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

第一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1.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线段DE交BC于点F,说明:DF=EF。

2.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MN垂直DM于点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点N.(1)求证:MD=MN.(2)若将上述条件中的“M是AB的中点”改为“M 是AB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CD和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E=∠F。

4,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边AB,BC,C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度,过点C作CE垂直AC 且与AB的延长线交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与点0,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7.已知正方形ABCD中,角EAF=45度,F点在CD边上,E点在BC边上。求证:EF=BE+DF

第二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A

E

B

第三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1.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M为AB中点,联结ME,MD、ED

求证:角EMD=2角DAC

证明:

∵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边的一半)∴△MED为等腰三角形∵ME=MA

∴∠MAE=∠MEA∴∠BME=2∠MAE∵MD=MA

∴∠MAD=∠MDA,∴∠BMD=2∠MAD,∵∠EMD=∠BME-

∠BMD=2∠MAE-2∠MAD=2∠DAC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中点,AD、BC的延长线与EF的延长线交于点H、D

求证:∠AHE=∠BGE

证明: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

∵E是CD的中点,且EM‖AD,∴EM=1/2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

∴MF‖BC,且MF=1/2BC.∵AD=BC,∴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EM‖AH,∴∠MEF=∠AHF ∵FM‖BG,∴∠MFE=∠BGF

∴∠AHF=∠BGF.3.写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

这是经典问题,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初二而言,下面的反证法应该可以接受

如图,已知BD平分∠ABC,CE平分∠ACB,BD=CE,求证:AB=AC

证明:

BD平分∠ABC==>BE/AE=BC/AC==>BE/AB=BC/(BC+AC)

==>BE=AB*BC/(BC+AC)

同理:CD=AC*BC/(BC+AB)

假设AB≠AC,不妨设AB>AC.....(*)

AB>AC==>BC+ACAC*BC

==>AB*AB/(BC+AC)>AC*BC/(BC+AB)

==>BE>CD

AB>AC==>∠ACB>∠ABC

∠BEC=∠A+∠ACB/2,∠BDC=∠A+∠ABC/

2==>∠BEC>∠BDC

过B作CE平行线,过C作AB平行线,交于F,连DF

则BECF为平行四边形==>∠BFC=∠BEC>∠BDC (1)

BF=CE=BD==>∠BDF=∠BFD

CF=BE>CD==>∠CDF>∠CFD

==>∠BDF+∠CDF>∠BFD+∠CFD==>∠BDC>∠BFC (2)

(1)(2)矛盾,从而假设(*)不成立

所以AB=AC。

2、两地角的平分线相等,为等腰三角形

作三角形ABC,CD,BE为角C,B的角平分线,交于AB,BE.两平分线交点为O

连结DE,即DE平行BC,所以三角形DOC与COB相似。

有DO/DC=EO/EB,又EB=DC所以DO=EO,三角形COB为等腰又角ODE=OCB=OED=OBC

又因为BE和DC是叫平分线,所以容易得出角C=角B(这个打出来太麻烦了),即ABC为等腰。

第四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28.(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6,点P、Q分别是AB边和CD边上的动点,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点Q从点C向点D运动,且保持AP-CQ。设AP=x

(1)当PQ∥AD时,求x的值;

(2)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相交时,求x的取值范围;

(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时,设交点为E,连接EP、EQ,设△EPQ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S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9分)

如图,直线y=x+m与双曲线y=

(1)求m及k的值; k相交于A(2,1)、B两点. x⎧y=x+m,⎪(2)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直接写出点B的坐标; ky=,⎪x⎩(3)直线y=-2x+4m经过点B吗?请说明理由.

(第21题)

28.(2010江苏淮安,28,12分)如题28(a)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12,0),点B坐标为(6,8),点C为OB的中点,点D从点O出发,沿△OAB的三边按逆时针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运动一周.

(1)点C坐标是),当点D运动8.5秒时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2)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试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OCD的面积S,并指出t为何值时,S最大;

(3)点E在线段AB上以同样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如题28(b)图,若点E与点D同时出发,问在运动5秒钟内,以点D,A,E为顶点的三角形何时与△OCD相似(只考虑以点A.O为对应顶点的情况):题28(a)图题28(b)图

(10江苏南京)21.(7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较于点O,△ABC≌△BAD。求证:(1)OA=OB;(2)AB∥CD.(10江苏南京)28.(8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M是AD的中点,点E从点A

出发,沿AB运动到点B停止,连接EM并延长交射线CD于点F,过M作EF的垂线交射线BC于点G,连结EG、FG。

(1)设AE=x时,△EG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P是MG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的运动路线的长。

23.(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F分别在AD及其延长线上,∥BF,连接BE、CF.

