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发展

既然教育学这么重要,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学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教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No.1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的教育家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董仲舒、韩愈、王守仁。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学的发展之荀子、墨子、老子、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No.1 荀子的教育思想

No.2墨子的教育思想

No.3老子的教育思想

No.4韩非子的教育思想

童鞋们都记下来了吗?不仅要记住,还要会用哦~那杨杨老师就给大家出一道题,看看大家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何~

提出“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实”、“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人是谁呢?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No.1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No.2韩愈的教育思想

No.3朱熹的教育思想

No.4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No.5《学记》的教育思想

杨杨老师温馨提醒:这个知识点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重中之重!!!

教育的发展之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的所有内容,同学们掌握了多少呢?教育的发展之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的发展之科学化阶段

好了,咱们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老规矩,一道题测试一下你掌握的怎么样!别忘了把答案留在评论区哦~随后杨杨老师来揭晓答案!

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儿童中心“,主张“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晏阳初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杜威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之科学化阶段

上周我们学习了凯洛夫和杨贤江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现在我们来学习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拿出笔和本,开始记笔记喽~

我们已经知道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都有哪些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流派都有哪些↓↓↓

科学化阶段的教育学发展状况就我们先记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就是这些了,下面继续出两道题考考大家学的怎么样哦~

No.1

1912年发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教育观和美感教育的是()

A.梁漱溟

B.黄炎培

C.蔡元培

D.陶行知

No.2

开展教学过程最优化与教学质量提高实验研究的教育家是()

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奥苏伯尔

D.巴班斯基

教育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知识框架↓↓↓

了解了本章的知识框架,下面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的学习。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又起着促进作用: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它反映着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而一定社会的教育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积极的影响作用。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特性;

2.学校文化的分类;

3.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四、教育与人口

教育对人口相互制约和影响,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迁移等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一节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掌握了多少呢?

来来来,做两道练习题告诉我你有多棒吧~

No.1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No.2 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有()

A.传承与传播文化

B.保存和活化文化

C.选择与整理文化

D.交融与创新文化

第三章都有哪些考点↓↓↓

那梳理完这一章的考点之后,我们马上开始第一节教育目的的学习,由于第一节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让童鞋们更好的消化吸收每一节课的内容,我们把教育目的这一部分的笔记分两节课来学习~童鞋们可要耐心地拿下每个知识点哦~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上)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它是广义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知识拓展——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它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总体规格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实现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但各级各类学校有各自人才培养的具体的质量规格,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主要由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构成。

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又称定向功能,教育目的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无论是对受教育者,还是对教育者都具有目标导向功能,诸如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都必须按照教育目的去进行。

2.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它不仅激励着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学习目的,也激励着受教育者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依据。

4.选择功能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可供受教育者学习的知识经验繁多而复杂,需要培养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需要发展方方面面的智力、能力。有了教育目的,就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了基本范围,保证了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同时,教育目的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四、教育目的确立依据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能对社会、对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受多方面的制约。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的发展,人们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必须考虑社会和人的因素。

1.社会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有着密切联系。教育要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就必须依据社会的现实和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

一是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总要带来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变革,而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新的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建立,又无不对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

二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要。人不仅是社会的成员,也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要反映社会关系和政治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的制约。

2.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包含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向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来确定。

一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有所不同,在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时,就必须以此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实际教育活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

二是根据人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对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认识,会使社会要求转化为自我发展的需要,使其围绕社会要求来设计、建构自我发展的素质。

3.理论依据

五、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

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对教育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3.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好了,今天的笔记内容我们就先记到这里,下面做两道练习题来巩固一下今天学的内容吧~

1.下列概念按照范畴由大到小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

C.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D.课程目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

2.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人们通常认为持个人本位论的学者有()

A.涂尔干

B.卢梭

C.裴斯泰洛奇

D.福禄贝尔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下)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各类表述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的思想,即教育要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这一思想很快被全球各国所认可,并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的表述

