37 肺脓肿——复方鱼桔汤(叶景华方)38 肺痨——保肺散(李聪甫方)39 肺结核——治痨方(章叔赓方)40 重症肺结核——二麻四仁汤(陈苏生方)41 冠心病——益心汤(颜德馨方)42 冠心病——益元通痹汤(周信有方)43 冠心病——益君汤(陈伯咸方)44 冠心病——宽胸通痹汤(张学文方)45 冠心病——三子二肉熟芎汤(茹十眉方)46 难治性心绞痛—

名医名方千首--学中医书馆

名医名方千首--学中医书馆 内科:尿毒症——尿毒症方(谢海洲方)内科:高脂血症——决明子饮(张琪方)内科:糖尿病——降糖对药方(祝谌予方)内科: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清化复阴汤(廖金标方)内科:尪痹——补肾祛寒治尫汤(焦树德方)内科:尪痹——补肾强督治尫汤(焦树德方)内科:尪痹——补肾清热治尫汤(焦树德方)内科:寒湿痹痛——温经止痛散(杨介宾方)内科:类风湿关节炎——上中下通用痛风丸(岳美中方)内科:热痹——热痹经验方(吴树棠方)古今阳痿三十方感冒的辨证论治方内服外用治丹毒赵厚睿-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鼻窒案鲍艳举-小柴胡加生石膏治感冒后低热案鲍艳举-五苓散加味治腰肌劳损案鲍艳举医案:㈣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眩晕案鲍艳举-治感冒后乏力失眠案清峰-治不明原因发热案罗大伦博士:“平胃散”是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保护心脏简便佳方,三七西洋参粉大医张锡纯妙用鸡内金的故事邓铁涛--治疗冠心病内科:淋证——清热通淋汤(张子琳方)内科:肾病——龙芪鱼草汤(杨景柱方)内科:尿路感染——利湿通淋汤(臧堃堂方)内科:乳糜尿——乳糜尿经验方(张羹梅方)内科:慢性肾炎——戴氏经验方(戴希文方)内科:肾病综合征——清解肾康灵(曾章超方)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灌肠方(张琪方)内科:特发性水肿——开郁消胀汤(吕承全方)内科:阴水——消水肾愈汤(宋文耀方)内科:水肿——泄洪饮(陈潮祖方)胃病国家专利药方糖尿病偏方中暑验方则治结膜炎秘方(方首)治皮肤瘙痒症秘方(方首)内科:脂肪肝——蒲黄降脂汤(臧堃堂方)内科:脂肪肝——脂肪肝经验方(林鹤和方)内科:慢性肝病——新订鸡胵汤(葛仰山方)内科:胆病——利胆汤(俞尚德方)内科:胆病——清胆排石汤(臧堃堂方)内科:结石——软坚汤(孙一民方)内科:尿路结石——消坚排石汤(张琪方)保元强心汤名医名方----清解肾康灵名医名方---柴银石膏退热汤(治疗诸般急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名医名方---补肾通脉汤(主治:足跟痛)名医名方---壮骨蠲痹汤(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名医名方---

张学文教授活用磁石治疗疑难病经验

张学文教授活用磁石治疗疑难病经验 中风先兆——清脑通络汤(张学文方) (组成)草决明30g,川芎12g,赤芍10g,山楂15g,丹参15g,磁石30g,(先煎),菊花12g,葛根15g,地龙10g,豨莶草30g,川牛膝15g,水蛭6g。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功效主治)清脑降压,活血通络。中风先兆症(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瘀阻,脉弦细等。 (方解)草决明、菊花清肝脑之热,水蛭、赤芍、川芎、山楂、丹参化心脑之瘀,磁石平肝阳之亢,川牛膝补肝肾之虚,地龙、豨莶草通络降压,且草决明和山楂可以降血脂,以软化血管。 (加减)肝肾不足加山茱萸、杜仲、桑寄生,语言迟钝者加胆南星、菖蒲、郁金、天竺黄,胸闷胸痛者加瓜蒌、薤白、三七;肢体不利者加鸡血藤、威灵仙。 (按语)清脑通络汤是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针对临床常见的中风先兆症(俗称小中风)的经验方。高血压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早期以头昏眩晕、肢麻舌麻、血压升高或上下波动、血脂增高等为主要特征。早期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脑出血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早期病机肝热血瘀拟定的清脑通络汤,应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的疗效。“高冠心”是临床常见疾病,此方加上瓜蒌、薤白、三七等,也可以运用于既有高血压又有冠心病的患者。 (方源)《疑难病证治》 中风——复脑愈风汤(高辉远方) (组成)生黄芪20g,赤芍、防风、当归、川芎、地龙、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g,络石藤15g,胆南星8g,全蝎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活血,祛风化痰。用于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