(1)求证:△BDF≌△CDE;

(2)若AB=AC,求证:四边形BFCE是菱形.

CE

27.(本题8分)如图①,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 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 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

(1)如图②,若M为AD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_____cm;

②求证:EP=AE+DP;

(2)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7.(本题满分12分)如图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DCB=75º,以CD为一边的等边△DCE的另一顶点E在腰AB上.(1)求∠AED的度数;

(2)求证:AB=BC;

(3)如图2所示,若F为线段CD上一点,∠FBC=30º.

DF求 FC 的值.

图1 E C

E 图2 C

第五篇: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接EF、FG、GH、HE.

C(1)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D(2)试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F

B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BC=10,将△ABC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1BC1.

(1)线段A1C1的长度是,∠CBA1的度数是.

(2)连接CC1,求证:四边形CBA1C1是平行四边形. A1 C

3.如图,矩形ABCD中,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O为BD的

中点,PO的延长线交BC于Q.(1)求证:OP=OQ;

(2)若AD=8厘米,AB=6厘米,P从点A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运动(不与D重合).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t表示PD的长;并求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是菱形. P D

4.已知:如图,在□ABCD中,AE是BC边上的高,将△ABE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GFC.⑴求证:BE=DG;

⑵若∠B=60︒,当AB与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E

F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结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 D(2)AB=BC+AD.

E

F C

6.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连结AD,在AD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连结BE,CE.

(1)求证:△ABE≌△ACE

(2)当AE与AD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B

A

D B C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F.F(1)求证:△ABE≌△DFE

(2)连结BD、AF,判断四边形AB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ED

B C

8.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BC边上,DE∥AC交AB于E,DF∥AB交AC于F.

(1)求证:AE=DF;

(2)若AD平分∠BAC,试判断四边形AE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F

B

D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E,F是对角线BD上两点,且BF=DE.

(1)写出图中每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

(2)选择(1)中的任意一对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10.在梯形ABCD中,AD∥BC,AB=DC,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并延长DE至点F,使EF=DE.连接BF、CF、AC.(1)求证:四边形ABFC是平行四边形;

(2)若DE=BE⋅CE,求证:四边形ABFC是矩形.D

B

11.如图,△ABC中,AB=AC,AD、AE分别是∠BAC和∠BAC的外角平分线,BE⊥AE.B(1)求证:DA⊥AE

(2)试判断AB与D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E

C

12.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作DE∥AC交AB于点E,DF∥AB交AC于点F.(1)当点D在BC上运动时,∠EDF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2)当AB=10时,四边形EDF的周长是多少?A(3)点D在BC上移动的过程中,AB、DE与DF总存在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EF

B C

2A

13.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 交AB于E.(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什么理由.D B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BC的中点,连结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B=CF D

(2)当BC与AF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是矩形?并说明.C

B F

1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CD上一点,延长BC到E,使CE=CG,连结BG并延长交DE于点F.(1)求证:△BCG≌△DCE (2)将△DE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得到△DMA,判断四边形MBG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16.将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如图方式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D落到D’处,折痕为EF.(1)求证:△ABE≌△AD’F D’(2)连结CF,判断四边形A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D

B

17.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点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正方形?说明理由.A

18.四边形ABCD、DEFG都是正方形,连结AE、CG.(1)求证:AE=CG; B(2)猜想AE与CG的位置关系,并证明.F

BC

19.如图,在四边形ABF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CF=AE.(1)试探究四边形B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当∠A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F D

C20.如图,在□ABCD中,AB⊥AC,AB=1,BC=5,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证明:当旋转角为90°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2)试探究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F与E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BEDF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

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AC绕点O顺时针旋转的度数.F D

21.如图,B、C、E是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CEFG都是正方形,连结BG、DE.(1)猜想BG与DE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指出,并说明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 22.如图,矩形ABCD中,O是AC与BD的交点,过点O的直线EF与AB、CD