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教育方针。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个教育方针表述与50年代毛泽东的提法不完全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 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这一教育目的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这里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6年,第十届人大二十二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开始了历史性转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的教育目的,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及教育发展发挥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适应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需要,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有如下几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所揭示的人的发展观,为教育目的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方**,指明了教育目的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

2.培养“劳动者”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既包括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也包括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

3.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的质量标准。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的这一基本精神,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

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一贯坚持的原则。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源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源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

5.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以此为目标,对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即: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第二,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第三,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三)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一般认为,我国现在中小学的全面发展教育主要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的作用,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德育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2)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智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

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保健知识,增强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

(4)美育

美育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指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综合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的作用。

2.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育” 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全面发展不能理解为要求学生“样样都好” 的平均发展,也不能理解为人人都要发展成为一样的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强调。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解释: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同时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

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还要改变那种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要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面貌。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

3.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所谓“全体性” ,广义地说,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狭义地看,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全体性的特征由以下几点决定:①国民素质、民族素质的提高要求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受教育者;②所有受教育者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全体性” 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它要求学校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而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 ,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

在目标层面上,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受教育者的素质全面发展、整体提高,培养其合理的、完善的素质结构;在内容和方法层面上,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全方位的,只有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是某种单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坚持全面教育、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全面性的要求,必须做到几个结合:认知、意志与情感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与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的。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未来劳动者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而不是进行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特殊训练。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内容是当代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所必须掌握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学读书笔记大全

教育学读书笔记大全 篇一:《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 ,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 ,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 ,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 多方面性的概 念 , 兴趣的概念 , 多方面兴趣的对象 , 教学 , 教学的过程 , 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根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方案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拟有价值的部份。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一、《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 教育的最高目的 , 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局部,即希望到

达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到达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到达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开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到达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一)性恶论与管理论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竭力鼓吹的性恶论 ,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他们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不断地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 , 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他说: 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局部: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但是,儿童管理既不是教学,也不属于教育,旨在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到达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胁,监督,权威与爱。 (二)兴趣说与教学论

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 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在这个主题的文章中,我们将对教育学进行深入探讨,并为你提供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通过这些摘抄,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 以下是我们精心挑选的20篇教育学读书笔记摘抄: 1.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导论》 2. “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涉及到学生、老师和社会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教育学概论》 3.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育与社会》 4.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角色,以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

——《教育哲学》 5. “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受到教师的影响很大,良好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心理学》 6. “教育不应该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 7. “教育应该是包容的,能够充分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力。” ——《多元文化教育》 8.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 ——《家庭教育心理学》 9.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的关键,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育改革与发展》 10.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追

求考试分数。” ——《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11. “学校应该是一个和谐、民主、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学校文化建设与教育管理》 12.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石,应该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学生的平等权利。” ——《教育社会学》 13. “课程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应该注重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课程理论与实践》 14. “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15.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育评价与学校管理》

教育学原理笔记-自己整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简答)15曲阜简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是有区别于教育学的,是一种自古就存在的现象,教育学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了相关的理论学说和研究。 教育学: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总括)(名词解释)10江苏,10中山,10西南,11扬州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和教育对象. 整个教育过程中,凡是已经看到的,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就是一种现象,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衍生成一种

