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针灸)2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针灸)2
主治医师考试宝典(中医针灸)2

温病学

一、A1型题

1.热入心包兼有腑实与单纯阳明腑实,前者辨证的关键是

A.身热神昏B.腹痛便秘C.口渴欲饮D.舌蹇言语不利正确答案:D

2.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

A.表湿偏重者B.湿邪偏重,湿中蕴热者C.湿热并重者D.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正确答案:B

3.身热,口干唇裂,腹满便秘,小便短少,舌苔焦燥,脉沉细。治宜

A.急下存阴B.滋阴攻下C.导滞通下D.通下散瘀正确答案:B

4.中医对斑的记载首见于

A.《诸病源候论·伤寒斑疮候》B.《素问·至真要大论》C.《伤寒论·太阳病篇》

D.《金匮要略·百合狐感阴阳毒病脉证》正确答案:D

5.低热,口干唇焦,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手指蠕动,心中儋儋大动,舌质干绛,脉虚大。治宜

A.滋阴透邪B.滋阴息风C.滋阴清热D.滋养肾阴正确答案:B

一、A1型题

1.温病脉浮而促,表示:

A.温邪在卫,兼寒邪外束B.热郁于里,有外达之机C.温邪从肺卫转入气分

D.热盛津气已虚正确答案:B

2.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正确答案:D

3.证见身热、汗出、烦渴、咳嗽微喘、胸闷胸痛、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宜用何法

A.宣肺化痰止咳B.清热化痰C.清热止咳D.清热宣肺正确答案:D

4.《温病条辨》中提出,湿郁三焦,见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当用正确答案:B A.一加减正气散B.二加减正气散C.三加减正气散D.四加减正气散E.五加减正气散

5.“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的病位为

A.上焦B.心包C.胸膈D.阳明正确答案:B

一、A1型题

1.身热不退,入暮尤甚,神识昏蒙,时或谵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其治则应为正确答案:D

A.芳香开窍,淡渗利湿B.芳香宣化,佐以开窍C.清热利湿,疏利透达D.清利湿热,豁痰开窍

2.《外感温热篇》中"浊邪害清"之中的清是指

A.清阳B.津液C.清窍D.胃气正确答案:C

3.湿温,证见神识如蒙,少腹硬_满。大便不通,苔垢腻,其治疗处方是

A.枳实导滞汤B.桃仁承气汤C.宣清导浊汤D.调胃承气汤正确答案:C

4.薛生白说"阳明之表",指的是正确答案:D A.肌肉、四肢B.皮毛、肌肉C.肌肉、口鼻D.肌肉、胸中E.四肢、皮毛

5.下列哪一项为邪热蒸腾、营气上升所致

A.口渴而不欲饮B.口渴而喜热饮C.口渴而喜凉饮D.口干而不甚渴饮正确答案:D

一、A1型题

1.暑热病邪致病

A.易先犯肺卫B.易使津气耗伤C.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D.易伤肺胃之阴正确答案:B

2.身热、汗出、烦渴、咳喘、胸闷、咳甚痰多,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正确答案:D A.麻杏石甘汤加半夏、苏子、橘红B.麻杏石甘汤加芦根、苡仁、冬瓜

C.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川贝D.麻杏石甘汤加浙贝、瓜蒌、郁金

3.下列哪项不是暑伤津气的表现

A.身热息高B.心烦溺黄C.口渴,自汗,肢倦神疲D.脘痞食少正确答案:D

4.《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其后果是

A.必神昏谵语B.必发痉厥C.必发吐衄D.必发斑疹E.必发吐泻正确答案:D

5.发于春季或冬春之交,初起以里热为主的温病是

A.春温B.大头瘟C.烂喉痧D.风温正确答案:A

一、A1型题

1."三焦"的概念首见于

A.《温病条辨》B.《外感温热篇》C.《临证指南医案》D.《黄帝内经》正确答案:D

2.大头瘟的致病因素是

A.风温时毒B.风热时毒C.风热病邪D.温热病邪正确答案:B

3.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提出."湿热病属太阴阳明者居多",但湿热有所偏重,他认为

A.邪气盛则病在阳明,邪气弱则病在太阴B.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阴气盛则病在太阴

C.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D.阳气旺则病在阳明,阳气虚则病在太阴正确答案:C

4.叶天士所述"水主之气"是指

A.湿邪B.痰饮C.津液D.阴血正确答案:C

5.风温、暑温、伏暑、秋燥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A.一定的季节性B.四时主气C.发病初起的类型D.临床特点正确答案:B

一、A1型题

1.痰热结胸,选用下列处方中哪一方剂最适宜

A.麻杏石甘汤B.小陷胸加枳实汤C.栀子豉汤D.凉膈散正确答案:B

2.温病实风的治则是

A.凉肝息风B.柔肝息风C.镇肝息风D.祛风止痉正确答案:A

3.暑温临床特点,下列说明中哪种提法欠妥正确答案:D A.发病急骤B.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等气分证候C.病机传变迅速D.易化燥伤津

4.白在诊断上的意义主要是正确答案:D A.分析病理变化B.了解病邪深浅C.判断气血盛衰和预后的善恶D.辨别病邪的性质及津气的盛衰

5.口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干,脉沉弱,治宜

A.增液承气汤B.导赤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增液汤正确答案:D

一、A1型题

1."燥证路径无多……,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唯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其语出:

A.喻嘉言B.吴鞠通C.王孟英D.汪瑟庵正确答案:D

2.灼热,肢厥,躁扰谵妄,目睛上视,斑疹紫黑,舌绛苔少,脉细数。治宜

A.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B.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C.犀角地黄汤送服紫雪丹D.加减玉女煎送服至宝丹正确答案:C

