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内容选自苏教版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内容。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案,从说教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作一个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三课时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实例,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是: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说教法和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3×6=18(谁能来说说在这个算式里,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2. 找出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问题1: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问题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个数有限。)

(二)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1. 动手操作:在教学公因数的概念时,让学生经历操作思考的过程,认识公因数。首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长方形纸片,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满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的长方形操作活动。通过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看看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

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来说明为什么?

2. 想象延伸: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学生思考后,回答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也能铺满大长方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边长“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就能铺满大长方形。从而引出公因数的概念,再强调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也是有限的(最小是1),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公因数的概念的过程。

3. 归纳总结:只要正方形的边长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这样的正方形就能铺满大长方形。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

4. 根据学生的总结我及时板书课题,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变成抽象思维。

5. 辨析教学:让学生说明4是12和1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上面的一正一反教学总结出:公因数要同时是两个数的因数。

为了及时巩固,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因数,填写在书上。

(三)自主探索,求最大公因数:

学生在已经掌握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以致用。教学例4时,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通过具体的运用,巩固公因数的概念。

让学生说说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学生可能说三种方法,一是先找12的因数,从12的因数中找18的因数;二是先找18的因数,再从中找出12 的因数,三是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再找出相同的因数。通过比较三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哪种方法比较简捷。在此基础上,揭示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介绍用集合圈的形式来表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明确集合图中省略号的作用。

(四)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设计关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判断题,进一步让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做到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2)让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分别完成2、3题。小组交流。

(五)全课小结、过程回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掌握的方法。

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四、板书设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3×6=18

2、找出24的因数。24的因数有:1、2、

3、

4、6、8、12、24

例4:8和12的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8和12的公因数有:1、2、4

最大公因数是:4

小学语文展示课《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小学语文展示课《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质量——《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质量——《北京亮 起来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紧扣“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这一单元主题,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让课文增色不少,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 二、说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两个字。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华灯高照”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激发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在感受北京美丽夜景的同时识记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但他们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的理解力还稍差,要通过直观的感受来理解具体词语的含义。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再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设计 1、课前谈话,产生一种向往。 “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召开?”这个问题一经提

出,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回答“北京”,接下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北京:随即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白天的美景,激发孩子们说话的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便于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对北京的认识,激活了潜藏在他们脑海中的一些体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2、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识字方法,我觉得应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突出学生富有个性化的识字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中利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空间、时间,让他们自己突破识字难关。然后利用大屏幕请小朋友大声地跟词语宝宝打招呼来保持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最后,再利用生字卡片复现生字达到巩固的目的。把生字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初读,体验一番美感。 阅读教学,要加强初读,延时开讲。此环节,安排了三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读书。第一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找最大公因数北师大版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上午好!我任教的科目是小学数学。我的抽签号是13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找最大公因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内容。本课时是在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为以后学习约分打下基础。教材中直接呈现了找出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分别找12、18的因数,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采用的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公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 因此确定教学重点为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为用多种方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四、说教学方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学生对因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可以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引导、组织学生归纳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也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因为学生已经很熟练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导入新知。(导入这一环节准备用时3分钟) 1、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它的因数吗? 生回答师板出12的因数:1、2、3、4、6、12 2、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写出18的全部因数吗? 生独立写并汇报18的因数:1、2、3、6、9、18。

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利用最大公因数解决问题》说课材料这节课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62—64页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来学习。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学生以后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本节课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自学法、尝试探究法等等。相应地,指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学习。 五、教具、学具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操作,我要求学生准备长方形方格纸等教具。 六、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这节课我安排了“玩一玩——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五个教学步骤来进行。这样设计符合教研室倡导的“学导练”三三教学原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自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形式,也体现出蔡林森教授所创新的洋思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实现高效课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式。 (一)玩一玩 这一步骤,我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完成。 ①学号是16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②学号是12的因数,这些同学请起立。 ③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顺势进行鼓励:嗯,同学们可真聪明。有关因数的知识还有很多呢?,你们愿意继续来学习它吗? (新课开始,用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看一看: 课62页的例3内容。 1、理解题意,师生总结出 ①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 ②使用的地砖必须都是整块的,不能切割开用半块的。 ③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整分米数。 2、16和12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哪些是16和12独有的因数,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北京的春节》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为我们介绍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老舍先生的这篇《老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接着详细描述了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初一、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了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15个生字,正确读写“货摊、通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根据本单元的编排主题及阅读要素,结合教材和学情特点,我将引领学生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为教学的重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为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本课也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了启发诱导法、精读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则主要采用自读自悟、圈点勾画、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为教学主线,营造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感受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以北京的春节童谣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简介作者,学生初步认识作者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了解写作顺序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识字读词。 引导整体感知:北京的春节给了你什么印象? 浏览课文,理清顺序。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将北京的风俗写清楚的?(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 今天,我将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我将从课标、教材、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 第一方面说课标 总目标: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说普通话,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学段目标:识字与写字方面(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能力。阅读方面(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