问题,但又并非所有的教育问题都能构成教育的研究对象,只有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才能构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名词解释)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必然的趋势。 教育价值观念:是主观的,不与规律的客观性矛盾,我们追寻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引领和规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 联系:规律展示发展可能性,价值观念引领方向。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讨论教育活动系统的多种可能性与价值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教育艺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通过创造性的组织方式,且充满灵感,富有感情,且与众不同,易于被人接受,这个活动过程就会演变为艺术性的教育活动。教育艺术是我们整个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灵魂。(名词解释) 教育学的发展不能仅仅是用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它只是教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任务。指导实践是实然的一种状态,教育学是一种应然的理想状态,教育学是游刃于实然和应然之间的。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代表人物:①乐正克《学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②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也叫《雄辩术原理》),这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特点:①教育学的思想零星的散落在哲学、政治、文化的著作中; ②关于教育的论述停留在描述经验的层次上,抽象概括的层次较低。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教育学》读书笔记 《教育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学》读书笔记(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知不觉工作已将近十年,经历了数不经的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好的成绩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自觉的就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天读了《教育学》,内心竟有深深的不安,多年来在我心中树立的工作目标竟轰然倒下。原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出好的成绩,更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成绩只是学生的一部分,而大多数教师却一叶障目,按照学生的成绩带上了有色眼镜。 一、端正态度 如何摆脱这种态度,那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有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按照学生的成绩来划分爱的界限,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成为一种义务。师爱是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精神雨露,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的能源和灵魂。这种爱不能是表面的应付工作,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如 果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痛苦,排解他们的忧愁,从而在感情上拉近师生的距离,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学生愿意把教师当作益友,从内心深处把教师当做自己排忧解难的朋友。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或示范,或帮助,或促进,使每一堂课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方法。教师关心学生,把爱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不能只爱一部分学生,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不公平的情感。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长远的师爱。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爱以达到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二、如果教学生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喜好而偏待学生,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无遮掩,或进 行体罚,更是对学生的侮辱。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使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里。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 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要明白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 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当前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最根本的道德。 当然,爱不是肆意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争执时,教师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批评可以严厉,但绝不能讽刺、挖苦。“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 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 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

教育学笔记总结

教育学笔记总结 综合 一、知识点: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将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第一个人。 2、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3、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新教育大纲》。 4、瞽(gu)宗是商代的乐师。 5、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6、古代印度“种性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首陀罗(奴隶)。 7、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庠(xiang) 。。我国有学校教育形态是在:夏代。。我国在夏朝时就出现了以庠、序、校为名称的早期学校形态。。。 8、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是西周的主要教育内容,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七艺包括:三科和四学。。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分科课程。 9、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0、传统教育的“旧三中心论”是指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11、教育的7个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1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3、“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4、到2021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与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施行时间:20xx年9月1日。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正式颁布的时间是:1986年4月12日。。。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21年。 1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16、我们平常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同化性迁移】。 1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属于【刺激的泛化】。 18、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把壶盖顶起,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这种现象属于【原型启发】。 19、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pdf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PDF 1. 引言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的本质、目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整理了教育学原理的笔记,并将其整理为PDF格式,以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学习和参考。 2. 教育的定义与分类 教育是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指导和影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可以分为形式教育和非形式教育。其中,形式教育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机构和环境下进行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如学校教育;非形式教育则是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无组织的教育活动,如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 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其中,智育 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德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体育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育还具有社会性和个性化的功能。社会性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个性化功能则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4. 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活动进行的基本准则。常见的教育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循 序渐进、因势利导、全面发展等。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别差异化教育;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按照逐步增加的难度和复杂度进行教学;因势利导原则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注重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避免片面追求某个层面的发展。 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活动进行的方式和手段。常见的教育方法包括讲授法、讨 论法、实践法、启发法等。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讲解;讨论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思考;实践法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启发法是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进行启发和指导。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 一、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的学科,它是一门探讨人类教育问题的科学。教育学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它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教育的规律 和原则,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 2.系统性:教育学涉及多个层面和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系统。 3.现实性:教育学关注实际教育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实际教育 工作,帮助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包括诸多基本原理,下面主要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原理。 1. 教育目标原理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性要求,也是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教育目标原理强调教育活动要明确目标,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对象,确立合适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原理涉及教育的终极目标、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终极目标是指对学生的终极要求,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公民;基本目标是指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应达到的水平,如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造力;具体目标是指教育活动中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够掌握某个知识点或技能。 2. 教育内容原理 教育内容原理强调教育活动依托于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是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内容原理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呈现。教育内容应当丰富多样,包括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社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3. 教学方法原理 教学方法原理强调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教学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和策略,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教育学学习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词源:孟子《孟子尽心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概念:广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属性:本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永阶长城利民生,相对独立很关键 功能:作用对象:个体功能(本体)、社会功能(派生) 作用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呈现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起源:神话最古老,本能生利息,心理仿梦露,米凯爱劳动 历史形态:原始社会:三没两生 1、没有独立的形态 2、没有学校 3、没有阶级性 4、与生产劳动结合 5、为了生产和生活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初期出现学校教育) 古代中国:夏:庠、序我国最早的学校 商: 周: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政教合一(体现阶级性) 国学(大学,小学)和乡学 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分学科教学雏形 其中礼乐为核心,书术(小艺)在小学中教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察举制 洪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隋唐:隋:科举制 唐:全面推行科举制度 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体现等级性) 宋朝:《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科举考试主要依据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书院盛行 明:八股取士 清:1905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西方:奴隶时期 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 教师:僧侣 学习内容《吠陀》