3.治疗热霍乱的大法是

A.清热解毒B.清热化湿、芳香化浊C.清热燥湿D.清肠止利正确答案:B

4.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A.身体壮热B.口渴苔黄C.心烦谵语D.局部红肿热痛正确答案:D

5.暑湿弥漫三焦证,其首选的方剂为

A.三仁汤B.温胆汤C.三石汤D.白虎加苍术汤正确答案:C

一、A1型题

1.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治法是

A.滋阴养液B.养阴生津C.滋阴清火D.育阴清热正确答案:D

2.在通腑泄热法的运用上,下列哪项提法是欠妥的正确答案:D

A.主治热结肠腑的腑实证B.方用苦寒泻下之品C.里未成实者不可妄用D.下利恶臭稀水者忌用

3.温病,热炽阳明气分证,可用

A.轻清宣气B.辛寒清气C.清热泻火D.清热解毒正确答案:B

4.下列哪项治法不用于春温:

A.辛凉解表B.清营透热C.凉肝熄风D.滋养肝肾正确答案:A

5.在伏暑的诊断要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C A.伏暑多发生于秋冬两季B.本病起病急骤,一病即见暑湿或暑热内伏证候

C.若发于气分者,初类似感冒,继而可见阳明热盛证候

D.若见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减,而胸腹之热有除,便溏不爽者,多为湿热夹滞,邪热郁于肠胃之候一、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正确答案:1.D,2.B

A.王氏连朴饮B.枳实导滞汤C.三仁汤D.雷氏宣透膜原法E.甘露消毒丹

1.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呕逆胀满,舌苔白厚浊腻,治宜

2.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濡数,治宜

(3-4题共用备选答案)正确答案:3.E,4.C

A.宣白承气汤B.青蒿鳖甲汤C.凉膈散D.清营汤E.黄连阿胶汤

3.身热心烦,坐卧不安,咽干咽痛,舌苔薄黄而干,治宜

4.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便秘,苔黄白而燥,治宜

中药学

一、A1型题

1.清热解毒药中,常用治热毒血痢便脓血的药物是

A.蒲公英B.野菊花C.紫花地丁D.连翘E.金银花正确答案:E

2.祛风湿、退虚热,又能利胆退黄的药物是

A.木瓜B.五加皮C.秦艽D.防已E.狗脊正确答案:C

3.金钱草长于治疗的病证是

A.石淋B.膏淋、白浊C.湿热泄泻D.肺痈E.湿疮、湿疹正确答案:A

4.既能敛汗,又能镇心安神的药物是

A.酸枣仁B.山茱萸C.浮小麦D.白芍E.龙骨正确答案:E

5.可用治风湿痹痛的息风止痉药是

A.天麻B.刺蒺藜C.白花蛇D.威灵仙E.钩藤正确答案:A

一、A1型题

1.用治石淋宜选用

A.茵陈蒿B.猪苓C.茯苓D.泽泻E.金钱草正确答案:E

2.山楂的功效是

A.消食导滞,疏肝解郁B.消食化积,行气导滞C.消食行气,去湿和中

D.消食化积,行气散瘀E.消食和中,活血止痛正确答案:D

3.久风顽痹,筋脉拘急,选用下列哪味药最适宜

A.独活B.威灵仙C.蕲蛇D.蚕沙E.木瓜正确答案:C

4.下列选项,不属凉肝息风药的药组是正确答案:D A.牛黄、羚羊角B.菊花、钩藤C.蚤休、熊胆D.胆南星、全蝎E.玳瑁、珍珠

5.既能消食健胃,又能回乳消胀的药物是正确答案:D A.神曲B.山楂C.谷芽D.麦芽E.鸡内金

一、A1型题

1.下列选项,不属甘草归经的是

A.脾B.肺C.胃D.肝E.心正确答案:D

2.有凉血止血散瘀之功,善治尿血的药物是

A.白茅根B.小蓟C.血余炭D.地榆E.茜草正确答案:B

3.既安神,又止汗的药物是哪一组

A.龙骨与浮小麦B.浮小麦与酸枣仁C.酸枣仁与柏子仁

D.柏子仁与五味子E.龙骨与五味子正确答案:E

4.以下除何药外,在汤剂中都应包煎

A.蒲黄B.车前子C.旋覆花D.辛夷E.阿胶正确答案:E

5.酸、涩味的作用是

A.发散B.缓急止痛C.泻下D.渗湿利水E.收敛固涩正确答案:E

一、A1型题

1.蒲黄具有的功效是

A.止血,化瘀,利尿B.止血,温胃,行气C.止血,敛肺,下气

D.止血,敛肺,止咳E.止泻,活血,定痛正确答案:A

2.能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的药物是

A.草果B.羌活C.苍术D.厚朴E.独活正确答案:D

3.既能够治疗肺胃出血,又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白茅根B.生地黄C.仙鹤草D.白及E.血余炭正确答案:D 4.山茱萸的性味是正确答案:A A.酸、涩,微温B.甘、涩,温C.甘、涩,平D.酸、涩,寒E.酸、甘,温

5.治疗肾阳不足,肠燥津枯便秘的药物是

A.巴戟天B.肉苁蓉C.仙茅D.淫羊藿E.胡芦巴正确答案:B

一、A1型题

1.味咸苦而入肝经血分,功善破血逐瘀消癥的药物是

A.桃仁B.红花C.水蛭D.丹参E.莪术正确答案:C 2.清热解毒药中,被誉为"疮家圣药"的药物是

A.连翘B.蒲公英C.大青叶D.野菊花E.金银花正确答案:A 3.辛温解表药主要归经是

A.心,肺B.肺,肝C.脾,胃D.肺,脾E.肺,膀胱正确答案:E 4.生牡蛎宜治的病证为

A.自汗盗汗B.遗精滑精C.胃痛泛酸D.崩漏带下E.癥瘕积聚正确答案:E 5.既能消食健胃,又能涩精止遗,还可治疗小儿脾虚疳积的药物是

A.麦芽B.乌梅C.莱菔子D.银柴胡E.鸡内金正确答案:E

一、A2型题

1.患者,女,25岁。四肢经常冰冷,畏寒,得温则减,面色苍白,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沉细,服药后出现四肢麻木.舌质僵硬。不属中毒原因的是

