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平均绩点计算办法

课程平均绩点计算办法

课程平均学分绩点算法

采用平均学分绩点(GPA ,Grade Point Average )衡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课程学习成

绩考核,全部课程都参与GPA 计算。

学分绩点的计算:

(1)一门课程的学分绩点=绩点×学分数

(2)平均学习绩点=所学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所学课程学分之和

公式如下:

其中:GPA :平均学分绩点; A i :某一门课程的学分;

B i :某一门课程的成绩绩点; N :所修课程的门数

举例:某学生选修5门课程学分绩点的计算

成 绩: 91 87.5 72 69 56

学 分: 4 3 4 2 3

成绩绩点:

4 3.7 2.3 2.0 0

学分绩点: 16 11.1 9.2 4 0

平均学分绩点=(16+11.1+9.2+4+0)÷(4+3+4+2+3)=2.5

∑=∑=*=n 1

i i A n 1i )i B i (A GPA

绩点计算方法

第三章成绩考核与记载 第六条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以百分制记分;考查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记分。 第七条采用计算学分绩点的办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其课程考核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百分制95~10090~9485~8980~8475~7970~7465~6960~640~59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绩点 4.54 3.53 2.52 1.510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课程考核绩点 Σ(课程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 Σ所修课程学分 第八条课程结束考试不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及格以60分记,其绩点为1,不及格绩点为0(实验和实践性环节不安排补考);补考不及格课程只能申请重修,并按规定办理重修手续,重修课程原则上参加下一级学生的相应课程考试(考核)或采用教考分离的方法进行考试(考核),其重修成绩及绩点按考试(考核)成绩记载。重修不及格或所修课程绩点较低者,可再次申请重修并以较高的一次成绩记入学籍档案。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下一级学生相应课程考试(考核))如需提前(或单独)安排的重修课程由课程所属院(部)事先提出方案和课程成绩的计算方法,报教务处审批后实施。《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法按“《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办法”执行,并取得相应的绩点。 第九条学生每学期所修课程一般为24学分左右,最低不得少于15学分,最高不得超过40学分。学生在一学期中某课程缺课达三分之一(含办理请假手续的),或抽查点名三次无故缺席,或作业上交次数缺少达三分之一以上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试(或考查)资格,该门课程作不及格处理,且不得参加补考。 第十条学生因故不能参加正常考试(考查)的,必须事先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教务处批准方可缓考,缓考学生在补考时安排考试,缓考不及格者不再安排补考。 第十一条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以零分记,需参加重修。学生考试过程中如有作弊行为,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第十二条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学分均应填在学生成绩登记册中,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三条专转本学生从转入本科专业起,执行转入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并

厦门大学绩点计算办法完整版

厦门大学绩点计算办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附件5:关于试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的通知 (2012)厦大教10号 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分制改革,提升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参考国内外高校“绩点制”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现将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学分绩点定义 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 缩写GPA)是对学生各门课程所获学分的加权平均值,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课程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单门课程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成绩绩点 三、课程学分绩点计算的相关说明 1.课程成绩与绩点之间的换算关系按如下对照表计算: 2.原有四级记分制的成绩:优(85-100)、良(70-84)、及格(60-69)、不及格(未达60分为不及格),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对应绩点。

其中“优”对应绩点为,“良”对应绩点为,“及格”对应绩点为 “1.3”,“不及格”对应绩点为“0”。两级记分制(合格、不合格)的课程成绩,不纳入课程学分绩点计算。从2012-2013学年开始,成绩登记将不再采用四级记分制。 3.原有《厦门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厦大教[2005]38号)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厦大教[2005]21号)规定的百分制与等级制之间换算标准,如与本办法不一致或有冲突,则以本办法为准。 4.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日试行。 厦门大学教务处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

