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最新版】

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最新版】
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最新版】

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

经营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该省的钱,一毛不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K公司一家传统制造、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的港资公司。K老板思想开放,非常重视开拓市场,但对节省成本只是停留在:无票采购、扣减人工等观念。对于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天,K老板找到咸蛋兄妹说,我们公司的经营成本怎么就这么高,你能给我说说:成本包括什么,有什么成本分析方法,怎么进行分析,怎么进行控制呢?难道不就是简单的不开支吗?K老板的一连串的问题,实在是让咸蛋兄妹一下子无法招架,咸蛋兄妹稍稍定神,为K老板拉来一张椅子,笑着说,老板,不急,让我慢慢告诉你。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经营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也就是财务常

说的料工费)。这三个核算项目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一个产品必定由该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

明确了三要素后,我们就知道对成本的分析应该从三要素出发,而怎么就有差异呢?那就是必定有预算或者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施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了。

财务管理中,差异化分析法就有五种:

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盈亏平衡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5、单项差异分析:在做差异分析时,不能只看总额,而且要看细目,即单项的差异分析。

我们做成本差异化分析的时候前期条件包括什么呢?

1)合理目标的设定:我们现在每个月都很辛苦地做差异分析,然而却徒劳无功(这里好像口不择言了)。其实就是我们的全面预算做得不好的原因。一些目标,在管理会计上说,基本上是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同事就不去努力了。我们全面预算的实施是为了达到目标而编制的,而不是为了自我陶醉(又口不择言了)。偷偷看看K老板的脸色,还好!没有多少变化。

2)成本费用设定的假设:我们设定的标准人工、工时或工资率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拿最高、最好的,作为标准。这样我们得不出有用的数据。一些费用的基准,不要考虑特殊情况的出现。

3)差异责任的归属:差异责任的归属一定要明确,也就是最后由谁来承担落差的责任。如:我们6月份由于销售量的突增,造成人工和材料的增加,这个人工和材料的差异责任,就不应该是生产车间负责的,而是销售部门的责任。

这时,K老板打断问,“如果让你实施的差异分析,你会怎么开展工作呢?”

我稍稍思考了下,说“第一,制作差异分析表格:在进行差异分析时,必须做差异分析表。按每期的实际数据与上年年末编定的全面预算做比较,作为分析控制的依据。第二,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在进行差异分析时,需要设定差异分析的标准。因为不是所有的差异都值得我们去控制的,这个差异包括绝对值和相对值。第三,定期报表或汇报:差异分析报表必须定期填报,明确由谁来负责,提出加以改善的措施等,这样才能够发挥管理的实际功能和作用。”

K老板接着问:成本你说了,那费用你打算怎么处理呢?

“对于费用控制,可分三方面:1)事前控制:即事先建立各项支出的合理标准,预防成本超支。如我们刚开发一个新产品,应该投入多少,研究发展的费用是多少,需要事先设定一个标准;2)事后控制:它是对已经发生的成本差异采取修正的行为,调整或修正未来的成本支出。当实际的支出超过原来所编的预算或标准时,不管是量差还是价差,都应该了解原因,然后针对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3)控制原则:在进行费用控制时,应采取适度原则,避免过度控制。我们不能矫枉过正,采取过度的控制,把钱管得太死。”

K老板问,不是所有的财务分析都应该建立在财务报表上的吗?

我心里想:老板果然有一点了解。我马上接话说,对的,但如何分析,我说说我的看法吧。

财务第一报表,资产负债表代表一个企业在某一个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而报表的资产方又可以分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负债权益方又分为短期负债、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

关于应收账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周转天数,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周转天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率越高。

K老板问,那有标准吗?我说,通常标准是100天,但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存货,我们也可以通过分析周转天数,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这个数值是越低越好,越低说明公司存货周转速度快,反映销售情况良好。该比率需要与公司历史上的数据及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后才能得出优劣的判断。

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不仅适用于企业的总体分析和评价,也适用于企业单一产品的分析和评价。现金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额。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长,应付账款周转期越短,营运资金额就越大;相反,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短,应付账款周转期越长,营运资金数额就越小。从这里就知道现金周转期是一个较重要的综合指标。