A.附子煎煮时间太短B.使用的附子是生附子C.乌头煎煮时间太短

D.附子使用过量E.附子用量太小正确答案:E 2.患者,女,40岁。痹证二十年,腰腿疼痛,近一年来漏下不止,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首选药物是A.羌活B.独活C.桑寄生D.秦艽E.威灵仙正确答案:C 3.患者,男,34岁。午间食涮羊肉1斤,午后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欲吐。首选药物是

A.麦芽B.谷芽C.神曲D.山楂E.槟榔正确答案:D 4.患者,男,30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首选药组是正确答案:B A.荆芥、防风B.麻黄、桂枝C.桂枝、白芍D.羌活、白芷E.紫苏、香薷

5.患者,男,40岁。心悸而烦,失眠多梦,梦遗,舌红苔少,脉细数。首选药组是正确答案:C A.五味子、乌梅B.龙骨、牡蛎C.石决明、代赭石D.金樱子、莲子E.钩藤、羚羊角

一、A2型题

1.患者,男,45岁。夏天感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兼有腹痛腹泻,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数。首选药物是A.麻黄B.苍术C.白术D.香薷E.防风正确答案:D 2.患者,女,38岁。患瘕瘕,舌淡,脉弦。首选药物是正确答案:B A.银花、连翘B.水蛭、虻虫C.石膏、知母D.知母、黄柏E.丹皮、赤芍

3.患者,男,5岁。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首选药物是正确答案:A A.使君子B.乌梅C.牵牛子D.槟榔E.苦楝皮

4.患者,女,26岁。产后20天,乳房胀痛,乳漏不止,要求回乳,首选药物是

A.炒麦芽B.炒谷芽C.炒神曲D.炒山楂E.炒槟榔正确答案:A 5.患者,男,35岁。外感风寒治疗1周未愈,昨起升高达39℃,发热不恶寒,周身有汗,烦渴,脉洪大。首选药组是正确答案:C

A.黄连、黄芩B.竹叶、淡竹叶C.石膏、知母D.知母、黄柏E.牡丹皮、赤芍

一、A3/A4型题

(1-3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56岁。精神不振,体倦乏力,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舌淡脉沉细。

1.该患者所服药物使用注意,错误的是

A.这类药物一般需要久煎B.此类药物适宜采用蜜丸、煎膏等剂型C.如有滋腻药物时需配伍健胃消食药D.如有感冒等病情时,可以不用理会,继续进补E.此类药物一般需要长时间服用

2.下列选项,不宜选择的药组是

A.远志、石菖蒲B.黄芪、甘草C.党参、白术D.杜仲、续断E.鹿茸、巴戟天

3.下列选项,不能治疗阳痿的药物是

A.菟丝子B.龙眼肉C.沙苑子D.韭菜子E.肉苁蓉

正确答案:1.D;2.A;3.B 患者,女,32岁。手臂红肿,热毒甚重,舌红苔黄,脉弦数。医生处方中有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天花粉、白花蛇舌草五味药。

4.不属清热解毒药的药物是

A.蒲公英B.紫花地丁C.野菊花D.天花粉E.白花蛇舌草

5.多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是

A.蒲公英B.紫花地丁C.野菊花D.天花粉E.白花蛇舌草

6.野菊花与菊花相比较,错误的是

A.都可以清热解毒B.菊花多用于治痈疽疔疖C.野菊花可治疗头痛眩晕

D.菊花辛散力强,长于疏散风热E.野菊花清热解毒力强于菊花正确答案:4.D;5.E;6.C

一、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B.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C.清虚热,除疳热

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E.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银柴胡具有的功效是2.胡黄连具有的功效是正确答案:1.C,2.B

(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蒲黄B.地榆C.大蓟D.三七E.白茅根

3.治疗尿血、血淋涩痛的药物是4.治疗下焦血热便血的药物是正确答案:3.A,4.B

方剂学

一、A1型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蒿芩清胆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A.寒热如疟B.寒轻热重C.胸胁胀痛D.吐酸苦水E.苔白脉弦正确答案:E 2.十枣汤的最佳服用时间是

A.清晨空腹服B.饭前服C.饭后服D.睡前服E.不拘时服正确答案:A 3.下列何项不是五苓散的功用

A.逐水B.利水C.渗湿D.温阳E.化气正确答案:A 4.当归六黄汤组成中用量需"加一倍"的药物是

A.生地B.黄芪C.当归D.黄柏E.熟地正确答案:B 5.小柴胡汤中柴胡与黄芩的用量比例为

A.7:1 B.5:1 C.6:1 D.3:2 E.8:3 正确答案:E

一、A1型题

1.当归四逆汤的组成由下列何项变化而成

A.桂枝汤倍甘草,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B.桂枝汤倍大枣,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苴

C.桂枝汤倍芍药,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D.桂枝汤倍大枣、甘草,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E.桂枝汤倍芍药、大枣,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正确答案:B 2.下列何项不是归脾汤的臣药

A.龙眼肉B.人参C.白术D.当归E.人参、当归正确答案:A 3.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

A.解毒消痞B.泻火解毒C.泻火通便D.泻火消痞E.凉血解毒正确答案:B 4.龙胆泻肝汤所治肝胆湿热下注证中无下列何项症状

A.阴肿、阴痒B.妇女带下黄臭C.痢下赤白D.小便淋浊E.阴汗正确答案:C 5.黄龙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当归玄参B.人参生地C.大黄枳壳D.桔梗枳壳E.桔梗枳实正确答案:E