教师: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希腊:雅典:教育目的: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评价: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是西方最早形成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目的:培养军人 评价:内容单一、方法严厉,注重女子教育欧洲封建:教会教育:教育目的:培养僧侣和统治人才 教育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教育目的:培养封建骑士 教育内容: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古代东西方特征:阶道板砖象等离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出现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标志:学校的产生 文艺复兴欧洲:反对神性,反对蒙蔽主义,个性解放,平等友爱 近代教育:资本主义:公义世法 现代教育:20世纪后期(个国全民多现身) 终身化:(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 全民化: 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追求教育自由化】 多元化: 现代化:(信息化)(教师素质现代化是核心) (最高目的:实现人的现代化) 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任务) 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教育认识现象 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内在动力,是教育学萌芽的标志 规律:外部关系规律:与社会发展 内部关系规律:与人发展 教育学产生:萌芽阶段,创立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分化拓展阶段我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教育研究: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自愿、匿名、保密、无害 研究方法:观察法(直接观察)“科学研究的前门” 调查研究法(间接了解)“问卷,访谈,观察,测量” 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行动研究法(先实践)“解决怎么办问题” 经验调查法(再反思) 个案研究法(别人的例子) 教育叙事研究(自己的例子) 观察法:是否直接参与:非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

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自学目标:1、记诵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忘记教育学问世的年代、奠基人 和标志性著作。3、介绍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4、认知和掌控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问题与思考:作为一个即将开始学习教育学的大学生,请勾画出你所期待的教育学的 内容。一、教育学的对象、性质与目标(一)教育学与教育问题 1、打破臆见:化解教育经验和教育概念的差异。“教育就是什么”就是许多人无能 为力的概念问题。 2、现代社会与教育问题 教育的偏差引致了非常大的社会问题。例如危害青少年人性的升学竞争、中学生的不 当化女性主义(校内暴力和家庭暴力的扩散),智力处在滞后状态的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等。(二)社会的变化与教育1、教育的普及与发展;2、人权思想的普及;3、国民国家 的创建; 4、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变革。其对教育影响有?家庭和地区社会的教育力低下;?教育的大众化及其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激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革新等。(三)教育学的对象是教育现象,更准确的说是“教育问题”。教育问题分为两类:一类 是“怎样去教育”的教育实践问题;另一类是“什么是教育”的教育哲学理论问题。(四)教育学的性质:师范类公共教育学是一门实践理论为主的“实践教育学”。实践教育学是 研究教育问题,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规范学科。实践教育学的根本在于指导教 育实践,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对教育情境进行价值判断;2、认定教育的目的; 3、提供更多教育方法、手段的规范; 4、进行教育实践的激励。如口号性的陈述、评价性语言等。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期1、教育经验的总结孔子《论语》、战国后期的《学记》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晓得.就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重.”古希腊柏 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古罗马昆体荣的《慷慨激昂之术原理》等。《学记》就是世界上最早系统阐释教育思想的专著;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慷慨激昂之 术原理》早300多年。 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2、“教”之学――教授法和教授学的出现捷克教育家夸美纽 斯的《大教授论》(今又译为《大教学论》)是“教”之学的典范,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