教你算平均绩点

学习资料 Charlie 2015-2-3 教你算平均绩点 我们平时所说的平均绩点(GPA )并不是单纯的把所有科目的平均绩点求平均值,而是一个加权平均数。假期来了,成绩也出来了,但是查成绩的时候只能看出个大概不挂科的情况或者是处于什么水平,这个GPA 还得自己算,反正闲着也没事干,那么动起手来做一份成绩单给父母看看吧!在这之前,有的人没法理解我的简单描述算不出来,有的人直接让我帮忙算一算,下面我就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求这个加权平均数。 前提:一台电脑 准备:Office Excel 软件 表格软件里所用到的公式:SUMPRODUCT &SUM 查出成绩,把成绩表复制出来粘贴到表格软件里,然后就可以开始了。 最终效果: 公式解说:=SUMPRODUCT(C6:C19,F6:F19)/SUM(C6:C19) 1、汉语的意思SUM:【数】求和。PRODUCT:【数】(乘)积 20 is the product of 5 and 4.二十 是五与四的乘积。SUMPRODUCT:组合的汉语意思是:乘积之和,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2、公式中C6:C19这个区间是学分,F6:F19这个区间是绩点,注意:这个公式的输入要用 英文格式,如果是中文格式的话,这个公式就是错误的,电脑没办法算出结果来。 3、学分和绩点区间是根据你把成绩数据复制到表格位置的不同而不同的,例如,演示图片 的学分栏目中起始的值2.5这个格子的表格坐标是C6,终了的值0.5这个格子的表格坐标是C19,所以学分的值域就是C6:C19 4、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可以明了的把这个公式输入到电脑中了。 5、如果你还是没法做到,那么我在给你一个公式 =((C6*F6)+(C7*F7)+(C8*F8)+…+(C18*F18)+(C19*F19))/(C6+C7+C8+…+C18+C19) 这个公式是不是很长,长得不可理喻,这一个学期的成绩我都懒得去输入这个公式,如果把几个学期加起来,那个公式该有多长,要是出点差错,那该找多久才能找出来! 如果以上的条件你都不具备,那么准备一张草稿纸,一支笔,一个计算器,就是道路有点曲折,但只要坚持总能算出来的。

厦门大学绩点计算办法

关于试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的通知 (2012)厦大教10号 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分制改革,提升学校 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参考国内外高校“绩点制”的成熟经验基础 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 现将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学分绩点定义 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 缩写GPA )是对学生各门课程所 获学分的加权平均值,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课程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单门课程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x 成绩绩点 课程总绩点=工 单门课程学分绩点 课程总学分=y 单门课程学分 三、课程学分绩点计算的相关说明 i ?课程成绩与绩点之间的换算关系按如下对照表计算 课程的平均绩点= 谍程总绩点 i 果程总学

2.原有四级记分制的成绩:优(85-100 )、良(70-84 )、及格(60-69 )、不及格(未达60分为不及格),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对应绩点。其中“优”对应绩点为4.0, “良”对应绩点为 3.0,“及格” 对应绩点为“ 1.3 ”,“不及格”对应绩点为“ 0”。两级记分制(合格、不合格)的课程成绩,不纳入课程学分绩点计算。从2012-2013 学年开始,成绩登记将不再采用四级记分制。 3.原有《厦门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厦大教[2005]38号)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厦大教[2005]21号)规定的 百分制与等级制之间换算标准,如与本办法不一致或有冲突,则以本办法为准。 4.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日试行。 厦门大学教务处二O—二年四月二十三

平均学分绩点算法(泸州医学院)