一、A1型题

1.下列何项不是泻白散的药组

A.地骨皮B.黄芩C.桑白皮D.粳米E.甘草正确答案:B 2.下列各项,不属于竹叶石膏汤证临床表现的是

A.身热多汗B.心胸烦闷C.气逆欲呕D.虚烦不寐E.舌红苔腻正确答案:E 3.桑菊饮主治下列何种病证

A.风温咳嗽B.风热喘咳C.痰热喘咳D.风痰咳嗽E.风湿咳嗽正确答案:A 4.小蓟饮子的主治病证是正确答案:A A.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B.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C.热毒炽盛血分之尿血D.下焦蓄血证E.肠风下血证5.六一散的功用是

A.清暑利湿B.疏风解暑C.清暑益气D.清解暑热E.清心解暑正确答案:A

一、A1型题

1.下列何项不是吴茱萸汤的主治证正确答案:B A.胃中虚寒,浊阴上逆证B.虚劳里急,诸不足证C.厥阴头痛证D.少阴吐利证E.虚寒呕吐2.患者因气郁而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治宜用

A.越鞠丸B.保和丸C.半夏厚朴汤D.平胃散E.厚朴温中汤正确答案:A 3.下列何项为止嗽散中桔梗与白前的配伍特点

A.宣降B.刚柔C.寒热D.散收E.通补正确答案:A 4.黄土汤与归脾汤均具有的作用是

A.健脾B.益气C.温阳D.养心E.活血正确答案:A 5.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功用的方剂是

A.定喘汤B.半夏泻心汤C.橘皮竹茹汤D.旋覆代赭汤E.苏子降气汤正确答案:D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简介 针灸推拿科中医综合治疗室是针灸推拿科下设的治疗室,采用中医特色治疗,坚持以针刺、推拿传统技术优势为基础,结合现代间断医学的发展,通过各种非药物疗法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症、肩周炎膝关节炎等进行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室开设以来,收治病患无数,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治愈及稳定病情患者占总治疗人数90%以上。 中医综合治疗室先开设如下治疗项目: 一、针刺:运用中医传统针灸理论,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治疗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二、艾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以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症。如眩晕、贫血、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腹痛、呕吐、泄泻、脱肛、阴挺、阳萎、遗尿、寒厥等。常灸足三里、气海、关元、大椎等穴。。治疗一般选用艾条温和灸。 三、头针: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域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等病。此外,也可治疗腰腿痛、夜尿频、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四、拔罐: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作用。适用于风湿痹证,如肩背痛、腰腿痛、颈椎关节痛、肘关节痛、膝痛;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胃肠疾病,如脘腹胀痛、胃痛、呕吐及腹泻等。

针灸医籍选重点

《针灸医籍选》重点 单项选择题 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 2.“上守机”是指(守气) 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 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 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 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 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 ) 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 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 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 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 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 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 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 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 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 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 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 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 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 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365”,是指(与一年365天相应) 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 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 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 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 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 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 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 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 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 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 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进针深浅) 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 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 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 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 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 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

(完整版)针灸医籍选读试卷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时间9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功20题,计20分) 1.三焦行诸阳,估置一兪曰() A.原B.兪C.输D.合E.经 2.“上守机”是指() A.守刺法B.守补泻C.守气D守腧穴E守弩机 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A十二原穴属于五脏六腑B十二原穴出于四关C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D十二原穴可治五脏病E十二原穴可治六腑病 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 A.气至后邪气去 B.邪气至而去针 C.谷气至而去针 D.补泻气调而去针 E.阳气至而去针 5邪中于面则() A.下太阳 B.下少阳 C.下阳明 D.下厥阴 E.下任脉 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 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 B.意念不正 C.持针要端正 D.病人体位端正 E.垂直进针 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 A.巨虚上廉 B.巨虚下廉 C.足三里 D.曲池 E.小海 8.病在阴中之阴者,当刺() A.阴之荥输 B.阳之合 C.阴之经 D.络脉 E.阴之合 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 A.胃 B.肾 C.心 D.肝 E.脾 10.胆瘅应取胆之() A.原、络穴B经、合穴 C.募、俞穴 D.经、俞穴 11.“刺骨无伤筋”是指() A.针至筋而去 B.针至骨而去 C.针刺时宜避开筋 D.针刺时应浅. E.针刺时宜深 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 A.四肢之热 B.胃中之火 C.脏之热 D.胸中之热 E.腹中之热 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 A.无刺 B.无治 C.无补 D.无泻 E.无灸 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 A.风门 B.肺俞 C.风府 C.大椎 D.风池 15.据《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 A.针下热 B.针下凉 C.浅刺之 D.深刺之 E.脉实 16.据《标幽赋》,眼痒眼痛泻() A.申脉、金门 B.大椎。风门 C.太阳、丝竹空 D.光明、地五会 E.精明、飞扬 17.《难经》春刺井是说() A.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B.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内脏病 C.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D.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脏腑病 E. 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腑病 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 A.肝实肺虚 B..心实肾虚 C.肝实脾虚 D.心虚肾实 E.肺实肝虚 19.据“辩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2010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6日在内罗毕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灸的历史起源和沿革发展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