关于固定资产中与利润表密切相关的科目为累计折旧,指企业的有形资产,如机器、设备、房屋等的账面值慢慢减低。折旧方法常用的有:年均折旧法和加速折旧法。折旧的大小与企业的净利润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于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正好相反,是指一年内,必须用货币资金去偿还的债务。

关于股东权益也称所有者权益,包含: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年末未分配利润等。通过这些科目我们可以知道出公司是在盈利还是亏损。

资产负债表一定是平衡的,也就是左边一定等右边,但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也是常见的。通常为报表公式错误造成。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是动态期间报表。

毛利率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例如我们公司,5月份的毛利率是23.56%,6月份是26.82%。从单个单位看,毛利虽然6月份比5月份有所增加,看似不错,但我们再在成本费用率,5月份为13.8%,6月份的成本费用率17%,通过预算分析我们知道我们的费用超支,控制不当,可能会使得它的净利润减少。

我们要知道分析一家公司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什么:

1)了解公司获利情况,从利润表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公司的获利情况及公司未来的发展态势。而且看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不单单要看自身三年,最好还能与同行业中上市公司相比;2)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必须注意短期风险,避免资金周转不灵;3)各项费用是否得到适当控制。有时企业的毛利还不错,可是管理、销售或是研发的费用控制不当,最后营业的净利润剩下无几,甚至亏损;4)存货是否过量,存货也是对资金的占用。存货过高了,除了有可能跌价外,还有会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5)固定资产利用程度是否合理,很多公司盲目扩充,看见同行生产能力扩大1倍,也跟随潮流,甚至扩充2倍,可是并没有新的订单、新的客户,最后导

致的结果是资金周转不灵,新建的厂房、办公用品等派不上用场,甚至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6)负债金额与所有者权益比较是否相称,很多企业负债是因为向外面借钱造成的,债权人一般指银行,不包含供应商。而所有者权益即股东权益,是企业所有者的资金,股东是否赢利与企业是否负债息息相关。

接下来说说,我们财务部现在一般采取的财务分析比率有这几个:

1、短期偿债能力,也叫流动性分析。它是判断公司在短期内会不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有短期偿债能力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流动比率,一个是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变成现金的速度比流动资产快。减去存货,是因为存货变成现金比较慢。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从原料变成半制品、产成品,最后卖掉。有些产成品变现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计算速动资产时,就把存货先扣减。

3)关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的标准值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有一个理论值(标准值)。

流动比率的理论值是2,速动比率的理论值是1,但这个只是一个常用值,不同行业有各自的标准,可以参考税局公布的每年数据或者同类型上市公司的年报。

4)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般用以分析现金短缺的可能原因:理财不当,将短期资金做长期用途;信用欠佳,必须以现金交易;催收款能力欠佳,现金回收太慢;未能善用银行借款;自有资金不足等,都是造成现金短缺的其中原因。

2、资本结构分析:财务安全性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只能起到一种救急的作用。从长时间来看,企业的财务是否安全,需要对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分析,即企业财务安全

性分析。公司的财务有无问题,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分析,即产权比率和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率。

1)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的公式是:产权比率=负债的总额÷股东权益。

经营一个企业,除了自己拿多少钱出来外,还需要向外借有多少钱,这里面有一个杠杆。杠杆不能太高,搞不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2)长期资金比率

长期资金比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

长期资金对固定资产的比率高,说明流动负债少,财务风险较低,通常该比率需要大于1

3)应该这样分析财务安全性分析

理论上来讲,产权比率小于1是最安全的。这样说明了,我们有比较稳健的财务结构

一般的行业,长期资金比率比例,基本上是>1。也就是没有挪用短期资金购买固定资产,其资金来源都来自于长期资金。因为如果用短期资金去做长期投资,就会出风险。

如果长期资金满足了固定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需要,用剩余的长期资金去满足短期的用途,包括应收账款、存货、研发等。这样就不会有轻易出现财务风险。

4)可以从这几方面分析其对应出现财务风险原因:

不了解融资渠道和融资方法,只知道固定资产(房产和土地)抵押借款,其他的如融资租赁就不清楚或者因为融资租赁利息比较高,很多企业不愿意贷款。但实际上,一个企业如果运营良好,这样做是没有问题。这样的话,在遭遇到临时的一些变故时,资金上面不会捉襟见肘;短期资金,挪做长期使用;未量入为出,举债过度;实收资本额不足。

5)如何去提高安全性?审慎从事长期投资,包括买固定资产,或转投资等,钱要花得稳当;股东往来转增资;债转股;改变银行贷款结构。

3、经营管理能力:周转性分析

周转性分析有三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存货周转率,一个是应收(付)账款周转率,一个是固定资产周转率。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的公式是: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或者存货周转率=销货收入÷平均存货。这两个公式差异在于分析的重点不一样,一个是存货的把控能力,一个是销售能力,

存货周转性分析要考虑到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之间的关系,假设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是30天。那30天的存货好还是不好?有以下两个判断标准:

①销售预测:悲观或乐观

假设对公司未来的市场非常乐观,30天的存货根本不成问题,可能不到30天就把货全卖掉了。如果销售预测很悲观,那么最好降低存货天数,甚至可能的话做到零库存。

②存货政策:适度

存货的天数很难判断绝对的好坏。存货不是卖不掉的货,而是准备将来要卖的货,如果将来有很大的订单,那存货就应该多一点,否则会缺货,所以零库存政策也要视情况运用,有时也不一定是对的。

2)应收(付)账款周转率

应收款项周转率=销货收入÷应收款项。

应付款项周转率=销货成本÷应付款项。

存货卖掉以后得到应收账款,那么,应收账款变成现金回来要多少天呢?K公司为例,2014年是60天,2015年是50天,我们不同类型的公司当是不一样的。应收账款收回日期(周转率)之绩效决定于交易条件(Trade Terms,即把A/R DOH与A/P DOH加以比较)和赊销条件(Credit Terms)。

3)营业周期

企业有营业周期,指从外购承担付款业务义务到收回因销售产品而产成生应收账款的时间。例如制造业,有现金,才有钱去买料,加工成半成品,再加工成成品,然后卖掉,变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变

成应收票据,最后变成现金回来。

营业循环的公式是:营业循环=存货周转的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的天数。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有以下两个比较的方式:

①和自己的过去比。如2014年销售回款60天,2015年销售回款50天,表明现在的情况不错。

②跟同行比,如从过去的60天变成现在的50天,自我觉得很不错,结果跟同行比,它们只需要45天,那就表明公司的收款能力还是不够好。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货收入÷固定资产。也就是固定资产转化为收入的天数。

5)分析经营管理周转性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一般有:业绩严重衰退;销售政策不当,应收款项余额过高;闲置资产过多,生产设备使用率低。

6)如何解决?

?做好进销存计划,减少存货;实施接单生产(BTO)或及时交货(JIT),避免存货;评选供货商,并改善交易条件;建立顾客数据库,提高诚信度。

4、获利能力分析

收益率就是获利能力。一个企业赚不赚钱,有几个重要的指标:

1)评价指标

毛利率=营业(销货)毛利÷营业(销货)收入

净利率=净利(税前或税后)÷销货收入

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净利÷资产总额

2)获利率分析

交叉比例=毛利率×存货周转率,交叉比率通常以每一季为计算

周期,交叉比率和毛利率低的为优先淘汰。每个行业的毛利率是不一样的,有的商品,如零售业的食品,它的毛利率很低,可是每天可以卖出去很多,薄利多销,虽然毛利率随营业额大幅成长而衰退,但是总的毛利额仍在增加。而其他比较贵重的东西,一年卖不了几个,可是它的毛利率很高。

3)在分析中我们可得到获利率不高的原因:

产品竞争力不足或急需现金,一再降价销售;原料涨价,间接成本过高。原料涨得太快,而产品价格才涨了一点点或是原地踏步,整个收益率当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营业费用未设预算管制等。

4)如何解决:

加强预算控制,以节约支出;定期检讨产品利润率,淘汰获利不良的产品;分析成本,并建立成本降低目标;实施标准成本,建立报价系统。

咸蛋兄妹说:K老板,上面已经简单说了,财务报表的分析了,下面我们要说说,成本分析了。

成本分析指审查及评估组成产品的各项成本数据的虚实(或则说

是与预算的差异),以求证成本的合理性与适当性,成本分析有两项重点工作:

1)会计复核,即查核账簿、凭证和其他记录,以验证成本数据的真实性。有时候因为记账的疏忽,或是有关的凭证有所疏漏,难免有些错误,所以要回头去看看原始凭证记载有没有问题。

2)技术分析,即用技术方法对成本数据做合理性评估,包括制造技术、质量保证、工厂布置、生产效率等。也就是把一个产品生产出来,要投入多少料,请多少工,制造和管销费用是多少等,对这些方面进行技术分析。

关于制造成本

一般的制造业最大的支出是制造成本。制造成本由三部分组成:料、工、费(制造费用);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属于加工成本,特别是现在企业喜欢外包,承包这些外包工程的公司,可能自己要投入流水线,需要工人、厂房设备、制造费用,这就属于加工成本。

行业不同,制造成本的差异非常大。例如A公司,原材料占72%,直接人工是13%,制造费用12%,外加工是3%,所以哪一个支出的比

例最高,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来进行分析和控制。

而想我们K公司。它的制造费用占86.6%,人工只占2.2%,原料11.2%。因为我们公司是高新科技,它的仪器设备非常精密,价格昂贵,而且使用寿命都非常短,而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更新,老的机器、设备淘汰率高,这个行业对机器设备的投资非常大,折旧年限又太短,造成整个成本结构主要还是在制造费用上。所以分析这样的公司,重点在制造费用,也就是它的固定资产投资到底合不合理。

一、直接原材料分析

一般制造业,占比例最高的是直接原料,分析直接原料成本有几个要点。

1、需要掌握的分析标准

根据产品的结构、技术的规范以及原料清单,审定原材料的耗用是否符合公司标准。

具体如,1)产品质量的好坏,在于产品的设计。如果一个产品的成本太高,和同行没有办法竞争,这时就需要在产品的设计上做一些修改;2)审查原材料耗用量及损耗率是否正常;3)逐项或抽样查对采

购记录等凭证,审定原材料每单位合理成本;4)依据基准日材料成本或单价,审定当前各项材料成本或单价涨跌是否合理;5)参考过去采购价格、市场行情或同业采购价格,确认合理的价格等

2、材料用量差异分析

原材料成本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可能是耗用量的差异。具体如:1)产品设计、制造方法或程序变更,用料标准未随之配合调整;2)实际耗用量并不和原设计的标准用量一致,这可能是生产出来的耗用量比原来设计的偏高,或者是工程师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制作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标准太严等造成的;3)所使用机器或工具变更,或检测效率变动;4)原材料质量低劣,规格不合;5)多领材料,未予退库,又未做记录;6)人员操作疏忽或生疏,废料超过标准数量。

我们如何控制和规范呢?

1)健全的材料清单,这样在生产产品的时候,生产部门到仓库领多少料,就有了一个客观的依据。

2)建立标准耗用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有一些正常的损耗,所以在计算量的时候,要把损耗率考虑进去。

3)建立完善的领料、退料流程,为了避免成本的计算有偏差,要建立完善的领料和退料的流程,多还少补。

4)定期盘存,有时账上的数字和仓库实际放置的有出入,本来以为账上有,临去领料时才发现没有,就产生紧急采购,造成买的料很贵。

5)定期清理呆滞料,该卖的卖,一定要壮士断臂,否则最后就变成零了。

6)建立原材料安全库存

3、材料价格差异分析

原材料的价格的制约而产生价格差异。如: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造成和事先所建立的标准及预算有一些差距;承接非计划内的订单,紧急购料,价格和运费均较贵;缺乏某种或某等级材料,使用替代品。

对原料价格的控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做法:

1)事前控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分析 引言 我国证券市场成立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股票市场的大规模发展为上市公司进行外源股权融资创造了极其重要的场所。 在成熟市场上,企业融资存在“啄食次序”(pecking-order),即相对于外源融资,企业更偏向于内源融资,相对于股票的权益融资,企业会更偏向于债权融资。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依次为: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1]。对照西方融资顺序理论,内外源融资偏好是一致的,在股权和债权的融资顺序上并不适用。针对我国融资市场出现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将对融资成本进行计算分析,试图说明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现状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是建立在股票公开发行和交易基础上的。从广义上来讲,它包括股票融资和直接接受投资的融资;从狭义而言,就是股票融资。本文使用的是狭义上的概念,即指上市公司为融通资金而进行股票发行和交易的行为,具体包括初始股权融资(首次公开发行)和后续股权融资(配股和增发)。 中国企业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

“配股热”或“增发热”;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很低的资产负债率,而另一方面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我们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这是与国外成熟融资市场的“啄食次序”所不同的,我国企业在外源融资时,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欲望和行动。自1990年股市成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10家,到2004年已达1377家;1991年,我国股票筹资额只有5亿元,2004年达到1510.94亿元,企业对公开发行股票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对上市资格和上市后股权融资资格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1991年-2004年我国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额(见表1)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股权融资的金额远远高于债资。 表1 1996—2004年我国企业债权与股权融资额的比较(亿元) 年份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债权融资268.92 255.23 147.89 158.2 83 147 325 358 327 股权融资425.08 1293.82 447.04 556.26 1389.09 604.50 698.95 988.16 1510.94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5年》整理计算 二.股权融资成本构成 股权融资的成本包括两大类: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是指在融资初期确定或预计要支付以货币度量的费用;隐性成本是指非货币

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最新版】

拟上市公司的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 经营成本核算严格执行: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该省的钱,一毛不拔;该用的钱,毫不吝惜。每个公司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与费用控制办法。 K公司一家传统制造、高新技术、技术密集型的港资公司。K老板思想开放,非常重视开拓市场,但对节省成本只是停留在:无票采购、扣减人工等观念。对于如何进行成本与费用分析与控制,则不够重视,或者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和控制。 一天,K老板找到咸蛋兄妹说,我们公司的经营成本怎么就这么高,你能给我说说:成本包括什么,有什么成本分析方法,怎么进行分析,怎么进行控制呢?难道不就是简单的不开支吗?K老板的一连串的问题,实在是让咸蛋兄妹一下子无法招架,咸蛋兄妹稍稍定神,为K老板拉来一张椅子,笑着说,老板,不急,让我慢慢告诉你。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等于给自己做了一个诊断。通过分析与控制,可以发现公司的一些问题,未雨绸缪,让公司趋吉避凶,业务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 经营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也就是财务常

说的料工费)。这三个核算项目在制造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一个产品必定由该三要素组成,缺一不可。 明确了三要素后,我们就知道对成本的分析应该从三要素出发,而怎么就有差异呢?那就是必定有预算或者标准,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施成本控制及成本差异分析了。 财务管理中,差异化分析法就有五种: 1、整体差异化分析:整体差异化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盈亏平衡分析、等几个项目来进行。 2、个别成本差异分析:个别成本差异分析包括职能的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控制,包括制造成本、销售费用、管理、研发、财务以及资本支出。 3、整体预算的差异:除了进行差异分析,还要找到整体差异,也就是说从总体上分析,从整体差异分析里找到原因。可以从部门入手找原因, 4、量差与价差:在做差异分析时,主要分析量差和价差。量差即数量上的差异,价差是指价格上的差异。