一、毕业要求: 毕业证书:必修课学分够(必修课不挂科,每个专业必修课学分都不一样)、A选课(限选课)达到40分、B选课(任选课)达到10分;英语四级最低要过校四级,计算机二级必须过;无任何违纪处分。 学位证书: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2.0(即必修课平均分必须70.0分以上,6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分都不行)、A选课平均学分绩点=1.8(即A选课平均分68.0分以上); 二、关于绩点的算法 1.名词:学分、获得学分、分数、绩点、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绩点和学分绩点不一样哦) 2.公式: 绩点=分数÷10-5 学分绩点=绩点×获得的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学分绩点之和÷获得的学分之和 3.举例:(主要计算平均学分绩点)如下图 用上面的公式,那么这学期必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就是 (4.20+9.00+5.95+8.00+25.20+4.95)÷(1.5+3.0+3.5+2.5+6.0+4.5)=2.72857143≈2.72 A选的平均学分绩点就是 (6.90+2.55)÷(3.0+1.5)=2.1 当然,你不能只算一学期的,你需要把所有学期的累加起来算才行,在最后面有个总表,直接用里面的数据就可以,不用一个一个的加。 注:只算获得学分,即修了但是没有考过就没有拿到学分就不算进去。 4.平均学分绩点不够最佳重修方法 最好重修学分很高,考的又很低的那种,比如生物化学,学分高达 6.0,但是你只考了61分,如果能重修到90分,那是相当可观的,你哪个绩点一下子就托上去了,不过一般80分就差不多了,70分持平。初修已经考了70分以上的就没有必要重修。反正总的原则是保证必修课平均分70.0分以上,A选课68.0分以上。 比如上图中,我如果平均学分绩点不够的话,可以重修方剂学哦,具体算法如下: 如果重修得83分,那么这83分的学分绩点就是(83÷10-5)×4.5=14.85,这个时候你这学期的平均学分绩点就是 (4.20+9.00+5.95+8.00+25.20+14.85)÷(1.5+3.0+3.5+2.5+6.0+4.5)=3.2 重修的时候一定要和老师打好关系,选择比较容易得高分的科目。

平均成绩及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平均绩点包括所有课程(必修,限选,任选)。如果有不及格的且尚未补考或补考仍不及格,则计算平均绩点时该课程以零分计算;如果补考及格,则以及格的成绩计算平均绩点,该学分记入总学分中。 具体的绩点算法如下: 若以分数计算成绩: 06级及之前年级: if (成绩>=90) then 绩点=4 elseif (85<=成绩<90) then 绩点=3.7 elseif (82<=成绩<85) then 绩点=3.3 elseif (78<=成绩<82) then 绩点=3 elseif (75<=成绩<78) then 绩点=2.7 elseif (72<=成绩<75) then 绩点=2.3 elseif (68<=成绩<72) then 绩点=2 elseif (64<=成绩<68) then 绩点=1.5 elseif (60<=成绩<64) then 绩点=1 else 绩点=0 endif 07级及之后年级: 课程成绩60分以下绩点为0,60至100分之间绩点算法如下: 课程绩点=4-3(100-X)2/1600 (60≤X≤100) 成绩绩点成绩绩点成绩绩点成绩绩点成绩绩点成绩绩点60 1 61 1.15 62 1.29 63 1.43 64 1.57 65 1.7 66 1.83 67 1.96 68 2.08 69 2.2 70 2.31 71 2.42 72 2.53 73 2.63 74 2.73 75 2.83 76 2.92 77 3.01 78 3.09 79 3.17 80 3.25 81 3.32 82 3.39 83 3.46 84 3.52 85 3.58 86 3.63 87 3.68 88 3.73 89 3.77 90 3.81 91 3.85 92 3.88 93 3.91 94 3.93 95 3.95 96 3.97 97 3.98 98 3.99 99 4 100 4 若以字段计算成绩(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属于同一评定标准; 合格与不合格属于同一评定标准): if(成绩="优秀") then 绩点=4 elseif (成绩="良好") then 绩点=3