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针灸医籍选读教学大纲题库

《针推医籍选》教学大纲 (供针灸推拿制本科专业用) Ⅰ前言 《针推医籍选读》是专门研究古代医家关于针灸理论和临床有关论述的一门课程。它收录了《内经》及《内经》后不同时期医家的著述,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内容涉及针灸的多方面知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史学研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习经典针灸理论和方法是进一步掌握现行针灸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手段。该课程对于加深本专业学生对传统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理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推医籍选》作为介于专业基础课和临床课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是本专业教学的后期提高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阐述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能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认识古代针灸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及其真实的含义,掌握本学科的有关知识,为指导临床服务。同时,也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古代针灸学术的发展,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针推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分析与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针灸推拿、针灸外向型专业五年制汉、民族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3、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即理论课36学时。 Ⅱ正文 上篇《黄帝内经》选 第一章《黄帝内经》概论 一、教学目的: 1、学习《黄帝内经》中的不同经络、腧穴理论;《黄帝内经》中的不同刺法 灸法理论;《黄帝内经》中的针灸临床特点。 2、在掌握《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体系及其形成特点的基础上,学习针灸学理论体系对后世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认识《黄帝内经》的针灸理论体系。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书名含义;《素问》、《灵枢》的命名;《素问》、《灵枢》与《内经》的关系。 2、掌握《黄帝内经》的基本内容;内容特点;针灸学理论体系;经络理论;腧穴理论;刺法灸法理论;针灸临床特点。

针灸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针灸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1.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其发生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 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1)闭证 【主证】神志昏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 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而数。 【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平肝熄风,开窍启闭, 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取穴】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 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 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关冲。 (2)脱证 【主证】目合口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 象细弱等。 【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 【取穴】关元、神阏(隔盐灸)。 (3)附注 凡年高形盛气虚,或肝阳亢越,自觉头晕、指麻者, 宜注意饮食起居,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作为预防措施。 指导病员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 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感冒

1风寒感冒 【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 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 【取穴】列缺、风门、风池、合谷。 2风热感冒 【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处关。 3中暑 1轻证 【主证】身热少汗、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烦渴、倦 怠思睡、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内关。 2重证 【主证】壮热口渴、唇燥肤热、烦躁神昏、甚至转筋、抽搐、苔黄、舌红、脉洪数;气阴两脱,则见面色苍白、汗 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脉细数。

针灸医籍选试卷全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 2.“上守机”是指(守气) 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 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 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 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 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 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 ) 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 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 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 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 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

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 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 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 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 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 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 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灵枢?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 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 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 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 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 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 三、填空题

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完整版

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4种常见针灸治疗的疾病 发布:2011-11-1714:33:59|来源:大众养生网|责编:驴宝宝924 对于针灸治疗疾病的疗效小编也就不再啰嗦了,爱美的女性很多都会很热衷针灸减肥,不仅能瘦身效果明显,还能将身体气血调理通畅,脸色红润,其实针灸不仅能减肥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下面介绍几种针灸疗法: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12、痢疾:针治痢疾,有较好的疗效。取中脘、天枢、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一次。如有发热的,加刺曲池;头痛的加剌风池、百会;不发热而下痢过久的,可艾条灸关元10分钟,或隔盐灸神阙。 13、哮喘:针灸有缓解防止发作的作用。取膻中、肺俞、天突、丰隆。如吐出的痰稀白,用艾条灸20分钟;如痰色发黄时,针剌,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如果平时常灸肺俞、气海,可以防止发作。 14、头痛:头痛有正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头项痛等区别。针灸治疗,是按头痛的部位来取穴的。正头痛:取上星、合谷,攒竹,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偏头痛:取太阳、头维、外关。针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顶痛:取百会、太冲、后溪,冲剌,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头项痛:取风池、列缺,针剌,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一次。

智慧树知到 《针灸医籍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针灸医籍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2、“男陰女陽,良工所禁”中“男”理解正确的是: A:男子 B:阳性体质 C:阴性体质 D:阳性病症 E:阴性病症 正确答案:男子,阳性体质,阳性病症 3、月生之时,脏腑气血开始旺盛,可以使用泻法.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针刺后需要候气,使实由实转虚.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治疗环境安静可以使医患集中精神,体察针刺反应,引导针刺感应.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第二章

1、节之交指的是: A:腧穴 B:络脉渗灌之处 C:有形的皮肉筋骨 D:人体精神气血输注之处,内外沟通之所 正确答案:腧穴,络脉渗灌之处,人体精神气血输注之处,内外沟通之所 2、《内经》中谈到腧穴所使用的名称有: A:孔 B:络 C:会 D:谷 正确答案:孔,络,会,谷 3、泻井穴的时候可以用荥穴泻之.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十二经筋病候即经筋本身的病变,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六经皮部: A:太阳为开,少阳为合,阳明为枢