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性研究资料

中国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性研究 摘要 随着应计制会计在市场中的践行和实施,配比性原则成为其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并受到了市场和企业的重视,它关系到一个上市公司的运营发展情况。同时,也是我国上市公司披露损益信息的基础。所谓的配比性原则即是指上市公司需要在一个周期内确认实际获取的收入,必须确认与之相对应的成本与费用支出情况。配比性原则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衡量一段时期内上市公司实际收入与成本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上市公司在某个具体阶段的经营业绩好坏可以直接从配比程度上反映出来。通常情况下,盈余状况将关系到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与业绩的判断和评估,它能够更加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来给投资者作为参考依据。目前,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十分关注盈余计量与确认等相关问题。各领域的研究学者不仅注重对盈余数量大小的分析,还将盈余质量作为研究重点进行一系列调研活动。在分析盈余问题时,就必须考量到上市公司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程度,它不仅会对公司盈余数额产生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盈余质量。及其合理的把控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性原则也成为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它能够有效地将企业或公司在具体时期内的收入与成本费用情况进行确认、整合,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内部动态发展情况,还能够帮助企业及时作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和调整,以此来帮助改善运营情况。 关键词 配比性原则配比程度和表现收入与成本费用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come and cost ratio of sex research Abstract With accrual accounting practice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market, matching principle t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them, and by the market and the importance in enterprises, it is related to a listed company's operation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the basis of profit and los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The so-called principle which means the ratio of listed companies need to make sure the actual income obtained in one cycle, must be confirm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sts and expenses situation. Matching principle is fundamentally a period of time is a measure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listed company's actual revenue and cost expenses. The qua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can be reflected in a specific phase of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directly from the ratio of degree.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the surplus situation will be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to judge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the more it can reflect the actual operating status of listed companies to give investors as a reference. Currently, practitioners and theorists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surplus and other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related issues. Researchers in various fields not only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ze of the surplus quantity, earnings quality will b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s a series of research activities. In analyzing the surplus problem, we must consider the extent of the propor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revenue and costs, which would not only affect the amount of earnings, but also affect the earnings quality to some extent. Its 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the revenue and cost contro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it can effectively be business or company within a specific period of revenue and cost situation for confirmation, integration, not only to help companies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help enterprises make practical decisions and adjustments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operations.

某公司成本控制问题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企业社会责任和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酒鬼酒塑化剂门”为例 2 中小企业问题研究 3 格力电器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研究 4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保险会计的研究 5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6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7 煤炭企业成本核算研究及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8 某服饰公司存货管理研究 9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10 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某公司为例 11 某集团策略研究 12 某建设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13 成长型中小(民营)企业纳税筹划操作策略研究 14 某公司存货的优化管理研究 15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16 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17 上市公司筹资结构研究 18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探讨 19 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 20 我国加工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21 公司筹资策略分析 22 多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某公司的应用研究 23 某公司负债经营与风险控制 24 信息化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25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 26 山东铝业公司税务筹划研究 2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8 我国会计国际化问题探讨 29 服装生产企业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设计——以xx公司为例 30 某建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31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2 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运用——以某公司为例 33 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研究——以xx物流公司为例 34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对策 35 论企业筹资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成本控制方面的思考

153472 公司研究论文 上市公司成本控制方面的思考 在商品经济中,成本是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上市公司在于成本控制方面处于薄弱环节,我们公司亦是如此,如果公司不能及时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长期如此,不仅会影响到我们公司的正常运转,也会限制到公司未来的的发展。这更加需要我们队成本控制进行深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完善我们的成本控制制度,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一、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及内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深入的了解成本控制就要从基本概念开始,根据资料显示,成本控制是一家公司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耗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公司在生产经营初期必须要预先建立成本的管理目标,要保持公司的收支平衡,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这就是成本控制的含义。

作为上市公司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成本控制一对成本增强控制,通过在达到成本总水平指标值来降低产品的成本率,达到对经济活动有效控制的目的。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公司的资源,满足客户,企业管理者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遵纪守法,尽可能达到规定的,预期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制度,关联着公司的每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将这项工作顺利进行,以上包含了成本控制的全部内容。 二、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缺乏成本控制意识,高级管理层缺乏基本概念 根据上述的成本控制的含义及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作为上市公司并没有及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公司工程运行之前不会做出预期的判断,这样造成企业在运行时面对许多问题。例如,公司在人力资源,物资采购和产品营销方面出现大量的资源浪费,甚至超出了公司的投资总额,造成公司资金流动系统的瘫痪。最严重的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对此缺乏基本概念,以至于在面对严峻的形式,做出以权谋私,偷税漏税的严重违法行为来粉饰公司的账面,对于产品的质量也大打折扣,这种严重的后果不仅会我们上市公司的未来发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的几个经典案例