教你如何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教你如何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百分制换算绩点方法: 百分制 90-100算9个绩点, 80-89算8个绩点, 70-79算7个绩点, 60-69算6个绩点, 如果有补考重修的情况那么在最后通过成绩的基础上所得绩点减去2,比如高数补考(或重修)得80分,那么高数的绩点为8-2=6。 级别制优秀9个绩点,良好8个绩点,中等7个绩点,及格6个绩点。有补考或重修的计算和上面的相同。 所算科目的代号:A A1 B B1 C1 G1 S X1 Z1 Z3 代号在成绩单里面有,对于一些目前还没有成绩的代号为 S 的科目先不算。所有成绩在教务信息网站可以查到。另外院级公共选修课成绩不是学分绩计算的范围,但至少要修够10个学分;还有每个系的某些科目可能也不计算学分绩。 无论补考或重修多少次,只算最后一次通过的成绩,换算方法和前面一样。如;XX同学重修一门课N次,最后通过的成绩为80分,那么他的绩点就是8-2=6个,按照加权平均计算: 总学分绩点=∑(课程成绩换算后的绩点×课程学分)÷课程总学分下面举例: 假如这位同学就只有三门课程:高数、英语、结构力学 高数85分6个学分、英语78分4个学分、大学物理65分5.5个学分、那他的总绩点: (8×6+7×4+6×5.5)/(6+4+5.5)=7.032 请同学们自己算下目前的绩点,了解一下自己的情况,至少要6.6个绩点还有毕业设计达到合格才能拿到学位证。成绩好的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争取每位同学都能拿到学位证! 特别是07级大四的同学最好计算一下,看看是否能拿到学位证。如果差一点没达到,那么努力一下,毕竟大四还有机会,何况毕业设计或者论文占的比重比较大,学分多,能拿个良好或者优秀的拿学位就更容易了。 我计算一下自己的平均学分绩点了,大概是7.0这样,拿学位不成问题了。各位加油啊!本人大四。。。

绩点计算方法

绩点须知 1.当第一次考试分数大于等于60分时,计算方法是:60分的绩点为 2.0,考试分数每增加1分,绩点增加0.2。在100分时绩点为 10。第一次考试低于60的,绩点为0。 2.补考通过的,绩点则按(1)中乘以0.7计算。 3.重修第一次通过的,绩点则按(1)中乘以0.6计算。 4.重修第二次及以后通过的,绩点则按(1)中乘以0.5计算。 平均学分绩点:(每门课程绩点*相应课程学分)/所有课程学分 例:(高数绩点*高数学分)+(大外绩点*大外学分)/(大外学分+高数学分)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一般不授予学士学位: (1).在校学习期间平均学分绩点未达到4.0。 (2)核心课程期末考试不及格达到6门(专升本4门)及以上; 级 制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绩点 8 6 4 2 0

(3)因考试作弊或在毕业设计(论文、论作)和科学研究中,因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受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者,以及因其他原因受记过处分两次(含2次)或受留校察看处分; (4)做结业处理; (5)其他情形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认为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因以上原因之一不能授予学位,但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0以上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有以下突出表现之一,经本人申请,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以后,可以授予学士学位: (一)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组织)的学科、专业类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 (二)独撰或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发表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专业通过专业四级考试可替代1篇论文); (三)毕业前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且平均学分绩点达6.0以上; (四)受纪律处分后,获得过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且平均学分绩点达到一定标准(受记过处分平均学分绩点达6.0以上、受留校察看处分平均学分绩点达7.0以上); (五)毕业当年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以录取通知为准); (六)其他为提高学院声誉做出过突出贡献。

学生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PA)计算说明(发布版)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生成绩平均学分绩点(GPA)计算说明学号:姓名: 一、所有课程性质分为:必修、限选、公选、通识四大类。 二、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和绩点。 三、课程成绩绩点计算对照表如下: 四、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平均学分绩点=∑(所修课程成绩绩点?所修课程学分) ∑所修课程学分 =(按百分制:分) 五、成绩等级标准:0 不及格(E);1.0-1.9 及格(D);2.0-2.9 中等(C); 3.0-3.9 良好(B);4.0-5.0 优秀(A) The Student’s Grade Point Average (GPA) Calculation Statement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o.:NAME: I、There are four types of courses: Required Courses, Restricted Elective Course,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General-knowledge Courses. II、Scores will be calculated with the hundred mark system. A minimum score of 60 is required to PASS and get the course credits and the grade point. Grade Point Average=∑(Course Grade Point ?Course Credits ) ∑Course Credits =(hundred mark system: ) Ⅴ、GPA grade standard:0 Failure(E); 1.0-1.9 Pass(D); 2.0-2.9 Average(C); 3.0-3.9 Good(B); 4.0-5.0 Excellent(A)