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3)能阅读肤浅的课文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话方面: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口语交际方面: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流,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方面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来谈。 (一)编写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习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习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习,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习。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1组1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说教材 他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将从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因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四则计算奠定了基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制定以下教育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情景,理解并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弄清找公因数的方法。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主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3,教学难重点 结合上述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而把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以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下面我来重点说一下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正方形纸片以及长方形纸片,猜那些小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一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的春节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1 【说教材】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伊始,我出示了一首老北京过春节的歌谣,学生对歌谣一定很感兴趣,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继续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重温那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那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回顾写作顺序,分清详略 接着,我让学生回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动? 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在这些节日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并让学生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然后教师做板书。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安阳县蒋村镇双全小学李卫国 2014年5月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环节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北京亮起来了》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本文选自第三个专题,紧扣“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家乡”这一主题,描绘了首都北京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课文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长安街,天安门,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四字词语和几个比喻句,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让课文增色不少,是引导学生品读、积累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看图片初步感知北京夜景的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增强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的达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借助生动的画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分六个环节: (一)视频引题,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一座世界文明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现在让我们一同欣赏北京的风光。 2、播放背景风光视频。问:欣赏完北京风光,你想说什么呢? 3、学生谈感受。 4、谈话过度。 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课文。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因数和倍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因数和倍数》的学习,是在初步认识自然数的基础上,探究其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内容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相当抽象。在这一内容的编排上与以往教材不同,没有数学化的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在本课时通过乘法算式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给出因数与位数的概念。这节课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的引入,为本单元最后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须且重要的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 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价值方面: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教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与方法 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1、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线的理念,利用学生对乘法的运算理解概念。 2、小组合作讨论法。以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进行优化处理,提升。巩固学生方法表达的完整性,有效性,避免学生只掌握方法的理解,而不能全面的正确的表达。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让学生针对12个正方形的摆法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数学中自然数和自然数之间也有各种关系,初步体会数和数的对应关系,既拉近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情境体验,理解概念: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情境体验,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意义。让学生根据12个正方形的不同摆放方式写出算式,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2)在具体的乘法算式中,理解倍数和因意义。这样做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拓展了空间。根据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余两道乘法算式模仿的说一说,充分的读一读,在通过“能说4是因数,36是倍数吗?这一反例的教学,充分感受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明确:倍数和因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单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

老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老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课文对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年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春节习俗,充溢了民俗文化的风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将课文中生字的字音读准确并在此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深入感知课文内容,在不时的考虑交流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身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再来说说自己知道的习俗,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说教法:教师在这节课中主要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

感情;教师还将适当放手,给学生留下小组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学法:学生在课下要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对课文及一些有关春节的知识做一了解。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习文章。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出借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的特有的民族风貌。 六、教学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生动的画面(图片和课件)再现春节的热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了解作者写作的顺序。在读书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元宵节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灯会,了解更多的春节活动。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七、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2、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八、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北京亮起来了》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而成的,这册教材体现了与以往教材不同的特点,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的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所体现出的新特点,谈一点感受。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安排的最后一篇课文,第三单元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祖国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一组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因此,教材体现出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第二个特点是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的生活。 《北京亮起来了》这篇课文是原先教材没有,新挑选的内容,它反映了首都的新貌。通过阅读,图片展示可以让学生们看到首都的英姿焕发和勃勃生机。教材在编写时还创设了“我知道”和“宽带网”两个新栏目,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掌握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北京亮起来了》课后的“我知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北京,课后的“读读背背”也从课文实际发出,可以要求背诵全文,也可以只背自己喜欢的部分,整部教材更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掌握了这些特点我们