F

(1)求证:△BOC≌△DOF;(2)当EF与AC满足什么关系时,四边形AECF是菱形?并说明.D

C

2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边BC、AC上,且CD=CE,连结DE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结AF、BE和

F CF.(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判断四边形AB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B

2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D不与B、C重合),△ADE是以AD为边的等边三角形,过E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AB、AC于点F、G,连结BE.A(1)求证:△AEB≌△ADC;

(2)四边形BCGE是怎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几何证明题

八年级数学几何证明题 数学中的证明题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二几何证明题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初二几何证明题资料,欢迎阅读。 初二几何证明题 1. 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M为AB中点,联结ME,MD、ED 求证:角EMD=2角DAC 证明: ∵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 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边的一半)∴△MED为等腰三角形∵ME=MA ∴∠MAE=∠MEA∴∠BME=2∠MAE∵MD=MA ∴∠MAD=∠MDA, ∴∠BMD=2∠MAD, ∵∠EMD=∠BME-∠BMD=2∠MAE- 2∠MAD=2∠DAC 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中点,AD、 BC的延长线与EF的延长线交于点H、D 求证:∠AHE=∠BGE 证明: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 ∵E是CD的中点,且EM‖AD, ∴EM=1/2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 ∴MF‖BC,且MF=1/2BC. ∵AD=BC, ∴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

∵EM‖AH,∴∠MEF=∠AHF ∵FM‖BG,∴∠MFE=∠BGF ∴∠AHF=∠BGF. 3. 写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 这是经典问题,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初二而言, 下面的反证法应该可以接受 如图,已知BD平分∠ABC,CE平分∠ACB,BD=CE,求证:AB=AC 证明: BD平分∠ABC==>BE/AE=BC/AC==>BE/AB=BC/(BC+AC) ==>BE=AB*BC/(BC+AC) 同理:CD=AC*BC/(BC+AB) 假设AB≠AC,不妨设AB>AC.....(*) AB>AC==>BC+ACAC*BC ==>AB*AB/(BC+AC)>AC*BC/(BC+AB) ==>BE>CD AB>AC==>∠ACB>∠ABC ∠BEC=∠A+∠ACB/2,∠BDC=∠A+∠ABC/2 ==>∠BEC>∠BDC 过B作CE平行线,过C作AB平行线,交于F,连DF 则BECF为平行四边形==>∠BFC=∠BEC>∠BDC (1) BF=CE=BD==>∠BDF=∠BFD CF=BE>CD==>∠CDF>∠CFD

八年级几何证明专题训练(50题)

O E D C B 八年级几何证明专题训练 1. 如图,已知△EAB ≌△DCE ,AB ,EC 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最长边,∠A =∠C =35°,∠CDE =100°,∠DEB =10°,求∠AEC 的度数. 2. 如图,点E 、A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D 与BC 交于点O, 已知∠CAE=∠DBF,AC=BD.求证:∠C=∠D 3.如图,OP 平分∠AOB ,且OA=OB . (1)写出图中三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2)从(1)中任选一个结论进行证明.

4. 已知:如图,AB=AC,DB=DC,AD的延长线交BC于点E,求证:BE=EC。 5. 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8°,求∠B和∠C的度数。 6. 如图,B、D、C、E在同一直线上,AB=AC,AD=AE,求证:BD=CE。 7.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真命题,请给予证明;?如果是 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 命题:有两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 如图,在△ABC中,∠ACB=90o, D是AC上的一点,且AD=BC,DE AC于D,∠EAB=90o.求证:AB=AE. 9. 如图,等边△ABC中,点P在△ABC内,点Q在△ABC外,B,P,Q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BP=∠ACQ,BP=CQ,问△APQ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10. 如图,△ABC中,∠C=90°,AB的中垂线DE交AB于E,交BC于D,若AB=13,AC=5,则△ACD的周长为多少