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几个经典案例 案例一:五粮液的巨额资产置换 五粮液(000858)于1998年3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沪深股市著名的绩优股,属白酒类食品制造行业,主要从事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上市时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直接持有75%的国有股股份,但授权委托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因此该公司事实上是由政府通过国有独资企业——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尽管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于2003年6月30日之前聘请三分之一以上的独立董事,五粮液直到2003年7月才聘请独立董事。根据公司披露的2003年年报,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如下:两名国有资产管理局代表,两名独立董事代表,四名内部董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公司的股本结构是典型的“一股独大”,并且控股股东和内部人几乎完全控制了董事会,在董事会中的表决权为75%1。 五粮液在上市时已承诺用募股资金购买集团公司所属的宜宾塑胶瓶盖厂,收购成本为4.12亿。在2000年年报公布时,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了一份资产置换方案:将宜宾塑胶瓶盖厂与五粮液集团公司所属507、513、515、517和607酿酒车间资产进行置换。在确定置换价格时,宜宾塑胶瓶盖厂按重置成本法,酿酒车间按照收益现值法。置换出的资产其重置成本与账面净资产一致,均为3.61亿(评估增值1.98亿元),置换入的资产账面值约为9.02亿,但是其评估升值至20.18亿元,因此置换差额为16.57亿元,由上市公司以现金补齐。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购入宜宾塑胶瓶盖厂的成本是4.12亿,经营两年后,卖出价反倒降为3.61亿,这令人有些诧异。实际置换完成的时间为2001年4月,宜宾塑胶瓶盖厂的最终账面成本升为4.138亿,而置换进的酿酒车间成本略降为19.735亿,上市公司最终补差15.597亿。仅仅通过上述两笔资产购销,五粮液集团公司实际从公司“名正言顺”地拿走19.72亿元的现金。此外,上市公司每年还向五粮液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设备租赁费、综合服务费等款项。 案例二:济南轻骑的巨额资金被控股股东占用 济南轻骑是轻骑集团1992年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将其属下的三个核心分厂:发动机分厂、第一总装厂和第二总装厂进行重组改制后,于1993年12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上市公司。1996年,济南轻骑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3家B股预选企业之一,并于1997年5月成功发行B股。 1宜宾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是一致行动人。

上市公司成本管理探讨

上市公司成本管理探讨 摘要:成本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开展生产制造、营销、产品研发的成本管理会降低公司的运行费用,扩大公司的盈利空间,进而吸引更多投资来到公司内部投资。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也具有较强的经营运作实力,成本管控已经成为公司一项重要战略。 关键词: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伴随着经济规模快速膨胀,上市公司之间竞争变得越发激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想要起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就要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压缩成本,为上市公司争取更大利润空间。 一、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的概述 在上市公司运营中,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大、产品种类多,需要公司加强对产品运营中研发、制造、生产的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来实现互联网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空间。上市公司要根据单位内部整体价值,来在价值链上,去研究如何降低整体价值链上运作成本,避免降低价值链中单一环节成本,而提升单位内部其他业务经营活动的成本[1]。 二、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采购成本问题分析 在企业经营中,采用原材料来为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然而,国内部分上市公司对单位内部的材料采购把控不严,而造成原

材料采购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管理风险,以及形成了更多的采购问题。因而,就要建立系统采购管理体系,优化设计采购制度流程,并建立相应的采购管理机制。 (二)生产环节成本问题分析 销售公司内部的产品生产的成本包含了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机械设备费用、材料费用。因而,就要单位内部的职工开展成本的系统分析,然后国内部分制造公司对单位内部的成本构成进行系统的研究,也能够组建成本控制部门,去对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公司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大多数都是对材料制造过程,以及生产过程材料的消耗量进行控制,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单位内部制造成本。 (三)成本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 在国内部分上市公司内部,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控制制度未能够覆盖到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中,这样就不能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多经营效益,而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优势。部分上市公司内部高层领导人对于单位内部的财务成本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受到传统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当公司规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成本控制给整个公司经营发展起到的作用就会逐步降低,成本控制空间也会逐步压缩。在公司运营中,成本的管控会涉及单位内部的产品生产制造、原材料采购、产品出口、销售服务等各个方面。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够实现有效的成本管控,就会造成成本浪费,以及造成生产资金的大幅度消耗,而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2]。 三、优化上市公司成本管理的策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