教育学笔记整理

教育学笔记整理 LT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学任务: 孔子的教育思想收录于《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育理论的专著是我国战国末期的《学记》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6年)《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第一部教育论著。 《师说》(韩愈)是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一篇教师专论。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仅依附于其他思想而存在,理论水平较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中国教育起源 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3. [诲人不倦]。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笃实,不耻下问”;学习态度要端正“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产婆术】又叫苏格拉底法,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用语,指帮助他人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揭露对方的矛盾,使之逐步达到所谓普遍性的认识。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为讽刺,使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为定义,即通过反复诘难与归纳,得出明确的定义与概念;第三步为助产术,即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得出结论,如同产婆一样能催生出新生命。 亚理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办了“吕克昂”哲学学校。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

教育学整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形式化教育主要指定性的实体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只要指的是正规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库姆斯等人对非教育概念的陈述,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他们认为“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3、学教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之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24、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型、个别性。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笔记整理版) 一、概述 教育学基础综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实践的基本认识和掌握程度。本考试试题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考生需全面准备并掌握相关知识。 二、理论部分 1. 教育学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过程的学科,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特点。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探索和塑造人的发展和培养过程。 2.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性原理、发展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个别性原理强调个体差异,发展性原理着重个体发展,社会性原理关注人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相互作用。 3.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强调数据分析和实证验证,理论研究方法注重理论构建和推理,实践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

4.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的学习、发展和教育 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 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 5. 教育社会学基础知识 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社 会阶层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社会化作用。常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包括功能主义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 6. 教育经济学基础知识 教育经济学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成本及其效益。常见的教育 经济学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理论和效益评估理论。 三、实践部分 1. 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育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 运用和评价策略的确定。实施教学时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学生评价与反馈 学生评价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困难的重要手段,包括形成性评价 和总结性评价。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教育管理与领导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 范大学笔记 教育的基础在于教育者和研究者的相互作用;研究者是主动的,他们需要积极参与教育过程,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它应该是针对个体和社会的需要而确定的,同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指教育活动所发生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氛围等方面的因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促进研究者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教育效果。 三、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个体的意义 1、教育有助于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

2、教育有助于个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个 体的道德水平; 3、教育有助于个体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提高个体 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对于社会的意义 1、教育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促进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 2、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 资源; 3、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 冲突。 因此,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教育的起源有神话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教育影响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

包括教育系统的形式化程度、教育系统所处的场所或空间标准,以及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在了解教育的历史发展时,需要考虑到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教育形态之间的历史连续性。 2、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的思想影响 3、大学的建立和学科分化的发展 二)教育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1、___(John Amos Comenius) 2、让-___(Jean-Jacques Rousseau) 3、___(___) 4、___(___ ___) 5、___(___) 三)教育学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1、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 2、教育学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3、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逐渐建立 三、教育学的现代化发展(20世纪) 一)教育学的新发展阶段 1、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2、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

《教育学基础》笔记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3) 1.教育的认识 2.教育的历史发展 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4.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 (8) 1.教育功能的概述 2.教育的个体功能 3.教育的社会功能 4.教育功能的实现 第三章教育目的 (11) 1.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3.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制度 (16) 1.教育制度概述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3.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21) 1.教师 2.学生 3.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 (25) 1.课程与课程理论 2.课程组织 3.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 (32) 1.课堂教学策略 2.教学与教学理论 3.课堂教学设计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39) 1.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2.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3.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 4.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5.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44) 1.班级组织 2.班级管理的内容 3.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学生评价 (49) 1.学生评价概述 2.学生学业评价 3.学生品德评价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53) 1.教师即研究者 2.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3.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 (55) 1.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2.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3.当今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4.21 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 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1)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2)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3)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4)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 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一不可。教育是三个基 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的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1、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2、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注 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 非学校化社会,起源与20 世纪70 年代激进主义教育改革思潮,倡导者是美国的伊里奇。他打出了“非学 校化社会”的旗帜,认为近代以来人类所建立起来的以组织化、制度化和仪式化为主要特征的学校体系,在总体上具 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降低了人类自我成长的责任心。因此,应彻底颠覆制度化的 现代学校教育以及建立于其上的学校化社会,代之以自主学习的“教育网络”,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人平等、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学校化社会”。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 1、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在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方面是学校无法取代的,由于今日的学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家庭教育更为人们所重视。 2、学校教育: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优越性: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 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学习反馈和学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