11. 如图所示,AC ⊥BC ,AD ⊥BD ,AD =BC ,CE ⊥AB ,DF ⊥AB ,垂足分别是E ,F ,求证:CE =DF. 12. 如图,已知△ABC 中,∠ACB =90°,AC =BC ,BE ⊥CE ,垂足为E ,AD ⊥CE ,垂足为D. (1)判断直线BE 与AD 的位置关系是____;BE 与AD 之间的距离是线段____的长; (2)若AD =6 cm ,BE =2 cm ,求BE 与AD 之间的距离及AB 的长. 13. 如图,已知 △ABC 、△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E , 求证:BD=CE B A E D C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5篇可选) 第一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题 1.在△ABC中,AB=AC,D在AB上,E在AC的延长线上,且BD=CE,线段DE交BC于点F,说明:DF=EF。 2.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M是AB的中点,E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MN垂直DM于点M,且交∠CBE的平分线于点N.(1)求证:MD=MN.(2)若将上述条件中的“M是AB的中点”改为“M 是AB上任意一点”其余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点E,F分别是菱形ABCD的边CD和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求证∠E=∠F。 4,如图,在△ABC中,D,E,F,分别为边AB,BC,C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为平行四边形。 5.如图,在菱形ABCD中,∠DAB=60度,过点C作CE垂直AC 且与AB的延长线交与点E,求证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6.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与点0,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三角形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7.已知正方形ABCD中,角EAF=45度,F点在CD边上,E点在BC边上。求证:EF=BE+DF 第二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A E B 第三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 1.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M为AB中点,联结ME,MD、ED 求证:角EMD=2角DAC 证明: ∵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边的一半)∴△MED为等腰三角形∵ME=MA ∴∠MAE=∠MEA∴∠BME=2∠MAE∵MD=MA ∴∠MAD=∠MDA,∴∠BMD=2∠MAD,∵∠EMD=∠BME- ∠BMD=2∠MAE-2∠MAD=2∠DAC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中点,AD、BC的延长线与EF的延长线交于点H、D 求证:∠AHE=∠BGE 证明: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 ∵E是CD的中点,且EM‖AD,∴EM=1/2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 ∴MF‖BC,且MF=1/2BC.∵AD=BC,∴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EM‖AH,∴∠MEF=∠AHF ∵FM‖BG,∴∠MFE=∠BGF ∴∠AHF=∠BGF.3.写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 这是经典问题,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初二而言,下面的反证法应该可以接受 如图,已知BD平分∠ABC,CE平分∠ACB,BD=CE,求证:AB=AC 证明: BD平分∠ABC==>BE/AE=BC/AC==>BE/AB=BC/(BC+AC) ==>BE=AB*BC/(BC+AC) 同理:CD=AC*BC/(BC+AB) 假设AB≠AC,不妨设AB>AC.....(*)

(完整版)八年级几何证明题集锦及解答值得收藏

八年级几何全等证明题归纳 1.如图,梯形ABCD中,AD∥BC,∠DCB=45°,BD⊥CD.过点C作CE⊥AB 于E,交对角线BD于F,点G为BC中点,连接EG、AF. 求证:CF=AB+AF. 证明:在线段CF上截取CH=BA,连接DH, ∵BD⊥CD,BE⊥CE, ∴∠EBF+∠EFB=90°,∠DFC+∠DCF=90°, ∵∠EFB=∠DFC, ∴∠EBF=∠DCF, ∵DB=CD,BA=CH, ∴△ABD≌△HCD, ∴AD=DH,∠ADB=∠HDC, ∵AD∥BC, ∴∠ADB=∠DBC=45°, ∴∠HDC=45°,∴∠HDB=∠BDC—∠HDC=45°, ∴∠ADB=∠HDB, ∵AD=HD,DF=DF, ∴△ADF≌△HDF, ∴AF=HF,

∴CF=CH+HF=AB+AF, ∴CF=AB+AF. 2.如图,ABCD为正方形,E为BC边上一点,且AE=DE,AE与对角线BD交于点F,连接CF,交ED于点G.判断CF与E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垂直. 理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D=∠CBD,AB=BC, ∵BF=BF, ∴△ABF≌△CBF, ∴∠BAF=∠BCF, ∵在RT△ABE和△DCE中,AE=DE,AB=DC, ∴RT△ABE≌△DCE, ∴∠BAE=∠CDE, ∴∠BCF=∠CDE,∵∠CDE+∠DEC=90°, ∴∠BCF+∠DEC=90°, ∴DE⊥CF. 3.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o,AB=AD,DE⊥CD交AB于E,DF平分∠CDE交BC于F,连接EF.证 D A 明:CF=EF 解: E B F C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第一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 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延长线上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CE.求证:CE平分∠ACD E A BCD 2.已知: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是AB边上的一点,AE=AC,EF∥BC交AC于点F.求证:∠DEC=∠FEC .3.已知△ABC、△DBE、△CEF是等边三角形,求证:四边形ADEF 是平行四边形.A D F BC 4.如图,已知在△ABC中,∠A=90°,AB=AC, ∠B的平分线与AC 交于点D,过点C作CH⊥BD,H为垂足。试说明BD=2CH。 A 21C 5.在△ABC中,∠C=90°,AC=BC,过C点在△ABC形外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 (1)求证: MN=AM+BN (2)△ABC内,∠ACB=90°,AC=BC若过C点在△ABC内作直线MN,当MN位于何位置时,AM,BN和MN满足MN=AM-BN,并证明之. 6.“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1)根据上述命题,画出相关图形,并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2)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并加以证明. 7.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0,D、E、F分别是AB、