B:太阳为关,少阳为合,阳明为枢 C:太阳为关,少阳为枢,阳明为阖 D: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 E:太阳为枢,少阳为合,阳明为关 正确答案:太阳为关,少阳为枢,阳明为阖第三章 1、“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A:脉急 B:脉缓 C:脉大 D:脉小 正确答案:D 2、邪气中于阳经的一般规律有: A:始于头面 B:湿邪致病 C:风邪致病 D:经病 正确答案:ACD 3、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名老中医秦亮甫的五则验案。1.老年便秘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原理。针刺泻肺经的尺泽、鱼际、以润肠通腑。2.术后呃逆案。此证属肝气犯胃,故针取肝经的行间、太冲二穴、加足三里、内关以取平肝降逆止呃之功。3.月经不调案。此案证属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故取内关、公孙、列缺等穴调补肝肾,调和冲任。4.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同时配合祛风通络的中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5.慢性胃炎案。本案属虚实夹杂。脾胃虚损为本,气滞湿热蕴阻为标,针刺取穴局部配远道,如中脘、梁门、足三里等,同时配合中药炙海螵蛸、浙贝母等,针药结合,疗效良。 秦亮甫教授是上海市名老中医,擅用针灸或针药结合,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用于辨证和取穴用药,是针灸和其他各科理论基础。不论内外妇儿各科,都可用以指导实践,而非针灸所专用。秦师认为经络学说包含着哲理、物质、现象、实践等内容,如同脏腑学说。历代名医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非常熟谙经络学说。明代喻嘉言说:“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历代医书中经络学说贯穿在辨证论治中,指导临床实践,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论治。 老年便秘案 马××,男,75岁。主诉:便秘数月,长期服用水果、甜杏仁、蜂蜜,大便仍觉困难。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舌苔薄白,舌边齿痕,舌质正常,寸脉浮弦滑,关尺软滑。诊断:老年便秘。辨证:肺气失于肃降,肺阴失于润肠。治则:清肺养阴,使肺气得以肃降,阴液可以润肠。针刺取穴:尺泽(双)、鱼际(双)。此2穴均用泻法,每天针刺1次,连续2次后大便已通;3次大便正常。仍嘱服杏仁、蜂蜜。 按: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也。”从脏腑病机的角度来说,便秘之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秦师在治疗时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泻肺经的尺泽穴、鱼际穴,是因为肺气壅塞,当泻其子,肺属金,金之子为水,尺泽是肺经的合水穴,鱼际是肺经的荥火穴,以清肺经的内热,使肺气得到肃降,使阴液得以润肠,以达到通腑的作用。术后呃逆案 马××,男,65岁。主诉:呃逆10天。因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止血,发生呃逆不止,不能入睡,不能进食,用镇静药无效,靠补液维持,已有10天。他医针刺内关、足三里,加耳针:膈、神门,呃逆未止。呃逆时头胀痛,口苦。苔淡黄腻偏干,脉弦滑数。诊断:心脏术后呃逆。辨证:肝气犯胃,胃有湿热。治则:平肝和胃,降逆化湿。针刺取穴:行间(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均用泻法,用电针留针20分钟,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6小时,至夜间呃逆又出现,但程度较前减轻,已能稍进流质。以后每天针一次,治法按原,共针4次而愈。 按: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灵枢·口问篇》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秦师在治疗时根据症状,认为此病属肝气犯胃,由于肝气偏盛见脉弦;肝气上逆见头痛、呕吐;口苦、苔淡黄腻,为胃中湿热。肝气犯胃是肝之经脉夹胃故也,此病人当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取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行间,及肝经原穴太冲,该2穴以挫肝气横逆之势,泻足三里以清胃中湿热,加内关以降逆,理气宽胸。 月经不调案

常见病的针灸治疗穴位

1 肠胃不太好,用艾灸足三里,神阙,关元。 2 扁桃体炎用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3 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按摩百会穴,感觉大肠蠕动增强,每天都有排气,也没有胃肠胀气现象了,便后清爽了再巩固治疗,每周2-3次。 4 反流性胃炎可以用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还有丰隆处艾灸。 5 胆囊长了息肉:可以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 艾灸可以治疗咽炎,方法是在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在艾灸。大椎和天突.(有慢性咽炎的,会导致晚上睡觉打呼。用艾灸盒绑在大椎穴或颈夹脊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7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8 糜烂性胃炎可以艾灸治疗,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可以艾灸治疗. 9 高血压可以艾灸大椎和百会. 10 艾灸可以治疗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 早泄可以艾灸关元、中级、八髎穴。 12 霉菌性阴道炎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还有三阴交.如果有了很好的效果,就可以隔天一次了. 13 宫颈糜烂艾灸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 14 子宫肌瘤可以艾灸治疗,是个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疾病。可以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 15 肾虚应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16 十二指肠溃疡,艾灸的话以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和胃俞、脾俞、肝俞这些辅助穴位为主。 17 肩周炎,可以艾灸或直接灸更好,还可以灸后按摩。可以在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 18 腰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艾灸和通窜部位艾灸。 19 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以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20 宫颈炎可以用艾灸关元、带脉,加上五味消毒饮“蒲公英15g,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0g,天奎子10g”,不久即可全愈。 21 肝郁的厉害,口苦、还有焦虑症,先从百会、大椎和中脘足三里开始,逐步体会效果。 22 预防经常感冒,艾灸最有效果。可以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即可,用温和灸的方式或隔姜灸的方法。 23 提高免疫力的穴位是中脘、关元、足三里。 24 肝气不足,脾胃虚,肾阳虚。艾炙中脘、脾俞、肝俞、足三里。 25 过敏性鼻炎可以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很多朋友问到艾灸的季节和时间,艾灸什么时候最好?艾灸多长时间为宜?其实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时候。什么时候都可以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可以比较灵活掌握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也不一定非要灸够多少时间不可。一般以局

针灸治疗作用

中医针灸疗法的作用介绍!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针灸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的作用: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科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病不靠吃药,只是在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用针刺入,达到刺潋神经并引起局部反应,或用火的温热刺激烧灼局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前一种称作针法,后一种称作灸法,统称针灸疗法。 针灸的优点: 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 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第四,医疗费用经济; 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

针灸医籍选读试题答卷

精心整理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时间9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功20题,计20分) 1.三焦行诸阳,估置一兪曰() A .原 B .兪 C .输 D .合 E .经 2.“上守机”是指() A .守刺法 B .守补泻 C .守气 D 守腧穴 E 守弩机 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 A 4.A.5A.下太阳6.A.7.A.巨虚上廉8.A.阴之荥输9.A.胃B.肾10.胆A.原、络穴11.A.12.A.四肢之热13.A.无刺B.14.A.风门B.1 5.A.针下热B.针下凉C.浅刺之D.深刺之E.脉实 16.据《标幽赋》,眼痒眼痛泻() A.申脉、金门 B.大椎。风门 C.太阳、丝竹空 D.光明、地五会 E.精明、飞扬 17.《难经》春刺井是说() A.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B.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内脏病 C.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D.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脏腑病 E.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腑病 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 A.肝实肺虚 B..心实肾虚 C.肝实脾虚 D.心虚肾实 E.肺实肝虚 19.据“辩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 A.少商 B.照海 C.合谷 D.太冲 E.鱼际

