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中印战争

战争中印度军队屡屡失败,印度总理尼赫鲁请求国际介入调停。1962年11月,美国介入并以物资支持印度军队。令人费解的是,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突然宣布停火,并自动后撤,此后两国即以麦克马洪线为控制线,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西方记者马克斯韦尔在《印度对华战争》(Neville Maxwell,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单方面无条件撤军,这与其说让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不如说是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战争史上还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胜利的一方在失败者还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就单方面无条件撤军,实际上也就是让自己付出巨大代价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化为乌有。”
关于中共政府为何突然单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测的主要原因有:中国主要是为了逼迫印度回到谈判桌,并非真心与印度开战,希望避免全面战争;补给困难;当时因“大跃进”而导致的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中国无力维持长期战争;缺乏国际社会支持;避免国际社会介入;担心台湾国民政府“反攻”大陆。
看上去取得胜利并夺回有争议领土的中国,却随着军队的退却再次使中印边界问题回到了开战前,甚至还额外丧失了上千公里的土地。而印度虽在战事上失利,但在中国退兵后仍然得以继续保有双方争议的藏南和达旺领土。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至今印度大约已有近百万移民生活在此地,这给未来中印解决边界问题制造了新的困难。
资料显示,那一片被中国收复又放弃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饶的地方。那里土地极其肥沃,矿产和水利资源都十分丰富。放弃这样的地方,不仅中国军人想不通,中国老百姓也想不通。
中共军旅作家金辉在《墨脱的诱惑》书中对这段历史作了这样结论:“胜利者和失败者是十分明确的。但是,经过了近三十年之后,结合现在再来看那场战争及其结果,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况了——胜利者除了没有失败的名义,却具备了失败者的一切;失败者除了没有胜利的名义,却得到了胜利者的一切。胜利者因为胜利的飘飘然,以至连对胜利成果的彻底丧失和巨大的屈辱都无动于衷。失败者因为唯独还没有得到胜利者的虚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发誓要报一箭之仇。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嘲弄,如果当年印度取得了胜利,那么现在他们在这一地区肯定不会如此占尽便宜,如果当时中国在此地失败,那么现在反而大概不会这么被动和可怜。”
参加过那场战争的原西藏林芝军分区

政委阎士贵大校说:“可惜了这片土地,现在想拿回来不容易了……搞成这个样子,后人要骂我们还不如清朝的最后一个驻藏大臣赵尔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