BC、AC上的点,DE、DC、DF将△ABC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ABC的周长是1 2厘米,求由DF、CD、DE所分成的各个小三角形的周长. 8.如图,∠ABC=∠ADC=90°,E是AC的中点,EF⊥BD,垂足为F.求证:BF=DF. B FA D C 9.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F 和DE交于点P.求证: CP=CD 10.如图△ABC中,BD⊥AC,CE⊥ AB,垂足分别为D、E,BD、CE相交于H,∠A=60°.DH =2,EH=1(1)求BD和CE的长. (2)若∠ACB= 45°,求△ABC的面积. 11.如图,△ABC中,AD是∠BAC内的一条射线,BE⊥AD于E,CF⊥AD于F,点M 是BC的中点.求证:EM=FM A B E C 12.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们不仅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数学家赵爽。赵爽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用形数结合的方法,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详细证明。你能根据这幅“勾股圆方图”证明勾股定理吗?(图中4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13.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7)的会徽,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OA1=A1A2=A2A3=Λ=A7A8=1,如果把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细心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八年级几何证明专题训练(50题)

F O E D C B A 八年级几何证明专题训练 1. 如图.已知△EAB ≌△DCE.AB.EC 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最长边.∠A =∠C =35°.∠CDE =100°.∠DEB =10°.求∠AEC 的度数. 2. 如图,点E 、A 、B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D 与BC 交于点O, 已知∠CAE=∠DBF,AC=BD.求证:∠C=∠D 3.如图.OP 平分∠AOB.且OA=OB . 〔1写出图中三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2从〔1中任选一个结论进行证明. 4. 已知:如图.AB =AC.DB =DC.AD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E. 求证:BE =EC 。 5. 如图.在△ABC 中.AB=AD=DC.∠BAD=28°.求∠B 和∠C 的度数。 7.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 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真命题.请给予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反例说明. 命题:有两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 如图.在△ABC 中.∠ACB=90º. D 是AC 上的一点.且AD=BC.DE AC 于D.∠EAB=90º.求证:AB=AE . 9. 如图.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B .P .Q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ABP =∠ACQ .BP =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10. 如图.△ABC 中.∠C=90°.AB 的中垂线DE 交AB 于E.交BC 于D.若AB=13.AC=5.则△ACD 的周长为多少? 11. 如图所示.AC ⊥BC.AD ⊥BD.AD =BC.CE ⊥AB.DF ⊥AB.垂足分别是E.F.求证:CE =DF. 12. 如图.已知△ABC 中.∠ACB =90°.AC =BC.BE ⊥CE.垂足为E.AD ⊥CE.垂足为D. <1>判断直线BE 与AD 的位置关系是____;BE 与AD 之间的距离是线段____的长; <2>若AD =6 cm .BE =2 cm .求BE 与AD 之间的距离及AB 的长. 13. 如图.已知 △ABC 、△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连结CE. 求证:BD=CE 14. 如图.△ABC 中.AB =AC .∠BAC =120°.AD ⊥AC 交BC •于点D .求证:•BC =3AD . 15. 如图.四边形ABCD 中.∠DAB=∠BCD=90°.M 为BD 中点.N 为AC 中点.求证: MN ⊥AC . 16、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45°.CD ⊥AB 于点D.BE 平分∠ABC.且 BE ⊥AC 于点E.与CD 相交于点F.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 G .〔1求证:BF=A C ;〔2求证:DG=DF . 17. 如图.点B.D 在射线AM 上.点C.E 在射线AN 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求∠A 的度数. 6. 如图.B 、D 、C 、E 在同一直线上.AB=AC.AD=AE.求证:BD=CE 。 B A E D C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F 八年级数学几何经典题【含答案】 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 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2、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 点P 是EF 的中点. 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 . 4、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 求证:AE =AF . B