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 A.病人脉象的表现 B.下针时的要求 C.出针时的要求 D.针下气至情况 E.行针时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5题,计10分) 1.关于《灵枢?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 B.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 C.痛必随针 D.痛不必随针 E.不必据脉定病去否 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 A.吸则内针 B.吸则转针 C.候呼引针 D.呼尽去针 E.候吸引针 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 A.气实形虚 B.气实形实 C.气虚形虚 D.谷盛气盛 E.气盛身寒 4. A.先阳后阴 5. A.大醉 B. 三、填空题 1._______ 2. 3. 4.知为针者 5. 6. 7. 8. 9.气速至而 10. 10题,计10 1. 2.《灵枢() 3. 4. 5. 6.先寒后热者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 7.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8.“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是针形。() 9.《邪客》篇中的“持针之道,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是指针刺的徐疾补泻。() 10.荥主身热是指十二经荥穴可治疗热病。() 五、简答题 (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 1.何谓“从卫取气”? 2.如何做到“刺荥无伤卫”? 3.如何“从营置气”? 六、简答题 (每题5分,共三题,计15分)

认识中医针灸

中医有一种独特的医疗方式:针灸。应该许多人听说过这个名称,却很少有人真正接受过针灸疗法,针灸属于一种我国的传统文化,却正在逐渐被大家遗忘。所以本文为大家进行关于针灸的初步科普,希望大家都对针灸有一个了解,珍惜我国民族文化与科学的宝贵遗产。什么是针灸? 针灸,其实是“针法”与“灸法”的统称。 “针法”是把针具按照中医理论的指导,以一定角度刺入人身体的“穴位”,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技法。人的身体里共有361个穴位,这也是针法的理论基础。 “灸法”是指将灸草或灸柱在人体特定穴位上灼烧、熏烫,通过产生的热量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技法。因为用来灼烧的灸草大部分是艾草,所以灸法又被称为艾灸。 针灸疗法的作用 针灸发现了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人体的经络系统,并且由此产生了一套调理人体以及治病的体系。针灸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灸美容 针灸疗法可以祛痘、美容,通过分析每个人长痘的具体原因(比如脾胃不调、肺火、胃火等),指定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针灸疗法,使人的经络变得通畅,起到美容祛痘的效果。又因为针灸属于中医,是刺激性不强的温和调理法,所以对身体的副作用非常小,效果也十分自然。2.针灸减肥 有些肥胖患者是天生肥胖,还有些肥胖是由内分泌紊乱造成,这就需要针灸出马帮助减肥了。针灸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使下丘脑的垂体受到刺激,加快人体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的消耗。这种刺激,不仅促进身体产热增加,还能同时调节内分泌,祛除人体内的邪气,调节和完善人体自身平衡。 3.针灸治病 针灸可以治疗的病症范围很广,小到感冒、腹泻,大到瘫痪、脑瘫。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承认并公布了43种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包括五大点:呼吸系统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疾病、胃肠疾病和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如今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高达800多种,其中三到四成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医的科学性,体现了针灸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的治疗虽然比较的安全,但是做针灸时要是要注意的,那么中医针灸禁忌有哪些?针灸时7大注意事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针灸要注意的7点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点击下方查看链接 中医脉诊正骨针灸培训

针灸学基础知识-1

针灸学基础知识-1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总题数:50,分数:100.00) 1.中医学中“证”的概念是 (分数:2.00) A.疾病过程的症状 B.疾病过程中的体征 C.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D.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和体征 E.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解析: 2.“阳中求阴”治法的病理基础是 (分数:2.00) A.阴偏胜 B.阳偏胜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阴阳两虚 解析: 3.肝病及脾的理论依据是 (分数:2.00)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母子相及 解析: 4.在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中起根本作用的是 (分数:2.00) A.调畅情志 B.调节血量 C.调节脾胃 D.疏通水道 E.调畅气机√ 解析: 5.对全身水液代谢起主宰作用的是 (分数:2.00) A.小肠之泌别清浊 B.肺之通调水道 C.脾之运化水液 D.肾之蒸腾气化√ E.肝之疏泄功能 解析: 6.元气运行的道路是 (分数:2.00) A.心脉 B.胸腔

C.全身 D.脉外 E.三焦√ 解析: 7.下列各项,与血液运行关系最密切的是 (分数:2.00) A.肺朝百脉 B.脾主统血 C.肝主藏血 D.心主血脉√ E.肾主纳气 解析: 8.奇经八脉中的“阳脉之海”是 (分数:2.00)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阳维脉 解析: 9.最易伤津耗气的邪气是 (分数:2.00) A.风邪 B.寒邪 C.燥邪 D.湿邪 E.火邪√ 解析: 10.风邪伤人,导致易汗出的致病特点是 (分数:2.00) A.风性善行 B.风性数变 C.风为阳邪 D.风性开泄√ E.风性轻扬 解析: 11.外感病常出现实证的阶段是 (分数:2.00) A.病证末期 B.发病初期 C.各个阶段 D.病证中期 E.初期或中期√ 解析: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适用的病机变化是(分数:2.00) A.阴偏盛 B.阴偏衰√ C.阳偏衰

常见病症针灸治疗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一、中风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其发生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 1.闭证:神志昏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而数。 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平肝熄风,开窍启闭,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 处方:人中面、十二井、太冲足背、丰隆小腿、劳宫手掌。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总称十二井穴。即:少商(肺)拇指,商阳(大肠)食指,厉兑(胃)足食趾,隐白(脾)拇趾,少冲(心)小指,少泽(小肠)小指,至阴(膀胱)小趾,涌泉(肾)足底,中冲(心包)中指,关冲(三焦)无名指,足窍阴(胆)无名趾,大敦(肝)拇趾。 加减:牙关紧闭加颊车面、合谷手;语言不利加哑门项、廉泉颈、通里前臂、关冲无名指。 2.主治:目合口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 处方:关元腹。神阏腹(隔盐灸)