GPA计算方法总结

GPA(平均成绩点数计算) 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成绩点数(平均分数、平均绩点),美国普通课程的GPA满分是4.0分,即A=4,B=3,C=2,D=1。而一些高级课程,如荣誉课程,AP课程等,单科GPA满分可达5分,甚至6分。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如:3.0、3.45。 计算 GPA的计算一般是将每门课程的绩点乘以学分,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分,得出平均分。中国中小学一般没有GPA,但是各高等院校从1999年起开始采用GPA衡量在校学生成绩,教育部并作出相关规定。中国高校的分数设置最常见的为五分制或四分制,具体的折合方式视各个学校规定而有所不同。对于四分制,百分制中的90分及以上可视为绩点中的4分,80分以上为3分,70分以上为2分,60分以上为1分;五分制中的5分为四分制中的4分,4分为3分,3分为2分,2分为1分。高校的GPA一般在最终成绩单,尤其是中英文成绩单上出现。在学校官方的记录系统里面也可以查到该生的GPA。 虽然GPA一般不作为国内入学标准,但是在奖学金评选和保送生资格评选时都会占到比较重要的地位。最终GPA 低于60%-50%很可能会影响到顺利毕业或取得学位。GPA的算法非常复杂,根据论文或研究项目、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的绩点与学分之积的总和再除以总学分得出。每个学校的相关规定都有区别,一般都不会是所有成绩简单相加再除以科目数量。所以建议在计算GPA的时候,一定要先准确参考学校的相关规定。美国多数大学对申请人的GPA都有最低规定,不够最低要求的不予考虑。一般美国大学对于奖学金申请者的GPA要求是3.0以上。 常用算法 百分制五等级制学分绩点 100-95 A+ 4.3 94-90 A 4 89-85 A- 3.7 84-82 B+ 3.3 81-78 B 3 77-75 B- 2.7 74-72 C+ 2.3 71-68 C 2 67-65 C- 1.7 64 D+ 1.5 63-61 D 1.3 60 D- 1 <60 F 0 四分制算法百分制分数等级绩点 90-100 A 4 80-89 B 3 70-79 C 2 60-69 D 1 60以下 F 0 其他算法 1.中国人民大学版本百分制分数等级绩点 90-100 A 4.0 86-89 A- 3.7 83-85 B+ 3.3 80-82 B 3.0 76-79 B- 2.7 73-75 C+ 2.3 70-72 C 2.0 66-69 C- 1.7 63-65 D+ 1.3 60-62 D 1.0 考查课合格P 1.0 考查课不合格或60分以下F 0.0 2.武汉大学版本 百分制分数等级绩点 90-100 A 4.0 85-89 B+ 3.7 82-84 B 3.3 78-81 B- 3.0 75-77 C+ 2.7 72-74 C 2.3 68-71 C- 2.0 64-67 D+ 1.5

平均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的算分

1、学分制课程体系:按一级学科或学院进行模块式课程整合,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其中,通识课和学科核心课两大模块课程为必修课程。 (1)通识课程。它是指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外语、“两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现代生物学导论和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2)学科核心课程。它是指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含各类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3)选修课程。它包括公共选修课和指导性选修课(含专业指定选修课即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等)。 2、学分绩点制。为精确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综合衡量学生素质,推行学分绩点制。学分绩点也称平均学分绩点,是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奖励、辅修专业的选读、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选读、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就业推荐等的重要依据。 3、2008年南昌大学推荐免试生遴选的专业课成绩按通识课程和学科核心课程(不含选修课程)进行计算(详见《关于做好我校2008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学分课程学分课程绩点数平均学分绩点数 其中,课程绩点数的取值规则为: (1)百分制成绩为95分以上(含95分),课程绩点数为5.0; (2)百分制成绩为85-94分,课程绩点数为4.0; (3)百分制成绩75-84分,课程绩点数为3.0; (4)百分制成绩65-74分,课程绩点数为2.0; (5)百分制成绩60-64分,课程绩点数为1.0; (6)百分制成绩为60分以下,课程绩点数为0.0。 五级制成绩按与百分制成绩关系进行相应转换。 学分点绩是万老师用电脑系统自动生成的。 平均学分绩计算方法为:平均学分绩=∑(课程百分制成绩×课程学分)/∑课程学分 医学类专业学生 专业文化素质分=平均学习成绩 平均学分绩是吧你们6个学期的成绩周五下午各班同学算出来的