复脑愈风汤治疗中风

复脑愈风汤治疗中风 【药物组成】生黄芪20克,赤芍、防风、当归、川芎、地龙、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克,络石藤15克,胆南星8克,全蝎5克。 加减:若口眼歪斜加白僵蚕、白附子、羌活;血压偏高者减黄芪量,加钩藤、菊花、珍珠母;患肢浮肿加薏苡仁、连皮茯苓、防己;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者加木瓜、白芍、桑枝;下肢瘫软无力者加川牛膝、狗脊、续断;病情偏寒者加桂枝;有阴伤者酌加玉竹、生地、白薇。 【功效】补气化瘀、祛痰通络、清脑活肢。 【主治】中风引起的半身不遂、肢痿不用、口眼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舌淡黯、苔薄白、脉虚弱、证属气虚血滞、痰瘀阻络者。 【验证举例】 例1:程某,男,40岁。 1999年6月2日初诊。诉1998年因脑出血住院月余,现头昏,右侧肢体麻木而强,右手足无力,行走时要依赖木棍,语言稍謇涩。 舌黯红,少许薄黄苔,脉弦细。拟先治疗头昏,兼顾中风后遗症,以镇眩方合复脑愈风汤加减:黄芪、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30克,当归、生地、白芍、威灵仙各12克,白术、桂枝、茯苓、桃仁、地龙、石菖蒲、川芎、炙甘草各10克,7剂。 6月13日复诊,诉右手已较前有力,已丢掉木棍,胸部不适,守方7剂。 7月30日复诊,现头时昏,神志时清醒时混沌,右侧胸闷,记忆力差,右侧耳聋、面僵,口向右斜,口角流涎,右侧肢体不温,麻木,肩痛,手足时肿,有时不能握筷,口淡乏味。舌苔白腻,脉弦细无力。宗6月2日方:黄芪40克,灵仙12克,地龙、桃仁、茯苓、陈皮、法夏、柴胡、枳壳、赤芍、当归、川芎、石菖蒲各10克,防风、远志、全蝎、红花各6克。 8月11日复诊,诉服前方后右臂力稍大,麻木减轻,大脑较前清醒,吐痰减少,饮食知味,但脸仍抽掣,小腿抽筋,走路不平稳,耳聋。脉弦细,苔黄腻。守前方加木瓜12克,山萸肉、滑石各15克,

梅国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

梅国强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梅国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1939年3月生,1964年7月开始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从事中医药工作53年,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1964年7月湖北中医学院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02年获湖北省卫生厅颁发“湖北省知名中医”荣誉称号,2011年被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名师”称号,2014年被湖北省人社厅、湖北省卫生计生委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 梅国强对经方临床运用进行全面发挥,总结出拓展经方运用“突出主证,参以病机”、“谨守病机,不拘证侯”、“斟今酌古,灵活变通”等八大途径,是拓展经方运用思路之集大成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指导作用和临床指导价值,形成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拓展伤寒论方临床应用途径》、《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等经验被《中国中医药报》连载,受到广泛关注和直接应用。 梅国强受益于师承与院校教育,长期师从名老中医洪子云教授。其后,他在指导30余名研究生和中医教改班学生的过程中,一直在推动和实践着中医特色的培养方法,效果显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梅国强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

号)共收集整理梅国强原始病案2万余份,传承团队进行了梅国强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工作;基于其临床经验方成功申报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多项研究课题;工作室成员、师带徒学生、研究生及进修生等发表、整理梅国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论文近100篇。 梅国强先后主编、参编教材共8部。早期协助李培生、刘渡舟教授拟出编写方案初稿、审稿定稿。其中参编的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受到广泛欢迎。此后,梅国强继承二位先生的优秀传统,主编、副主编教材多部,如主编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21世纪教材《伤寒论讲义》,先后获全国医药教材一等奖和优秀奖。梅国强临床五十余载,除常常受邀出诊外,仍坚持每周门诊4次,年门诊量逾9000人次。 王伯祥同志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王伯祥,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1924年12月生,1954年8月开始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编辑工作,从事临床、科研、教学、编辑工作迄今已62年,现已退休。1949年7月湖北医学院内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2010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医大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事迹如下:王伯祥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定拥护党的领导,自觉执行党的方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系群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