5、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BC 上的任一点,PF ⊥AP ,CF 平分∠DCE . 求证:PA =PF . 6、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 7如图,△ABC 中,∠C 为直角,∠A=30°,分别以AB 、AC 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 与正△ACD ,DE 与AB 交于F 。 求证:EF=FD 。 8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EC 和DF 相交于G ,连接AG ,求证:AG=AD 。 9、已知在三角形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 交AC 与F,求证AF=EF D F E P C B A F P D E C B A

初二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二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1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且af=dc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adcf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a e b 第二篇: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几何证明题1. 已知: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be⊥ac,垂足为e。m为ab中点,联结me,md、ed 求证:角emd=2角dac 证明: ∵m为ab边的中点,ad⊥bc,be⊥ac,∴md=me=ma=mb(斜边上的中线=斜边的一半)∴△med为等腰三角形∵me=ma ∴∠mae=∠mea∴∠bme=2∠mae∵md=ma ∴∠mad=∠mda,∴∠bmd=2∠mad,∵∠emd=∠bme-∠bmd=2∠mae-2∠mad=2∠dac 2.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cd中点,ad、bc的延长线与ef的延长线交于点h、d 求证:∠ahe=∠bge 证明:连接ac,作em‖ad交ac于m,连接mf.如下图: ∵e是cd的中点,且em‖ad, ∴em=1/2ad,m是ac的中点,又因为f是ab的中点 ∴mf‖bc,且mf=1/2bc. ∵ad=bc, ∴em=mf,三角形mef为等腰三角形,即∠mef=∠mfe. ∵em‖ah,∴∠mef=∠ahf ∵fm‖bg,∴∠mfe=∠bgf ∴∠ahf=∠bgf. 3. 写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的逆命题,并证明它是一个真命题 这是经典问题,证明方法有很多种,对于初二而言, 下面的反证法应该可以接受 如图,已知bd平分∠abc,ce平分∠acb,bd=ce,求证:ab=ac 证明: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 分析、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表达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你已经上初三了,几何学的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从现在开始,总结做题方法。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例如: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这是非常好用的方法,同学们一定要试一试。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同学们可以结合结论和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条件中寻找思路,比方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

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几何证明题入门难,证明题难做,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那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讨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提供。 一要审题。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龋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二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三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就像电脑一下,你一点击开始立刻弹出对应的菜单),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初二数学压轴几何证明题(含答案)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EF=90°,BE=EF,连接DF,G为DF的中点,连接EG,CG,EC. (1)如图1,若点E在CB边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EG与G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至图2所示位置,请问(1)中所得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BEF绕点B顺时针旋转α(0°<α<90°),若BE=1,AB=,当E,F,D三点共线时,求DF的长及tan∠ABF的值. 解:(1)EG⊥CG,=, 理由是:过G作GH⊥EC于H, ∵∠FEB=∠DCB=90°, ∴EF∥GH∥DC, ∵G为DF中点, ∴H为EC中点, ∴EG=GC,GH=(EF+DC)=(EB+BC), 即GH=EH=HC, ∴∠EGC=90°, 即△EG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2) 解:结论还成立, 理由是:如图2,延长EG到H,使EG=GH,连接CH、EC,过E作BC的垂线EM,延长CD,∵在△EFG和△HDG中 ∴△EFG≌△HDG(SAS), ∴DH=EF=BE,∠FEG=∠DHG, ∴EF∥DH, ∴∠1=∠2=90°-∠3=∠4, ∴∠EBC=180°-∠4=180°-∠1=∠HDC, 在△EBC和△HDC中 ∴△EBC≌△HDC. ∴CE=CH,∠BCE=∠DCH, ∴∠ECH=∠DCH+∠ECD=∠BCE+∠ECD=∠BCD=90°, ∴△EC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G为EH的中点, ∴EG⊥GC,=, 即(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3) 解:连接BD,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 A D H E M C B O