GPA换算公式

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分,美国的GPA满分是4分,即A=4,B=3,C=2,D=1.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如:3.0,3.45。GPA的计算一般是将每门课程的学分乘以学时,加起来以后除以总的学时,得出平均分。中国学校的分数设置一般是百分制或五分制,具体的折合方式视不同的美国大学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讲,百分制中的90分以上可视为4分,80分以上为3分,70分以上为2分,60分以上为1分,五分制中的5分为4分,4分为3分,3分为2分,2分为1分。中国许多大学的成绩单上没有学时,因此,GPA只能估算,可将所有课程的成绩加起来后除以课程数。一般美国大学对于奖学金申请者的GPA要求是3.0以上。 GPA常识 GPA是令很多人头痛的问题。我个人是换算了,不过最后好象换算有问题,不过没有一个学校找过我麻烦。我的几个朋友,没有换算,直接把成绩单寄了过去,出于礼貌的角度,建议大家还是要换算了。 希望有GPA问题的人要好好理解我这段话哦!!! 这里给大家个简单介绍。不过我在网上见到过其他的文章说在英国的PGA标准有所不同的。 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是平均成绩点数。美国多数大学对申请人GPA都有最低规定,不够最低要求的不予考虑。 GPA一般用4分制计算,换算方法参见下表: 百分制分数等级成绩点数 90-100 A 4 80-89 B 3 70-79 C 2 60-69 D 1 60以下 E 0 GPA的标准计算方法是将大学成绩的加权平均数乘以4,再除以100。比较常见的方法还有把各科成绩按等级乘以学求和再以总学分除之。 例如某学生的五门课程的学分和成绩为: A课程四个学分,成绩92(A); B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0(B); C课程两个学分,成绩98(A); D课程六个学分,成绩70(C); E课程三个学分,成绩89(B)。 以上五项成绩GPA为:

川大绩点计算方法

赶时间出去,就不排版了。 衡量成绩主要有2个指标,一是平均分,二是学分绩点。先举个栗子: 假设我一学期修读了三门课程 微积分4学分95分 体育1学分60分 形势与政策0学分(其实是0.25)85分 那么这学期的平均分是(95*4 +60*1+85*0.25)/(4+1+0.25)= 87.86 川大的奖学金评定和保研等等都是看平均分的,而且大多数时候只看必修课,大家掌握好用excel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在需要用平均分的时候,迅速计算,立刻填申请表啦。具体方法后面和绩点一起说 要注意到,平均分87.86是个很高的分数,它没有反映出这个学生体育成绩较差的实际情况,所以又有了一个叫学分绩点的东东,可以对所有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衡量。 以川大的绩点算法为例 课程学分百分制对应绩点

微积分4学分95分 4.0 体育1学分60分 1.0 形势与政策0.25学分85分 3.6 那么这学期的学分绩点是(4.0*4 + 1.0*1 +3.6*0.25)/(4+1+0.25)= 3.41 因为80分-84分对应的绩点是3.2.,85-89对应3.6. 对于绩点和平均分算法做一个对比: 另一个同学这三门课程都是87,他的平均分自然是87,绩点是3.6。 而示例中这位同学,他的平均分87.86,绩点只有3.41。 可见绩点算法与平均分算法得到的结果有明显差异,一般国外更注重绩点。同时,我表达一下对08级吴院最高绩点,3.87的崇敬之情。。。 川大的百分制-绩点对照表(74和84绝对是最悲情的分数) 95-100 4.0 90-94 3.8 85-89 3.6 80-84 3.2 75-79 2.7