附注:(1)凡年高形盛气虚,或肝阳亢越,自觉头晕、指麻者,宜注意饮食起居,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作为预防措施。(2)指导病员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3)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二、感冒 1.风寒感冒 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和足太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并可用灸。 处方:列缺手腕、风门胸背、风池枕、合谷手。 2.风热感冒 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 治法:取手太阴、阳明、少阳经穴为主。毫针浅刺用泻法。 处方:大椎胸背、曲池肘、合谷手、鱼际手、外关手腕。 三、中暑 1.轻证 主证:身热少汗、头晕、头痛、胸闷、恶心、烦渴、倦怠思睡、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取督脉和手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 处方:大椎胸背、曲池肘、合谷手、内关手腕。 2.重证 主证:壮热口渴、唇燥肤热、烦躁神昏、甚至转筋、抽搐、苔黄、舌红、脉洪数;气阴两脱,则见面色苍白、汗出气短、血压下降、四肢抽搐、神志不清、舌淡、脉细数。 治法:取督脉和任脉经穴为主。署热蒙心针刺用泻法;气阴两脱可用灸法。 处方:百会头顶、人中面、十宣手、曲泽肘、委中下肢、阳陵泉下肢、承山下肢、神阏腹部、关元腹部。

针灸医籍选 考试重点

1.简述“粗守形,上守神”和“粗守关,上手 机”的内涵。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粗守形:粗守,技术低劣的医生。形,指针刺一些表面的内容,如腧穴,刺法等。 上守神:上,上工,技术高明的医生。神,精神气血的内在变化,即正气。 粗守关,上守机:关,四肢关节的腧穴。机,经气至的动静时机。粗守关,即守四肢之关节也。上守机,察气至之动静也。 2.简述针灸医生临床操作的基本要求。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 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 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 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 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本段提示了针刺的正确方法,必须持针 有力,正指直刺,不要左右偏斜。同时, 强调医者在施行针刺时,精神要高度集 中,密切观察病人的血脉虚实,两目、 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如此,才能治 之有效而不发生危险。 3.简述五脏受邪发病的内容。 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肋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4.简述病之六变的内容。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出血,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5.试论述针灸治神。 针刺治神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医生治神。医生必须精神专一,“神无营于众物”,医者首先必须常持谨慎之心,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在众多复杂的证候中,抓住主要脉证,审证虚实,施以针刺治疗。诊断后,医者“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治疗前,“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治疗中要密切注意针刺后气至的时机,“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第二部分为患者治神。针刺过程中,患者必须认真配合医者,放轻松,精神高度专一集中,做到人与针和,针与病人和。 第三部分为安静优雅的环境。 6.叙述热病及偏枯,痱等病的症状的异

针灸医籍选复习

针灸医籍选复习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1毒药:与甘药相对,指古代药性俊猛、祛邪力强的药物的称谓。(课本)古代对一般药物的统称。《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将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 2六变:指脏腑病变反映在脉象上所出现的缓急大小滑涩六种变化。 3甘药:指性味甘温的药物,脾属土而喜甘,用甘药可补益脾气,脾旺则五脏之气俱盛,故适合于阴阳形气俱不足的患者。 4形气:形,形体外貌。气,功能表现。即形体与神气。 (另一种解释)形,形体、气,脉气、血脉。指患者的形体的强弱、胖瘦及气血的衰盛。 5刺有三变:指三种不同的刺法,刺营、卫、寒痹。 6终始:比《内径》更早的古代文献篇名。“明知终始五脏为纪”指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有始有终的,要了解这一点应以五脏为纲纪。 7补阴泻阳:补其内在的正气,泻其外来的邪气。 8劂心痛:五脏气机逆乱犯心导致的心痛。 真心痛:邪气直犯于心,内有淤血积块闭塞心脉表现为手足厥冷,心痛剧烈,病势危急,后果严重,针刺效果不理想。 9泻必用方:泻法必须在气盛时使用。 10补必用员:补法必使气行,并使气至病所。 11刚柔之事:阴阳相配,刚柔相济。

12阴病行阳,阳病行阴:脏腑经络之气可以阴阳互通,维持平衡,在病理上也会互相影响,在治疗上,募穴在腹部,可以阴引阳,治疗腑病,俞穴在背部,阳引阴治脏病。 13送坚付濡:逐其坚实,补其濡弱。 14以急随缓:以使其坚急的方法治疗弛缓的病症。 15消息气血:调理气血,消减或增长气血。 16随师而将息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摄。 17隔日一报:隔一天刺一次。 18以意消息:根据患者胖瘦进行调整。 19交正而识本经:交正,指十二经的阴阳表里相配,凡正经属阴经,属里属脏者,其交经必是阳经,属表属腑。正经属阳经,属表属腑者,其交经必是阴经,属里属脏。取本经俞穴治本经之病,称本经取穴,也正经取穴,兼用与本经相合之经的俞穴则称交经配穴。 20泻络远针:浅刺络脉出血,多用于血瘀气滞。远道刺法。 21留吸母而坚长:留针取热,吸气时出针,用补母法治疗后,患者精神充沛,气血旺盛。 22针刺操作的关键是守神、守机,神乎神,客在门,前一神字为形容词,意思是神奇的,微妙的;后一个是名词,指神气(即人体精神气血)。客有客居的意思,门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即俞穴。形容神秘莫测的神气出入,客居在俞穴门户,比喻神气游行聚集于门户的状态。原文是指不明白神气迅速的变化,又怎能把握疾病的本原呢怎能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呢重点讨论神气与俞穴的关系,神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