在备课时才会得心应手。《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北京美丽的夜景,在备课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自由阅读中了解文章介绍的景点是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故宫,方位(空间顺序),应通过板书将景点交待清楚。 2、在自由读中弄清每一个景点美在哪里。 3、在朗读背诵中欣赏优美的词句。 4、全文都围绕“亮”字写美,这篇课文,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以下的教学要求: ⑴知识和技能方面: ①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大致了解北京的夜色美。通过朗读感受北京的夜色美。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把重难点、关键放在: ⑴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准备了教学挂图和课件来完成两个教学目标: 1、认读1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完整版)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下)第79—81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和反馈交流,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沟通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能初步应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正确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四、教学难点初步应用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找一个数的因数,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一个数,你能很快找出8和12的因数吗?(出示PPT1) 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PPT2出8的因数:1、2、4、8;12的因数:1、2、3、4、6、12 师:你们真棒!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很快找出8和12共同的因数吗? 生独立汇PPT继续出示8和12公有的因数:1、2、4 师:像这样即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是12和18的公因数。(Ppt3)出示集合图形。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 生独立思考后分小组讨论。 生汇报:中间所填的数应该即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Ppt4 5:师:在这些公因数里面,哪个数最大?生:4最大。 6:师:对,4在这两个数的公因数里面是最大的,那么我们就说4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PPT4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师PPT5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二)、尝试练习,合作探究 1、师:同学们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PPT5出示:我也来试一试,找出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自由探究,利用因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然后回报交流。PPT5出示集合图。 12的因数有:1、2、3、4、6、12。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 12和30的公因数有:1、2、3、6。 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2、学习利用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 师:同学们学的真快!下面老师看看谁的反应快?PPT6出示练习题:找出21和63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主探究,回报交流,PPT6展示正确答案。 师引导学生想一想:21和63之间是什么关系?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随着老师的问题提出来就独立的思考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自行解决。 (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并在小组内得到发展,对后进生来说也是一个促进。) 生汇报:63和21是倍数关系。 师: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然后师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小结;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这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找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找最大公因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45—46页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4. 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从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二、说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中去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准备了自制课件,学生学案。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七个环节: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学生并没有听说过老北京人怎样过春节,所以对本篇课文一定很感兴趣,在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课的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学习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学习本篇文章。课后,学生可以将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说教法与学法】 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精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

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陆萍

12、《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 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陆萍 一、说教材 本文出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2课,当太阳的光芒隐去,夜幕刚刚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各式各样的灯汇集成海洋,看不到边,望不到头;各种色彩的光交相辉映,把北京变成一座不夜城。作者不光感叹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而且还如数家珍似的北京的灯光一一描述。文中的好词佳句像那华美的灯饰一样,使课文也亮起来了。本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优美的词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的首都是多么的美丽。学习本文要注意咀嚼那些生动、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 二、说目标 1、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 难点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说教法学法 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见过北京的夜景,很难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情景,但是借助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多媒体,插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夜晚的辉煌、亮丽。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创设和谐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观看北京长安街夜景的视频,说说看到的感受。(喧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情景,激发求知热情)。 2、看课文插图投影片,这里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一:长安街,图二:故宫)。 3、你觉得这些地方在夜晚的时候美吗?用一个词来形容。 4、大家说得真好,课文也写得很美,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写北京城特别美。(指名回答)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中的内容。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结合教材的特点,我力求达到下面的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4.教学准备: 若干张边长不相同的正方形纸片、长18cm宽12cm的长方形纸片等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节课当中,学生对于因数已经有了一部分的认识,在教法与学法上,便可以采用让学生在半独立的状态下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而在这过程中,教师则是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公因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总结找出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依据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环节: 1、活动探究,认识公因数 分为五个步骤: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北京的春节》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欢天喜地的节日——春节。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文章《北京的春节》。我的说课有6个内容: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计划用时2课时。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有关老北京的各种习俗的资料。课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学习。课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家乡的春节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或了解祖国各地、各民族更多有关春节习俗的信息,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揣摩文章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写法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精读感悟法,评价激励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回忆春节 上课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副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例如吹糖人、逛庙会、赛骆驼、捏面人等,并把我自己2009年逛北京地坛庙会的情形讲给学生听,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度写范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模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二年级还处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那么语文老师在设计《北京亮起来了》这课的说课稿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呢?小编在此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亮起来了说课稿1 1.教材分析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第四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编写的。课文描绘了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辉煌明亮的夜景。围绕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这一句,课文具体介绍了华灯高照的长安街,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等不同的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由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体会北京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通过看图、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轮廓等词语的意思。 (2)能读出自己的感情。 4.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二、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 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 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