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器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VC++面向对象与可视化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器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003班 姓名:邓运思学号:100402317实验室号:信息205 实验组号:17 实验时间:2012/12/10批阅时间: 指导教师:伞宏力成绩:

沈阳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适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1003班学号:100402317 姓名:邓运思 实验名称:平均学分绩点计算器 1.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VC++6.0为编程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的可视化编程 设计一个学分绩点计算器,并能按要求进行计算 2.实验内容: 建立类型为基本对话框的工程 熟练掌握简单控件的用法 学习掌握计算的算法 3. 实验方案(程序设计说明) 算法:平均学分绩点=各科成绩*各科对应的学分/学分之和 界面设计:分两个学年(包括成绩输入,学分输入,是否从修的选择),有时间显示,计算结果的输出,对结果的相关提示,插入图片,连接网站,背景颜色设置,字体设置 设计流程图: 建立工程:

界面: 控件:用到的有静态,组框,组合框,编辑,复选框,按钮,图像等控件退出对话框: 4. 实验步骤或程序(经调试后正确的源程序) 见附件A

5.程序运行结果 6.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组合框无法清零 解决办法:找到.SetCurSel()函数,括号里的值为-1 2.保留计算结果后2位有效数字 解决办法:a1=pjxfjd*1000.0; a2=pjxfjd*100.0; a3=a1%10; if(a3>=5) { a4=a2+1; } else { a4=a2; } a5=a4/100.0; 这种方法还保证了进位 3.计算有负位 解决办法:有时输入的不合理造成不对的输出结果,所以给输出加限制条件4.加入图片 解决办法:须转换为8位256色数的BMP格式的图片

川大绩点计算方法

衡量成绩主要有2个指标,一是平均分,二是学分绩点。 假设我一学期修读了三门课程 微积分4学分95分 体育1学分60分 形势与政策0学分(其实是0.25)85分 那么这学期的平均分是(95*4 +60*1+85*0.25)/(4+1+0.25)= 87.86 川大的奖学金评定和保研等等都是看平均分的,而且大多数时候只看必修课,大家掌握好用excel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在需要用平均分的时候,迅速计算,立刻填申请表啦。具体方法后面和绩点一起说 要注意到,平均分87.86是个很高的分数,它没有反映出这个学生体育成绩较差的实际情况,所以又有了一个叫学分绩点的东东,可以对所有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衡量。 以川大的绩点算法为例 课程学分百分制对应绩点 微积分4学分95分 4.0 体育1学分60分 1.0 形势与政策0.25学分85分 3.6 那么这学期的学分绩点是(4.0*4 + 1.0*1 +3.6*0.25)/(4+1+0.25)= 3.41

因为80分-84分对应的绩点是3.2.,85-89对应3.6. 对于绩点和平均分算法做一个对比 另一个同学这三门课程都是87,他的平均分自然是87,绩点是3.6。 而示例中这位同学,他的平均分87.86,绩点只有3.41。 可见绩点算法与平均分算法得到的结果有明显差异,一般国外更注重绩点。同时,我表达一下对08级吴院最高绩点,3.87的崇敬之情。。。 川大的百分制-绩点对照表(74和84绝对是最悲情的分数) 95-100 4.0 90-94 3.8 85-89 3.6 80-84 3.2 75-79 2.7 70-74 2.2 65-69 1.7 60-64 1.0 0-59 0 对川大某绩点1.1,从未挂过科顺利毕业的学长致以更崇高的敬意。。。 接下来讲解使用EXCEL计算平均分和绩点的方法。国外学生对Excel等软件使用的非常熟练,经常使用各种高级功能。我刚去台湾时,用MATLAB做实验数据分析,被嘲笑好久…

平均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General Point Average,即GPA)是以学分与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量与质的计算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和平均学分绩点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实施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能方便地与美国的GPA制挂钩。想出国留学的中国本科生应该引以为重。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学分制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 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绩点计算方法: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计算方法是: 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段绩点法,强调按分数区分绩点层次。北京大学的如下: 成绩等级绩点 90-100 A 4.0 85-89 A- 3.7 82-84 B+ 3.3 78-81 B 3.0 75-77 B- 2.7 71-74 C+ 2.3 66-70 C 2.0 62-65 C- 1.7 60-61 D 1.3 补考 60 D- 1.0 60以下 F 0 平均绩点=(课程学分1*绩点+课程学分2*绩点+......+课程学分n*绩点)/( 课程学分1+课程学分2+......+课程学分n)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主要方法为:

平均成绩及平均绩点计算规则

平均成绩及平均绩点计算规则 平均成绩 一、计算方法 平均成绩=∑(学分*成绩)÷∑学分 二、计算范围 (一)04、05、06级学生按旧规定执行 1.重修成绩不计入,只计最初成绩 2.乘系数成绩按原始成绩计算 3.缓考课程不计入 4.免修课程不计入 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 6.不包括校任选课、创新课、专业选修课、体育课、国家英语四级成绩 按类别排除以下课程: 04--法律、经管、社会选修 05--文学、历史、哲学选修 06--环境、心理、健康选修 07--艺术选修 08--自然科学选修 18--专业选修 09--体育 25--外语水平 研究与创新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 跨学科选修 按性质和类别排除以下课程: 性质=(选修)且类别=(学科基础) (二)07级及以后入学的学生 1.重修成绩不计入,只计最初成绩 2.乘系数成绩按原始成绩计算 3.缓考课程不计入 4.免修课程不计入 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 6.包括全部课程,国家英语四级除外 平均绩点 一、计算方法 平均绩点=∑(学分*绩点)÷∑学分

二、计算范围 (一)04、05、06级学生按旧规定执行 1. 重修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 2.乘系数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 3.缓考课程不计入 4.免修课程不计入 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 6.不包括校任选课、创新课、专业选修课、体育课、国家英语四级成绩 按类别排除以下课程 04--法律、经管、社会选修 05--文学、历史、哲学选修 06--环境、心理、健康选修 07--艺术选修 08--自然科学选修 18--专业选修 09--体育 25--外语水平 研究与创新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 跨学科选修 按性质和类别排除以下课程 性质=02(选修)且类别= 16(学科基础) (二)07级及以后入学学生 1.重修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 2.乘系数课程按最终成绩计算 3.缓考课程不计入 4.免修课程不计入 5.只计本学位成绩,不计双学位成绩 6.包括全部课程,国家英语四级除外 三、绩点对照表 绩点成绩 ============= 4.0 100-90 3.7 89-85 3.3 84-82 3.0 81-78 2.7 77-75 2.3 74-72 2.0 71-68 1.5 67-64 1.0 63-60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厦 门 大 学(通知) 教务处 (2012)厦大教10号 关于试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 计算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分制改革,提升学校本科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参考国内外高校“绩点制”的成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现将课程学分绩点计算办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学分绩点定义 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 缩写GPA)是对学生各门课程所获学分的加权平均值,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课程学分绩点计算方法 单门课程学分绩点=该课程的学分×成绩绩点 三、课程学分绩点计算的相关说明 1.课程成绩与绩点之间的换算关系按如下对照表计算: 百分制等级制绩点 95-100A+ 4.0

90-94A 4.0 85-89A- 3.7 81-84B+ 3.3 78-80B 3.0 75-77B- 2.7 72-74C+ 2.3 68-71C 2.0 64-67C- 1.7 60-63D 1.0 60 以下F0 2.原有四级记分制的成绩:优(85-100)、良(70-84)、及格(60-69)、不及格(未达60分为不及格),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对应绩点。其中“优”对应绩点为 4.0,“良”对应绩点为3.0,“及格”对应绩点为“1.3”,“不及格”对应绩点为“0”。两级记分制(合格、不合格)的课程成绩,不纳入课程学分绩点计算。从 2012-2013学年开始,成绩登记将不再采用四级记分制。 3.原有《厦门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厦大教[2005]38号)和《厦门大学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厦大教[2005]21号)规定的百分制与等级制之间换算标准,如与本办法不一致或有冲突,则以本办法为准。 4.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公布日试行。 厦门大学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