初二数学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二数学证明题(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二数学证明题 初二数学证明题1、如图,ab=ac,∠bac=90°,bd⊥ae于d,ce⊥ae于e.且bd>ce ,证明bd=ec+ed .解答:证明:∵∠bac=90°,ce⊥ae,bd⊥ae, ∴∠abd+∠bad=90°,∠bad+∠dac=90°,∠adb=∠aec=90°. ∴∠abd=∠dac. 又∵ab=ac, ∴△abd≌△cae(aas). ∴bd=ae,ec=ad. ∵ae=ad+de, ∴bd=ec+ed. 2、△abc是等要直角三角形。∠acb=90°,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 做ad的垂线,交ab于点e,交ad于点f,求证∠adc=∠bde 解:作ch⊥ab于h交ad于p, ∵在rt△abc中ac=cb,∠acb=90°, ∴∠cab=∠cba=45°. ∴∠hcb=90°-∠cba=45°=∠cba. 又∵中点d, ∴cd=bd.

又∵ch⊥ab, ∴ch=ah=bh. 又∵∠pah+∠aph=90°,∠pcf+∠cpf=90°,∠aph=∠cpf,∴∠pah=∠pcf. 又∵∠aph=∠ceh, 在△aph与△ceh中 ∠pah=∠ech,ah=ch,∠pha=∠ehc, ∴△aph≌△ceh(asa). ∴ph=eh, 又∵pc=ch-ph,be=bh-he, ∴cp=eb. 在△pdc与△edb中 pc=eb,∠pcd=∠ebd,dc=db, ∴△pdc≌△edb(sas). ∴∠adc=∠bde. 2 证明:作oe⊥ab于e,of⊥ac于f, ∵∠3=∠4, ∴oe=of.(问题在这里。理由是什么埃我有点不懂) ∵∠1=∠2, ∴ob=oc. ∴rt△obe≌rt△ocf(hl).

初二几何证明题

初二上证明题001 1.如图,DE ∥BC ,∠D +∠B =180°.求证:AB ∥CD . 2.如图,AB ∥CD ,GH 分别与AB 、CD 相交于点E 、F ,EM 平分∠AEG ,FN 平分∠ CFG . 求证:EM ∥FN . 3.如图,OB =BC ,OC 平分∠AOB .求证:AO ∥BC . 4.B 如图,AB ∥CD ,∠A +∠E =∠AME .求证:AB ∥EF . 5.B 如图,E 为AC 上的一点,∠1=∠B ,∠2=∠D ,BE ⊥DE .求证:AB ∥CD . 6.B :在图中,∠A =∠F ,∠C =∠D = 65°试求∠CBD 和∠CED 的度数. 初二上几何证明002 7.B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CD ,∠B 是∠A 的5倍。求∠C 和∠D 的度数. 8.B 如图:AB ∥CD ,问∠B +∠E +∠D 等于多少度? 9.B 如图,AB ∥CD ,∠B =130°,∠BPC =65°.试求∠C 的度数. 10.B 如图,AB ∥CD ∥EF ,且∠ABC =50°,∠CEF =150°,求∠BCE 的度数. 11.B 如图,AB ∥EF ,AB ⊥AC ,AB ⊥BD ,∠E =∠F =120°,求∠DBF 与∠CAE 的度数. 12.B 如图,∠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DE 过点O ,且DE ∥BC , 求证:DE = BD + CE . 初二上几何证明题003 13.B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 ∥CD ,∠B 是∠A 的5倍。求∠C 和∠D 的度数. 14.B 如图:AB ∥CD ,问∠B +∠E +∠D 等于多少度? F E D C B A B C D E A H G C D E A B N M F A B C O A B C D E F M A B C D E 1 2 O E D A B C E D C B A A B C D A B C D P A B C D E F F E D C B A B A A B C D

八年级四边形几何证明提高题(经典)(模版)

八年级四边形几何证明提高题(经典)(模版) 第一篇:八年级四边形几何证明提高题(经典)(模版) 几何证明提高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E是CD上一点,BE交AC于F,连接DF.(1)若AB∥CD,试证明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在(2)的条件下,试确定E点的位置,使得∠EFD=∠BCD,并说明理由. 2、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DE⊥AC,AM⊥BD,BN⊥AC,CF⊥BD 求证:MN∥EF 3、已知:如图菱形ABCD,E是BC上一点,AE、BD交于F,若AE=AB,∠DAE=2∠BAE 求证:BE=AF A D B E C 4、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DC上的点,若∠1=∠2 AD求证:PB+QD=PA 12 Q BC P D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A求证:AF⊥EF F O BCE6已知:如图,AB//CD,AE=ED,BF=FC,EM//AF交DC于M,求证:FM=AE。 7、已知:如图,⊿ABC中,E、F分别是AB、BC中点,M、N是AC上两点,EM、FN交于D,若AM=MN=N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8、已知:如图,∠1=∠2,AB=3AC,BE⊥AD,求证:AD=DE。

9、已知:如图,AB//CD,∠D=900,BE=EC=DC,求证:∠AEC=3∠BAE。 10、已知:如图,AD⊥BC,∠B=2∠C,BE=EC,求证:DE=12AB。 11、已知:如图,AB=DC,AE=DE,BF=FC,FE交BA、CD的延长线于G、H,求证:∠1=∠2。 12、已知:如图,AB//CD,∠ADC=900,BE=EC,求证:∠AED=2∠EDC。 1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DC上一点,DF⊥AE交BC于F 求证:OE⊥OF AD O E B FC14、如图,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长,在BC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D,等边三角形BCE,等边三角形ACF,连接DE,EF。求证:四边形ADEF是平行四边形。 EF D A BC 15、如图,点G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线段EB和GD相交于点H.(1)求证:EB=GD; (2)判断EB与G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B=2,A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求EB的长. 16、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 =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 (2)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经典题(含答案)

初中几何证明题 经典题〔一〕 1、已知:如图,O是半圆的圆心,C、E是圆上的两点,CD⊥AB,EF⊥AB,EG⊥CO. 求证:CD=GF.〔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2、已知: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点,∠PAD=∠PDA=150. 求证:△PBC是正三角形.〔初二〕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如下图做GH⊥AB,连接EO。由于GOFE四点共圆,所以∠GFH=∠OEG, 即△GHF∽△OGE,可得EO GF = GO GH = CO CD ,又CO=EO,所以CD=GF得证。 A P C D B A F G C E B O D

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 CC 1、DD 1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 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 求证:∠DEN =∠F . 经典题〔二〕 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D 2 C 2 B 2 A 2 D 1 C 1 B 1 C B D A A 1 A N F E C D M B · A H E O

初中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初中几何证明题(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中几何证明题 初中几何证明题己知m是△abc边bc上的中点,,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m⊥em。 求证:bd+ce≥de。 1. 延长em至f,使mf=em,连bf. ∵bm=cm,∠bmf=∠cme, ∴△bfm≌△cem(sas), ∴bf=ce, 又dm⊥em,mf=em, ∴de=df 而∠dbf=∠abc+∠mbf=∠abc+∠acb<180°, ∴bd+bf>df, ∴bd+ce>de。 2. 己知m是△abc边bc上的中点,,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 dm⊥em。 求证:bd+ce≥de 如图

过点c作ab的平行线,交dm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ef 因为cf//ab 所以,∠b=∠fcm 已知m为bc中点,所以bm=cm 又,∠bmd=∠cmf 所以,△bmd≌△cmf(asa) 所以,bd=cf 那么,bd+ce=cf+ce (1) 且,dm=fm 而,em⊥dm 所以,em为线段df的中垂线 所以,de=ef 在△cef中,很明显有ce+cf>ef (2) 所以,bd+ce>de 当点d与点b重合,或者点e与点c重合时,仍然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bd+ce=de 综上就有:bd+ce≥de。 3. 证明因为∠dme=90°,∠bmd<90°,过m作∠bmd=∠fmd,则 ∠cme=∠fme。

截取bf=bc/2=bm=cm。连结df,ef。 易证△bmd≌△fmd,△cme≌△fme 所以bd=df,ce=ef。 在△dfe中,df+ef≥de,即bd+ce≥de。 当f点落在de时取等号。 另证 延长em到f使mf=me,连结df,bf。 ∵mb=mc,∠bmf=∠cme, ∴△mbf≌△mce,∴bf=ce,df=de, 在三角形bdf中,bd+bf≥df, 即bd+ce≥de。 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 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解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是推荐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如果你已经上初三了,几何学的不好,做题没有思路,那你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